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2024-07-25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精选9篇)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1篇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全网发布:2011-06-23 19:52 发表者:张纪蔚(访问人次:1517)

Framinghan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学说,最初认定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明显因果关系,目前对心血管致病机理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史、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缺乏、肥胖和精神压力等10种。除了前三项无法改变的因素

外,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病的自我保健包括疾病常识、心理保健和健康锻炼。

疾病常识应了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或血压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增加“中风”或心梗的危险。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发生全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对心血管的影响也相当大,有证据表明总胆固醇水平<160mg/dl、160~199mg/dl和>200mg/dl三种状态时,对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为

1.35、2.43和2.76。如果采取积极的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大动脉硬化程度,改善血管弹性,并使高血压易于控制。糖尿病目前有逐渐增多趋势,约有70%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应予以足够重视。持续血糖升高会引起全身所有蛋白质糖化,导致自由基增多损伤细胞分子

结构,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血管栓塞。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患,病程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保健包括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真诚诚实的工作作风和和睦宽容的人际关系,切忌焦躁、紧张、猜疑、恐惧、愤怒和悲观。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脑力紧张,保证足够睡眠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有利于神经和血液循环功能,增强与

疾病作斗争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认为,中等量的体力活动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锻炼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果操之过急,超出自己的适应能力,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主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为原则。运动方式则要强调呼吸运动,例如轻快的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打网球。这些运动方式会对心肺系统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改善心肺的健

康状况。

70~80年代,美国和欧洲开始了许多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

率的社区试验,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区内居民采取合适的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当借鉴其经验,重视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将其作为医院工作的补充和延伸,进行有效的疾病监测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开展心理咨询

和医学科普宣传,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2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2009年6月到2014年6月对江门市社区女性居民进行有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查,选取资料完整的1000例(年龄从18岁到70岁,平均年龄42.3岁)对一年前后进行的检查进行分析对比。

常规体检包括: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测定及了解吸烟史、体力活动情况等。

1.2 方法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价标准:①高血压:采用2010年防治指南标准,即SBP≥140mm Hg或DBP≥90mm Hg或既往有高血压史[1]。②MBI:≥25为超重,(正常范围19-24.9)。③血脂紊乱: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即如下为异常,TC≥5.18mmol/L,或TG≥1.7mmol/L,或HDL-C女性<1.30mmol/L,男性<1.04mmol/L[2]。④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泌尿病学会标准[3,4]。⑤高尿酸病症:以下为升高女性>357μmol/L,男性>428μmol/L。⑥缺乏体力活动:指每周少于2次30分钟以上的活动。

1.3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用两标本检验,两标本率比较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见表1。

2.2 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类的调查结果见表2。

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类方法:已诊断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动脉血管病,腹主动脉瘤,晚期或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10年Framingham危险评分>20%。中危:>或=1个如下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饮食不健康,体力不活动,肥胖(特别是腹形肥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高血压,高血脂,亚临床心血管疾病证据(如冠状动脉钙化),代谢综合征,运动试验示运动能力差和/或停止运动后心率回复不正常;低危:Framingham危险因素<10%。和健康生活方式。无危险因素:即无任何危险因素。

针对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进行有关检查及评估,对受检者进行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及医疗跟踪,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在观察期内进行有关知识的科普教育,分发“女性冠心病保健知识”“女性心脑病防治知识问题,”使女性对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足够的了解,配合相应的对策,在一年的观察期内。

3 讨论

虽这些年来在许多国家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不断下降,但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则在不断增加,其重要原因是女性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缺乏了解,也无相应的防治措施。大量的研究表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可控制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除年龄、种族、家族史外,许多危险因素是可以控制的[5]。

高血压病使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肾血管病发生率增加,且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代谢紊乱、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并存,使心血管发病率进一步升高。本调查女性高血压发病率为38.2%,经一年的跟踪观察综合治疗发病率为26.1%,有明显下降(P<0.05),血脂水平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于发展,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脂水平异常者均使用他汀类药物及饮食、体力活动的综合治疗,使TC、TG、LDL-C,均有降低和分别降低为17%、8.9%和8.0%(P<0.05),而HDL-C升高为4.8%(P=0.05)。

糖尿使冠心病、脑卒中及周围血管病发生增加。本组调查糖尿病发病率为16.4%,经治疗和教育一年后病情稳定,发病率无增加。代谢综合征本组发病率为27.6%,经一年治疗观察后发病率为19.2%,有明显减少(P<0.05)。

超重或肥胖,常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同时存在,是心血管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女性较常见的腹型肥胖。

本组调查女性超重或肥胖发病率为25.6%,经宣传,要求减肥等后发病率为20.1%,有明显下降(P<0.05)。

缺乏体力活动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特别是女性常认为家务忙,或认为家务劳动就是体力劳动。

本组缺乏体力活动发病率为62.8%,发病率十分高,经一年的推动活动,步行等体力活动后发病率为41.3%,有明显减少(P<0.05)。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特别是女性,但本组调查发现女性吸烟仅占12.2%,经我院教育后为6.1%,有明显减少(P<0.05)。

尿酸水平升高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本研究尿酸水平升高为30.5%,可能与广东饮食习惯有关,经一年观察及相关治疗措施后为22.0%(P<0.05)。

危险因素分类总计来看,本调查结果为高危发生率为8.2%,中危为55.2%,低危为25.8%,无危险因素为11.0%,经一年的观察后分别为8.5%,47.5%,36.4%,17.6%,说明中危有减少,低危与无关危险因素有增加(P<0.05)。

4 结论

本组调查表明,虽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男性大致相似,但有女性的特征如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缺乏活动均高于男性水平,女性TC水平升高者较多见,而吸烟者少,女性>60年龄组尿酸较同龄组男性高。对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将有利于开展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止。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血管病杂志.2011;39(07):579-614.

[2]赵水平,胡大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

[3]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聚焦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全球糖尿病治疗指南和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2):7-9.

[4]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指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3篇

【关键词】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355-0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产生原因为睡眠过程中患者上气道发生阻塞,其呼吸逐渐变浅或有时产生暂停现象,期临床表现为日间疲乏、嗜睡等,是目前睡眠呼吸疾病中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中发病率极高、最主要的疾病之一。OSAS对人体产生的主要危害是在患者睡眠过程中,间断发生呼吸暂停现象,破坏患者睡眠结构,使患者产生低氧血症,极易产生合并心脑血管等病症,严重时,甚至发生睡眠猝死现象。所以,OSAS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1 流行病学

据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记载,OSAS是一种危险性极大、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成年人中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比率为5%~8%,OSAS占90.5%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高其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特别是老年男性,其发病率为女性的一倍。

2 发病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病过程中患者易产生高碳酸血症, 低血氧现象,能够导致神经功能失调, 血管紧张素、肾素、、内皮素等系统失调,血液动力学改变, 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严重危及人体健康。

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1 OSAS与高血压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OSAS的产生与高血压存在密切的关系。有关资料记载,不少于30%的高血压患者同样具有OSAS,与此同时,OSAS患者中有接近一半患者患者高血压。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睡眠呼吸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线性相关性。OSAS已经成为危及高血压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之一。

3.2 OSAS与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发生OSAS的几率也同样较高。据有关资料记载,48%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样患有OSAS。另外,OSAS患者由于自身内皮发生功能性紊乱,OSAS合并心血管疾病以后,使得自身内皮功能更加紊乱,引起日常活动中兴奋性明显增加,产生高血压症状,长此以往,使得患者自身产生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而这些都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3 OSAS与心律失常

临床研究证实,许多OSAS患者极易产生各种形式的心律失常。有数据显示,在OSAS患者中接近40%的患者发生过心律失常现象,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心脏停搏现象较为突出。OSAS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发生心动停搏、心动过缓,有着密切的关系。当OSAS患者发生心率过缓和心动过速交替发生时,据分析又由于OSAS患者长时间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时,引发的激活心脏迷走神经, 潜水样反射,一旦呼吸停止结束,患者呼吸正常,从低氧转变为兴奋,导致心动过速。长时间会引发心肌缺血,影响危害患者健康。

3.4 OSAS与心衰

心衰患者有着较高的呼吸暂停发生率。现认为反复的低氧血症可以引起心脏收缩受损及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使得右心室后负荷增加。而交感兴奋性的提高,可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并收缩外周及冠状动脉,增加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也可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此外,呼吸暫停时急剧增加的胸腔负压使得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及室间隔左移,右室充盈量增加,右室前负荷增大,同时导致左心室的容量减少及顺应性下降,左心室跨壁压突然增大。这些作用长期发展最终导致心衰这一结果就不难理解。

4 OSAS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日常保健

(1)避免过度劳累,按时睡觉,睡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因为过度兴奋后会带来抑制而使反应迟钝,使鼾征加重。(2)睡眠时取侧卧位,可使一些患者呼吸暂停明显减少甚至消失。(3)穿硬领衣睡觉,避免高枕,这样可使下颌伸直,防止颈部弯曲。(4)卧室温不宜过高,被褥不要太厚。(5)避免烟酒、镇静药,应戒烟酒,禁用镇静药、安眠药,利血平可使鼻黏膜充血,也不宜服用。(6)养成经鼻呼吸的习惯:睡眠张口,呼吸时,舌和软腭暴露在大气压下,舌的前部放松,使口咽腔更狭窄,加重了打鼾。另外经鼻呼吸的气流对呼吸的神经调节机制有刺激作用,如果这种刺激没有了,可引起呼吸抑制和导致呼吸暂停,所以用鼻呼吸非常重要。(7)保持鼻腔通畅。

综上所述,OSAS其发病同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产生多种新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新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分析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发病率逐年升高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OSAS在其中的影响因素。临床实践证明,OSAS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患者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对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呼吸反复暂停将导致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这将导致OSAS的发病。同时OSAS也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对OSAS的危害因素要加以充分认识,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早发现早治疗,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秀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1,(09) .

[2] 李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8) .

[3] 彭朝荣,何平惠,杨朝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临床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09) .

[4] 孙凯,韩瑞娟,赵瑞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8,(05) .

[5] 侯爱琴,李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5)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4篇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测,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 属于老年心血管病的高危因子[1]。心血管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有效的筛查和诊断极为重要。为探究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和同期来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与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子之间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54例, 女26例;年龄56~87岁, 平均 (66.7±9.1) 岁。排除标准:严重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严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神志不清患者。另选同期来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55~83岁, 平均 (65.9±9.7) 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IMT检测应用Philips IE-33多普勒彩色超声系统进行, 检测时中心探头频率7~12MHz。检测时去枕仰卧, 取肩垫高颈后仰位, 从锁骨上窝向上扫描被测者的颈部动脉。在颈总动脉分叉前20 mm、分叉最厚处和分叉后20 mm的部位检测动脉IMT, 检测时要依据患者血管纵轴图的具体情况, 连续测量3次, 取平均值。1.0 mm≤IMT≤1.5 mm属动脉内膜增厚, IMT>1.5 mm属动脉粥样硬化[2]。观察组空腹12 h后取静脉血5 m L, 离心分离出血清后, 测定空腹血糖 (FPG) 、空腹胰岛素 (FINS)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指标。HOMA-IR (空腹胰岛素指数) =FPG (mmol/L) ×FINS (mmol/L) ÷22.5[3]。

统计学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 (x±s)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颈动脉IMT对比:观察组均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这4个危险因素中的1个或者几个。其中高血压66例, 平均IMT (1.023±0.391) mm;糖尿病54例, 平均IMT (1.113±0.381) mm;高血脂50例, 平均IMT (1.213±0.399) mm;肥胖30例, 平均IMT (1.183±0.361) mm;对照组平均IMT (0.653±0.261) mm。观察组的平均IMT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平均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且危险因素越多, IMT水平越高。

观察组颈动脉IMT与其具体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FPG、SBP (收缩压) 、TG、HOMA-IR水平会随着其IMT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Schutt Christopher等研究认为[4], 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血管结构病理变化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而出现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陈丽竹等认为[5], 当伴有上述4种危险因素中的任意一项时, 其动脉硬化的出现会早于无危险因素人群3年左右, 而且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时, 动脉硬化出现时间还会提前。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手段, 能够较好地检测出患者IMT水平。本次研究发现,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IM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且当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时, 其IMT水平就越高, 表明IMT水平可反映患者的心血管病变程度。除此之外, 当患者体内IMT水平增高时, 其FPG、SBP、TG、HOMA-IR也会显著增高。FPG、HOMA-IR都是反映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SBP是患者血压的反映, TG是血脂异常的重要指标[6], 它们的变化与患者的IMT水平成正比, 也证明IMT水平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 这与吕雪英等的研究结果相符[7]。

总之,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有效反映心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 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卢艳明.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13 (3) :3073-3074.

[2]赖晓惠, 张晓东, 林德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10 (2) :80-81.

[3]曾颖.老年人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2:11-12.

[4]Schutt Christopher, Dissanaike Sharmila, Marchbanks John.Case report:inadvertent carotid artery injury during myringotomy as a result of carotid artery dehiscence[J].Ear, Nose, &Throat Journal, 2013, 27 (3) :27-32.

[5]陈丽竹.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及筛查工具的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13:9-10.

[6]周开玲.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状况调查及干预[J].吉林医学, 2010, 3 (2) :336-337.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5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人体质量指数;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01-02

众所周知,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血脂与血糖代谢紊乱可对心脑血管造成极大的伤害。然而,关于正常高值血压与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血糖偏高等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报道还非常有限,因此,笔者对此课题进行了一定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6月在某市干部疗养院进行体检的512名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入人群必须符合以下4点:(1)无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无肾、脑、心及外围血管病变;(3)年龄区间为(25-60岁);(4)排除服用减肥药物、酗酒或吸毒者。然后,根据血压水平,将入选者分为理想血压组和高值血压组。其中,理想血压组(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248名,男132名,女116名;年龄在37.92±6.11岁;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264名,男143名,女121名;平均年龄46.21±6.23岁。

1.2方法

(1)测量血压。测量前1h停止吸烟、喝咖啡和剧烈活动,被测者安静休息10min后,由同一医师采用欧姆龙HEM-906型电子血压计为其测量右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均值,每次间隔3min;(2)测定体质量指数。512名入选者均测量身高和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cm);(3)测定血生化指标。抽取空腹静脉血以测定空腹血糖FPG(FastingPlasmaGlucos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三酰甘油TG(Triglyeride)、总胆固醇TC(TotalCholesterol),及餐后2h测定血糖浓度。以上血生化指标均通过HITACHI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测定。

2结果

2.1年龄比较

据一般资料,理想血压组年龄在37.92±6.11岁,正常高值血压组年龄在46.21±6.23岁。可知,正常高值血压组的年龄明显大于理想血压组,在P<0.05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体质量质数、血糖及血脂之比较

正常高值血压组体质量指数为24.33±0.61,理想血压组为22.56±0.4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3讨论

3.1正常高值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正常高值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与理想血压两者间的临界状态。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正常高值血压,尤其是对血压正常高值但伴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情况,关注程度正在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正常高值血压者普遍存在,且有一定的危险因素。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而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仅源于原发性高血压,在正常高值血压阶段发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有关学者调查,50%左右的正常高值血压者可能发展为原发性高血压,而且在此阶段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已经出现。张曹进等指出,高血压前期人群会出现心脏功能结构的变化,而且伴随着血压升高,心脏收缩功能的损害变得严重,尤其是左心房更为明显。

3.2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血压水平存在因果关系

本研究与Lee的研究结果一致,正常高值血压组人员的平均年龄要大于理想血压组人员,年龄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子之一。此外,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程度,正常高值血压组均高于理想血压组,血压与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程度等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此结论与代谢综合征理论相同,即肥胖、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血压水平在发生发展方面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3.3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也应该接受积极的治疗,以防发展成为原发性高血压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对没有明显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是适量运动、戒烟酒、控制油腻饮食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对伴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要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药物治疗,如给予降低血脂、降低血糖、抗血小板等的治疗。

总之,正常高值血压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应接受积极的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4参考文献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59.25±3.68)岁。排除妊娠期女性和使用雌激素的患者,以及合并有肝肾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患者。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学相关部门同意,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相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患者的各项个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包括血糖、血脂、吸烟情况等,血脂和血糖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PUZS-300,购自: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定,包括空腹血糖和血三酰甘油(TG)、血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对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酸、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主动脉根部内径的测量采用GEVivid7(Dimen-sion)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美国GE公司生产),3.5MHz探头。分别测量患者的心脏结构,包括室间隔和(或)左心房后壁厚。并测量患者的收缩期末近端最大升主动脉内径(asending aorlic dimension,AAD)和收缩期末主动脉瓣环内径(aorlic valve dimension,AVD),并为提高数据的说服力,采用平均值法,得出平均根部内径(Mean rool dimension,MRD)。

1.3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均导入Excel表格中,并利用SPSS16.0软件予以统一处理。其中,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利用均数标准差(±s)予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利用非参数偏相关方式予以计算调整,得出相关系数。并检测P值,以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主动脉内径相关指标分析

经统计和比较,观察患者的AAD及MRD较之对照组均明显增宽,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在AVD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疾病一部分危险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与人体的心血管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总称,包含多种类型,例如脑溢血和心肌梗死、脑梗塞,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动脉硬化等[4,5]。虽然病或在心或在脑,但其根源皆在血管,故统称心血管病。

引起心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这些部位的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6,7]。心血管病虽然可以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8,9]。为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要积极的做好对其的预防工作,并积极对相关“危险因素”予以分析。高血压会导致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导致血管壁内层受损,进而引发动脉血管壁中大量脂类物质的沉积[10,11]。另外,吸烟者吸入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导致的组织缺氧同样也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12]。因此,是否有吸烟史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13]。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可以以一种安全、无创的方式,快速得到患者的主动脉根部内径相关指标,并通过具体的收缩期末近端最大升主动脉内径(AAD)和收缩期末主动脉瓣环内径(AVD)得出平均根部内径(MRD)。在各种心管疾病和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的AAD及MRD均会出现明显增大的情况[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患者的AAD及MRD较之对照组均明显增宽,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AVD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提示,说明AAD及MRD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疾病一部分危险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提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疾病一部分危险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受到研究时间以及样本容量等因素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不断完善。

总之,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尽早开始,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临床上通过主动脉根部不同部位指标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对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做出进一步的准确评估,从而选择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主动脉根部内径与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从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对其主动脉根部内径和室间隔、左心室质量以及左心室后壁厚度等进行测量,并分析与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患者的AAD及MRD较之对照组均明显增宽,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在AVD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疾病一部分危险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疾病一部分危险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7篇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55-02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发病急、致残率高且恢复缓慢,同时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的主要原因,它对患者的身体各器官与生命安全有着很大的危害。

我国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发病率为185~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病例,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意外,2∕3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国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在社会人群普及预防知识,以便及早发现并有效干预,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等,也有一些因素虽然不可改变但具有可控性,如社会经济地位、已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史,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季节气候变化等,可以提醒老年病人注意防范;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血糖、血脂、血压异常,以及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饮、嗜酒、生活无规律、久坐不动、食盐过多、情绪不稳等。

在脑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独立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只要做好高血压的预防,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正相关,研究表明,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95mmHg,脑血管疾病相对风险是正常血压者的4倍。在我国有80%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死都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升高是表象,主要是损害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日本一项研究发现,脑出血死亡率在高血压病人组比血压正常组高17倍,脑梗死死亡率约高出4倍,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危害着人类健康,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预防。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改善高危因素可使85%的脑血管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步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循证医学证实对脑血管疾病进行综合性预防,对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肯定效果。当前,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针对已知危险因素干预;二级预防是针对起病诱因实施预防,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脑血管疾病先兆如TIA,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疾病发生;三级预防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即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一、一级预防

是指对于已经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根据危险因素的数量、严重程度、危险因素是否已造成相应的并发症等,开展综合性预防措施。

1.主要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应强调老年人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

2.精神心理因素已被列入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中,应加强对群众的健康知识宣讲,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疾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的目的。

3.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高血小板聚集力、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纤维蛋白原、高尿酸血症等。老年人应至少每年做体检一次,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上述指标 ,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4.防治高血压,在低盐低脂饮食、减轻体重、适当锻炼的基础上,坚持规范降压治疗,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发现和控制高血压,正常人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50岁以上因血管弹力的降低均有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有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检测血压。成功控制高血压可使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40%,舒张压降低6mmHg,可使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 30%~40%。降压药物选择应个体化,避免不规范用药。

二、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指对已发生过脑血管疾病的个体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其他措施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针对已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发生轻型卒中在短期内(3周内)完全恢复者,防止发生完全性卒中。

1.病因预防

对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病因预防,基本与一级预防相同。如调整血压、调控血糖、治疗心房纤颤等。

2.鉴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形成在缺血性事件中的核心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已被公认为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础内容。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d,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对有胃溃疡病史、阿司匹林抵抗或不能耐受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 75 mg/d。对已明确诊断为非瓣膜病变性房颤诱发的心源性栓塞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

3.干预TIA 反复TIA患者发生完全性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极大 ,应积极寻找病因并治疗,阻断其发展。TIA后1个月内、一年内、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者分别为 4% ~8%、12% ~13%、24% ~29%。因此 TIA是严重的、需紧急治疗的“卒中预警信号”。

三、三级预防

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即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1.临床治疗,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1)第一阶段,即发病后1~48小时,溶栓后开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酌情应用抗凝、降纤治疗,有颅压升高者脱水降颅内压,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

(2)第二阶段,即发病后3~14天,此时期应及早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早期进行语言及肢体康复训练。

(3)第三阶段,即发病3~12周,将抗血小板聚集药改为预防剂量,继续应用改善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继续康复治疗。

2.康复训练,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并可预防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

(1)预防性康复,急性期即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以临床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通过床上翻身,移动训练,达到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恢复床上部分功能的效果。

(2)主动性康复,恢复期即发病后一周至6个月,病情基本稳定,存在各种障碍有可能不断改善,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最大限度的克服障碍,使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争取达到独立或基本独立的生活

(3)适应性康复,后遗症期即发病6个月后,可能留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手脚活动不便,谈话不清楚,日常生活离不开他人协助。学习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器具,尽可能克服瘫痪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生活。

3.干预脑血管疾病后认知障碍

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发生率较高,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常见痴呆类型。卒中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干预,有助于防止痴呆的发生。已发生持续性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的患者可以应用改善脑功能的药物如胞二磷胆碱、依达拉奉等,积极提升智能水平。

4.干预脑血管疾病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 30%~50% ,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已发生抑郁的患者应选择药物治疗。首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其他的药物还包括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时可辅助以心理治疗。

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证明,心脑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事件方面效果显著好于单一危险因素的干预结果,能有效遏制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率。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着氧化与抗氧化失衡,自由基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导致体内自由基增多除自由基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

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固然需要对新的危险因素的识别和研究 ,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已知的循证医学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缩短循证医学与实践的距离,要达到这个目的,①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和预防工作者循证医学的教育;②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普及正确的预防理念。③转变脑血管疾病临床实践模式,即多学科合作、整合医疗资源,将预防作为医疗实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临床考核中应把预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④在医院建立标准化的脑血管疾病预防门诊,建立危险因素数据库,监控高危人群。⑤政策的导向,在医疗政策的制定中确实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定坤.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对策[R].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年06期

[2]王文志.脑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2年01期.

[3]刘尊敬,红梅.脑血管病重在预防[J].中老年保健,2012年08期.

[4]于昆师.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和危险性[J].职业与健康,1994年01期.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8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截至调查时在虹口区居住满个月及以上的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排除聋哑人、妊娠期妇女和存在影响调查的认知障碍者。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各街道居民数为比例进行PPS抽样,随机抽取4个街道,每个街道按照与人口规模成比例采用PPS法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对抽中的居委会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若干个户数大致相同(100户左右)的居民小组,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其中2个居民小组,每个被抽中的居民小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27户作为调查户,被抽中的调查户用KISH表法确定1名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经过核对原始问卷,清洗整理并修正逻辑错误后,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864份。

1.2方法

采取集中和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血样采集。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收集信息。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烟、 饮酒、饮食、身体活动、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健康状况和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内容。采用统一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采集血样进行血糖、血脂及其他指标检测。

1.3诊断标准和定义

(1)超重/肥胖:按照《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3]标准,24 kg/m2≤体重指数(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中心型肥胖分为轻度组(男性85 cm≤ 腰围(WC)<95 cm, 女性 : 80 cm≤WC<90cm)和重度组(男性:WC≥95 cm,女性: WC≥90 cm); (2)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4],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140/90 mm Hg(1 mm Hg=0.133k Pa),或自报高血压患者;(3)糖尿病: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5],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自报糖尿病患者;(4) 血脂异常: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总胆固醇(TC)≥6.22 mmol/L, 或甘油三 酯(TG)≥2.26 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 (LDL-C)≥4.14 mmol/L,或自报血脂异常者;(5)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者。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对样本进行抽样权重和事后分层权重调整,在复杂抽样模块下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s)采用复杂抽样模块的描述分析,分类变量的率及95%可信区间(95%CI) 采用复杂抽样模块的频率分析,不同人群均值比较采用复杂抽样模块的一般线性模型,不同人群率的比较采用复杂抽样模块的交叉表χ2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6.05±3.82)岁,男性和女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BMI、WC平均水平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a 表示男性与女性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BMI 和 WC 指(x±s)表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以患病率(95%CI) 表示。

2.2超重与肥胖情况

调查对象超重率为35.45%,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P<0.05);调查对象肥胖率为11.94%,男女性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2.02%,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7.63%,男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率、肥胖率、轻度中心性肥胖率及重度中心性肥胖率均随着教育程度提高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BMI正常人群中仍有20.22%患有轻度和重度中心性肥胖,超重人群中有25.69%已经患有重度中心性肥胖,见表3。

%

%

2.3不同体重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

在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比例明显增加。其中超重和肥胖人群同时具有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是正常BMI人群的2.97倍和3.17倍,轻、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中心性肥胖人群的4.00倍和7.22倍。

2.4多因素分析

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组和肥胖组同时聚集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BMI正常组的2.73倍和3.22倍, 其中同时聚集3种危险因素(即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分别是BMI正常组的2.49倍和2.35倍;轻度中心性肥胖和重度中心型肥胖同时聚集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中心性肥胖组的2.78倍和7.43倍,其中同时聚集3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中心性肥胖组的2.82倍和3.89倍,见表4。

3讨论

本次调查分析显示,虹口区15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5.45%,肥胖率为11.94%,中心性肥胖率为49.65%,主要表现为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男女性肥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在不同教育程度人群中呈现随着教育程度提高而下降的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在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3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现象明显增加。在BMI正常人群中,仍有20.3%患有轻度和重度中心性肥胖,超重人群中有25.7%已经患有重度中心性肥胖。

a 超重组、肥胖组与 BMI 正常组比较;b 轻度、重度中心性肥胖与非中心性肥胖组。

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7]。有研究表明,肥胖还可以增加人群的疾病死亡风险[8]。随着BMI增高,常伴随其他危险因素聚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随着个体危险因素聚集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本次调查发现,在肥胖人群中,高血压、 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同时聚集率高达11.4%,是超重人群的1.07倍,是BMI正常人群的3.17倍。中心性肥胖现象类似,轻度、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同时聚集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是非中心性肥胖人群的4.00倍和7.22倍。提示: 一方面肥胖人群常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并存,因此,具有很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针对肥胖人群进行有效干预,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而且还可以减少其他危险因素的聚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同时, 针对肥胖和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量研究[9,10]显示,BMI和WC均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WC可能比BMI能够更好地预测肥胖相关疾病。针对BMI判定的目标人群进行干预时,可以使大部分WC判定的目标人群受益,但本研究显示,BMI正常人群中仍有20.3%患有轻度和重度中心性肥胖。因此,在进行肥胖干预时,需要同时采用BMI和WC两项指标筛查出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

摘要:目的 了解虹口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现状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虹口区15岁以上人群进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最终获得有效样本864份,利用其中部分数据计算虹口区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结果 对样本进行抽样权重和事后分层权重调整后,复杂抽样模块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虹口区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5.45%、11.94%和49.65%,且均随着教育程度提高呈下降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超重和肥胖人群同时聚集3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BMI正常人群的2.49倍和2.35倍,轻度和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同时聚集3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中心性肥胖人群的2.82倍和3.89倍。结论 虹口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且肥胖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需针对BMI和腰围两项指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第9篇

关键词:澳门;北京;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University Staff in Macau and Beijing

KONG Zhao-wei1 CAO Jian-min2 XIE Min-hao2 SU Hao2 ZHU Wen-fei2 XIAO Jie-hua3 SHI Qing-de3 LIANG Hong-bo4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China(Current Address: 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o, China)

2 Sport Science Colleg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0084)

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China

4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China(Current Address: Macao Sport Development Board, Macao,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provide practical advices o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or the universities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Macau and Beijing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isk factors in these two places. Method: An assessment together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11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cluding lifestyle, blood lipid conditions and exercise habits among 140 university staff in Macau and 460 in Beijing. Result: It is found out that on the part of Macau university staff the average level of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indexes correlated with hyper triglyceride,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smoking status perform markedly better. Moreover, staff of the both sides show a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lack of exercise, and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from Macau who exercise regularly is comparatively smaller than that from Beijing. Furthermore, the numbers of risk factors in male staff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of in females both in Macau and Beijing.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university staff from the two places should participate in exercise more ofte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suffering from obesity as well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ale staff nee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ir health than female staff.

Key words: Macao; Beijing; university staf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上一篇:《爸爸去哪儿》电影观后感800字下一篇:药理学心得体会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