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教学学案

2024-07-22

华南虎教学学案(精选6篇)

华南虎教学学案 第1篇

唐山市七年级语文学科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组内编号:

课题:华南虎课时1 课时 执笔:审核:七年级语文组授课:授课时间:学案编号: 28学习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3、理解人生的意义和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时间预设:目标解读1独学20 对学群学9交流展示15

一、独学

知识链接:

《华南虎》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

2、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4、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

5、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6、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7、“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8、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二、对学群学

三、展示独学7、8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铰______掉栅_____栏胆怯______咆哮_______掠_______过......

劝yòu_____抽chù_____沟hè______不jī_______斑lán______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华南虎教学学案 第2篇

班级:姓名:组号时间:2014年6月25日 教师寄语: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学习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学习时间:两课时

二、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1.猜一则有关虎的谜语:“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山中王。昂首踊跃呈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这首小诗选自《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选段。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老虎的威力。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与美丽。

2.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你印象中的老虎?如威风凛凛,高大威猛,凶猛剽悍,吼声

震天,森林之王等。

3. 看着这张图片,你又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呢? 如:囚困囹圄,失去自由,渴望自由,孤独,忧愤等词语。在桂林动物园曾有一只被囚禁的老虎,它强烈地震撼了诗人牛汉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一首《华南虎》。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

(二)探讨诗歌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以前也学了不少诗歌,说说你们学习诗歌的经验。

(1)多读。(2)联系写作背景。(板书:读诗百遍走近作者)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请迅速浏览作家档案。)

华南虎是现代虎的八个亚种之一,为中国特有,所以又称中国虎。原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广大地区。体型较小,尾较细短;毛较短;毛色较深;身上有黑色条纹,宽而密集,体侧常出现上下两纹相接连成的菱形纹;毛皮幅大艳丽;性格凶猛,动作敏捷。华南虎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今日,华南虎的分布范围日益缩小,存活数目极少,野外数量不过20只左右。

(三)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后。独立完成自主学习1、2小题。

1.给加点字注音:呵斥___抽搐___叽喳___钢锯___ 沟壑___恍惚__......_

咆哮___胆怯___略胜一筹:___ ...

2、解释词语:(请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读一读词语,并交流词语的意思。)

呵斥()抽搐()胆怯()咆哮()沟壑()

(四)、整体感知:

①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老虎。

三、小组合作探究(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投入吧!)

1、诗歌诵读: ①名家范读课文录音。②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形象探究: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诗中有没有关于老虎外形的描写?)

②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③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理解象征: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四、展示反馈(请小组成员谈谈合作的成果,还可以从写作特点方面、思想感情方面等选一个角度谈谈。)(给你一个机会,亮出你的风采!)

五、巩固提升(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联系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二、自主学习(难句理解)请学生找出值得品析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质疑。

示例: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讨论明确: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观众为什么是“可怜而可笑的”? 观众用“砸”、“呵斥”、“劝诱”等方式来对待华南虎,而且不知道自己践踏华南虎的尊严是无耻的,在高贵的华南虎面前他们显得多么卑微和可笑;卑微的观众害怕华南虎,隔着两道铁栅栏仍感到“胆怯”,岂不显得可怜?

③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讨论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④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讨论明确: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三、合作探究

这首诗有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

——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1、提供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关于作者:我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诗歌国度,代有辈出的诗人。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能获得卓越的成就。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独特个性深刻感受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而又富有才华的诗人,才能在诗歌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在跨越20世纪到21世纪的中国诗人中,牛汉同志是命运坎坷、经历丰富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他有蒙古族的血统,早年即向往革命,1946年他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那时,他即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七月”派诗群的一员,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歌声,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新中国成立后,他迅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为保家卫国而战。但1955年后,不幸在所谓“胡风集团”的冤案中被牵连,受到不应有的对待而被迫中断写作。复出后,他迅即放声歌唱,参与主持大型刊物《中国》,并长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主编《新文学史料》。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不但与绿原共同编辑“七月”派的20人诗集《白色花》,为这个解放前曾经存在共同志趣的诗群留下可贵的纪念;他个人更新作频频。他的诗集《温泉》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新诗奖;他还出版了《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等多种诗集。他虽年事渐高,却老而益壮,至今勤奋笔耕不辍,除了诗作,他还有散文集《滹沱河与我》、《萤火集》和评论集《学诗手记》等问世。

由这些,我们能否得到一些提示让我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2、主旨探讨: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生合作,口头回答)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讨论示例: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

“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

“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四、展示反馈(小组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可发表自己的见解,班内集体交流,老师适时点拨。)

五、巩固提升

从诗歌中找出几处你认为最震撼人心的句子或词语,细细品味。示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血淋淋”暗示了华南虎为了自由曾做过怎样勇敢的抗争,就算阻力再大,压迫再大,也决不屈服。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这句话含义:既是我对华南虎不屈的灵魂顶礼膜拜,也体现了我屈辱灵魂的觉醒。

学后记:

《华南虎》导学答案:

第一课时

二、自主学习:

(四)、整体感知: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老虎。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三、小组合作探究(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投入吧!)

2、形象探究: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诗中有没有关于老虎外形的描写?)

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凝结着浓浓鲜血的趾爪;破碎的牙齿;火焰似的斑纹;

②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讨论明确: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③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讨论明确:“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理解象征: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讨论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华南虎》教学述评 第3篇

一、综述

从15个课例来看,《华南虎》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1)读准字音,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本诗;(2)通过朗读和鉴赏词句的方式勾勒华南虎的形象,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通过介绍诗歌背景体会华南虎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主要教学内容:有的以反复朗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以赏析华南虎形象为重点,通过精读课文和逐句分析,还原诗中的华南虎形象,体会意象蕴含的深沉情感;有的重在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讲解诗歌的象征手法,体会华南虎形象的象征义,学习华南虎挣脱禁锢、追求自由、坚强不屈的精神。

1. 教学内容重在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一篇现代诗歌。诗歌相比其他文体往往具有篇幅短小,情感充沛,富有音韵和节奏的特点,因此较适合通过吟咏的方式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品味诗歌隽永的语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刘丹丹老师《华南虎》的课堂教学。刘老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接着对诗中的生词进行讲解,扫清了生词障碍。刘老师请学生举手朗读并进行评价。评价过两位同学的朗读,大家齐读课文,读完课文,老师泛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回答时把依据的原文找出来。

2. 教学内容以赏析华南虎的形象为重点,通过精读课文和逐句分析,还原诗中的华南虎形象,体会意象蕴含的深沉情感。

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刘老师在朗读了一遍课文后,立刻要求学生以关键词的形式形容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并找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下答案。接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发问上台写关键词的同学,让学生解释关键词的得来,对诗中词句展开联想。如一个学生提到老虎“不肯屈服”时,老师引导其带领全班同学深入文本中,赏析“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通过精读课文,深入分析重点诗句,勾勒华南虎的形象气质,揭示华南虎形象蕴含的不羁性灵,充分关注华南虎形象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不仅仅将它当做自然界的动物看待。

3. 重在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讲解诗歌的象征手法,体会华南虎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华南虎挣脱禁锢、追求自由、坚强不屈的精神。

具有典型性的是凡老师的课堂教学。凡老师在导入阶段选取两首歌曲,一首借物喻人,一首直接抒情,但表达同样的主题。他让学生比较优劣,学生纷纷选择具有象征意味的《小白杨》,他对象征手法生动讲解,引出课文。老师出示诗人牛汉的个人资料,让学生结合诗人背景阅读诗歌。深入阅读后,通过诗歌创作时间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最后简要分析课文,引用张志新、林昭等史料,进一步指明“华南虎”不仅是一个可怜的动物,更象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广大遭受迫害却坚强不屈的人们。

二、评议

1. 关于《华南虎》的教学内容

在16个课例中,《华南虎》的教学内容包括形象分析、技巧讲解、主题解读、写作训练等方面,大多数老师都对华南虎的形象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分析。在主题解读上,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的一篇课文,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诗歌,发现诗歌主题。在技巧讲解上,本文主要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有的老师在出示背景资料、深化主题后对象征手法稍有提及就回到了文本解读,有的老师则在一开始就为学生解释什么是象征,为后文引出象征手法做铺垫。一些老师在最后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用象征手法写短文,具体实践写作技巧。在写作训练方面,一些老师设计的是“华南虎的自白”,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一些老师设计的是“写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气质”,意在让学生运用象征手法,一些老师没有设计这一环节。我认为在技巧讲解方面,有必要给予足够重视,因为新课标提倡设定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对技巧的讲解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象征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个重要的修辞方法,一句两句匆匆带过,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象征手法的,更不用说应用了。最后的写作训练环节是不可缺少的。课标要求语文课要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全方面能力。写作能力的锻炼往往在课堂中被忽略,这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行一个随堂或课后写作小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深入理解课文,更是将理论练习实践的绝佳机会,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2. 关于《华南虎》的活动模式

对《华南虎》的活动模式的评议主要依据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华南虎》这篇课文,教师倾向于采用兴趣模式,主导模式,自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兴趣模式,主要是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采用这一活动模式的典型是君老师。君老师一开始就富有活力,采用成语和俗语接龙的“串串香”活动活跃气氛,让学生说出与虎有关的成语。接着开展“画皮画骨”的比赛,具体是男女生配合,女生“画皮”——说出华南虎的外在特征,男生“画骨”——说出华南虎相应的精神气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分析“华南虎”的形象,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导模式是老师广泛采用的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就形象分析来说,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对“华南虎”形象的深层原因进行发问,学生作答。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教师掌控教学内容,缺点在于课堂气氛较沉闷,难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采用自学模式的代表案例是王冬艳老师的课堂教学。王老师采用课前分组完成问题,课堂集中展示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所布置的问题几乎涵盖了所有教学内容,小组成员按照问题顺序轮番上台展示,最后老师总结。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将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但是,这种模式也有缺陷,就是过于依赖学生自学,老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七年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对诗歌的领悟能力远远不及教师。因此,探究结果较浅显,浮光掠影,没有体会到诗歌的深沉情感。通过以上三种活动模式的分析,我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活动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取长补短,打造先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富有生趣的语文课堂。

3. 关于《华南虎》的主题

对《华南虎》的主题解析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出发的。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不同老师对诗歌主题的解读不尽相同。对于《华南虎》这首诗歌,有的老师对它的解读还停留在文本表面,只是将这首诗理解为诗人对被囚禁的华南虎的同情,让学生爱护动物,富有同情心;有的老师则对本诗的解读过于狭隘,将本诗的主题限定为对烈士林昭的悼念,强调了文学的典型性,却忽视了诗歌内涵的多义性;一些老师对主题的处理比较开放,既有对动物园中老虎的同情,又有作者对自身境遇和精神状态的影射,还有对广大遭受苦难而刚直不屈的中国人的肯定,阐释诗歌主题的多义性。比较这三种主题的解读,我认为第一种解读过于浅显,没有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对诗歌进行深入挖掘,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震动和影响。第二种解读有些僵化,诗歌具有模糊多义的特点,并不一定有确切的现实中的抒情对象,因此,将诗歌与具体人物强拉关系,有失牵强。而且,这样的解读使主题丧失了普遍性,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第三种解读较妥当,它注意到主题的深化是由浅入深的,贴合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文本,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终对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诗歌情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摘要:《华南虎》是中学教材的一篇课文,它是诗人牛汉在湖北劳动改造时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这样一首内蕴丰富的诗歌在中学教学中应该教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怎样的效果是值得教师用心思考的。本文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课例,就其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哪些内容”做相对全面的综述和评议。

关键词:《华南虎》,教学综述,评议

参考文献

[1]蒋德均.中学诗歌教学方法探微[J].福州:教育评论,2005(1).

华南虎教学学案 第4篇

华南地区有着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优秀院校为首的高校群, 它们是地区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华南地区的地区性人口数目也相当地庞大, 导致社会的就业岗位与待业人数变得极度不协调。通过更多的人创业, 创造、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以达到自我就业和缓解日益扩大的就业压力问题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与迫切期望。

一、华南各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各具特色

在高校之间的发展进度中, 有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创业研究院作为推动的有效组织, 与此同时也有高校仍然没有自成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只是作为一个形式化活动开展。正是这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致使华南地区的创业教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所以希望通过对华南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现状与成效, 通过对于调动创业意向以及巩固创业素质的有效因素和制约问题。深入学习该地区性高校中成果优异的创业教育模式和举措, 以及探究部分高校发展缓慢甚至失败的原因。通过信息整合与推理后能提出有效提高创业教育成果与质量的途径和方案。

在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都有经过学校多方面考虑, 结合师资力量和学校的人文以及文化所设定的一系列创业教育课程。但是绝大多数都有着一门核心公共课程, 那就是《创业管理》课程, 该课程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创业的意义和内涵, 然后分别从机会、团队、融资、资源整合、商业设计、企业生存与企业管理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开展创业教育, 意在让学生可以逐步并且全面的对创业有一个基本了解和掌握的一些比较基础的技能。

二、《创业管理》课程不是创业教育唯一的理论课程

当中还包括了对该课程起拓展与深化作用的相辅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 涉及了大时代下创业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方方面面知识, 这也体现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不同的学校也意味着有不同的师资力量, 无论是围绕《创业管理》作为理论和新的课程体系或者是以“创业”为核心的模块式、渐进式专项教育的课程体系。都同样证明了华南地区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成果, 创业教育氛围已经环绕莘莘学子四周, 有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三、对华南地区大学生进行问卷形式的调查研究

从华南地区高校中选取8所高校, 分别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学院以及广东金融学院。采用随机抽样, 要求问卷的填写人选取问题中最贴合自身想法的选项, 程度从1 (非常不符合) 到5 (非常符合) 的评定。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62份,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94.57%。

数据显示华南地区高校学生在创业素质的表现大部分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水平, 说明该地区高校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其中最关键两方面, “是否会先计算好创业风险再进行冒险”和“是否具有决断力”的整体表现最低, 绝大多数人只处于一般水平。由此说明该层次上的创业素质表现亦可能为日常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的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个人素质, 学生自身并未能意识到这些是创新创业所需要的企业家创业素质, 并且在明确表现为企业家创业素质的问题上均处于所有问题的最低值。

尽管学生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创业家气质, 但往往由于缺少了创造性或者是没有开发创造性想法的勇气。这是因为缺少了一个外力的推动, 帮助学生将自身的企业家气质激发出来,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是企业家气质, 有能力完成以及创造一些企业家所能胜任的商业经营活动。不断深化这一种想法以慢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对于影响学生创业意向的“创业教育”因素把握不足。教育内容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效果并不可观。未能有效的减少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畏难情绪, 未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迈出创造性的第一步时的自信心和冒险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没有一把度量尺, 无法正确认识到企业家气质的表现形式导致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是否具备这类品质, 因此在创造性想法的萌芽阶段就已经将它扼杀, 使学生更偏向于中规中矩的就业道路。

在本次调查当中我们同样对华南地区大学生对于当今政府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评价进行了统计。对维度为政府支持的6个因素进行频数分析的均值与众数统计, 结果显示华南地区高校学生普遍认为对于当今政府的创新创业提供帮助政策的了解处于一般水平, 该维度下的各因素总体均值均与众数低于程度4, 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个参考值属于偏低。研究还表明了华南地区高校学生对于“政府的政策能否促进青年创业”“、当今经济环境是否适合创业”的表现是有些许感到信心不足, 对于创新创业的外在因素没有掌握全面以及缺少获取此类资讯的渠道是导致信心不足的最根本原因。也导致在“我创业是否能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的问题中得分最低, 仅3.08。

与此同时, 在问题“我们大学对创业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教育和信息情报以及创业支援项目”的均值统计上同样是最低指3.08, 有高达71.3%的学生对于学校为创业活动提供了帮助这一观点的认可度为一般或者以下, 当中还有20.5%持否定态度, 认为所在学校并没有在创业活动上提供应有的教育以及信息。

问题研究显示, 华南地区对于政府对于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的帮助政策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偏低, 而对于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活动在学生心中的认可度同样偏低。

四、华南地区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华南地区高校各个学生的创业意向表现的参差不齐, 尽管是在同样的高校接受者一样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他们的创业意向的强弱程度也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 对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不单单是简单的创新创业知识的获取与一些知识类竞赛经历就可以决定他的创业意向。因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让人难以揣测的风险与激烈的竞争环境, 这些都与国家当下的经济环境与政策施行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也需要创业者具有异于常人的坚强意志和一些优秀领导者、创业者的气质与风范。

华南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效果在学生心中的满意度不高, 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并且学生们也希望可以接受更加全面的创业教育和获得更多有利于提升自我创造力的实践机会。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方式还存在不足, 创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 积极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 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时间机会。

政府对与青少年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的资助和放宽政策咨询的了解情况以及获取途径十分有限, 没有一个完整公开的信息平台, 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和理解误差, 使得有部分创业者因为时机把握不当而使创业活动失去了有利因素的支持, 错过了创业机会, 使得创业者认为当下的创业活动难度仍然十分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创业率下降。政府与学校应该积极搭建信息平台, 将信息整合公布, 让学生可以掌握咨询主动性。

“学案”与“学案教学”的探析 第5篇

一、学案

(一) 学案的编制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学科性原则指的是学案可以由任课教师单独编写, 但最好是同一学科组的教师们一起合作编写, 并且编制时要以学情与教学目标为依据, 以保证所编制的学案比较科学合理。

2.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的是由于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以及不同课程内容所需要的学案是不一样的, 因此, 我们在编制学案时要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案的具体内容。

3.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的是我们要努力确保所编制的学案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并且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

4. 启发性原则

要想发挥学案的引导作用, 在编制学案时就要使学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启发性。不过, 自主学习最终还得由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框架并形成知识意义, 因而我们需要把握好启发的程度。

(二) 学案的基本内容

基于以上原则, 笔者认为学案应该包括以下五个基本内容: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练习题, 并且这些的内容需要按照顺序排列, 不可以颠倒次序。

在学案中首先需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培养新知识的生长点, 以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 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需要, 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知识并构建知识的意义。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展开。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在整个学案教学中进行学习所应达到的状态。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的设定, 应该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为依据。

学案中应该参照课标中活动建议, 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并提供具体操作方案, 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并把它们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之中。

二、学案教学

(一) 呈现学案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方式把编制好的学案呈现给学生。学案呈现的时间最好是上一次课结束之时, 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活动。学案的呈现方式包括口述呈现、板书呈现、课件呈现以及活页纸呈现。一般情况下, 活页纸呈现的效果最好。虽然它费用较高, 但是使用方便, 易于保存, 便于未来复习时使用。当然, 在教学实践中, 要灵活选取呈现方式。

(二) 自主学习

在教师呈现了学案之后, 学生借助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不是肤浅地预习课堂学习内容, 而是要尽可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学生既要以教材为主要的学习材料, 又要不拘泥于教材, 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学生应学会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学习策略, 提高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自我分析和管理控制能力。

(三) 反馈自学效果

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 要向教师反馈自学效果, 为教师筹备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依据。首先, 要在下一次课之前及时反馈, 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筹备时间。其次, 反馈方式最好也是通过使用方便的活页纸呈现。最后, 反馈内容必须真实而全面, 包括学习收获、独创性设想、疑难困惑以及课堂教学期望等。

(四) 筹备课堂教学

筹备课堂教学是一个能够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的过渡环节。首先, 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并把目标分解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任务, 以便围绕它们组织课堂教学。其次,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信息,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 编制检测题、选择问题释疑的方式等。最后, 准备课堂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器材及相关教学材料。

(五) 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可以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高效率地解决学生在借助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 检验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最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 合作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确保每个小组内部都有学习水平优、良、中、差的学生, 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自学的体会, 通过相互答疑解决学习的疑难困惑。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在学生遇到问题而产生困惑时, 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通过提问, 从具体到抽象,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 知识检测

一般情况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只能解决一部分学习问题。即使学生们已解决自己提出来的所有问题, 也并不意味着学生真正完全掌握了学习内容, 因为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不了或者容易忽略的。因此, 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检测, 进一步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检测题。测试题要有针对性, 并且具有适当的难度、信度和效度。

3. 反馈释疑

在学生知识检测结束时, 教师首先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公布参考答案, 以便学生根据参考答案分析出错的原因, 进行自我纠正;然后需要针对学生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释疑。释疑的方式可以是启发式也可以是精讲式。对于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释疑方式。为了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释疑应该具有激励性, 在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同时, 赞扬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此外, 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敢提出新问题,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难点。

4. 归纳总结

在教师对问题进行释疑后, 学生要独立思考, 梳理在本次课堂中所学的内容, 归纳容易出错的知识环节, 构建知识结构, 总结学习方法及规律, 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三、结语

华南虎教学学案 第6篇

1.中国独立学院的发展。1995年民办四川电影艺术进修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 建立了四川师范大学电影学院, 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学院。到2008年5月, 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6所, 分布在全国30个省份。

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 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产物[1], 是新时期解决中国教育资源短缺与教育需求间矛盾的必然产物。大多数办独立学院的大学都是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 依靠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 教育基础, 学科优势等, 合理地引入民间资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越来越受社会关注。

2.中国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教学的特点。独立学院是在社会需求旺盛而政府投入不足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格局下产生的, 是普通高等学校利用其品牌和教学资源优势同社会资本合作创办的新的大学模式, 其根本目的是有效扩大本科教育资源,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不是培养“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 与高职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岗位技能型人才也有差别, 它是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同时, 独立学院严格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上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系的教育不可能走一般高校通过历史积累实现发展的老路子, 而是要坚持创新发展的方针, 依靠创新来建设品牌, 通过创新来实现发展。

3.增城学院旅游管理教学的特点。华师增城学院地处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 由华南师范大学与康大公司联合创办于1998年, 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是广东省内独立学院最早开办本科教育。旅游管理系成立于1999年。1999—2002年间, 开办旅游管理方向专科教育;2003年, 在继续开办专科教育同时, 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停招专科班, 专办旅游管理本科。

根据旅游业日益国际化、多样化的特点, 旅游系立足广东、面向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坚持“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和“三突出”、“三加强”教学方法。即学生在具备牢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拥有各类管理软件运用及二次开发能力、较高的旅游专业外语文字水平和较熟练外语口语能力。

针对教师而言, 突出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与专业化;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加强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教学;加强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实践。

针对学生而言, 突出学生的实操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为此, 在校内设有专门管理软件教学实践基地, 与夏湾拿酒店、珠江帝景酒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等十多家著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联系, 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开设了旅游专业考察、旅游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二、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地域原因以及对旅游学认识的偏差, 对基层服务行业的不认可导致对学科不感兴趣。旅游行业需要不同专业、层次的人才, 对人才需求有潜在定位, 这对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差异化的要求。按照国内学者的研究, 这种人才分层需求的潜在定位可以划分为初级人才、中级人才和高级人才三种[2]。这种人才分层需求是呈金字塔状, 一般来说, 拥有优势教育资源的著名大学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能使他们拥有胜任高级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较高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置的重复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 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内容的传授, 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3]。1998年,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由于增城学院旅游管理学科主要依托于地理和历史学科, 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着对原有母系学科的依赖, 忽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色, 缺少科学合理、合适自己的、独立的、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更多地考虑是传统科目的设置以及老师在读时的设置, 而不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人设课现象较传统专业更为严重, 造成部分教学内容重复, 从而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

3.就业的形势以及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少, 对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打击很大。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 认为服务行业是伺候人的工作, 感到比其他行业低人一等。由于缺乏实习经验, 旅游本科毕业生只能从最底层的服务岗位做起, 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初级岗位工作则看起来要“优越”很多, 这种同一学校、同一院系毕业的学生初次就业后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 增强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失落感, 打击了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因此,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毕业后的流失率较高, 多数会选择其他的就业机会。一般在五年后, 只有少数几个人依旧坚守在旅游企业。因此, 造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重视不够, 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态。

4.学生对知识以及对未来的用途不明确, 用学生自己不成熟的思维判断知识的实用性:有用就来, 没用就去学习所谓适合他自己的发展的知识。大学的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太多, 其自身发展与所学知识的矛盾导致其冠冕堂皇地选择自身发展。

5.教师人才队伍的缺乏。独立学院的旅游专业师资匮乏, 不少教师是转行或跨行。知识来源于书本, 缺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掌握和必要的实践经验,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 再者, 年轻教师学识不能让学生信服。教师自身的教与学的矛盾, 教师自身的学习成长是不改革、服从的一代 (前几年的大学教学, 很多老师都是灌输式教学, 因此, 现在的年轻教师容易用当年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 而当教师毕业走向社会后却发现改革铺天盖地地涌来, 虽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但对教学改革也是在摸索中。

三、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注重结合地域特征, 转变就业观念, 拓宽旅游学科的就业渠道。首先必须看到:与旅游本科毕业生行业认同度低和就业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中国迅猛发展的旅游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 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70万个旅游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 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 000多万人, 间接从业人员4 900万人[4]。旅游服务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 是一条产业链, 能够给不同层次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中国旅游业面临着巨大人才缺口, 这缺口既有总量上的缺口, 也有结构上的缺口。近年, 广东省旅游业发展迅速, 已经形成了“全国旅游三分天下, 广东占其一”的局面。2006年, 旅行社组团国内游1 135万人次, 出境游197万人次[5], 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广东省内拥有超过2 300家的旅游企事业单位。且拥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年度国内旅行社双百强旅行社达44家。其次, 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转变长期形成的“服务行业低人一等”的偏见和大学生“天子骄子”的看法, 让大学毕业生正确的看待旅游行业前景, 提高学生对旅游学科的兴趣。

2.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针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岗位任职需要, 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意在基础课中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 按照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 强调“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当结合”;在专业课程中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 强调“突出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真正从独立学院实际出发, 安排出合理的、适合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

3.继续发扬一体两翼的教学思想。一体两翼模式是增城学院旅游管理教学优势特点, 能够培养学生多种专业技能, 很值得推广。在现实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训, 除了旅游管理中景区管理、旅行社基本管理外, 还要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 学习画图工具, 如Photoshop、Auto CAD、CorelDraw;学习管理软件, 如旅游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同时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 摒弃应试教育, 挖掘学生潜能, 注重因材施教, 培养有个性的人才。

4.加快考试改革, 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我们是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大学生, 而出来任教之后面临的是素质教育, 因此是路漫漫修远。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深受其害, 就知道弊端在哪, 而努力改革, 因此堪称与学生共进退。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不能仅仅通过期中或期末考试一张考卷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而是要把平时实训课的表现以及实习、模拟课、讨论课的表现都记入最终成绩, 对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做多方面的测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以便于其成为合格的人才。做到产学结合, 加强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不能仅仅让学生在大四毕业之前进入酒店实习, 而是要利用每一个实训课、暑假或者寒假的机会, 边学习边实践。

5.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要造就能够肩负起旅游专业素质人才培养任务的师资队伍, 首先, 派教师到企业挂职, 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 只有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其次, 聘请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入学校做指导教师, 补充教师力量。最后, 独立学院可以选派青年教师进修,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应试教育弊端的涌现以及8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强烈增长, 各学院各系部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作为在一所独立本科院校工作的一线老师, 深感改革的意义与价值。因此, 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及学生的状态, 分析了旅游管理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到课率偏低, 积极性较低, 课程设置带有重复性等,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与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苗.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理论界, 2008, (10) :184-185.

[2]保继刚, 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三十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 2008, (23) :13-17.

[3]邱云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559) :397-398.

[4]高学历就业不如低学历——观念是症结:第11版[N].中国旅游报, 2007-11-21.

上一篇:浅谈作文如何进行课外辅导下一篇:红领巾寻访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