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范文一年级语文

2024-09-16

教育叙事范文一年级语文(精选15篇)

教育叙事范文一年级语文 第1篇

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一)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可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这里,我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就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谈点看法。

1、抓住编排特点,激发识字兴趣。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在识字课的编排上有着独具匠心的特点。每单元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第一单元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些表现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学来兴趣盎然。再如第二组是“三字经”识字,第三组是“对子”识字,第四组是“知识性的儿歌”识字,另外还有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其中,“三字经”、“对子”、“字谜”、“谚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抓住教材这些特点,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教学中方法很多,如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开办“字谜栏”、“对子栏”及“谚语栏”等,经常把“经典的字谜”、“传世的绝对”和“民间谚语”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既识了字,又受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另外,教材还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课堂中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识字6”“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时,不光让学生看,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教学“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谜藏„„”时,也可以安排学生戴头饰分别演一演“蜻、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等小动物。这样,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保持在一定高度,就可以达到了高效率识字的目地。

2、把握呈现方式,再激识字兴趣。新教材非常注重呈现方式的改变,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如出现在“语文园地”充满鼓励和尊重的“我会认、我会写„„”等。另外,还有别具一格,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已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的展示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材优势,使识字教学的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把握教材特点,不断探索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开创识字教学的新局面。

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二)黎逦

进入一年级,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读书。在朗读时拖腔或唱读,句子读得不连贯,语气没有抑扬顿挫之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朗读不流畅原因一:没有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识字量根本不够。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每课的生字数量增多,难记,特别是这学期,识字任务更大,字行复杂,有些很难找到好的识记方法,没有识字经验,只能死记,所以处理这个问题,除了多给学生提供识字方法外,再就是让学生多读,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读课文,读完后家长签名。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读起句子来不会断句,不会停顿,不会换语气,我想这和学生的理解有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化大力气教孩子有感情读书。比方说《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我就先讲述文中小朋友家在农村,无法到北京,然后讲升旗仪式的壮观,于是我进行情景换位思考,问学生想看吗?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趁机让他们读书要读出他们的渴望,于是,我的阅读效果果然就达到了!对于怎样读出美的语气,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对话较多的课文使用,效果不错。阅读教学就是教孩子学会有感情读书,学生能够绘声绘色的读出课文,这也就达到教学要求了。

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三)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

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叙事范文一年级语文 第2篇

黎逦

进入一年级,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读书。在朗读时拖腔或唱读,句子读得不连贯,语气没有抑扬顿挫之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朗读不流畅原因一:没有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识字量根本不够。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每课的生字数量增多,难记,特别是这学期,识字任务更大,字行复杂,有些很难找到好的识记方法,没有识字经验,只能死记,所以处理这个问题,除了多给学生提供识字方法外,再就是让学生多读,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读课文,读完后家长签名。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读起句子来不会断句,不会停顿,不会换语气,我想这和学生的理解有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化大力气教孩子有感情读书。比方说《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我就先讲述文中小朋友家在农村,无法到北京,然后讲升旗仪式的壮观,于是我进行情景换位思考,问学生想看吗?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趁机让他们读书要读出他们的渴望,于是,我的阅读效果果然就达到了!对于怎样读出美的语气,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对话较多的课文使用,效果不错。阅读教学就是教孩子学会有感情读书,学生能够绘声绘色的读出课文,这也就达到教学要求了。

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第3篇

一.教育叙事:听评一堂公开课的别样视角

在实际教育研究中, 很多的研究错位于为理论本身而存在。为避免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被理论语言所修饰、遮盖, 本文选取了高度符合教育教学联系生活实践要求的教育叙事研究视角来看待一堂语文公开课。教育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叙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 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 这对关注差异个体是非常有用的。面对有差异的教师与学生个体, 我在课堂观察中采用了积极学科情感作为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选取实例从“课堂注意力”这个维度进行观察, 以时间为单位, 记录教师的教学流程, 重点记录学生A和学生B的学习表现, 并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同表现进行赋值, 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处在高学科情感水平。

为了弥补研究者与叙事的割裂, 我以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资深教师 (以下简称赵老师) 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作为研究对象, 与赵老师一起立足于语文公开课生成的现实场景, 努力做到真实记录、深入了解, 从而探索本节语文公开课向现实教学实践回归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

二.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故事

2013年12月11日9:00, 武汉某中学多功能演奏厅, 赵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盛宴。参与听课的有赵老师的学生、各校优秀教师和华师学科教育 (语文) 专业学生。公开课的授课内容是《“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系列学案》中“研讨交流”的上篇。一共涉及四篇卡夫卡的文章: 《骑桶者》《变形记》《饥饿艺术家》与《乡村医生》。系列学案分别为:学案一、阅读“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资料;学案二、信息整合与文本研读;学案三、确定选题, 搜集资料;学案四、研讨交流。这节课, 赵老师尝试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结合起来, 力图做到由课本向课外的延伸, 教会学生探索的本事。

1.课堂主角的个体表现

公开课上, 赵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 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制将同学分为六个小组, 课堂展示了前三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赵老师提出的第一个研讨话题是卡夫卡小说中的象征。由第一组第一个学生做提纲式发言, 其他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篇卡夫卡文章中的象征进一步发言。

在九点十分到九点十七分, 我观察了第一排左起第一位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A) 。

在短短七分钟里, 学生A一共做了六十个小动作, 课堂中多处于完成任务状态, 课堂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所学内容, 长时间的处于较低学科情感水平。

在九点十八分到九点二十五分, 我观察了第三排左起第一位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B) 的行为。

学生B在这七分钟里也是长时间的小动作不断, 观察时抵制状态稍向冲突状态转化, 课堂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课堂, 学科情感水平低。在九点五十二分, 学生B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 其动作是:站起来, 左右摇头, 双手胡乱的翻课本, 双手向下扯衣服, 坐下。可见学生B在课堂中长时间处于低学科情感水平, 且没有明显好转。

2.课后交谈、反思与点评。2013年12月11日10:20, 在多功能演奏厅走廊, 笔者与两位可爱的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学生C和D告诉笔者, 这节公开课展现的是赵老师的教学常态, 有个性的赵老师对于喜欢的文章会花费大量的课时来指导学生做专题研究, 对于不重要的就干脆不讲, 而她们所在的理科重点班也会在语文科目上拿到全年级第一。学生表示对赵老师导学案形式下的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从陌生到享受是存在一个过程的, 赵老师有意识的训练, 小组合作中个人任务明确制都让她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经过短暂休息后, 大家对刚刚的语文课进行了研讨。首先是赵老师做了课后反思。他将这节课定位于展示课, 目的是向大家展示如何将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相结合。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但赵老师也坦言其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然后是一位特级教师做了主要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赵老师这节课的不可多得, 对赵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课堂极强的把握调控能力表示了赞赏。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探究学习在公开课里得到了整体高效的体现, 其作为一个展示性质的课是成功的。但他也认为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展示层面, 一堂高水平的课, 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 老师获得经验, 我们获得方法的三赢。

三.公开课的实践转向:教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可能路径

公开课可以帮助老师获得能力上的锻炼、高质量的教学示范、宝贵的研究素材等等, 这是它虽然饱受争议却一直没有消亡泯灭的重要原因。经过对这堂“讲形式”、“可回归”、“有效果”的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抢镜的形式。这是一堂讲形式的公开课, 但也不能把它简单归为表演作秀课。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都能自信、从容、准确、负责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内容也非常精彩。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即兴追问, 展示了其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学机智。但导学案在这节课上是限制了赵老师的, 面对学生还需深加工地回答, 赵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引导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堂课的知识传授功能。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普通课堂, 传授知识都是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法摘下知识朦胧面纱的课堂, 是再华丽的形式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让学生局限于自主学习的有限所得, 而无法激励帮助学生敢于擅于质疑解惑, 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2.个性的回归。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了。大家也已经理解、认同并接受了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重要意义, 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回归的有效策略。通过与公开课学生的直接对话可知公开课所展现的就是赵老师平时的教学常态。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涉及课堂、课本、学科的内外等多个维度, 而且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梳理模式, 力图教给学生探索的本事。但考虑到学习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这堂课的回归与推广是有条件的, 是个性而非共性的, 是长期而非即时的。只有面对与本堂公开课情况相似的学生, 这堂公开课才具有回归生活现实、实现教学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打折的效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信息检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可反应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主角, 而不只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道具;应该看教师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在学习中启发思维, 在学习中获得心智的发展,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学生A与B在课堂上长时间地小动作不断, 学科情感水平低下, 学习积极性差, 学生B更是在被提问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赵老师开展此类专题研究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何为合作学习, 不是单纯的分组, 小组讨论, 各自完成, 课堂分享。如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那么探究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 《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3]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M], 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版。

教育叙事范文一年级语文 第4篇

关键词:教学 个性态度 交流情感

一:教学中带入感情,正确引领学生的学习

语文中的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语文的愿望和推动力。一年级的小学生初入教学,一切都会觉得很新鲜,有趣,有学习的动力。但是只有教师正确的进行引领,才能使之更快的投入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一年级小学生初学是觉得语文课程好玩、丰富,等学的时间久了、深了,就会觉得枯燥,难懂。因此,教师要正确的抓住学生的兴趣,使之热爱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突破传统的教学,带入情感教育。下面就谈谈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教课中要运用情感教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交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加入情感,刺激学生感官,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一年级学生初入学习拼音的时候,一定要运用情感教育,点播学生学习。可以利用道具,比如a、o、e等单词的时候等带领学生制作模具,还可以要学生进行对拼音的模仿,要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室中要有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下足功夫,根据要学习的课程来布置教师,先从感官上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再展开教学。这样使学生被动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的状态,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根据学生需求,激发感情。感情是需要激发才会出来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就能带动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准备题材,比如准备一些音乐、图画或者一段有感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起学生感情,要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实现有效教学。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

学生的心理特征可简单的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的学生性格开朗、大方、活泼好动,并积极、勇于回答问题,善于交际,因此能很好的跟上教师的脚步,能够做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怕出错,不怕被“笑话”。内向的学生文静、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善于交际。

外向型学生由于太好动,可能不会静下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方式就会比较凌乱;内向型学生国语沉静,不善于表达,口语水平就不善于提高。因此。根据不同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带入不同的感情进行教学,使不同性格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这样的教学,就十分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完善自身。

三:课堂交流品味情感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首先,要巧妙的进行课程的导入,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上的问题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看法,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表扬。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大多文字优美,清高丰富,,通过教学交流,会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如:

(1)在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文时,老师可以讲述相关的故事来记性引导,然后要学生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师进行提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调动起来学生来积极回答问题。

(2)学习课文《花木兰》,。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女孩花木兰在外敌大举进犯边关,国家正紧急征兵的时候,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边关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并晋升为将军的故事,赞美了花木兰忠孝两全的崇高精神。

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多幕剧本,共三幕。

第一幕,讲花木兰在外敌大举进犯边关,国家正紧急征兵的时候,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可以看出花木兰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她孝敬父母,为父母着想,身为花家的女儿,在父母开明的教诲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为花家带来荣耀,在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召上战场的紧急时刻,她挺身而出替父从军。

第二幕,讲在从军路上花木兰与去参军的李大哥、张大哥、刘大哥不期而遇的情景。在这一幕里,重点讲述了花木兰用具体事实说明“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道理,帮助刘大哥认识“当男子太亏了”的错误思想。

第三幕,讲花木兰凯旋而归,与家人团聚的情景。她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战功卓著,巾帼不让须眉,忠孝两全。

在学习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切入感情教学,使学生理解当时花木兰所处的境地,多做的事情的伟大性,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要学生画出自己对课文中花木兰的认识,用具体的图画形式表现出来,增加教课的色彩,与学生进行交流,品味情感。

情感的教学,就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感的感化。

参考文献:

1、朱伟彬《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第5篇

——课堂多点表扬

马武镇小学:谭朝位

转眼这个学期又要过完,期末考试又要来临,可班上却有一部分学生,既不认真复习,也不认真读记,这使我心急如焚。

瞧!黄龙又开小差了。他是班上一位调皮捣蛋的学生,每次上课注意力都不集中,我一次次地批评教育,跟他讲道理,但都毫无作用,我对他有些失望了,可是在这课堂上,却让我对他的看法有了转变。

那是星期二的上午第四节,我还是像往常一样,上课前先问课代表谁的同步练习册没交,同学们都说:“老师,黄龙的作业好几次都没交呢!”听完这话我没作声,然后安排这节课的任务,复习第三单元,我把重点讲后,让他们自己读背,然后我在教室里转,当我一次又一次地走到黄龙同学面前,他都在玩。这时,我真是火冒三丈,又是他!作业没完成,书又不好好读。我恨不得一把把他拽出教室,给他点颜色瞧瞧。可静下来想一想,这回我要是还像往常一样训斥一番,他还是一如既往、我行我素。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呢?于是我让大家都停下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一番,他当时愣住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第6篇

新矿小学 吕玮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语文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应用语文的习惯

语文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语文、学习语文、发现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语文,记下身边的语文。如在学习了语文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字”,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生活中有趣的字。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语文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一年级教育叙事 第7篇

刚接班的时候,有位家长告诉我:“老师,我那孩子不会说话,请你帮忙多费点心。”说这话时,家长满含期待地望着我。我吃了一惊,以为他的孩子真的不会说话。我很在意这事,时时留心他的孩子。孩子名叫**,一双惊恐的眼睛,时时怯懦地躲闪着。班里的活动,她从不主动参加。上课提问时,也很少举手回答。观察之后,我下决心改变她--因为,我发现,她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会做,而是在害怕,对自己没信心。

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孩子谈话,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并有意识地为她提供机会。一次思品课,我提了一个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挺有难度的问题:如果父母都不在家时,你一个人该怎么办呢?在我的再三眼神鼓励和动作暗示之后,她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声音又轻又低:“老师,我„„我会把门锁„„锁好„„不爬窗子„„等他们回来„„” 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的安全意识,看来,我平时的安全教育还是挺有成效的嘛。我欣喜过望,同学们也楞了。机会不容错过,我在班上表扬她说:“你看人家**多能干啊,懂得保护好自己,比原先进步多了,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她笑了,笑得天真而又舒心。从那以后,她举手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

除了锻炼她回答问题的胆量,我还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说话”能力。一次,思品课上有一个说话训练的内容是问路:兰兰要到荔枝公园去,但不知路该怎样走,她该如何向老爷爷问路?思考之后,菁菁举起了手,但又担心自己说不好。我说:“万事开头难,这次说不好还有下次。再说,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呢,老师相信你。”我让大方的**同学与她配合,模仿文中的主人公以对话形式进行表演,她们表演得很成功很出色,没有一点难为遮掩的痕迹。

有了第一次,不愁第二次,**--这个令家长和老师都发愁的同学,奇迹般的发生了变化,变得积极了,主动了,可爱极了。我想,不要小瞧一句普通的话语,它有时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改变孩子的一切。鼓励的话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使“哑巴”一样的孩子最终开口说话。

还有一次,新学期开学后的一天,我发现班里的纪律比较松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组长已起不到带头作用。为了既能改选出的新组长,又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通过竞争,从全体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当组长。

宣传鼓动之后,学生们纷纷登台“>演讲”。很快,3名组长尘埃落定。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当组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班最捣蛋的**同学。班里有些同学已“嗤嗤”地笑起来,经常任性,有点不讲道理的他也想当组长?“他能胜任吗?”我质问自己。可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同学进步的正当要求。我望着他,他也望着我,学生的眼神告诉我:“我能行,老师,相信我吧!”我点了点头说:“老师相信你,你能做好的,是吧?”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这个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积极,工作认真负责,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开始学会谦让与宽容了。看着学生的变化,我想: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脱胎换骨呢?这就是相信,这就是鼓励。

由此可见,学生的变化源于鼓励,教学中不能缺少鼓励。人的思维能力若面团,鼓励犹如酵母。离开了鼓励的思维如死水一潭,思维中加入鼓励成分,就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能力存在个别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采取不同的鼓励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第8篇

拿到二年级的课本,前后翻阅着,突然感到莫名的不安,那感觉像当初接一年级教学任务时的心情一样,那是一种没有底气的不安,一种手足无措的烦恼,这不安和烦恼取代了一年来由摸索走向成功的喜悦,竟从心底涌现出一种如履薄冰的恐惧。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振奋起精神,该做的还是要做!趁着学生们还没有上课,自己要把课本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确定本册的教学重点。

有了计划,心中那股不安随即被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所代替,自信又回到我的身上。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仔细的阅读分析,试着从中找到本册教学重点,理清这册的教学总体思路。于是,我制定了本册的总体教学计划:

一、继续以识字、写字为重点

识字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为主,鼓励学生课下识字,加大课下识字的数量。在一年级的基础上,重点要求学生把字写美写好,提高审美观,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对这方面的教学和评价要和有趣形象的游戏、活动等结合起来,以适应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阅读教学

继续定位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等一些基本的做法上。与一年级不同的是逐渐“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努力把理解词句做的趣味些,浅显些,和缓些,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加深理解。随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的加大,课外阅读应该增加数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应是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点。

三、写话教学

本学期打算用各种趣味的活动、方法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写话。重点不在写了多少,而是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写话的兴趣,让他们能自发地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四、口语交际

根据一年级的经验,我们除了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外,把练习的重点放到课下(课间师生间、同学间的练习)、课上(课上回答问题时对口语交际的引导)与阅读结合(读书讲故事)。

五、综合性学习

根据实际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以语文观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计划制定出来了,怎样实施还是要好好动脑子,不过,我可以有信心地走进我的学生中间了……

一年级上教育叙事 第9篇

丁莉莉

一年级的孩子总是那么天真可爱,却也是最让人头疼。一年级的孩子会不停地问相同的问题,哪怕你说过十遍,他还是会记不住;一年级的孩子扫地、摆桌子、收本子、空格子、系鞋带等等在我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孩子都做不好。一年级的孩子就是小孩子,需要家长、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再重复。如果这时候我们没了耐心,那肯定会被气吐血的。

在学习生字时,在课堂上随堂写字,我刚说过“每个生字写4遍,开始写吧!”立马就有孩子问:“老师,一个字写几遍?”刚跟他说过,又有孩子举手问。我耐心地说:“不是刚说过吗?四遍。”话音刚落,一个孩子举手“老师,生字是写四遍吗?”我很无语。立刻又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写了一行怎么办?没办法,我只得又大声地说:“每个生字写四遍,都听清楚了吗?四遍就可以了!”可是,这时候,有个孩子又举手了,“老师,有个字我就写了三遍,我忘记了,怎么办?”看到孩子犯愁、天真的脸,我真是哭笑不得。我控制情绪,“没关系的,再补一个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真的是不只一次的发生,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如果我缺少耐心,天天发火,那肯定火气都能把我烧死。我明白一年级的孩子我该心平气和对待他,该多点耐心对待他,谁让他是一年级那么天真不懂事的年纪呢?

一年级的孩子我们更该多关心她们,多站在她们的角度去思 考问题。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来,很多事情还不习惯,很多要求还不明白,很多时候还坐不住,我们应该理解她们。

记得有一次考试,我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印象中明明考了99分,可第二天试卷收上来却变成了100分。我非常生气,这孩子真是胆子大,怎么能把老师打的分数给改了呢!我把她找过来,问怎么回事。孩子好像认识到错误,低着头,“老师,妈妈说我考不到100分就不给我买我想要的那个玩具,我就想到把分数改了。老师,求求你,我真的好喜欢那个玩具。”听了孩子的解释,看到孩子泪汪汪的眼睛,是啊,这个年纪的孩子把玩具看的多重要啊,我小时候不是一样期待着漂亮的玩具吗?孩子这样的错误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我和蔼地说:“孩子,这一分是丁老师借你的,下次记得努力把这一分拿到还给我哦!”孩子开心极了,上我的课比以前更认真了。借给孩子一分,对孩子多一点宽容,换来这样的结果,真的很值!

一年级的孩子也更需要鼓励,老师的一句表扬就能让她们成为好孩子。孩子上课坐的不端正,没有注意听讲,我只要表扬一个认真听讲的孩子,那个认真听讲的孩子就会做得更端正,课听的更认真,其他孩子也都向这个孩子看起,坐得端正。这正是她们可爱的地方。

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等待,不可否认,人和人是存在差距的,所以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一年级的孩子也如此,有的孩子接受知识快一些,有些慢一些,有些上课能管住自己做得住,有些就会 乱动,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淡然看之,不该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样。这样只会让孩子累,家长累,自己累,而且会适得其反,可能让孩子讨厌这门课,这个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要适合这个孩子,不能一味的拔高。要相信孩子总会长大,他会慢慢接受的,教育需要等待。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第10篇

东德归小学 崔新静

我特别喜欢这个班,发自内心的喜欢一年级的小朋友。可爱的小朋友也有调皮的一面,而这个最调皮的是一个叫孟全的男孩。

开学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在课堂上不是一般的调皮,一会儿拿别人的东西;一会儿掉过头去和别人讲话;一会儿躲到位子下面„„我刚开始真的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少儿多动症”。从班主任申老师那里得知:孟全脑子很灵活,反应也特别快,但是就是太调皮了,很喜欢上课讲话。我想这可能是老师把他的位子安排在讲台边上的原因吧!

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他也不怎么安分,但是我打心眼里还是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同时也思考着我该怎么教育他。我想答案就是一个字:爱!他每次在课堂上讲话,我就会点他的名,可以说那段时间他被点名的频率是最高的。第一次点到他的名字,他很惊讶,被震住了!看来记住学生的名字真的很重要!每次点到他名字,他会收敛一下,等一下又管不住自己了。尽管这样,我从来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放弃他。我想:突然让他习惯上有大的转变那是不可能的,何况他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这样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一定不是他们心中的“乖乖听话的好孩子”。一旦不听话,他就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想正面鼓励和肯定可能对他的作用更大。我要求他们练习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一笔一画写工整。他写完就迫不及待地送给我看。我看了一下,他写的字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便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他听完笑得很开心,可能他很久没被表扬了吧!从此,我觉得他和我亲近了很多。

有一次,他因为被老师罚站,轮到他吃饭的时候,已经没什么菜了。他顿时觉得很委屈,哭着脸躲到教室后面的位子下面不出来。任何一个小朋友拉他、劝他出来,他都不听,只是不停地重复着说:“我想不吃饭!”班主任有点发火了,大喊道:“孟全快出来吃饭!”他仍然装作没听见。我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说:“孟全原来你在这里啊!老师刚刚找了你半天没找到,原来是在和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啊!”他停止了哭泣,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是还是不肯出来。我接着说:“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好孩子,也很喜欢你!可你已经被老师发现了,就要出来哦!再不出来的话,就不是好孩子了!”然后,我又把手伸过去,他最后终于愿意把手给我。出来后,他不怎么讲话,我带他到自己的位子吃饭。饭已经叫学生打了一份。我看他碗里的菜很少,我就把自己的菜分给他一些。他还是一言不发,可我相信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我的爱!

在后面的日子里,他慢慢地变得认真起来。上课偶尔会讲话,但和以前相比,真的进步很大!以前的作业只能得“良”,现在能得“优”。我还发现他很喜欢画画。根据他的爱好,我又抽空教他画画,他更加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欢我。就这样,我用爱去感化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当然,这需要你的时间和耐心。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第11篇

新接到一年级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第12篇

一.教育叙事:听评一堂公开课的别样视角

在实际教育研究中,很多的研究错位于为理论本身而存在。为避免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被理论语言所修饰、遮盖,本文选取了高度符合教育教学联系生活实践要求的教育叙事研究视角来看待一堂语文公开课。教育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叙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这对关注差异个体是非常有用的。面对有差异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我在课堂观察中采用了积极学科情感作为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选取实例从“课堂注意力”这个维度进行观察,以时间为单位,记录教师的教学流程,重点记录学生A和学生B的学习表现,并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同表现进行赋值,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处在高学科情感水平。

为了弥补研究者与叙事的割裂,我以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资深教师(以下简称赵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作为研究对象,与赵老师一起立足于语文公开课生成的现实场景,努力做到真实记录、深入了解,从而探索本节语文公开课向现实教学实践回归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

二.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故事

2013年12月11日9:00,武汉某中学多功能演奏厅,赵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盛宴。参与听课的有赵老师的学生、各校优秀教师和华师学科教育(语文)专业学生。公开课的授课内容是《“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系列学案》中“研讨交流”的上篇。一共涉及四篇卡夫卡的文章:《骑桶者》《变形记》《饥饿艺术家》与《乡村医生》。系列学案分别为:学案一、阅读“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资料;学案二、信息整合与文本研读;学案三、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学案四、研讨交流。这节课,赵老师尝试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结合起来,力图做到由课本向课外的延伸,教会学生探索的本事。

1.课堂主角的个体表现

公开课上,赵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制将同学分为六个小组,课堂展示了前三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赵老师提出的第一个研讨话题是卡夫卡小说中的象征。由第一组第一个学生做提纲式发言,其他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篇卡夫卡文章中的象征进一步发言。

在九点十分到九点十七分,我观察了第一排左起第一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A)。

在短短七分钟里,学生A一共做了六十个小动作,课堂中多处于完成任务状态,课堂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所学内容,长时间的处于较低学科情感水平。

在九点十八分到九点二十五分,我观察了第三排左起第一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B)的行为。

学生B在这七分钟里也是长时间的小动作不断,观察时抵制状态稍向冲突状态转化,课堂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课堂,学科情感水平低。在九点五十二分,学生B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其动作是:站起来,左右摇头,双手胡乱的翻课本,双手向下扯衣服,坐下。可见学生B在课堂中长时间处于低学科情感水平,且没有明显好转。

2.课后交谈、反思与点评。2013年12月11日10:20,在多功能演奏厅走廊,笔者与两位可爱的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学生C和D告诉笔者,这节公开课展现的是赵老师的教学常态,有个性的赵老师对于喜欢的文章会花费大量的课时来指导学生做专题研究,对于不重要的就干脆不讲,而她们所在的理科重点班也会在语文科目上拿到全年级第一。学生表示对赵老师导学案形式下的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从陌生到享受是存在一个过程的,赵老师有意识的训练,小组合作中个人任务明确制都让她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经过短暂休息后,大家对刚刚的语文课进行了研讨。首先是赵老师做了课后反思。他将这节课定位于展示课,目的是向大家展示如何将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相结合。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但赵老师也坦言其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然后是一位特级教师做了主要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赵老师这节课的不可多得,对赵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课堂极强的把握调控能力表示了赞赏。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探究学习在公开课里得到了整体高效的体现,其作为一个展示性质的课是成功的。但他也认为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展示层面,一堂高水平的课,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老师获得经验,我们获得方法的三赢。

三.公开课的实践转向:教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可能路径

公开课可以帮助老师获得能力上的锻炼、高质量的教学示范、宝贵的研究素材等等,这是它虽然饱受争议却一直没有消亡泯灭的重要原因。经过对这堂“讲形式”、“可回归”、“有效果”的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抢镜的形式。这是一堂讲形式的公开课,但也不能把它简单归为表演作秀课。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能自信、从容、准确、负责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内容也非常精彩。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即兴追问,展示了其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学机智。但导学案在这节课上是限制了赵老师的,面对学生还需深加工地回答,赵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引导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堂课的知识传授功能。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普通课堂,传授知识都是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法摘下知识朦胧面纱的课堂,是再华丽的形式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让学生局限于自主学习的有限所得,而无法激励帮助学生敢于擅于质疑解惑,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2.个性的回归。在教育实践中,教育、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了。大家也已经理解、认同并接受了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回归的有效策略。通过与公开课学生的直接对话可知公开课所展现的就是赵老师平时的教学常态。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涉及课堂、课本、学科的内外等多个维度,而且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梳理模式,力图教给学生探索的本事。但考虑到学习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笔者认为这堂课的回归与推广是有条件的,是个性而非共性的,是长期而非即时的。只有面对与本堂公开课情况相似的学生,这堂公开课才具有回归生活现实、实现教学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打折的效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信息检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可反应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主角,而不只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道具;应该看教师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在学习中启发思维,在学习中获得心智的发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学生A与B在课堂上长时间地小动作不断,学科情感水平低下,学习积极性差,学生B更是在被提问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赵老师开展此类专题研究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何为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分组,小组讨论,各自完成,课堂分享。如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那么探究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3]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M],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版。

[4][法]雅克·德洛尔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第13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我班有个学生李青霞,不少学习活动好象与她无关,她经常不做作业,上课也常常开小差。我不断提醒她专心听课,让她能对上课更有兴趣,少做小动作。中午我经常让她做几道数学题。我随手给她出了5道加减法:15-4,10-6,12-2,8-5,8+9。第一题她就卡壳了,看着说我不会。我告诉她就做会做的。过了近20秒,她做出了第二题,而且做对了。我马上表扬了她:“第一题就做对了,真棒!”还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高兴地继续往下做,接着又做对了2题(12-2,8-5),第五题花了一分钟多才问我:“是16,对吗?”我说:“错,你做了4题,就对了3题,真不错。”然后给她讲怎么算8+9,讲了多次,她才弄懂。有一次,中午,竟然碰上李青霞拿着本子来找我:“老师我又做了2题,对吗?”我一看,都做对了!想不到她中午没玩,竟然在教室里认真地做题目,我真为她感动,于是高兴地说:“真厉害,又做对了2题!”原来她也好学,原来学困生也爱学习,原来学困生也能认真学习!今天,李青霞的表现让我对学困生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即使她总是没法完成作业,即使她每次考试都不合格。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多去关心这些学生,其实,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相信教师的关注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采!关

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五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第14篇

孩子们的笑脸每天都是灿烂的,孩子们的身心每天也都在成长。我每天徜徉在孩子们中间,便是快乐的。这种宁静的幸福感要有一颗懂得感受爱,并会给予爱的人,才能体会。也许真的是这个世界本身从来就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爱的眼睛。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处处体会着感受着这分无暇的爱。

上次的习作题目是《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孩子们的文章使我深深的感动。男孩子杨泽在文章中写道:“爸爸妈妈您是多么的辛苦,您就像是大树,我是树上的叶子,爸爸妈妈是我生命的源泉,没有他们我不会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学习一贯刻苦认真的张欣萍写道:“妈妈,我最佩服您,我每次做错事总逃不过你的眼睛,哪怕是错一个字也能被您发现”。老实听话的郭佳瑶说:“我真的想和爸爸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离开了他们,我的生活就像被黑夜笼罩了一样。”张娜写道“:我休息的时候一定会帮你们打扫房间、帮你们洗衣服。”更多的孩子们写道:“我一定不辜负家里的期望努力学习。”我看到孩子们这些真实的话语,我已经走进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世界,孩子们已经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感受爱,并懂得真诚的理解与回报。我为孩子们的每个进步感到欣慰,感到幸福!

由此,我想:孩子们对老师有什么心里话要倾诉吗?每天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的眼睛是一面镜子,照出老师的美与丑啊。于是,我又布置了习作《给老师的心里话》,这次,我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震撼。女孩子寇玉娟在文章中说“:当我还是个无能为力的小孩子,刚走进教室的时候,怕的不得了,是您微笑着看了看我说,随便坐吧,不用怕,别紧张啊!我当时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我知道不用怕了,因为,我知道了,教室里有了一个和蔼的老师呀!”胖乎乎非常可爱的寇晨晨说:“老师您使我们领略了西沙群岛是那样的漂亮;赵州桥是那样的坚固美观;槐乡的孩子是离不开槐树的„„”张佳欣是个小精灵,她说:“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您辛苦的培育我们,有人生病您第一个问候他,有人学习成绩不好,您第一个辅导他,您耐心的教我们各种知识,给我们举办各种活动,让我们茁壮成长。”聪明英俊的王晨阳说:“我知道老师您在想什么,就是:希望我们全班同学友爱团结,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年纪最小的郭思博说:“老师您是红烛,燃烧自己,把光明给了别人;你是笔盒,我们是铅笔,您心中装着我们。老师像太空,我们是星球,美丽的太空包着美丽的星球。”善解人意的张娜还作了一首小诗:老师啊,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精心地培育着苗儿长大,我想对您说句悄悄话,您爱我,教我,我想叫您一声-妈妈!王童是个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她在习作中写道:“老师,你表扬我有进步了,我真的很高兴,我喜欢现在的我,不喜欢原来的我。”在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心里,有着多么深刻而感人的语言,他们真的是成长了,学会了真诚,学会了感恩。孩子们的心里不光是赞美老师的语言,还有对老师诚恳的“批评”,郭思梦说:“老师,您总是关注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还有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我是个默默无闻的人,您能不能关心关心我呢?”王凡说:“老师,您为什么有的时候声音很温和,为什么有时很大声?我喜欢你温和的声音。”孩子们的“赞扬”与“批评”真的震撼了我,原来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能够体会到细微的感受,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注,老师的赏识。了解了孩子们的心,我感到欣慰的同时又觉得惭愧。但,更多的是高兴,孩子们所期望的就是我要做到的,就是我努力做好老师的方向。

这次习作,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我更加了解我的学生,也更爱他们了,爱那些--只要在班级里学习的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赏识他们。让做老师的我有颗更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关注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长的过程。我体会着孩子给我的爱,我要把更多的爱给予孩子们,这是我教师生涯最快乐幸福的,我为之安详的微笑„„

五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学生们的心里话”

六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第15篇

四位老师所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的第四单元作文指导课《难忘的……》,她们的课有一个共同点“返璞归真”。当时感觉整堂课就像一件极漂亮的艺术品,宛如响在耳边的一首流畅的交响曲。惊叹于她们课堂上的游刃有余、语言的精练简洁,姿态的温文尔雅。课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吸引了学生们所有的目光。当师生有思维碰撞,智慧的火花闪亮时;当学生神思飞扬,感动于真情表白时;当学生洋溢着激情,绽放个性之花时;当老师收放自如时,用文化神韵润泽学生的心田时……我好象忽然明白了,何谓“和谐课堂”。

在四位老师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合肥市南门小学的罗明霞老师。她上得是第三节课,在设计这节作文课时。她首先从故事入手,告诉孩子们我们的思维不能陷入误区、盲区。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六年学校生活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都是她们平时开展的一些活动,所以以这样的方式来唤醒孩子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这样才有事可议,有话可说。接着让学生互相交流,选二、三个故事与大家分享。再请个别同学说出来。假如只能选一个,你是选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节课。请同学站到讲台上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后,可以向他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个活动开展结束后,老师出示了她自己的下水文,请同学们听后,进行评论。从而知道写这篇作文,要注重心理、语言、动作、神情、细节描写。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又提高了许多。许多学生能简明扼要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语句流畅,有一定的内容。老师向他们表示感谢并于学生达成共识。然后请同学动笔写一个精彩的片段,教师指导。再请个别同学展示自己的习作,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达成一致。下课铃响之前,老师作精彩总结。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我还能沉浸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之中。由此可见,一堂真正的作文指导课应该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绪为主,使学生愿意去观察、比较,想象。想要将自己的观察、所思、所想用笔写出来。

我认为这节课成功之处是:与学生能够一起去写、评价、讨论、修改,使学生感觉到了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气氛。

回来后,在参加区骨干教师评选中,我也想像她们一样,在考课中来展示一下我的课堂魅力。我想了许多,吸取了他们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主、等等许多好的经验。但结果可想而知。

静下心来想想,还是脚踏实地为好,基层教学工作的共同点是应该是务实。譬如,小学低中段的字词句、听说读写等基础训练,高年级的分析综合和协作能力培养等等。其中有些较为刻板枯燥,如字词教学、课间辅导等,但不是可以省略的,这就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半点浮夸。教是这样,学也是这样。在一间教室里,教师面对秉性个异、程度参差的学生,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既要对付课本、教参、资料、作业本等等,又要处理课内、课外的琐事。对于这些,各级教育领导也是看到了的,也在为教师们着想,并做了许多工作。但就当前来说,摆在面前亟需解决的是,教研活动如何与常规教学紧密挂钩,并使后者有所得益。对于如何提高常规教学质量的问题,也理应作为教研课题,在公开课或交流课中能够有所凸现。

接下来,就引出另外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教研活动开展得好。固然有益于课堂教学,但不能指望仅靠技巧和别人所提供的,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俗话说得好:“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杯水。”教师有了厚实的根底,再具有融会贯通的教学机智,便可以畅游于知识海洋,信手拈来而得心应手。在听讲座或公开课时,最让人难忘和钦佩的,不是语言技艺,鄙视电化幻影,而是讲课人令人叹服的渊博知识和让人豁然开朗的巧妙点拨。举重若轻,只需略作串联,随意发挥,一堂课即刻就激活了。所谓的“厚积薄发,就是指的这个吧。这等学问境界当然不是轻易就能学到的,但它可以说明一点: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的“积累”太重要了!这是自身得以充实提高的前提条件。多年的小学教学,使我大有感慨的是:我们看的书太少了,我们思考得太少了!

上一篇:我的榜样五年级作文下一篇:锻炼身体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