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范文

2024-07-25

诗和远方范文(精选12篇)

诗和远方 第1篇

在如今这个繁华喧闹的世界,诗可以抚去人心灵的浮躁与杂念,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众多观众喜爱的节目,其收视率节节攀升。

诗能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你心无杂念地去领略另一种情怀,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那时的社会也有官场、有人情世故,但他却能拥有常人所没有的远见和胸怀,宁愿这样归隐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穷困潦倒、比起心为行役,他宁愿放弃官职与厚禄,而选择诗与远方,从而成就了他世外桃源的诗意人生。

诗不仅能让你领略别样情怀,亦能让人崇尚美德。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即使贫穷,但不以为忧,反而是心境恬淡。在物质上竟无要求,只要精神富足就心满意足,这便是诗歌赋予人的崇高美德。

远离诗歌的人,一味的追逐物质,丝毫不注重内在的美德。有一名日本运动员就是这样一个低俗的人:在记者访谈会上竟将记者价值近几万元的摄像机顺手牵羊。几万元对于身价过亿的运动员来说,并不算什么,但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取决于他毫不注重美德的培养,冠军与盗贼仅一步之差。

若我们能像刘禹锡一样注重于精神美德的修养,诸如此类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学诗能我们让养成勤奋刻苦的优秀品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仅读书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勤奋、不怕吃苦。

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武亦姝能迅速成为“网红”被大家关注,便体现了这一点,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将所有的诗词学了一遍,却未夺得第一次的冠军。但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懈,第二年她成功了。她被人关注是应该的,因为她值得我们关注。

若我们拥有诗带给我们的不追逐名利、注重品德修养,能够艰苦耐劳,我们定能走向遥远的远方,并且越走越远。

诗和远方 第2篇

——题记

好吧!你现在只是一个青少年,不懂得什么诗,什么远方。你所看到的都只能是你眼前的苟且。你知道梦想是远方,而通向远方的唯一一条大路就是努力。可你找到这条大路了吗?不,好像你并没有找到,又好像你根本没有找。你根本不去努力,也不去理会。

当你到达不了你想要的远方和高度时,你就只会吐槽上帝,埋怨他不给你机会。少年,你太不懂得珍惜了。

网络上有一段时间有一个问题热了起来,“你为什么要努力?”“我想看到更大的世界,我想,长大后赚很多钱,我想要的东西太贵,我想去的地方太远,我喜欢的人又太优秀。不是的,你努力是因为你太垃圾了。

你不努力,好,可以,你堕落,当你堕落到一个程度,你就会变成一个平庸的人。世界上不缺平庸的人缺的是平凡的人,平庸并不是平凡,平庸是不思进取的一个代词,而平凡,不是。

你多努力,你就会有多幸运,你越幸运就得多努力,你根本没资格看不起自己,没资格半途而废,你更没有资格懦弱,你要清楚你自己是谁,你没有退路,你只能让自己比别人都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加油吧,少年。

人生再糟,也应该乐观起来。人生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若没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不要在意眼前的苟且,你还有未来的诗和远方。

高晓松:不只房子,还有诗和远方 第3篇

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

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

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我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

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

2007年,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

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美国卖吉他的黑人当我师傅都有富余, 不是说他弹得比我好,是同样一个琴我们弹的都不是一个级别,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

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

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妈现在还在流浪,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

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 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

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你想,你一个厕所的面积就恨不得能买一奔驰。

然后她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说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

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

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诗和远方的变迁 第4篇

—— 许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听着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记起小时候,在故乡的泥土里,侧着脑袋在互相追逐的玩伴的耳边窃窃私语:妈妈说,假如儿时不好好学习,会在泥土里忙碌一辈子。在妈妈眼里,那时的诗和远方来自从未谋面的,在高楼大厦上开出的灯红酒绿,身体站立的城市空间便成了儿时不顾一切追逐的那片海。

而今,当初教你去寻找诗和远方的那个人不再威严。你置身在曾不顾一切追逐的这片海中,却开始想要重回故里。曾经的故里,如今反过来又成了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是,时间有多久远,变化就有多快。在快速城镇化下,田野已不再是那片田野,村落亦不是那样的村落。你失落,像你一样的人亦同样失落着。

于是,从很早开始,就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寻觅,想要逃离。其中包括15年前,一个中文名叫何伟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当时他在北京,“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想过那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从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开,把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来”。

何伟租了车,驶离大城市。“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后来,他将三段中国乡村的见闻写入他的《寻路中国》一书里。

何伟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向往的远方的田野,竟已发生了难以预知的变迁。持续了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变革下的乡村已变得模糊不清。一个地方,你不知道是该叫它乡村,还是应该称它为城镇。乡村也面临着令人尴尬的局面,本地人一方面希望乡村尽快地变成城市,而城市的人又希望乡村保留故乡的诗意。

然而,我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庸俗城镇化的乡村。

变迁中的远方的田野

2001年,何伟尝试以旅行作家的身份,驾一辆车用发现“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方式去行走和发现常被忽略的中国乡村。原因大概是,远在美国的友人不断地告诉他,发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设定日程、不设定主题地去探索。于是他租车上路。

《寻路中国》只是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外两本书是《江城》《甲骨文》。他的中国行走早在1996年已开始,时间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末。前后这十来年里,恰好是中国快速城镇化逐步进入高潮的一个阶段。

而《寻路中国》描述的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群带给中国巨大改变的普遍人、平凡人,以及正在变化的中国乡村,和正发生着重大改变的城镇里的工厂。

在作者踏过的足迹中,有一个特殊的村落,这个村落的存在和衰落,对中国在施行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变革有着最直接的表达。

三岔村,是北京北部的一个村落,依长城而坐。在村落还没被打扰之前,村民们在长城脚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在田地里耕作的身影随处可见。纵使与北京的距离不算遥远,但他们却不曾踏足北京城几次。“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平民百姓的智商和手艺,他们的点子多着呢”。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行句子。将它放在这里,再应景不过。

如果这代表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那么,随着农耕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方式的改变早已迫在眉睫。于是,当城镇化建设的手伸到这里的时候,从此,这个地方的改变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为加强乡村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大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国家在1995年至2013年的这段时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往来,向乡村引入城市投资和消费,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等。

也就在这样的时期,三岔村和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油路几乎平铺在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原本从事农耕的村民,逐渐走向城市,探求经商之道,寻找城市里的诗和远方;城市里的人也在这样的时机中,开始下乡寻找有别于城市的客居之所……在2005年,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这样巨大的变化在村庄的面貌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后来,三岔村的常住人口从之前的上百户降到后来的几十户,但是,又有了另一番景象:从北京城走向三岔村的途中,因无人居住而逐渐走向衰败的村庄一座座;一片片被搁置起来无人耕种的土地,在游人的眼中不免有些苍白;而那些靠着本地的优势资源开展旅游业的村庄,因为外地人的数量盖过了本地人,所以,让这些客居的人也感到,村庄像长大后变了模样的孩子:陌生、失真。

乡村建设要避免人的半城半农

种种这些,对于起初想要建一座乡村里的天堂的我们来说,今天的现状无不让人感到失落,土地的搁置、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传统文化的断裂、乃至社会管理上的失控变得越来越棘手。而这些对目前的乡村来说,都成为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解决到哪种程度,也直接关系着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开乡村的大门,是为了让乡村走向外部的世界,让里面的人在各方面得到提升的机会,以助乡村发展一臂之力。然而,这在今天看来,却有了另外一番景象:成了如何让外面的人重新走进乡村的问题。对于正在转型的乡村,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乡村建设,亦成为我们目前需要侧重的方面。

何伟行走在南方的一些由过去的小村庄发展而成为城镇的地方时,尤其是一些雏形模样的园区时,政府向里投入的大都是房地产、工厂、零零碎碎的一些小型商铺,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当然,这也是我们在城镇化下,为使一个地方变得更好所表现出的一贯做法。

但是,当这些设备投入进去,且在短时间内对该地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发现似乎哪里不对:大量光鲜亮丽的建筑摆放在原地,却空无一人;纵使建成了新农村、新城镇或园区,里面的人却依然少的可怜,最终成了乡村不像乡村又不像城市的地方。

没有不想奔向城市的农民,也没有不想奔向乡村寻找诗和远方的城市人。然而,去向何处找寻,寻找什么样的乡村和城市,以及能够给肉身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诗和远方究竟是哪种体验,也成了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这问题的解决,庸俗的城镇化并非路径。在城镇化背景下,对于当下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半农半城的现象,在中国很多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为了乡村的发展,很多地方用以建工厂、一座座代表着城市符号的建筑拔地而起的方式来实现城乡之间的对接,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将农民吸引到城市的环境里生活,城市人口过度饱和,很多人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处于失业状态,进而陷入了在城市里整天无所事事的窘境。而乡村因为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村中无人的现象。但这样的现象又会随着季节的变更而变化着:每到春耕秋收的季节,在城镇里暂住的农民又会回到各自的村落收种粮田。

其实,这又造成了更深一层、长期都得不到治愈的结果:往来于城乡之间的农民,精神得不到寄托,在乡村建起的具有城市符号的建筑也会因为人口流动造成土地的铺张浪费。从而造成了城市不像城市,乡村不像乡村,功能却两者兼而有之的半农半城的现象。

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持续发生。首先要以人为出发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寻找一个更合理的寄托之所;其次,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文化建设为首要准则,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特殊的文化才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村落。

所以,避免半城半农,不仅仅是表现在村庄面貌上,更多的是,要避免人的生活方式的半城半农,精神寄托的丧失。在我看来,这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最需要避免发生的事情。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城镇化环境下,我国不论在地理、人口数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不可能形成美国乡村人所有的那种生活方式。但他们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采取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乡村的“诗和远方”的重塑

我们的城镇化和19世纪快速城镇化的美国相似,但他们在建设方式上却和我们大不相同。当美国的第一波改革浪潮横扫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时,对这些地区的建设,首先吸引人来到这些地区,为此开路的永远是商人、银行家还有律师,建起来的第一批建筑物一般都是法庭和教堂。最终基本形成有人集聚的新村落以及新社区。

从前后两者之间的对比可以总结出的是:让一个地方成为城市,尤其是试图将乡村建设成为城镇的模样,只是吸引圈钱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尚形不成健康的文化氛围,也不利于乡村长期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文化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呢?《重返普罗旺斯》里有一个解释:造一座城,先建一座教堂。当然,这一说辞只是局限在宗教文化上,但也无不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另外,乡村没有比较大的产业支撑,将人留在乡村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7.7亿之多。而这样的数字,也只是停留在数字上。

对乡村城镇化而言,更值得决策者和当地管理者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如何转变他们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一旦成了市民,没了土地,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因为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生产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小农思想,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上,表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上。农村的这些传统已经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上,这与人们城市化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产生了冲突”。

从这一方面来说,与其先改造乡村面貌,不如先注入教育。先让思想开花,之后再让乡村改造发生,或许,一切都将会变得容易。如此,纵使乡村成了一座城,也会和钢铁混凝土搭建成的城市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到新农村客居的人来说,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体验。另外,当本地人面对外来人时,也会减少惊慌失措感。

整体说来,读何伟以及他的《寻路中国》,其意义:见证了中国的十年变革;为已被城镇化以及即将城镇化的乡村的未来,寻得一个好去处。

另外,对城市里的人来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只靠逃离是无法从根本上为肉身及灵魂寻得一个安定之所的。那诗和远方的田野不过是厌倦了世事纷扰后,为心理上的疲乏所寻的一个处所。

而身在闹市对诗和远方的寻觅,用最近读毕的张爱玲的一部散文里的描述来映衬再合适不过:“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得。长年住在闹市里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汨汨流入下意识里去”。

诗和远方作文 第5篇

——题记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转眼间,我已经成了一名翩翩少年。从小爱幻想的我,总想成为一名画家。即使现在,我总是把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展现在画纸上。在绘画中,我总能感受到其中无限的乐趣。

摆好画架,放上画板,铺上画纸,取出调色板,拿出颜料和水桶,盛好水。我坐上红木凳,带上耳机,提起画笔,望着窗外的景色,开始画想象中的天空。

我先在纸的下方画了一排黑色的房子,接着萌生了一个想法:将一幅画分为两部分,左半边画白昼,右半边画黑夜。于是,我蘸了一些淡蓝色颜料涂在调色板上,混着低浓度的酒精,在纸上笔走龙蛇开始画起来。

我不时拿笔涂鸦,不时站起来打量,不时思索片刻。我画上了几朵浮云,一轮初阳。又将笔头弄湿,在淡蓝色的空中溅上金黄,表示灿烂的阳光。

白天的部分完工,该画黑夜了。我粗略地铺上了一遍墨蓝:取了些许盐,在未干的墨蓝色上撒着。霎时,蔚蓝色的笔触到被融化的盐缓缓晕开,变作了缥缈的霜蓝,像极了撒在天宇上的点点繁星,又宛若神秘美妙的极光。我点点头,松了口气,待画风干。

而今的我已娴熟地掌握多种绘画方法,课桌上的都是绘画工具。在画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无比的乐趣,常常因为画了好画而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我明白:伽利略仰望星辰,为研究浩瀚无垠的宇宙;柏拉图仰望星辰,为思考生命的意义;而梵高仰望星辰,是为了把星空的美印在心上、留在画里。

大千气象,苍茫人生,彩色世界,黑白精神;浓淡浅深,经纬纵横,色彩染晕,大写乾坤。其实,生命无不像这画中的风景,可以没有色彩渲染的轰轰烈烈,但只要能画出“天地之魂”,便是领悟了绘画的真谛,找到了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作文 第6篇

去年,我有幸观赏了我国的西北风光,去了天高云淡的青海。那场旅行,令我最为难忘。那儿的风光与中原大大不同,与我之前去的其它地方也是天差地别,那儿的纯净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那次旅行回来之后,我体会到了旅行的快乐,便有了去看世界的美丽心愿。

我想欣赏异域风光、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领略不同的文化习俗......我想到世界每个角落走走,来一场精彩的奇妙旅行。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关于自然关于走世界的电视节目,对自然对世界都充满了无限想象,我还会制定假期出门玩的旅游攻略。心中的“诗和远方”真的太美好了,让我心生遐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美的诗文,美的景物,以及有关美和自由的一切东西。

待疫情结束后,我想先去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地——武汉,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是否安好;我想去美国的纽约,见识一下“世界最繁华城市”;我还想去神秘的埃及,看看埃及艳后法老、雄伟壮观的金字塔,了解历史悠久的埃及文化。

诗和远方作文 第7篇

周珺老师介绍完后,孔校长来到了讲台上,他穿着一件蓝t恤,系着一条黑皮带,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孔老师演讲的主题是《“诗和远方”与童年成长》,他向我们介绍了诗和远方背后的人生哲学,带领我们寻找幸福密码。

在提问环节,我对孔老师说:“请问您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挫折,是怎样克服的?”孔校长回答他在刚开始写诗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用力过猛,他给别人看自己的作品时,大家给他的建议是要放松写,这样才能写好。我想起了东晋陶渊明写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要写得轻松自然才美。孔校长说他遇到过瓶颈期,他还是没有放弃,坚持写,最后到达了一个新阶段。

所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获得成功。

诗和远方 第8篇

其实,在欧洲新移民作家中,章平最初只能算是一位业余作家。从刚开始到别人的餐馆打工,到后来独立经营自己的中餐馆,他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在海外从事餐饮行业的工作。可身为厨师的他,却并不甘于在日复一日的谋求温饱中消蚀掉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而是始终不渝地钟情写作,在用汉字码筑的文学王国中去追逐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使他在以经营意识与互助精神著称的海外“温州帮”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如果用当下的一句流行语来概括他,那就是,他不满足也不愿意苟且,而是在努力追寻诗和远方。

一、出了厨房进书房———从餐饮业崛起的作家

章平,男,1958年出生,原籍浙江青田。八岁在温州上小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回到青田,在青田完成小学、中学及高中教育。

1975年参加上山下乡,到青田县北山区白岩公社廊回村插队;1979年11月移居荷兰;1981年再因婚姻关系而移居比利时,后一直在比利时经营中餐馆,从此在厨房一干就是三十年。可这位中餐馆厨师并不满足于厨房那一方小小的餐饮天地,每天完成生存所需要做的工作之后,他就一头扎进书房,埋首于方块字的垒筑工程之中,书房里有他阔大的心灵空间和丰沃的精神乐土,因为除了要实现异域“淘金梦”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追求,那就是“海外华文作家或应该从‘精神难民’的状态里走出来,写出不辜负这个时代的作品”,他不愿做“精神难民”,而要在求存之余去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

回溯起来,章平的文学之路实从诗歌开始。从1975年起,他就在省级文学刊物《浙江文艺》及《浙江日报·副刊》上发表诗歌作品。早年那些构思精巧、温润雅致的诗作,涌动着当时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章平的激情和理想,记录和浸透了他刹那间的灵感和妙悟,被不少读者看成是一种无拘无束、发自肺腑的天籁之音。在多年异域辗转飘荡的求存挣扎中,写诗更是章平抵抗异域文化厚障、排解内心思乡烦忧的重要情感宣泄方式,这些从灵魂深处流出的文字,往往是一种朴素与克制的喃喃低语,是他借此回味自己在他乡经历过的疲劳与忧伤,其文字中流露出清苍的涩感,显露着瘦硬的质地,体现出其成熟与克制的心理状态,读者能从这些诗歌中看到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章平的诗作大都收入《心的墙、树和孩子》、《飘雪的世界》、《章平诗选》等诗集之中。

1980年后,章平开始在欧洲各大中文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是诗歌和小说,他极少写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反映作者个人生活经验的散文,而且到了1980年代后期,章平将更多精力用于小说创作。

1987年7月至1995年12月,他在《香港文学》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包括《驼背》、《阿生伯与孩子》、《火》、《走过了那座桥后》、《父亲》、《大师坐莲》、《离家》等诸多作品。

1992年,香港学林出版社出版其长篇小说《孑影游魂》。

1993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其诗集《心的墙、树和孩子》。

1994年,诗作《飘雪》获《诗刊》杂志社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举办的“人民保险杯”一等奖,同年1月章平赴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时任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及政协副主席马文瑞颁发给他的奖杯,10月,发表于上海《小说界》的短篇小说《赶车》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春兰杯”第一名。

1994年至1996年,章平在文联出版公司《四海》文学杂志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包括《黑市居民》、《如水红唇》、《顾辉死了》、《狗肉的道歉》、《史恭明与小马》等作品。

1995年,章平到浙江大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6年,荷兰海牙国家图书馆举办章平诗歌朗诵会。

199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其长篇小说《冬之雪》。

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诗集《飘雪的世界》。

2004年,澳大利亚原乡出版社出版《章平诗选集》。

2006年,澳大利亚原乡出版社再出版其长篇小说“红尘往事三部曲”:《红皮影》(命运荒唐之书)、《天阴石》(命运悲凉之书)、《桃源》(命运恍惚之书)。

2008年,章平在《江南》第二期发表中篇小说《大雪梅克莱镇》。

2010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其长篇小说《阿骨打与楼兰———楼兰秘史》。

另外,章平还在上海《小说界》、江苏《乡土》杂志、《香港作家报》、香港《明报月刊》、海外华文文学杂志《荷露》、《橄榄树》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搭车》、《云被风吹散》、《孽缘》、《城市入夜之后》、《沧云与鸣远的欧洲天空》、《教堂广场上的鸽子》等中短篇小说及其他作品。

从章平所付出的写作努力和所取得的文学成果来看,他已经成功摆脱“精神难民”的心理压力,正在一步步实现其文学梦想。

二、诗歌———孤独诗人的灵魂独白

基于章平只写诗歌和小说而几乎不写散文这一创作现象,原汕头大学教授陈贤茂在其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中说:“章平可能是一个在艺术思维方式上拒绝‘日常生活化’的作家。”陈教授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章平虽然在厨房工作了30年,可他的作品却很少能让读者闻到些许烟火气,尤其是他的不少诗歌,则更是飘然出尘,让人感到这些作品都是从这位孤独诗人的纯净内心中流出的灵魂独白。

他的诗作大多篇幅不长,短小精悍,其中有不少怀人之作,比如写于2010年12月31日的那首《海青色的天路———悼史铁生兄》:

“海青色的天路/阳光如洁净鸽子/在朝霞的天幕安静地滑过/浅浅玻璃窗外/天空如婴儿的眼睛/空气十分明净/你脸上那幽默/我看得清楚/有关生死约定/没有一块斑驳石碑/以后就是地坛了/你是我认识的一个智者/你的文字在世界各地走动/它不使用拐杖/我知道,你不想我们哭/只有鸽子梳理羽毛/被你记住,将继续深藏”。

这首诗透出作者强忍的悲伤,正如他在诗后记中所言:“我多年不太作诗,今故人离去,有泪溢于眼眶,声恸于心表,往事历历在目。诗之哭之,独为君悲。”由此可见,史铁生的离世带给章平强烈的震惊和巨大的哀伤。

再如《活在骨子里的诗人———纪念茨维塔耶娃》:“活在骨子里的诗人/随骨头落入阴谋的地窖/那里堆满生活酒瓶/装着各种谎言酸液/活在骨子里的诗人/雄辩的谎言要与你为邻/各种小丑顶着荣誉桂冠/以梦展示伪装魅影/谎言穿真理衣服行走/以手铐扣你握笔的手/以榔头敲打骨头的门/他们敲碎骨头在所不惜/你在骨头里赤脚行走/用童年喜欢的颜色/涂抹房间的墙,窗户与门/半夜起身与风暴温存/在骨头的殿堂里/你拒绝与谎言举行婚礼/熬着吧,异己的爱情/不行就在冬天火化骨灰”。

章平在这首诗的开头还引用了这位诗人的两句诗:“唯独骨子里的诗人/如同生活在谎言中”。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全名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1892年生,1941年自缢身亡,她还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和剧作家。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也因此被认为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她一生不写“三伪文学”(此为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之合称),且以此自豪,表现出一个杰出作家所应有的品味和基本素质。与她同时代的诗人爱伦堡曾经这样评价她:“作为一个诗人而生,并且作为一个人而死”。也许正是因为这位女诗人的诗才与品格让章平敬佩不已,因而他为其写下了这首纪念之作。

类似的怀人之作还有《召唤———纪念卡夫卡》、《你躺在自身的伤口———纪念策兰》、《天空降半旗致哀———纪念拉宾》、《清明雨中念邓丽君》、《读〈洛神赋〉———纪念曹植》、《有关狐仙———纪念蒲松龄》、《我们在游移的天空下———纪念布罗茨基》、《一个被涂抹成墙壁的人———想起一个叫张志新的人》、《今夜,你就猜想一次———纪念庄子》、《就像一只天鹅撞击这个午后记忆的门———纪念屈原》、《夜读红楼梦———纪念曹雪芹》等等。读者从这些作品所涉及到的纪念对象则可以看出章平的境界之高与情怀之深,他的目光已穿越古今,眼界也跨越中外,他的作品已为他展示出大家之格局。

章平诗歌中也有不少咏物咏景、赞美自然之作,比如《雪地乌鸦》、《飘雪》、《有一片枫叶飘来我的手里》、《两只小麻雀在浓荫密林里》、《物静思》八首、《一只鹭鸶》、《一群不说话的崖壁》、《西湖六游》、《月夜的白兰花》、《熊猫》《我们的欧洲天空》、《荷塘月影》、《盲人听雪》、《冬天树上最后的一颗苹果》、《海滩悼鲸》、《上海弄堂里的月亮》、《阳光沿着窗外栅栏爬上来》、《稻草人的诗歌》、《天鹅湖》、《一夜的梨花》、《向眼前一棵柏树致敬》、《晨曦》等等,这些诗作给读者留下章平观察细致、敏感多思、想象丰富、善于移情的诗人印象。从他的诗作之中,读者的确闻不到多少世俗人生的烟火之气,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清雅脱俗、飘然出尘的。

咏史讽今之作在章平诗歌中也并不罕见,比如《大雪落在帝国的废墟》、《侠客行》、《参观铜奔马》、《游滑铁卢有感》、《回忆1966年夏天》等,通过这些作品,章平在反思历史重大事件的同时,也在观照当今日新月异的现实世界,写下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

章平还写了一些吟咏爱情、亲情与乡愁的诗作,比如《一个人的乡愁》、《等待》、《回到一个女人的身体》、《现代人纯洁的爱情》、《偶尔的思念》、《想不起童年是如何丢失的》、《野菊花》、《风铃声》、《爱情与弯角》、《我们对爱情很熟悉》、《看不清他乡的脸》、《偶尔想起那次相遇》、《母亲是他风中的灯》、《外婆家的桃花树》、《记忆如草,在四周生长》、《还乡成为大事》、《人渐老去也未成熟清醒》等等,其中,《看不清他乡的脸》可以看成是他此类诗作的代表:

他乡爱一次就够,离别一挥手即成落叶

偶尔想起,月亮圆过,月亮也缺过

三十八年,渺茫岁月,久远一个吻也模糊

八月、九月,来不及成长的停顿

一生好像只走开一会儿

树叶掉落没有哭泣,一片片想着回家路

旅馆在旅途,你掌握不了时间的舵

琥珀死了爱的心,还想爱一次

故乡不能与我一起入睡?不是与我一起入睡?

这首诗写于2011年,如果把它与《野菊花》的题记“人正老在他乡”结合起来看,读者不难发现爱情、亲情与乡愁这类牵动人心的东西,已经在去国30余年的章平心头越来越挥之不去,“他乡近时,故乡已远”,这句话可以看作是章平此时的内心写照,读者可从中体会到他的无奈、纠结、忧郁与哀伤。

除了上述列举的诗作之外,章平诗歌还写了幻觉与禅悟,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幻想性与想象力,包含着不少典故和隐喻,透出章平骨子里的潇洒和高超的领悟力,正如他在长诗《这只老虎没有颂歌》后记中所说:“独自没事,一心茫然,无边无际,正奇,心怎么有一只老虎?”原来,他的内心中是真的有一只老虎,而且这只老虎已久居其心,还会时不时跑出来,化作他笔下的一首首清雅诗歌,一段段灵魂独白。

三、小说———红尘往事的青涩记忆

除了在大中华地区和海外媒体发表众多中短篇小说之外,从1992年至2010年,章平已分别在香港学林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澳大利亚原乡出版社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孑影游魂》、《冬之雪》、“红尘往事三部曲”《红皮影》(命运荒唐之书,此书由《孑影游魂》改写而成)、《天阴石》(命运悲凉之书)、《桃源》(命运恍惚之书)和《阿骨打与楼兰———楼兰秘史》。另有一部长篇《阿骨打与孔子之神州行》已经写完,尚待出版。

《冬之雪》涉及的是留学生题材,反映的是海外华人的移民生活。小说题目是从主人公鸿雪、秦冬和之临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构成,他们是来自中国大陆鹤村的三个青年艺术家,彼此性格不同,经历各异,但在海外,他们都得面对生存困境、精神焦虑和心灵迷茫,也得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生存之路。秦冬狂热地迷恋诗歌,可他却试图从玛丽的肉体和卡思诺赌场的刺激中去寻求“快乐的生活”;之临梦想着去巴黎、阿姆斯特丹看提香和梵高的画作,可最终还是敌不过金钱的诱惑,钻进钱眼难以自拔;鸿雪多年的人生心愿和奋斗目标是为世世代代的华人立传,他冲破物质金钱的羁绊,摆脱人际关系的纠缠,朝着既定的目标执着努力,成功撰写出一部《侨史》。支撑他如此执着追求的精神支柱是那个他心中一直怀有的坚定信念:“根植社会,需要知道过去,一个不了解过去的群体,犹如失忆,会有无限的烦躁空虚痛苦。”

章平1958年出生,1979年离开中国,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特别是“文革”,这场中国现代史上空前的人为浩劫曾伴随他度过整个青春期,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人生烙印,“红尘往事三部曲”小说题材都与“文革”有关,在这些作品中,他用“文革”语言来书写“文革”记忆,用青少年来做小说主人公,通过他们在“文革”中所经历的一切,来追忆自己在青涩年华阶段所记忆的红尘往事。这三部小说其实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人物和线索,但都以“文革”中的青春记忆作为主题,因此章平把这个系列命名为“红尘往事三部曲”。这是章平近30年创作生涯的重要收获,也是难得的以“文革”为题材的小说力作。

这几部作品反映的是中国大陆“文革”期间农村所经历的那场政治浩劫,揭示出人物个体在荒诞历史面前所表现出的听任摆布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剧命运。主人公亿光、亚宾和仲龙从少年到青年时期都是在“文革”中生活,其成长经历与“文革”密不可分,他们各自由于家庭出身、本人性格等原因,磕磕碰碰、趔趔趄趄地在“文革”时期的乡村中成长,最后都以悲剧命运收场。读者一边阅读这些作品,一边能清楚地咀嚼出作品中浓重的苦涩味道。“红尘往事三部曲”又有别名“命运荒唐之书”、“命运悲凉之书”、“命运恍惚之书”,从这三部作品的别名来看,其人物命运要么“荒唐”,要么“悲凉”,要么“恍惚”,在这个荒诞的年代里,主人公的命运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作者在对主人公进行成长叙事的同时,也将苦涩与悲悯注入到了人物命运之中。

《天阴石》中亿光的父亲曾经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土匪,这决定了亿光和他的母亲以及姐姐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父亲的牵连。在“文革”高而强的政治气压下,亿光发现自己竟然有了超自然力,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甚至能通过一个人的脸色和头顶的光晕看到那个人的未来,预测那个人的命运。在父亲偷偷回家被发现并被打死时,亿光在父亲临死之前狠踹父亲几脚,以表明自己与土匪父亲划清界限,可从此他的超自然力就变弱了,竟然变得大不如以前。这部作品讲述一个土匪儿子在“文革”中的成长史,也可以说是在讲述这个“黑五类”儿子的发迹史,作品花费大量的篇幅叙写亿光作为土匪儿子所受到的歧视和白眼,其中充满了血腥、欺诈、权谋、残忍、神秘和巫术。亿光一方面内心里对自己狠踹快死的父亲有种负罪感,另一方面他更感激父亲临死前主动提醒他,并给他这个与之划清界限的表现机会。他曾这样对二姐易冰说:“别的人参加革命有本钱,咱们是反动阶级的孩子,咱们没有,或在这点上,父亲没有想错,踢他会有点用处,真的很有用,有点像那种电影院门票,你没有就不能进去看电影。你以为咱们这些孩子不如此,能进门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观念指导,亿光才会踩着父亲的尸体往上爬,才会从一个土匪儿子变身为温莎镇副主任,摆脱自己被欺辱的命运。在所有的亲人都去世以后,亿光独自生活在天阴石下,在回忆中孤苦度日。

《桃源》中的亚宾从小就对自己是不是父母的亲生儿子存有疑问,父亲曾多次亲口告诉他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母亲却从未亲口证实父亲所说的话和别人的传闻,他就这样在“文革”中恍恍惚惚长大,成长的过程中他承载了无数外人的欺侮、羞辱和歧视,却在某一天忽然莫名其妙地成了烈士的后代,他利用这个新身份要回了被关押多时的医生妻子小月。小月死后,亚宾在她的坟墓旁边为自己挖了一座空坟,每天守在这两座坟墓旁边,孤独悲凉地打发余生。

章平这几部有关“文革”的小说都是以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男性为主人公,这些人物身上很难说没有章平自身青少年时期的影子,他们和章平一样都是在“文革”中长大,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文革”时期整个社会的荒诞与疯狂。但他有意淡化人物所处的真实地理环境,无论是仲龙曾经生活过的鹤城和老槐村,亿光所在的温莎镇,还是亚宾呆过的桃源镇,都没有一个具体真实的现实所在。他这样处理人物的生存环境,想必是不希望读者将他小说中的人物和环境与现实世界中某个真实的人物和环境进行对号入座,只希望读者把阅读注意力重点放在他的小说和人物上面,而不必去做其它无谓的猜测。

生活依然需要“诗和远方” 第9篇

现代诗一般的歌词,配以许巍略带沙哑而温暖的嗓音,平日里为了生活琐事奔波劳累的人们,被这首歌点燃了青春记忆。不少人都表示,“前奏一响起,我就想起了当年的纯真和懵懂的初心。听到‘诗和远方’四个字,我有股想泪流满面的冲动。”

当然,这首歌也有不少质疑和评判的声音,有人将其斥之为“鸡汤”,也有文章揭底高晓松的家庭出身和背景。然而这些说辞恐怕不能切中要害。毕竟,远方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当下的苟且是可以改变的苟且。(资料来源:环球网、澎湃新闻)

微言大义:无论如何,这首歌多少还能带来一些正能量。高晓松的“远方”尽管简单甚至经不起推敲,但也包含了一种大众化的期盼和梦想。在吃饱穿暖、想有更多追求的当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尽管模糊,但也说明了我们还有希望的基点,还不是安身未稳。

适用话题:寻找初心;远方;改变自己……

诗和远方作文 第10篇

我有几个室友,他们曾经商量着想等到暑假或寒假的时候去西藏旅游。但是后来不管怎样,他们都没有行动,因为他们的商量好像出了问题,又或者说在其中的某一个过程就变成了中断的原因,又或者它们本身宅女的性质始终暴露无遗,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他们想要去看看诗和远方的决心。

我们曾经在一个地方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后来真的说要分别的时候,真的那么干脆地扭头就走,头也不回以前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原来一段感情那么持久,但是同样也那么干脆,可是当他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好像那些你一直以来都觉得很坚固的关系,但实际上他们也并不是缺乏维持,他们也许都只是始终在维持着表面上的关系,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但实际上内核是空虚干瘪的。

等我们真的能够看清楚生活的现实时,我们就真的能够有成长的空间,或者是进一步长大了。

每个人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每个人都在经历着那些我们从前没有的或者遗失掉的兴趣爱好,可是这一切却都在告诉着我们一个道理,人是一直在往前走的,不容回头。

诗和远方作文 第11篇

一蓑烟雨任平生

初入青春,一系列困惑接踵而至,学习节奏快,与父母分歧多,与老师有隔阂……我仿佛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想要挣脱,却找不到方向。小时候渴望长大,可长大后又嫌烦恼太多,恍惚间,我如迷途的小鹿,四处乱撞,不知何时,已遍体鳞伤。无意中,读到东坡先生的《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先生在写这首诗时,正值仕途失意,屡遭贬谪,出门游玩,偏遇下雨,却无雨具,同行人皆抱怨。但东坡不以为然,聆听雨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诗句中,我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依稀之间,一丝光亮照进了我的心田,于是,我学会了静听雨打芭蕉,细数秋凉;学会了煮水烹茶,笑对人生。

以诗和远方为伴,学会笑对风雨。

关山度若飞

我的青春是幸运的,不似秋瑾,“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不像李清照,“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时代,我有幸遇见了人生的贵人——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在我因考试失败而沮丧的时候,有魏老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鼓励;在我取得成功而欣喜时,有邓老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赠言;在我冥思苦想陷入疑惑时,有李老师的循循善诱;在我稍有进步而得意忘形时,有“西瓜蔡”教鞭的警醒……诸葛亮遇到了他的知音——刘备,自此,“受任于败軍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传诵至今。我相信,在各路贵人的帮助下,人生路上,我也定能“关山度若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诗和远方为伴,学会感恩,拼将一死酬知己。

为伊消得人憔悴

常言道,初三试卷满天飞。不错!初三生活单调而又乏味,每天迎着朝阳赶往学校,披着星光离开校园,奔波于两点一线之间。中考将至,不安的情绪随之增强,害怕自己三年的奋斗没有回报,害怕错过人生的第一辆“动车”,害怕未来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百般无奈,坐于窗前,翻开《宋词》,柳永的《蝶恋花》映入眼帘,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触动心灵,冲击灵魂。是啊,中考不可避免,不如背水一战,纵使没有成功,至少未来回忆时也不会遗憾,而且还能骄傲地说:“拼搏过,无怨也无悔。”于是起身昂头,继续学习,“望尽天涯路”。

以诗和远方为伴,学会放手一搏,不给自己留遗憾。

感谢诗和远方陪伴我一路走来,点亮了我的时光,润泽了我的青春,描绘着我美好的未来。

诗和远方作文 第12篇

——题记。

狂风暴雨后,我竟出现在陶渊明所虚构的世界里——桃花源。我被这前所未有的美景所吸引:这里的桃树井然有序,夹杂在桃树中间的溪流被飘落地桃花点缀着,就像妇女在白色飘带上绣了几朵桃花。田野间的小路,交错相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的男女老少不仅俭以养德而且和蔼可亲。然而他们的穿着打扮,悉如外人……

我原本打算从我的背包里取出照相机,可未曾料到照相机憔悴了许多。就在这时,一位已年过花甲的老人便贻我笔墨纸砚。之后落下一句“不妨把美景绘画在纸张上?”便消失在桃林间。

一时辰之后,我绘画出了一幅和平宁静、幽美淡远的村居图。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为这里的美景所赞叹;我为我的绘画天赋所赞叹。

我背诵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知不觉地穿过桃林便出现在竹林前。

竹林与青色的天空融为一体。远看,是一望无际的天;近看,是一望无际的绿。然而通往竹林深处的道路却铺上了多层金黄色的“地毯”。

那“地毯”似乎有着极大地吸引力,我如同磁铁一般躺在“地毯”上。稀疏的竹林的上方,几只白鸽盘旋飞翔。

我继续往前走,不知过了多少个时辰,我已经筋疲力尽,却未能看见一个人影。这让我想到《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抱着放弃的心态打道回府,却被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所挽留。它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似乎在劝说:“不要放弃啊!不要放弃啊!”我眼睛里透露出些许的无奈。因为这里如此的遥远以及偏僻,怎么可能会有人出现在这里?

但是,我还是对竹林的那边充满了好奇。于是,又开始我漫长的旅程。数百步,闻茶香。我随着茶香便发现了一所茅屋,站在不远处,透过茅屋的窗户,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低头用笔糊弄着什么。

“您好!请问您尊姓大名?”我趴在窗户上询问着他。他不慌不忙的把门打开,试图让我进去歇歇脚。而筋疲力尽的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溜进去了。

“那里有刚煮好的茶,请你自便。”他话音刚落便又坐下用笔糊弄着。我凑近一看,原来他在作诗,旁边还有一幅有关桃花源的画,我并不感兴趣。

过了良久,我突然发现,眼前这位衣着朴素,声音沙哑,满脸皱纹的老人竟是在桃花源里贻我笔墨纸砚的那位老人。之后,他用诗句“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向我介绍他自己。

当时,我并不知这首诗是竹林居士——郑燮所作。然而,听完老人的“心灵鸡汤”,我的表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也许,除了崇拜还是崇拜。

临走之前,老人贻我几本他所作的诗。我并不想拥有它,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力气把它带回家。但是又不好意思推辞,只好收下。

黄昏,我到达竹林的尽头。

深夜,我坠入悬崖。

清晨,我从床上苏醒过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和远方】相关文章:

青春有梦,诗和远方07-26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散文07-30

远方的寂静05-22

远方的故乡06-07

远方的孩子06-14

远方的思念06-17

远方的朋友08-25

遇见远方作文07-09

人生的远方08-02

去远方教案08-27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知错就改主题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