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公开课有感范文

2024-06-11

观公开课有感范文(精选14篇)

观公开课有感 第1篇

观公开课有感

第一节课是朱老师的美术课《脸谱》,公开课观后感。老师先通过播放《京剧脸谱》给孩子们婷,听候让孩子们说出《京剧脸谱》里有哪些人物,小朋友们都积极举手发言,气氛活跃。接着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观看脸谱光盘,边看边讲述各种颜色脸谱所代表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最后让孩子们在泡沫板上通过想像画出自己喜欢的脸谱。

这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很有创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绘画技能,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听力和思维能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第二节课是舞蹈课。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伴着音乐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惹得观看的家长在一旁不停地发出赞叹声。孩子们在音乐中放松了身心,塑造了体型,锻炼了身体,增强了艺术气质,不愧为艺术幼儿园。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家长在观看完公开课的所感所想。希望孩子能够在如此优秀的老师及幼儿园提供的优越条件下茁壮成长!

这一节课是室外活动 课, 钱老师和黄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看他们的高兴劲, 就知道多喜欢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玩起了亲子游戏:马兰花。每次老师一说完开了几朵花后, 大人和孩子抱成一团,开始数花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数数的样子,在游戏 中学习,老师的方法真是好啊! 吃完早点后,钱老师的第二节课开始了。

先是通过小刺猬摘苹果的故事,培 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我也被 这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感染了,真想参与到他们中间去,也去举手回答问题。女 儿刚开始举手还很积极,到后来积极性就不那么高了,这个回家要好好的注意一 下,而且女儿的表达能力还要加强。

接着钱老师还教小朋友怎样用橡皮泥做出可爱的小刺猬。分组坐好后,我坐 在女儿的.旁边,和她一起做小刺猬,第一个不太熟练,接着就快多了,很快,女 儿做了可爱的小刺猬一家。 上午的最后一堂课是角色游戏,宇涵选择了去当演员。随着小主持人报出的 节目,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小演出,有歌曲、也有故事表演,看着他们做得有 模有样的,我们家长也是掌声不断。

一转眼,这节课要结束了,钱老师在最后还 对孩子们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了总结,表扬了做得好的同学,也对一些做得不好的 地方提出了意见。 午饭时间到了,平时以为他们肯定没好好吃,没想到一个个表现都不错,有 的小朋友还吃了两碗。吃完了他们还自觉的去擦嘴、漱口,真是太棒了。 午饭后,两位老师还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

做为家长,和老师们比起来,真 是惭愧。平常在家里,我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经常 利用家长的身份命令她做这做那,有时候烦了还要对她吼几句。 半天的公开课程结束了,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收获颇丰,不仅看到了女儿的 进步,也看到了她的不足。

另外一个感觉就是老师的辛苦,在课程的设计上,结 合幼儿的特点, 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表演, 寓教于乐, 可谓是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态度亲和,富有感染力,让孩子自由的发 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中让孩子学习。今后我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多和老师 交流,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在此,还要感谢老师,钱老师、黄老师还有生 活老师,你们辛苦了! !

观公开课有感 第2篇

蔡志刚

上周五,学校组织了全体数学教师听了三位三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浓厚的教学功底,他们灵活驾御课堂的能力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教师,启迪了广大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时刻紧扣新课标,新课改理念,组织好数学课堂教学、纵观这三节课,他们各在千秋,风格各异,但总体来说,他们把握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寓教于乐

数学教学基本上是与枯燥的数字、公式、法则打交道,课堂教学把握得不好,会使课堂如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厌倦数学,这三位特级教师都能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幽默的话语打动人心,能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很快的融入课堂,他们的提问方式也浅显易懂,并能针对学生的疑惑设置了“引桥”,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学课中处处充满了美,而且规律的揭示也显得水到渠成。

二、学以致用

新课标理念中有一条:“让学生人人学数学、用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 有其生活背景,如方程刻画了现实世界中相等关系的模型,不等式刻画了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模型,函数刻画了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第一节课“方程的应用”,授课者精选了三个问题:增长率问题、面积问题、市场营销问题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数学的眼中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学生的知识学活了。

三、数学思想的体现

观公开课有感 第3篇

1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我将从一节公开课的视角来具体分析高职教育现代课程观。重点从“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结果如何”几个方面来讨论。公开课上师生全部用英语进行交流。

1.1 课程目标

此次英语公开课的内容为“奥运会”, 知识目标为:让学生掌握奥运会的基本信息;能力目标为:学生能对奥运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情感目标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心系奥运。

1.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奥运会的基本信息、奥运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等, 最后学生还讨论了2008年奥运会的利弊问题。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及其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教学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大部分都由学生自己来阐述、解释、说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 主要教学步骤

(1) 导入。首先我让学生看一个关于北京申奥成功的短片, 让大家回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与激动。我邀请几个学生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包括申奥的时间、过程以及结果。然后再进一步升华, 总结申奥成功的重要意义。

(2) 奥运会的基本信息。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奥运会的基本信息。在学生有最初的印象之后, 给学生看一些与奥运会相关的图片, 比如:五环旗、会徽、火炬、吉祥物福娃、比赛主会场鸟巢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幅图片。然后和学生做一个游戏, 请出两个学生, 一个学生模仿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经典动作, 另一个学生猜其名称。另外, 我还列举了其他一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让学生掌握其英文的表达方法, 并灵活运用。最后进行总结, 强调一下这个部分的重点。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外国游客, 五名学生扮演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一名学生扮演摄影师, 一名学生扮演记者。在表演完之后, 请几个学生根据表演的内容发表评论, 畅所欲言。此后, 由我再进行总结, 升华主题。

(4) 自由谈论。让学生自由讨论2008年奥运会的利弊问题, 请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对奥运会的利弊做深层次的分析。再由教师对大家的讨论作总结, 从而升华主题, 加深理解。

(5) 听一首奥运歌曲。让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他们对2008奥运会的一些畅想。然后提问:Are you ready?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歌曲—We Are Ready.学生一边听奥运歌曲, 一边跟着轻轻哼唱。将心中的爱国之情进一步表达出来, 并将课程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6) 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 我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升华主题, 任何反动组学奖评选活动, 在由学院教务处、质量管理处组织的专家评课活动中, 大家都给予了这堂英语公开课较高的评价, 认为公开课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盎然赋予了课堂的生动活泼, 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 寓学于乐。

3 结语

综上所述, 按照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精神, 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 教师应首先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这4个方面。换句话说, 现代课程观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针对高职学生, 我们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通过对这次公开课的实践与探讨, 我对高职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 对现代课程观更是有了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伯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71~74.

[2]姜敏凤.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课程意识[J].机械职业教育, 2008 (4) :46~48.

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第4篇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抓住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立体式地看待人物,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不能让它支离破碎,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线索,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觉得她以苦为乐,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感同身受,脸色凝重,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掌控全局,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有一种木桶理论,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就事论事,只绕着文本,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却要做到无声无息,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概括内容,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老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读段落,读句子,读字词。读中悟情,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教学的难点,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长驱渡淮,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无需多讲,早已入情。适时、适度的课外材料引入何尝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提升,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投入地去讲,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以及肢体的动作,置身其中,融入课堂,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倘能如此,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教无定法,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就有推波助澜,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思维在延伸,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黑底白字,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加深了情感理解。

务实而不失活泼,丰富而不失深邃。师生在这里碰撞,擦出火花,照亮课堂,也感染了我这位观者。猛然发现自己已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氛围中了,度过了或喜或悲的两天。

观《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有感 第5篇

我呆呆地坐在电脑机前,看着直播,一瞬间出了神。“每个细节的处理,都是火灾的开端。”这句话我想了好久。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吧!某小区发生一起汽车着火事件,现场火势汹汹无人敢走近灭火,不到半小时整个车子已燃烧尽毁,旁边车辆一起遭受重创。据现场的目击证人称:小车的起火原因是小孩点火不小心引起。某汽车在加油站自燃,据了解面包车再加油前几天曾发现线路故障,但未及时维修,加完油后油路出现漏油加上车辆打火后,出现短路,随即引发自燃。从什么开始,由细节引发的火灾“源源不断”了?我们的一个举动,一个微乎其微的举动,火便肆无忌惮地肆意着每一寸土地。你听,多少撕心力竭的哭泣声、尖叫声……

这些故事,不得不让我想起大连7・16油爆火灾。同样是面对燃烧的.熊熊大火,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四处奔逃,而消防员们却义无反顾的逆向使进火场中。大火浓郁的黑烟,笼罩着这座城市,而他们就是唯一的光。面对大火,虽然他们的手和脸被火烤的没有了血色,但都不辱使命。这场火灾,吞噬了太多太多人的生命,却也告诉了我们:它就是邪恶的影子,无处不在,在我们惬意的享乐这繁华尘世之际将我们摧残,毁掉我们活下去的意志。

看完了整场直播,我发现它带给我的收获要比我想象的多得多――火场自救。

(1)及时保命,时刻留意逃生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首先的,就是要熟悉该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逃生路线。其次,认清疏散指示标志也是必要的。

(2)扑灭小火,保障自身安全。在火势蔓延速度较小时,我们可以利用周围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来将火势控制。当然,一定要熟系它们的用法。

(3)迅速撤离,捂住口鼻。在撤离火场时,可用浸湿过的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前进,以便寻找最佳逃离路线。

(4)善用通道,勿乘电梯。在发生火灾时,电梯便是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我们可以利用楼梯等安全出口逃离。必要时,还可通过附近建筑物的阳台、窗口和天窗来进行逃生。

(5)火急烧身,就地打滚。当火苗溅到衣服上时,切勿来**窜,应及时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6)切勿慌张,镇定自若。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盲目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只有沉着应对,才能想出好方法,及时脱险。

观《同上一堂课》有感 第6篇

这集的主题是:雷锋告诉我,然后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努力的梦想,第二部分是奉献和服务,最后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同时有三个客人解释我们每个部分的意义。

第一部分是着名的体操运动员杨卫来向我们解释,他第一次谈到他的腿因为弯曲付出。比他在床上的重量更高,每天在他的腿上一个小时,但他在2004年奥运会的薪水,没有效果,小组比赛第五,个人比赛第七。那天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工作,终于,在2008年奥运会上他赢了。我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必须付出非常努力,这就是我们想要学习雷锋的精神。

观《饭钱》一课有感 第7篇

——观《饭钱》一课有感

观看了张文娟老师执教的《饭钱》一课后,让我很有感触。张老师的课没有华而不实的设计,只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教学中的亮点很多,这里就一处说些感想。

平时,当我们拿到一篇课文时,就会先去看教参,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再参考一些教学资料,然后设计安排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后按照教案上课。我们常常关注于教给学生什么,有时却忽视了怎样教会学生。

张老师的教学关注的就是怎样教会学生。比如:在教学提示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作用时,张老师先让学生读读阿凡提答应穷人请求时说的话,并问学生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自己朗读发现了句子中的提示语“爽快”,老师再要求学生读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爽快”的意思。然后要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此处提示语不放在说话的前面呢?老师一边引导,一边要求学生反复读穷人与阿凡提的对话,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提示语在后更能表现出阿凡提助人为乐的热心肠。通过张老师这样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教,学生不仅知道了提示语可以写在句前,也可以写在句后,而且明白了提示语在句子中位置与表达密切相关。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提示语的知识,而且也学会了在阅读中关注提示语,在写作中写好提示语。

观公开课有感 第8篇

一、畏惧字词遮望眼, 蜻蜓点水就算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基本功, 不容也不能忽视, 应避免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言过多的活动、表演。然而, 细味某些语文公开课, 为了不被“枯燥识字教学”影响效果, 低年级字词教学时, 出示生字后找几名同学“开火车”读读就扫清了, 书写时找几个范字电脑演示指导一下, 学生再仿写几个就结束了。高年级字词教学都安排在课外预习中, 课上为了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 教学流程的顺畅, 开篇就直奔内容。至于字词怎么读准, 哪是重点, 怎么弄懂, 怎么运用都无足轻重。这说明了某些执教公开课教师共同的心理:不能因这种小儿科的教学影响个人教学魅力, 以致冷了评委和观众渴盼的眼球。“人懒地生草”, 学生作业、习作中的错字连篇, 病句频现, 甚至连最简单的标点符号都分不清, 语文的工具性丢到了九霄云外, 令人叹息。这种“畏惧字词遮望眼, 蜻蜓点水就算完”的异化教学应给予黄牌警告甚至红牌罚下。

二、等闲识得朗读面, 万紫千红总表演

“阅读教学的过程, 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但有些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在指导阅读课时, 尤其是指导朗读环节时, 教师往往置学生个性感受于不顾, 或用朗读技巧强化, 或用标准范读限制, 虽然朗读指导和形式精彩纷呈:开火车读、找伙伴读、小组内评读、教师引读、问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在同一感悟、同一标准下机械地模仿训练, 无论怎么相像, 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综合素养也难以真正提高。真正的朗读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行为, 虽然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各异, 但教师也应尊重他们或浅或深的个性感悟, 决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读和理解是成正比的, 不应强求一致。我听过窦桂梅老师在邹城执教的《丑小鸭》, 没有什么花哨的读法, 也没有什么强加的技巧, 只是带着孩子们温情投入地、一步一个升华地去读。有学生读出丑小鸭的自卑时, 她赞扬;有学生读出丑小鸭的痛苦时, 她肯定;有学生读出丑小鸭的高贵时, 她击掌赞叹。窦老师的课以多元的理解和朴实无华却最能打动人心的个性朗读让那些花哨的贪图热闹的“万紫千红总表演”的朗读课黯然失色。

三、小组合作形式欢, 大家听着好开颜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便成了最时髦的学习方式。课上, 不论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 好像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 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 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 他们没经过独立的思考, 便人云亦云起来, 有的甚至讨论起自己看的电视剧中热闹片段。这样的探究合作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实效, 教师必须在进行小组讨论前多问自己:小组的安排合理、分工明确吗?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价值吗?讨论学习的时间适度吗?交流的方式、学习的结果反馈了吗?一言以蔽之, 小组合作时, 教师加强指导, 让学生学会交流, 不要热闹要实效。

四、表扬廉价又频繁, 逆耳忠言却稀罕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个别成功案例被新闻媒体报道后, 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 他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加之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所以在公开教学课堂上出现了各种温柔的肯定:“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难的题目, 你竟能做对一道, 真了不起!”或者是壮观的大合唱:“棒!棒!你真棒!下次努力你更棒!”……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难以听到“逆耳忠言”, 甚至有些时候, 还要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 生怕枯燥的一句“你真棒”让学生乏味, 所以各种“换汤没换药”的表扬开始环绕在学生周围。可是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 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 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些磨难的, 只有经历磨难才能铸就刚强的性格, 才能适应未来的生存。在教学中我们应会用表扬, 也应让学生学会接受批评, 学会在“逆耳”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媒体课件用得滥, 文本教学丢一边

现今的一些上档次的语文公开课, 几乎没有不做课件的, 没有不用多媒体的。似乎没有多媒体, 就没有语文公开课。可以说, 现在的语文公开课是多媒体的天下, 是多媒体的代名词。显然, 这是多媒体的一种滥用。因为虽然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里, 多媒体无疑应该引进语文公开课, 但是, 多媒体充其量只能作为语文公开课的副食, 永远不可能作为主食。也就是说, 多媒体只能是语文公开课的辅助手段, 永远不可能用它来组织一切教学。再者, 语文课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 似乎就有些看动画片的味儿, 就难以让学生直接感悟语言文字。所以, 多媒体的使用, 一定要讲究“度”。不可不用, 不可多用, 要力图恰到好处。语文教学应以朗读为基础, 过去死读书、读死书, 当然应当反对。但是反对的应是“死读”和“读死”, “读”本身没有错, 不能也反对掉。再说, 课文本来就是要让学生读的, 读是语文课的基础, 不读能行吗?可现今的一些上档次的语文公开课, 几乎没有“读”的过程, 没有学生读课文。整堂课不是提问题, 就是看画面;不是作想象, 就是写片断;不是作分析, 就是谈体会。反正与“读”无关, 与“念”无缘。如此一来, 其教学效果也就自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为离开了“读”, 学生的收获就只能是有限的, 不管你怎么引导学生思考体会, 也不管你怎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就如同基础不好的大厦, 随时都有可能倒塌, 不管它怎么漂亮, 给人的好感总是有限的。

六、当讲不讲若寒蝉, 缺乏感悟为哪般

过去的语文课堂是讲堂, 教师“满堂灌”, 讲过了头。灌得学生头昏眼花, 讲得学生不知所云。后来, 改革“满堂灌”, 去除“一言堂”, 提倡精讲精练, 强调讲“精”。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可现今的一些语文公开课, 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该讲的也不讲了, 全由提问来解决问题, 因而, 变成了“满堂问”。事实上, 有些内容可以通过提问来解决, 但有些内容必须通过讲解才能解决。所以, 我们要反对“满堂灌”, 但不能反对必要的讲解。当讲则讲, 当解则解。如果因为反对“满堂灌”, 连必要的讲解也反对掉, 那就得不偿失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当前相当多的语文公开课, 为了赶时间, 节奏特别快。学生来不及反应, 来不及思考, 更来不及感悟。因而, 其思维、感悟能力的提高也就只能有限, 其语文素质的提高也就微乎其微。而语文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思维、感悟的能力。可以说, 思维、感悟能力是否提高标志着语文课是否成功, 标志着学生素质有否上升。所以,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要提较有难度的问题, 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 引导学生作一番认真的思考, 作一番深入的感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有一份收获, 有一份提高;长一点悟性, 增一点内功。

七、打破旧框换新框, 新框旧框一个样

过去的语文课有这样的一个模式:一是介绍背景, 二是简介作者, 三是分析课文, 四是归纳中心, 五是写作特点, 六是布置作业。显然, 这种模式单调乏味, 仿佛镣铐, 理当打破。但现今的一些语文公开课, 无形之中似乎也有了一个新框:一是出示教学目标, 二是设置教学情境, 三是引导学生发言, 四是进行片段写作, 五是布置作业。虽说这种模式较以前的有所进步, 但它终究也属于一种框框。我们常说教无定法, 意思是不要框框。所以, 还是应该根据课文实际, 去除已有的框框, 力图改革创新, 确定合适的教法。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 教师在执教供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公开课时都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 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 而不把学生当作成就自己的工具。教师应保持头脑的清醒, 剔除不正常的功利思想, 脚踏实地, 让语文课堂不雕琢粉饰, 返朴归真, 让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主动地参与语文课, 真心投入语文课, 真正享受到语文带来的快乐。

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认为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 教师都应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 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 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观讲座有感 第9篇

对有些企业来说,亏损也好,赢利也罢,都与搞没搞学习型组织不搭界。比如江淮汽车,曾经连年亏损,后来“盈利”,其实是政策的问题,计划经济下,安排你得给首钢100台车,不给钱你也得给。如果汽车政策不放开,你的车卖给谁?卖出去又找谁要钱去?

上海大众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什么理论,不用学习、不用创新,十几年来他的车就没愁卖过,卖一辆车的利润可以翻一番,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眼珠都红了,想都不敢想,这就是政策。同样,政策放开了,中国彩电又把帝国主义们的眼珠给整红了……这样的价格还是彩电吗?这也是政策。

好多年前,我们的商业系统要定期给营业员办班,是关于如何提高服务态度,如何对顾客热情,但有用吗?后来,政策放开,出现了个体户,也就出现了竞争,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问题还用组织学习吗?现在上商店,我都离柜台两米以上,用眼睛看商品的价格,实在是不敢靠前被缠住,当然,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你如果组织学习,同样没有用,得他们自己发现,靠这种方式卖不出去商品,他们就会自动改变的。

在国外,它应该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总结,而在我国,它被当成了一种教材、一种不切合国情的教材、一种学完后用不上的教材,就象我们的电脑,很多人在许多年前就学过,但由于一直没有电脑而用不上,而电脑在发展,造成脱节,形成浪费。

发达国家在用电脑做研究,而我们在研究电脑是如何使用。我们在研究“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发达国家在用这种理论管理企业,他们不是曾经或已经学习过电脑或者“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是直接就在用,或者充其量是边学边用,而我们是在走形式。如果没有开放的政策,则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空谈,就是走形式,就是领导们的面子工程。即使有了好的创意,也可能过不了领导关,因为企业不是他们的,只是走形式而已,企业盈利,是政策好,亏损,则怨没有好的政策就可以了,而如果采用了你的创意,出了岔子,那谁来承担责任呢?

观同上一堂课有感 第10篇

3日下午,在武汉市南湖中学,全校师生集中收看了《同上一堂课:我们的价值观》电视课堂。学生们就被徐川老师幽默、麻辣的语言深深吸引。徐川鼓励同学们从了解历史文化开始,从热爱祖国人民开始,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像雷锋一样慢慢靠近信仰。“85后”海归邓鹤翔是武汉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他刻苦钻研、忘我学习的精神,让学生们肃然起敬。他勉励同学们,要像雷锋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造福于国家人民,担负起年轻一代应有的担当。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叔子——史铁林科研团队”的老中青三代科研者用行动诠释着科技报国、奉献青春、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团队代表人史铁林教授说:“要坚持最初的理想,为国家强盛而奉献,我们的人生价值也就在此。”南湖中学七年级(15班)同学吴姝锦说,三位老师的话语让人印象深刻,今后自己的求学路上,也应不怕困难,要学习雷锋舍己为人、奉献自己、团结友爱的精神。

观《同上一堂课》有感 第11篇

第一课的主题是:雷峰精神永不过时。讲述的是武汉长江救援队的英雄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平凡又伟大。平凡的是样貌,是工作;而伟大的是他们舍已救人、舍生取义、乐于助人的精神和他们的事迹!在10月25日晚上8点,有两个小伙子溺水了,64岁的老陈和另一名队员立刻下水去救那两个小伙子,可不幸的事发生了,老陈因为救人,失去了生命。这一次,他再也没有自己向岸边走来。

这节课,我知道了平凡也可以伟大!学习雷锋精神不一定是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要从小事做起,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第二节课的主题是:坚守心中的梦想。这节课讲述的是大胡子叔叔,也就是《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作者董老师。他认为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写出孩子们喜爱的书。他的写作灵感就来源于他上一年级的女儿。有一天晚上,他女儿作业很多,那天晚上,女儿就做梦,梦见自己发明了一台作业机。女儿的梦激发了大胡子叔叔的灵感,他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

这一节课我明白了,想要实现梦想就必须对梦想和理想有憧憬。现实是梦想的土壤,而梦想是现实的花朵。所以我们要有情怀,有理想,有远大的抱负。

第三课的主题是: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讲述的是陈鹏和毛晓东乐于助人的事迹。他们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帮助他人是幸福的、快乐的。

观摩公开课有感 第12篇

同课异构观摩有感

观看学习了课程的同课异构的教学剪辑使我收获颇多,我尤其喜欢山东郭尚民老师的课堂,他的课让我觉得很舒服,很轻松。声音温柔动听,满脸笑容。我想学生这是学生愿意并喜欢与学生交流的基础。在郭老师的课堂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精讲课文时讲到的通感,《荷塘月色》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郭老师引导学生资助发现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加以联系,时嗅觉与听觉沟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地,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地清香。于是,朱自清的“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地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郭老师通过诵读和精讲反复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使用的通感句子,调动学生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他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这样美的讲授,就像第三讲各位老师所说,我们不仅要进入文本,还要从文本中出来。除了好的一方面可以请学生谈谈你觉得不好的地方,毕竟作为高中生,他们对美也有一定的自己的认识。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认真思考这一点,并将这一点融入我的课堂。

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第13篇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 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 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 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 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 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 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 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 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 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 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 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 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 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 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 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 抓住了“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 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 立体式地看待人物, 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 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 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 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 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 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 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 不能让它支离破碎, 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 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 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 线索, 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 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 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 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 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 觉得她以苦为乐, 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 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 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 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 感同身受, 脸色凝重, 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 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掌控全局, 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 循序渐进, 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 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 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 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 有一种木桶理论, 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 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 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 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 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 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 鲜活, 细腻和温柔, 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 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 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 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 就事论事, 只绕着文本, 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 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 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 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 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 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 却要做到无声无息, 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 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 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 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 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 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 概括内容, 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 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 老师范读, 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 读段落, 读句子, 读字词。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 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 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 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 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 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 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 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 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 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 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 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 长驱渡淮, 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 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无需多讲, 早已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 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 得到了提升, 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 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 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 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 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 投入地去讲, 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 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 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 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 以及肢体的动作, 置身其中, 融入课堂, 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 倘能如此, 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 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 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 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 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 教无定法, 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 就有推波助澜, 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 思维在延伸, 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 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 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 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 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 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 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 黑底白字, 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 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 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 加深了情感理解。

观“乞丐现象”有感 第14篇

百十年前,清末民初之际,《清稗类钞》曰:“吾对于乞丐之观念尝四易矣。初则哀之,意谓同一人耳,吾辈衣食完具,彼则冻馁。继而恨之,则以其依赖性成,不知谋生也。越数年,则又见而哀之,谓社会不讲求教养之道,使彼无以自存,咎不在彼也。又越数年,而深恶而痛绝之,惟视天然之淘汰而已。”呜呼斯言,古今一揆何其信然。

今日中国之现状与百十年前,固不可等量齐观,然此社会万状之一隅,平民之态度乃虽历经久之岁月,而未稍变。可怪也欤,无奈何也已!

以常人观之,人非至绝境,若荒年残岁,势难为求生;若穷病交侵,力不足自存,焉有甘心乞人哀怜,折腰叩首度日?故见人有此行,莫不表一种之同情,冀以一时为善成其一时之饱暖。又思至国家社会承平之际,此辈人人皆有所养而无令其复陷患难。

时至今日,似不应有乞人奔走街市复为荒年残岁之行。奈何眼见他俯身跪地,抑徘徊往来于人群之中,成一蠢蠢求钱之辈哉!而世人遂别生一观念,以乞人力可为业,即无能安身于熙攘之市朝,亦可返乡泽求事农桑;即身无专门职业之长技,亦当效辛苦采择可利用之废物,市之而得绵薄微财然自食其力之贫苦小民。万不该以健全之躯,冀无费辛劳而不忧生计。不则视他人之辛苦何如哉!故每每漠然甚或恨愤相待。

虽然,内中究怀不忍,及目睹有冬日单衣破服,且残疾匍匐往前之躯,未尝不感喟太息焉!见此思彼,两相搅扰,便尔遂其所愿殊觉无理,遽然弃之不顾则似市侩狠心之行,是以不若惘然无视而已矣!然则猝尔临之又如之何?曰:从众而已矣!斯为今日世人于乞丐之态度心理之大端,而承百十年前平民寻常思想之流风也!

上一篇:做个智慧型的家长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感恩母亲2022妇女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