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2024-06-10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精选10篇)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1篇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邕宁区百济中学

李少宁

学困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学校的教学,从本人十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有智力的、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本人就对后天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对于公式、定理,学困生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二是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三是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 ,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 ,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

五是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 “临时发挥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教师通过直观性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 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 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取得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第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第四,启发式教学辅导,培养学习兴趣。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 ,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还应该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再次,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达到转化学困生目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 极大的帮助。

古人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河。”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边失一点数学概念,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从而越来越跟不上 ,越来越厌烦学习,也就越来越差。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生,那么教师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参考文献:

[1] 张锦德.《初谈初中数学教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 毛霞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策略》.科学探究2007年第7期

[3] 石和玺.《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科学探究2007年第9期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2篇

汨罗市白塘中学杨中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课程的物理教学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充分调动后进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调动后进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做法和体会。

一、物理学习中差生的分类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差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差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总差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整体性困难型:这类差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二、物理教学中差生形成的原因

物理教学中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态度上的问题;有学校、班级的管理状况、学风,教师的水平、品质和能力及教学工作中的缺陷;还有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教师和教学角度加以探析,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1、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实行“平均主义”,“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应因材施教,但有些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要求上发出的是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导致差生的出现。

2、教学内容上攀高求难。有些教师认为,中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是义务教育中的形成性测试,考上高中的人数是自己教学水平的唯一体现;是上级领导、学生家长核定自己业绩的唯一标准,况且物理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在教学内容上攀高求难。他们热衷于给学生讲那些高难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归纳,忽视了对基本定义、概念、规律、定律的建立过程的理解、阐述和运用。这样就使得原来基础不太好学生很难跟上,而且每况愈下,与基础好的同学距离越拉越大。

3、教学进度过快。有的教师为了保证在考试前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复习,往往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甚至有意识地压缩新课的时间,过早地结束新课,以便“深化”复习。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消化不良,而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基础没打好,“深化”复习也就没有根基,在复习时又必然是如堕烟海。实际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既对学生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利,也必将促进学生超前分化。

4、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方法。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只好静心“听”。其思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思考物理问题中的缺陷不易被教师发现。同时,也易使学生满足一知半解,对知识难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规律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分化成了差生。

5、考试次数过多,试题难度过大。有的教师认为:“要想成绩好,多考是法宝”。因而教学中,考试安排越来越多,试题编制越来越难。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一些学生考试经常不及格,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败,给他们带来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失望,久而久之。他们对物理学习便产生畏难,苦恼厌倦的心理,甚至反感,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心,并可能逐渐沦为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双差生。

6、期望过高,产生“反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传在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成了他的妻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这一现象进行了一次期望心理实验,实验启示:赞美、信任和期

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产生奇迹,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的殷切期望确能促使学生产生奇妙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使差生变成优秀生,让“丑小鸭”抬起头来走路,变成“白天鹅”。但教师、家庭、学校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过高的期望也易使学生感到心理负担沉重,害怕成绩不理想,辜负了教师、家长的厚望,索性“破罐破摔”成为差生,产生“反皮格马利翁效应”。

三、物理教学中转变差生的对策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际,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看,认为转变差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在教学要求上,变“平均主义”、“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教育家郑渊洁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写道“教育如果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将是人类的末日,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1个学生,差的教育是用1种方法教50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用多种方法,因生而异,找准每个学生转化教育的锲入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中等生,坚持以“人”为“本”,以“本”为“本”。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差生,则应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差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2、在教学内容上,变“攀高求难”为“夯实基础,滚动提高”。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播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体系的结构,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物理思维方法;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夯实基础”是转化差生的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差生努力目标,所以教学中两者应当兼顾。

3、在教学进度上变追求快为合理安排。一般说来,应当根据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保证新课讲授时间。在差生面积较大的班级,则应适当增加新课授课时间,减少复习时间和复习轮次。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能力的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时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

4、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中等生为依托,以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各种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实施成功。及时巩固练习,引导知识的归纳小结,搞好目标测试和矫正。注意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优势,调动他们排难解疑的积极性,带动全班。对差生,则应多鼓励,多提问,多板演,多检查,多个别辅导,多点拨,多当面批改作业。在平时的教学讨论中,教师要与学生一样,都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相互交往,民主的和谐地理智地参加讨论。而在复习中要“动之以情”鼓励差生“爱学”,通过“晓之以法”引导差生“会学”,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差生“学会”。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物理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差生就会逐渐转化。

5、在考试安排上,变频繁的高难度考试为有计划、有目的课堂目标测试,单元形成性测试。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差,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促使一些掉队的学生能及时赶上队伍。对于测试范围较大的考试,则应控制次数,适当降低难度。同时注意考后的讲评和矫正工作,尤其在审题、解题方法指导和失误分析上要多下功夫,使考试真正成为全面检查调整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6、重视实验教学,因生而异,目标适当。让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即尽力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又避免因期望过高,产生的“反皮格马利翁效应”。

7、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方法、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其中学习方法是培养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后进生智力上的不足,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后进生的心理品质。首先,对后进生学习物理的共性作出具体指导,使后进生尽快地纠正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要教会后进生阅读物理教科书,课前预习时,在认为重要的地方用红线划出来,难懂的地方留下问号,看一遍还没有印象的要多看几遍,课后看书要结合课堂笔记研读重点和难点。第三,要求后进生学会听课,勤记笔记。第四,引导后进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第五,引导后进生对学习方法正确与否进行自我检查并及时矫正,可以用开物理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读书心得座谈会、听课笔记展览和单元小结比赛

等多种形式帮助后进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交流,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他们喜爱学习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合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泛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差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差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让各类差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

8、想说爱你也容易。善于挖掘差生闪光点,给差生一颗爱心,给差生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谈,了解他们心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经常地对他们施以情和爱,让他们感到老师确实是从内心里对他好。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3篇

一、在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主要特征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中表现为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 甚至反感。课堂上不认真学习, 交头接耳, 小声说话不断, 小动作频繁, 作业马马虎虎, 甚至不交作业。这是所有科目学困生的共同之处, 历史科也不例外。

二是学习兴趣淡薄, 记忆力和注意力差。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有很强的过去性, 学生通过看书感知到的历史是抽象的, 时间、地点是枯燥的, 许多学生不愿学习历史。学困生则往往对历史故事感兴趣, 对知识掌握缺乏兴趣。他们记忆知识速度慢, 持久性差, “记得不快忘得快”是他们的特点。无论是上课或做作业都难以聚精会神, 抗干扰能力差, 自制力差, 有时教室内一点细微的声音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三是基础知识不牢固, 知识结构不合理。他们对教材中要求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常常混淆史实, 答题时东拉西扯, 颠三倒四。

二、历史学困生形成的心理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教育工作的不足, 有学生个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因素, 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但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中心理原因起着重要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通过观察发现:造成许多学困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 而是他们根本不愿意学, 表现为学习无目的、不自觉、不专心、贪玩、消极应付作业等。这都是消极情绪作怪。

其实, 每个学生在进校第一天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学好每一门课, 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但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总是不断地遭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训斥, 自尊心不断地受到伤害, 自信心下降, 自卑感增强, 从而产生消极厌学情绪, 他们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 自暴自弃, 得过且过, 学无劲头, 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学习。有的学生由于过多的失败, 其自尊心变得异常强烈, 为了不受到别人的伤害, 常封闭自己来保护自尊, 从而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有的学生则在失败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对立情绪, 他们通过破坏纪律发泄不满, 和老师、家长顶撞、对抗, 这种对立情绪使之成为纪律和学习都差的学生。

消极情绪和消极情感的存在, 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怎样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呢?

三、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首先, 应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获取成功。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为学困生设立合适的目标, 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不断地克服消极情绪。另外, 作为教师, 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闪光点, 要多表扬少批评, 为他们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如多提问学困生一些简单的问题, 让他们上黑板做一些简单的练习等, 并适时给予肯定, 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其次, 结合学科特点,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 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一个有理想、讲责任的新一代中学生需与时代同步, 就要了解真实的历史, 更好地为民族、社会尽心尽力, 贡献力量。

另外, 历史本身具有许多生动的题材, 可以陶冶情操, 也可以培养学生抗挫折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由教师布置, 引导学困生在网上查阅资料, 让他们唱与教材有关的历史歌曲, 并在课堂上给同学讲故事和介绍他所喜欢的历史电影。这样一来, 既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再次, 改进教学方法, 教会学困生学习。作为历史教师, 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应把注意力转到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一般选择历史概念少、叙述性强的课文作为阅读训练教材。第一步, 把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列成问题写在黑板上, 由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第二步, 由学生列出提纲, 对照教师的板书查漏补缺。第三步, 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经过这三个步骤初步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另外, 在教学中也要精心设问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这样训练, 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 兴趣增加, 成绩也自然提高了。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4篇

一是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对于公式、定理,学困生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二是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三是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 。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

五是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 “临时发挥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教师通过直观性地教学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 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取得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第四,启发式教学辅导,培养学习兴趣。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 ,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再次,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这样也就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 极大的帮助。

古人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边失一点数学概念,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越来越跟不上进度 ,越来越厌烦学习。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生,那么教师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参考文献】

[1]张锦德.初谈初中数学教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毛霞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策略[J].科学探究,2007(7).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5篇

潮州市饶平县海山第三初级中学 陈翀

摘 要:农村中学的生源普遍较差,数学学困生产生不可避免,如何有效地控制“学困生”的数量,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本文就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现状等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的实行,初中教育对象由选拔择优转化变为全部小学毕业生,不仅增加了初中学生数量,更主要的是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底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目前的农村中学,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造成这些学困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下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经历,就我校学困生的转化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校学困生主要表现

1、学习不主动。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学习。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学习不努力导致学习成绩差。

2、自制力差。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表现为:上课听不懂而发生注意力的转移,上课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或睡觉的等等。

3、不能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处理同学纠纷。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好方法是自己解决。

4、辨别能力差,受消极因素干扰大。许多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不是家长或老师,而是同学或朋友,这类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因而课堂上思维不能很好集中到学习上。

5、行为类似小学生,思维紊乱,智力水平低,课堂上反映迟缓或听不懂。

二、我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小学数学基础差,随着初中数学知识的加深,更加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对数学没有情感,自暴自弃,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逃避数学课的学习。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推广和延伸。大部分学生只会对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机械的记忆,缺乏应变能力。2

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十分吃力,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3、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数学学困生尚未从机械识记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于思考,总结归纳,只一味的搞题海战,结果方法未掌握,能力未提高,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数学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4、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特别是八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并且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的教师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脆弱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一路下滑。

5、在农村,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回到家里只看有无作业,很少和孩子交流学习情况,很少主动来校了解,和沟通,造成学校家庭的严重漏洞。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许多家长在外打工,留守学生数量增多,缺少父母管理,沟通;由于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造成孩子心理的障碍,生活上讲吃比穿,惰性心理极强等。3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读书无动力、无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好坏不甚关注,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教师要乐于投入全身心的爱。

每一位“学困生”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尤其学困生中的留守儿童,教师对“学困生”的爱,可以使他们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满足,爱心得到点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困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告诉他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做人的道理,做“真人”,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师生关系融洽就会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由喜欢数学教师,到喜欢数学学习,因此爱的投入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充分挖掘家长和社会教育的潜力,帮助孩子补习数学知识上的漏洞,共同帮助学生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2、教师要善于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有的学困生在性格上内向、自卑,认为自己反正是“学困生”,破罐子破摔,常常是消极、自卑地看待学习、看待问题,要使他们重新抬起头来,教师的任务就是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从生理的角度看,当一个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时往往会不同程度地产生负面心理影响,而负面心理影响会使学生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生理状态:一方面使自己处于孤独、空虚、怨恨、失望的状态;另 4

一方面又非常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学困生”由于屡遭挫折,容易产生失败的心理,自卑感重、自尊心强,但又较脆弱,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隐私权,不宜公开把好差成绩放在一起对比,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多给一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去尝试,让他们去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给不满意自己第一次成绩的学生再次考试的机会,孩子通过两次,甚至三次的努力终于弄懂了,也就达到了考试的预期目的。另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妨将检测手段多样化,可以将知识划块,分阶段检测,重视平时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数学周记》不断为“学困生”打气,同时采用“优、低、小、多、快”的方式,帮助学困生摆脱心理阴影,建立信心,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教师要善于激励发现闪光点。

信心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足够的信心的人,什么事都难办成。数学“学困生”主要是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的学生。数学成绩差并不见得其他方面也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比如,我以前的一位学生,虽然数学成绩比较差,但却是学校的“长跑冠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因素并非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方面。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到“学困生”中去,善于捕捉信息,发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心 5

理弊病,树立起自信心;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一些鼓励,让他们体会到你行,他行,我也行,增强他们进步的动力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艺术地对考试结果的评价,教师要从一刀切的僵化局面中走出来,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以激励方式为主,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缺点和不足,并且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4、教师要注重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1)预习习惯。提高“学困生”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预习的落实。“学困生”往往没有认真看书的习惯,甚至不会看书。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理解意思,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2)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困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述说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在课堂中,教师应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注在这些孩子身上,听听他们的想法。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话语会使他们在犹豫中受到鼓舞,自信得到增强。教师应把创设相互尊重、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困生”也真正地放松心情,学有所获。

(3)作业习惯。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说来,“学困生”往往对新知 6

识理解不透彻,马虎粗心,作业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因此,教师应对他们提出作业“三步曲”:第一,温习;第二,订正;第三,建立错题集。抓住知识理解的关键,适时点拨,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掌握“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4)复习习惯。复习可以巩固记忆,使知识保持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应教会“学困生”掌握复习的方法。针对他们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列出提纲,在提纲中对复习时间、复习内容作出细致的安排,让他们带着问题,按提纲有针对性地复习基础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5、加强个别辅导。

“学困生”知识缺陷多,而数学是逻辑性、连贯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要使“学困生”在认知上不矛盾,就得使他们前后的知识有机的衔接起来。个别辅导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分析错误,进行个别辅导,让其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辅导后,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部分学困生,在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正一点点体味到成功的乐趣,并逐步改变不良学习心理和行为,重新树立信心,成绩或者表现有所起色,部分单科学困生有很大的提高,有的更是考取了理想的学校。可以说是帮助他们顺利走过了人生的拐点,人生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事实证明,只要老师带着一颗爱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真 7

正转变观念,锐意进行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决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斌: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J],新课程学习(上),2011.4 2.郭细兰:转化数学后进生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5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6篇

什字中小杨雪峰

抓好学困生工作是教学中重中之重,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了解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班里的一位同学,刚开学语文成绩较好,单元测试都考到了前五名。可到了这个学期中期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上课无精打采,长期打瞌睡,作业马虎,且有时不完成。我多次找他谈心,他总是低下头,一言不发。后来我了解到他喜欢玩游戏机。我把他的这一切告诉他的父母亲、密切与家长联系督促,找出原因对他正面教育,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现在成为了一名进步的学生。事实证明,只要准确了解后进生的原因,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后进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后进生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自卑及对教师的疏远、抵触情绪,在与他们谈话时教师应真诚,采用各种方法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培养愿意听的接受心理,谈话才能进行下去、才会有效果。老师的真诚不是装出来、而是发自内心的。教师如果平时注意接触后进生,施以关爱,谓之朋友,让后进生与你亲近,从而为谈话,为转化打下基础。如果平时不关心,等“犯事”才找,那么后进生就会如临大敌,如审被告,效果肯定不好。

三、教师要为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往往在班级中因某个方面的缺点而后进,所以他们敏感于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师老是对后进生这样说:“你是班上成绩最差的”、“你是我们最讨厌的”“惹麻烦的处处是你”等,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削弱自信心。与优生相比,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课内、外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后进生,多留些浅显的问题给他们,让他们在心底产生一个信念——“我相信自己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提高。”

四、注意教学方法,多给后生一些机会,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后进生由于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把后进生的心理因素考虑进去,有针对性地备课。课堂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稍难的地方就给以提示。答对了再给予鼓励、表扬,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注意个别辅导,多写激励性评语。

五、建立语文互助小组,发挥集体作用

我把全班学生按“好、中、差”调整座位,好、中、差混合,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一组。教师要为小组提供讨论机会,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让学生议一议。回答时,尽量让“后进生”代表本组回答,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班级中还可开展“一帮一”活动,这样优生为了本组的荣誉,主动给“后进生”补课,“后进生”也为了不给本组拉后腿而努力学习。通过集体的力量,“后进生”进步较快,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充分发挥家访的优势,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一是教师应坚持家访,使家长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以影响带动孩子;二是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互通情况,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7篇

摘 要 在中学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实践学习中,同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深化教学理念,学生与学生之间深化学习、合作学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47-01

在数学的课堂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因素是现在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这个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一些教学上的新的压力,但是与之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以后必然也会对其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普遍处于青少年时期,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其道德品质的培养,所以说在初中阶段对一个人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可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对这个学生未来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学校中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德育教育很好地融合到课堂中,使学生既学习到知识又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数学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将德育教育很好地融合到数学课堂教育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今后走向社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尽管很多学校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但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性不高,与人们的期望目标相差甚远。究其根本,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这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不无关系。有些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自身岗位职责的本质认识不清,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部分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不完善,一味地强调考试成绩,缺少综合素养与能力考查。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趣味性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现代认知学认为,情趣属于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源,只有内在积极有益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思索并迎合学生的心态,不要让沉闷的逻辑思维使自己的课堂变得了无生趣,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化课程活动,让学生在玩的时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用欢声笑语把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进一步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是对孩子智力和情商的一种培养,使得自主探索变成自身的一种需要,不断促进孩子的进取精神,让成功信念根植于他们的心田,从中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从而为德育元素的渗透与融入大开方便之门。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事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而幽默有趣、生动活泼的教?W氛围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做人,想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授课能力。德育的培养既包含了说理和实践训练,又包含情感陶冶、思想提升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形象、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发挥出较高的人格魅力,才能从一言一行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上课之前还应准备充分,与文学教师多交流,提高说话能力,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掘数学中的德育素材

结合数学课程安排进行德育渗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渗透德育,首先就要充分了解数学这门课程,教师应认真钻研数学教材和数学历史。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根本,虽然数学教材不像语文那样生动活泼,只有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枯燥乏味,但是数学教材具有科学运用的概念、变化无穷的关系,新教材中也穿插了更多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从教材和数学史中发掘潜在的德育因素,教师深入了解、分析教材,进行课堂知识的外延,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加强德育的渗透。

(四)能力性渗透

现在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习惯性地退缩,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恒心,我们要知道在任何事情上轻言放弃是难以取得成功的。现在有的初中生因为自身的毅力不够强,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一点小小的难题就放弃了,而不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难懂的概念,难记的数学公式并不进行深度的挖掘,而只是进行片面的记忆,在解题过程中也只进行机械化的套用,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将德育教育贯彻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在对学生的数学进行教育的时候,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注意,及时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师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同时老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教育充分融合在一起。

(五)集体性渗透

在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比较叛逆,也缺少一些集体观念,初中生建立良好的集体观念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到集体的概念,并且将其在心中牢记,而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遵守一个班级规则,使整个班级都维持着和谐的状态,如果学生不遵守班级规则,那么就会使教师的工作出现问题,人们就难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样就需要教师数学课堂中渗透集体的概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责无旁贷,更应该在教学中根据所授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渗透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8篇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融洽师生关系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数学的教学过程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的活动, 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时教师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力, 只有学生“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前提.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真诚的爱, 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 平等的尊重, 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学生的自尊情感得到满足, 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数学课产生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

二、改进课堂教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往往是对学习缺少兴趣感, 数学是一门科学, 课堂上学习的那些单调、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等知识, 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因此, 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注意引导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法上要力争不拘一格, 灵活多变.在课堂引入时要选取一些接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材料, 引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来,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把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并穿插运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妙趣横生的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体会到艺术美、科学美的感受, 把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困生”积极发言、板演, 敢于质疑、答疑, 加强课间巡视, 有针对性个别辅导, 将疑难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总之,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要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 尽可能地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 使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对“学困生”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既有基础题, 又有中等题, 这样不仅巩固基础、激发了学习兴趣, 也有向高目标奋斗的希望.

三、营造班级良好氛围,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积极营造班级良好氛围, 同班级优秀生、“学困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密切合作, 克服“学困生”敷衍了事的心理, 使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一是可采用“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子的活动, 使“学困生”学习上有目标、有方向, 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优秀生”将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 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 提升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从而提高数学成绩.二是在班级中成立“学习互助小组”, 在组与组之间、组内成员之间开展“比、学、帮、赶、超”活动, 创造竞争氛围, 自加压力, 再转化为动力.这样有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与合作意识, 有利于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 发扬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更能带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秀生”帮助“学困生”的同时, “优秀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将会大面积地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 从而达到减少“学困生”数量的目的.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转化“学困生”, 不但要治标, 而且又要治本.教师要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入手, 一步一个脚印抓细抓实.学习不得法, 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取的方法是:

1. 课前预习, 课内认真听讲, 课后及时巩固

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课本能发现那些不懂或难以理解的内容, 这样他们就会事先产生一种迫切的求知的心理, 上课时有意提高注意力.根据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课后及时复习, 可以把上课的内容及时巩固.

2. 立足基础, 反复抓

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 要求“学困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让他们背默出来, 而且每过一段时间, 要重新背默.数学是具有严密性和连续性的学科, 进行经常性的复习, 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能贯穿起来, 从而全面地理解和消化巩固知识, 做题时就可随心所欲地运用公式、定理去解决问题.经常带他们复习, 也可使他们渐渐掌握“抓基础、经常练、反复练”的学习方法.

3. 养成专心听讲, 勤动脑, 责疑问难的习惯

要求“学困生”上课时不但专心听老师讲, 还要专心听同学讲, 因为同学的发言是老师讲课的一部分.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提问, 特别要鼓励后进生责疑问难, 通过不断地质疑探索使学生发现解题规律, 掌握学习方法, 从而学会独立思考, 增长攫取知识的本领.

4. 养成认真解题、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求“学困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同时适当多做经典题, 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反复做一些经典题目, 要力争做到一题多解、一解多变.多做典型的题目, 一题多解不但可以将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 也可以培养解题方法、技巧和解题思路.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9篇

关键词:〖HTF〗数学;学困生 ;转化

学生:老师,你一讲我就明白,可是自己做就不会了。

老师:我都讲了一百遍了,你怎么还不会?

在学校经常听到老师们和学生的这么一段对话。这是中学数学中普遍存在的、有着相互联系的两种困惑。我校招过来的学生中考大多是500分左右的,他们的入学成绩平平,初中的数学基础较差,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肤浅零散,进入高中学习后感到吃力,一次次的考试成绩不如人意,使得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实践表明,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情感是转化学困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设互助的群体环境,营造有利于困难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个和谐、互助的学习群体环境对于其每个成员(特别是困难生)的学习有着良好的作用。在班级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人人尊重困难生、人人愿意帮助困难生学习的良好风气。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成立四人学习小组,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后由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挑选那些学习成绩优良且乐于助人的学生充当困难生的“小老师”,小老师负责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辅导、检查作业并帮助订正错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奋斗者足迹”专栏,用于展示那些进步较快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等。

(4)精心组织初高中衔接教学,防止分化。

(5) 加强对困难生的学法指导。

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理解不充分、基本技能掌握较差、思想品质欠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概念,牢固掌握基本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6)进行分层次教学。

(7)加强困难生的心理辅导。

在困难生的教育中,心理辅导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对策。它不仅可以帮助困难生摆脱学习困难,取得学业成功,而且也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今后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

(8)对易错或反复错的知识点,学生也会感到非常难学,教师应该及时注意归纳总结,让学生及时弄清错因,并配备一定量的练习比较甄别,避免再次出错。(部分讲义样稿见附录四)。

(9)实现自我完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困难生成因错综复杂,转化困难生方法各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而排除他们的障碍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综合的、不懈的努力,调动其个体内部和外部各种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排除其主要的消极因素,促进个体认知、情意、行为积极地交互作用,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愿望才会实现。

二、高中学生自己学习数学时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2)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

(3)要将“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4)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5)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6)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7)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8)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9)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10)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11)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

(12)要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所任教班级数学学困生不同程度取得了进步,他们学习自觉了,成绩比以前好了。表现为:作业认真完成、书写工整,不再迟交、欠交作业,有错及时更正。上课游神的学生也能做到动脑、动手、动口,自觉进行练习、讨论和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更可喜的是学困生能大胆向老师提出疑难问题,有时课内没时间,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证明他们已不再对学习自暴自弃,而是转化为“我要学”。由于重视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双基不断扎实,能力不断提高,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HTK〗

[1]徐速 西方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005(28)

浅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第10篇

浅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第一小学 张莲花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45-01

几乎在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及时关注与研究数学学困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了解情况,分层辅导

1、向其他老师逐一了解各个学生的情况。

2、利用课余时间与一些学生、家长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家长的建议。

3、进行课堂摸底练习,根据学生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需努力四个层次。“及格”层次的学生具体表现为会进行数学运算,但对知识应用有困难,“需努力”层次学生则具体表现为进行数学运算存在困难。

4、获得家长支持。将家长约至学校或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学生共同研究辅导计划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事项。在获得学校、家长的同意和支持之下,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分别实施辅导计划。

5、辅导实施。一般做法如下:60 分以下学生,安排每周中午抽时间进行辅导;60――80 分的,安排每周课后辅导。如有特殊情况,则另作安排,从不间断,全程跟踪辅导。中等学生采取一帮一学习活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知识点逐个过关。例如,计算差的学生,则需要先帮他们复习计算的内容。数学的连贯性很强,如有一个知识点脱节,学习就有障碍。这样先将学习障碍先行进行扫除,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

2、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每复习一个知识,让学生把例题、方法都列成表格形式并做好笔记。课标要求记忆的概念方法要求熟记,并帮助学生分析记忆方法,让家长配合检查签名。

3、辅导后巩固。在每次辅导后,再留几道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回家练习巩固。而且全收全改,及时反馈。

4、及时表扬,增强信心。如果发现有所提高,就帮他总结经验,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主动参与的学习信心,还要注意把知识连贯串通辅导。

三、注重错误范例的分析

1、监控作业完成情况,保证覆盖率。

对于布置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一定要交。(数学教学论文 )建立家长联系录,对于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每天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其当天表现,同时要求家长配合督促,使其按时完成作业。

2、对作业及时记录和反馈。

对交上来的作业全部进行批改。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作业,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作为对该学生的鼓励,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继续努力。对于存在进步的学生的作业即在课堂上进行鼓励,有时也发一些小奖品以示奖励。对于错误比较多的作业,则面批面改,并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一些完成作业有难度的学生,要充分理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进行辅导,加强练习。对于学生作业中的特殊错误,特别摘录出来,作为范例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一些类似题型供学生练习,进行巩固。

四、巩固练习灵活多样,力求从实际出发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学困生在灵活运用知识方面存在困难,所以在日常练习中要加强知识和概念运用的训练。

如复习减法性质,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和巩固了减法的性质。

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学生的口算能力最棒。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都得到提高。

五、上课多关注

所谓上课多关注,就是要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时刻提醒他们要认真投入课堂学习。对于学困生,我坚持做到四个优先:

1、有简单的问题,优先让他们回答。

2、有简单的计算,优先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板书。

3、练习的时候优先进行辅导。

4、如果学困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则优先解答。

5、对于答对问题的学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使他们感觉受到重视。

通过以上方法,使得学困生扫除学习障碍,重拾信心,从而使学业成绩明显提高。

上一篇:大黄狗六年级作文下一篇:生产组长生产活动岗位职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