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

2024-06-30

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精选9篇)

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 第1篇

公心似镜 爱校如家

我叫李松涛,2000年来到南街高中任教。自从来到南街高中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深地感觉到,这里的环境氛围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在社会一天天变得世风日下,追名逐利,信仰丧失,物欲横流的今天,能找到像南街村这样的一块净土实属不易!

南街村,是一个以“公”字当头的特殊社区,在这里,你到处都能看到与“公”有关的标语:大公无私、天下为公、公而忘私„„作为小社区的一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怎么能不以一颗公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古人有语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有这样的说法: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然而,来到南街高中以后,我完全没有看到这样的做法。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同时兼任体音美教研组组长,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向着高标准看齐。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就是以此为原则来要求自己的。学校体音美教学设备,几乎都是价格不菲,它们保存得是否完好不仅仅关系到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是否珍爱公物的体现,因此我时常叮嘱组里的同志,一定要精心呵护我们的设备,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以便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的具体做法是:

1、体音美教学设施专人专用 专人维护各司其责

如果设备的管理不分配到具体个人,出现问题后大家很容易相互推诿,所以一开始我就把各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分工到人,谁的教学设备出现问题,谁对学校负责,这样大家都非常精心地管理自己的教学设备。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既维护了学校的集体财产,又减轻了学校的工作负担。

2、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及时提醒维护管理

一件设备,只会使用不会保养,它一定会损耗很快。因此我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重点落实排查各项设备出现的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实属必然。为了学校的公共设备使用寿命更长,为学校节约开支,每当发现有设备出现了小毛病,我都要求他们进行及时的修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重点关注体育器材 集体维护人人有责

学校的体育器材使用频率极高,然而人上一百,各形各色,有些学生可能出于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破坏公共设施,因此不管是体育课,还是课外活动时间,我都经常巡查各种体育设施,一旦发现有学生不正当使用或者损坏器材,我都会立即阻止,并进行批评教育。每学期我都组织体育队员翻晒海绵垫及其他需要防潮的设备,并把器材彻底整修一遍。操场南面的沙坑由于学生踩踏严重,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于是我经常组织学生和运动员整理沙坑,给学生创造安全优良的运动健身环境。同时,有些设备已经老化,有些已经接近废弃,但这些设备都是公共设施,如果换新会给学校增加更重的经济负担,每当球类破损后,我都会把空位集中起来,及时修补,不能修补的,就装上沙子缝补好制作成实心球。让同学们上肢力量时使用。由于安排合理,维护精心,在保证同学们正常上课和的情况下,每学年都能为学校节省一箱篮球和十副球板。学校的单杠、双杠、羽毛球架、排球网架等设施,由于使用年限都超过十年,底座都已经烂掉开裂,给学生们的活动带来了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我经常赔贮立其旁,认真观测,发现问题,立即标注,及时请人修理或送修,由于维护及时,这些年来从来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在用了十数年后依然能正常使用。

4、文明校园大家创建一颗公心人人可鉴

这学期刚刚开学,我发现南边厕所的水龙头坏了,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我当即立断,找了一根绳子把它捆了起来,然后又与后勤处联系,及时修好了水管。类似的事情我做得不计其数,在2001年我担任班主任期间,一名校外的醉汉闯入学校,砸碎了餐厅的玻璃,我听到声音,立即前去制止,由于制服及时,当时就把这名醉汉扭送到了村治安室,没有给学校

造成更大伤害。还有一次,有两个社会青年到学校来滋事生非,我听说后,立即前往,把这两个人挡了回去,并且配合治安人员进行处理,既维护了校园的安全,也使那些试图找事的校外青年闻风丧胆。

5、爱校如家重名誉 对外宣传不遗力

我爱南街村,更珍惜南街高中的声誉,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既是学校的招生人员,更是南街高中的宣传员,在社会上我每每听到对南街村的不利言论,我都会及时说明真实情况,澄清事实,向家长和社会正确地宣传南街村的思想和做法,宣传学校的育人观念和教学管理,以及所培养学生的出路和前途,使社会上消除对南街村的误解和对学校的偏见。有时也不乏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但我每次都会说服对方,尽自己所能,为学校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生源,使南街高中走上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每当走在南街村干净宽阔的大道上,看到路边绿树成阴,路面一尘不染,一想到其他地方的脏乱差,我就更加珍惜南街村的优美环境的来之不易,于是每当散步的时候、上下班的时候,只要看到路边有杂物,就立即捡起来扔进垃圾筒,在校园内更是如此。因为抱着一颗公心,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努力做到公心似镜,爱校如家!

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 第2篇

教师必须具备美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我要深深地感谢学校、医院的各级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支持以及工作的认可,同时我也要深深地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你们总是给我包容、给我鼓励、给我褒奖。但是,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我身边有许多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老师,和他们的成绩相比我觉得惭愧。

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 第3篇

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小学致力于探索符合农村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的基础和保障, 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 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起初, 学校只是将葫芦文化定位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开发出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校本课程, 找到了文化与育人的结合点, 开发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葫芦小金刚》系列教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促进学校艺术特色的形成。

学校引导学生去图书馆、网上查询、调查、访问, 还与东丽区葫芦种植基地联手, 让学生们走进葫芦基地, 了解葫芦的育种、播种、养护、除害、育果、收获、造型、雕刻等内容。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借此机会, 学校又与东丽区教研室联合, 将葫芦种植指定为东丽区葫芦特色研究性学习的专门基地。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参与欣赏葫芦、种植葫芦、管理葫芦、采摘葫芦、刮皮晾晒、葫芦选型、葫芦绘画、烫画、演奏葫芦丝、编排葫芦舞蹈、组建葫芦诗社等一系列活动。把看似简单的葫芦, 变成一种文化, 向内涵延伸, 向社会拓展。学校成立舞蹈队, 那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舞蹈, 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同时还邀请东丽区政府志愿者作为校外辅导员, 教孩子们吹葫芦丝, 学习演奏一首首悠扬动听的乐曲。在区文艺汇演中, 学校的特色社团演出获得了巨大反响。另外, 学校购置了葫芦绘画烫画的器具, 并请来葫芦基地的专业师傅辅导师生如何进行绘画烫画, 根据葫芦形状制作器具, 一个个由学生亲手栽种、培育、收获、成型的葫芦作品, 凝聚着学校师生的智慧, 学生们各具特色的作品得到了区领导赞誉。学校还成立葫芦诗社, 为了将诗社做大做强, 学校聘请东丽区文联协会知名农民诗人芦苇作为“四合小学葫芦诗社”的指导老师, 学生们质朴的富有童真的语言凝练出的艺术作品纷纷入选诗刊《芦苇》文集。学校葫芦系列文化的创建成果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注, 家长们更是对农村校也能培养出“小诗人”“小艺术家”而惊叹, 纷纷要求自己孩子加入葫芦文化的系列社团。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会葫芦种植的科学方法, 并能在葫芦上进行初步的艺术创作, 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提高人文修养。同时, 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接受教育, 让他们融入自然、热爱自然, 拓展视野, 锻炼能力。

随着对以“葫芦”为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逐步意识到了葫芦文化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 葫芦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葫芦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 关于葫芦的诗歌、传说故事、格言谚语、葫芦作品、葫芦字体的演变等无不体现着它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于是四合庄小学在探索“葫芦文化”校本课程的基础上, 将学校独有酌“葫芦文化”确定为艺术兴校的途径之一, 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努力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整体推进的原则, 引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 最终实现学校发展。

学校在逐步的探索中, 形成了以葫芦文化为主的学校特色, 即“视、听、触、思、学”为一体 (“视”:舞蹈;“听”:葫芦丝;“触”:绘画、烫画;“思”:研究性学习;“学”:葫芦诗社) 。进而走上了一条“全面发展+特长”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这条特色之路的指引下, 形成了以葫芦文化为主要特色的艺术特色发展的办学模式。学校组建了葫芦舞蹈队、葫芦丝民乐队、葫芦绘画、烫画及葫芦器制作、葫芦种植小队、葫芦诗社等文化社团。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 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文艺活动, 并在区文化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崭露头角, 营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葫芦文化气息的特色校园生活。

走进四合庄小学校园, 首先让人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乡土气息, 校园环境的布置独具匠心, 温馨和谐。在校园里看到的是, 在碧绿的草坪上用钢筋和竹竿搭建的20米长的葫芦棚架,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葫芦架侧边种植的一株株果树。每年6、7月份, 绿色的葫芦藤爬满葫芦架, 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当你欣赏着各种形状的葫芦同时, 会发现学生诸多作品, 定会对我们的葫芦文化有更深刻地了解和感悟。校园内学生的课间生活丰富多彩, 每逢学校的艺术节上, 那琳琅满目的葫芦作品、葫芦雕刻、葫芦丝演奏、葫芦舞蹈等等, 一个个关于葫芦的精彩节目, 无不在述说着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充分尊重师生及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有助于学校形成支持和激励的氛围, 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 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浓厚的研究氛围, 师生之间的合作、支持、激励成为主题曲。通过课题研究, 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省师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简介 第4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同志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1935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永登县,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牢记宗旨,情系“三农”。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50多年,心无旁骛,育种报国。在兰州地区将当地春小麦改种冬小麦获得成功,实现了小麦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近五年向农民无偿提供原种3万多斤,多次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苦农民,自己却甘于清贫俭朴的生活,至今使用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旧家具。

二、淡泊名利、矢志不渝。1959年他主动放弃留京机会自愿到陕西,开始在省农业厅工作。为了育种事业,主动放弃大城市省级机关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要求调到地处农村小镇的学校工作,50余年坚守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教学试验农场,从事小麦育种。1996年到退休年龄,多方奔走,直至给时任省长程安东写信,得以继续育种事业。此后,他不负厚望,成功培育了武农148、武农986两个小麦新品种且大面积推广,目前又有三个优良品系参加省区域试验。

三、求真创新,成果斐然。50年如一日,住在农场,从小麦播种到收获全程仔细观察,创造了“小投入高命中率”育种方法,被誉为“赵瑜育种法”。先后培育出武农132、武农99等五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实现农民增收36亿元。为了能让新品种尽快推广,他坚持不卖品种经营权,创造了独特的良种推广模式。

四、治学严谨、师德高尚。精研业务,言传身教,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也影响和一大批青年教师,使他们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业务骨干。

讲台四十七年 爱心培育桃李

呼秀珍是咸阳市渭城区道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65年走上讲台,47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她没有因病因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放弃过一个调皮学生,没有收过学生1分钱的补课费。

她是师德的表率。曾三次出席陕西省及全国师德论坛,她真实的事迹和真情的发言感动了许多人。从1999年至今13年,她应邀作师德报告456场次,听众约14万人。

她是育人的模范。连续27年当班主任,用不懈的努力转变了一个又一个差班,用辛劳和慈爱换来同学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她爱学生,一个不放弃。特别对那些家庭不健全和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耐心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她的班级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班集体。

她是教书的专家,常年坚持的“一分钟演讲、”“新闻播报”、“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称之为“快乐的语文课”,教学效果好。

她是教科研的领头人,她参加过7次省市及全国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3项。她负责的教育部实验课题历时5年,顺利结题,并荣获全国优秀成果一等奖。

她是爱的使者,资助了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同志,汶川地震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而她自己却过着平凡而节俭的日子。她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培育了两个优秀的女儿、女婿,被咸阳人民称之为“雷锋家庭”。

1999年,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及陕西省教育工委、省教委分别作出“关于开展向优秀教师呼秀珍同志学习的决定”。2012年,中共咸阳市委再一次作出《关于开展向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学习的决定》。

专注教育事业 推进专业建设

卢庆林,男,49岁,中共党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28年来,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学一线,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等多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主编《电子线路CAD設计》、《电子产品工艺实训》等5本高职统编教材和3本校内实训教材。《模拟电子技术》教材荣获“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主编、副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实训》,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开发出“2个平台+7个模块+9条路径”的独具特色的“模块化学分制教学计划”并推广使用;探索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两头在外,四位一体”的新型课程开发模式和“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新型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与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开展以“七联动”为核心的多方面深层次校企合作,企业捐助资金和全套技术及设备建成了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最先进的“SXPI-OMRON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带领本部门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畅游生命长河 阐释学者精神

舒德干,男,1946年2月出生于湖北鄂州市,汉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德国“洪堡学者”。现任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陕西省科协委员,日本蒲郡市《生命之海》科学馆名誉馆长。

舒德干教授长期从事进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973”二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年轻教师基金项目以及德国洪堡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共十余项。在“寒武大爆发”、澄江化石库和动物门类起源研究以及高肌虫研究上都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就。曾获得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陕西省唯一)、“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舒德干教授是一位人民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国、爱省、爱校之情,为了陕西省和学校的发展,他不辞辛劳,尽心尽力,作出了杰出贡献;发现昆明鱼、海口鱼、古虫动物门、华夏鳗等重大成果,为我国、我省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常抓不懈。为了鼓励学生的科技创新,他从自己的奖金中捐资15万元在西北大学设立“德才”奖学金。他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对学生的热心教育,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呕心沥血 谱写安康特教发展新篇章

徐兴堂,男,1958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安康市阳光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百名中学校长。1996年任职以来,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实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谱写了安康特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从事特殊教育的16年时间里,他十分注重学校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和教学技能提升。在全体师生中组织开展“三心(爱心、耐心、恒心)和三爱(爱岗歇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活动,培养教师献身特殊教育的高尚情操。通过组织开展赛教活动、教学观摩活动、选送骨干教师离职进修等方式,激励教职工钻研业务,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岗位合格率均达到100%,外出进修率达到80%以上。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盘活校产、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教育项目扶持、争取社会援助和政府支持等途径,共筹集资金2100余万元,先后建成了教学楼、职教楼、康复楼、学生公寓楼、多功能厅等教学设施,添置了多媒体、康复语训等教学设备,为师生创设了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先后有80名聋童能开口说活,25名聋童回归普通学校读书。聋生的美术作品有150幅美术作品在中、省、市参展获奖,有12幅作品被文化部选送到日本、西班牙、波兰等国参展并获奖。成立“安康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建立職业教育实习基地7个,让学生学习美容美发、木工、油漆、缝纫、盲人按摩、烹任、办公自动化、豆芽生长技术,学校培养出的650名学生85%实现了就业。

身残志坚痴心教育 扎根库区守护希望

邓健,男,197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大荔县赵渡初中教师。1996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在先天残疾、婚姻变故、女儿身患绝症等一系列的人生不幸面前,他死死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对教育事业心志弥坚。面对常年风沙、条件艰苦、待遇微薄的黄河库区,他战胜贫困、扎根库区、守护希望,在大荔库区群众中筑起了一座心碑。

邓健是大荔县三门峡库区移民后代,1岁多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落下了左腿残疾。1999年7月大学毕业的他,主动回到当时条件最艰苦的库区乡镇,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每天吃住在学校,整天趴在桌子上写教案,肯钻研,硬是把学生们眼中显得有些枯燥的数学课,讲得如行云流水。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他主动要求增加工作量,每天至少要上6节课,拖着病腿上下楼10多趟。为了尽量不因自己行动不便而耽搁孩子们的时间,邓健学会了骑自行车,从此,一辆自行车成了这位残疾的初中教师节省时间的最好工具。邓健任班主任多年,经常家访,所带的班班风好、学风浓、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模范班集体,他连年被评为县校优秀班主任。

在生活道路上邓健是不幸的,先天残疾的他,先是婚姻破裂,接着是父亲离去,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7岁的女儿邓娆双腿突然出满血斑、流鼻血不止,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孩子看病的日子里,邓健在省城和学校之间来回穿梭,硬是没请一天假,没落下学生一节课。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赵渡中学的数学中考成绩连年在全县名列前茅,朝邑片第一,赢得了学校、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2008年,他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优秀班主任、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第二届渭南市“十大道德楷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教师节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 第5篇

我个人自从教以来,算起来差不多40年,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教过了,只差幼儿园还没教过,我考虑能否在退休以后再来过把瘾。

孟子讲,“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乐,是人生最高的乐或幸福,甚至“王天下”都不在其中。用今天的话说,给我当总统都不换。第一乐讲家庭生活,第二乐讲做人的原则,第三乐讲人生的事业。这三乐,第一条是“命”,不能选择;第二条是做人的本分,用康德的话讲,可以说它是一个绝对的命令,做任何事都须以它作根据,是人之作为人的一种必然选择;第三条作为人生的一项事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对这第三条,我与孟夫子心有戚戚焉,也在其中感到了极大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教师。

就自己这几十年做教师的体会来讲,我觉得孟子讲的这“三乐”中第二条最重要,它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有它作为根据,人生才能真正具有内在的“乐”或真正的幸福。包括做教师在内的人的所有事业成就,均须以第二条作为根本。

先儒讲“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重正名,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学》讲人要有所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等,都是说人在社会生活中,各有分位,应守住自己的本分。君要做得像君的样子,臣要做得像臣的样子,为父、为子、为国民、为老师、为学生,都应如此,借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事物要符合自身的概念,才是好、是善。

在我们现在所处身的这个高度物化的社会环境里,人要想守住本分,合乎自身的概念,很不容易。为官,经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当教师的处境要好一点,但外面也有诱惑,怎样守住自己的本分,对得起“师”这个名,就很重要。

“师”的本分是什么?韩愈《师说》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传道”一条最重要。韩愈解释说,我们尊之为“师”的,不论少长,能“闻道”即可为吾“师”。所以说“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是说我有了一个教师的职位,就可以是“师”。闻道、得道,是“师”之所以为师的标准,它也规定了教师的本分之所在。

首先,这个师“道”,是一种人格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是一种负责传授知识的职业化的工作,与古时的“师”有所区别。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中国古学是一种通人通儒之学。金岳霖先生也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他的学问就是他的传记。梁漱溟先生亦因终生笃守其信念而行,而被称作“最后的儒家”。故古来言师道,为人与为学是一体的。我觉得,现代学校教师虽然已成职业,但先儒有关师“道”的教训,仍然有效,它的精神还应该继承。职业虽然分途,但在教师个体身上,做个好人与好的专家、学者应该是一体的。

其次,这个师“道”,对学问也有一种要求,这就是学问要有内在的一贯性和真实性。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子的特点是博学多闻,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学无常师,他的学问虽博却不驳杂,就是因为有一贯之道贯通其中。今天知识爆炸,学生了解的东西我们教师可能都跟不上。在学问上有一贯之道,面对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才能应对裕如,具有一种转世而不为世转的能力。

我们教师现在压力很大,有很多任务,发表论文有数量、级别要求。这促使很多人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今天的文字与昨天的文字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打架,这就不行。我们呼吁官方学术评价的体系要逐渐改变,提供一个使学者真正可以做到真积力久,厚积薄发的学术环境,这样我们的学术才能是真实的,才能有扎扎实实的进步。但我们自己亦应首先对自己有这个要求。

我自己是一个笨人,写东西慢而且少。有两个字,叫做“不敢”。不考虑成熟的话不敢说,不敢发表。不过,这里面也有爱惜自己羽毛的意思。从效果来考虑,应景的文字发出来,对自己不是加分,而是减分;从长远看,做这样的事其实很傻的。我自己平时看书,注意积累一些问题。对有些问题,从有想法到能够贯通,再把它写成文字发表,有的要间隔二三年,甚至十年。这当然是因为自己资质愚钝,只能做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的事。我不否认人的资质差异,有人就是又好又快,那是天才。一般人还是需要下点“慢”的功夫,才能做成像点样的东西。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提到这样的要求。我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第一讲绪论,就题为“形成属于你自己的方法”。

其三,从这个师“道”对人格的要求延伸到教学或韩愈所说“授业、解惑”,传统的教育所倡“成德之教”,在今天仍有意义。

古代教育以成德为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代教育则不同。现代大学基本上成了教授知识、技能的场所,而缺乏教化的职能。我研究儒学,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近代以来政教分途,西方在学校知识技能性的教育之外,还有宗教等作为人的精神人格教养的体制保障。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完全西方化,导致了整个社会德性人格教化体系的缺失。我们的人文学科是否可以承担这样一种责任?

近年,民间自由讲学的传统在慢慢恢复很多书院、学堂、读书会逐渐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的民间学术回归。校园人文学术环境对此也有相应的反映。

我自己和我们的教学科研团队,都较注重这个方面。我们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加大这方面的分量,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以直观的方式使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一类的社会活动。但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中国社会要逐渐形成自身体制化的人文素养教育机制,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人文学科对此似应有一份责任。

师德先进个人发言稿 第6篇

作者/ 李景林

(编者按:本文是获得“师德先进个人”的李景林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第28个教师节暨建校110周年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先生对教师本分的深刻理解和生动解读,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学习和思考。)

我被安排在这次会上代表教师作一个发言。我可能无法代表别人说话,我说的只能是我自己的想法。不过,教师之为教师,有他的共性,所以我的话可能会引发其他老师的共鸣,因此也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想谈一个话题,叫做“守住教师的本分”。我自己不见得能做得好,但想通过这个话题的讨论,与各位共勉。

我个人自1973年从教以来,算起来差不多40年,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教过了,只差幼儿园还没教过,我考虑能否在退休以后再来过把瘾。

孟子讲,“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乐,是人生最高的乐或幸福,甚至“王天下”都不在其中。用今天的话说,给我当总统都不换。第一乐讲家庭生活,第二乐讲做人的原则,第三乐讲人生的事业。这三乐,第一条是“命”,不能选择;第二条是做人的本分,用康德的话讲,可以说它是一个绝对的命令,做任何事都须以它作根据,是人之作为人的一种必然选择;第三条作为人生的一项事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对这第三条,我与孟夫子心有戚戚焉,也在其中感到了极大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教师。

就自己这几十年做教师的体会来讲,我觉得孟子讲的这“三乐”中第二条最重要,它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有它作为根据,人生才能真正具有内在的“乐”或真正的幸福。包括做教师在内的人的所有事业成就,均须以第二条作为根本。

先儒讲“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重正名,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学》讲人要有所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等,都是说人在社会生活中,各有分位,应守住自己的本分。君要做得像君的样子,臣要做得像臣的样子,为父、为子、为国民、为老师、为学生,都应如此,借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事物要符合自身的概念,才是好、是善。

在我们现在所处身的这个高度物化的社会环境里,人要想守住本分,合乎自身的概念,很不容易。(发言稿 )为官,经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当教师的处境要好一点,但外面也有诱惑,怎样守住自己的本分,对得起“师”这个名,就很重要。

“师”的本分是什么?韩愈《师说》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传道”一条最重要。韩愈解释说,我们尊之为“师”的,不论少长,能“闻道”即可为吾“师”。所以说“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是说我有了一个教师的职位,就可以是“师”。闻道、得道,是“师”之所以为师的标准,它也规定了教师的本分之所在。

首先,这个师“道”,是一种人格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是一种负责传授知识的职业化的工作,与古时的“师”有所区别。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中国古学是一种通人通儒之学。金岳霖先生也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他的学问就是他的传记。梁漱溟先生亦因终生笃守其信念而行,而被称作“最后的儒家”。故古来言师道,为人与为学是一体的。我觉得,现代学校教师虽然已成职业,但先儒有关师“道”的教训,仍然有效,它的精神还应该继承。职业虽然分途,但在教师个体身上,做个好人与好的专家、学者应该是一体的。

其次,这个师“道”,对学问也有一种要求,这就是学问要有内在的一贯性和真实性。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子的特点是博学多闻,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学无常师,他的学问虽博却不驳杂,就是因为有一贯之道贯通其中。今天知识爆炸,学生了解的东西我们教师可能都跟不上。在学问上有一贯之道,面对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才能应对裕如,具有一种转世而不为世转的能力。

我们教师现在压力很大,有很多任务,发表论文有数量、级别要求。这促使很多人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今天的文字与昨天的文字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打架,这就不行。我们呼吁官方学术评价的体系要逐渐改变,提供一个使学者真正可以做到真积力久,厚积薄发的学术环境,这样我们的学术才能是真实的,才能有扎扎实实的进步。但我们自己亦应首先对自己有这个要求。

我自己是一个笨人,写东西慢而且少。有两个字,叫做“不敢”。不考虑成熟的话不敢说,不敢发表。不过,这里面也有爱惜自己羽毛的意思。从效果来考虑,应景的文字发出来,对自己不是加分,而是减分;从长远看,做这样的事其实很傻的。我自己平时看书,注意积累一些问题。对有些问题,从有想法到能够贯通,再把它写成文字发表,有的要间隔二三年,甚至十年。这当然是因为自己资质愚钝,只能做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的事。我不否认人的资质差异,有人就是又好又快,那是天才。一般人还是需要下点“慢”的功夫,才能做成像点样的东西。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提到这样的要求。我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第一讲绪论,就题为“形成属于你自己的方法”。

其三,从这个师“道”对人格的要求延伸到教学或韩愈所说“授业、解惑”,传统的教育所倡“成德之教”,在今天仍有意义。

古代教育以成德为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代教育则不同。现代大学基本上成了教授知识、技能的场所,而缺乏教化的职能。我研究儒学,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近代以来政教分途,西方在学校知识技能性的教育之外,还有宗教等作为人的精神人格教养的体制保障。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完全西方化,导致了整个社会德性人格教化体系的缺失。我们的人文学科是否可以承担这样一种责任?

近年,民间自由讲学的传统在慢慢恢复,很多书院、学堂、读书会逐渐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的民间学术回归。校园人文学术环境对此也有相应的反映。

我自己和我们的教学科研团队,都较注重这个方面。我们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加大这方面的分量,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以直观的方式使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一类的社会活动。2007年底,我们组织成立了“辅仁国学讲坛”,每年邀请一些国内外著名专家莅临演讲,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与专家进行交流。2010年9月,中国哲学和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组织发起以研读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辅仁读书会”,本学科老师轮流作指导老师。辅仁读书会遵循“传习经典,修养身心;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宗旨,组织读书会,并开拓《木铎新声》会刊、读书博客等多个学术平台。读书会依托他们的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研读经典的文化平台,提供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凸显出校园文化自身超越专业阈限的人文教养、德行教化这一方面的作用,对弥补大学偏于知识技能化的缺失,是有很有意义的。它反过来也促进了同学们对专业的兴趣,二者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这当然只是一种探索。但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中国社会要逐渐形成自身体制化的人文素养教育机制,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人文学科对此似应有一份责任。

以上是自己有关教师职责、本分的一点体会,讲得不对的地方,敬请批评。谢谢!

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方案 第7篇

海原回小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

评选表彰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我校教师崇高的师德风范,大力发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学校决定组织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评选表彰活动,评出典型、评出形象、评出干劲、评出精神,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把师德标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评选教师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引领广大干部教师见贤思齐、争先创优,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浓厚氛围,为我校内涵化发展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

二、评选范围及名额

(一)评选范围:在岗全体教职员工。

(二)评选名额:师德标兵:2人;师德先进个人:7

人。

三、评选原则和条件

(一)评选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过程要严谨、规范、务实,评选结果的每个环节要在校内进行公示,置于师生的监督之下,增强活动的公信力。

2、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师德标兵及师德先进个人首要是品德高尚的教师,在推荐人选时,要注重平时表现,注重一贯行为,注重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3、坚持群众性原则。评选工作要向基层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基层要认真推选,领导小组要认真把关,使评出来的先进个人得到群众公认。

4、坚持实践性原则。要使评选过程成为广大教师参与道德实践的过程,成为培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风尚的过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

(二)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勇于实践创新,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关心学生成长。

2、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业绩突出,学生、家长认可度高。

3、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严格遵守吉林市师德师风建设“十不准”,无违规违纪行为。

4、从事教育工作5年以上,连续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含合格)。师德标兵,至少要在校内获得两次先进或市级及市

级以上一次先进荣誉称号、在教育或教学及科研方面获得省、市教育局等部门的表彰。

四、评选办法及步骤

(一)评选办法:评选采用集体推荐、师生个人推荐、自荐三种方式进行。

1、集体推荐:每个年级可按照教师人数的20%进行推荐。各组室可选择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推荐,名额不限。

2、师生个人推荐:全校师生都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推荐,但必须是实名推荐(也可以是联名推荐),而且要有书面推荐材料。

3、本人自荐:本人可以自我推荐,需要提供自荐材料。

(二)评选步骤及时间安排:

1、准备动员:(11月4日-11月7日)

学校成立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评选表彰方案,并下发评选通知,各年级、处室组织教师学习《方案》,并做好推荐准备工作。

2、集中推荐:(11月8日-11月12日)

学校集中受理推荐材料,包括集体、个人及自我推荐材料,并做好整理。

3、确定入围人选:(11月13日-11月15日)由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入围人选人,在全校公示。

4、确定标兵人选(11月26日)

由领导小组根据推荐和测评考核情况,确定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人选,并予以公示。

6、表彰(11月30日)

召开全校师德标兵表彰会,对师德标兵和师德个人予以

表彰奖励。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评选表彰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单万杰

副组长:王 欣 李士全 田世花

成员:谢德兰 周改琴 王 琦 沈金荣 田欣平 李央兰 张慧娟

七、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组室要高度重视“师德标兵”、“ 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按照推选条件和程序,严格把关,杜绝降低标准,减化程序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保证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校园网等宣传平台,宣传“师德标兵”、“ 师德先进个人”的事迹,积极营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真正发挥树立典型、激励先进、促进工作的导向作用。

(三)严格把关,注重实效。要本着“举荐一名典型,树立一面旗帜”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推荐的“师德标兵”、“ 师德先进个人”叫得响、树得起、立得住。确保关心关爱典型。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评资格,情节严重的要追加责任。

师德先进个人材料 第8篇

爱的教育,无悔的选择

我叫XXX,女,小学高级教师,省骨干教师,现在XX幼儿园任保教主任。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踏实勤奋,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一直认为:幼儿教育使人充满智慧,热爱孩子使人永葆青春。近二十年来,一直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默默无闻的为幼教事业而工作。

一、爱岗敬业,立足幼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及创新意识,同时把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我有着并不宏伟的人生目标,那就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参加工作以来,我不断加强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注重为人师表,树立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近二十年来,我尽职尽责、踏踏实实,辛勤地耕耘在幼教这片土地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自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培养新世纪人材的良好素质,而且要对工作认真热忱。这是我从事幼教工作以来的深刻感悟。

二、用爱谱写美丽乐曲

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教过小、中、大、学前各年龄班,通过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根据《纲要》精神,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关心每一位幼儿,对孩子充满爱心。人们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深知幼儿园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爱,只有热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才会在我的教育下健康成长。实践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在教师一线带班期间,我一直把如何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爱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用爱心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同时也在扮演着妈妈、朋友的角色,坚守着爱的诺言、谱写着爱的乐曲。有时幼儿教师的工作得不到一些家长的信任与理解,我常常不厌其烦地和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方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教师诺言:孩子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我会帮助解决并教给他们方法;孩子做错了事我会循循善诱、正面引导;孩子尿湿裤子我会及时为他换洗&&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到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省级骨干教师,我赢得了幼儿和家长的信赖,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教师们的好评。

二、扎实工作,争创业绩

2003年以来,我担任幼儿园的保教主任工作,我带领我园青年教师一起对主题式课程以及各领域教学进行了认真、有效的教学探索改革,使我园的教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的飞跃。先后开展了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开展科学实验幼儿园礼仪教育等为教研主题的教研活动,从中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作为省级课题幼儿歌唱素质训练的负责人,我先后设计并组织了两次歌唱教学活动参加全省音乐优质课交流,分别获得二等奖及专家高度评价。同时,我撰写的音乐教学论文《幼儿节奏教学探索》、《歌唱对早期智能开发的有力影响》《让孩子快乐成长》《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几点看法》分别在全市教学论文评比和省级课题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另外,我积极参加由市妇联主持编写的《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工作,为提高我市家长的家教水平和经验尽了微薄之力。

在我园一带一结对子工作中,我热心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上示范课、观摩活动、随堂听课、跟班跟踪记录、参与班级活动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辅导多位教师参加全市幼儿园优质课观摩评比以及游戏活动比赛获得一等奖;我园开展园本培训工程以来,我承担了每学期的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向全园推广,使教职工的潜力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同时作为市级骨干教师,我分别对来自县区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幼儿园教法培训,得到教师们的欢迎和良好赞誉。2008年暑假,经培训考核,我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三、发挥特长,展示自我

结合本园教师特点,我园成立了教师舞蹈队,承担幼儿舞蹈教学和教学之余的舞蹈演出任务。多年来,我带领年轻的舞队教师们牺牲数天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常常为舞蹈排练踏月色而归。全市舞蹈大赛一等奖《大把把辫子》、《如火的青春》、《溜溜**情》、《傲雪》,市数届春节晚会歌舞《拥抱明天》、《昂首未来》、《世纪春雨》,每年的部队春节联欢会上与战士们一起载歌载舞、欢渡佳节&&场场演出无不浸透着我和全体舞蹈教师的辛勤汗水和希望,我也因此被评为优秀编导和优秀辅导教师,并被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四、收获硕果,放飞希望

作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也收获了累累硕果。我设计并组织的教学活动曾三次参加省幼儿园教学观摩交流,并获全市幼儿园优质课观摩一等奖、曾在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全能比赛中荣获特等奖、市首届舞蹈大赛中获优秀编导一等奖、辅导的幼儿舞蹈在全市少儿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曾被评为全国绿色家庭、省幼教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最佳青年文明教师、市特长教师、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双拥先进个人,荣获市政府嘉奖、并受到荣玉德幼托基金会表彰。

师德先进个人 第9篇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九年来,面对我那天真可爱的学生,我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一直坚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深入教室排查班级矛盾和孩子们的学习困惑。与学生同劳动、同学习、同休息、同锻炼、同欢乐、同悲伤。当我的孩子出生后,产假未到由于学校教师紧缺加上临近期中考试,想着孩子们渴望求知迫切期待的眼神,我再也无法静心休息立即到回学校上班,平时从未耽误过一节课,即使孩子生病也不忍心耽误孩子们的课,很多次我的孩子病得实在挺不住了,甚至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依然站在讲台上讲课,有经验的老同事把我训斥一番,我才丢下手中的粉笔抱孩子上医院。2009年12月份,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我儿子得了一种病疑似手足口病,不到半个小时口水把厚厚的棉袄浸湿透了,晚上下班了我抱起孩子跑到人民医院去打针,当时已是8点多了,针怎么也打不进去,连换了8个护士才扎进去,作为母亲的我泪流满面,但是无怨无悔。去年6月份我的孩子左胳膊严重烫伤,医生强烈要求住院治疗,想想我还有五十多个孩子在教室坐着没人上课,我就给医生商量在门诊上治疗,医生看我对学生们一片赤诚,终于勉强答应了,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二、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文化的底蕴、教育的理念、艺术的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素养。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丰富自己的阅读,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拥有高远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勤学苦练,坚持阅读、写作,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大气、睿智、平和、的教师气息,增加了教学的魅力。

为了避免专业学习上的惰性,我把工作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任务都作为了自己学习的压力,把完成任务的过程转变成专题学习的阶段,把每一个培训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宝贵机会,比如:我经常用学校组织公开课的机会,给自己提高标准,选择本册书中最难的课来组织,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我就利用公开课的时机,选择了一个口语交际内容“迷人的景色”锻炼了自己,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另外,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曾经多次自费到市内的多所名校听课学习,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上网查找名家的视频课例、讲座等等。这样才使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迅速掌握了语文教学基本理念,也被加入“十堰市教育学会会员”。

三、深入研究,提高教学境界 随着教学机制的不断改革,生本教育教学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扎实有效地开展着,不甘示弱的我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生本教育教学的行列之中。当第一次听到“生本”时感到很疑惑,后来有幸去东风小学、柳林小学、外国语学校、区实验小学听课,在频繁的听课中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生本。回到学校后我仔细琢磨,不断查阅生本教学的相关资料和优秀教学设计,观看生本教学视频,学习名师组织教学的新思路,终于恍然大悟: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课上课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彻底打破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旧规。要设计前置性作业,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纠正错误,再交流探究疑惑解疑,最后进行得当的拓展,可以是小练笔、可以是课外知识的赠送,等等。当我的思路已清晰时,心想:还犹豫什么?顿时,我满腔激情,心里像朵朵浪花拍打着我,催促着我立即行动,孩子们眼中流露出渴望新知的眼神,我立刻冲进教室告诉同学们我们即将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上课,话音刚落,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赞不绝口的欢呼声。我太兴奋了,首先我的新思想移植到了他们的心灵,得到了他们的呵护。紧接着我就与聪明伶俐的孩子们交流起了这种学习方法,然后给他们分成四人一小组,他们给自己小组取了自己喜欢的名字和励志的口号,这种氛围似像非像,我又迅速请每个小组汇报了自己的名字和口号,呀,真是不得了,奋进的名字加上励志的口号是那么雄浑有力,飘荡在教室上空,让我们久久回味无穷。

氛围倒是创设出来了,可是过程是艰辛的。在课堂上每个小组怎么分工,怎么汇报,小组成员如何把话说通顺流利,下边的评价员怎么评价,评价员与台上同学如何文明礼貌的交流,等等。这各种问题在课堂上一一出现在不同小组不同人的身上。记得有一次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轮到那个不善言谈的孩子发言了,他焦急万分,不知所措,十分尴尬,当时面红耳赤,此时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似乎坚持不住了,我提醒同学们,你想对这个学生说什么?一个智慧的女生灵机一动站了起来说:“其实他会说,只是他想说的更加新颖,他正在思考呢,我们可以先听下一位学生说,最后听他交流创新的内容!“多么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呀,我会心的笑了,笑的那么踏实和甜美。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我总是和颜悦色地说:“孩子们,没关系,我们是第一次,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我能行!”接着,我不厌其烦的教孩子们,比如:上台后组长要礼貌介绍本小组,再向同学们介绍清楚交流的内容及位置,对同学们提出倾听的要求;汇报成员要对上一个同学的发言做出客观、全面、正确的小结,然后再交流自己的观点;评价员要认真倾听,做出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但是为了给对方足够的自信还是先肯定再否定,先表扬再批评,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再糟糕还是有他自生的亮点,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亮点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评价中要体现出谦和、礼貌、感恩的思想。在生本教学中的瑕疵和漏洞中不断填补课堂的空白和遗失的思想。生本教学在历经了近1年的风雨路上,终于有了可喜的成绩:同学们团队意识提高了、课堂交流时婉转而华丽,语言表达技巧提升了,课堂礼仪,礼貌用语逐渐规范了,越来越注重细节了,同学们越来越细心了。在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我工作的常态。追求有效教学一直是我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会研究每一节课,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深度反思,与教师们共同研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落实三个方面:情趣、感悟、拓展。用课前三分钟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老师就不用反复组织教学,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我认为点燃课堂上的第一把火至关重要,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大量的游戏、故事、猜谜语和小活动组织教学,每当在课前三分钟时看到孩子们从内心迸发出的激情和满脸绽放的灿烂笑容时,我满腔欢喜,如果达不到此效果,下课后我会反思改进。借助语文的视角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情趣并能改变生活的品位;善于发现学生的阅读特色并强化为学生感悟的自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注重引导孩子们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声情并茂的朗读渐渐呈现,悠扬、动听、朗朗的读书声在我班四处回荡,沉浸在书海中的我是多么享受!每节课及时进行拓展训练,通过口才训练、写作训练、古诗词诵读、经典美文介绍、学生习作交流等等,得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健康生动地开展,因此同学们的想象力得以提高,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远。

四、以平等的爱“打到心灵深处"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我班有个学生叫吴勇,他虽然身为三年级学生,但智商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而且说话言语不清,个子很高,控制力极差,同学们都取笑他,甚至叫他的绰号,使他极度自卑,脾气极度恶劣,在班集体中始终没有交上知心朋友。当同学们向我投诉他和同学打架时,他还洋洋得意地望着我,似乎在说:“要打要骂我都不怕。”该怎么办呢?我沉默着,思考着:不能给他司空见惯的责骂与惩罚,他早以习惯,那样起不到作用的。于是,我轻描淡写地对同学们说:“老师相信他不是有意的。”同学们都不满意我的说法,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清晰地看到:面对愤怒的同学,他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感激,脸色变得羞愧起来。放学后,我把他轻轻地叫到跟前,还没开口,他竟主动地说:“老师,我错了,我会给对方道歉。”从此以后,他变了,经常可以看见他与同学们友好地交谈;能听见他清脆的笑声;可以看见他搞卫生时积极争取而举起的小手,每次他总是把教室的垃圾捡的干干净净,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借此机会我总是大力表扬他,同学们向他一次次鼓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在掌声中他获得了丰收的喜悦,从此他更加自觉,主动地捡教室垃圾,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于是我们封他“环保标兵”的称号,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不但不叫他绰号了,反而很尊重他。一次,他又犯了一点小错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他居然乘我不备,用闪电般的速度将桌子上的一颗糖塞进嘴里。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举动呢?尽可以认为这是对老师的蔑视,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然后罪加一等,大加训斥;但也可以认为这是诙谐的体现,是一个很风趣的动作,就象孙悟空,有时候也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做一些小动作一样,是很可爱的。到底是哪一种呢?根据这位同学的表现,我认定是后一种。因此,他要吃糖,我就让他吃算了。吃完了,我问他要不要再吃,他说不吃了。不吃了就开始谈问题。那一次,我对他的批评没有花太大的精力,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他的成绩还未提高,但我坚信他会进步的。因为宽容和尊重,缩短了我与他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他自然的投入到了同学们当中。师爱让他感到了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由此我也明白了爱学生是最好的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而只有平等的爱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五、以真情的爱,抚平受伤的心灵

“问题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希望自己进步的,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得到集体的温暖,但常常得到的是教师、家长、同学的冷遇,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于是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我曾教的一位四年级学生孙方芳,他生活在一个重建家庭,妈妈生下他后由于难产大出血而不幸离世,也许他们母子还没来得及互相看一眼就匆匆分开了,为了生计,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这个可怜的孩子只好由年逾古稀的姥姥来带,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学习成绩极差,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由于长期以来得不到父爱、母爱,心里留下了太大的阴影,过于自卑造成的。我对她曾下了许多工夫,做了许多苦口婆心、细致入微的工作,但收获不大。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正在电教室检查教案、作业,恍恍惚惚中记得那是第二节下课后一个男生跑到我面前急匆匆地说;“老师、老师,你们班上两个同学抢玩具赛车,那个男生一不小心把另一个男生绊倒,胳膊摔得抬不起来了。”天啊,听到这句话,我扔下手中的教案,跟着这个男孩双手扶着护栏趔趔趄趄地从四楼走到办公室,当时本能反应给双方家长打电话,当时孙方芳爸爸满腔怒气地说:“我不去,你们自己处理。”听到如此态度,我已经没有力气再给他解释什么,竭尽全力地背起这个男生飞奔到离学校最近的茅箭医院,当我交费时却发现走得匆忙,身上的钱根本不够,赶紧给同事打电话,同事迅速送钱到医院,通过全面检查幸好无大碍,只是骨头脱臼了,打上石膏,打点消炎针,过段时间就好了。把孙方芳安顿好了,我眼前一片漆黑,接着发生了什么,我浑然不知,当我醒来的时候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打着点滴,此时双方家长在我身边,只听到孙芳方爸爸惭愧地说:“薛老师,对不起,今天我的态度很蛮横,请原谅。”另一个家长说:“对不起,薛老师,孩子太调皮了,给你添乱了,我们一定严加管教。”听到这些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通过这件事,孙芳方顿时进步了许多,从此与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另外一个学生也不再毛手毛脚了,回忆起那天的事觉得乐此不疲。

工作中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谦虚、好学、立志上进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使我找到了职业幸福。这种幸福感促使我更加努力,更加谦和,于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多次在区里组织的“金烛杯”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在区里参加讲家访故事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所写的关于“班级管理”和“生本教学”的论文分别获得市级和区级二等奖,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获三等奖,当每获得一份荣誉时我会与我的孩子们同分享,当我们沉浸在快乐和掌声之中时,我会告诉他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是这样想的,做人做事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们听多了自然领悟到它的含义,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无论是学风还是班风有了较大转变,我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万物为什么生长?天地为什么不荒?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珍爱的力量,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珍爱的阳光。每一段生命都是一段挣扎奋斗的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孩子,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儿童,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孩子、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师者,把学生教育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智慧,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社会责任,让我们把爱的种子根植心底,让呵护在空中飞扬,让生命在阳光中生长„„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单元测试题下一篇:经典戏曲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