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的 名单

2024-06-21

211工程的 名单(精选9篇)

211工程的 名单 第1篇

什么是“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1工程”介绍 :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概括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的先进水平,学校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北京(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名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9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山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西南大学、重庆大学

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三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3所)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陕西(6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新疆(1所)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11工程的 名单 第2篇

【关于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34所自主划线高校 | “985工程”院校 | “211工程”院校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10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河北(2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4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共1所)

广西大学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8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211工程”:建设中的隐忧 第3篇

一项事业的建设是否真称得上建设, 无非取决于目标和手段两个方面, 即目标的正当性、可行性, 以及手段的合理性。“211工程”以中国在21世纪建设成100所世界一流大学为追求, 目标不可谓不正当;至于其是否可行,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尤其在“被建设者”中。我们不准备介入这场争议, 姑且假定它是可行的。那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 即手段是否合理的问题。

手段是否合理, 关键要看建设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被建设对象的内在本性和发展逻辑。在我看来, “211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坏隐忧, 就是与学术发展逻辑的相背离,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用工程思维来规划、规范一切学科的发展。

“211工程”以“工程”为名, 只是一种隐喻, 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可以把大学的学科, 当做像修铁路、造桥梁、建工厂那样的工程来建设。道理很简单, 那样的工程是学科, 但就学科性质来讲, 它们属于技术或技术综合学科;在它之上, 还有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理论的使命在于求真、在于新知的生成;技术的使命在于致用, 直接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尽管从社会总体上来看, 理论和实践、从而理论和技术是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中向前发展的, 但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 作为个体的学者只能在特定类型和层次的知识领域中开展工作, 他 (她) 也只能以这种特定方式进行知识、理论创新, 服务总体社会。以工程思维来规范、规划所有学科和所有研究, 实际上是用技术逻辑取代理论逻辑, 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取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逻辑, 这不仅会强人所难, 也将使“学术”变质, 使得“学”不成“学”、“术”不成“术”。

其二, 用行政的逻辑支配乃至取代学术的逻辑。

作为走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西强中弱的历史态势, 中国百余年来教育的现代化, 主要是以国家为主导 (通过国家规划、制度强制) , 在借鉴外来经验 (特别是西方经验) 基础上自上而下展开的。这一历史路径和发展机制, 使得行政权力成了影响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一方面, 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年专制集权历史的国家,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无视这一强大的历史惯性, 甚至有必要“断裂”与传统的联系;另一方面, 近代以来, 中国在国势贫弱、内忧外患频仍的情况下, 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央政权, 无疑是消除分裂势力、消弥内部纷争、降低内耗, 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现集中建设和重点突破所必须。但是, 这也形成了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局面:政府集规划管理、评估评价、资源分配于一身, 行政权力无孔不入。于是, 国家在造就各种现代社会组织、各项现代事业的同时, 也造就了这些组织和事业对于行政权力的严重依附关系, 难以形成行业自主自律意识。在中国走出计划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日益发达、民间社会逐步兴起、行业自主自律需要日趋迫切的今天, 这种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状况, 本身就需要改变和改革。

“211”工程恰恰是在行政权力起主导甚至支配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建设的。行政组织倾向于用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方式来管理学术。工程思维所以大行其道, 主要在于它与行政主义的这种内在契合。

早在1906年, 科举废、学校兴, 当时的人们普遍沉浸在一种乐观主义的情绪当中, 以为“学校虽劣, 犹愈于科举”, 自此以后, 中国“学术当日进”。面对此情此景, 思想老辣的章太炎发表了虽略显极端 (如把官学和私学对立起来) 、却充满忧虑和深意的惊世骇俗之论:“中国学术, 自下倡之则益善, 自上建之则日衰。” (《与王鹤鸣书》, 《章太炎全集》第四卷) 他这里所说的“学术”, 主要指文史之学:“故知学术文史, 在草野则理, 在官府则衰。” (《说林下》, 《章太炎全集》第四卷) 为什么这样说呢?学术与教育不同, 学术研究重在创造新知, 学校教育重在普及知识。普及知识, 是国家的义务;为了普及知识, 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 国家建立的学校越多越好, 其数量、规模和发展速度, 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是可以预期的, 因而也是可以规划的。创造新知特别是重大的理论和知识创新, 上自国家, 下至一个地区、单位乃至个人, 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持之以恒的努力,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且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哪一个单位敢担保, 它在10年或20年之内, 一定能培养出特定数量的世界一流学者?又有哪一个研究者敢断言, 自己在若干年后一定能成为世界一流学者, 尽管他 (或她) 对己有此深望?把带有偶然性、难以预期的东西, 当做确定无疑的目标, 编织成精确无比的工程表, 然后通过行政权力强制实行, 除了干扰和限制创造之外, 能有多少益处, 实在值得怀疑。

更重要的是, 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科学家的出现, 从研究主体方面来看, 不仅需要高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 更需要一种攻苦食淡、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 有赖于实事求是的精神、自由探索的勇气和摆脱一时一地之用的眼界。这种人百不出一、可遇而不可求, 因而也难以规划出来。非要以权力为后盾、以利益为诱耳规划、规范之, 只能重蹈科举制度的覆辙:“以利禄劝儒术”, 导致的却是“以儒术殉利禄”。君不见:在行政权力起支配作用的条件下, 各种科研规划、科研奖励, 常常变成拥有不同行政权力资源的所谓“学者”之间, 进行利益争夺和分配的工具。它在学术界所造成的恶果是:干事的人缺少必要的经费, 有大量经费的人又不干事或粗制滥造。根据笔者观察, “211”也好, “985”也好, 由于受“严密”的预算和报销规定的制约, 很多经费无法用到真正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 却可大肆挥霍于以开“学术”讨论会等为名义的集体旅游上。这不是建设, 更不是发展, 而是破坏——对于学术生态的严重破坏。因此, 在进行新的“211”工程建设之前, 似乎有必要对该工程已有建设进行一番“工程”式的检视:经费究竟是如何分配的?投入—产出的效果究竟如何?

我们这样说, 当然不是否定规划和建设学术研究的必要性, 而是强调规划要符合学术的本性, 建设要遵循学术的逻辑。笔者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多年, 不敢以专家自居, 却多少有点儿研究的心得和体会, 那就让我谈谈建设教育史学科应该遵循的逻辑。

同历史学的其他相关分支学科一样, 教育史基本上属于人文学科。尽管教育史研究也以服务于现代社会及其教育发展为目标, 但它“服务”的方式有自己的特性。教育史关注时下问题, 主要是通过对于时下问题提供历史解释的方式进行的, 即帮助人们了解:人类教育的问题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在历史学的视野中, 产生时下教育问题的具体历史环境和条件是什么?由于历史事件的独特性和历史过程的不可逆性, 教育史研究者更加经常性的工作, 则是用自己的生命与历史上的教育对话, 通过对于特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和历史过程的理解、解释和描述, 去呈现历史空间中丰富多彩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世界, 让人们在历史阅读中, 领受历史智慧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带有强烈人文色彩的文化积累, 对于当前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或许无法提供立竿见影的意见或建议, 却可收到“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化雨细无声”的长远效果。想想看, 当一个教育史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努力, 引领一个教育工作者进入到像孔子那样“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伟大教育家的精神世界中时, 后者从那里所体验到的智慧、境界, 又岂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政策方案或教学方法建议所能取代?更何况, 一个真正的人文学者, 其现实关怀常常不表现为以简单认同现实为前提的政策论证, 而是以建设的态度去从事文化批判和精神解毒。考虑到任何制度、任何建设都可能带来新的“罪恶”, 制度建设的使命与其说是追求最大的善, 不如说是避免更大的恶, 那么, 这种文化批判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这种具有高度学术、文化和精神含量的教育史研究, 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经费 (大型文献整理以及运用人类学方法等的研究除外) , 却需要研究者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 长期积累, 潜心钻研, 厚积勃发 (尽管“厚积”未必“勃发”, 但不“厚积”必将不发或乱发) 。可如今的问题是, 我们的“建设”硬要运用权力以及经费的大棒, 强行规划。以至于有的大学竟然出台了这样的政策:博士生导师每招收一名博士生, 须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提供配套经费6千元。这意味着一个导师若每年招收一名学生, 至少每年要有一项6万元经费的项目, 美其名曰“让研究生参与科研, 用科研带动研究生培养”。且不论能否申请到这些项目和经费 (在中国现有条件下, 根本就难以为继) , 也不说处在入门阶段的研究生是否真的能协助老师搞研究 (至少, 他们无法替我读书, 也无法替我为文) , 只要想一想每年完成一个项目, 那“成果”会如何粗制滥造, 后果便一目了然了。这到底是在带领研究生搞科研还是搞什么, 只有天知道。怕只怕诸如此类的“工程”、建设, 造就的不是一流的学术和人才, 而是非驴非马的学界“老板”和“打工仔”。

须知, 任何建设都包含着破坏的方面,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些东西, 保护、不破坏它就是建设, 刻意建设, 反倒变成了破坏。在我看来, 对于建设像教育史这样的学科, 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制度环境, 比什么都重要。

揭开“小211工程”真相 第4篇

什么是“小211工程”?“小211工程”又包含哪些院校?

本期我们就将为大家揭开“小211工程”的真相。

真相一:官方不叫“小211工程”

在“小211工程”院校名单上,我们发现了有一些本来是“211工程”的高校,这些高校的官网上也大都重点介绍211工程项目,例如西北大学,翻遍了学校官网网页,也没找到“小211工程”的字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西北大学宣传部,得到的确切答案是:官方其实没有“小211工程”的说法。也就是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在官方并不叫“小211工程”,“小211工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资料链接】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年,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改委、教育部组织实施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省部、省属重点大学,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所地方高校的发展建设,该计划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真相二:“小211工程”出自媒体“标题党”

既然官方不称为“小211工程”,那么“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呼呢?

据考证,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出来之后,首先是河南媒体在新闻标题中说“我省7所高校入围‘小211’”,随后,“小211工程”的叫法便渐渐流传开来。譬如有的大学直接在官网上更新资料,称学校“是国家‘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而一些高校的学生也扬眉吐气地宣称自己拥有了“211工程”的血缘。

“小211工程”的提法多少有些黑色幽默:某些原先非“211工程”院校,在被列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之后,因为被贴了一块官方的“金字招牌”,颇有些“翻身”的欣喜,当媒体大方送出一个吸引眼球的“小211工程”名头,便也半推半就做了默认。

其实,“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211工程”并没直接关系,虽然可以宽泛地把它看成是“211工程”的补充,但两者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一个“小”字就明显地透露出两者的区别。“211工程”是教育部主导的,每年都会拨款促进学校发展,而所谓的“小211工程”是发改委和教育部组织的,面向中西部高校,其配套资金低于前者。

事实上,除了西北大学、南昌大学等少数“211工程”院校,很多所谓“小211工程”大学并没有“211工程”院校身份。但不可否认,其中一些学校比不少政策性“211工程”大学的实力都强悍,比如燕山大学、河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

【资料链接】

“211工程”:1995年,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决定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和专业,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该建设工程即“211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小211工程”院校知多少?

尽管官方没有“小211工程”的说法,不过在非正式场合用它来代替“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倒也方便。“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总共有100所高校,这100所高校类型各有不同,在此做一下简单梳理。

综合类院校19所:这100所院校中,综合类院校有19所,如西北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等。在中国综合类院校普遍比专业院校强的大环境下,这19所高校也是“小211工程”院校中整体实力最强的一类,其中西北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海南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和青海大学等8所高校也是“211工程”院校。

理工类院校33所:包括河北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在这数量庞大的理工类院校中,不乏实力较强的院校,而其中河北工业大学是这一类中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

师范类院校15所:如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是“211工程”院校。

财经类院校5所:如山西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

医科类院校11所:如河南中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

民族类院校3所:广西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

农林类院校12所:如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其中东北农业大学是“211工程”院校。

211大学名单 第5篇

“211”的意思是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中国重点高校。能进入211名单的,说明政府希望把这些学校打造成国内知名大学。目前只有100多所高校进入名单。

211学校相当于普通的院校,学术氛围更浓,学霸也很多。大家都爱学习。学校设施上,由于有政府的大量拨款,硬件也比较好。体育场,游泳池,校医院都很完善。

眼界:好学校的学生,眼界也高一些。因为学校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和学术牛人来讲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氛围:一个大部分人都爱学习的大学,你在里面也会被感染。

人脉:名校毕业的.,混的好的很多。各种校友资源,你可以可以利用。

北京211大学名单 第6篇

创办于1958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0个学院,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博士点,9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 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083人,其中两院院士9人,正、副教授701余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58/570,市内排名第11/56,理工类排名第29/179。

学科门类排名:哲学162/175、法学155/348、理学56/371、工学38/367、医学123/192、管理学146/373。

北京211大学名单 第7篇

高联权威数据: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105/570,市内排名第21/56,农林类排名第6/37。

中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59/61。

学科门类排名:哲学99/175、经济学184/258、法学277/348、教育学188/198、文学197/270、理学52/371、工学89/367、农学8/108、管理学49/373。

中国农业大学

创办于19,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3个学院,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1个博士点,136个硕士 点,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部级重点学科。有教师1490余人.其中中同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403人、副教授646人。国家 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同家研究中心4个,部级研究中心11个,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2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27/570,市内排名第6/56,农林类排名第1/37。

中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28/61。

学科门类排名:哲学124/175、经济学65/258、法学201/348、文学178/270、理学22/371、工学43/367、农学1/108、医学134/192、管理学29/373。

中央民族大学

创办于1941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23个院系,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 士点,157个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1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10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 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143/570,市内排名第23/56,民族类排名第1/13。

211工程的 名单 第8篇

一、“211工程”建设推动了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整体提升

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浓厚的行政计划色彩,除了由国家确定办学类型和办学方针外,高校几乎没有办学目标的自主权。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省市自治区开始划定地方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许多院校面临如何跻身于重点大学行列的问题。一些高校按照学科自行进行分类定位,争取通过国家或省市自治区的重点学科点的突破实现自身位置的前移,这是我国大学自主定位的初始,但这只是就学校地位的定位[1]。真正意义上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自主确定发展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首先与国家实施“211工程”战略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211工程”建设直接驱动了高等学校第一次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

1993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开始实施“211工程”建设。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211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2]。在申请立项的材料中,各个学校必须围绕“211工程”建设的宗旨明确各自的总体建设目标,因此,这就直接推动了相关高等学校思考发展定位的问题,并在“211工程”建设方案中直接体现出来。

“211工程”建设实施之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很多学校学科结构较为单一,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陈旧,国际交流与合作层次不高。在这种背景下,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等学校纷纷立足于各自的现状,着重从整体提高办学基础能力的角度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如,清华大学的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同济大学定位为“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功能型现代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定位为“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云南大学的定位是“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先进行列,部分学科在国内具有优势和特色,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南京农业大学定位为“以农为主,农理结合,农、理、经、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与研究并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定位为建设“新型一流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定位为“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等等。这个阶段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基本特征是,依据原先学校的所属类别,突出强调行业色彩和学科特色。

经过“211工程”一期和二期的建设,“211工程”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水平等方面的实力得到大大提高。特别是在学科方面,加大了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的力度,基础学科得到加强,应用学科得到较快发展,产生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基本形成了布局结构较为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211工程”学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据统计,2005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分别是1995年的2.5倍和6.2倍[2]。由于这一阶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高校大合并的阶段,因此,在办学规模扩大、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许多“211工程”学校重新开始对办学目标进行调整或新的定位。与“211工程”建设初期相比,“211工程”学校的发展定位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一是几乎所有的“211工程”学校都定位为综合性大学,这是学校类别上的定位;二是大部分学校都明确提出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建设目标,这是办学类型上的定位;三是大都对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出了诸如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的明确要求,这是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上的定位。如清华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同济大学的发展目标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目标为“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云南大学定位为“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区域性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定位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定位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苏州大学定位为“成为具有学科、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等。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系统地罗列各个高等学校发展定位变化的情况,但通过上面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211工程”建设不仅推动了高等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办学特色彰显、学科布局优化,并且直接推动了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从另一个角度看,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主要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由政府确定的“211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直接规范了各个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如一期建设的重点是基础条件的整体提高,二期和三期建设则突出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对于高等学校办学目标转型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当然政府引导的背后是资金和资源的大量倾斜。

二、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提升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15年的建设,目前“211工程”大学的发展目标从宏观上说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两种发展目标既与各个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相关,同时也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的任务相一致。新的发展目标与建设初期的目标相比显然有了极大的提升,也就相应地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从高等学校新的发展定位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211工程”建设要注重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整体教育质量高是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211工程”一期建设的重点放在办学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上,二期和三期突出强调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学科的整体推进,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重点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非重点学科发展的情况不尽人意,特别是省属“211工程”学校,仍然存在不少的薄弱学科,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例如,对于工科学校来说,没有一流的理科就很难有一流的工科;对于文理科学校来说,没有较强的工科就很难说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院校。另外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三期建设首次进行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立项,这是一个重要转变,但建设的内容只限于研究生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大都被排除在立项之外。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标准来看,本科人才的培养恰恰是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核心指标之一。因此,“211工程”建设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2.“211工程”建设应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支撑。

“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都要求高等学校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人力资源的国际化,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科研和管理人才。在欧洲和美国,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常常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学者的汇聚地。国际化的人力资源不仅体现在各种短期项目上,在中长期科研聘任中也很普遍[3]。这不是形式上的要求,而是科研本身发展的要求,因为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操作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吸纳多种思维模式,国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早已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接受教育的层次,这标志着学校整体学科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4]。“211工程”建设应更好地适应“面向世界”办学的要求,注重提高学术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和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3.“211工程”建设要为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条件。

经过多年的探索,“有特色”作为一种目标定位已经成为各个高等学校的共识。所谓“有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5]。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差别化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形成为社会承认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管理模式特色。如,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特色,工程技术院校的技术研发特色,文理院校的基础研究特色,等等,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如果每一所高校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就能呈现群芳争艳、色彩斑斓的景象,这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前提。在“211工程”建设的实践中,同质化的倾向还较为明显,这是不利于高校特色的凝练和发展的。在今后的建设中,应注重适应高等学校的特色发展要求,服务于高校“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目标。

三、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推动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顺利转型

到2011年年底,三期建设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四期建设也将进入规划阶段。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新的形势变化,以及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变化,笔者认为,“211工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建设本身成为推动高等学校实现“世界一流”或“高水平”目标的主要抓手。就当前而言,在继续贯彻“211工程”建设总的方针的基础上,要注重提高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推动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顺利转型。

1. 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建设自主权,为高等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提供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三个一批任务,即“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以改革为动力,着重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三期建设中,明确要求进行机制体制创新,但是由于建设管理的整齐划一,客观上造成机制体制创新的空间较小,模式单一。下一阶段的“211工程”建设应注重宏观决策和管理,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使高等学校能够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科学地确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在项目设置、经费配置、经费调整等方面能够根据发展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确定,增强建设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目前各个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存在多渠道、多途径投入(如一些省的优势学科建设经费等)的情况,出现了学科经费大量堆积在少数学科,资金效益出现了边际递减的现象。因此,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建设自主权,使“211工程”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验区,这是高等学校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2. 针对学科发展的规律,按照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进行项目设计。

过去的重点学科建设立项大都局限于二级学科的层面上,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学科的分级是19世纪科学专门化和学科分化的产物。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认识的需要,学科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当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源泉。因此,“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要注重按照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学术队伍、统筹学科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着力点就在于适应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打破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从而形成优势和特色。在研究方向上要认真规划,注重从一级学科层面规划前沿研究方向,注重从综合的角度并运用综合的手段去研究和把握学科中的重大问题;在学术队伍上,着眼于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引进学术人才;在人才培养上,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探索一级学科范畴下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等。这些都是“211工程”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

3. 针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更加突出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布局。“211工程”学校大都定位为综合性大学,但很多学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却尚待完善,新兴学科、应用学科亟待快速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集成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依托原有基础,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许多新兴学科目前可能还不是国家重点学科,进行投入也不一定能够马上见效,但它们具有发展的潜力,代表的往往是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科技发展趋势。“211工程”建设要有前瞻性,在立项上应进一步放宽条件,鼓励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推动学科综合,打造新的生长点,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地方建设。

4. 进一步完善“211工程”建设的评估机制,注重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行评价。

“211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211工程”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建设工程,建设工程的对象通常是物,但教育工程大量涉及的是人的因素,如研究方向的凝练、学术队伍的聚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等。不能简单地用工程思维来预先框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建设中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短期与长期、硬件条件与文化氛围的关系,注重保证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发展他们的个性与兴趣。衡量一所一流大学的标准,不单纯是看发表了多少数量的论文,而是看汇聚了多少一流队伍,培养了多少一流人才,以及这些人才的工作方式与精神风貌。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的评估机制,正确发挥评估的引导作用。一是要注重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行衡量,弱化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引导高校减少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在评估中注重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发挥社会评估机构的参与和监督作用,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高水平大学应是社会认可度高的学校,其中包括了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以及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除了一般性的量化指标外,学校的管理体制、科学研究的境界、学术探索的自由度、教师的师德与敬业、学生的学业追求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211工程”建设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郭秋平.我国大学定位的发展演变和实践中的问题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211工程”发展报告(1995-2005)[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悦悦.选择怎样的“国际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7-08.

[4]周远清.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形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广东211大学名单公示 第9篇

地区 学校名称 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

 

(26所)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天津

 

(4所)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上海

 

(10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海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重庆

 

(2所)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大学 生物学
河北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气工程(自定)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

 

(4所)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

 

(3所)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黑龙江

 

(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江苏

 

(11所)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浙江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安徽

 

(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福建

 

(2所)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江西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

 

(3所)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河南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湖北

 

(7所)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湖南

 

(4所)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广东

 

(4所)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广西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

 

(5所)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云南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贵州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陕西

 

(8所)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空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甘肃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海南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宁夏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青海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藏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新疆

 

上一篇:交换生中文推荐信下一篇:折纸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