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2024-07-07

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精选6篇)

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第1篇

2010年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基层处的指导下,我局认真做好刑释解教工作,基本上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现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区安帮工作领导小组重视这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倪建荣能经常过问此项工作,并在今年七月份专门召开了一次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专题会议。各成员单位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区民政局在对困难人员的低保申请和救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它成员单位也是如此。

区安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能,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如排查摸底等各项工作。撰写了安排、总结等大量材料,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努力工作,为中区安置帮教工作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辖区公安派出所能积极配合安置帮教工作,派出所能及时为刑释解教人员落实户口,并能按有关规定配合司法所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

劳动和就业保障局和区民政局能积极配合安置帮教工作,两部门和区司法局签订了安置帮教协议书,有力促进了我区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

区财政部门把安置帮教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在物质上为安置帮教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共青团区委和区妇联结合本职工作开展了安置帮教工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区、街道、社区三级安置帮教机构健全,各级安置帮教机构能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组织机构,使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曾间断和削弱。

区、街道、社区三级安置帮教机构能经常开展排查工作,做到了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清、情况明,今年衔接率达89%。

区、街道、社区三级安置帮教机构对安置帮教工作人员能经常性的开展培训工作,建立了一只高素质的安置帮教队伍,培训率达100%。

各司法所对安置帮教工作做到了规范化管理,做到了刑释解教人员一人一档,建立了各种台账,使安置帮教软件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品。

今年为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年初我局和和各街道司法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使安置帮教责任落实到位。各安置帮教机构能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并及时上报有关业务部门。信息渠道畅通,及时为上级部门报送工作安排、总结、信息、报表等相关安置帮教材料,为上级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帮助教育活动,帮教率为100%。各成员单位积极协调努力,安置率达86%。

根据监狱和劳教所的评估,确立了重点帮教对象和监管对象,有的放失,帮教效果明显。

大力开展安置帮教的创新工作,一是在衔接上采取不放弃原则,既凡是在我辖区有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即使没能及时回来,我们也不退通知书,放在社区坚持找到为止:二是对能查找到的人员规定了信息反馈时间,迟报按漏报计算,缩短了衔接的时间。

总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机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区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安置帮教工作区的了一定的成绩,没有刑释解教人员造成恶劣案件的发生。

城中区司法局 2010年11月7日

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第2篇

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2007-02-02 23:03:5

5区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一、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基本情况

2003年以来,我区的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和互相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区共有列管的归正人员486名(其中刑满释放人员435人,解除劳教人员51人),帮教率达98%,安置率达92%,重新犯罪率连续二年控制在3%以内,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归正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坚持组织协调一体化,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1、建立组织网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政法委副书记、区府办主任和司法局长为副组长的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小组成员由综治办、司法局、公安分局、法院、财税局、工商分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领导组成,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同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8个街道、镇,也相继成立了党委、政府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全区135个村(社区)也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从而形成了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网络。目前,全区共建立安置帮教小组164个,帮教人员980人。为全区搞好安置帮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2、健全工作制度。为了使安置帮教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制定了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的九项制

度。即:报到登记制、司法所长首谈制、档案管理制、回访谈心制、了解考察制、工作目标责任制、例会分析制度、信息情况报告制、年终考核评比制度。为了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区创建平安江北的一项工作内容,列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

3、深入开展对归正人员的重点排查工作。每年都要对回籍的归正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基本情况,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由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干部组成帮教小组,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帮控措施。同时,每年对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对策,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二)坚持帮助教育科学化,着力提高帮教质量

1、帮教工作社会化。根据市局的会议精神,要求建立归正人员安置帮教

志愿者队伍。结合江北区实际情况,我们在四个城区街道开展了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把热心社区帮教安置工作的离退休党员、干部等组织成帮教安置志愿者队伍,现有帮教志愿者360人,积极开展“一帮一”、“二帮一”和重点对象“三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

2、关心生活、注重实效。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各镇、街道都开展了对重点帮教对象和生活困难的归正人员进行走访帮教送温暖活动。两年来共走访了237人,对82名有特殊困难的归正人员发放了22800元救济金和物品。2004年,孔浦街道归正人员鲍某,由于年龄偏大,又无其他特长,一直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又困难,仅靠妻子退休金800元还要供儿子上大学,情绪极度低落,司法所了解这些情况后,多次向有关部门联系,为他学习新技能提供便利条件,还减免学杂费2800元。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实行司法所长对归正人员首次谈话制度。为使回

归人员顺利渡过从“大墙里”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在全区范围内对归正人员实行司法所长首次谈话制度。对刚回归的人员,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人生奋斗目标,鼓励、帮扶他们重新就业或引导自主创业。平时注重了解归正人员生活近况,对确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救助。通过对归正人员定期的走访、谈心、慰问,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消除他们的顾虑,从而也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隐患。

4、开展“大墙内”的帮教活动。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帮教组,赴有关监狱、劳教所和少管所等,对江北籍罪犯开展帮教活动。向服刑劳教人员传达家乡政府和人民的问候,并发放一些生活用品,同时提出了要求他们正确把握自己,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的希望。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改造,并为归正人员安置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三)坚持就业安置市场化,着力拓

宽安置渠道

充分发挥各种安置渠道的作用,拓宽安置面,①引导、扶持归正人员自谋职业,经有关安置帮教小组联系协调,尽量给予一定的优惠照顾,目前经商的共58人。我们根据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会同财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企事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的通知,对安置归正人员,可按下岗待业职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②帮助回籍务农的归正人员落实责任田。已落实187人;③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全区8个街道、镇依托现有的市场、企业建立过8个安置基地,共安置了43人。江北永发运输公司被确定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基地后,先后共安置了6人,并对他们进行帮教和管理,无一个重新犯罪;④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归正人员,与民政部门联系给予社会救济,对符合享受最低生活标准的给予解决低保金,目前享受低保的归正人员共有95人;

⑤落实了安置帮教专项经费。2003、2004年,区政府财政分别下拨了安置帮教专项经费2万元。2005年下拨了5万。

二、存在的问题

依照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关于做好释放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政府《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这几年来的安置帮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安置帮教工作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实施的《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主要着眼于归正人员的按时报到、安排落户、落实帮教等内容,对安置工作如何衔接则显得不够;安置与帮教工作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安置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归正人员工作无着落、生活无保障,将直接影响帮教效果,甚至导致重新犯罪。区司法局及下属司法所由于职能所限,不可能成为安置工作的主导力量。这也给帮教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

(二)衔接管理难。归正人员的衔接管理包括监狱、劳教所与归正人员原籍街道、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的衔接等,环节较多,必须做到环环紧扣,而目前对归正人员的衔接管理仍处在逐步磨合和完善的阶段,加上归正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旧城改造、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极大。

(三)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大气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视角往往只盯在经济工作上,肩上承担的压力大,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已无关论,认为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行政和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事与已无关;二是吃力不讨好,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是工作的政绩,而抓归正人员工作是要投入人、财、物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从而放松了这项工作;三是有的部门认为帮教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就由司法行政部门

去管,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职能和政治责任,形成了一个部门唱独脚戏的局面。

(四)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过硬的措施。安置帮教工作涉及思想教育、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甚至包括解决归正人员的宅基地、住房问题、家庭问题等。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比较单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协调众多的部门和单位。一些单位和个人都知道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促进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大好事,是“安民工程”、“新生工程”,但一旦需要有关部门参与,要安置归正人员,做好帮教工作,则过分强调自己的困难,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难以形成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局面,没有过硬的措施。

(五)缺乏有关优惠政策和必要的经费支持。如何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的支持,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我们区的优惠政策制定是没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大,应该与民政企业的优惠同等对待。帮教活动经费问题逐渐成

为帮教工作的突出矛盾,也将直接影响帮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没有经费事情办不成、办不好。区级归正人员帮教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2003、2004年专项经费分别为2万,而街道(镇)级则几乎没有专项经费,平时以民政救助为主。

(六)城镇归正人员就业安置难。城镇归正人员一般都是青少年,他们犯罪时多数是待业或无业人员。当前企业改制、下岗待业职工增多,其本身再就业也存在困难,而作为原来就是待业或无业人员的归正人员,安置工作就更难了。目前,我区各街道、镇依托市场、企业建立的安置基地,由于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有的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目前,我区各街道、镇依托市场建立的安置基地,由于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有的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一方面,如何安置归正人员,无具体规定;另一方面,社会对归正人员就业的安置心理承受有限。其一,这类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

袱;其二,下岗待业的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归正人员,岂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归正人员回籍后工作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

三、具体对策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网络

1、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只有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安置帮教各项工作的开展才有可能。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为指针,紧紧围绕预防、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充分认识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是落实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维护稳定的战略高度,切实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2、要突出两项重点工作。两项重点工作是指安置和帮教工作。这是工作的内涵和目标,必须规范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同时,要处理好安置和帮教的关系,不能只重帮教而轻安置,更不能重安置而轻帮教。

3、要做到三项措施到位。一是组织建设要到位。着重抓好指挥协调、部门配合、建章立制、检查落实和考核奖惩等工作,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区、街道(镇)村(居)企事业单位三级安置帮教工作网络。二是队伍建设要到位。这里的“队伍”是指综治办、司法、公安、检察、法院、工商、财政等主体的专业化队伍,街道(镇)村(居)干部、共、青妇社会各界组成的群众性组织。三是经费要到位,这是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基础条件。

(二)加大力度、大胆实践,把握好

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推动工作的全面开展

1、认真抓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工作。归正人员回归后能否得到妥善安置是做好帮教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安其身”才能“安其心”,安置的重心是“就业”,使他有事做,有饭吃。在目前下岗职工较多的情况下,对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确实带来更多的困难,但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就业渠道多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要转换概念,采取双轨运行。把以往安置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变到社会行为为主,逐步过渡。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如办实体企业,依托现有企业建立安置基地等为归正人员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协助归正人员积极参与劳动市场竞争,自谋职业。对归正人员待业期间,确无生活来源的应予临时性救助,对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人员,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2、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帮教的实际效果。归正人员的文化水平,知识结

构,性格脾气,追求目标及对生活的欲望,悔改的心态、决心、行为等不同,必须搞清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分层次管理。对一时失足确已悔改的人员由家长、亲属、村(居)干部帮教;对常有不良行为的人员由村,社区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对在服刑和劳教期间表现差,反复多的;社会背景复杂,人际交往混乱的;个人经历特殊、安置困难的;服刑和劳教后家庭情况变化大,表现不稳定以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应列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一是落实重点对象的帮教责任人。明确责任,加强工作,负责到底。建立由司法所、派出所、村(居)干部参加的重点帮教小组,对重点对象,实行重点帮教,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二是落实重点对象的考察,每月至少一次走访帮教,每季进行一次现实表现考察,并记录入档。三是落实重点对象的帮教措施。针对重点对象的实际情

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帮教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采取超前帮教、跟踪帮教、引导帮教、联合帮教等形式手段,教育挽救,促进转化,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3、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对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管理。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时代,计算机应用十分普遍,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归正人员帮教安置管理数据库,并组建网络,便于查询。使归正人员出监所前,住地安置帮教组织机构能够全面掌握情况,在他出监所时,及时衔接上,有针对性落实帮教措施,及时掌握归正人员的现状,行动去向,减少漏管失控。每年,对归正人员开展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并将情况输入信息系统。

4、开展综合治理,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以及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有效地

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第3篇

2009年, 协会秘书处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第九届理事会的领导下, 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完善协会自身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提高工作能力

(一) 坚持民主办会, 尊重会员企业权益。

根据协会章程的规定和行业工作相对独立的特点, 协会铝门窗幕墙、塑料门窗、建筑钢结构等各专业委员会、分会 (以下简称“各单位”) 分别以行业年会、常委会和工作会议形式召开了会议, 向会员单位汇报了委员会工作情况, 介绍分析了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动态, 互相交流了经验。对章程要求理事会通过的秘书处机构设置、调整和人员任免等决定, 以通讯方式进行了表决。

(二) 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行业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 全面掌握行业实际情况和各委员会、分会及各部室 (以下简称“各单位”) 的工作情况, 共同研究讨论协会的工作是我们2009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也将是协会将来应长期保持和不断完善的工作方式。

1. 对各委员会、分会和各部门工作情况的调研。

来到协会后, 我们首先到协会各单位听取工作汇报, 初步掌握了各单位的人员、工作情况, 共同研究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 并据此提出了“协会2009年工作要点”。

2. 对行业发展情况的座谈调研。

会同有关委员会、分会对部分骨干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并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产能、产量、产值和利润水平、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和出口等市场情况;企业设备、人员素质、产品质量及与国外企业的比较;企业标准、专利、研发能力、管理和技术水平等, 认真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对协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姚兵同志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委员会工作的方向和增强协会广泛性、加强新产品研发和企业专利工作、重视中、小企业和人力资源开发和更好地发挥专家作用等工作要求;通过对典型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深入发掘这些企业在企业管理、新产品研发、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积极探索行业发展的思路。

3. 对重点工作的调研。

针对会员企业关心产品出口和对外工程承包工作的需求, 我们和商务部、对外承包商会联合组织部分企业座谈调研, 了解企业在国外市场开拓方面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市场情况和国家的有关政策, 作出了积极筹备成立国际合作部, 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决定。另外, 组织地方有关协会座谈调研, 交流了服务企业、规范市场等做好协会工作的经验, 增进了了解, 加强了联系, 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三)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为协会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为加强协会内部建设, 秘书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一是按规定解决了秘书处部分人员的身份、保险等问题,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强了协会的稳定和谐;二是为改善办公条件,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内部交流, 落实民政部评估组的要求, 更好地发挥协会整体的作用, 联系购买了办公用房;三是根据协会行业众多的特点, 按照既突出协会统一组织、统一制度, 又充分体现各委员会特点, 适应各委员会需要, 并且给各单位的规定留出相应空间的原则, 对部分协会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 如示范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和专家管理办法等;四是建立了秘书长办公会制度, 共召开了十次秘书长办公会, 由6位正副秘书长共同研究决定协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调整, 重大的支出、收入, 重要会议等重要工作, 下一步将进一步明确副秘书长分工, 由副秘书长分别负责联系协会各单位, 充分听取大家意见, 坚持民主办会。

2. 调整机构和人员, 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为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解决各委员会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 根据会员企业的要求, 我们对部分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将协会钢门窗委员会和自动门车库门标准化委员会合并为协会钢木门窗委员会, 加强了力量, 开拓了新的工作内容, 有效地推动了委员会工作的开展, 会员数量和收入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二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和国务院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 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 增设了光电建筑构件应用委员会, 加强了构件企业、幕墙安装企业和其他有关企业的交流合作, 为这些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提供帮助;与德国相关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初步达成了引进德国的检测体系和产品、企业认证体系、引进德国技术和设计、共同开展不同层次人员培训等合作意向;与唐山、沈阳等市达成了共同开展系列普及培训的意向;同时, 也为协会增加了新的发展空间。三是充实了杂志社和信息部人员, 增强了力量。建立了协会的网站和对外的英文网站, 提供了协会对外交流平台, 加强了对协会的宣传;同时充分发挥各单位作用, 积极探索改革办刊方式, 使杂志更适应行业和企业的需要, 真正成为全协会的宣传渠道。

3. 接受评估, 规范管理。

组织参加民政部组织的第二批对协会工作评估活动, 加强了档案管理, 健全了协会各部门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制度, 规范了协会的各项工作, 锻炼了人员, 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根据评估组反馈的意见, 我们正在加强整改, 进一步规范协会工作, 提高协会民主办会作风, 突出协会整体的作用。

4.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一是针对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 姚兵会长专门召开全体会议, 提出了协会工作人员要坚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的宗旨, 加强理论和业务的学习, 坚持廉洁办会和民主办会的原则, 提高信息收集应用、引导全面创新、倡导繁荣产业文化等十项能力, 以及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要求;二是积极提倡向地方协会、向其他兄弟协会学习, 组织各单位开展经验交流, 提倡互相学习;三是积极组织大家参加部里组织的竞赛和文体活动, 取得了好的名次, 受到社团一党委的表扬;四是加强了协会各单位之间的团结协作, 打破部门界限, 互相帮助, 形成了合作的风气。

二、积极开展工作, 促进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协会以促进行业发展为中心, 为企业服务为宗旨, 努力推动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009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带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带动行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各委员会、分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通过开展评奖、评优、认定优质品牌和合格产品等工作, 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同时, 在这些工作中不断完善标准, 使评选标准更科学、更先进, 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评选方式更科学、合理和公正、透明, 带动行业的发展。

一是对西安高科、北京米兰门窗和浙江永康等一批企业和地区命名示范基地, 以此推动行业向节能环保产品发展;二是修订完善了钢结构金奖的评选条件和程序, 促进钢结构行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通过行业名牌、节能品牌、推荐产品的认定命名, 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带动行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意识;四是加强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 如散热器和塑料门窗委员会组织会员单位互相参观学习, 互相交流, 不但使参观的企业学到了经验, 也给被参观的企业指出了不足, 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增强了委员会的凝聚力, 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二) 加强标准编制工作, 引导企业严格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标准规范是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产品制造和安装质量、推行节能减排、净化市场环境, 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市场管理都需要符合市场要求的标准引导。各委员会、分会2009年开展标准编制41项, 其中新启动16项, 完成报批16项, 有5项已经批准颁发。建筑扣件委员会还完成了国家标准委员会对《钢板冲压扣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这两项国家标准向世界贸易组织TBT措施委员会强制性标准通报表的报送和公示工作。

(三) 协助政府为企业服务, 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企业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协助制定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的规则, 协调解决企业间的矛盾和纠纷是协会的重要职责。各委员会和分会特别注意加强了以下工作:一是协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司组织对企业资质标准的修订和审查工作, 解决了钢结构企业不能承接工程总承包任务和门窗企业资质条件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等问题, 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二是接受了制定幕墙、装饰、消防、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规范性文件的课题工作, 使市场竞争规则能够充分体现行业特点, 保护行业合法权益, 为规范行业发展, 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了依据;三是加强与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联系, 扩大与全许办及审查中心的合作范围, 继续做好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助手, 从“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检测能力”课题入手,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调研的基础上, 为审查中心提出了建立检测机构资质标准的建议, 得到了他们的赞同, 他们为此要求我们更多地参与工作;三是铝门窗和散热器委员会分别协调有关部门, 解决了企业税负过重和产品检测规定中检测产品数量过多等问题, 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四是给排水设备和铝门窗委员会协调行业内有关企业, 解决互相拖欠和市场竞争中恶意诋毁等不良竞争的问题, 促进了行业的和谐发展。

(四) 推动行业科技研发, 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引导行业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 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是保证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协会各委员会、分会都把组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论证和推广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塑料门窗委员会组织了对产品传热性能的检测和在不同地区产品老化的试验, 引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产品性能;配套件委员会组织坚朗、合和等四家企业开展对“多点锁闭门窗件”的共同研发, 并帮助他们通过了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评估鉴定;散热器委员会组织企业与哈工大共同完成了低温供暖课题研究, 为提高产品舒适性能、节能降耗, 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脚手架扣件委员会发挥自己科研机构的优势, 组织开发“冲天炉免烧球团化铁”工艺等多项新技术;引进了机械化造型工艺, 研发了轻型扣件;组织研发了热处理隧道炉, 实现了连续生产, 这些新技术的研发, 普遍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减少了污染, 提高了质量稳定性能, 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 宣传企业、宣传产品, 为企业提供更多商业机会。

各委员会、分会一直非常重视企业产品的推广、宣传, 利用行业年会、论坛的召开, 举办产品的展览、展示。散热器委员会联合多家媒体举办“采暖中国·走近名企”系列宣传活动, 目前已走访了24家企业, 宣传企业优秀的文化理念和经验成就;配套件和地暖委员会经过抽样检测、考察评审, 分别向社会推荐了44种配套件产品和31种地暖产品, 促进了行业技术的提高。

协会还注意加强与对外承包商会、中国房地产协会、勘察设计协会等兄弟协会和地方协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共同举办展览, 组织人员参观, 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为企业产品出口和对外承包提供更多的帮助。特别是协会第八届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更是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取得了新的进展。展出面积约30000平方米, 较2008年增加15%;有20个国家的328家企业参展, 增加17%, 其中国外参展企业增加51.6%。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0专业观众 (其中海外观众近10%) 参观了博览会, 增加12%, 现场成交量也有明显增加。

协会根据行业外向型企业较多的特点, 一是争取到商务部对协会工作的支持, 派领导参加我们组织的座谈会, 向企业介绍了外贸出口和对外承包的形势, 以及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有关优惠政策, 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是与越南有关部门建立了联系, 抓住两国政府协议将中越贸易从2008年的15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50亿美元的机遇, 一月底将组团赴越考察参加展览会和办厂工作;三是为帮助企业参与巴西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有关建设项目建设工作, 与巴西有关部门建立联系, 巴方年中将组织对会员企业介绍其建筑和材料的需求情况, 提出对我国企业参与的邀请。

(六) 加强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行业人员素质, 保证行业持续发展。

协会组织企业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考察, 开阔了眼界, 学习了经验。我们与来访的澳大利亚、西班牙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协会达成了加强合作和互访的意向, 特别是与日本钢骨协会和德国有关机构的合作在不断深入, 建立了在钢结构和光电工程方面人员培训和企业及产品检测、认定等方面的合作关系, 计划今年正式签订有关协议;协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共同组织开办行业内高级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 培养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为提高行业法律意识, 协会与上海协力和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共同开展法律知识的培训, 为协会和会员企业提供咨询和法律事务的代理;给排水设备分会争取社会保障部支持, 设立了地暖施工岗位职业资格, 开展了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 为保证工程质量, 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散热器委员会组织了第三届“铜管对流散热器”设计大赛, 6所高校2000多学生参加, 征集了400多件作品, 不但促进了行业的技术创新, 扩大了行业的影响, 还培育了行业潜在的技术后备力量。

三、注重调研、开拓进取, 做好2010年工作

2010年协会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业发展, 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全面发展;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社会价值和企业利润的全面增长。引导企业正确处理与用户关系、与工人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稳定发展;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 规范行为, 实现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稳定生产和改革创新的关系, 加强研发创新能力, 坚持节能环保方向, 实现持续发展。在继续做好已经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深入调查研究, 制定行业发展规划, 正确引导行业发展。

行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的指引, 以科学计划和措施为保证。

首先, 各委员会、分会近两年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 制定切合行业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必须深入调查了解行业的产能、产量、产值和利润水平及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和出口等市场情况, 调查企业设备、人员素质、产品质量及企业标准、专利、研发能力、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情况, 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内行业发展的有关数据;还要了解掌握国外行业技术发展的状况, 分析比较我们之间的差距, 研究行业的发展目标、技术攻关的要点、分步实施的时间计划。用一至两年的时间, 根据行业具体情况, 制定行业十年或五年发展规划, 正确引导行业发展。

二是要加强对行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 探索行业发展的突破口。主要是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研究行业的发展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 推动行业发展。

例如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我们的一些行业缺少一批规模大、实力强, 能够影响行业的领军企业。由于企业数量过多, 规模不大, 因此导致竞争过度, 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 其结果:一是企业难以集聚足够的资金抵御科技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所以不敢投入资金进行科技研发, 导致行业技术含量、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缺少竞争力。二是企业规模小, 不利于与上游材料供应商及下游销售客户的权益博弈, 整个行业权益难以保护;三是由于缺少龙头企业, 行业自律机制难以建立和发挥作用, 不利于市场的规范。如何在不损害小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使实力强、条件好的企业加快发展, 壮大规模, 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是我们要努力研究的问题。

还有行业标准化程度严重滞后的问题。像门窗行业, 产品和构件的规格没有相对固定的标准, 使得企业不能批量化地进行连续生产, 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无法产生与美国AndersonCoyp (安德森1.4万人) 和Jeld-Wen Inc. (2.4万人) 等年产值10亿美元以上大企业相匹敌的行业领军企业。有的铝型材企业要使用4万套模具,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增加了成本, 降低了效率, 也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我们钢结构行业由于缺少统一的构件规格, 钢厂难以直接轧制生产构件, 企业都要裁截钢板, 再焊接成构件, 既浪费了钢材 (6%) 、降低了强度、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更不利于国家质量、安全和节能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 组织各方面力量, 根据国家质量、节能、安全标准的规定和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习惯, 对行业产品的规格进行优化后统一规定或推荐一定数量的标准模数, 如门窗的尺寸、钢结构构件和型材的规格, 与政府部门、有关机构和协会共同努力, 研究解决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 也是我们推动行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 继续做好标准编制工作, 提高编制水平, 加大宣贯力度, 更好地发挥标准作用。

标准规范是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产品制造和安装质量、推行节能减排、净化市场环境, 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提高标准编制水平的基础。

为此, 首先要根据国家工程质量安全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要求, 根据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全面地建立行业的标准体系。这是整个标准体制改革工作的需要, 也是我们协会工作的需要。同时, 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行业的实际需要, 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的编制计划, 使标准编制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二是为了加强标准编制工作的广泛性, 要吸收原材料和辅配件供应企业和用户企业共同进行标准编制, 增强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加强标准的贯彻实施, 包括加强宣贯和培训, 制定有效措施保证标准的实施。如将标准的实施列入评奖、评优、认定优质品牌和合格产品的条件进行检查等。四是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和技术的发展, 及时对已有标准进行修订, 使标准真正起到推动和引导行业进步的作用。

(三) 鼓励引导企业转变生产管理方式, 参与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行业发展。

要努力发掘和树立在管理方式上、技术研发创新上走在本行业其他企业前面的先进企业典型, 总结宣传他们的经验, 推广他们的做法, 带动整个行业发展。一是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 改变企业专业分工不够, 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 适度地发展一些辅配件的外包。二是根据市场需求, 转变产品结构。一些企业产能利用仅有20%到30%, 要解决产能大量闲置的问题。比如国外工业用铝材达到70%, 我们则是建筑用铝材占70%, 这说明, 工业铝型材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可引导企业抓住国家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减重节能的契机, 适度转变产品方向, 发展车辆用铝型材, 这将有利于扩大市场, 避免过度竞争, 提高企业效益。辽宁忠旺、烟台南山等企业都有成功的经验, 值得推广和学习。三是提高管理水平, 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沈阳华新集团, 通过引进计算机管理, 设计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 减少了库存积压, 避免了材料领用的浪费和混乱, 提高了投标报价的水平和效率,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因此, 使原来作为竞争对手的小企业成为他的外包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 也使企业研发和销售力量大大增强, 企业结构趋于合理。

(四) 重视系统集成, 带动全行业发展。

门窗、幕墙、光电等产品都是行业内外多种产品质量、性能的最终体现, 抓住系统集成就抓住了行业发展进步的关键。门窗行业的“维卡”、光电行业的“IBC”都是通过建立自己的集成系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确立了自己在行业中地位。因此, 首先要根据国家对质量、安全、性能和节能环保的规定及用户对性能、价格的不同需要, 确定相应的集成系统;二是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检验检测标准和方法, 保证集成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指标;三是要扶持、促进行业内集成企业的发展, 通过他们对材料和辅配件企业的影响和要求, 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 认真查找差距, 发奋学习, 加快行业发展。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更要努力地寻找发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例如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一般都占利润的10%, 而我国企业一般只占不到1%;美国一个工人十四、五分钟可以完成一个门的安装, 而我们两个工人需要用半天的时间还很紧张;发达国家配套件行业人均产值能达到11万欧元, 而我国只有30万人民币。这些都说明我们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设备和工具水平以及人员的管理能力操作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福建华胤钢结构公司为了查找差距, 先是请了日本的专家, 后是请了德国的专家进行咨询, 为企业会诊, 找问题, 挑毛病。对他们的做法我们虽然还没有做深入了解, 但也能明显感到他们和当地其他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但具体差距在那里, 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发达国家能够走在前面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 有哪些可以借鉴、学习,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同时, 要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带动行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带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协会评奖、评优、认定优质品牌和合格产品等工作的作用, 不断完善标准, 使评选标准更科学、更先进, 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评选方式更科学合理和公正透明, 带动行业的发展。

(六)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市场竞争, 为建立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秩序奠定基础。

市场主体的不成熟, 行为不规范, 竞争的无序和市场的混乱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受到职能和力量的制约, 但协会应该在以下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1. 加强行业自身行为的规范, 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

一是要针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规范, 经会员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 共同签订行业的自律公约;二是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企业的信用记录, 对确认违反公约行为的企业根据情节轻重、违反次数, 分别给予劝戒、记入信用记录、在行业网站向社会公布等处理。三是与有行政职能的招标投标机构、企业资质和信用体系管理机构及对外承包商会建立联系, 使企业的信用记录在相应的审查、审批和备案工作中发挥作用。上海装饰协会对家庭装饰企业的管理办法值得借鉴, 他们对受理的举报进行核查认定, 认定属实后通知违规企业进行整改, 两次举报属实则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 制定科学、公正、合理的竞争规则, 积极参与市场秩序的建设。

组织行业内外力量, 制定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和我们对促进行业发展要求的市场规则和规范性文件, 包括招标、投标单位资格条件、招标投标文件、合同示范文本、评标办法、定标原则等招标投标市场规则, 以及企业资质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将这些文件作为行业规则推荐给有关政府管理机构, 以规范招标投标, 规范市场秩序, 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透明, 真正达到择优汰劣。

3. 建立健全行业对企业和产品的检查认定制度。

德国、日本都有对产品和企业的认定制度, 通过对企业设备、人员、工艺、技术的考核来认定企业的等级, 通过抽查检测认定产品的品质。我国虽然也有政府机构进行相应的检测认定, 但由于政府力量有限, 难以全面覆盖。我们可以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检查认定, 第一步可以先向社会公布合格企业和产品, 在合格数量占据行业的主流并得到社会承认的基础上, 公布不合格企业和产品, 逐步将质量低劣的产品和企业逐出市场。

(七) 认真落实民政部评估检查组对协会提出的整改要求,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能力, 更好地发挥作用。

继续加强协会内部建设, 按照行业发展的需要和民政部评估检查组的整改要求不断改进协会的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能力, 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1. 坚持民主办会, 改进工作方式, 尊重会员权益。

民主办会是协会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协会会员是协会的主人, 为会员做好服务、组织工作是协会的职责。为此, 协会在2010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充分尊重会员单位的权力, 修改章程, 完善会议制度, 定期向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单位报告工作, 听取意见;二是要认真对待会员单位提出的意见和要求, 特别要重视了解中小企业的呼声, 对会员单位提出的问题无论企业大小都要及时答复和尽快解决;三是要充分发挥会员企业作用, 协会的课题和工作要尽可能选择对协会工作有热情、有能力的地方协会和企业, 牵头组织相关企业和人员组成课题组来完成。行业的发展是所有企业的发展, 对待会员企业要一视同仁, 特别要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并保障他们参与协会活动的权益;四是积极发展新会员, 扩大协会影响, 壮大会员队伍, 提高协会的广泛性;五是发挥地方协会的作用, 包括那些在建筑业协会、装饰协会等内部设立的相关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互惠互利的协议, 将地方协会发展为我们的集体会员, 评优评奖等活动, 要尽可能听取他们的意见, 发挥他们的作用, 有条件的地区, 要积极协助地方建立协会组织, 帮助他们开展活动。

2. 及时总结分析工作和活动的成效, 吸取教训, 改进工作,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一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组织了多次会议、展览、竞赛、出国考察和标准制定等活动, 这些工作和活动都很成功, 也肯定存在问题和不足, 如果不能及时总结、分析和反思, 就不能不断进步成长。例如:

(1) 我们组织了多次出国考察, 但每次出访接触了哪些协会组织, 他们的机构如何设置, 有哪些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有哪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改进我们的工作;接触了哪些新技术、新产品, 可以研究引进推广;我们与哪些机构和企业有合作的可能和需要, 达成了哪些合作意向和协议, 在我们的考察报告中大都没有充分体现。

(2) 我们很多委员会都把催缴会费作为一项工作内容, 但是对不交纳会费的会员, 我们多数都没有主动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了解他们退会的原因, 对退会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也没有很好地反思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3) 我们的会议、活动一般都得到参加人员的称赞, 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活动中出现了哪些纰漏、有那些准备不足;我们的支出中有哪些可以进一步节省, 如何改进可以使收入增加, 都需要进行总结分析。

(4) 我们在标准编制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但我们基本上不掌握标准规范颁布后的执行使用情况, 对这些标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使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还不够了解;企业和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反映, 新技术、新产品产生了多少效益, 有甚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这些问题我们还缺少调查研究。

不善于总结就不能成长, 不认真反省就不会进步, 今后, 对工作的总结分析要形成一项制度, 要在认真听取参加人员意见的基础上, 总结工作成效和收获, 检查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分析成本效益, 研究改进的措施, 把教训变成经验, 变成财富, 使我们的工作和活动能够真正收到实效, 能够真正给企业带来收益, 使我们的工作能力能够不断进步和提高

3. 互相学习, 加强合作, 不断进步。

姚兵会长多次强调, 要把协会办成学习型组织。这包括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政治理论的学习, 也包括对行业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包括对国外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学习, 也包括对国内兄弟协会、地方协会和其他行业的学习;包括对会员企业的学习, 也包括协会内各单位之间的互相学习, 在这里我主要谈各单位之间的互相学习。

各委员会、分会之间由于行业大小不同, 发展进程不同, 工作的开展, 取得的成效都必然存在差异。但是,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无论大小行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勇于向别人学习是美德, 不是耻辱, 善于向别人学习是智慧, 不是无能;有机会向别人学习是财富, 不是损失。塑料门窗委员会向散热器委员会学习组织会员单位互相参观学习, 互相交流, 不但使参观的企业学到了经验, 也给被参观的企业指出了不足, 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增强了委员会的凝聚力, 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我们才能不断提高, 不断进步, 这是协会生存的基础, 是协会发展的保证。在我们工作中不乏这样的实例:在协会和各委员会举办展会的工作上, 联络部和各委员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使各自的展会都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钢门窗承办的国际门业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中, 联络部积极帮助出主意, 想办法, 组织参展单位, 联系房地产企业和地方企业参观, 做了大量工作;钢结构、钢木门窗、散热器派出人员协助协会网站建设;办公室积极帮助光电委员会成立会议筹备工作;特别是在民政部评估工作中各单位都派出人员积极协助办公室工作, 黄圻、宋为民和尹敏达同志全天陪同评估组介绍情况, 黄圻还为此改签机票, 推迟了出国时间, 突出体现了协会团结一致的工作作风。协会各项工作能够取得成效, 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 都得益于我们内部的团结和合作, 因此, 不团结、不合作的行为是协会决不能允许的。

4. 积极筹备2011年协会三十周年的庆典工作。

2011年是协会成立30周年。筹备庆祝活动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对庆祝活动的内容、方式提出建议, 积极参加筹备工作, 努力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 以实际行动迎接协会成立30周年。

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第4篇

调研汇报材料

一、安置帮教工作基本情况

我乡的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司法局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和互相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8年至2010年全乡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31人,截止2011年3月底,在三年帮教期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共有36人,帮教率达95%,安置率达77%,重新犯罪的1人,刑释解教人员无脱管失控情况,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坚持组织协调一体化,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1、建立组织网络。成立了以政法书记为组长,司法所长和派出所长为副组长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民政所、社保所、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同时,依托司法所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全面负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工作站共有工作人员3人,3名工作人员均为30周岁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全乡35个村也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从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目前,全乡共建立村级安置帮教小组35个,帮教人员70人。为全乡搞好安置帮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2、健全工作制度。为了使安置帮教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制定并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的四项制度。即:排查登记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走访帮教工作制度、统计报表工作制度。

3、深入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重点排查工作。每年都要对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基本情况,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由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组成帮教小组,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帮控措施。同时,每年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对策,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二)坚持帮助教育科学化,着力提高帮教质量

1、帮教工作社会化。结合本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把热心帮教安置工作的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和知名人士充实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队伍中,积极开展“一帮一”、“二帮一”和重点对象“三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实行司法所长(安置帮教工作站长)对刑释解教人员首次谈话制度。为使其顺利渡过从“大墙里”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在全乡范围内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司法所长首次谈话制度。对他们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人生奋斗目标,鼓励、帮扶他们重新就业或引导自主创业。平时注重了解其生活近况,对确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救助。通过对刑释解教人员定期的走访、谈心、慰问,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消除他们的顾虑,从而也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隐患。

(三)坚持就业安置市场化,着力拓宽安置渠道

充分发挥各种安置渠道的作用,拓宽安置面,①引导、扶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经有关安置帮教小组联系协调,尽量给予一定的优惠照顾。②帮助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落实责任田。③积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在本地就业,并对他们进行帮教和管理。④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刑释解教人员,与民政部门联系给予社会救济,对符合享受最低生活标准的给予解决低保金。

目前,全乡三年帮教期内的36名刑释解教人员,全部落实了责任田,在本地就业的有31人(其中待业务农的8人,从事个体经营、经商的5人,进厂企打工的18人),外出务工的5人。

(四)科学化使用安置帮教软件,认真做好网络化管理

按照市、县安置帮教工作要求,我乡率先安装并使用了安置帮教软件,有专人负责每天进入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查看,及时对服刑在教人员的信息进行核查,同时做好预释放人员信息回执、下载、通知等,按时对季度工作报表进行认真填报,真正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科学化、网络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衔接管理难。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包括监狱、劳教所与其原籍街道、乡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的衔接等,环节较多,必须做到环环紧扣,而目前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仍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加上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极大。

(二)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大气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视角往往只盯在经济工作上,肩上承担的压力大,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部门认为帮教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就由司法行政部门去管,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职能和政治责任,形成了一个部门唱独脚戏的局面。

(三)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难。刑释解教人员一般都是青少年,他们犯罪时多数是待业或无业人员。当前企业改制、下岗待业职工增多,其本身再就业也存在困难,而作为原来就是待业或无业人员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工作就更难了。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安置心理承受有限。其一,这类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袱;其二,下岗待业的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岂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刑释解教人员回籍后工作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

(四)安置帮教工作的经费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基层工作本身就很繁琐、复杂,要真正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就需要有良好的办公设施(电脑等),另外,此项工作还需要经常深入到村、到家走访和调查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在生产、生活中的情况等,及时的因人施教,落实帮教措施。这些工作的经常化就应解决车辆及车辆用油问题,才能有利于工作的扎实有效。

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第5篇

2010年,我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教育、引导、管理”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全面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各项措施,为有效预防犯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08—2010年我镇有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对象24名,其中本新增回归人员7名。全镇共建立镇级安置帮教工作站1个,村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8个,帮教小组52个。

二、夯实基础,健全工作网络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和预防犯罪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而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做好此项工作的保证。我镇全面建立健全了安置帮教工作网络,除依托司法所建立镇安置帮教工作站外,各村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并围绕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建立有镇包点干部、辖区干警、村组干部、家庭成员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定期开展帮教工作。为全面提升基层帮教工作的政治业务素质,司法所于上下半年各组织了一次对基层帮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对帮教工作的任务、要求、职责、流程等进行了明确和讲解,使基层帮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上下联动,紧密衔接协作

镇、村两级全面建立健全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各项制度,完善和规范了安置帮教工作流程。每名刑释解教人员到镇安置帮教工作站报到后,司法所即及时通知所在村、组,下发和签订《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通知书》,随之成立“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定期开展帮教工作,司法所全面建立健全了逐人的帮教工作卷宗,完善卷内材料,及时记录各阶段帮教工作开展情况。

三、认真排查,防止脱管漏管

为有效防止发生刑释解教人员管漏管现象,司法所于今年分再次加大了刑释解教人员专门排查工作力度,凡是收到县司法局或各地监狱发送的出狱或解教通知书后,司法所均于一周内向所在村下发刑释解教人员排查表,全面摸清排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并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接受接茬帮教。

四、落实措施,预防重新犯罪

镇、村两级帮教组织对帮教对象坚持做到“三不”“四知”,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的犯罪,知道基本情况,知道列管依据,知道现实表现,知道经济状况,使帮教工作如普通人一样生活、生产、学习、工作,增强其融入社会,重新做人的信心。在注重帮教工作质量的同时,采取抓住重点对象,实施分类管理的措施,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狱内表现和改造情况,结合出狱鉴定表,将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分成三类人员,根据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帮教措施。积极坚持以就业防脱管这一工作主线,积极为刑释人员自食其力创造条件。司法所及各村积极协调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对符合政策的安置对象积极落实养老保险、低保、税费减免等措施,并鼓励有自主创业和劳动能力的帮教地对象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较好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犯罪。

头塘司法所

2010年城中区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第6篇

一、社区矫正工作

为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治理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今年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积极社区矫正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年初调整了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对乡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絮地开展。

(二)开展对全旗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今年开展了2次对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经调查,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1人。此社区矫正对象为缓刑,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档案工作。我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信息建档工作,按照一人一个档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对我辖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范化管理。

(四)认真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对社区矫正人员签订监护协议,听取思想汇报,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监控,及时掌握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我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没有脱管、漏管,没有从新犯罪,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

二、安置帮教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使我辖区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及时调整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各嘎查建立了“两劳”人员接待工作站,明确了职责,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将2007年至今年回归的“两劳”人员信息资料进行登记造册,进一步规范了我乡“两劳”回归人员信息资料。

(二)加强衔接,掌握动态。一年来,我乡安置帮教办公室收到监狱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1份1人,收到通知后立即进行登记造册,及时通知嘎查委员会和家属,并与派出所联系,将其纳入重点人口管理。现有4名安置帮教对象,刑满释放人员4人。为预防和减少“两劳”人员的脱管、漏管现象,司法所及时向公安派出所、嘎查委员会了解掌握“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情况,并多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所在的嘎查,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

(三)增添措施,做好安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来,“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都由乡司法所接待,登记造册,并建立了个人档案。确保“两劳”人员安置帮教情况家底清,去向明。对在家养牛和打工的“两劳”人员,进行跟踪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生活上一样关心,让全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伸出温暖之手。对我辖区回归的“两劳”人员5人均进行了帮教,其中1人顺利的解除了帮教。

(四)创新机制,加强帮教。2010年初,司法所开展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安置对象送温暖活动。司法干警走访了安置帮教对象家庭,了解了生产和生活状况,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良好效果。关心服刑人员的家庭,积极协调解决服刑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促使其安心改造。

上一篇:暮色的念想诗歌欣赏下一篇:天津市教育学会结题申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