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一线工作法”将问题彻底解决在一线

2024-07-13

“党员一线工作法”将问题彻底解决在一线(精选3篇)

“党员一线工作法”将问题彻底解决在一线 第1篇

“党员一线工作法” 将问题彻底解决在一线

在2010年即将过去的今天,我想把个人在宜都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锻压车间的工作及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一线的思想作一个大至的总结交给我们的党总支,同时我想也是为了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以及希望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情况在一线了解、作用在一线发挥、工作在一线推开、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的主题实践活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作总结:

一、深入基层,情况在一线了解 ;

自我来到锻压车间,就觉得我们的各位领导都十分辛苦的深入生产现场,严格跟班指挥生产制度,值班领导也是以现场为指挥中心,对全车间的人员情况、生产环节及安全情况,作了认真全面、系统地检查,做到心中有数,查遗补漏。同时作为大学生党员的我在一线也是非常的勤奋积极的学习跟工作相关的各类知识,同时也经常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团结身边的员工群众合作共事,及时掌握、了解员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向员工群众寻计问策,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当然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没有经常向组织和车间上交我的个人想法及小改小革,这是不足之处。

二、立足岗位,作用在一线发挥

通过公司这一年来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思想上的都让我增强了管理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本职工作和各项工作任务。自觉做到遵章守纪,本身无“三违”,保证做到身边无“三违”、无安全事故,积极做好“十一种特殊人”的监护、帮教工作,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三、宣传教育,工作在一线推开

在一线工作的我作为一名党员,起到了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及上级的有关政策,开展形式任务教育,能够及时的把上级党组织的决策精神贯彻到员工群众中去。做到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和带领身边的员工群众积极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冲在前、干在先、任劳任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办好实事,问题在一线解决

一年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我都以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节约意识,开展修旧增收、节支降耗活动,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服务的本领。关心员工生活,及时对职工家庭进行了解,包括员工家中的各类突发事件等,帮助困难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化解职工间或职工家庭矛盾,调解纠纷。我想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一线应该尽得微薄之力。

五、培树典型,经验在一线总结

在别人看来“培树典范”可能是只有领导才能做的事情,但是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领导的工作更是我们每一位中共党员应尽的职责。虽然我们的党总支每年培树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整体工作,但是在我看来组织党员和员工群众学习社会上、企业中、本单位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吸取经验,激发斗志,也是很有必要的。总之要开展“党员一线工作法”是可以有效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由于工作和时间的关系请允许我作一下解释,以上五点可能内容较为简略,但是均属于本人较为真实的想法也可以说是大至的总结,还请公司及支部领导见谅!

宜都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锻压车间

——尹云安

2010年12月27日

“党员一线工作法”将问题彻底解决在一线 第2篇

同时选择了过多的方法, 而在具体措施中并没有体现。

[问题实例]“学科教学摆脱繁多习题的科学有效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实验研究法

设计者在方法选择时选用了上述内容, 但该课题实际研究过程的设计中只涉及了“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而且在一个课题研究中, “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总体上讲是不能一并使用的, 它们都属于干预性方法, 只宜采用其中一种。在课题研究中, 研究方法并不是罗列越多越好, 在某种意义上说, 越多越显得研究盲目, 缺少针对性。这种情况出现较多。

把任意一种“研究行为”都理解为“科研方法”。

[问题实例]“小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

主要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论形成及方法的总结。

2.实践研究法

主要利用实践经验作为形成理论的依据。实践研究中重点要观测学生在实践中的反馈, 由学生的反馈进一步修改指导的方法及应用。

3.个案分析法

采取个案分析法, 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进行分析, 总结他们面对问题一筹莫展的原因及方法对于他们是否适合, 是不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该课题研究方法除第3条“个案分析法”属于课题研究方法。其它两条“理论研究法”“ 实践研究法”只能理解为某种研究行为, 但不属于课题研究方法。

把研究方法等同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教育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 公认的有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文献法等。可分为干预性方法 (干预或改变研究对象) 和描述性方法 (描述研究对特征, 不改变对象) 二大类。干预性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描述性方法主要是:文献法、调查法等, 方法选择应以一种方法为核心, 一二种必要的描述性方法为辅助, 进行课题的设计。忌多种干预性方法并行, 典型的就是忌将实验研究法同行动研究法并用!缺乏实施设计。

[正确表述实例]“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

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法;

2.调查法 (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测评等) ;

3.行动研究 (包括“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三个环节) 。

研究过程和措施表述寥寥几字, 不具体操作措施针对性差, 与研究目标、内容不对应。

[问题实例]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实施部分这样描述:

1. 查阅相关报刊、书籍、网络资料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解。

2.通过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分析, 了解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3.为保证研究的有序进行, 在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中,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利用制作的学教篇, 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4.课堂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圆桌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整理、记录效果资料。

上例只是第2条与课题研究题目有关, 第1、3、4条都与本课题目内容题无关。其中第3条虽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它同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是否有必然联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没有阐明, 是模糊的。研究措施失去了针对性, 就迷失了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措施一定清晰具体, 每项措施、作法都要与研究目标、内容紧密相关。

用研究的 (工作) 过程替代研究 (解决问题的) 措施。

[问题实例]

课题《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中研究实施部分这样描述:

1.准备阶段 (2010年6月~2010年9月)

(1) 建立组织系统。确立领导组织,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 分工明确。

(2) 设计蓝图, 撰写方案。首先明确实验目标和原则, 选定实验方法, 确定实验步骤、内容、方法和途径。

2.实施阶段 (2010年9月~2011年7月)

这一阶段主要边学习, 边实施, 边总结。做好前提测试、调查摸底、积累原始资料的工作, 实验教师自我学习。

(1) 实验教师按照课题方案要求, 开展研究与实验。

(2) 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会, 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交流实验经验。

(3) 深入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 做到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 注意搜集典型案例等资料。

3.成果总结阶段 (2011年8月~2011年10月)

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推广, 在此期间准备结题, 上交研究报告。

上例是一个研究阶段的描述, 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日程安排, 属于研究过程, 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措施 (作法) 。课题研究的实施, 应该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及实施这些措施的具体办法。这种问题在研究方案中出现较多。

将常规工作纳入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中 论文化表述。

[问题实例]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研究实施部分这样描述: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而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但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 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我国是合作学习研究领域的后来者, 目前, 这种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学生全面成长的推动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我将要探讨的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指出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对策思考。

上例只在说明该项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宏观上解释应该怎样去做, 而没有在微观操作层面上说明具体怎样去做, 去实施。

另外还存在一种论文化表述情况, 表现为教师可能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将一些结论性的观点、认识 (很像研究报告中提炼后的结论) 作为研究措施, 而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使得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变窄, 除非是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验证性研究才会使研究有意义。

[正确表述实例一]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实施部分表述为:

1.从环境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分析厌学学生形成的原因, 具体说, 就是从四个方面去进行调查和分析, 即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学校环境和学生本人四个具体方面去研究厌学学生形成的原因。

2.由于分类的原则, 方法, 角度不同, 学生可以被分成很多类型。我确定研究的类型是:智力型厌学生 (智力迟钝, 智商偏低) ;动力因素型厌学生 (智力正常, 头脑灵活, 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制力弱, 学习态度不好) ;学习不得法型厌学生 (无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机械, 呆板, 理解慢, 无迁移能力等) ;外因导致型厌学生 (学生个体患有疾病, 家庭的变故, 亲子关系紧张, 家庭文化环境差, 家庭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师生关系紧张,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 。我们将从这四方面进行研究, 并且从四种类型中探寻其各自的特点。由于厌学学生的厌学成因和现状是多方面的, 所以也带来类型之间的相互关联, 相互兼有情况, 这就需要在对厌学学生分类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进行归类。

3.我认为厌学学生的转化不是某一个教师的任务, 而且要与班主任工作联系起来, 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与社会联系起来。我将本着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的原则, 从正面引导, 抓住闪光点;针对个性特点, 选择突破口;针对心理特点, 开展工作;长远规划, 逐步提高;加强辅导, 开发智力;用爱心、信心、耐心去呵护和引导这六个方面研究转化厌学学生的方法和手段, 并探寻其转化的规律加以有效的实施。

[正确表述实例二]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实施部分表述为:

1.查阅理论材料和相关经验, 进一步细化课题实施步骤。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资料, 提升理论水平丰富相关经验

(2) 认真分析学情

(3) 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2.按时间顺序, 运用行动研究法, 按照“模式训练”、“自觉实践”两个层面, 以“先拆分、再创作,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策略逐步展开研究:

(1) 开展“教师如何将数学知识框架化, 如何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的研究。

主要是运用文献资料法, 为开展数学知识框架化的教学积累资料和素材, “知识框架化”及“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采用“先拆分、再创作 (对应)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策略。

(2) 开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框架化的作用、意义, 如何理解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的意义”的研究。

采用“呈现+挖空+填空、展示”的步骤, 让学生在“做中学”。

(3) 开展“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框架化, 如何指导学生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的研究。

采用“先理清学习脉络和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再逐一归纳分类”的策略,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框架化、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

(4) 开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建构理论”的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建构理论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理论学习。

(5) 分析、总结本课题摸索阶段形成的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模式在各个课型中的变式。

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设计过于微观化 预期成果过于宽泛, 不便于检验。

[问题实例]

《信息技术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的研究》的预期成果描述为:

1.加快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2.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构建新型课堂的教学模式

研究成果应该是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整、改进、完善、而形成的智慧和技巧。上例成果描述中2、3条虽然不够具体, 但基本符合要求。第1条描述的就有些宽泛, 超出了教师个人研究范围。研究成果是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 是期望通过研究所获得的教育效果。对一线教师来说, 其研究成果一般为教学上的技巧和智慧, 当然若能提炼出规律性认识更好。成果表现形式通常有: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教材、软件等。

预期成果和研究目、内容不一致。

[问题实例]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预期成果描述为:

1.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音乐活动, 提高了学习能力;2.论文;3.研究报告。

首先上例成果描述第1条“提高了学习能力”用了“了”词本身就不合时宜。研究方案一是种未实施的计划, 就不能用表完结的动态助词。其次“提高学习能力”这一成果没有与研究目标形成对应, 即没有对应研究题目和内容中的“激发兴趣”这一目如何标达成进行预期设计。使研究内容、目标和成果脱离。另外第2、3条属于成果形式不是具体成果。

[正确表述实例]

课题《基于信息技术 (网络环境、多媒体等) 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预期成果描述为:

根据该研究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 形成有价值, 高效率的教育策略 (思路, 方法, 步骤) , 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发展。

教学系统中由于“信息技术”要素的介入, 使“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学习者;使教材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化的文本, 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

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激发求知欲;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党员一线工作法”将问题彻底解决在一线 第3篇

C11理论依据表述空泛, 缺乏针对性。

[问题实例]

课题《博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在设计中理论依据表述如下:建构主义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教学交往理论;教育传播理论。

这项课题的研究者对与课题相关理论的把握还是比较全面的, 但没有掌握好表达的方式, 只是点到某些理论的名称, 显得空泛而没有针对性。应当从能够支持自己课题研究的理论中, 选择与自己研究主题最直接相关的具体内容加以引用。理论依据的具体内容可以丰富和提高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质量。

C12理论依据准确程度不高。

[问题实例]

《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依据是这样表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学习方法, 也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搞本本主义不行, 搞经验主义也行不通,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 有的放矢才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前, 我们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机遇, 面临着前无古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必须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夫, 认真调查研究。

这个表述没有切入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理论依据的核心内容, 没有涉及到这一理论依据对所研究课题的具体启示。虽然用的文字量也不少, 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C13理论依据不充分, 政策或实践依据过多。

[问题实例]

课题《中学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研究》是这样表述其研究依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文件明确指出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将“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改革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 全面推进和实施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实验探究教学扎根于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沃土, 融合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活动课教学之中, 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经和方法。

研究的理论依据还包括: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建构主义理论。

这项课题对研究依据表述中的问题是对理论依据与政策法规依据表述时, 所用的笔墨不均。对理论依据没有适度地展开论述, 显示不出课题的理论支撑。

C14理论依据不能有效支撑研究。

[问题实例]

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其研究依据中做如下表述。

主要是依据心理学、课程改革理论等。

1.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研究计算学习的心理过程、帮助学生学习计算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实践中得到培养, 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悦。使学生爱计算, 会计算;计算方法巧, 计算速度快, 计算正确率高, 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数学的整体修养。

2.新的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比如, 计算教学要重视算理理解, 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在计算速度和难度上有所降低;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及估算能力, 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 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这项课题对研究依据表述中的问题, 是所表述的依据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较差, 因而支撑的力度也打了折扣。

C15研究的实践基础与选题意义混淆。

[问题实例]

课题《数学有效讨论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其研究依据中做如下表述。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 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方法的选用上就很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项课题对研究依据表述中的问题, 是没有搞清楚研究的实践基础应当表述哪些内容。

[说明]

研究的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与课题研究紧密相关, 对研究目标的达成具有指导与支撑的作用的理论。表述时应与研究的问题形成密切关联;不要只是简单罗列理论的名称, 或与研究主题缺乏相关性。政策依据应着重说明研究符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 为教育行政所认可。应从具体的实际出发, 突出与课题的现实针对性。实践基础是说明本类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在实践层面上开展的状况, 要尽量全面把握, 经过整理, 简要表述。理论依据的三个部分在表述时在结构上宜先概括出标题, 再加以展开, 同时注意三部分的文字量要适度均衡。

[正确表述实例]

课题《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的创建与实施研究》的研究依据是这样表述的:

理论依据:

1.发展心理学

高中阶段属于青年早期, 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将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并且感知他们适合哪一种工作。最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基本形成, 基本的人格类型接近成年, 在人格类型刚刚稳定的时候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质, 并在这个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一套长远、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的职业学家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高中阶段 (15~17岁) 属于职业发展的试验期, 这个时期是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 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提出, 高中教育“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东北育才学校2008.3~2011.3改革与发展规划》提出, 搭建学生社团与国内外相关主题活动的交流平台, 提升学生社团品位、活动层次, 打造具有稳定性、高品质、影响力的精品社团。

实践基础:

本人的首期一线教师课题《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 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高考填报志愿与职业生涯规划》获得沈阳市招生考试研究会二等奖;《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研究》在《商情科学教育家》杂志上发表;东北育才学校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开设了将近3年, 本人主编的校本课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个表述中的“实践基础”部分, 如果能同时对别人的相关研究也做一下考察并加以论述, 就更加全面了。

C21研究的原则没有展开论述或缺少提炼。

[问题实例]

课题《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特技的研究》就研究制订了如下原则:

(1) 可行性原则

(2) 创新性原则

(3) 实效性原则

(4) 持续性原则

这项课题对研究原则表述中的问题, 只是简单、笼统地罗列一些研究原则名称, 没有将原则的具体内容展开论述。

C22研究原则表述成工作原则。

[问题实例]

课题《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就研究制订了如下原则:

1.认识到认知冲突是课堂教学的必然, 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

2.课前预设只能够解决一定的认知冲突。

3.认知冲突的处理离不开师生的对话、交流,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

4.分析判定学生认知冲突的类型,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5.对于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认知冲突, 必须以丰富的事实为依托, 采用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这项课题对研究原则表述中的问题, 是误将课题研究工作中注意的一些要点当作课题研究原则。

[ 说明]

研究的原则应该是表述课题研究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 (或基本要求) , 通过坚持好相应的原则, 表明课题研究将科学、准确的加以实施。研究原则的设计要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紧密结合, 针对性要强。研究原则的表述应有题目, 有内容, 文字量不宜过多。

[正确表述实例]

《小学生巧记英语单词的策略的研究》课题中, 研究者这样表述研究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掘学生潜能, 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系统发展的规律, 分门别类地制定切实有效的指导方法,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上一篇:精彩的表演优秀叙事作文下一篇:教师资格证选择题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