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讲稿范文

2024-05-22

舆论学讲稿范文(精选6篇)

舆论学讲稿 第1篇

舆论的形成过程

什么是舆论?前面已经介绍过关于它的定义。简单地说,舆论指的就是某一特定的群体中大多数成员针对他们所共同关心的事务进行公开的评价和议论。可以说,议论就是舆论的外在形式,也是舆论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是舆论,只有当议论具有一定的广度,即覆盖了一定的空间,作用于舆论的客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对客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时,议论才形成舆论。

从议论到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受社会环境、公众心理、舆论客体等多方面的影响,很难用一个固定的程式来概括它。但鉴于它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给舆论的形成过程梳理出个大致的轮廓。一般理解中,舆论的形成可以简单分为意见产生、意见整合以及获得影响力三个阶段。

首先,来看舆论形成的第一个阶段——问题、事件的出现引发议论,从而造成意见的产生。

一、意见的产生——问题、事件的出现引发议论

舆论的发生总是起因于社会上所发生的特殊事件,或超越、违反社会规范的特殊行为,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正是人们对特殊事件和行为的关注,因而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议论中可能还会夹杂种种情绪表现。

1、问题发生——社会矛盾的出现

舆论是对社会现实的意见,总是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我们已经熟悉的事情是很难以引起我们的注意的,从而也就难以形成舆论。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中央一套每晚七点准时播放的《新闻联播》,人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因此也就没有引起议论进而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舆论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社会中矛盾的出现。当社会矛盾不能得到很快的解决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引发议论。

作为舆论客体的社会问题,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公共性、冲突与反常性以及现实性。所以问题的发生也就意味着值得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通常是那些有争议的、不合常规的、现实的那些舆论问题。例如追星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了能看一眼自己所喜爱的明星,一些歌迷、影迷苦苦追寻他们的信息资源,这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不足以引发议论。然而,如果在追星过程中出现了反常现象,则会引发议论。

“杨丽娟事件”正是如此:甘肃女孩杨丽娟,从16岁就开始疯狂地迷恋刘德华,看遍了刘德华所有的影片,唱遍了刘德华所有的歌曲,而且还日日夜夜背诵影迷和歌迷组织的《华仔颂》,最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们却筹钱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

为了能和刘德华见上一面,在2007年3月,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万元来到香港参加由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终于见到了在多人陪同之下的刘德华。但他的父亲为了达成女儿和刘德华单独见面的心愿,结果跳江自杀。此时这一追星事件就受到了分外地关注。

通过这个事件可以发现,舆论问题的发生是社会现实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是现实问题和当前的制度文明、观念文明形成矛盾冲突,必须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就需要用舆论的力量来吸引社会的注意力,以便引起社会的关注并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来提升现有的制度文明、观念文明在解释和处理这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舆论问题发生的一个基础性原因。

(任何社会问题的发现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也决定了舆论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要经历从“潜问题”到“显问题”的两种存在状态。)

2、意见领袖的发现——从“潜问题”到“显问题”

“潜问题”是指虽然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社会现象和行为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这种威胁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时,问题以隐性的方式存在,这是问题的潜伏期。“显问题”则是指“潜问题”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对社会公共利益构成的某种威胁已经通过相关事件集中体现出来,这时,作为舆论客体的事件、问题就产生了。

杨丽娟事件属于个别现象,因她而引起热议的青少年追星、家庭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本来就存在,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而杨丽娟将这些问题集中于一身,并造成了家庭悲剧性后果,才使得这种状态由“潜问题”演变为“显问题”。

再比如“野蛮拆迁问题”,拆迁条例的实施在早期就存在着公权和私权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商家和个人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但相关关注热点还未形成。直到发生了一些拆迁户用自焚的方式抗拒“暴力拆迁”的事件发生后, 这一“潜问题”才演变为“显问题”,随即引发了公众对拆迁的深刻反思。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和事件发生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同一时间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产生,开始总是个别人发现了这些现象,然后根据自身的判断把消息告诉周围的人。

例如老师告诉学习委员说今天的课不上了,开始只有学习委员知道这件事情,而班里的其他同学则不知道,学习委员根据自己的判断把这件事情再告诉班里的其他同学。同学们知道后则会讨论为什么老师会不上课等问题。

也就是说,问题和事件起初是由个别人发现的,个别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对于从“潜问题”到“显问题”演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常要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即消息灵通、分析能力强,此外还要具有人格魅力,拥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向心力。

(问题和事件的发生并不能直接引发人们的议论,首先它要引起舆论主体的注意。舆论有一个从“注意中心”到“议论中心”的发展过程,从而引起意见的发生。)

3、意见的发生——从“注意中心”到“议论中心”

“注意中心”和“议论中心”的形成,分为突发式和渐进式两种形式。突发式一般由突发性事件引起,在短时间内便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社会公众关注,人们打探各种消息引发议论。如突然发生的车祸、森林火灾等。渐进式则是一开始只有少数人注意,后来逐渐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如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开始只有内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领导人知道这一事件,大多数人都是等到航天飞船发射时,才知道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注意中心”和“议论中心”的形成,还可以分为自发式和启发式。一般的民间舆论,由“注意中心”到“议论中心”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如奥运会期间,人们自觉地观看奥运比赛,然后进行讨论,而不受任何强迫;再比如刚刚举行的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等等;但是有时候,为了某种需要,政权机构、决策机构、舆论领袖和传播媒介会启发和引导一定的议题,从而形成“注意中心”和“议论中心”。这也是当代社会常见的一种舆论手段。

再回顾一下刚刚提到的“杨丽娟事件”: 杨丽娟的父亲死时留下了一封遗书,他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他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此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互联网上更是火爆,甚至有人在新浪博客上专门为杨丽娟建了个人空间。一时间,杨丽娟成了社会议论的中心。

其实这个事件值得全社会反省,每个人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作为年轻的一代,追星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偶像只能作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没必要这么疯狂的追逐一样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努力地去充实自己、完美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没有真正的政治和社会信仰却盲目的信仰这些,这是价值观念、信仰观念的一种错位,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当加以关注。

客观社会的问题和事件发生了,并且公众在主观上也和这种问题、事件产生了矛盾,这时候注意和议论便开始了,舆论进入了它的最初形式——意见产生了。

(当特定的事件或问题引发讨论后,个人最先介入到这一过程当中。个人意见起初是分散的,彼此没有或很少发生交流,但其中蕴含着能够形成舆论的相同性意见。这时,就进入了舆论形成的第二个阶段——意见整合阶段。)

二、意见的整合——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

意见整合阶段,即是意见的社会交融阶段,是指个人意见通过公开表达与其他个体意见相互交流、碰撞和修正,从而使得多样化的个人意见整合为大体一致的意见的过程。

个人意见产生后,人们相互交流、讨论和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形成一个“舆论场”或“舆论圈”。在这个意见场中,意见会呈现出一种流动状态,即个体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也会根据他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在相互的碰撞中也相互补充融合,这样就形成了同类意见的合流,合流的力量也就使得被多数人认同的意见在众多的个人意见中凸显出来。

1、意见的互动与趋同

个人意见的空间扩散是通过沟通、交流实现的。在交流中人们之间不断克服差异性,形成舆论产生的意识源头。当一种意见得到多数人的赞同,沟通就在若干人中间进行,也就出现了社会讨论。这种讨论最初是随意的、缺乏社会组织的,因此形成无数个议论圈。“议论圈是指少至几个人多至十几个人聚合在一起相互交谈取得初步一致意见的沟通状态。”它是自发形成的,是舆论传播的最小单位,也是社会舆论的最基本形式。

如“华南虎照片事件”中,正是个别网民们首先对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才引发了众多网民对这一事件的积极关注与参与。网民们不仅在自由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还相互辩论,不少网民还以理性和求真的态度,积极寻找有力的证据,最终各种意见交汇聚合成了两个主要的意见群体——正方“挺虎派”和反方“打虎派”。也正是在网民的不断推动下,网易公司将其挖掘到的全套清晰“华南虎”数码照片公布于众,并且暗示拍摄这些照片者可能并非是周正龙本人,事实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由此可见自发的网络舆论也可以成为一种巨大力量。

议论圈的形成有一定心理机制,一旦形成就开始相互对峙。在正常的外部环境中,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既相互对立、排斥又相互补充、渗透,各议论圈所持有的意见不断进行争议、妥协,不断地求同存异,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意见的互动又有意见的整合。

就意见互动而言,这是一个以个体或局部利益为基础的意见争论、交流的过程;就意见整合而言,则是一个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求同过程。

以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舆论为例:三峡工程自论证开始,无论是在专家学者当中还是在普通民众中就一直存在支持与反对两种不同的意见。在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三峡工程议案以1767票通过,同时有177票反对,664票弃权。正是众多反对者的意见成为三峡建设的“金玉良言”,让三峡工程的施工建设更注重科学论证、更加完善。起初,支持者与反对者就是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形成不同意见,并相互争论,这就是意见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反对者提出的种种难题,被支持者详加考虑,成为后来三峡建设中攻坚的主要目标。当问题被克服,反对者的声音也就逐渐消失了。这体现了意见相互渗透、补充达到趋同的过程。

因而,意见整合阶段所呈现出的舆论并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叠加,它是多样化的个体信念、意见、态度和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趋于基本一致的过程,最终形成的公意是在个体意见互相争辩、说服、劝诱、认同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公众集合意识。

(当然,在意见互动与整合过程中,舆论领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2、舆论领袖的作用

舆论领袖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和消息源并且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这个概念是相对的,许多人在不同时候或不同关系中都有可能充当某个舆论客体的“舆论领袖”。公众意见由议论圈向更大的意见群演变的过程就得益于舆论领袖对公众的感召力。

舆论领袖对群体意见的影响,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集中群众的智慧,消除各个议论圈的差异或将差异最小化;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独到的分析能力分析评价社会问题;最后进行表达,纠正公众中某些错误的观念。

舆论领袖对舆论形成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充当舆论领袖呢?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舆论领袖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⑴在他居于领袖地位的领域中被公认为见多识广,并且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⑵比一般受众更多地接触各种信息来源,更多地接触群体之外的社会环境中的有关部分;

⑶在某一领域内,扮演着作为群体其他成员的信息来源和领导者的角色,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或社会威望。

在意见互动与整合的阶段里,人们在舆论领袖的带领下,意见在一定群体范围内开始趋同。当然在许多情况下,公众意见并不能达到完全统一,真正的舆论可以但又未必一定使各个议论圈统一在共同认识之下。在不同意见求同的过程中,各个意见群不断吸收社会成员加入,使意见认同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小的意见群在互动整合过程中逐渐组合成大的意见群,形成几个比较大的意见群落,它的极端就是形成两大对立的意见群。

(此外,个人的意见、群体的意见在互动、整合、汇集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各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形成更大范围的舆论。下面,来学习最后一个阶段——舆论的形成。)

三、舆论的形成——权力组织及大众传媒的介入,使其获得影响力 这个阶段也被认为是获得权威的阶段,是指经过意见整合后所形成的舆论,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无形力量,影响公共事务的发展,从而显示出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获得影响力,也是舆论最后形成的标志。

在中国,党和政府具有政治权威性,大众传媒也相应地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质。党和政府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在政治领域保持强大优势,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大众传媒往往起着中介作用。这种强大的作用是其他社会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一旦出现偏差,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就某一舆论客体发表意见,往往可以迅速通过各级组织传达、贯彻下去。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则开始履行其政治职责,集中版面或时段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从而影响各种个人和群体。这种舆论作用之强大,甚至可以在一个时期内让公众的话语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曾经出现过的全国同讲政治流行语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强调要实事求是,不千篇一律)和20世纪90年代的“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要实现中国的高速发展,就要解放思想)等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在政治领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优势。但在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特别是在生活领域,大众传媒则更多地承担起了影响作用。这些领域的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大众传媒往往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举例:2005年2月4日清华博士生董秀海卷入一场乡村流血冲突事件,董秀海家与邻居马开亮家因建房纠纷引发斗殴,导致马开亮死亡。事发后,众多媒体报道的标题都异常醒目——“清华博士涉嫌杀人”。但随后,“涉嫌”两字很快被忽略,“博士杀人”的字眼频见于媒体。某知名门户网站甚至特别制作了名为“清华博士棒杀乡亲”的专题。一时间,此案轰动全国,甚至引发了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为何缺失”的讨论。然而, 2007年3月5日,浙江省丽水市检察院对董秀海一份不起诉决定书的发出,使当初那些沸沸扬扬的讨论,顿时显得甚为尴尬。纵观董秀海事件的始末,因为清华博士生的身份,使得他卷入的这场乡村流血冲突事件备受关注。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甚至不惜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最终导致大众传媒没有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看出,在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中,权力机构与大众媒介对舆论的形成具有强大的作用。

但事实上,不同舆论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一定都要经过上面几个阶段。例如: ⑴一些小范围的舆论自始至终都处于较小的范围,不仅不需要形成一致的意见,而且也不需要或不会出现领袖人物去关注;

⑵有些宏观舆论的问题,相当部分的公众也许根本不是它的主体,也就谈不上群体中的心理互动;

⑶而对于一些重大问题,舆论领袖可能并不急于发表意见,在这之前,就可能形成舆论,尽管可能是质量并不高的舆论;

⑷还有一些舆论是直接通过党政领导人的言论和大众传媒引发的,也有些是与公众利益有关的舆论,可能会由外部信息刺激直接形成等等。

此外,还有更多其他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影响着舆论的形成。文化和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这种制约作用贯穿舆论形成的全过程。绝大多数的舆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圈、民族圈和宗教圈的范围内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与道德传统的印记。卢梭认为“所谓舆论,就是社会成员不自觉的道德状态”,李普曼也提出了“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些看法”。他们的话语都具有一定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感受到,舆论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多数都不是从法律层面上展开的,而是从道德意义上,如从善恶、美丑、是非等层面展开。道德作为文化传统中最稳定的因素,要求我们在探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这一因素。

舆论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有些时候,舆论的表现十分新潮,但是它的深层内涵却非常陈旧。传统文化和道德对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传统的舆论主体和新潮的舆论主体有时是相同的。道德成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只是这种变化非常的缓慢,即使在当代,观念上的变化也需要经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学习的这三个阶段只是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我们在具体区分和探讨舆论问题时,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舆论学讲稿 第2篇

一、文艺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

1、研究舆论接受理论的原因

当我们谈论“舆论导向”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把传播者置于主导的一方。如果考察一下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类80%的语言行为都属于信息接受性质,即由人听或阅读;只有20%的语言行为具有发出的性质,即对别人说或写。甚至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如此!

比如: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你不要看他们每天准时准点的在那说,感觉他们的“说”的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说这三十分的内容,他们要准备多少倍的信息来为这些做准备。并且听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获得信息,你看新闻时想同主持人进行交流,那他肯定听不到;但也有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广播节目,那主持人和听众就可以进行交流,人们向主持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主持人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个方面讲,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信息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的方面,对于媒介引导舆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2、文学艺术对舆论转变的影响

就具体的传播内容而言,人们对新闻的偏好虽然能够对观念现代化起塑造作用,但强度远不如传统娱乐节目大,比如像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等,由于这些东西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力量,对现有舆论的影响力大于直接的信息传播和劝服性传播。

(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念现代化”不是指“穿得比较光鲜,吃得比较丰盛,住得也比较奢华”,而是指文化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

举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的公益广告中天天再讲“全面戒烟”、“禁止吸烟”等,但是有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能有几个人看这个受到了影响并开始戒烟。同样的,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非诚勿扰》,所有女嘉宾都说,“我不喜欢吸烟的男人”,那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肯定就想了,我要戒烟了,不戒烟连媳妇儿都找不到啊!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职来职往》中,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不能吸烟,那看到的人,肯定会想“赶紧戒烟吧,要不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了啊,那么以后还怎么生存?”

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对舆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情绪型舆论的影响,它也显示出特别的效力。我们强调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为了使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因此,文学艺术在形成积极舆论、转变消极舆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中,我国的作家们早在80年代就注意到接受理论对时下创作的意义,著名的当代作家、红学研究家刘心武说:“我在寻求什么?这不能不涉及到接受主义美学对我的启示。过去我们习惯的古典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作者往往把作品写得很完美,很周到,很富于情感,他能够引导读者随着他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沉浮。这样,读者几乎等于被作者所控制。接受主义美学,则反对这种控制„„读者再创造的越丰富多样,作品也就越成功,它的价值也就越体现得充分。”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公众生活的背景,文艺接近读者转化为一种现实。把文学艺术影响舆论的视角转移到公众方面,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一些简单的政治宣传式的引导方式,这对于有效地转变社会变迁时期我们舆论的惶惑、浮躁和不稳定等问题,促进生成健康、稳定的良性舆论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

1、目前我国公众的文艺接受特征:

那么,目前我国公众的文艺接受表现出哪些特征呢?如果从不同角度归纳一下,可以有以下几点:

⑴ 提供丰富的感情,成为对文艺作品的首要要求。

当舆论表现出惶惑、浮躁和不稳定的特征时,公众在社会竞争中需要文艺提供的是温情、诗意的精神解脱。文艺主要通过大众媒介而接近了大众,但是它面对的已不是过去数量不多但审美素养较高的中高层公众群体,而是数量巨大、每天围坐在电视机、电脑旁边的普通公众。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的眼光,但是情感要求却很强烈,没有持久的耐心但有强烈的享受动机。

比如:现在非常热的微博,微博不是权威人士的专属品,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心情,宣泄自己的感情。但是同时人们在看到别人的微博信息时,也不会去细细地品味,大部分都是一扫而过、一笑而过,除非是自己特别关注的人和事!

⑵“直观—感知”成为主要的接受方式,过去文化精英式的“阅读—思考”接受,转向了凭借大众媒介直接感知艺术。

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物欲膨胀,也有一种取消人们的理性空间、减弱创造性的趋势;现阶段的生活享受和消费的丰富诱惑,掩盖了精神领域深度追求的匮乏、文化历史感的衰退。

例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文学创作方面应用的开始,创作者不必对自己所写的作品负责,而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也是无所顾虑的,但是现在网络文学也是鱼龙混杂,精品与糟粕同在。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人大多都是一些青年人,这些人或者出于爱好,或者处于新奇,他们或者有文学功底,或者只是高中毕业。总之,毕竟不是专业的作者大家。能写出好的作品我们当然需要夸奖,写不出好作品我们也无可厚非。所以利用网络这种表面看来很自由的环境,很多作品粗俗滥造,出现了很多可以称得上是无任何意义的“垃圾之作”。

⑶ 审美包装化。

随着网络技术和大众传播的持续泛化,文学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原有的艺术“审美”失去了它的独特精神价值和惟一性,普遍地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直观形式。

举例:11月26日,报告厅讲座: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春青的讲座,“从贵族审美到大众审美”,说得就是类似于这种现象。

现在阅读小说、看电影和电视文艺节目、听音乐等等,不仅仅是“审美活动”,而且人们还用以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审美化”。

比如:看到电视中的哪个明星,穿的什么款式的衣服非常漂亮,然后自己在现实中也要去买一件类似的。咱们在淘宝网上挑选东西时,经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此件衣服与某明星在某部电视剧中的衣服为同款,一个月销量已超过上千件”等字样。这时,我们肯定也会考虑到是不是把它列为首选?

⑷ 自由选择所要接受的文艺作品,成为公众的态度。这也是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造就了一类规模化的、工业流程式的大众文化,它们在数量上占据着文化市场的较大份额。在目前公众的审美素养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它们的选择对于文学艺术家和文化商人的反馈作用,蕴育着一种较低层次文艺作品的循环再生圈。

也就是说,开始是一小部分大众需要审美素养相对较低的作品,那么文化商人就迎合这些大众的口味,加以大量的复制生产。这些艺术作品流传到市场上之后,又调动了一部分人的兴趣,这样就促使商家进行更进一步的生产。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几种文艺接受的特征,从不同角度潜在着对人文关怀、生命价值意识、理性和永恒历史的拒绝。在拒绝这些“沉重”的接受之时,公众实际上也以十分矛盾的心态承受着生命中的“轻”,“拒绝意义”的危机中萌发着对意义更强烈的需求。因为解脱式的情感需求、直观的轻松接受、形式主义“审美化”的包装,以及跟着感觉走的选择,往往使人在丰富的文艺感性陶醉之中无所依傍。于是随后便出现了第五种文艺接受的特征。

5、对社会生活、自身生存状态、发展前景的意义需求,以及对社会文化的批判要求,也变得强烈起来。

面对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现状,这时人们需要理解和评价自己,在文艺接受的时候把其中的世界同自己的世界组织在一起,镜式地反观自身,构造自己生存状态的形象,希望得到当下的精神依托,以及对未来的把握。

2、我国公众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

这些当代的文艺接受特征,形式上几乎是对我国传统文艺接受特征的否定。但是在实际接受中,传统的接受心理依然不知不觉地支配着公众。

⑴ 伦理化

扬善惩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一向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作品的基调,道德批判往往高于文艺欣赏本身。当人们接受文艺作品(包括影视),在为主人公叹息、唏嘘、请命之时,其判断标准多少还是固有的伦理观念的延续,诸如忠孝节义之类的当代泛化。如果出现一些人们所不能接受的道德内容,无论作品是否经典,是否革命的主旋律,最初都会受到抵制或遭到明显的曲解。例如:《红楼梦》,只是改变了“好人全好、坏人全坏”的道德论写法,于是便出现了鲁迅所说的情形:“反对者却很多,以为将给青年人以不好的影响。这就是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11月26日,报告厅讲座:南开大学教授王志耕,“人文主义的前世今生”,讲鲁迅不希望青年人读中国作品,认为这些中国作品会使青年人失去个体意识。)

在这里,除了说明接受中的伦理化特征外,也引出了另一个接受特征——实用化。

⑵ 实用化

我国传统的儒家信息传播观念中,实用理性是十分突出的,对于文艺作品,同样要求文以载道,特别讲究映照人生世态。发展到现代,便有接受中的对号入座、要求立竿见影,读了就要有收获等等表现,还有一些较为极端的,甚至能够将几部文艺作品的功用,在较长时期内与兴邦、丧邦联系起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出现另一种表现,审美的现实感变成了“有用性”的愉快感,“美”在艺术话语里变成了一种“对快乐的承诺”。

⑶ 故事化

文艺作品艺术性表现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叙事套路:有头有尾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时间、地点、人物明确无误;故事结构则讲究对称。(例:这从我们小学学习的叙事性文章都能看的出,一提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种历史传统也造就了习惯于这类故事套路的读者或观众,人们追求真相大白或大团圆的结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现象呢?其深层的原因如同鲁迅所说:“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底缺陷,„„倘在小说里叙了人生底缺陷,便要使读者感着不快。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⑷ 正剧化 由于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大多需要体现现世观念,因而内容以严肃著称,很少震撼人心的悲剧,缺乏幽默、意味深长的喜剧。于是,受这种氛围熏陶的普通读者或观众,很难从审美角度欣赏世界著名的悲剧和喜剧,倒是传统的插科打诨式的丑角喜剧小品更能吸引人们的兴趣。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喜剧:引起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是一种“含泪的笑”,以达到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的效果。)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轻松愉快而得到迅速发展,以致“生活成了一堆小品”。这也许是在传统内的对正剧化的一种现代回应。当然,也存在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正剧化作品。

例如:“宫斗正剧化”,前段时间热播的《甄嬛传》就是一部宫斗戏,我个人认为郑晓龙导演的《甄嬛传》这部宫斗戏拍得就非常不错。绝大多数宫斗戏着眼于争宠的技术层面,《甄嬛传》也把大段笔墨投注于此。在勾心斗角的后宫生活中,甄嬛由只求自保的文艺女青年,演变成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猎杀者。不管是论计谋还是论虐心,这部剧不比任何同类剧更温婉,可能还更激烈。

但《甄嬛传》没有停留于暴露层面,而是在甄嬛嬗变的过程中焕发出一种悲剧感和批判性。甄嬛貌似剪除了所有的对手,以太后之尊母仪天下,但她深爱过的皇帝早已变心,她最爱的果亲王死在她怀里,她的儿子一辈子不知道父亲是谁,她的姐妹们几乎全成了她的敌人。这个没有胜利者的结局是对争宠哲学的深刻批 判:一大帮环肥燕瘦的女人成天围着一个心不在焉的中年男人转,挖空心思博取欢心,狡计百出残害同类,这是极其扭曲的价值观,可悲可恨可笑可怜。

《甄嬛传》的另类还体现在它有写史的用心。通常的宫斗戏都会建构完全架空的时代背景和戏剧环境,把那些血淋淋的厮杀提供给观众就完了。《甄嬛传》这部小说写得也是没有明确所指的朝代,皇帝也是风流潇洒的多情种子,但经过郑晓龙团队的改造,电视剧落定在雍正年间,登基时即已43岁的雍正由年龄相仿的陈建斌来演,一下子就颠覆了小说的青春偶像气味。不仅如此,它在服装、器物、礼仪、陈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在影像格调上沉稳朴实,力求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感来。尽管剧中的戏剧冲突多为虚构,但经过导演的二次创作后,它紧紧依托人性脉络和历史氛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本质真实。

穿越剧把皇帝弄成心有千千结的男青年,那是古装偶像剧。有些宫斗戏安排一个“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姑娘在深宫里传扬自己的价值观,那是一相情愿的幻想剧。“一夫多妻制”的宫廷里,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和谁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宠幸”这一资源的稀缺性,后宫妃子的争斗是永恒的。《甄嬛传》较为可信地表现了后宫之争,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正剧化”作品。

⑸ 从众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公众对于当代文艺的接受往往缺乏独立的审美意识,多数人在接受文艺作品时习惯于追随社会上一时的阅读或观赏时尚,缺少富于个性的文艺兴趣,于是在近十几年内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某一小说或某种文学“热”、某部电影或电视剧“热”。

举例:回顾电视剧的流行趋势:一开始流行皇上,像《康熙微服私访》、《雍正王朝》;后来又有关于太后《慈禧西行》、《孝庄秘史》;紧接着是《还珠格格》、《刁蛮公主》;再后来又出现了《金枝欲孽》、《甄嬛传》等后宫嫔妃争宠;现在终于有拍太监的了,电视剧《大太监》。

(小笑话)2012年最奇葩分手理由:一个朋友,因为在丈母娘家亲戚的婚礼上了跳了江南style,被女方爹认为此人不正经,被退婚了。

这些传统的接受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公众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有些正在消亡,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不会很快消失,会以各种新的形式再生。这里很难用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等是非标准来衡量,需要的是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和民族特性。

三、依据文艺接受特征引导舆论

研究文艺接受的目的,强调的是读者通过接受中的自我创造获得一种“净化”,既包含文艺的陶冶和审美的提高,也包含增强理解世界的能力,从而作用于社会行为。就此,德国的文艺理论家、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提出:文艺接受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补偿”,更是“更新对于外部现实和自身内部现实的感知认识方式,获得看待事物的新的方式和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根据公众的现实文艺接受特征,讨论媒介如何引导舆论,将有助于使舆论引导科学化。

1、构造文艺文本的召唤结构,无形中促进舆论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众媒介渠道的文艺作品,有不少属于“好看”的作品,它们能够适应读者的接受特征,或者用铁血动作直接刺激感官(如:一些动作很激烈的美国动作大片儿)、或者用言情酿造温情的氛围(像一些台湾偶像剧、韩剧等泡沫剧、肥皂剧),或者实话实说地复原现实大众生活的烦恼与无奈(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蜗居》、《裸婚时代》等,就折射了现实状况的沉重)。可以说,现在的文艺文本,从各个方面都努力地贴近日常生活。这些都说明作者确实有很强的“读者意识”,对于读者的现实接受特征是清楚的。

但是这些文艺作品只能满足公众一时的情感幻想或情绪宣泄,而实际效果却强化着人们的浮躁情绪,并不利于对舆论的正确引导。究其原因,是由于完全抹平文艺作品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距离,完全顺着读者的接受情绪,虽然好看,但不经回味,因为读者接受中很少发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当代许多作者的“读者意识”基本是一种商业眼光,与注重读者的艺术接受尚有距离。(其实这是市场经济对文学创作的负面影响之一,而艺术应该是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

可以说,文学作品具有这种能力,即努力构造文本的召唤结构,形成适中的美学距离,调动读者与文本交流的积极性,既要好看,又令人回味,有所感悟。例如表现公众的日常生活,如果完全地复现就等于时事报道,而能够引起与读者交流的文艺文本,则是具有使日常生活陌生化的结构特征,留有空白,提供给读者对既定经验和观念带有否定意义的成分,这就比纯粹的审美包装更容易在读者“直观—感知”的接受方式中,首先留住他们的目光,促使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文本的创造,重新构造自己的经验和观念,这种效果就是前面讲到的“通过读者的心灵,经历一种受到引导的转化”。不仅要实话实说地再现生活的的烦恼与无奈,更要通过文艺文本,将反映的公众情绪,通过公众自己转化为带有理性色彩的情感认知。

例如:现在网络文学缺乏真情描写。不管是任何题材的小说,离开了情的描写,就像是没有了灵魂的空壳。然而现在的网络文学,太多的“一男配多女”的现象,太多的滥情,太多的虚情假意,让人看来完全没有真实感。主角身边的女人全都是天生尤物,不是公主就是美女,有意思吗?我们写小说,可以脱离现实,但是太脱离了,就没有意义了。

长篇武侠小说《诛仙》在网络中的评价不菲,而且也已经被改编成了游戏,受到广大网友的推崇。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段感情在里面,或许这情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却打动了不少人。

其实,文学文本也可以通过平常生活小事对读者产生引导作用,即描写普通人生活的文学文本中设置较好的召唤结构,激发读者参与较高层次的创造,而不是仅仅追随读者较低层次的需求。

2、减少文艺文本的教诲意味,用艺术魅力感染人。

目前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文艺作品中,有不少内容虽然健康,但却很少有人阅读或观看,其主要原因是教诲意味浓厚,而艺术制作却很粗糙。

例如:有这样的节目叫做《法律大讲堂》,上面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教授,开始说一些规规整整的法律条文,我估计大部分人不会去看这样的节目。相反,如果让一些年轻的面孔做主播,在讲这些法律条文的时候,加上适当的案例,将氛围弄得生动活泼一些,那看得人就会很多了。

在这方面,文学接受理论的分析将有助于说明这类作品失败的原因。任何文艺文本的材料都含有两种成分,即社会规范与文学引喻。前者构成了我们常说的文艺能够引导舆论的基础,而后者则构成文艺引导舆论的特殊方式。

从欧洲中世纪的虔诚文学、教诲文学到当代的各种主题小说和宣传文学,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都含有教诲意味。

文艺文本的教诲意味:

⑴ 通过主人公揭示必须遵守的规范。

无论次要人物缺少什么,都会得到主人公的补充,而不论主人公缺少什么,他都学着为自己补充。它们的功用不是展现外部与外部思想体系竞争的审美客体,而是为特定思想体系的缺陷提供一种补偿。

也就是说,主人公是完美的,让人们反思自己,去向主人公学习,将自己变成完美的形象。

⑵ 作者将自己的理解和优良教养的法则,清晰地表现出来。

这种情形会造成文本的单一意义,结果便把审美效果等同于意义汇编,审美经验很可能导致非审美的经验,带来读者的厌恶。看过这样一部动画片没有,《米奇妙妙屋》,在每集的最后都会有这样一句台词,“今天是完美的一天,让我们一起来跳米奇妙妙舞吧”,怪不得影视评价说只适合“3岁以下的小孩子看”。

⑶ 完整地接受读者已经熟悉的、规范的思想体系,以适应读者。文艺的接受与一般的信息接受很不相同,前者出于情感和享受的需要,后者是出于积累资料的需要。文艺在本质上是反对说教的,在艺术的一切功能中,审美作用应该是艺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功能。特别在当代,人们接受文艺的出发点是愉悦,接受方式是自由选择,只有找到了适应自己需要的作品,才谈得上引导和效果问题。鲁迅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说:“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

随着读者鉴赏能力的提高,这类教诲性的文艺作品往往成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客体——公众嘲讽的对象,公众可能警惕地封闭心灵,拒绝这类本文,连同其中包含的正确“意义”在内。那么,作者的最初目的也就落空了。

3、利用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融入引导舆论的正面内容。

我们不可能摆脱传统,那么利用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影响舆论,就是题中之义。

⑴ 文艺接受特征中有对道德的关注,可以用来引导舆论,尤其是特殊社会情境下的道德提倡,可以净化公众的心灵。

⑵ 文艺接受中的实用性可以用来为读者构建他们能够接受的各种正面形象。因为读者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对文艺作品中形象地模仿、响应、回答、反叛等。

⑶ 故事化的接受特征“大团圆”结局的这种接受心理,尤其是在社会变迁时期,可以起到弱化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稳定舆论的作用。

⑷ 围绕社会主旋律的作品形成一定程度的从众化,对于影响舆论是有意义的,但是知识需要把握分寸,避免再度造成不正常的“舆论一律”。

舆论学讲稿 第3篇

总体上,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对舆论是持批判态度的。正是对舆论的怀疑使得密尔转向对新闻出版业的强调。一方面, 他强调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的神圣性, 认为公众有权自由表达意见, 且不受限制。另一方面, 他对公众舆论又保有怀疑。密尔并不赞同卢梭的全民直接民主制度。在他看来, 代议制间接民主才是疆域扩大后能有效管理、把握公众意见的重要途径。但除此以外, 我们还需要出版业, 尤其是新闻出版业发挥作用。政治上的代议制和新闻出版业同时成为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

为什么密尔要强调新闻出版业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呢?结合密尔的相关思想, 这其中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 从本质上说, 密尔对大众传媒的强调实际上包含着对公众舆论的不信任。他甚至认为:“整个世界”的意见未必比个人意见更正确无误, 因为群体经验、社会经验同个人经验一样, 都是有局限的。他在《论自由》里说“假如全人类的意见相同, 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 即使在这种场合, 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而公众意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统一, 公众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平庸之才的集合”。归根到底, 密尔是害怕公众舆论对个人自由的吞噬。其次, 这是舆论本身特征决定的。公众意见有弹性, 时隐时现。公众舆论并不具有天然的显示性, 有时候可能只是一种潜伏状态。而如何将这种公众意见公开广泛地传播, 使其成为一种显在的舆论, 这就需要依靠传播媒介。最后, 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密尔认为真理无法不言自明, 而新闻自由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一种意见可以广泛听取其他意见, 或者在与其他意见论战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如果一种意见不能经得起其他意见的挑战, 就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而成为舆论。再者一种意见即使是正确, 如果不对其充分讨论, 那么最终也只会变成僵硬的教条。这个观点类似于约翰·密尔顿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因此一种观点要想最终为多数人接受, 只有在新闻出版业中才能实现。

而李普曼则对大众传媒感到失望。他认为舆论带有很大的文本或符号建构的成分。在这样的环境中, 公众只能作为一个虚构体被媒介塑造。“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概念就是李普曼对大众传媒误导公众舆论所持的批判态度的具体体现。

所谓的“拟态环境”也就是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世界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公众提示的环境。而最致命的就是这种选择、加工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 所以公众通常意识不到, 以至于把这种由大众传媒提示的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加以认识, 并据此作出反应。“拟态环境”的危害就在于它不仅制约公众的认知和行为, 还通过制约公众认知和行为间接作用于客观环境。也就是说公众的认知和行为是对拟态环境做出的反应, 结果实际上却作用于现实环境。李普曼曾说过:“舆论如果是健全的, 就必须组织起来为报刊所用, 不是像今天这样, 由报刊来组织。”而“刻板印象”则说明了大众传媒提供给公众的信息并不完整, 只是残缺不全的形态。在这种零碎的信息环境中, 逐渐形成了我们对各种事物的“成见”。随着时间积累, 这些成见在公众身上会构成一个成见系统, 对我们认识世界产生诸多干扰。

无论是“拟态环境”还是“刻板印象”, 它们都表明公众受媒介塑造, 公众舆论也是在媒介塑造中逐步形成。公众无法透彻地了解、判断现实, 因为他们看待事物时总是带着成见, 即使是对于公共事务也是如此。而这些都是由媒介制造的。因此, 李普曼对公众舆论也存在着不信任。

相较密尔与李普曼的舆论学思想, 他们对公众舆论或多或少都存在不信任, 只是密尔是对舆论不信任源于舆论可能会扼杀个人意见和大众传媒在舆论形成发展中作用;而李普曼对舆论不信任是由于大众传媒总是试图通过构建“拟态环境”来引导甚至控制舆论。他们对大众传媒发挥舆论功能的态度有着鲜明的反差。

密尔与李普曼的观点各有其局限性。以密尔来说, 他对新闻媒介的信任是对公众意见的不信任。但是大众传媒同样是由人甚至是利益集团控制, 带着一定的主观利益、情绪在内, 它同样存在扼杀个人意见、误导社会大众的可能。对李普曼, 他认为公众和公众舆论只能被媒介塑造。但是他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公众也是有理性的动物, 带有很强的能动性。公众在接触大众传媒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 而是选择与自己既有立场观点一致的内容加以接触。我们并不能把大众传媒的舆论功能好坏绝对化。一方面, 不可否认, 大众传媒在舆论传播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取决于大众传媒自身的特性。舆论的波动性和弹性要求有一种传播渠道能够将其迅速发散出去。任何一种舆论都是不完整的, 它只有在随人流、大众传媒传播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完善, 并最终形成一种整体的知觉。不仅如此, 舆论总是时隐时现的, 要使一种沉默的公众意见为更多人所知, 这就需要依靠媒介的力量。大众传媒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进行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它能使舆论传播范围扩大, 参与者增多;它还加速了舆论传播的时效性, 缩短了公众能对新的意见及时反馈。大众传媒以其迅速、公开、传播之广的特性增强了舆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大众传媒对舆论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第一, 大众传媒基于特定的办报方针、市场和标准会对现实信息环境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并传播信息。大众传媒通过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控制着信息的输出。这就局限了公众的视域。媒介的这种话语权, 决定着舆论是否形成。第二, 大众传播引导舆论话题。这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和“培养”理论的功能的影响。大众传媒报道什么, 不报道什么, 用多大的篇幅报道, 在什么版面报道都影响着公众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媒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话题上, 使舆论朝着媒介预期发展。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第三, 大众传播形成“意见气候”。舆论的形成是“意见气候”作用的结果, 惧怕孤独的心理强制公众认同多数意见。而大众传媒正是这种多数意见的主要制造者。

大众传媒发挥舆论功能的方向和程度主要取决于媒体的公信力和平衡报道。大众传媒只有被公众信赖, 才具备了引导公众舆论的前提。这要求大众传媒从公众角度出发, 媒介内容应尊重各种合理意见, 符合人民的要求, 反映公众的呼声。对公众的错误思想, 媒介本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格, 在正确的方向上引导舆论, 从而在公众中树立起权威和影响力, 更好地发挥舆论功能。平衡就是要处理好各方利益之间的冲突, 给各个利益主体以同等的表达自身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样才能使舆论不至于扼杀了个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马凌.伟大的中庸:重新认识约翰·密尔的思想[J].北方论丛, 2003 (3) .

[2]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陕西出版集团, 2009.

利用学讲稿,打造高效课堂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讲稿;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63-0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摘要:利用学讲稿教学资源,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训练反馈等教学环节,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讲稿;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63-0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摘要:利用学讲稿教学资源,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训练反馈等教学环节,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讲稿;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63-04

舆论学 蓝翔 第5篇

新闻121班 徐雯 1209010437 摘要:蓝翔高级技工学校近期被卷入舆论漩涡,伴随它的调侃和丑闻成为全社会肆意消费的话语狂欢。“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声名远扬的蓝翔技术学校一夜之间成了网络段子手们抖机灵的好素材。各式各样的段子和负面新闻,让这家技术学校陷入难以自辩的舆论漩涡。本篇论文将从舆论学的角度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蓝翔广告语 舆论热点 社会心理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最近蓝翔技校火了一次又一次,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火到由红到紫,由紫到黑。先是不知道为什么蓝翔的一句用了24年的广告语突然就成了流行语,在微博、微信甚至公共媒体上都在用“蓝翔体”造句,蓝翔广告词的大热让这所技工学校成了舆论热点。本篇论文将从“蓝翔挖掘机”一词缘何流行,为何会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以及流行的背后折射出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这三方面来剖析这一舆论热点事件。

一.“蓝翔挖掘机”一词缘何流行

“学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本是蓝翔技工学校招生的广告语,最先在网易跟贴区和百度贴吧里零星出现,后演变成网络流行语。在微博上搜索“挖掘机”这一关键词进行舆情走势分析,可发现该词从2014年6月不到5万的搜索量,到11月份舆论热度达到顶峰,搜索量为16万。“挖掘技术哪家强”等成为网络段子手们在一段时期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短语,并在网络上演变出了古文体、学术体等多种体裁。随后又演变为“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使得该词的使用场合更加广泛。

“蓝翔挖掘机”一词的流行离不开蓝翔技校在十几年间,通过广告宣传等途径打开学校的知名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一步分析该词缘何流行。

1、多年不变的电视广告

“学挖掘机学校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试学一月不收费”„„多年来,这些广告语被人们津津乐道和恶搞,“蓝翔挖掘机”随之一词潜移默化的植入了人们的记忆中。

2、自黑与恶搞的段子传播

今年8月份,网上盛传蓝翔技校校长荣兰祥在2014年蓝翔毕业典礼上讲的一句话:“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校长荣兰祥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澄清,“这是被人演绎了,我们没提过清华北大!他们是培养高端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才,蓝翔培养的是一线高级技能人才,是不可比的。”虽然如此,“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的段子已经在网络上疯传有一段时间,当天微博、朋友圈被刷屏。这些网络段子的传播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蓝翔挖掘机”一词的流行度。

3、电影免费给蓝翔做植入广告

或许正是由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网上盛传的段子,近年来,不少影视作品都在植入“山东蓝翔技校”的名字。

2011年11月,电影《失恋33天》第84分钟,王小贱要给黄小仙剪刘海,黄小仙皱着眉头问:“你有蓝翔技校的美容美发毕业证吗?”2013年2月,电影《越来越好之村晚》中,王宝强饰演的男主角在应聘五星级酒店厨师时,饰演招聘人员的演员伊能静说:“我们这里最小的厨工,可都是两大学校毕业的呢,蓝带和蓝翔。”2013年3月,电视剧《老米家的婚事》中,演员马丽调侃自己“高考一二三志愿都被改成了蓝翔技校”。

对于这些恶搞、调侃、嘲弄和消费蓝翔的段落,蓝翔技校毫不介意,甚至被写进了招生简章。此外,蓝翔广告部的工作人员把所有影视剧、媒体、网友“免费给蓝翔做的植入广告”剪成了一部半小时的片子,在网上热传。

二.蓝翔为何会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

真正让蓝翔进入主流视线的还是几年前《纽约时报》报道蓝翔与攻击美国网站的中国黑客有关的新闻事件——2009年,Google等美国公司被曝遭遇黑客攻击。彼时《纽约时报》撰文指出,黑客攻击与中国山东济南的蓝翔技校有关。文中还刻意强调了其“军方”背景,称其是由军方支持建立等等。也正是通过此事件,蓝翔的“神秘”被无限放大。

伴随着神话,网络上关于蓝翔的负面报道也纷至沓来。从“百人跨省群殴”到“蓝翔校长荣兰祥被举报有3张身份证”到“荣兰祥殴打老婆”,到“荣兰祥自曝超生”„„短时间内的密集曝光使蓝翔一再被推上舆论头条和负面报道的风口浪尖。

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蓝翔在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一系列负面事件后,怎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舆论狂潮。

1、舆论热点的起始:

2014年9月5日蓝翔技校副校长带领着上百名蓝翔技校的职工、学生及社会人员从山东济南赶到河南商丘,与荣兰祥妻子孔素英的家人发生冲突。打架的起因源于荣兰祥与孔素英在去年年底开打的离婚官司。

据红麦舆情监测平台显示,人民网、光明网、网易、新浪、腾讯、搜狐、凤凰网等国内500多家媒体报道,新闻网站跟评区均吸引上万名网友进行讨论,新浪微博平台上有关#蓝翔副校长率师生斗殴#的微博讨论达1万条。

对于蓝翔这种敢于如此跨省“拼命”野蛮行径,学校回应严重缺乏舆情应对技巧:其一,以“跨省打架”一下子变成了“跨省保洁”,无法成为真正的事实依据。学校以欺骗学生为由组织学生以寻私仇,如果没有照片为佐证,很有可能与原始初衷形成两码事情;其二,学校以副校长以出差为由来谢绝媒体采访,难以掩盖事实真相。学校校长应主动反思,并通过媒体来道歉,而不是辩解为“可能是学生理解错误”,这种辩解只会增加更多的舆论口水,难以得到社会体谅包容。

2、舆论热点的持续高涨:

10月末,网传荣兰祥“育有6子女”,荣兰祥向媒体坦承育有6子女,对社会和自己孩子带来的影响表示深深的歉意,并愿意承担超生的相应责任。

此事件提出了一个公众也很想知道的问题:“有6个孩子,荣兰祥他是怎么当上人大代表的?”其实,早在大约10年前,荣兰祥参选区政协副主席时,就曾被人举报超生过,计生委也为此专门调查过,但最后不了了之了。原因何在?随着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这一系列公众心中的疑问让蓝翔事件的负面舆论进一步高涨。

3、舆论热点的波动变化:

荣兰祥于11月3日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递交辞职报告,称“由于个人原因,不便继续履行代表职责,请求辞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11月14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向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请审议荣兰祥的辞职报告。

11月21日山东蓝翔技工学校校长荣兰祥的妻子孔素英从河南商丘赶到北京,分别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建中央递交了举报信。

我们不难发现,每一起民众极度关注的舆论热点事件背后,真正让舆论渴望或者说被重视的落角点都会集中在政府一家身上,而政府在舆情事件中迟迟不表态或表现出来的慢半拍,在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类似舆情的发酵。

三.蓝翔广告词的大热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

“挖掘机”段子之所以能红遍大江南北,有人说是因为高超的营销手段,但为什么它能准确无误地戳中中国人的兴奋点呢?这背后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背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态?从大众心理学分析,挖掘机与现代社会必然有深刻的联系,这里面必然隐藏了某种能刺激大众的密码。

在这些调侃段子、嬉笑怒骂背后,我们多少能读出人们的复杂心理:有对其粗暴广告的报复性揶揄,尽管这种报复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有对玷污“象牙塔”高洁气质的愠怒,尽管技工学校还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我想,这背后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原本寄予很多希望、却又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怒其不争、哀其不兴”的严重失望——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技工培训学校,不积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以更有作为的姿态在技工培养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工做出更大贡献,却因一己私利大打出手,完全置学校的应有宗旨和形象于不顾!——教育机构尚且这般,怎么能让大家对其培养的学生有过多期待?

在此次山东蓝翔舆情危机发展过程中,给我们两个警示:一是当前社会审丑心理盛行的环境下,作为公众人物要尽力避免极端化、违道德的行为言行来刺激舆论爆点。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极易引起舆论的关注,与普通人相比,网友对公众人物的言谈举止等各方面的要求也高出一筹。保持冷静,学会理性,谨言慎行是公众人物的必修课之一。否则,不受情绪控制的极端化行为会点燃舆论的兴奋点。这次蓝翔事件就是因为副校长率学生“跨省斗殴”这一极端行为引发,而老师率对学生参与又与道德背道,从而成为舆情危机爆点。

全国学神华 舆论要先行 第6篇

2011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张德江针对神华集团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推广神华集团安全生产经验,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了响应中心号召,开展好“全国学神华,我们怎么办”活动,做好表率作用,新闻中心工会特制订如下活动方案:

一、围绕企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赋予我们必须塑造一支思想先进、作风扎实、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的采编队伍,才能适应乌海能源公司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舆论引导、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为此,新闻中心注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上狠下功夫,做了大量工作。

加强政治学习。较好地坚持了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先后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了神华集团政治本安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等,用政治理论武装员工的思想。针对当前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五个不适应”,即:“员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不适应;人的工作行为的不适应;管理体制的不适应;经营机制的不适应;生产系统、技术准备和产能规模的不适应”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公司党政在一届四次职代会上提出的三年发展战略调整目标,结合工会工

作实际,组织工会干部学习、讨论,查找本单位、本部室在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抓了采编人员的业务学习,在工作过程中,报纸编辑部、电视编辑部、记者采访部随时组织大家就业务内容及时进行交流沟通,探讨版面设计、画面编辑、采写重点等技巧,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新闻中心积极派出采编人员参加由神华集团、经济日报社、中国企业战略发展研究会单位举办的业务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水平。针对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员工摸不着路子、无从下手的实际情况,新闻中心及时组织了传帮带活动。新闻中心帮助新员工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向新员工介绍乌海能源公司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坚定和激发了新员工扎根企业、干好工作的信念。安排老员工与新员工结对子,促使新人尽快成长。

加强凝心聚力工作。为了凝聚人心,增强团队活力,新闻中心在“三八”妇女节、春节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了“喜迎三八节”联欢活动和“喜迎新春佳节” 联欢活动,组织员工自编自演节目,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尽情欢乐。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身体检查。节日期间,新闻中心领导走访慰问了本单位部分生活困难员工,给他们送去了组织的关怀和亲切问候。

二、围绕企业重大活动,积极开展策划宣传。

新闻中心围绕乌海能源公司工作大局,在传达中央和神华集团精神、详解乌海能源公司职代会、工代会、工作会、政治工作会、安全工作会精神,在宣传企业开展的“六大系统建设”、“百日安全无事故”

活动、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会战活动、“决战四季度,确保安全生产”活动,在大力宣传乌海能源公司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在宣传贯彻政治、经济、生产三大本质安全体系,在为全公司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呐喊助威,在为企业提出三年调整工作思路鸣锣开道的关键时刻,新闻中心紧扣主题,紧紧依靠《乌海能源》报、乌海能源电视新闻、乌海能源公司内网几大平台,不失时机地认真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安排,在《创先争优》、《强化安全杜绝事故》、《安全园地》、《安全为天》、《有话就说》、《员工论坛》、《报捷台》、《对标促发展》等栏目上,刊登了大量的消息稿件和言论稿件,新闻中心编辑记者全年在《中国煤炭报》、《神华能源报》等报刊上发表反映乌海能源公司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新闻稿件137篇,较好地对外宣传、展示了乌海能源公司的形象,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乌海能源》报编辑部荣获公司“巾帼文明岗”称号;新闻中心臧贻敏采写的《铁面柔情一个兵》、李秀兰采写的《乌金赤子》、郭俊文采写的《二层绣楼织锦绣》分别荣获神华集团举办的“牢记宗旨作表率,创先争优促发展”征文活动一、二、三等奖;新闻中心副主任陈福荣荣获乌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张艳萍、罗占国共同采写的通讯《情注八百米深处》荣获第三届乌海市十大新闻奖;《乌海能源》报2010年11月12日第3版被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评为平面媒体好版面3等奖,在内蒙古自治区众多企业报中独占鳌头,于今年8月受到表彰。激发和调动了乌海能源人争创一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乌海能源公

司做强做优、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切实加强了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等中央媒体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了解,加强了联系,为更好地对外宣传乌海能源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有线电视播出方面,圆满完成了元旦、春节、五一、七

一、国庆节、“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第九届文代会”等重要节日和时段期间的安全优质播出工作,受到乌海市广播局的表扬。认真组织、策划了由乌海能源公司工会、团委、党工部、新闻中心、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310篇,为庆祝建党90周年,编辑出版了《煤海党旗红》、《太阳神》两本书,举行了两本书首发仪式,及时组织力量将两本书送到全公司每一个单位,为丰富创先争优活动内容、为丰富公司广大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围绕企业发展建设新闻宣传舆论先行:

新的一年,围绕公司党政在一届四次职代会上提出的三年发展战略调整目标,结合工会工作实际,继续组织工会干部学习、讨论,查找本单位、本部室在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认真思考“全国学神华,工会怎么办?”,“乌海能源公司进入三年发展战略调整期,各级工会怎么办?工会各部室怎么办”的问题,继续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广大员工的士气。围绕企业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开展宣传工作,使广大员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到企业的各项建设中来,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围绕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宣传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围绕企业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产安全强化宣传力度;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企业实现安全、平稳、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围绕提升企业形象开展宣传工作,认真宣传乌海能源公司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科学的态度积极谋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地提出三年调整的工作思路、奋斗目标、组织保证等方面的措施,为确保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持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助推乌海能源公司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乌能源公司新闻中心:赵海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舆论学讲稿】相关文章:

舆论学论文题目04-08

学习习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心得体会05-25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11-20

舆论危机05-10

舆论发展06-22

大众舆论07-04

舆论表达07-24

舆论系统07-25

高校舆论09-12

舆论的暴政05-13

上一篇:关于推荐2012年市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的通知下一篇:《设计的魅力》法制渗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