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2024-06-19

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精选6篇)

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第1篇

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书珍(政治老师)

邮箱:1422508182@qq.com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就是说评价主体由过去的一元变为多元,这就是说要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在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上有所创新,更主要的是要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反思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建立健全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评价功能的甄别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这种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异常倾向。往往是一次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没有把握课堂教学评价本质,而是关注了课堂教学的外在现象,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远离了教育的宗旨。

二是评价内容片面化;片面的认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是教师外在表现即教师教学行为的表现、教师素质的表现;学生的外在表现即学生“学”的如何,知识与技能掌握了多少,重在关注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最本质的学生知识、道德、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评价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的表现、教师素质的表现;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得到同化、迁移、是否构建自己的意义、是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三是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是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教师人格得不到尊重,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师难以得到激励和鼓舞,没有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

四是评价方法追求量化技术;往往出现:“一张表、一个分”现象。这种评价方法缺少了质性评价,缺少了教师的对话与交流,忽视了被评价者的心理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新课程体系下,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关怀、体贴和爱护教师,尊重、理解和信任教师,实现“以人为本、‘严’‘和’兼融”的管理思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责任心得到充分发挥,保证学校教师的良好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

建立多元评价的目的,就是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对教师评价的主体主要来自学校领导,这样单一的评价主体容易带来评价偏颇,而且教师对此种方式评价态度恐慌,压力很大,容易造成消极情绪。推进课改后,学校构建评价主体多元的机制,以教师自评为主。设计了教师教学工作自评表,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素质、作业处理、辅导情况、校本选修、研究性学习、岗位培训等方面,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激励了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和进入角色,提醒了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认识到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教师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

二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维度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评价教学三维目标落实情况,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重点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度,然后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最后要评价师生关系的改善、师生互动的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是看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是否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了心智的发展。二是看能否让学生受益一生,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课堂教学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良性循环中不断自我超越。

三是采用以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综合评价法

实行目标管理。对各岗位的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能量化的尽量量化,如职称评定、教学新秀能手评比等,把评比条件分解成量表中的分值。不能量化的采取定性的方法。定量准确,定性模糊,定性定量结合,使绩效评价既准确客观又激励了教师向更高的专业目标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的过程。采取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的方式对过程进行积累和跟踪。档案袋可收集的材料有:说教学设计、说教科书、专题讲座、论文科研成果,研讨课教案、自制课件等。

总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了反思,学会了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学会了开发教育资源,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实现了学校发展,因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第2篇

2014学第一学期科学组三同六步选课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014是我校狠抓教学质量年,科学教育质量来自于科学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科学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实施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取决于教师对整堂课的合理引领。

综观我校学情,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由农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子女 和经商户子女等构成。就新一轮生源成绩来看:全县17所中学,每门功课排名全县中等 或中下,最好成绩排名第八。可见,新一轮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教育教学任务艰 巨。面对这样的学生群,要让他们学得有效、全面发展,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课后的 加班加点显然已经行不通,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刀切。同一教学 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使能力高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低的学生又“吃不了”, 因而已不适应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从而达到大面积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呢?

新课改以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了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的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同样课程要求我们要立足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通过教师精讲学生自主练习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稳定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模式界定

仔细分析传统课堂,不难发现,课堂多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能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有机结合的方式。

在我们科学组的三同六步教研活动中,每一次的主题选择都围绕着课堂的有效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兴趣认知和能力等的培养。所以今年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课堂模式改成“30+10”。所谓“30+10”,即老师讲解不超过30分钟,学生练习(包括动手实验)不少于10分钟。课堂上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30分钟,学生用的时间等于或大于10分钟。针对科学这门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现状,希望老师放低起点,讲练结合,学生能通过当堂练习,自我巩固,生生互助,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们“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夯实基础 因材施教

基于学情的教学是实施成功教学的基础和根据,教和学的措施一定要适合学情规律。教的实质是指导,指导必须有针对性,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一切违背学情的教和学的措施不是低效就是无效。在教学之前就要认真细致地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建立学情档案。能否上好教课,说到底就是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现场学情机动灵活地从效果出发,组织好课堂教学。

2、精讲多练 提高质量

所谓“精讲”,就是把主要的东西,也就是教材的难点讲明白,教学重点要讲清讲透,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教学中不要总是想面面俱到,不讲就生怕孩子吃亏,课堂罗嗦,自己累够呛,孩子收获反而更少。“讲得精”,还要求我们老师的讲解,语言要精练,内容要精确,方法要精当。它启示我们:一方面要钻研教材,一方面要了解学生改进教法,二者不可忽视。

“多练”就是多练习思考,多练习习题,多练习实验。课堂上紧扣重点练习是对教学的检验、补充和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判断、理解、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练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练。如引入新课的练,巩固知识的练,运用新知识的练,强化重点的练,突破难点的练,培养能力的练,引深知识的练,串联知识的练等。在练习中分层次地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个人练习中的信息,不但要及时反馈,而且做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接受敏感,对反馈信息的判断应当准确,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应当果断。

精讲与多练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指出:“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生活中能够随时运用,教学的目的才算达到了。”所以精讲多练,反映了科学课的客观规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3、突出主体 升华指导

在中考的压力下,许多学校和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了题海战的死胡同,提倡“精讲多练”和“少、精、活”的启发式,即课堂上教师所讲的例题和要求学生做的练习题必须是精选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灵活性的少量题目,教师要注意讲得精、讲得少、讲得活(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要把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和做练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教师要重视学生实际,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的思想集中思索,引导学生把基本知识弄通弄懂,并能灵活运用;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提的问题既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又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析问题既要因势利导、顺理成章,又不包办代替,限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解决问题既要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又要启发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能很好地实现教师少讲、精讲、活讲,学生多练、精做、活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学习自己能学的为自己所用,努力让每堂课都是落实课,每堂课都是训练课,“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让课堂成为真正的学堂。

四、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 选课和确定上课老师 内容: 待定

上课老师:刘太华 徐燕

备课:刘太华 徐燕(其余老师自己也备课.)说课:由上课的三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意图进行说课。上课时间:初步定于第8周

课堂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第3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 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教学一直以来也广受重视。近年来,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材开发以及特色课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教学评价方面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尚未做出实质性变革。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依旧占主导地位, 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没有得到广泛实践, 更不用说有效运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就已经出现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文献, 众多教育者也意识到“一考定乾坤”的终结性评价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例如:过度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 阻碍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等, 然而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和远程开放教育中, 在中职领域依就是未能逾越的“雷池”。本文试图跨越“雷池”, 针对中职英语口语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单项技能训练课, 分析了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实施原则, 提出相应的评价实施方案, 并加以实践研究, 旨在探索如何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中职英语口语教学。

二、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评价专家斯克里芬 (M.Scriven) 在其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出。当时提出形成性评价是用于教材改革, 是对教材的形成性评价, 后来被美国教育家布鲁姆 (B.S.Bloom) 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 从而大大推进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那么, 何谓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 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等方面发展做出的评价。总的来说,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关注过程、尊重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评价, 将其应用于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 可以挖掘中职学生的学习潜能, 增强他们开口讲英语的信心, 有效调控口语学习过程, 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口语应用能力。

三、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一) 激励性与发展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有的连26个字母都读不准, 自尊心又强, 怕被笑话, 从一开始就对讲英语产生畏难情绪, 缺乏信心。针对这种现状, 口语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老师可以从26个字母及国际音标入手, 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 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让他们能够看音标认读单词, 增强自信心, 从而愿意读和讲, 学习能动性得以提高, 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实现口语技能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 适用性和趣味性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在口语教学中, 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点, 综合考虑情感、知识、能力等因素, 采取适用的评价形式。对于注意力涣散、意志力不强的90后中职生来说, 形成性评价应该抓住时代的脉搏且富有趣味性, 避免枯燥、单调、机械。

(三) 多元化与适度性原则

教学活动过程中, 我们需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对学生口语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例如: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家长评价及小组评价等。然而, 评价不是为了评而评, 我们还必须合理、适度地使用评价, 防止其流于形式且使用过多影响上课, 避免造成学生心理负担, 出现厌烦情绪。

(四) 系统性和持续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需要有计划系统地安排, 并且需要经常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展开。在口语教学中, 应根据具体教学大纲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形式和方法以及时间进行精心策划, 并坚持定期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不能做到系统化和长期坚持, 而只是教师课堂上随意的、即兴的评估行为, 那么形成性评价将失去其作用及效果。

四、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 准备阶段

1. 确立研究目的:探索如何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中职英语口语教学。

2. 明确研究对象:以我校2011级商务英语班为研究对象, 该班共36人, 其中男生3人, 女生33人。

3. 做好前期分析:一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人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前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口语水平、学习策略及方法等。结果显示:该班仅有28%左右的同学基础较好, 学习积极性高、能够大胆说英语, 其余同学口语基础都太差, 不敢开口, 有的甚至已经产生放弃的念头;另一方面, 将所用教材与教学大纲进行对照分析, 从而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我校英语口语课程所选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口语教程 (第二版) 》, 该教材以功能和话题为纲来编写, 18个单元的内容囊括了教学大纲中列举的16个交际功能和10个话题项目, 如:问候与道别 (Greeting and saying goodbye) 、个人与家庭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family) 等等。

(二) 实践阶段

据上述调查分析, 笔者设计了一套相应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口语教学实践, 具体如下:

1. 课堂口语学习评价

研究对象整体口语水平不高, 针对这一点, 首先要加强口语基础训练。笔者把班级分成6个小组, 每组选定一名口语较好且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每节课前10分钟在小组内进行语音训练, 训练过程中, 教师走入每个小组当中适当进行指导并对小组长进行评价, 小组长则对其他组员进行评价, 例如:练习辅音/f/, /f/-food[fud]-Few free fruit flies fly from flames.从音标到单词再到绕口令由浅入深地训练, 学生每读准一项便可获得一颗星, (见表一) 。课后, 小组长还需组织同学再次训练, 保证每位成员都能掌握每次训练的内容。

其次,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型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结合各单元内容以及学生各阶段水平, 设计不同的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口语实践,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角色扮演、情景会话、短文复述、话题演讲等等。对于任务完成情况, 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老师不给分, 但从活动观察及活动评价表 (见表二) 中针对学生不足之处给出建设性的指导, 之后学生进行个人反思。

据评价结果, 每月评出“最佳口语之星”和“最大进步之星”, 并给予一定奖励, 比如:赠送英文演讲书籍、英文电影光碟等,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

2. 课外口语学习评价

要搞好英语口语课的教学, 不能局限于课内辅导, 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为此, 笔者利用我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活动, 如:上传模仿录音、在线英语角等。通过网络平台, 老师可以一对多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指导, 同学之间也可以增进了解, 实现互助发展, 共同进步成长。

3. 口语模拟测试

口语期末考试往往要考察学生即兴表达能力, 这样极易造成学生的焦虑情绪。因此, 笔者在复习课中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 使其熟悉口试题型与范畴, 知道如何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测试只是手段, 不是目标。

此外, 笔者要求学生把课内外的学习成果都放入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中, 建立电子档案袋评价, 不仅为了反映学生口语发展情况, 更是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三) 研究结果与反思

在研究结束阶段, 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口语水平测试和第二次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

从表三来看, 28%的学生依然保持着说英语的信心, 其余同学从不会说、不愿说到能够说、愿意说, 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信心都有所增强。表四则显示92%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能够运用教学大纲“交际功能项目表”中不标*号的功能进行简单交际。总体来说, 一个学期的形成性评价运用对学生自信心和口语水平的提高有显著效果。笔者认为, 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实施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是为研究对象“量身定做”, 整个评价过程重视口语基础训练, 发现和欣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并开展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在今后的口语教学中笔者将不断调整评价标准及评价形式, 侧重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以满足职业需求。

五、结语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 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 突出激励作用。”中职学生口语基础差, 学习兴趣不高, 给口语课程增加了很大难度, 如能将形成性评价有效地运用于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 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模式, 定会推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的改革进程, 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等方面发展做出的评价, 是对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有效补充。本文结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实际, 提出相应的形成评价实施方案, 并加以实践研究, 旨在探索如何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中职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柏华.浅谈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40-42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孙冬梅.英语口语教学评价机制探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1) :103-104

让课堂评价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第4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G424.21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的考量。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一、要在充满真情的情境中去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

(1)用有效的表扬激励学生。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一,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其二,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不同的学生,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是不相同的。只有全然的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的传递,才能真正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让表扬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武器。

(2)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评价中,使用激励性评价为主,有效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回答问题欠佳的学生,要适当的引导他得出正确的答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创设不同难度的问题,分类教学,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回答尽可能全面的答案,增强他的自尊心。即使学生对问题实在解答不出,或者答题便宜太多,那也要软言抚慰,让学生不很难堪,以免学生思想情绪波动太大。

整体来讲,学生在课堂中有积极参与的主动心理,希望成为课堂中的亮点和闪光点。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担心自己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的内容,害怕自己出错招来同学们的嘲笑,顾虑自己不能取悦于老师。因而,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关注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运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安全的感觉,获得情感的补偿,获得自信的力量,获得取胜的勇气。

二、创设量规,注重成长档案的建立,进行技术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过去,教师等到教学活动完成以后才开发评价,这种评价标准有其滞后性、盲目性。提前创设评价标准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学习活动具有针对性。提前给予学生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他们可以为此早作准备。许多教师担心,这又将成为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wiggins(1989)指出,如果这个考试是有价值的、值得学生去花时间的,这不成什么问题,关键是你考些什么,是否能达成标准。通过量规,让学生自主修正自己的学习过程,更改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更高的标准。

(2)注重技术性评价

我们必须认识到,主观性评价带有过多的随意性,使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可以兼顾到评价的全面性。所以,我们要合理的使用量规,用科学的指标评价课堂。

量規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量规时首先要具有结构化思维,从评估对象中提炼出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指标的详细描述,将原本非结构化的主观性评估任务转化为结构化的级差评估,通过指标的具体化,大大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表现性评估中,利用量规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指明学习方向,同时也可以为不同的评估者提供统一的判断标准,有效地方便教师的测评和学生的自评。

三、重视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1)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就是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提高,进而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正如哈里斯(b.m.harris)和希尔(j.hill)所指出:“只有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具有最广泛、最深刻的了解,并且通过内省和实际的教学经验,教师能够对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行为作一个有效的评价”。

教师在进行自评时,应将自我的角色定位在“潜在的学习者角色”。因为,“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事实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这种真正的学习。”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确实要客观地对自身作一番评价是比较困难的。自我评价的前提是自己具有自我评价的要求,让教师懂得只有通过自我评价的内化,才能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全面提升。史蒂芬·柯维(stephencovey)说:“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行动正确的人,这是持续一辈子的自我更新过程。过去错误的行动态度是‘不到破损不堪,绝不轻言修补。现在正确的行动态度则是:‘如果没有任何破损,那是你检查不够周全的缘故”。尽可能多的做到自我反思,诚如荀子的三省吾身,反复的发现自我的不足,获得大的提升空间。

(2)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学习。

学生自我评价是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全面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品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包括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整体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虽然也能发现,但是,私下的心理活动或课堂中的思维能力等抽象方面,教师则不能有效认识。全面认识学生,必须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学生的短板,是在师生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完成补充的。在个性教育的时代,如何挖掘每个学生的自身独特的可塑性的优势,让学生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正如苏格拉底的“认识人自己”这个永恒的命题,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信自尊,是值的每个教育者相关者思索的课题。

探索课堂模式促进教学有效 第5篇

帝景分校 李威

前一段时间,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字叫《有效教学十讲》,里面有一个隐喻,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这是速度。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即使你第一个到达但两手空空,没有收获也不行,要看最后谁掰的玉米多,这是效益。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是安全。

如果你跑得最快,可是却伤痕累累,没什么收获;如果你收获很多,但速度非常慢,皮肤被划得伤口非常多,也不行;如果你速度非常慢,一个玉米也没掰到,你当然安全了,悠闲了,但没有收获,也不行。通过刚才的隐喻,我们可以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落在哪里呢?同样可以看做是由速度、收益、安全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的长短——效率;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学生也就会轻松。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的产出——质量;学习结果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

回顾帝景分校两年多走过的路,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进行的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中,也始终坚持将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作为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当堂反馈-节周日清”的有效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践行素质教育,实现陈经纶中学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办学目标。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将我们组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课前预习,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常常会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不够自觉,上课不爱听讲,而我们教师既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也不能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常常显得束手无测。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很明显的独立性倾向和独立性要求,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听别人多讲;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在反复罗嗦,相信自己能想出的答案,就不愿意别人提示,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意让别人帮助或多嘴。所以当学生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要让他们先独立阅读和思考,教师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才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所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一条铁律。为了更好的做到“教为学服务”,我们引进了预习稿,让预习稿带领着学生去探索新知,去发现问题,去

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不断使用和不断改进后,我们组现在的预习稿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的使用和修改期,三个年级的预习稿结构基本相同,大致包含知识回顾,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牛刀小试,挑战自我,好题共享,有问必答等环节,下面我就以一份预习稿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出示:26.1二次函数(2)预习稿

这份预习稿的第一个环节是开启记忆环节:

我们知道,学习新知必须要以旧知为基础。预习时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新教材特别强调知识的螺旋上升,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学段就有不同的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涉及到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及时的复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明确目标环节:

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要求(即教学任务),知道学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要注意叙述知识目标时语言一定要短浅,让学生能看得懂,看得明白,他才愿意去看。

第三个环节是自主学习环节:

首先是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明确提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首先提示学生阅读教材后,再完成相应的问题。数学预习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细看文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细看这些内容时,理解数学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限制性条件,指出条件必要性;弄懂公式推导、定理、推论的证明过程。对新教材中很多涉及到实际生活中问题还可做进一步的调查,真正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像,根据图像发现函数的性质并应用。描点法画图像在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时,学生都经历过,所以我将描点法画图像及观察图像,寻找二次函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放在了预习稿中,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他们也有能力独自完成,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连线时没注意到要用光滑的曲线等,课上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至少能节省15分钟的时间。课上老师再利用几何画板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达到共识,学生学起来轻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前预习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在时间上追求节约,我们要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我们有限的时间用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知道传统学习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但利用预习稿,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潜质不一样,让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牛刀小试部分是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才能挑战部分是对性质的灵活应用,放在不同的环节里,可以供不同层度的学生去完成,各取所需,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好题共享是改进后新加入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解决他们最感兴趣,最想弄清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我校班级少,在教学方面缺少同头老师的商量的不足,努力来挖掘学生资源。现在想想这个环节还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时,有一个孩子就提供了一道题,就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我也觉得挺适合这个阶段学生,就让学生们把题目抄在当天预习稿的背面回家思考。第二天上课我们交流时,学生提供了好多解题办法,有构造平行的,有利用面积的,然后我们又一起去分析每种方法,为什么可行,是如何利用的已知条件的,如何与结论联系上,然后再进行方法的比较,评选最值得推荐的好方法,大家的参与的热情非常高。然后又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的条件换为外角的角平分线会不会也有相似的结论成立呢?学生马上比较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画图,猜想结论,然后是证明及交流。由于题目是学生提供的,新问题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所以整个过程学生都主动参与,极大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学生提供的一道题,占用了我有限的课堂时间,但对学生和我来说,收获是无限的,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有问必答环节是想增加一些师生的互动,希望不太敢上课提问的孩子能与老师提前有个交流便于老师课上对他进行重点关注。

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提升环节:

对学生而言,每次的预习不应仅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反思学习正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作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品质,让学生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使之成为人生发展的一种基本技能,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和方法。

“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通过我们的预习提纲,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常规性的预习方法。如:通过预习了解学的是什么?与以前哪些内容相关?用教材中引导的方法探究一下,看是不是能理解?除了教材中的方法,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试着做一做练习,看是否能做出来。问一问:关于这个方面的知识,自己还有什么疑惑?还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将能形成自觉行为,也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自主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时机

上课前我们都会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个初步了解,以确切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这既是一个展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可肯定他们预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问题,适当的调节课堂内容,努力实现“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过程。

这一阶段,是一节课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求规律,真正让学生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三、当堂反馈,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到底掌握的如何,每个学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有余力的生能更好发挥,在当堂训练的阶段中就要有所体现。所以每节课的当堂训练是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题目数量不多,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的运算能力,说理能力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堂掌握;对程度较好的同学可适当增加一些拓展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四、节、日、周清,有效教学的必要保障

我们组的老师对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做到当天批改,当天反馈,由于学生经历了课前的预习,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又经过课上的答疑解问对知识又进行了巩固,再经过当堂检测后,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完全掌握所学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节清。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就可以以预习新知为主,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会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哪些是知识性方面的,哪些是判断理解方面,哪些是粗心大意方面,哪些是记忆方面的等,而对于问题多,基础又差的学生,在分析时要适当给予帮助和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努力使他们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学科中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达到日清。其实日清的方式很多,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的互帮互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学校每周会进行周周清测试,进一步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再进行巩固。

以上是我们数学组对有效教学的一些尝试,可以说,无论是从我们预习稿的设计还是到课堂教学、检测、辅导,我们正是在努力实现时间、结果和体验的最好的结合,我们的学生在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后,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上

大家相互讨论解答问题,教师适当点拨提升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当堂检测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

在我们帝景分校,无论是基础较弱的初三年级,正在分化的初二年级,还是一位老师教三个班的初一年级,几乎没有学生对数学学科厌学,虽然有的学生基础很弱,但在我们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在我们老师的耐心关怀下,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没有出现学生之间较大的分化,几乎在所有的区统考时,我们的及格率都能达到100%,平均分均列全区公立校前三名。

在建校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数学组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初中三年每课时的预习稿和检测稿已经基本成型,并正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三年的周周清试卷也已全部收集成库,以后只要进行简单修改就可以使用。可以说这近三年的摸索与实践的过程是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很大的毅力的,但我们组的老师始终记住一句话就是:“教师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而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孩子交给你,就希望你百分之百地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

促进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第6篇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同其他教师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学生没有高质量的预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

3、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4、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5、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研究发现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之所以无效或低效,主要是不能激活学生的思想。许多教师的提问并不一定都能够成为好问题,我们发现,许多问题是“假问题”,是“浅问题”。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好问题”: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

三、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四、拓展宽度,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有效性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上一篇:高职实践课程体系下一篇:装修样本引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