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2024-09-11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精选7篇)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1篇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建议

生活为核心的小学道德教育

——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建议 目录

1、教材背景

2、教师建议

3、整体框架

4、二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三维目标

1.通过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的一些数字等完成知识标。

2.通过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掌握收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完成能力标。

3.通过分析、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体会和平的美好,初步形成珍爱和平的情感,完成情感标。

二年级上册目录 我们的节假日 我的班级

我们在公共场所 我们生活的地方 二年级上册整体解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儿童道德成长的需要,承接一年级教材设计,聚焦一个教育主题:共有与共享,为公共生活奠基。本册教材的内容设计,以儿童的生活为经,内在发展为纬。课题1.假期有收获

用心过,有收获 ■

有打算,不忙乱 课题 2.周末巧安排

说说我的周末 ■

这样可以吗 ■

怎样安排更精彩 课题3.欢欢喜喜庆国庆

新中国的生日 ■

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 课题4.团团圆圆过中秋

我们这样过中秋 ■

中秋节,团圆夜 ■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目地要求:

指导学生学会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

以暑假生活和周末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安排节假日,积极度过较长时段的假日生过和较短时段的周末生活。

认知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 的“国庆节”、文化意义上的“中秋节”和其他民族的节日文化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不同风俗及其文化含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

建议: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主题

明线:现实生活中的时空线索。是“学材”,实现与孩子的对话。暗线:道德生活中的成长需求。是“教材”,实现与教师的对话。课题3.欢欢喜喜庆国庆 编写目的:

理解国庆节的国家历史意义。

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及有关法律内容。明确与国家象征相关的正确的日常生活行为。《道德与法治》三维目标的价值观:

既然法治教育是为了提高青少年作为公民的法律素养,那么法律观念与法律态度的培养就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是第二位的。

二单元我们的班级 包括:

课题5.我爱我们班

班级生活快乐多 ■

我为我们班点个赞 ■

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

全班来跳集体舞

课题6.班级生活有规则

班级生活放大镜 ■

大家一起来约定 ■

把“约定”做成文明棋

课题7.我是班级值日生

今天我值日 ■

今天我值日 ■

这种情况怎么办 ■

夸夸我班的值日生 课题8.装扮我们的教室

他们的教室好在哪里 ■

大家一起来动手 ■

我们一起来设计 ■

我们一起来设计

目的要求

培养基本的集体生活感 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 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自觉主动地承担班级岗位

积极地想办法完成岗位任务,培养基本的小主人意识 学会对同学的付出表达感谢 培养基本的公共生活意识 参与集体生活,协商集体事务 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

这些是大家的

公共财物 培养对公物的共有、共享、共爱护的基本意识与习惯。10我们不乱扔

公共卫生

培养在公共场所的卫生习惯。11大家排好队

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规则。12我们小点儿声

公共文明修养

遵守公共生活秩序,懂得文明礼仪。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校园里的公物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是为大家服务的。引导学生走访校园,帮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公物。

采用换位思考讲故事的方式,感受公物和“我”学习生活的关系;公物为我服务,我应该爱护公物

教学重、难点 基于学校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会调查了解学校的公物情况,对公物损坏的原因进行深层次思考,并能够身体力行地爱护学校公物。

课程标准 《这些是大家的》以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养成主人翁意识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爱护公物,是单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面的学习内容起着铺垫、引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中的研究重点

如何将不同内容的绘本故事以最适当的方式呈现给低年级学生。• 如何与学生分享道德两难故事。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递进关系

具体 到 抽象(热爱、感激、关怀)

我爱家乡山和水(可感的自然)

从可观可感的家乡风貌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热爱和依恋自己生活的地方。体现本土情怀。

家乡物产养育我(自然与人)

通过认识物产,本地人与自然的相互滋养关系,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初步意识,升华到物产与人和文化的关系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人的生活)

增进学生与家乡人的守望互助、共同生活的相依关系。怀着积极的学习心态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建构榜样的引领作用。家乡新变化(悦纳与责任)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发展观,发现家乡尚需改进的地方,产生让家乡更美好的责任意识。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2篇

本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健康、安全地生活”第11条: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愉快、积极地生活”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虽然对小学生活向往已久,但有的儿童仍然心存疑虑。他们对全新的小学生活既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又不免感到胆怯和紧张。针对这些问题,本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儿童解除困惑,激发学生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喜欢上学。

本主题大致分为两个板块。

一、教科书2、3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教科书第2页和第3页的内容,为教科书第一板块主题目标,主要是让新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知道怎样和老师、同学打招呼,怎样和家长告别,做到礼貌待人。

教科书第2页和第3页呈现的就是星火小学各个年级学生背着书包进学校的真实场景。教科书第2页自上而下呈现了一组校门外戴红领巾的孩子和一年级的孩子上学的情形。画面中戴红领巾的孩子三三两两,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们兴高采烈边走边交谈。这个小场景主要通过小学生的身份体现了上学的快乐。一年级的一名新生伸出一只手,兴奋地说:“我是星火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 表现了他能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而快乐的心情。两名新生有礼貌地向老师鞠躬行礼问好,还有两名新生互相问候,与这一页主题文字“见到老师和同学,要怎样打招呼”的问题相互回应。教科书第3页呈现了学生到校上学的情形:家长送孩子来上学,同学相遇热情打招呼;两名女孩子手牵着手高兴地往学校门口走去;一名小男生挥手与家人告别;还有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教师。图中男教师说:“同学们早!”和第2页中两个孩子向老师问好是一组对话。师生问好这一情境对话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行礼,同时也引导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校园里面三名学生快乐地向教学楼跑去,这些学生不管是在神情、动作,还是语言上,都表现出上学的快乐,激发了新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画面中还有校园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有绿树成荫的操场,有宏伟的教学楼及挂着“欢迎新同学”的醒目标语。另外,操场上,不少学生正在开展晨练活动。总之,教科书

第2和第3页画面这一幅完整的画面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特别是校园内外老师、家长、学生的热烈地谈论、交流,给人快乐而又轻松的感觉。这一画面旨在通过生动的场景直观地告诉学生:成为小学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到学校以后,面对迎接自己的老师、相伴上学的高年级哥哥姐姐、送自己上学的家长应该怎么做。此外,老师亲切的笑容、校园内整洁的环境、热情的标语,都给学生传递着温馨与热情,激励他们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时,教师可以用亲切的语言,热情地祝贺同学们光荣地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可以采用指名说、小组交流、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说一说开学之前自己盼望早日上学的心情;说一说为了自己上小学,家长和自己都做了哪些准备;说一说自己上学第一天发生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说一说上学路上的见闻;说一说家长对自己的叮嘱;说一说自己的姓名和兴趣爱好;等等。建议尽量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相应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交流意识,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此外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老师、同学、家长打招呼、告别,逐步学会礼貌待人。

二、教科书4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教科书第4页的内容为第二板块,本板块由教师发新书的场景、一个问题“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三名同学的情景对话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一样,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进而增强喜欢上学的情感。

这页内容表现的是教室里教师发新书的场景。领新书,标志着小学生活的开始。画面中,教师正按座位顺序把新书送到学生手里。同学们有的已经领到了新书,迫不及待地翻看着书里的图画;有的捧着新书激动地说 “我有新书了”;有的刚从老师手中接过新书,情不自禁地说 “这本书真漂亮”;有的还没领到新书,正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老师„„通过这幅图让学生体会领新书的急切、愉快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除了领新书,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还有哪些不一样呢?教科书中由主题文字“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三名同学的情景对话“学校里要上很多课”“玩游戏的时间比幼儿园少了”“课间可以自由活动哦”,为学生的

思考和交流给出了示范和方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寻找、发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一样,鼓励学生以骄傲、愉快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

教学建议:如果有可能,开学后学校统一发书时,教师不妨将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截留”,等到教学这个内容时,教师当堂发放这本教科书(对前部分教学影响并不大),给学生以神秘感、新鲜感。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说说是否喜欢新书以及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以此交流领到新书时的感受。顺势引导学生爱护新书,学习保护新书的方法,在爱护新书的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包书皮、整理书包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爱护自己的书。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回忆领到新书时的心情、感受等,再进行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课程的兴趣。

德与法兼治促进零售终端无假烟 第3篇

多年以来,始终把“卷烟零售终端无假烟”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假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假冒卷烟: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伪造或冒用卷烟产地、企业名称、地址或代号的;国家其它法律、法规中明确为假冒的。假冒卷烟若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假冒伪劣卷烟:变质变味的;掺杂使假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质量不符合现行《卷烟》国家系列标准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经销的;国家其它法律、法规中明确为伪劣的。”通过上述表示可以看出假烟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目前市场流通的假烟多为假冒注册商标及伪劣香烟。应该说真烟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危害的,近年来上海卷烟厂不断改进技术手段通过降低焦油含量来减小危害性,但是假烟的生产条件、技术、设备等方面很落后,卷烟质量难以保证,所带来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同时由于假烟是非法生产的,给国家经济上也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国家局、市局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是非常正确的决策。

用“法治”来打击卷烟零售终端售假行为

这里说的“法治”即法律手段,其目的主要就是通过打击少数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行为来保护合法经营行为,面对卷烟市场上卷烟零售终端售假的这些情况,近年来根据国家局、市局卷烟市场监管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分局领导的指导下,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监管措施打击卷烟零售终端售假的行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初步的了解一下从2008年—2010年卷烟零售终端售假案件及涉及假烟的数量,具体见下图。

从上面两图反映的情况来看,08年以来不管是卷烟零售终端假烟案件数还是查获的假烟数都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通过这几年的打假破网和市场监管的工作,对卷烟市场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市场检查中发现目前卷烟市场售假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存在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假烟进货价格远远低于真烟的批发价格,但又可以真烟的价格出售,这其中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一些卷烟零售终端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销售假烟。

(二)专卖执法人员有时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本区卷烟零售商户分布极其分散。在一个检查周期内,执法人员如果按部就班,按照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线路进行检查,机动性和灵活性就会受到影响。有售假行为的卷烟网络终端就会摸清执法人员的检查规律,钻空子,打时间差,甚至利用执法人员的休息时间进行售假活动。

(三)随着卷烟销售结构的提高,一些紧俏卷烟如中华、中低档卷烟如双喜出现了货源不足的现象。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样一来,一些别有用心的经营者这就有了可乘之机,在销售卷烟的过程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法治”行为所遭遇的瓶颈问题

上面已经分析了通过“法治”手段所取得的成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碰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接下来着重分析以下三项措施的优点和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一)错时检查

错时检查就是利用上班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进行检查,包括清晨、午休、夜间、双休日等。这一措施的好处在于加强了非上班时间对卷烟市场的监管,有效打击了部分卷烟零售终端利用专卖稽查员非上班时间进行售假的活动,从统计上看,08、09、10三年共进行错时检查50余次,查获持证户售假案件30多起,效果是明显的。这一措施的瓶颈问题在于错时检查对遏制一时的售假现象是有效的,但由于受人力、物力、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素约束,日常检查多数还是以正常检查的方式为主,单一的错时检查仍然是治标不治本。

(二)分层次、分类别、分重点检查

这一措施是对日常市场检查中所遇到的卷烟零售终端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使日常监管工作规范而富有效率,依据卷烟市场的特点,将持证户进行分层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按照经营户地理位置分层:

辐射区的某某社区服务点、核心区的城镇经营户、以及除这两个区域以外联动区的经营户。

(1)“某某社区服务点”是指具有公司5项职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行政村中心所在地的经营户。

(2)“城镇经营户”是指包括分布在各镇、街道主要干道、马路上的持证卷烟经营户。

(3)“联动区中的经营户”是指包括分布在各镇的行政村中,交通相对不便,人口分布稀疏,持证户违规率偏低的区域。

按照此方法分层的持证户,日常监管要“重两头带中间”。“重两头”指日常监管的重点是辐射区的某某社区服务点周围200米范围内的持证经营户以及核心区的城镇经营户,针对这2个区域要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和频度;“带中间”是指联动区中的经营户是相对次要的检查对象,对于这些经营户的检查力度和频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轻。

2、按照这些区域的经营户的特点分为:

诚信经营户、一般经营户、重点监控户。

(1)“诚信经营户”是指取得从未发现有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现象。

(2)“一般经营户”是指一段时间内未发现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现象的经营户,一般分布在联动区。

(3)“重点监控户”是指一年内有违规记录以及有买卖、出租、出借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嫌疑的经营户,主要分布在核心区。

按照此分类,在日常监管中重要的检查对象是“重点监控户”,要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和频度;“诚信经营户”、“一般经营户”为次要检查对象,日常监管的力度和频度可相对减轻。

通过结合上述两种的分类进行市场监管,应该说从实际操作下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瓶颈的问题,主要是,加大了对“重点监控户”的监管力度后,使得这些卷烟零售终端售假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如存放假烟地场所与销售假烟的场所分离、将假烟放于暗室内等,提高了专卖稽查人员对日常检查的要求,查获案件的难度加大。

(三)责任区包干制度

责任区包干制度就是指将辖区内的卷烟零售终端根据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然后委派稽查员分管责任区的一个工作措施,市局在2011年专卖管理市场监管工作要点中也指出要将检查工作细化到人,推行责任区包干制度,使得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分局与前些年开始就尝试实行了这一制度,应该说守土有责、责任到人以后,的确可以起到熟悉辖区内卷烟零售终端的作用,做到掌握一手资料,但碰到的瓶颈问题是一旦遇到责任区换防,稽查员对新的管辖区域有一个新的了解、熟悉、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市场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德治”结合“法治”以达到卷烟零售终端无假烟

面对上述的情况,我们意识到光靠行政执法要达到卷烟零售终端无假烟是有一定距离的,因此一定要从加强对卷烟零售终端经营户的思想教育入手,要“德治”结合“法治”,也就是人性化管理手段结合法律手段,才能促进最终目的的达成。“德治”是束缚人思想的,“法治”是束缚人行为的,能束缚人的思想,就一定能束缚人的行为;“德治”是主动性的,防患于未然的;“法治”是被动的,不得已的手段。“德治”建设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功能引导规范经营,同时通过教育培训体系、动态管理评价体系、媒体介入等方法配合行政执法。目前,我们对少数违法经营行为可以按照《烟草专卖法》来执行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可以按照《刑法》来执行司法制裁。但是对于大多数卷烟零售户,在目前市场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加强卷烟零售终端的“人性化管理手段”教育结合“法律手段”行为,通过“软”“硬”兼施来使其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一)加强对卷烟零售终端的教育培训

在日常市场检查中由于卷烟零售终端的经营户在文化程度、经营水平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发现有很多卷烟零售终端的法规意识淡薄,经营行为不规范,甚至有人认为有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就可以随便买卷烟了,这些情况的出现促使我们要对卷烟零售终端要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

一是要全覆盖的进行教育培训,在一个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有效期的周期内,对所有的卷烟零售终端进行《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

二是对违法违规的卷烟零售终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除了基础的教育以外,将邀请公安部门的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分析销售假烟最终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起到警示和威慑的作用。

三是在日常市场的检查中,对每一户卷烟零售终端进行常规检查时都要进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发放最新的宣传资料,使其了解最新的烟草信息。

(二)完善对卷烟零售终端的动态管理评价体系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卷烟零售终端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整个评价体系也是动态的。通过专卖、营销部门、消费者三方面相结合的动态评价,对卷烟零售终端得出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在其经营场所内公示并在一个检查周期内及时更新,提高卷烟零售终端在市场经营中的透明度,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有力地促进零售户的自律。

1、专卖的评价功能。

在日常监管信息中记录卷烟零售终端的经营状况、违法违规的情况等,逐步形成准确、系统的动态管理评价数据库,使专卖工作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管理与服务的标准。

2、卷烟营销部门的评价功能。

营销部门对于卷烟零售终端评价的角度与专卖是有所差别的,通过客户经理的日常走访及对卷烟零售终端的了解,从卷烟的进货量、销售量等方面做出评价的结果。

3、消费者的评价功能。

消费者是经常被忽视的对象,但在对卷烟零售终端的评价上,消费者往往最有发言权,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消费者对卷烟零售终端的评价、意见、建议,从而进一步了解卷烟零售终端在消费者心中的准确评价。

(三)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规范卷烟零售终端

通过上述动态管理评价体系的完善,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来进一步规范卷烟零售终端的经营行为。

一是目前的“12313”举报投诉平台已经运行的非常流畅了,要加强举报投诉电话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个电话,这也能约束一些想“为所欲为”的卷烟零售终端。

二是对一些常年来没有违法违规记录的经营行为优良的卷烟零售终端进行公示,使消费者了解到哪些店去买烟是放心的,在鼓励这些零售终端的同时,也教育没有上榜的经营者起到了鞭策的作用。

三是对一年内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卷烟零售终端进行公示,使消费者了解这些店是不能去购买卷烟的,这也对这些零售终端起到警示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4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特点;研究

G633.2

21世纪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备受争议,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如何培养“四有”公民,如何落实“三观”教育,如何培养“公民的核心素养”等都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思想品德教材版本也出现多样化。从思想品德,到品德与生活,再到品德与社会,最后到道德与法治课,这不仅是名字的改变,更应该是教育思想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将道德与法律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清晰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应当追求的,什么是做人做事的底线。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希望我们老师能以这次的课改为契机,改变以前的说教、灌输模式,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用更鲜活的教学手段,让法律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表现,将他们培育成合格的公民。

初中政治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无疑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但真正要实现法治教育的良好效果,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极力避免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把法律压缩为干巴巴的文字,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让孩子对法律心生厌恶;二是把法治课上成遵纪守法课,偏重刑法、处罚法等义务性规范的宣教,这样可能令学生对法律心生恐惧;三是把法律教成一种纯粹的工具,而缺乏培育精神层面的信仰基因,这样将会加剧法律工具主义的流行。那么,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面对新的课标、新的教材,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新内涵呢?如何才能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课堂呢?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学生喜欢的课呢?下面就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知识梯度明显,注重从小学到中学的衔接。

纵观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材的内容都以加强道德修养为基础,注重生活化、情景化的体现。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紧密。教材结构合理,知识梯度明显。从成长的节拍,到友谊的天空,再到师长情谊,最后到生命的思考。整个教材思路非常清晰。把初中学习生活作为起点,注重培养同学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以及挫折意识、生命意识的教育。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在七年级上册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实际。

二、加强对知识点的整合,贴近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共分为四个单元,内容与旧教材《思想品德》相比更加完善,充实。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把原来思想品德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在第一单元成长中的节拍中增加了少年有梦,终身学习等知识。要求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要怀揣梦想,树立坚定的人生理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实现梦想、理想而努力奋斗。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中增加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相处,竞争,网络交往等内容。强调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正确的方法,通过正当的竞争促进共同成长,特别是面对网络交往的新特点,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增加了与老师、长辈之间的内容,通过走进老师,了解老师最终形成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通过对家的理解、体味亲情,了解父母的爱。让学生懂得正确面对爱的碰撞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是对旧教材《思想品德》的内容进行整合,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情感的升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同,注重知识点的引导。

三、教材内容比较灵活、生活化,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教师喜欢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目的是帮助学生记忆,便于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道德与法治课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其内容较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有较大的改变,究其特点主要体现内容灵活性、事例生活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等。在教材的内容上,原先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在道德与法治中只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如第三单元中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如何孝亲敬长;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如何调节调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在案例中、活动中去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强调课堂教师的说教、知识点的灌输。

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指出,最受重视的公民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今天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老师怎么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是否达到了情感的升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5篇

一、教材60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幅情景图、一个话题、一份资料、一段主题文组成。本板块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需要优美的环境。教材设置了话题“你生活的地方环境怎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我们喜欢的。接着呈现了一个自然和谐、整洁宜人的生活场景:大树下,两个老爷爷在悠然下棋;男孩看着绿油油的草地,心情愉悦;女孩看着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倾听着花丛里的青蛙、小鸟、知了的歌唱。情景图旨在让学生们感受到优美清新的环境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愉快的心情,并让他们体验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有的和谐与平衡,同时告诉学生这样的环境才是我们喜欢的。

资料:“我家周围有好多树,我喜欢听风从树丛穿过的声音,看小虫子从树洞爬进爬出。这些树带给我很多快乐!”是本板块内容的补充,引导和提醒学生什么样的环境才会让人生活快乐。

主题文:“绿绿的草地,盛开的小花,飞舞的蝴蝶……我们陶醉在优美的环境里。”采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旨在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环境令人陶醉,激发学生对美的环境的向往,这是对情景图内容和话题讨论内容的总结和升华。

本板块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和谐生活画面入手,旨在引导学生明白身边的环境对自己、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教学本板块,教师可以采用欣赏风景图片或录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见过或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使其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萌发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唤起对大自然的关爱与责任。

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郊游,或带学生在社区(校园)的绿化区域内闻闻花香、听听鸟鸣等,享受优美的环境带给大家的美好惬意。

二、教材61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个话题、三幅情景图和一个主题文组成。本板块的主旨是让学生体验脏乱环境中的感受,知道我们生活不需要这样的环境。教材设置了话题“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接着呈现了三幅情景图:工厂废水大量流入小河,令鱼儿无法生存;农民焚烧桔杆,黑烟弥漫;公园绿草地上到处丢着果皮、饮料瓶等垃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行为会造成空气、水、土壤的污染,这样的环境会传播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话题“这些行为违法了吗”配有三幅情景图,从不同角度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路径,工厂任意排放废水、肆意焚烧秸秆、随手乱扔垃圾等行为违法吗?旨在唤醒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主题文“脸脏了可以洗一洗,桌子脏了可以擦一擦,小河脏了、空气脏了呢”,用反问的方式,使话题得以引申,让学生感受到乱扔的垃圾、浑浊的污水会污染空气、传播疾病,给自然和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及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性。

本板块内容旨在让学生感悟到身边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减少环境污染,我能做些什么„„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以及环境受到污染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谁把这儿弄脏了?小河里的水为何变得这样臭不可闻?”

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内容制作成图文结合的小故事,通过展示一条小河被污染前、后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小河被污染,不仅水中的鱼儿,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教学前,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向小河倒脏水、扔垃圾的图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破坏小河、把环境弄脏的正是我们自己。

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结合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

三、教材62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的主旨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有没有污染,是否适合居住。教材设置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去看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去看什么呢?教材呈现了四幅情景图: “水干净吗?”“空气清新吗?”“地面清洁吗?”“有噪声干扰吗?”给学生以实际引导。

学生作品中的表格,为学生记录身边生活环境的调查情况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更好地实践。

本板块用直观具体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环境,引发自己的思考,从而关注环保问题。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6篇

一、课本44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幅情景图、一段主题文字和一个问题组成。开头的主题文,让学生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会有很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懂得问题的提出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突破口。

“你对看到的事物感到好奇吗?”旨在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要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提出问题。

两幅情景图分别是:一女孩一手拿着采集的树叶,另一只手拿着放大镜,正在观察蜗牛;一个女孩端着书,拿着笔,仰头首思考问题的样子。这两幅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连,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他们打开思路,勇于提出问题。

本页教材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提问,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学本板块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身边自己感到好奇的事物,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和家长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是探索知识的源泉、动力。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大耳朵图图》片段,图图看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要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探究的乐趣。

以“你对哪些事物充满了好奇”为主线,引导学生说出心中最想知道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上,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有多高,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就很有意义。

二、课本45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幅情景图、一组对话和一句提示文组成。情景图:三个孩子,其中两个趴在地上,一个坐在石头上,正专注地观察地上爬行的蚯蚓。男孩问:“蚯蚓生活在泥土里,它吃什么呢?”这幅情景图旨在以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事物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周围处处有学问。

情景对话:四个学生坐在一起,左边的男孩问道:“水是什么颜色的?” 左边的女孩想到了蓝天,便说:“是蓝色的。”右边的男孩想到了绿荫,便说:“是绿色的。”右边的女孩想到纯净水,便说:“是无色的。”情景对话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寻自然现象“是什么”。感受只要自己时时留意,就能发现问题,获得知识。

提示文旨在告诉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只要多提问题,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秘密。本页教材旨在让学生留意观察身边常见的事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其中的秘密。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出示蚯蚓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自由提问,如:“蚯蚓吃什么?”“它没有脚,怎么走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问题,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组织到“博物馆”参观的活动。如:出示一双神秘的鞋子,让学生有依据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双鞋子是谁的?”“他是多大码的?”“它怎么放在博物馆里?”“鞋子下面的小刺是干什么的?”让学生明白,只有勇敢地提出问题,才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秘密。

三、课本46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句提示文和四幅生活情景图组成。

提示文:“想想‘为什么’,我们会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激发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问题的探究兴趣。

四幅生活情景图内容如下:第一幅图,一个孩子佩服另一个孩子读书多,另一个孩子说自己想知道“为什么”。第二幅图,两个孩子议论鸡喝水的问题,“鸡喝水的时候,为什么要抬头看天?”第三幅图,孩子和妈妈高兴地剥芋头皮,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剥芋头皮时手会痒?”第四幅图,农家院落的一口井旁,男孩问:“为什么井水冬暖夏凉?”通过几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问“为什么”,就会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

本页教材中的几个案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有心人,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可以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植物、动物、生活用品等图片,给学生的思维提供线索,让学生有依据地提出“为什么”,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多问问“为什么”。接着教师重点播放类似“向日葵为什么总是朝着太阳”的视频,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开阔视野,深入领会“想想‘为什么’,我们会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

四、课本47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组情景对话、一个活动和一个学生作品组成。情景对话:树林里,树叶落地,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一个男孩正在收集颜色一样的树叶,一个男孩拿着树叶问:“为什么很多树叶落地时背面朝上?”另一个男孩拿着树叶用放大镜观察着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活动: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发现问题,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学生作品为活动提供了一个范例,帮助学生思考。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个“问号王国实践馆”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四个组,分别观察小乌龟、小金鱼,品尝火龙果、橘子等。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然后选择一个最有价值、最精彩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这样,不仅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7篇

一、教材21、22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段主题文、一个活动、一个话题组成。本板块的主旨是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性,探究视力下降的原因。教材开篇呈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了明亮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蓝蓝的天空、欢乐的校园,还有妈妈的笑脸„„”的主题文,从学生接触最多的蓝天、校园、妈妈的笑脸等情景说起,旨在提醒学生眼睛的重要。接着教材呈现了两幅情景图:“再小我也能找到你”“失去视力真不方便”。眼睛不仅能看到物体,还能看到细小的物体;蒙上眼睛,使简单的写字也变得不方便。两幅情景,旨在让学生体会明亮的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

近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病,成为一个社会病,一个社会问题。我国是近视眼的患病大国,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近年,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小学生的视力状况更是令人堪忧。这不仅值得我们成人深思,更应该提醒小学生自己重视。教材首先设置了“调查一下班上有哪些同学的视力下降了。请他们谈谈视力不好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的活动,呈现了四位同学讨论视力不好给生活带来不方便的情景图,旨在通过学生调查本班同学视力下降的现状及由此引起的烦恼,引导学生意识视力下降现象就在身边及视力下降造成的危害。

视力下降给学习、生活、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视力下降的呢?教材设置了“文文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呢”的话题,列举了文文生活中三种影响视力的坏习惯:躺在床上看书、趴在桌子上写作业、长时间玩手机。其实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还有很多,这三种习惯只是以点带面,旨在提醒学生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会损害我们的视力。

教学建议 :本板块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眼睛的重要性,视力下降带来的不便和视力下降的原因。

教学眼睛重要性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眼睛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也可以用玩“贴鼻子”游戏让同学们体验眼睛的重要性。同学轮流上台,用布蒙上眼睛,让他们给黑板上事先画好的娃娃贴鼻子。随后,让同学们交流蒙上眼睛后的感受,从而体会眼睛的重要性。

视力下降带来不便的教学,可以让班上视力不好的同学现身说法,让他们谈谈视力下降对学习、生活等带来哪些不便。身边真实的事例让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视力不好的危害,更能引起学生对保护眼睛的重视。也可以让一位视力好的同学与一位视力不好的同学做“辨物比赛”,从而让学生体验视力下降带来的不便。

视力下降原因的教学,可以现场调查班上视力下降的学生,请他们谈谈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播放视频资料,告诉学生一些不良的习惯会损害我们的视力。

二、课本23、24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段主题文、两个话题、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的主旨是引导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怎样预防近视呢?教材设置了“预防近视的好方法有很多,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的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预防近视的方法。话题下呈现了三幅情景图:不在强光下看书;眼睛累了,多看远处,多看绿树;看电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从行为习惯方面介绍了预防近视的方法。对话框内“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保护眼睛也有作用哦”,则从饮食营养方面介绍了爱眼护眼的好方法。“亮晶晶的眼睛是多么重要啊!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对以上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升。

预防近视的方法很多,对学生而言,读书学习是其主要任务,让学生在读书学习中预防近视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教材重点强调了正确的写字姿势与做眼睛保健操对预防近视的重要性。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读书学习中预防近视的重要方法,怎样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呢?为此教材24页重点呈现了正确写字姿势图与写字歌谣,“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提供了正确写字范例与要求。“练一练,谁的姿势最正确;比一比,谁坚持得最好”,旨在希望通过练习,学习正确写字方法,通过坚持,形成良好书写习惯。

做眼保健操也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方法。教材24页专门设计了“练练眼球操,消除眼疲劳”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爱护眼睛要从预防保健做起,从做眼保健操开始。教材呈现了一首儿歌,让学生在儿歌声中做眼保健操,既能爱眼护眼,消除上课疲劳,深入体会做眼保健操的意义,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资料“我知道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政府、社会对保护国民眼睛的重视。

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怎样预防近视,比比谁的写字姿势最正确和做眼保健操。

怎样预防近视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教材中告诉了哪些预防近视的方法,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预防近视的方法,自己使用了哪些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说。另外,不能忽视食物的营养对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科普知识引导。比如用调查数据、医生或科学家的话来补充说明,对学生的认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提升。比比谁的写字姿势最正确的教学。“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教材用形象易懂的文字呈现了写字的标准姿势。这“三个一”,在学生刚上一年级时,就已经知道了。所以教学时,要以学生反思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为重点,提醒学生坚持做到,养成习惯。还可以开展坚持“三个一”习惯的比赛,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来更好地养成习惯。

做眼保健操的教学。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消除眼疲劳的做法,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这个眼保健操简单易学,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见缝插针地练练,及时消除眼疲劳。

三、课本25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两段主题文、三幅情景图和一段话题组成。

教材开篇呈现“眼睛是很脆弱的,容易生病和受到伤害哦”的主题文,点明了本板块的主旨,同是也为呈现下面的内容做了引领。前两个板块充分了解了近视这一眼睛常见疾病的形成与预防,预防近视仅仅是保护眼睛的一小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为此,教材呈现了三幅情景图和一幅学生讨论交流图,从眼病知识的了解、眼病的预防、眼病的治疗、眼睛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力图从各方面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爱眼护眼,掌握正确的爱眼护眼常识,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注意用眼习惯和卫生,细心呵护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更亮”的主题文,进行了本课的总结提升。

教学建议: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如何去保护眼睛;然后教师总结:眼睛是我们的“侦察兵”,眼睛不好,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学习也受影响。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充说说眼睛除了容易近视,还会得什么病?应该怎样来预防?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动画或医生的话来进行正确的引导。

(出示课件)护眼歌

人体眼睛是件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眼镜不会把我找。手不揉眼讲卫生,红眼沙眼得不了。

上一篇:开朗学生毕业留言下一篇:拓展成就报道的重要手段:电视系列报道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