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书的议论文

2024-08-14

高中生读书的议论文(精选8篇)

高中生读书的议论文 第1篇

读书的乐趣作文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只要博览群书,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因为在书里能教会你做人的道理,还能让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

周末放假时,其他同学有的在家里看电视,有的玩电脑,有的去旅游,还有的去游泳,我却喜欢在放假时与书交朋友。阴雨天时我在家里伴着清脆的雨滴声看书,而阳光明媚时我坐在树荫下闻着阵阵花香,伴着婉的鸟叫声进入书的海洋,那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我读的书可多啦,如《儿童文学》《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见证了祖国的辉煌成就,了解科学家们的丰功业绩……书,它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曾有几次,老师还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我写的作文呢,当时别提我对书有多么感激啊!

我读书不光是读,我还有一套读书的方法。边读边在书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反复阅读,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把整本书读完,还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本书,他的目的是什么?从中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可以把作者的方法以及好词佳句恰当的运用到作文里,这样就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

我爱读书,那一页页纸面蕴含着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书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使一个多动的人安静下来,使一个无知的人脑袋充实,使一个粗鲁,野蛮的人变得谈吐高雅,一本好书,他能带你进入另一个奇妙的世界里,书还能让你领略人世间的真谛,有句话说得好“多读一本书,像多活了一个人生”我觉得书就是人类知识的灵魂,它是人生中最好的伴侣。

现在,读书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最大的乐趣,因此,我爱读书!

高中生读书的乐趣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诸多乐趣一直伴随着我的读书生活。在读书的时候,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想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书中畅饮生活。

儿时的我,在“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的诗歌中慢慢长大,每次端起书,看着那些丝毫没有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有意思,觉得一本书在我手里像端一块大大的石头一样重。读书是我最最头疼的一件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了,在长大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次,我去叔叔的厂里玩耍。我正玩得津津有味,突然听见叔叔的埋怨声,我走过去一看,看见叔叔正对一堆塑料管指手画脚,我疑惑地问叔叔: “叔叔你在干嘛呀?” 叔叔回答说:“唉,我正在数这一堆塑料管有多少根,可怎么也数不清,可急死我了!一会被狗的叫声打乱了,一会就被汽车的喇叭声给搞晕了。”我听后,微笑地对叔叔说:“叔叔,这我可以帮你。” 叔叔半信半疑地说:“真的吗?”“当然!”我回答。于是,我便先数了一数,这堆塑料管一共有18层,最顶层有20根,最底层有38根,然后便算了起来根)”。叔叔十分惊讶地说“你是怎么算的?”我回答:“我记得以前的数学书上有这样的题目,是用梯形的面积来算的,于是我就用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来算,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就是上底,38就是下底,18就是高。” 叔叔听了,恍然大悟,对我说:“你真聪明!要是没有你,我今天不知道要数到何时才能数完哩!”我听了,开心地笑了。

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之中。

书,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书,是我的好朋友,帮我度过难关;书,是我的好老师,教我有用的知识……

我在书的蓝天中像雄鹰一样,自由翱翔!

高中生读书的乐趣范文

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渐渐地迷恋上了读书,竟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我发现:书,只有书,才是我的心灵家园;书,只有书,才让我享有无穷的乐趣。

我爱读书,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同样吸引着我,就像我一直喜爱的零食一样。我对书从不都是来者不拒。曾扮过琼瑶、严沁的言情装;曾穿过金庸、古龙的武侠风,我执着地做着我的读书梦。后来,我又接触到《张爱玲散文集》、《人生》、《平凡的世界》、《山居笔记》……会心偶得,常常产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我发现,读书之趣千千万……

读诗歌之趣在音乐之美,更在风韵之美。我爱婉约之诗,“身无彩凤双飞冀,心有灵犀一点通”,花影弄月,让人见凋花而伤春,望落叶而悲秋。我也爱豪放之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才有“巾帼不让眉”、“谁言女子非英雄”的气概。

读散文之趣在于意境美,也不乏思想之美。钟爱散文,因为“她的崇高磨炼我的意志,她的坦荡舒展我的胸怀,她的严谨启迪我的神智,她的神秘激发我的追求……”散文,犹如一曲曲轻婉柔和的无标题音乐,犹如一首首凄清的民谣。从散文的韵律里,我感到人生的真谛。

读小说之趣在悬念之美,也富有人情之美。钟爱小说,为小说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惊叹,为人物的悲惨身世而哀伤,为相爱者历尽艰辛终于花好月圆而高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虽然令我感慨万千,但毕竟小说的世界里有着博大的胸怀和美好的心灵,拨动着我善感的心弦。快乐的日子,听着《阳春白雪》,和着苏轼低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的日子,把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词句记于日记中,留下无泪的印痕。下雨的日子,倚窗而坐,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艳美的文字敲击我的心扉,再去品味《桃花扇》中媚香楼的千古哀怨。夜晚则孤灯独影,心随三毛穿越撒哈拉沙漠,拜读席慕容的《写给幸福》,与罗兰交流《寂寞的感觉》,和冰心一起品味《人生的感悟》……

我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纷扰,把灵魂浸入书中,读到了种种神奇,读出了无数坎坷,读明了世间哲理,读懂了万种奥秘……

读书的日子不会无聊,不会惆怅,不会迷茫。书伴着心静如水的我,在平淡的日子里品味人生的细致和精美。

花季的我,漫步于书花之园圃,徜徉于书香之殿阁,发现了读书之趣千千万,读书之乐万万千……

高中生读书的议论文 第2篇

遨游在书海,情到深处,自然不能自已。穿越时空,与古代名人贤士畅谈。在书中,我常和屈原共同欣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与陶潜在南山下看着那“草盛豆苗稀”的田园美景;再与那诗仙李白一同登蜀道,体会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难,还有酒醉时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与诗圣杜甫一同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奈与遗憾;杜老还邀我同游长安,看着大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颓败情景;再与马致远在沧凉古道上同行,感受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愁情意;品着“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的报国热忱。陶醉在书中的我,已是人与书合而为一,人即为书,书亦是人;人以书为友,书以人为伴。

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着我们身上的每一根神经,可见读书对我们何等重要!我认为“好读书”不如“读好书。”读史可以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博览群书,是一件好事,但与其沉醉于爱情小说的缠缠绵绵、武侠小说的打打杀杀而不能自拔,倒不如选一些趣味高雅好书,陶醉在那一缕缕超脱世俗的书香之中。

品书是我人活中的一件乐事,书海无涯。朋友们,请尽情地多读书,读好书吧。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高中生关于读书的议论文:我在读书中成长

儿时的记忆像沙滩上的贝壳,而我,则是在海滩上戏水的孩子,取一颗光滑美丽的贝壳,在海边的礁石上细细端详。古人云:”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对于我来说,书算不上”乾坤“,可还真有那么一片天地,足够我徜徉一番。

在上幼儿园时,都是妈妈给我读故事,《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 ···我常常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内心和故事的情节一起跌宕起伏,也常常听着故事进入了梦乡。

上学后认识拼音了,就自己读带拼音的书,我最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了,因为小豆豆天真、可爱、善良,使我非常喜爱。

我渐渐长大了,读的书越来越多,懂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再想想以前读过的书,感到非常幼稚,于是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得到了许多人生的启迪。

从《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明白:面对困难时要沉着冷静,勇敢面对困难,不畏惧困难,就能成为生活强者。从《音乐漂流瓶》让我懂得:任何人成才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可以成就一片天地。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感受到海伦 · 凯勒是多么向往光明,也让我知道了原来三天时间能做那么多事,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眼睛、珍惜有限的一分一秒,来感受世界的美好!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正看书看得入迷,这时妈妈喊我吃饭,一声,我没有听见;两声,我没有听见;三声,我还是没有听见。妈妈发火了”吃饭了,你不吃拉倒,喊你三声都不理我,不想吃就不吃!“”吃吃吃,我刚刚看书呢,没听见。嘿嘿。“”爱看书是好事,但你也不能这样呀。“”知道了。“

因为读书多,积累的好词好句多,经常能用到作文上,这样作文就写的美了,经常被老师贴在教室的墙上当做范文,让同学们轮流读,还有的发表到了网站上,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书如小船,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如阶梯,引领我攀登知识的的殿堂;书如良师,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书是一杯清茶,让我神清气爽;书是一股清泉,洗涤我的心灵;书是一种信念,能提供我前进的动力。

高中生读书的议论文 第3篇

《人民日报》曾于2012年1月7日刊发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文, 其中有许多睿智之言, 诸如“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 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 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 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通过阅读, 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 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让我们的学校, 都成为阅读的天堂”等等。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一文中也说道:“……读书是精神上的某一状态。在漫长的中外历史上, 有许多文化人固执地认为, 读不读书, 不仅关涉举动, 还影响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 (2002) , 开篇引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么说, 不曾阅读或已经告别阅读的人, 不就成了行尸走肉?这也太可怕了。还是中国人温和些, 你不读书, 最多也只是讥笑你俗气、懒惰、不上进。宋人黄庭坚《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 则俗尘生其间, 照镜觉面目可憎, 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有这么一段表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 提供有利条件,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

权威媒体的力倡, 学者的劝勉, 官方的规定, 有一个共同指向:阅读重要。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语文教师, 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阅读、在课外促进学生阅读, 并与学生平等的对话。

有调查显示, 12岁前不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的大门将终生关闭。看来, 不失时机的扩大阅读, 对高中生而言已经有点“亡羊补牢”的意味, 更应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理论阐释、大力倡导的同时,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了立法意义上的引导与规定。比如, 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 (即必修1-5) 的“阅读与鉴赏”、“名著导读”, 选修课程的5个系列 (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 中, 都从不同角度再三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 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课标还给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不少于五部)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内的必修1-5的“名著导读”则一共对10部作品———《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进行了介绍与导读。

这些认知和措施切中了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堂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 把课堂内外、课本内外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出语文学习“重阅读、重积累”的基本规律, 为学生学好语文特别是为高中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等在新课程远程培训“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第一讲中也强调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就是“读书”, 并由此引发十大具体问题, 如:要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读书?今天我们应当让学生读什么书, 读经典还是时文?……

毫无疑问, 这需要语文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 帮助学生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高质量、高品位读物的兴趣和能力。而眼下, 形形色色的书充塞市场, 难免鱼龙混杂, 学生面对这斑驳陆离的图书世界, 时常表现出迷惘和无所适从。让学生多读一些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作品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笔者在所带班以3年为期, 规划了班级读书计划, 展开了读书行动, 也准备在今后自己所带的每一个班持续地坚持, 意在让有阅读陪伴的生活贯穿在高中三年里。

我们的读书行动大致上包括六个环节:规划书目———购置书籍——拥有阅读———交流分享———四级发表——作品汇编。

(一) 规划书目。本人精选50余种书籍 (高中六个学期, 平均每学期阅读8本左右, 具有可行性) , 涵盖文学作品、美史哲逻、人物传记、科技读物、学习修养、演讲谈话等范畴。具体书目如下:

文学著作 (14种)

1.《最美不过诗经》, 李颜垒,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古典的中国》 (1、2) , 严凌君, 海天出版社2012版

3.岳麓书社丛书———《古诗:我的能量补给》《唐诗:我的灵魂伴侣》《宋词:我的忧郁抗体》《元曲:我的压力解药》

4.《庄子选译》, 王寅生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版或中华书局2007版

6.《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围城》,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8.《我们仨》, 杨绛, 人民文学出版社

9.我的父亲母亲系列———阎连科《我与父辈》、张大春《聆听父亲》、李明博《母亲》

10.《傅雷家书》, 傅雷,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林清玄散文三本———《心美, 一切皆美》《情深, 万象皆深》《境明, 千里皆明》

12.《简爱》, (英) 夏绿蒂·勃朗特著, 吴钧燮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瓦尔登湖》, (美) 戴维·梭罗著,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14.《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卞之琳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史哲逻 (9种)

1.《美的历程》, 李泽厚, 天津人民出版社

2.《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 斯蒂芬·茨威格, 三联书店

4.《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中华书局

5.《周国平散文·哲学卷》 (如《思想的星空》等)

6.《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9版

7.《西方哲学史》 (上下) , 罗素, 商务印书馆2011版

8.《图解西方的智慧———从泰勒斯到萨特》, 杨日飞, 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9.《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 郑伟宏,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名人传记 (11部)

1.《墨迹》, 曾子墨,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版

2.《胡适:努力人生》, 朱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美丽心灵———纳什传》, [美]西尔维娅·娜萨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巨人三传》, (法)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英) 蒙克著, 王宇光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版

6.《毛泽东》, 金冲及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7.《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王晓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微软的崛起》, (美) 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著, 吴士嘉译, 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9.《走近袁隆平》, 姚昆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10.《姚明之路》, 肖春飞,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五体不满足》, (日) 乙武洋匡著, 郅颙译,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科技读物 (8种)

1.《数理化通俗演义》 (上、下) , 梁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果壳中的宇宙》, 霍金, 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版

3.《科学发现纵横谈》, 王梓坤, 中华书局1998年版

4.《植物的欲望》, (美) 迈克尔·波伦著, 王毅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美) 罗伯特·坦普尔著, 陈养正等译, 21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

6.《过去200年最伟大的发明》, (美) 约翰·布罗克曼著, 袁丽琴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0年版

7.《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英) 马特·里德利著, 刘菁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美) 卡尔·萨根著, 叶式辉、黄一勤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学习修养 (7种)

1.《阅读救自己——50年学习的脚印》, (台湾) 高希均, 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 (美) 沃斯、 (新西兰) 德莱顿, 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日本) 德田虎雄著, 李玉莲、李其泰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 (美) 肖恩·柯维著, 陈允明等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5.《致加西亚的信》, (美) 阿尔伯特·哈伯德著, 赵立光、艾柯译, 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版

6.《非智力因素学习》, 燕国材等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幸福课系列——《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美) 马丁·塞利格曼, 万卷出版公司

演讲谈话 (3种)

1.《笑谈大先生——七讲鲁迅》,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世界100位作家谈写作》, 上海文化出版社

3.《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演讲》, 李然主编, 中国国际出版社2003年版

(二) 购置书籍。50余种书规划、公布后, 由全班同学认购, 原则上一人“认购”一种 (本) , 所有权归购买者, 使用权属于全班同学;教室前面添置一个书柜 (墙体书写醒目标语:“有人为财而死, 我们为书而生”) , 办成班级“图书角”, 有专人负责登记、编目与流通管理。

(三) 拥有阅读。人手一册, 按“每4周左右轮换一次”的进度周转流通。为了真正有效落实阅读, 我们每周将一节自习课拿出, 作为“阅读与思维课”, 任何科目或教师都不得占用。这样去做到集中与分散阅读、课内与课余相结合。流通的操作办法是:在图书第一页粘贴一个空白表《我的旅程》, 每位同学每次允许借书一本, 在表格上签好借阅人姓名、借阅与归还时间, 下一位依此类推。

(四) 交流分享。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落实阅读要求, 我们定期开展一系列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比如读书方法交流、优秀书评展示、票选月度“热门书排行榜”和“班级阅读之星”等。

(五) 四级发表。对于优秀书评、读书心得等利用四级发表平台进行展示、激励, 这“四级发表平台”分别是班内发表 (板报张贴、班博刊用) 、校刊发表 (我校有文学刊物《旸谷》《华焰》等) 、语文刊物、文学刊物。仅以华中师大一附中2009级19班 (也是首届人文实验班) 为例, 三年里全班48位同学一半以上有作品公开发表在武汉大学《写作》、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湖北大学《中学语文》、北京《大学指南》、武汉《文学教育》《湖北招生考试》《楚天都市报》等报刊。

漫谈高中生议论文的写作 第4篇

一、走出议论文的写作误区

大部分人认为写议论文就是论点、论据、论证要素齐备。论点、论据、论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要素”观点雏形最早出现于192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几十年以来,在议论文教学中一直被沿用,人们已经渐渐形成了思维定式。潘新和教授站在理论批判的高度上,批判了“议论文三要素”,并发表了《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他认为“议论文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它要有明确的实质界点。其次,论据更不能称为要素,论点与论据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再次,论证是动词,应称为论证过程或方法,与其他两个名词要素并列不妥。”潘新和教授认为,议论文的“三要素”影响深远,弊大于利。他通过批判反思“三要素”后对议论文“三要素”进行重构。他认为,重构是走出以“形式(论证)逻辑”定位、以“证明书”(证实)来建构说理系统的迷津。“三要素”的认知取向,不应是文本做浅陋的结构、形式(推理方法)上的规范,而应做功能、本质上的规范。他提出了议论文的“价值性”,“发现性”、“说服性”。潘新和教授对于“三要素”重构的观点一提出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反对者认为新三要素,不太符合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实际能力,这样的要求,只能成为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方向而不能成为目标。反对者还认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不能刻意拔高,高中生都在十八岁以下,现如今学生都在学校学习,没有太多社会经验,要他们发表人生的见解,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内在和外在,确实是为难他们了,不能硬赶鸭子上架”。

不管是对于议论文写作改革持支持态度还是反对态度,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通过高考作文阅卷,我们可以发现普遍现象,学生为了“取悦”批改试卷的老师,大部分写的作文是模板作文,就是所谓的“三段论”作文,毫无新意。写关于励志的举例子都是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等;写关于历史的举例子都是司马迁,屈原等。引用材料出现了“审美疲劳”“堵车”现象。正因为在高考这根严厉的“指挥棒”影响下,学生不敢写,老师不敢教,大家都被束缚在已有的思想下,教师鼓励学生写所谓的“保险作文”,就是那种可以得中间分数的作文,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写的都是“三段论”的模板作文,开头一段排比,中间列三个观点,结尾呼应主题。这样的议论文写作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锻炼,写一百次也是一样的效果。

二、写创新性的议论文

写具有创新性的议论文,需要学生思维的突破,使思维能开出最美的创作之花。现在高中生写作文,常常以使用华丽的辞藻为傲,错认为情感是唯一的价值,而不知道把它升华为理智。议论文离不开概念和逻辑的紧密联合、贯通,以及对矛盾的具体分析。议论文讲究概念严密,主题明确,不要转移,不要被相邻的概念牵走。夏丏尊说过:“表达之道即为思想之道。”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深刻的思考判断,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深入分析。深入分析材料,是深刻思考问题的前提。不少学生错误的认为,议论文要得高分,就要有排比句,有亮丽的例子,开头要文采华丽等等,其实这些只是花边的修饰,关键是要对材料做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例如,写“水”,一般都会写水的可使用性的价值,从而想到水的宝贵,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发展水利工程等等,学生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要学会从相关的事物去引发思考,这样可以找到更宽阔的思维空间,可以扩展的写,联想的写,“水主沉浮”联想到“水与人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联想到“水与政权”,“溪水汇入到海”联想到“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想到“持之以恒”等等,再如,“雪化之后是什么?”,“雪化之后变成水”、“雪化之后能滋润大地”、“雪化之后是水滴从屋檐滑落的瞬间”,“雪化之后是春天”等等。这样写不仅新颖而且产生美感,使人能产生审美的愉悦。

创新性不只是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也是应具备的性格品质。学生在写作文时应积极主动的创新,让思想自由的放飞。高考作文评分特别划出一个“创造”等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创新性的重要性。写具有创新性的议论文,需要学生发展思维,发展思维才能成为智慧健全的人,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属于个人思想和意志,大方的成为真正的人,真正懂得思考的人。创新性作文通俗地讲,视角要独特、立意要新颖,情感要真挚、思想要深刻、语言要含蓄等。写创新性的议论文,要真实,新颖,灵活,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命题创新,可以巧用歌名,广告名,修辞,文言;语言要创新,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语言富有个性了,文章才有新意。

三、写贴近生活的议论文

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们学业负担沉重,在学习中,渐渐远离了生活。学生没时间去关心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缺乏生活的基本体验,这就使得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导致写出的文章空洞且虚假。例如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拒绝平庸》,从题目就让考生无法着笔,“时尚”似乎离高中生活很远。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根据当代语文教学改革需要和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着重强调了语文课程生活化的新理念。“生活”在新课标中出现了不少于二十多次,由此可见,作文写作也必将要回归生活。

议论文写作需要生活的再现。作文来自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怎样才能写出贴近生活的议论文呢?首先,学生要认识生活,作文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介绍,政治理论研究,生活及生活经验介绍,风俗人情,对山川河流自然风光的描绘等等。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有关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从而对历史与现实、时代与人生、社会与自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从中了解、认识自身,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学生需要在生活中愉悦,学生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除了学习外,还需要休息娱乐。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文体活动之外,在空闲的时间读些短小且精悍的、赏心悦目的文章,可以消除学习中的疲惫和烦闷,学会阅读,能使人增进智慧,获得生活的乐趣,增进身心健康。最后,学生要学会提升生活。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事物。高考的主题大多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性的思考,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通过文字使得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在作文中得到提升和深化。这样学生写出的议论文,就会摆脱空洞和虚构。

写贴近生活的议论文,需要学生的真诚,能够贴近自我。好多学生的议论文写起来像在“喊口号”,写关于人生励志的主题,论点大都是“拼搏需要坚持”、“拼搏需要理想”、“拼搏需要勇气”等等,这样的组词造句可以写出十几个,论点空洞,论据又能举出什么真诚的例子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深刻的本质的,深刻的、本质的反映必然要求学生要真正的走进生活,而不是走近生活。所以学生在写作中,要积极主动的体验生活,说真话,谈真实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只有捕捉到生活场面、生活细节,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具体的题材氛围中,学生才能避免写虚假作文,写出的议论文才具有说服力。

总言之,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议论文的写作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学生们把自己的思想束缚了,缺乏创新性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只有敢于创新,写贴近生活的议论文,才能真正的贴近自我。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思导疑,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改革教学方法,不能束缚在传统议论文的写作方式中。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我写故我在[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2]彭小明,刘亭玉.写作教学模式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杨海棠.诊断式作文教学探索与教例[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

[4]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5]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高中关于读书学习的议论文 第5篇

古人云:“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由此可见,学习十分重要,小时候也许你觉得学习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东西,不值得去做。可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到长大后,后悔也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各自都还小,也许你还会发愤图强,发起行动,还不迟,只要你现在开始奋斗,我相信你“老大就不徒伤悲了。”

你也许仔细想想,没有学问是多么恐怖,不识字,无法沟通,连买瓶水。都非常困难,寸步难行。没学问,“地球”无法连接在一起,大家信息也没法沟通,会怎么样?

小时,我被妈妈逼着看那些无聊的书,晚上,只有那闪闪发光亮的萤火虫陪伴着我,那方方正正的格子字,跟着我,在我精疲力尽的时候?上一格电,让我充满能量,慢慢地找到快乐的源泉。正如高尔基先生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样。我也不断地向知识的海洋学习前进。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高中作文 第6篇

我是来自新乡市七中初二(2)班的一名学生——高明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的益处》。

培根曾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书就传承了这一段辉煌的人类文明。在悠悠岁月里,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文化,读不同的书籍,会使我们增长不同的见识。

为了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语文老师在班里举办了“好书大家读”的第二课堂活动。此时,新乡市图书馆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这里是书的世界,这里是书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就像一棵小树,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阳光;在这里,我们就像一条小鱼,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就像一只小鸟,尽情地在知识的蓝天中飞翔。

在古时,有匡衡的凿壁偷光;汉朝时,有吕蒙的手不释卷;三国时,有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些名人们也都是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豪放派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南唐后主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惆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看一本书,我们的思想会升华,会为书中的情节而感动,并且读完之后,会有回味无穷之感。有些书,会让我们爱不释手地读许多遍,但每一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读一本书的感受也会大不相同,慢慢地会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

关于读书的高中议论文怎么写 第7篇

书,陪着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最爱看的书是故事大王,每天晚上,我都会让爸爸给我讲,我不认识字,便只能听,虽然有的听不懂,可我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在故事中慢慢睡去,梦里还想着爸爸讲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有事,回来晚,我便坐在小椅子上等爸爸回来给我讲故事。已经很晚了,我还在等爸爸回来,不知不觉中,我迷迷糊糊得就睡觉着了,嘴里还念叨着爸爸回来讲故事。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读书了,我告别了小时候的故事书,读起了作文书,名着,虽然没有小时候的故事书好玩,可我还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好多的书,我高兴极了,准备好好的啃一顿。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我捧起了《西游记》,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我先溜进了滚烫的火焰山……好不容易欣赏完了火焰山的风光,又被强烈的好奇心拉进了天宫里看孙悟空大闹天空……“吃饭了”……妈妈一连叫了好几声,我都无动于衷,仿佛这一却与我无关似的,任饭桌上的饭菜等待,任蚊子苍蝇在饭菜上飞舞。那天晚上,我愣是到了七点才吃饭。

“一旦让她见到了书,除非她自己放下,否则就是九头黄牛也拉不动!”这是爸爸对我做出的结论。

别的女孩都想做一个美丽动人的小淑女,可我宁愿为书发狂,做一个“书女’’。的确,为了书,我付出了很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书是那么的让我着迷。我如饥似渴得读着,畅游在书海中……

书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童年里,我需要它;在成长中,我也需要它;有了它,我的童年才会充满着五彩缤纷;有了它,我的成长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低下的破解 第8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能写出较为规范的议论文”。什么样的议论文才是规范的议论文,虽然这个问题现在依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定性,但我们从近年来福建省高考评卷的反馈信息及命题组、评卷组权威人士的讲话中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规范的议论应该是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层层推进、富有理性的议论性文章,在考场议论文中,又尤其注重理性分析,而理性的分析能力恰恰是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最欠缺的能力,也是学生害怕写议论文的根源所在。如何破解学生不会说理、议论水平低下的窘境?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供同仁参考。

一、破“一步到底”,倡“步步推进”

学生议论文说理欠缺的根本表现是“一步到底”,什么叫“一步到底”?就是直接由原因导向结论,直接由条件导出结果。表现在句段中,就是“因为……,所以……”,比如“因为水很深,所以不能下河游泳”;表现在篇章中,就是堆积事例,用事例直接证明结论,如,“王羲之勤奋……成为书法家”“华罗庚勤奋……成为数学家”等列举多个因勤奋而成名成家的典范,最后提出“我们应该勤奋”的结论。这样的句段或文章显然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议论文的根本是“说理”而不仅是“说事”。其结果必定是毫无说服力,甚至强词夺理。“一步到底”的思维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那充斥在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之中,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老师喜欢把学生不会写作,归咎为肤浅、没有思想,其实,高中学生大多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只是还没有学会合理运用阐述方法,还没有找到符合逻辑思维的路径,这就要求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真正认识学生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就此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矫正治疗”。

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形成符合逻辑思维的说理方式和路径,明白议论文写作中建立逻辑推进链的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典范的议论文课文,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六国论》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本段阐述就体现出了步步推进的说理,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剖析事理的路径:从“赂秦”到“力亏”“力亏”到“破灭”,(不赂者)“失强援”到“不能独完而破灭”。也可以利用学生作文的说理失误的文段,加深对“步步推进”说理路径的理解。如,一段对“我们要居安思危”的论证,有同学这样写“现在的社会是和平安定的,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在安定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失去了警觉,放松了警惕,所以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其实很多同学都这样分析)这种分析显然缺乏说服力,这里犯的就是“一步到底”的错误,那该怎样说呢?应该这么分析“现在的社会是和平安定的,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在安定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失去警惕之心,对自己潜在的困境和危险常常不能预见,因而当危险悄然而至时,措手不及,毫无防备之力,其结果很可能是破家亡国,所以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可以发现这里的推进路径:“居安”“失警惕之心”“无视危险”“无防备”“破国亡家”“思危”。学生只有明白了自己事理分析中的不当之处,才会有意识地去寻求合理的“推进”路径。

其次,应该系统地训练学生“步步推进”的说理方式,以便学生针对任何议论命题,都能采取“步步推进”的思维方式。思维推进的方式很多,也很复杂,我们可以删繁就简,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向前看,想想命题产生的原因,只有探明了事物的原因,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机理。二是往后看,想想命题发展的趋势。只有预见了事物的发展趋势,阐述才能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如果将二者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思维链条,就具备了步步推进的基本要素。如,以前文“我们要居安思危”命题的阐述为例,向前看,想想“为什么要居安思危”得出“居安容易放松警惕”,我们再向后看,想想它的发展趋势,可知“放松警惕会失去防备之心,会导致亡国败家”,许多富有思维张力的事理分析无不如此。如《管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步步推进”旨在把事理分析得更透彻、更明晰,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剖析事理上,能够把这“两步”走坚实,那么走出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就能成为现实,议论文的写作就不再是难事。

二、破“平面滑行”,倡“抽丝剥茧”

议论文要以思辨论英雄,强调作文的思辨性。优秀的作文不仅要立意合适,更要有层次递进的分析,论据的深入,文章要有思辨性和周密性。论述不能在一个层面上滑行,要展开理性思辨,不断追问为什么,怎么样,巩固深化自己的观点,拓展思维的深度广度。现实中,学生对论题的阐述往往停在表面或一个层面,这样的论述在高考评卷中被视为“平面滑行”。“平面滑行”的议论文往往只是就事论事,不能说清根源本质。多数学生将议论文写成“证明文”,所犯的也是这个毛病。那如何规避呢?

1. 以提出问题为突破口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议论文不是观点文,不是为证明观点而存在的。议论文的生命力在于理性分析,一环扣一环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最后才把观点“逼”出来,而不是相反。以提出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发问,文章自然向纵深处发展。

比如2014年福建卷的那则材料我们首先要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同是提到空谷,为什么有些人会想到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不知不觉中,人会为特定的事物贴上相应的标签。如此一来,第二个问题又产生了,那就是人们怎么知道自己所贴的标签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需要理性的目光。至此,第三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如何保持理性的目光,然后再进行分析。一篇优秀作文《标签时代的理性目光》就是按这种思路写成的,结果获得了高分。

2. 问题分析中尽可能补足关联项。

世界上的事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有事件1必有事件2,事件1与事件2之间有时会存在规律性的联系,或者说事件1会导致事件2,那么这两件事之间就相关联。而往往一件事不止一个关联项,所以要尽量补足。议论文中关联项的补足,不仅能够推进说理,而且能够消除读者对议论的疑问,起到填补漏洞的作用,使自己的论述富有逻辑的严密性。

比如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论证有没有说服力呢?

“我的大部分思想开放的朋友都读过很多书;而我的大部分思想不怎么开放的朋友都没读过什么书,因此读书能使人思想开放。”

显然没有说服力,为什么?因为“读书”与“思想开放”这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论述中就要将关联项补上。

我们再看看补足了关联项后的论述:“我的大部分思想开放的朋友都读过很多书。而我的大部分思想不怎么开放的朋友都没读过什么书。阅读有可能遇到新的思想的挑战,对自己思想的坚持就会削弱;书本会向人们展示生活的多样性,会把人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因此阅读能使人思想开放。

补足了关联项的论述就完整了,而且更有层次和深度。

议论文写作教学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只有我们语文教师遵从写作规律,化繁为简,积极探寻合符学生写作实际的作文训练路径,强化示范和引导,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摘要:议论文写作是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对高中生进行思辨能力训练的极好途径。但是目前的现状是高中生不会写议论文,甚至是不知什么是议论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符合学生写作实际的作文训练途径,强化示范和引导,教会学生“步步推进”“抽丝剥茧”,提高引论文写作能力。

上一篇:面试切忌3个小动作下一篇: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