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2024-08-25

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精选8篇)

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第1篇

摘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就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而所谓和谐,拆开来讲,“和”就是“禾”加一个“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而“谐”就是“言”加上一个“皆”,也就是人人都畅所欲言。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切,首要的是要提高广大员工的幸福感,因为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根本和基石。

关键词:幸福感 和谐企业 基石对员工幸福感认识存在的误区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再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曲折和反复,比如说企业腐败问题的产生等,这些问题极易导致员工在精神上产生一些不健康因素,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员工的幸福感产生一定的认识误区,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幸福感的高低与报酬多少有直接关系,简单地认为给予员工的报酬越多其幸福感越强,反之,他的幸福感越弱;二是把幸福感的高低与职位高低有直接关系,一些人认为在企业中职位越高的员工越幸福,职位越低就越自卑。其实这种看法也很片面。职位越高的人他所拥有的权力确实比职位低的人拥有的权力要多,享受的权利也要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职位越高的人他所承担的责任也越多,风险也会越大,而其所承受的压力也会更重,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这些压力,还有幸福干吗?三是把幸福感的高低与工作量大小联系起来,简单地认为工作量大的人幸福感就低,而工作量小的人他的幸福感就弱。由于企业员工的分工不同、岗位差别,必然导致员工工作量大小存在差异。如果说在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量大,则恰恰说明你的重要性,说明你能胜任你的岗位,而且干得还相当不错,充分体现了岗位价值量,反之,你的工作量越来越小的话,那么你离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正确认识员工的幸福感

幸福即生活、境遇愉快美满。而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非常满意的主观感受,它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笔者认为,幸福感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就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满足感,就是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感。

2.1 幸福感就是责任感 石油企业的和谐发展就能充分地发挥石油经济命脉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而作为石油企业一份子的每名员工有了幸福感之后,他就会树立起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竭诚地、兢兢业业地为企业做出贡献,在不断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助力和谐社会的建设。

2.2 幸福感就是满足感 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愿意立足本职岗位,通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加速其岗位成才、学习成才,在本职岗位上干出骄人的业绩,在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添砖加瓦之外,也实现了自身的人身价值,这时的幸福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活出生命意义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又会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2.3 幸福感就是和谐感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由于个体的经济条件、地位、背景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员工的幸福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融洽相处的和谐感。有了和谐感,企业内部之间、客户之间,都要注意人际关系尽量简单、简约、简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了和谐感,员工之间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就会增强,在企业内部形成舒畅、融洽的气氛,增强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3.1 加快企业发展,让员工“畅享成果” 员工的幸福感首先建立在丰富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员工的幸福感只能是空中楼阁,水中之月,而物质条件的建立就需要企业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壮大实力。有基础的幸福才是长久的、充实的,才能让员工畅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司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工作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快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二是要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全面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三是努力践行“发展公司、服务社会”的责任目标,深化优质服务工作,扎实开展“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塑造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3.2 提高制度的科学性,让执行“畅通无阻” 强化执行力建设,就是要使员工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折不扣,对于上级精神的贯彻不偏不倚,对于职责范围的事情不推不拖,对于不遵守规范程序的做法不依不饶,在工作中始终有一种紧迫感和向前抢的精神,说到就办,办必办好,言必行,行必果。

当前,就员工的执行力问题有一种片面的认识,就是过分强调员工的执行意识、执行能力的欠缺,而忽视了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随着公司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出台,但是以前的一些老制度还依然存在,有的还与新制度存在冲突。因此要对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以切实达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目的,要进一步明确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要求、过程管理、节点控制和执行考核,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对规章制度未能涵盖,尤其是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沟通,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样,才能让员工执行起来切实做到畅通无阻。

3.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员工“畅所欲言” 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从管理者的角度讲,就是要民主治企,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存在,鼓励员工以企业主人翁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商企业的大事,营造宽松而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工作时段,如果不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人生的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因此管理者有责任创造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智慧,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激情地创造,从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工作环境,让每个员工都有岗位成才的机会,有效地调动和融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产生出最大的效益。

3.4 加强民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设,让员工“畅享成长”

首先就是要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来。让决策和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在阳光下运行,努力推动阳光管理辐射、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进一步关心职工还想了解什么,还有什么不了解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做到管理工作“六公开”:即流程制度公开;项目审查公开;决策审批公开;执行办理公开;办理结果公开;考核情况公开。

其次就是要让员工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的和谐,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向一线倾斜的力度。把保障职工利益作为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来对待、来落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重视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员工畅享成长。要加大工资的考核力度,充分体现每位员工的岗位价值量;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切实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针对广大一线员工希望参加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渴望自身价值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实现的情况,要及时制订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为他们搭平台,建舞台,设擂台。

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第2篇

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 黄春旭 徐冉洋

从教育教学质量可以看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而员工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职员工幸福感的标准。幸福指数既是学校运行状况和员工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学校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是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主题。长期以来,桃源一中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把追求员工幸福生活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早在2000年就建成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近几年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幸福美好的社会图景,也为学校教工之家(以下简称“家”)的建设赋予了新的涵义。因此,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建设和谐教工之家,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作为学校工会的中心工作来抓,又取得了许多新成效。

第一、促进“家”民主,改善“家”民生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追求民主与和谐具有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广大教职员工才会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会与学校荣辱与共,否则就会停留在“给老板打工”的层面上,甚至形成劳资对立;只有充分地让教职员工享受到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权力,民生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幸福才不会落空。所以,我们说幸福在哪里,它首先在民主那里。

一是充分发挥了教代会在民主与民生建设中的作用。从教代会收 第1页

集到的一些提案来看,主要集中的是民生问题,在幸福指数的A类指标方面,就有关于生存状况满意度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问题,还有关于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居住、医疗、教育问题等。因此,我们明确教代会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并且坚持每年重点解决2-3个民生问题。从提案的收集、提案的答复,到提案的落实都严肃认真,每一年的教代会都会对上一年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盘点,哪些落实了,哪些未落实,未落实的是什么原因,都要向教代会交待清楚。为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学校行政动了真功夫,下了大力气。如先后3次修建住宅小区,使教职员工住有所居;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础上,组织教职员工定期体检,设立了大病互助基金,购买了医疗补充险、“两癌”保险和意外伤害险,加入了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等,构建了国家、集体、社会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使教职员工病有所医,费有所保;定期修改绩效工资标准,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工资待遇;3次重建教工之家活动阵地,为丰富教职员工业余文体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等等,都是通过教代会民主决策产生的重要成果。

二是严格执行了校务公开,切实保证了民主监督。我们始终认为校务公开不仅是领导干部的“防腐剂”,而且是干群关系的“润滑剂”,更是劳动竞赛的“催化剂”。因此我们的校务公开讲的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把它做到实处,凡是公事都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首先,分解目标。把校务公开的政策要求与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学校办公室、教务科、教科室、学生科、总务科等部门分别公开,制定了校务公开明细目录,并明确规定了公开的形式、范围和方法。第二,常抓不懈。坚持检查督促不松懈,不仅是将已经公开的内容等相关资料收集起来,还要留下“铁”证,把相关的会议记录、照片、网页、电脑截屏作为公开的佐证材料等。第三,突出重点。校务公开从不避实就虚,避重就轻,而突出的就是重大决策、重大采购、重要人事任免等工作重点,抓的就是要害部门与关键环节。如仪器设备招标是校务公开的重点,我们抓的就是总务科与教务科2个要害部门,竞标与验收等重要环节。第四,注重热点。校务公开更加关注重大改革与创新。改革与创新是学校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学校各种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肯定会有不少矛盾的产生,弄不好改革会走弯路,甚至失败。因此,我们采取先民主而不是集中,先渐进而不是激进,先局部而不是全部的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保证了改革的成功。如在二层骨干的公开选聘上,我们先在学校团委书记公开选聘上进行试点,而后在二层骨干公开选聘上进行全面推广。先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动员,公示竞聘方案,公示竞聘对象与条件,公示报名情况与审定结果,公示评委组成方案,公开评分细则,召开以教代会代表为主的公开竞聘大会,公示评分结果与民主测评结果,最后报上级审查批准,公示竞聘结果等等,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

第二、加强“家”建设,念好“家”本经

要建设和谐教工之家,先要练好内功,搞好“家”的自身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了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学校党政工每年都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组织会员开展社会主

义劳动竞赛,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劳动积极分子等。二是加强了干部队伍的建设,我校的工会干部没有一个是专职的,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工会干部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克服了角色上、时间上和精力上的冲突,无私地为工会工作默默地奉献,积极热忱地工作。根据学校工会工作需要,严格按工会委员选举报批程序,调整工会干部队伍结构,增加文体骨干和女工干部的比例。坚持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坚持有事大家商量,实现了民主集中制,实现了民主理财。三是加强了工作制度的建设,坚持以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等。四是加强了活动阵地建设,不断升级文体活动设施设备,为员工开展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五是加强了工会工作的落实,严格制定工作目标与工作计划,并保证落实到位。

第三、共建“家”和谐,广送“家”温暖

努力建设和谐教工之家,还要同时做好“三代人”的工作。一是做好“当代人”工作。在职教职工是当代人,是学校建设的前方战士,他们长期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十分辛苦,需要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所以我们建立建全了民情调查了解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了解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工作情绪与家庭生活困难,并及时帮助教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等。如做好女教工工作,根据妇女同志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做好女教工“两癌”保险工作和妇科普查工作。如关心青年会员的婚姻问题,发动群众当好“媒人”,让单身汉都能成家立业。二是做好老年工作。“百德孝为先”,我校老教职员工工作

在经济困难时期与学校艰苦创业时期,热切期待“今天”的老年幸福生活。我校在职教职员工平时超负荷工作,没有多少时间享受生活,要让他们对“明天”有着美好的期待。因此,做好老年工作,宏扬中华民族大孝传统,让老同志老有所靠,老有所乐,在我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老同志中成立了老党员支部委员会、老年工会小组、老科协小组,对老同志的困难优先解决,对老年活动经费优先考虑,对老同志优先慰问,对大病老同志优先资助,使老同志老有所靠。我们为老同志专门修建了活动中心和门球场,在老同志中成立了门球队、歌舞队、钓鱼队等,组织他们参加各级门球赛、文艺演出、钓鱼比赛、郊游等活动,使老同志老有所乐。三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下一代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家长学校,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开展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并关心本校教职工子女的教育与成长,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培训,帮助解决教师子女升学就读问题等。

努力建设和谐教工之家,要特别做好慰问工作,及时传送“家”的温暖。坚持各项慰问制度,坚持逢生病住院必慰问,逢特别困难必慰问,逢重大节日必慰问,逢家人丧事必悼念。坚持慰问制度,钱是小事,重要的是传送“家”的温暖,帮助教职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积极“跑腿”,帮助会员联系就医住院、保险理赔等事宜,为大病患者筹措资金,落实大病互助救助款等等。广大教职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将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家”。我校某青年女教师身

患重病,学校领导、师生员工一次又一次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筹集资金10多万元,一些会员主动轮流照看,爱的力量把她从死神那里一次又一次地拉了回来。虽然爱的奉献,爱的力量未能挽救她年轻的生命,但爱的回忆永远铭记在每个桃源一中人的心中,爱的精神一直在桃源一中坚持和发扬着。

第四、开展“家”活动,活跃“家”气氛

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第3篇

一、领导重视、上级关心是做好扶贫移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我县始终把扶贫移民工作与建设和谐幸福铜鼓有机结合,凭着铜鼓革命老区“5+2、白+黑”的工作精神,高度重视扶贫移民工作。一是稳步推进。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扶贫和移民办、林业、水务、农业、民政、国土资源等十多家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把扶贫移民这项富民工作纳入了全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司时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探讨扶贫移民工作,在各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二是完善机构。2010年,我县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将原老建扶贫办和库区移民办两个副科级单位合并组建成立了县政府管理的一级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定编12名,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充实了各股室力量,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齐了各类办公设施,划拨了专项办公经费。在简洁的成立仪式上,县主要领导亲自进行了揭牌,各地移民自发到场鼓掌。三是各方厚爱。在我县开展扶贫移民工作的过程当中,上级部门十分关心和支持我县的“绿色崛起、和谐发展”,2011年先后有7批次省市扶贫部门领导亲临铜鼓县指导工作,有12批省市直单位派驻扶贫开发工作组,与我县的扶贫移民行政村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帮扶,通过引进项目、援建项目、帮扶资金等多种形式,加速了移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仅“十一五”期间,已使4个省定和4个市定贫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325个贫困家庭告别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贫苦生涯。

二、创新机制、更新理念是做好扶贫移民工作的保证和源泉

扶贫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思索,在工作中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工作能量,激发群众的脱贫致富的意愿,变憧憬羡慕为埋头实干,临渊羡鱼为退而结网。一是建立“四农”工作机制。全县扶贫开发干部牢牢铭记“群众生活一日不脱贫,干部责任一日不脱钩”的服务理念,通过“进农家门、说农家话、访农家苦、解农家难”的工作机制,共帮扶贫困户40户158人,为贫困群众办实事48件。二是实行定点结对帮扶机制。对居住着移民的行政村和贫困移民进行直接挂点帮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参加全县扶贫工作帮扶的省级定点包扶和定点帮扶单位、县直各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体达130多批,帮扶干部近1000人,帮扶对象1800多户,扶助困难学生42名,解决就业65人,为群众办实事238件,绿色帮扶工程扶助对象312户,栽种树苗1万多株,全县累计帮扶资金和捐赠帮扶物资达400多万元,引领2000多人告别了贫穷的日子。三是建立了乡镇扶贫开发考核机制。我县把扶贫移民工作列入县乡两级民生工程重要考核内容,各乡镇与县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同时,规定每月25日至28日为月报日,各乡镇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扶贫移民工作进展情况。另外,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下到扶贫移民点就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对在扶贫移民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移交相关部门严肃处理。四是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我县为了切实加强扶贫移民扶持项目的管理,确保工作成效,专门出台了《铜鼓县扶贫和移民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资金严格执行县级报帐制,县乡两级达到“专户、专帐、专人”的“三专”管理。同时为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采取“一四”集中办理日:即每周周一、周四集中办理基层群众事宜,同时采取月“基层工作日”,即每月下乡督查,调研不得少于2日。针对各村的扶贫和移民项目一项一档资料不全问题,对全县各乡镇(场)扶贫和移民分管领导和专干进行培训,并明确各村建档资料由各乡镇(场)把关,从而减少往返县城办事的烦恼。针对扶贫和移民项目验收办结时间相对较长的情况,采取“153”限时办结制。即:扶贫移民项目工程竣工后,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验收相关资料,业务股室在1个工作日内对项目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3个工作日内下拨项目资金。五是实行项目验收机制。为了避免项目管理中的漏洞,确保资金安全,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我县决定项目验收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牵头组织,财政、审计相关业务主管部门, 乡镇村领导及群众代表组成验收小组,财政、审计负责资金的监督检查,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则出具书面的验收报告,群众代表则对项目建设的全程进行监督,县扶贫和移民办则带齐所有该项目建设的资料现场核对,包括同一参照物的新旧照片对比,同时还要检查是否建有项目监督牌(项目监督牌包括项目建设名称、单位、时间,项目建设概况、 总投资,扶贫和移民投资金额等)。

三、工作做实、成绩凸显是做好扶贫移民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为了有效防止扶贫移民资金的流失,确保扶贫移民资金用在刀刃上,我县从农业常住人口、项目或安置点选址、项目或安置点建设要求等六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限定,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走村上户等形式进行宣传说明,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文件规定。2011年,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乘党的好政策、 干群齐心等多股“东风”,发展呈现了“七大基本态势”。一是收入水平逐渐稳步增长。全县扶贫行政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915元增至2011年的2076元,库区移民收入达到2195元左右。二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扶持基础设施项目36个, 新修水泥公路39公里,通水通电725户,架设电线6.3千米,铺设引水管道9公里,修建山塘9座,修建桥梁30座,新建排灌站5座,修建沼气池250个,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000人。三是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扶持主导产业项目13个,直接扶持贫困农户和库区移民236户。在贫困农村和水库库区兴建林果、油茶、 蚕桑、茶园、药材等种植面积5500亩,发展猪鸡鸭和草食畜牧养殖2万头(羽)以上,发展养鱼、养虾以及其他特种水产养殖水面近500亩。四是公益事业逐步完善。重点村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结合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6个,新建和修缮学校5所,清理垃圾15万吨、排除路障180多处, 改造村级公路144公里、改水90处、 改厕200多个。建设库区、移民安置区示范村6个。五是跑项争资工作力度加大。在移民搬迁指标、申请全国扶贫创新试点县、省定贫困重点村、项目资金等方面,通过与中央、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沟通, 扶持倾斜铜鼓县的力度逐年加大, 极大地促进了县城经济的发展。六是移民逐步和谐稳定。我县先后制定了《铜鼓县扶贫和移民办移民维稳集中行动月活动方案》和《关于成立“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 集中行动月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 使移民维稳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密切移民关系,耐心解答移民群众诉求,及时处理移民来信来访所涉问题,一年来没有出现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现象,确保了移民的和谐稳定。七是移民自我发展奔安康。我县在抓扶贫工作上, 在“输血”的同时,更注重“造血”。 一方面,利用先进典型引导和转变移民思想观念,增强自我“造血” 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生产条件, 为实现自我“造血”创造条件。与此同时,采取能人带动,帮助特殊贫困群众实现“造血”功能。一年来, 据不完全统计,移民迁出地林地生态恢复面积达1200余亩,移民户发展茶叶、中草药材等种养基地2000余亩,涌现种养大户56户,2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自我脱贫。

构建幸福和谐企业 第4篇

关爱员工是经营管理的基石。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体现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按照现代企业发展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的实际行动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统一起来,步调一致。关爱员工,企业内部能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企业管理者能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关爱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人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主体,有效地对员工关爱举措能营造一个人际和谐、气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更好地服务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吸收、留住更多的人才,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员工亦能更多地分享企业良好发展的成果,促成双赢的良性循环。

关爱员工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关爱员工内涵丰富,其核心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关怀,着重在满足员工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对企业而言,通过发展生产,着力改善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员工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员工理想、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关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人都发挥聪明才智的发展环境得以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得以构建,员工的才智和潜能则能获得充分发挥。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清溪供电分局继承国有企业注重人文关怀的传统,结合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将关爱员工作为创建幸福和谐企业的首要支柱,依靠“关爱”产生“责任”,关爱员工已经成为清溪供电分局管理的重要特征。

如何积极推进员工关爱工程,倾力打造幸福和谐企业?近几年来,清溪供电分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调查研究 掌握脉搏

关爱员工要掌握思想脉搏。企业在关注经营发展的同时,对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要做到把脉准确,才能对症下药。这就需要转作风、下基层,到基层去接“地气”,与员工真诚相处,才能真切听到员工的真心话,才能知其想,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把握问题的实质,摸准“脉搏”开对“药方”,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群众的困难,准确地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保证企业的发展获得正能量。关爱员工要有丰富实在的内涵。员工需要物质关怀,更需要的是精神关怀。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关爱员工是个大前提。企业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经营管理的前提,创造条件为员工多办实事、好事,只有企业为员工的长远利益着想,员工才愿以企业为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冲锋陷阵。

关爱员工,清溪供电分局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员工状况调查工作。政工人员深入一线基层工作现场,对生产一线员工进行面对面谈心,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和诉求;经过调查汇总,员工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的压力。接受谈心的各层级员工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有的员工认为工作超负荷,压力大,不少人长期处在精神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长时间的两班倒,检修人员月休不足,人员身心疲惫,一些人身体上出现了问题,如胃病、神经衰弱等病状。

生活的压力。清溪供电分局现有员工159人,其中已婚员工137人,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员工2人,职工父母年纪超过60岁以上的有100多人。未婚员工8人。根据调查情况,已婚员工特别是夫妻两地分居员工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成员方面,父母年迈、子女尚未成人、夫妻一方无工作、对家庭照顾不周引起夫妻关系紧张等,有的员工压力来自住房问题。而未婚员工有的生活压力来自住房、结交女朋友等问题上。另外还存在因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达不到满意水平而造成的压力问题。

发展的压力。清溪供电分局普通员工普遍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比较窄,受年龄限制,提拔机会比较少,老员工担心自己将来无法登高后的工作安置问题以及对岗位能力考核的恐惧等,因此工作激情不高。35岁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受再教育机会少,对职业生涯发展信心不足,压力很大。

制订措施 开展实践

企业对员工要爱之、利之、安之,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研究其心理,满足其需求,改善其环境,激发其潜能。清溪供电分局针对调研情况,制订了关爱员工六大举措:

畅通上下沟通渠道。我们出台了《清溪供电分局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班组工作指引》,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针对基层班组工作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主题和方向,提出联系班组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到基层班组了解情况,形成全面的问题收集和解决报告,经领导班子研究后认真落实解决。出台了《清溪供电分局员工诉求反馈工作指引》,通过分局长信箱、领导班子下基层走访、OA、电话等渠道收集问题,及时了解员工工作、生活状况,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由领导班子落实责任人员、实施及完成时间,确保受理员工诉求无障碍,解决员工问题不拖延,从感情上、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解决职工的需求。

加强员工辅导。通过分局领导与员工面对面交谈,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对员工施以关怀和辅导。对思想正确、态度积极的员工适当加以表扬和鼓励;对存在异常情绪行为和不当思想苗头的,尤其是纳入十三类重点关注人员范围的员工,除了现场适当疏导外,还结合员工辅导计划工作要求着重加强与该类员工的日常心理辅导。通过传递正能量,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阳光心态,积极维护员工队伍思想稳定。

nlc202309032127

注重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成立慈善爱心基金会,出台了《清溪供电分局慈善爱心基金会管理办法》的规范流程管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与真情,受到了广大员工的赞誉。并成立员工帮扶中心,利用分局影响力,与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为员工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员工休息室,为员工午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员工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拓宽员工发展通道。创建分局配网实操培训基地,为配网人员培训提供全方位的硬件保障。根据岗位性质和特点,结合员工的职业兴趣与专长,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活动,调动员工争当技术能手的积极性,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机会;深入开展“创新工作室”“QC”工作小组等创新、创效活动,发挥员工的潜能,提升员工队伍技术创新能力,为广大员工更好地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文娱活动。组织女职工参观东莞理工松山湖学院和百花洲公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组织青年员工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展,激发青年员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责任感;开展了纪念“世界读书日”读书活动,推进学习型企业的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举行庆“六一”亲子趣味运动会,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开展了部门篮球赛,丰富了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员工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举办女职工烹饪大赛,增进女职工团结互助、密切配合,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强化员工激励。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层级、三个兼顾、四个重点、五个等级”的思路制订了《清溪供电分局员工激励方案》,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加大先进个人和团队的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该方案实施以来,9个团队及88人次获得激励,有效促进了分局基础管理提升,关键指标完成和创先任务推进。该分局2013年试行该方案,并对安风体系建设、电费回收及500千伏线路工程前期等重点工作实施激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3年年底,实现80分以上要素12个,82分以上要素3个,分局人均素质当量从72.95分提升到78.21分;2014年报名考专科、本科成人学历人数达29人,参加技术技能认证人数同比大幅上升20%;通过对连续六个月且年底电费“双结零”的抄表人员进行奖励,该项激励措施鼓舞了抄表人员的士气,实现了2013年年底电费回收“双结零”;通过对500千伏海丰电厂送出线路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激励。工程前期工作提前一个多月完成;较好的达到了预期激励效果。

喜获成效 注重总结

只有真真切切地关心、关爱员工,员工才能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和企业命运的相连,企业的兴盛和自己息息相关,才能为了企业发展不断学习和创新。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换来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耀感,换来的是广大员工的拼搏进取,这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关爱员工喜获三大成效

一是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2014年8月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分局员工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参加急难险重的任务,出色而圆满地完成了抢修复电工作。

二是调动员工关心企业的积极性。员工积极通过分局长信箱、书记会客室、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对分局生产经营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和员工新的利益共同体正在形成。

三是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发展。清溪供电分局2013年成功创建为东南片区标杆分局,2013年度组织绩效突破性获得A级评分。

实践中的三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心齐,泰山移,从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身体健康入手,实实在在为员工着想,从工作目标导向上、制度措施上,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保证员工的需求。

二是必须形成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关爱机制实际上就是服务机制,应从局领导开始,关心每一位中层干部的工作压力,给予关心和指导;每一位中层干部,应关注部门每位员工的思想、生活、工作动态并及时给予员工帮助和进行释疑解惑。机关职能部门要急一线部门所急,把为一线部门做好服务作为部门的首要任务,各党支部要把党员落实好责任区作为党员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分层分类关怀,掌握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努力实现不同层次员工的关怀需求。只有这样,作为下一层次的员工,才会感受到上级领导给予的温暖和关怀,才会对企业充满感情,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是必须建设一套完善的、实用的激励制度。员工的关爱机制从表面上看是对员工工作、生活的关怀,本质上是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实用的激励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保证激励机制的贯彻落实。

总之,企业要幸福和谐,想做强做大,我们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共同达成企业与员工的愿景和理念,实现企业与员工在价值取向上的融合与趋同,从而从胜利走向胜利。

(责任编辑:胡 正)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员工双赢 第5篇

基层工会如何开展工作,才能既促进企业发展,同时又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这是新时期基层工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破解基层工会工作难题的基本方法。外资企业诺维信公司工会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解读了这个问题。

以铁律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诺维信工会

深深认识到,只有和谐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为了避免员工与企业出现不和谐现象,工会把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在辞退员工方面,工会与公司有一个铁打不动的规定:如果公司要辞退员工,工会必须介入,只有工会签字盖章同意,公司才能辞退员工。另外,工会要求公司在辞退员工之前,必须做一系列工作: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拿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整改期限、整改效果。如果员工通过整改达到了公司的要求,员工应该继续被聘用;如果员工暂时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公司要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如果员工因为自身原因实在不能达到公司的要求,工会才会同意辞退这名员工;如果没有具体原因或者因为员工与领导关系不和而被辞退,工会是不会同意的。

维修部一名员工突发脑溢血,治疗一年多,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已经不能正常工作。这名员工患病期间,在医疗期过后还不能上班的情况下,在公司行政和工会的关怀照顾下,公司没有马上与他终止合同,而是在这名员工的合同到期以后,公司鉴于他的具体情况,没有续聘,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公司只需付给这名员工5000元医疗费即可。为了给这名员工争取最大的利益,工会与公司展开协商,建议公司考虑员工爱人下岗孩子上学的实际处境,希望公司为这名员工提供自谋生计的创业资金。公司听取了工会的意见,在给予这名员工5000元医疗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倍的经济资助。同时工会和部门还为这名员工组织了3次捐款。

以沟通增强管理层与员工的了解

诺维信公司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工作环境调查。具体做法是员工给管理人员打分。内容涉及管理层面、工作层面、文化层面。工作环境指实际工作环境和人文工作环境,实际工作环境包括噪音、污染、休息条件、办公条件等;人文工作环境包括经理对员工的成长、生活是否关怀,对企业文化是否认同等;例如在办公条件方面,有的员工认为奔腾3电脑运行速度太慢,显示屏存在辐射。公司立即将主机全部更换为奔腾4,显示屏换成液晶的。有的员工提出对公司远景目标不清楚,公司就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总经理或中国区总裁为员工讲公司现状、发展规划以及战略方针。员工都非常关心自身的发展问题,为此,公司针对每个成员的具体情况,鼓励各部门制定几年的员工个人发展计划。

这项工作一般在网络中进行,人事部利用电脑软件对员工的问答进行归纳、分析,找出每个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发扬的优点。然后召开部门员工会议,共同协商,制定整改方案。然后,对整改结果进行定期回顾检查,并由全体员工监督。

另一个沟通渠道是丹麦总部的督导,即集团总部派高层来与员工一对一对话和交流。通过督导活动,公司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以及公司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谈话对象包括操作工和管理干部等,几乎覆盖公司所有部门。为了能听到员工和管理干部的真话,外国管理者通常从社会上聘请翻译,而不用公司的翻译。通过沟通,实现了员工与公司的和谐。

让员工充分享受应得的福利待遇

诺维信工会非常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问题,凡是国家和开发区规定的福利,公司员工都有,而且很多方面要超过这些标准。如员工每年享受15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员工每工作满五年就增加1天;除了所有的法定假日外,员工假日还要多3天:春节多2天,圣诞节多1天。

在上保险方面,除了社保规定的必上以外,公司还给员工上额外5~10的补充养老保险以及90的门诊保险。这样,员工在门诊看病后,除了到社保报销医疗费,自负部分还可以得到90的补偿。

女职工福利方面,女职工可以享受4个月的带薪产假。开发区的政策是开发区财政给女工补助一定的生活费,公司可以不再给钱,而诺维信则在开发区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再补齐原工资。使女工在产假期间的待遇与上班时一样。

男员工有5天的陪护产假。每个员工每年还可以享受20天的病假。两天以上的要求开具病假条,一天病假,只须电话告知公司即可。员工还可以分配到公司的股票期权,期权的多少因职务、工作年限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工会工作还包括“三八”妇女节组织参加活动和赠送礼物,夏季发放防暑降温饮料,慰问困难职工,直系亲属去世补助等,会员结婚、生小孩,工会还赠送价值600元的祝贺礼物。

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放松员工身心

诺维信工会非常重视在员工中开展文体活动,通过活动放松员工的身心,为企业发展养精蓄锐,同时培养企业文化。工会

与公司达成协议,由工会与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文体设施。公司出大头,工会出小头。文体设施建成以后,由工会负责管理。小设备的维修由工会出资,大设备维修由公司出资。公司现已有铺设草皮的足球场、标准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公司每周末都在市区、塘沽区、开发区包场地让员工开展健身运动。

为了培养员工同甘共苦、共创辉煌的团队精神,工会每年都聘请

一些培训公司,带领员工在野外做拓展训练。

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工会会员

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诺维信工会认为,要全面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就要让员工全部加入工会。公司为每个员工配备了内部网络专用邮箱。对于新到公司的员工,工会都不定期给他们发去邀请他们加入工会的邮件,同时将开发区保税区工会联合会的网站链接给他们,让他们随时了解工会联合会的相关信息。如果区内或者公司内部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大龄青年联谊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工会就会通过邮箱立即告诉员工,培养员工的会员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诺维信公司1998年成立工会,工会干部全部兼职。多年来,工会工作围绕着促进和谐这个中心,在和谐中求得企业发展,在和谐中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实惠,员工为能够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而自豪。诺维信公司在和谐中实现了效益最大化。2004年,诺维信公司获得了“中国十佳雇主”称号。

活跃员工生活,构建和谐企业 第6篇

11月20日下午,历时一个月的2009年出租车分公司员工运动会圆满闭幕。分公司领导应邀出席了闭幕式,并为获奖集体及个人颁奖。

本次运动会设置了扑克、羽毛球、乒乓球、团队游戏(利润翻二翻与同舟共济)、朗诵及卡拉OK等比赛项目。分公司工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和阶段性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下,各部门选派员工参加比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各显身手,展现了团结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各项比赛精彩纷呈。

羽毛球场上,每场比赛都扣人心弦、战况激烈,各部门积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认真部署战术,不放过每一个夺分的机会,而最后的冠亚军争夺战,在分公司安技科、电召台联队与一、二车队联队之间上演。赛前,两队的运动员都在埋头商量着出场的人员次序,希望通过合理的战术摘得冠军的头衔。场上的运动员激烈地比拼着,场下的拉拉队也不甘示弱,为各自部门的运动员呐喊助威,增加他们的士气。结果,一、二车队联队技胜一筹,配合默契,取得了羽毛球团体比赛的冠军。

说到这次运动会的亮点,就是团队游戏(利润翻二翻与同舟共济)。通过团队游戏促进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帮助团队成员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然后通过多人团队游戏的形式来表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分公司员工共分三个联队进行团队游戏,其中一、二车队联队进行的团队游戏最为精彩。他们充分体现了个人与个人的配合,团队之间的沟通,从而找出问题以及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三个联队的都以高度的团队精神赢得了并立第一名。

在闭幕式上,分公司领导班子合唱《同一首歌》,代表着分公司全体员工上下同心,在同一条阵线,拥有同一份理念,为分公司的继往开来共同努力。分公司经理叶锡祥为本次运动会作了总结,他首先对分公司员工在本次运动会上表现出来的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

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第7篇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红河矻扎扎酒业有限公司“关爱员工构建和谐企业”事迹材料

红河矻扎扎酒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午街铺镇镇政府所在地。公司于2008年8月6日登记注册,法人代表张俊,注册资金66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13400万元,有员工1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人,国家注册品酒师2人、高级酿造师2人、检验师4人、国家白酒技能竟赛裁判员1人。公司是集酿酒、研发、销售及粮食种植、收购、养殖为一体的私营独资企业,目前年产白酒1200吨,销售产品主要有“矻扎扎珍品”、“矻扎扎精品”、“矻扎扎特酿”。2011年公司通过了HACCP认证:组织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2008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和销售,符合ISO22000:2005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管理活动。公司的产业链延伸企业科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养牛场于2011年9月通过国家级标准验收。公司先后获得了“国际绿色产业协会企业会员”、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授予的“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云南省消费者喜爱的特产好酒品牌推荐产品”、“云南省放心食品”、泸西县“纳税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落实劳动法规维护合法权益

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奉行“诚信友爱,服务社会,扶农增收”的经营理念,注重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优先招聘了当地粮管所下岗职工30人,招聘返乡农民工80人、待业大中专毕业生25人、社会待业青年30人。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劳动法规,与职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3年的职工劳动合同书,合同到期后,愿意留下工作的再续签。目前,公司与所有职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合同内容完全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执行程序。公司人力资源部设有专人负责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解除、终止等相关具体事宜:依法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合同内容由公司、工会和职工代表三方商定,合同有效期限为三年,期满后能及时续签。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工时制度,实行两班制,白班8小时,夜班8小时,每周休息1.5天;公司坚持按劳分配(固定工资加奖金)的原则,个人收益同个人劳动强度与专业岗位职务等级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在给职工免费提供食宿的情况下,职工的劳动报酬每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实行现金按月支付,并在下月十号前付清。公司党政班子深刻意识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是第一位的,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确定了以建立民主创新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深化改革思路及原则,全面实施了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增加了激励机制,激活了工作动力。在管理实践中,不断优化管理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和酬劳分配细化到班组、到个人,推行了岗位责任管理、岗位工资制度和与之匹配的绩效考核等制度,从而大大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员工比学习、比技能、比收入的良好氛围。

完善安全管理保障职工健康

公司建立健全了劳动安全卫生保障制度,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在特殊生产岗位安全防范设施齐全,劳动安全得到相应

保障,并为职工购买了“五险”,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具体措施有:一是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过安全培训,取得安全监管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建立了厂区和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按规定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三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之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四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五是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车间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闲人免进等安全警示标志。六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检测,技术对损坏的设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技术排查安全隐患,保证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七是按照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监控,并告知从业人员注意。八是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九是公司于每年12月份,组织员工到当地卫生院进行体检,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健全党群组织优化劳动关系

为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优化劳动组合关系,公司先后建立健全了党组群团组织。2009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09年6月建立了工会、2010年8月建立了团支部、9月建立了女职工代表委员会。其中,党支部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3人,党员17人;工会设主席1名、委员4人,会员126人;团支部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3人,团员人数14人;妇委会主任1人、委员3人,女会员35人。2009年12月30日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选举产生了宿舍食堂管理执行委员会、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执行委员会、福利管理执行委员会、女工权益保护执行委员会,这四个执委员以职工的权益保护为基本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充分保障了职工根本利益,反映了全体职工意愿,体现了公司对全体员工权益保障的高度重视。党群组织的建立,有利加强对公司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更有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党组和群团组织的积极协调和推动下,使公司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制度创新,推行民主机制和和谐企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中心,以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和业务技能”为目的,以促进企业增效增收为宗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等科学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为广大员工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和促进自身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帮助企业和职工建立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和企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赢”。

倾心关爱职工丰富精神生活

公司坚持做到“五必访、五必探”,切实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

提高员工幸福感---构建和谐企业基石 第8篇

何为员工辅导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运用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工具化,以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基层员工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决好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从而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深圳富士康事件发生后,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进一步促进企业和谐。”为此,公司把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作为提升人力资本和落实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作为建设幸福企业的重要手段来抓,想方设法化解员工心理困扰、舒缓员工心理压力,凝聚人心,激活团队,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改革发展中来,共享改革成果,享受工作快乐。

从制定计划、建立机制、培训队伍入手

推动员工辅导计划深入开展

制定员工辅导“三步走”工作计划。第一步,从2009年起,以佛山、茂名和珠海供电局为试点单位,通过心理调查、普及宣传、心理咨询、讲座培训和建章立制,积极探索员工辅导项目化导入、系统化推进之方法和途径;第二步从2011年起,在试点单位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员工辅导计划推广至全部地市供电局、直属单位和部分县(区)供电局,形成全面铺开、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第三步从2012年起,运用PDCA方法,认真总结、规范员工辅导计划,初步建立企业主导、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持续优化的员工辅导标准化工作模式。

构建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制。公司成立了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构,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主要负责试点工作的总体规划、决策、推进、监督和考评。同时着力构建各层级督导员、辅导员工作网络。制定了《员工辅导计划暂行办法》《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员工心理风险监测机制》《群体性事件风险的防范机制》《预防人为责任事故的思想保障工作机制》等。编制了员工辅导计划业务指导书,规范辅导工作流程和要求,形成管理表单和作业表单76份,提高辅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一支专业化员工辅导队伍。自2011年开始,公司组织了大规模的员工辅导专业培训,组织政工人员先后参加了中国EAP论坛、南方电网公司督导员、辅导员、内训师技能培训班学习。公司系统与外部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举办了60多期培训班,重点学习员工辅导技术基础、工作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压力管理、员工心理风险防范和预警等知识。到目前为止,共有1 800多人参加员工辅导计划基础课程培训,政工干部培训率100%。有10人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初步建成。公司还专门为分管安全生产、电网建设、市场营销和维稳工作的领导举办培训班,重点提升“两种能力”:一是心理风险识别能力。做到准确识别风险,提前实施干预,预防事故发生;二是心理疏导能力。积极引导员工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和处理问题,化解员工负面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因素,将基层员工的心理风险消减在萌芽状态。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力保员工辅导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政治工作部作为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在组织培训、宣传指导上做文章,想方设法发挥辅导员作用。一是在QQ群上建立辅导员联盟,及时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和公司员工辅导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加强信息传递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二是依托公司网站、报纸等媒体加大对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编发试点单位工作动态,交流试点经验。同时利用各种会议和办班机会,宣传公司开展员工辅导计划的背景、意义、方法、技巧。三是开展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党群工作会议和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会上,力荐试点单位做典型发言,供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四是加强工作指导。坚持定期走访了解试点单位工作情况,帮助试点单位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亚运会、大运会保供电期间,公司密切关注参与保电人员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及时提供专项辅导和心理援助,有效地预防和缓解了这一特殊时期员工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工会和团委在实施人文关怀方面也作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组建了企业内部的“志愿服务队”、“员工互助队”,同时与外部服务机构建立联系,搭建了应急服务平台,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事件。开展和谐温馨站所(班组)建设,改善站所(班组)工作环境,打造“安全型、学习型、和谐型”班组。开展员工生日关怀、困难员工节日慰问、重大困难帮扶等工作,做到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组建游泳、摄影、球类等各种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一位有爱好的员工工作之余都有去处,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调节员工的情感和心理。同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专门为挂职、交流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团委组织开展“青春暖流、爱心涌动”扶贫帮困县级供电企业困难职工子弟、子女及“青春和谐南网情”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健康和谐、快乐向上的企业氛围。

人事部门则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的力度,积极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让每位员工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同时,得到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责任相适应的待遇,增强员工的事业成就感。制定出台了对一线员工进行精神激励的荣誉授星管理办法。授星员工包括在公司系统“生产、营销、建设、综合”岗位工作的一线班组员工。获评星级的员工,将被授予“广东电网公司员工星章”,共分钻级、金级、银级、铜级星章4个序列共20个星级,实行分级管理。荣誉星级直接与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工作贡献及专业业绩挂钩,激励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共享企业成果。

除此之外,新闻中心主要协助做好宣传报道,营造氛围。其他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探索建立广东电网特色的员工辅导工作模式

2009年,公司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和“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把佛山、茂名和珠海供电局列为员工辅导计划试点单位,积累经验、探索新路。2011年,公司在全方位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推广、切入业务、注重实效、打造品牌”的16字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主题,通过制度建设和能力培养,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动性,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努力把员工辅导计划打造成公司的“幸福工程”。公司各单位结合主辅分离改革、农电体制改革、大运会保供电以及安全生产等开展员工辅导工作,帮助广大员工消减压力、改变心智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员工的支持。国资委宣传局到公司调研时,对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佛山供电局以“开心工作•共同发展”为目标,倡导“双向认同,关爱传递”的工作氛围,提出了“六步工作法”,纵深推进员工辅导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如该局变电一部的“开心工作乐园”,计量部的员工“心灵按摩”,市场部的“点起心灯•温暖你我”,高明局的“5+2”模式等,独具特色,深受员工喜爱。惠州供电局将员工辅导计划具体化,融入具体活动,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爱好,参加一项体育活动,结交一个知心朋友,心怀一个美好的愿望,送上一份生日蛋糕),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改善员工的精神状态。江门供电局结合企业各时期、各发展阶段的具体工作,同步推进,切入渗透,通过 “一园三站”(幸福家园、心灵驿站、舒缓减压站、职工温馨家庭工作站)搭建员工关爱平台,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揭阳供电局以“五个抓”夯实员工辅导基础。抓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抓培训,建立300多人的辅导员队伍;抓宣传,构建三级宣传网络,使员工辅导计划深入基层;抓试点,将员工辅导计划融入试点部门(班组)日常工作;抓基层,在县(区)局全面铺开,做到早布置、早行动。阳江供电局颁发辅导员聘书,与全体辅导员签订《员工辅导计划保密承诺书》,并组织全体辅导员进行上岗就职宣誓,引导辅导员团队带着使命开展辅导工作。

经过实践探索

公司员工辅导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以来,公司在逐步的实践和探索中,在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心理资本方面取得了以下几点阶段性成果:

一是各级管理者开始转变管理思维和方式。在以往关注事情完成质量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员工承受压力的能力、个人价值实现等多方面因素,更加注重与员工的沟通,树立起了领导心中有员工的意识;

二是团结和谐的组织氛围更加浓厚。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壁垒在沟通、理解中逐步消失,彼此之间更加注重协作和共进,企业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是公司的管理更加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获得应有的尊严;人性化的后勤保障,给员工以家的感觉;人本化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开辟了自我实现的通道。

四是员工的行为习惯逐步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已逐渐建立了“有贡献及时称赞、有进步及时认可、有问题及时疏导、有矛盾及时化解、有危机及时报告、有困难及时关怀、有不足及时指出”的“七及时”管理风格,而员工也逐渐形成了“有困惑有困難就找辅导员”的意识和习惯,员工辅导计划得到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广泛认可和参与,实现了领导关注、员工支持的闭环管理。

五是企业安全生产更加稳定。近年来,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引入员工辅导计划,准确识别员工心理风险,提前实施干预,及时化解负面情绪,控制心理风险,安全生产局面总体稳定且保持逐年向好态势。公司安全事故总数连续6年下降,连续两年杜绝了恶性误操作事故。

员工辅导计划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2012年,公司将以“阳光工程”(阳光耀心田、阳光伴我行、阳光每一天)为抓手,全面推进幸福和谐企业建设,以辅导员下基层为主要工作形式,针对基层员工,积极开展员工心检、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与员工心理支持工作,塑造员工阳光心态,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升员工幸福度,创造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上一篇:写秋天的芙蓉花作文下一篇:中学“整顿学风”和“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