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2024-07-27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精选14篇)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1篇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纪律,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从头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行为,让学生经历探供数学知识的历程,学习用数学体例处理生活中的实践题目,解决学习数学的困惑。培养学生观察、对比、说明、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本领,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

充分使用教学插图及讲授课件,引起学生学习的自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自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做,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知讲了口诀的一些特性,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转变纪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背诵。在考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谋略等一些根本知识。再指点学生没有察觉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2篇

1、 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本单元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上课前就有许多小朋友能熟练地背诵一到九的乘法口诀,但并非每一个学生都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算理,因此,课前我就明确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学习《表内乘法》的关键,把这一知识点定为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写连加算式,并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加数相同,并由此引到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不断重复表达“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写得几,不断地强化这个数学模式,确保每一个学生理解乘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枷的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乘法口诀的编写,找记忆乘法口诀方法,背诵,默写等加强口诀的印象,利用各种练习强化口诀的应用.   2、 掌握乘法口诀的规律是背好乘法口诀、用好口诀的前提。   教学中结合情境图,通过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 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编制乘法口诀的规律,与同学一道交流完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规律背诵口诀。此外,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从而达到有条理地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好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形式多样地组织练习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的保证。   本单元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练习,当2-~6的乘法口诀编制成功后,怎样熟记2~6的乘法口诀又成了一只拦路虎,简单枯燥的死记硬背,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效果差极了。在班上组织分大小组,个人的有趣的游戏比赛(对口令,开火车,迷宫探险,过河,阿里巴巴开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些充满童趣活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2~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记忆。还在享受游戏比赛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坚韧意志。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3篇

在“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应答自如, 得出乘法分配律也很顺利自然, 于是, 教师认为学生作业不会有太大问题。但结果却并非如此, 学生的作业错误率仍然很高, 而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

(1) (80+4) ×25=80×25+4错误率36.3%

(2) 7×48+7×52=7× (48×52) 错误率16.5%

(3) 25× (4×8) =25×4+25×8错误率26.2%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有教师说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太差, 这么简单的形式只要记住去套用就可以了, 但每届学生都会发生这种问题, 究其原因, 应该不在学生, 而在教师或教材。

笔者翻阅了几个版本的教材, 发现人教版、北师大版的教材都强调从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入手, 得出两边的算式结果是相等的, 而且还能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却举不出反例, 于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了乘法分配律 (a+b) ×c=a×b+a×c, 教师的一般教学程序也正好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但这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乘法分配律会成立, 没有从意义入手理解乘法分配律, 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 这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 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时, 必须从形式化理解走向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热

通过七人分粥的故事 (略) , 让学生自由说想法, 从生活中的分配引入到数学中的分配。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听了生活中关于分配的故事。今天, 我们要来研究数学中有关分配的知识, 看看我们班谁是最能干的。

(二) 从乘法意义出发构建乘法分配律

1.出示格子图, 通过数形结合得出算式18×6, 结合图示让学生顺利得出算式表示的是18个6或6个18。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计算18个6实际上是把10个6与8个6合并起来得到的:18×6= (10+8) ×6=10×6+8×6。让学生有意义地读一读:18个6等于10个6与8个6的和。

告诉学生, 实际上我们是把18分成了10与8的和, 还可以把18分解成另外两个数相加的和吗?引导学生把18分成1和17、2和16、3和15等, 从而展开, 得出形如 (1+17) ×6=1×6+17×6……的等式, 并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2.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也这样展开、写出等式吗?

3.小结提升意义构架。

师:在上面的等式中, 我们先把一个因数分解然后再展开, 请你观察左边和右边的变化, 有没有发现相同的规律?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 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不过, 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偶然。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学生各自举例, 教师引导说明万一我们举的例子都只是碰巧怎么办?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三) 从练习中学会符号表示法

1.根据你的发现填空:

(12+18) ×4=12×□+18×□

(15+20) ×6=□×6+□×6

(☆+7) ×200=□×200+□×200

75×6=□×□+□×□

35×27=□×□+□×□

重点研讨第五题, 既可分解35也可分解27, 再进行展开填数。

2.教师再次出示三个算式, 引导学生也能展开来写出等式。

(15+26) ×○=?

(A+80) ×△=?

(a+b) ×c=?

学生作业, 指名汇报, 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从圆形、三角形到字母表示式, 从具体到抽象, 让学生逐步理解乘法分配律。)

师: (a+b) ×c=a×c+b×c这个字母表达式能代表所有算式吗?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对照书上的概括,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谁能说说“分配”是什么意思, 它是怎么分配的? (让学生理解分配是表面, 实质是分解与合并)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文字或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明了)

(设计意图: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教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 反复进行严格准确和简明的表述, 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分拆计算去感知, 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只有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 学生才会真正有所体验, 才能构建有意义的知识, 用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也就是思维的外化。)

(四) 在对比练习中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1.题组练习、判断对错。

(75+6) ×4=75×4+6

(75×6) ×4=75×4+6×4

(75×6) ×4=75×4×6×4

(75×6) ×4=75×4×6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 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2. (6-4) ×5=6×5-4×5

(设计意图:把乘法分配律拓展到减法, 帮助学生理解。)

3.拓展练习:25×44

(设计意图:用乘法分配律或结合律进行对比简便计算, 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用途。)

(五) 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师:今天,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另一种规律———乘法分配律, 你觉得我们是怎样得出乘法分配律的?请说说你今天这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忆获得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点破不完全归纳法, 从而提升认识。)

【课后反思】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乘法教学;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74-02

一、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表内乘法是小学阶段乘除法运算的第一个认识循环,它是整个乘除法运算的基础。根据书上的安排,我们进行教学时,发现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就教材本身而言。苏教版教材安排的是“分段教学”的常规教法,将表内乘除法分为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一)(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进行教学。教材编排的特点是打乱表内乘法原来的自然顺序,人为地破坏了表内乘法原来的知识结构,表内乘法教学失去了可以依托的结构支撑,也使学生陷入了被动盲目的状态。根据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表明,教材安排的“分段教学”的常规教法,学生能熟练背诵表内乘除法口诀,并能快速地进行计算,对提高表内乘除法计算教学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对表内乘除法的认识比较浅显:意义不深刻,沟通不深入,方法太单一,缺乏学习知识的方法结构,无法凸现表内乘除法之间蕴含的丰厚的育人价值。

2、就老师而言。看重乘法口诀本身存在的重要作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口诀的熟练记忆和练习形式的多样上,没有从学生真实发展的角度出发挖掘知识本身内在的育人价值,忽视了表内乘法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

3、对学生而言。开学初我们备课组成员对学生学习乘法口诀前的基本情况随机进行了调查,设计了三个简单的问题:(1)你会乘法口诀吗?(2)你是怎么知道的?(3)你会几句?哪几句?说说这个口诀是什么意思?随机调查了二年级的几名学生,学生获得口诀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渠道:①大人教的。②学习了珠心算。③家长提前让孩子去老师那学的。④自己在铅笔盒上、垫板上学到的。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并不陌生,学生象唱山歌一样会背上几句乘法口诀,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综观上面分析的三个方面,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进一步反思,需要进一步结合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重新思考可以使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认识的提升?如何根据它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实现学生富有个性的真实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寻找到表内乘法教学的丰厚的育人价值。

二、教材重组,深度挖掘表内乘法教学背后的育人价值。

表内乘法是整个乘法运算的基础,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思考可以使学生在什么方面获得认识的提升,以及如何根据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实现学生真实的发展。以往的教材的编写表内乘法时,看重乘法口诀本身在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以及熟练程中的内在需求,忽视了表内乘法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我们需要发掘的育人价值有:首先,表内乘法之间具有结构类同的关系关系;其次,表内乘法之间具有相互转换的关系;第三,表内乘法之间具有各种层次关系的内在规律;第四,表内乘法的构成非常有特点,期中凝聚着中国前人的伟大智慧。

基于以上分析,将对整个表内乘法进行结构化重组,因此,我们备课组进行大胆尝试,对教材进行重组,结构教学,实施“长程两段式的教学结构”。其中1的乘法口诀是“教结构”,而2——9的乘法口诀是“用结构”。

活动一:“教结构”,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核心环节:

1、学习怎样编乘法口诀。

出示:1个○。问:这是几个几?会列乘法算式吗?

引导:1个1是1,我们就可以编一条乘法口诀:一一得一。

设疑:一一得一表示什么意思呢?

(前两个一表示两个乘数,后面的一表示积。连起来就表示1和1相乘得1,简单地说成一一得一)

师:那再添一个○呢?是几个几?会列乘法算式吗?

交流:可以看成是1个2,也可以看成是2个1。

师:结果是多少?可以编出怎样的乘法口诀?

说明:二一得二的缘由。(两句口诀都是正确的,但算的都是相同的乘法算式,所以习惯上我们只背其中的一句,就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那一句。)

追问: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呢?

再添一个○呢?想一想可以表示几个几?可以列出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一句怎样的口诀?能像老师这样记录下来吗?

呈现半成品资源交流:怎样记录思考过程?

(先画图、想意义、列算式、算得数、编口诀)

总结方法: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编出乘法口诀的?

板书:(五个步骤)

放:如果我们不停地添上小棒,是不是还可以继续编出一些口诀呢?能不能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1)继续画○,说说是几个几。

(2)想想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3)试着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中间叫停,呈现半成品资源。

交流:编4、5、6的乘法口诀的记录过程。

然后继续记录编7、8、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直接呈现,校对)

追问:写得完吗?用“……”

说明:是可以一直编下去的,但从方便、实用的角度来讲,编到9的乘法口诀就可以了。)

交流:看着这么多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1)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写出两个算式。

(2)两个相关联的算式可以编出同一句口诀。

(3)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有两种表达意义。

追问:为什么1的乘法口诀只有对应的一个算式?

2、比一比,找关系。

看板书:仔细观察这些1的乘法口诀,你发现这些口诀之间有关系吗?有规律吗?你们能找到什么样的关系呢?

横向:1和谁乘,结果就是那个数。(板书:1和任何数相乘,结果还是那个数)

纵向:一个乘数都是1,另一个乘数依次加1,积也依次加1。

揭题:今天研究的就是1的乘法口诀。

活动二:多种计算方法的渗透,注重乘法意义的理解。

师:引导孩子画4个○,表示几个几呢?

交流:(1)2+2=4 说明:用加的方法。

(2)1×2+1×2=4 说明:分拆的方法。

师:现在根据这两个算式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二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那如果再添两个呢?表示几个几呢?会列乘法算式吗?会算出结果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交流:加的方法

分拆的方法。

师:可以编出怎样的乘法口诀?那老师不停地添上○呢?

记录本上要求:

(1)继续添○,说说是几个几。

(2)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呈现学生成果。(所有的算式罗列出来)

活动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策略的选择——灵活拆、有序拆。

1、提出问题:有学生遇到了利用乘法意义分拆的方法可以得到结果,请大家一起来试试分拆4×4这个算式,想一想,你为什么要这么拆(要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有序、不遗漏地尝试把5×4=、6×4两个式子也用分拆的方法做一做

交流:(两种意义的角度都可以拆分)

3、提出问题:剩下的几个式子是否也能这样分拆?

三、教后反思。

1、聚焦核心,对意义的理解更深刻。

学生写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对新的乘法算式进行分拆,在已知几乘几的基础上,算出得数编出了口诀。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意义的湖区必须扎根于数学活动之中,因此,每句口诀的学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学生自主实现对已有认知重组和关联。

2、注重策略指导,方法的多样性。

在学习1的乘法口诀时,很简单,但在学习2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就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渗透。有加的方法,就是把乘法还原为加法算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计算。还有分拆的方法,把新知转化为旧的、学过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

3、以人为本,发展孩子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表内乘法教学反思 第5篇

一、细心指导,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要看其对探究对象是否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看一幅争先恐后、奋力拼搏的龙舟赛场面,学生从中受到勇往直前、团结合作的感染。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这幅图中有几条龙舟在比赛?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龙舟赛?经过老师细心指导,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并当场解决问题。最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动手写出9的乘法算式,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设计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从而发现问题,引导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在公路直道边种植8棵树,每隔5米种一棵,头尾相隔多少米?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我采用了启发、讨论、探究、质疑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这样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避免学生直接把8和5相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景,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信任感,才敢于和勇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使得学生意识得到自主发挥。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利用学生熟悉“7个7个地数数”的经验,便于学生自主探索、理解、记忆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编口诀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和谐师生氛围中,再安排“对口令”、“开火车”等活泼形式,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这种自主式的课堂,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表内乘法二》教学反思 第6篇

学生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及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3、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这单元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当然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多种形式练习

表内乘法一 教学反思 第7篇

本单元我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新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通过观察加法算式,让学生在交流感受中认识乘法。所以设计就从加法入手,先出示情境图,根据发现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主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现使学生们意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4+4+4+4+4这5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有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去记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于我让转换其他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滥用乘法口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乘法口诀,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分不清加数和个数,比如3+3写成乘法算式,有个别同学会写成3×3,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重新让学生去回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8篇

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出现了诸多问题:

1.概念不清, 理解不透:如 (1) 25× (8+4) =25×8+4=200+4=204; (2) 25× (8+4) =25×8×4=200×4=800.

2.思路不明, 运用不活:如 (1) 45×201=45× (201-1) =45×200=9000; (2) 45×99+45=45×100-45=4500-45=4455; (3) 45× (3×2) =45×3+45×2=135+90=225.

分析原因有二:

客观原因:“乘法分配律”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是四年级数学教师公认的教学难点.学生只是依据表象识记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格式, 但不能灵活运用.体现在做基本题时能顺利迁移, 遇到诸如25×101、36×99+36等这些变化的题型时, 往往是方法不当错误百出.尽管教师反复强调多次练习, 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另外, 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结构比较相似, 如果同时出现, 学生更是晕头转向混淆不清.

主观因素:教学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有很多的客观因素, 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上寻找真正的原因, 寻求突破口.回顾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 例题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件夹克衫65元, 一条裤子45元, 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 一共要付多少元?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65×5+45×5和 (65+45) ×5, 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用等号连接两道算式, 65×5+45×5= (65+45) ×5.然后让学生照样子写出一些类似的算式并验证结果是否相等, 认识这种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最后观察写出的一组算式, 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数, 归纳概括成乘法分配律, 形成表象.这样的教学三部曲看上去自然流畅, 学生也能积极配合, 得出结论.其实这只是从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结构上进行了分析、归纳、概括和建构, 并没有接触到其内在本质的东西.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模仿, 并没有从意义上深刻理解, 所以直接导致学生在题型变化后不能灵活正确地作出判断, 第一个关键步骤就出现了错误.

三、寻找支点, 改进教学

怎样帮助学生突破这种思维的瓶颈, 轻松而自然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各种简便计算呢?仔细分析, 我认为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应该是“同数连加”, 可以用乘法和加法的意义来解释乘法分配律, 将学生已有的知识链接到新的知识中, 为学生的思维寻找一个合适的支撑点, 于是便有了如下的引导:

出示例题情境用两种方法算出一共要付多少元后, 得到等式65×5+45×5= (65+45) ×5, 提问:为什么这两道算式结果相等呢?从题目本身理解:因为这两道算式都算出了5套衣服的价格, 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从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上理解:65个5加上45个5, 一共是110个5, 也就是右边的 (65+45) ×5, 所以结果相等.

以此类推:1.125× (8+4) 就是8个125加上4个125, 简算为:125× (8+4) =125×8+125×4.

2.38×17-38×7就是17个38减去7个38, 简算为:38× (17-7) .

3.67×101就是100个67加上1个67, 简算为:67×100+67.

4.75×99就是100个75减去1个75, 简算为:75× (100-1) .

5.26×99+26就是99个26加上1个26, 简算为:26× (99+1) ……

为了准确区分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 还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对比训练:

24× (5+3) 是5个24加上3个24, 而24× (5×3) 是15个24, 这两题是截然不同的.

125×88这题的简算则既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又可以使用乘法结合律.

教学“乘法估算”的课后反思 第9篇

上“估算”课是要学生掌握估算技巧,懂得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不必准确计算;或先估算一下结果的大致范围,利于使精确计算结果更加正确。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课的课题是“三年级乘法估算”。它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大致范围。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下面我就本节课的设计和执教,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反思一下课中的不足之处。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便能使学生自己主动调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

本课由好朋友明明伴随我们学习为主要线索:从去明明家参观牧场,到明明给同学出题目,从明明让同学帮助估算,到明明最后用动听的家乡音乐答谢同学们。整节课设计了孩子们和好朋友明明一起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从枯燥的数字里解放出来,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的课堂。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习,有利于突破难点,在紧张和快乐中度过40分钟。

二、关注生活,体现有效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因而在教学中要体现数学生活化,选取密切学生联系的生活数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生活,更加联系生活,让学生对学习时时保持亲切感。

进行本课的设计时,对于明明家的牧场里的问题、明明从学校去旅游的坐车问题、明明家小货车要运牛奶去城里、明明的李老师要去买篮球,以及我——今天的授课教师——从郇楼来到合沟中心小学骑的是什么车的问题,都是生活中孩子们可以遇到或者可以理解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跟他们的生活比较近,也易于他们理解。他们会感觉到他们帮助明明解决了问题,在帮助别人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凸显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

三、合作学习,共享成功

新课改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对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合作学习不仅使自己获益,而且让更多的伙伴获益,使学生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数学中的猜想、估算比较适合应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努力去探究、交流,获得知识的能量,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嘴参与。实际上合作学习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它要求学生们能够互相尊重,能互相信任与支持,能自我反思,能有条理地陈述、总结、反馈等。

本课我注重多次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小组里互相猜一猜,运用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探讨。开始是对三种估算方法的全面掌握,大家可以互相补充,后来延伸到合理地选择估算方法,最后能运用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要多加应用,当然也要注意它的合适性、有效性。

四、立足教材,适当延伸

我们知道,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不能盲目崇拜教材,成为教材的奴隶,让教材完全控制我们,束缚我们的思路。我们要树立“用教材”的新的教材观,从死教书转向“活用教材”,灵活和创新地使用教材;要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能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安排教学顺序,把教材进行灵活使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我把“想想做做”的第1题提到了前面,因为是认真详细看的教材,我开始还是有点犹豫的:第一题的4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吗?它没有具体的要求,所以我就让学生在开始就板演练习,然后用今天学习的估算的方法来验证一定它的积。这样的处理,节约了课堂时间。第二,将“想想做做”的第3题进行适当的扩展,除了像题目里这样的估算方法,学生还可用第三种方法进行估算,体现了用合适的方法估算这一教学目标。第三,适当扩展和增加学习内容。如:前面几道复习题、整十数口算,为下面的估算打下计算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整十数相乘比较容易得出得数;增加的两道改错题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作用,为顺利进入新授埋下伏笔;增加了两道解决问题,突破如何合理选择估算方法,符合现实生活。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未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败笔,虽然是因为条件所限,但它还是一个不足的主要方面,如果用课件展示,教学效果会更好。

2.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因为是给陌生的学生上课,学生较紧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10篇

(一)教学反思 昌乐县红河镇 朱汉小学 高怀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我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都体现了趣味性: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11篇

(一)《2、3、4的乘法口诀》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评析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

二、新课

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生1:我摆了一个“工” 生2:我摆了一个“个” 生3:我摆了一个“干” 生4:我摆了一个“大”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1×3 生2:3×1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一个字用了3根。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生:一三得三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智慧星图片)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1:2×3 3×2 生2:3×3 生3:1×3 生4:3×1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几分钟过后)

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合作奖”)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生2:都是从1开始的。

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大拇指图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一得一 因为就一个一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三、练习反馈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放音乐)

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四:总结

表内乘法教学设计 第12篇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表内乘法

(一)》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法。3.使学生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称。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称。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例1:

1、今天老师先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游戏的规则是:屏幕上将出现一幅图画,请你仔细观察,3秒钟之后画面消失,(设计意图: 3秒钟时间,让学生识出图中有哪些动物,并不困难,但3秒的时间要想数清楚兔和鸡分别有多少只又有困难,通过设置这个游戏环节,重在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图上有哪些动物?(小兔和鸡)

2.兔一共有多少只 ? 我们再来看看场景图。图中有几堆小兔?每一堆有几只呢?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呢?怎样计算?(设计意图:这里再次观察图画,并突出兔有3堆,每堆有2只,为后面引入乘法打下伏笔。)

3、谁能把这道算式解释一下?因为兔有3堆,每堆有2只,所以3个2相加得6(请学生一个个的说,再同桌之间交流。)

4、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来列式?请谁来解释一下?

观察黑板上的两道算式,你能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数的和。)

5、试一试:

下面,请你拿出小棒。摆出5堆小棒,每堆有2根。摆好之后再想一想是几个几相加,如何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参与)。

这次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我会悄悄的告诉他小棒的摆法,并请他用小手在半空中画出摆法(实物投影显示),(3捆小棒,每捆4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呢?

二、引入概念,学习例 2:

1、出示例2,请你来完整的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可以怎么样列式求和?

2、这里只有4个2,但如果有100个2,你会怎么算电脑的台数呢?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呢?数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内乘法

(一)”。(板书课题)3、4个2相加,还可以写成用乘法计算,写成:4 X 2 = 8。4 和 2 中间这个符号叫乘号,同学们你们看乘号像什么?像加号,因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写法,所以数学家们就把加号这样一弯创造出了乘法。乘号两边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乘号只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读作,4乘 2,请同学们来读一遍。4 个 2还可以写成 2 × 4,这个算式怎么读,请同学们来读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乘法概念的过程。)4、4 个 2 相加即可以写成 4 ×2 也可以写成 2 × 4,你们看我们把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写成了乘法,简便不简便呢?(生答)那么黑板上还有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你能把它写成乘法吗?谁来试试?乘数是?积是?(生答)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加法算式里只有 5,为什么你的两个乘法算式里都有 5 呢,能不能告诉老师这里的 5 是从哪钻出来的呢?(生答: 2 是相同的加数,5 是加数的个数)再写第二道算式。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乘法的简便,注重学生的直接感受,而不能急于告诉学生乘法即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8]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乘法概念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

把例一的两个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并写出计算结果。

四、板书设计:

2+2+2=6(只)3个2相加得6 3×2=6 2×3=6 3+3+3+3=12(只)2+2+2+2+2=10 4+4+4=12 2+2+2+2=8

表内乘法的教学反思 第13篇

(一) 提出问题, 唤起旧知

1. 师: 你能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吗? 算题:__, 怎样口算:__.

2. 再写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先摆竖式, 算题:__, 怎样口算:__.

3. 简便方法计算32 × 102 先算:__, 再算:__, 最后:__.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

让四人小组集体上台汇报, 每人说一个, 其他同学可追问, 纠错.

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二) 自主探索, 理解规律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师:指出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

师:怎样计算的?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左边是题目, 右边是怎么算的, 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同桌交流, 汇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能说的完吗? 可以怎么办?

揭示字母公式: (a + b) × c = a × c + b × c, 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师: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小结: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再把两个的积相加, 结果不变.

师:这是个什么规律? (乘法分配律)

【课后反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 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 学习就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 在此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和经验.

(一) 以生为本, 转变教学观

“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 只有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体验思考后的愉悦心理, 体验成功之欢乐, 才能形成乐学的心理体验. 学生的问题从哪儿来? 其实就是他们的经验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据维果斯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应有经验, 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 “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这样的知识, 才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 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活知识”. 这样的学习, 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 抓住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种种联系, 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知识结构发生作用, 擦出火花, 碰撞出创新思维之光.

(二)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激励学生有效探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提供促使他们自主探索的情景、素材. ”《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组织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个充分了解, 了解已有经验如何构建的, 构建了些什么;今天这节课如果老是不停的练习, 学生肯定会抱着厌恶的心态学习, 我认为如果所学的新知经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可以解决, 完全可以把课堂作为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新知所知道的点点滴滴,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新知.

(三) 重视新旧经验对接, 重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儿童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 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学生低年级时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的某些经验, 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丰富, 思维水平的提升, 原有的经验已不能适应、 不能满足或者不能解释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 这时就需要学生将原有经验纳入到新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同化”和“顺应”, 建构新的经验体系. 由于新经验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又不断修改完善着原有经验,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丢弃学生原有经验, 而应着力帮助学生提升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将原有经验与新经验进行整合, 从而重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7的乘法口诀》课堂教学反思 第14篇

教学片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83-01

一、教学方式

《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前面所学基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自编7的乘法口诀,并且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次课堂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老师关于“7的乘法口诀”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深有感触。本文就部分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及思考。

【片段一】

师: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拼图,今天我们就来做拼一拼的游戏,请大家用自己学具盒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轮船,拼拼看,需要几个三角形?

生:7个。

师:拼两个轮船呢?

生:14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二七十四!

师:真聪明,老师还没讲你已经会了,那么,老师再来考考你,6个7是多少?

生:……

师:回答不上来了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片段二】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教师播放小矮人一个个走进教室的画面)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7。大家看,他们手里分别拿着什么呀?

生1:气球。

师:大家请看这些气球上面标注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啊?

生2:后面的数字分别比前一个多7。

生3:第一个数字是7,第二个是7+7=14,第三个是7+7+7=21……

师:还有些气球没有写数字,你能帮小矮人把它们写上吗?

生4:28、35、42、49。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数字读一读(7、14、21、28、35、42、49),大家再思考一下,这些数字都跟几有关系呢?

生5:7。

师: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与7有关,分别表示一个7是多少,两个7是多少,3个7是多少……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你能试着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请大家试试看,能编几句是几句。

……

二、教学反思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在执教“7的乘法口诀”时,都非常重视情境创设,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由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同、教学语言不同、活动形式不同,因而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比,笔者认为,片段二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情境设计实用、有效

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片段一中,教师创设了拼小船的操作情境,但是学生显然不感兴趣,仅仅是配合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在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拼2个小船需要多少三角形时,“二七十四”,学生脱口而出。因为学生并没有对这个结果的由来进行思考,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低微。而在片段二中,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没有采取通常的做法,比如星期引入或者动手实践操作引入,而是从小学生喜欢的故事主人公引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沉浸其中,欲罢不能。这样创设的情境真正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对话贴切、深入

从片段一可以看出,教师在对话内容的设计上更注重从自己的教学意愿出发,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如“我知道同学们喜欢拼图”,真正是这样吗?显然这只是随便导入的一种方式而已。而在片段二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化氛围浓厚,使学生一听到老师的话语就自然地想亲近老师,进而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走向思维的深处。

(三)数学活动丰富、有趣

在片段一中,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了让学生“拼小船”的学习活动,但是,仔细审视整个活动过程,你就会发现这个活动的设计不够科学,七七四十九个三角形对于学生来说,现实吗?这反映了教师的考虑欠妥。而在片段二中,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回答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富有挑战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进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数学学习活动,教师都应沉下心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上一篇:执行联动机制下一篇:在行政执法中宣传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