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2024-07-01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精选10篇)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1篇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题,积极扩大种植,抓好养殖业,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274万元,同比增长17.72%。其中:实现种植业产值30326万元,同比增长23.60%;林业产值14759万元,同比增长17.47%;畜牧业产值103795万元,同比增长16.29%;渔业产值1085万元,同比增长12.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09万元,同比增长13.69%。

一、小春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

XX年全县实际实现小春粮食产量35162吨,比XX年实际产量34648吨增长1.48%,比XX年实际产量13947吨增长152.11%,比XX年计划产量34300吨超额完成2.51%。由于XX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小春粮食产量比XX年减产59.75%,XX年达到XX年的小春粮食生产水平,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二、全面完成大春种植任务

我县紧紧围绕种植大春粮食100万亩,其中:稻谷7万亩;玉米30万亩;薯类56万亩;杂粮7万亩。油料2万亩,烤烟6.38万亩,蔬菜28.85万亩,其中:辣椒13万亩,中药材1.21万亩,魔芋2.25万亩,花卉0.65万亩的奋斗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大春种植任务。

全县实际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04.49万亩,同比增0.04%。其中:稻谷7.02万亩,同比增19.06%;玉米31.27万亩,同比增0.94%;薯类56.63万亩,同比减1.39%;杂粮9.57万亩,同比减6.00%。

全县实际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2.98万亩,同比增8.42%。其中:油料2.11万亩,同比增2.34%;烟叶6.71万亩,同比增4.29%;蔬菜32.54万亩,同比增9.04%,其中:辣椒13.85万亩,同比增16.11%,魔芋1.89万亩,同比增19.38%;其他1.62万亩,同比增24.32%。

全县实际完成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12.59万亩,同比增9.51%。其中:青饲料11.90万亩,同比增8.22%;花卉0.69万亩,同比增37.70%。

三、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

按照“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疫病防治”的工作思路,截止二季度末,全县完成生猪存栏101.10万头,同比增6.90%;牛存栏32.32万头,同比增1.69%;山绵羊存栏40.97万只,同比增3.31%。出栏肉猪99.57万头,同比增10.00%;出栏肉牛9.27万头,同比增4.92%;出栏肉羊21.09万只,同比增13.74%%。实现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2.25万吨,同比 增8.22%。

四、建议及对策

进一步组织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加强对

化肥、农药、农机的组织供应,对“八月低温”、“倒春寒”、洪涝灾害、旱灾、病虫灾的灾害防治工作;

进一步组织抓好畜牧业生产。重点加强厩舍改

造、青贮窖、蓄粪池建设、畜禽防疫、优质牧草种植和畜牧养殖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的获利能力;

进一步组织抓好农产品购销工作。重点组织好脱毒马铃薯、烤烟、蔬菜、辣椒、畜禽产品、水果、干果、中药材、花卉等农产品的购销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组织抓好农产品市场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农资、农药、畜禽等农产品的市场整治工作,严防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冲击市场。

切实落实好惠农政策。切实落实好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及规模养殖大户补贴等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XX县统计局:段正友、安克慧

二0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2篇

泾川县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前,农业机械广泛地遍布在农村的家家户户,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在不停息的.运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为农业抢时抢墒作业生产发挥了很好作用,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真正地为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奠定了良好的装备基础.

作 者:杨锁红  作者单位:甘肃省泾川县农机监理站,甘肃,泾川,744300 刊 名:农业开发与装备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QUIPMENTS 年,卷(期): “”(10) 分类号:S2 关键词: 

长顺县农业生产施肥现状及对策 第3篇

1 长顺县农业生产历史

长顺县在解放前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县, 农业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解放后, 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放了生产力, 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解放后到现在,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各项农业适用技术得到了顺利推广。

2 长顺县农业生产现状

2.1 粮食产量

在中共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 长顺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 农业产业结构较优化, 农业企业及农村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产生和发展,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取得新突破,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表1) 。

注:以上数据为统计年鉴数据。表2、3同。

2.2 农业生产施肥现状及投入产出情况

2.2.1 农业生产施肥调查。

2008—2010年, 通过对600户农户的施肥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得出全县农户施肥水平情况如下:

(1) 有机肥施肥现状。 (1) 水稻:调查农户施用有机肥占调查户的85%, 水稻平均施用有机肥 (牛栏粪、人粪尿、猪粪不等) 19 155 kg/hm2, 高的达33 t/hm2, 低的在5 700 kg/hm2, 一次作底肥施用。 (2) 玉米:有机肥平均施用量14 925 kg/hm2, 高的达27 t/hm2, 低的也在3 t/hm2, 有机肥品种主要为牛栏粪、人粪尿、猪粪等, 一次作底肥施用。 (3) 马铃薯:调查农户均施用有机肥, 占调查总面积的100%, 一般平均施有机肥15 t/hm2, 高的达21 t/hm2, 低的在9 t/hm2。有机肥品种主要有沼渣、猪粪、牛粪, 一次作底肥施用, 从比例上看, 以牛粪为主, 占调查农户数的53%。

(2) 化肥施用现状。 (1) 氮肥:受调查农户均施用氮肥, 占调查用户的100%, 其中水稻氮肥平均施用量 (折纯N量, 下同) 146.4 kg/hm2, 最高用量248.4 kg/hm2, 最低施用量56.55kg/hm2。玉米平均施氮量124.5 kg/hm2, 最高施262.2 kg/hm2, 最低施26.25 kg/hm2。马铃薯平均施氮量69 kg/hm2, 最高施氮量81 kg/hm2, 最低施氮量57 kg/hm2。在调查农户中, 仅65户农户在水稻上用氮肥作二次追肥, 平均施用量49.5 kg/hm2, 占农户数的51%。玉米作物二次追施氮肥农户占调查农户数的47%, 平均施用量51 kg/hm2, 追施第3次氮肥农户占12%。马铃薯追第2次氮肥的农户数占调查户数的68%。 (2) 磷肥:在调查农户中, 施用磷肥的农户占调查农户的90%。水稻平均施磷肥 (P2O5, 下同) 47.1 kg/hm2, 最高施用量85.5 kg/hm2, 最低施用量1.5 kg/hm2;玉米平均施用磷肥量39.75 kg/hm2, 最高施用量169.5 kg/hm2, 最低施用量10.5 kg/hm2;马铃薯平均施用磷肥量49.05 kg/hm2, 最高施用量63 kg/hm2, 最低施用量42 kg/hm2。磷肥品种主要以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为主, 磷肥均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玉米、马铃薯均穴施, 水稻撒施[3]。 (3) 钾肥:水稻、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的调查农户中, 80%农户施钾肥随施复 (混) 合肥而来, 水稻平均施钾肥 (K2O, 下同) 28.2 kg/hm2, 最高施用量45.0 kg/hm2, 最低施用量3.0 kg/hm2;玉米平均施用钾肥量12.30 kg/hm2, 最高施用量28.65 kg/hm2, 最低施用量1.50 kg/hm2;马铃薯平均施用钾肥量27.75 kg/hm2, 最高施用量35.25 kg/hm2, 最低施用量6.00 kg/hm2。钾肥品种主要以复合 (混) 肥中的硫酸钾、氯化钾为主, 钾肥绝大部分均作基肥施用, 玉米、马铃薯均窝施、水稻撒施。

通过对600户农户的施肥情况调查, 结果表明:水稻在平均施用有机肥19 155 kg/hm2的同时, 平均施用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2∶0.19;玉米在平均施用有机肥14 925 kg/hm2的同时, 平均施用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2∶0.10;马铃薯在平均施有机肥15 t/hm2的同时, 平均施用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71∶0.40。

2.2.2 投入产出情况。

2008—2010年, 通过对600户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 可以看出全县农户投入产出情况如下: (1) 水稻:在平均施用有机肥19 155 kg/hm2的同时, 分别平均施用纯N、P2O5、K2O 146.4、47.1、28.2 kg/hm2, 平均产量达到8 014.35kg/hm2, 产值17 631.57元/hm2 (市场单价2.2元/kg) , 成本13 532.1元/hm2 (含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 下同) , 投入产出比为1∶1.30。 (2) 玉米:平均施用有机肥14 925 kg/hm2的同时, 分别平均施用纯N、P2O5、K2O 124.50、39.75、12.30 kg/hm2, 平均产量达到6 053.25 kg/hm2, 产值14 527.8元/hm2 (市场平均价2.4元/kg) , 成本9 354.3元/hm2, 投入产出比为1∶1.55。 (3) 马铃薯:平均施用有机肥15 t/hm2的同时, 分别平均施用纯N、P2O5、K2O 69.00、49.05、27.75 kg/hm2, 平均产量达到21t/hm2, 产值48 300元/hm2 (市场均价2.30元/kg) , 成本14 604.3元/hm2, 投入产出比为1∶3.31。

2.3 历史施用化肥数量、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2.3.1 历史施用化肥数量。

长顺县2006—2010年全县农业化肥施用量 (按实物计算) 基本保持在1万t左右, 单位面积实物施用化肥用量维持在390 kg/hm2左右 (表2) 。

2.3.2 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长顺县2005—2010全县粮食总产量呈增加趋势, 平均都有10万t左右, 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在4 050 kg/hm2以上, 能够保证粮食的安全 (表3) 。

3 施肥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氮、磷、钾肥比例失调

目前, 有些农民仍按传统经验施肥, 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当前长顺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32∶0.19, 玉米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32∶0.10, 马铃薯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71∶0.40, 总体钾肥比例相对较小, 而水稻、玉米相对施磷不足。

3.2 施肥方法不科学

农民往往重底肥的施用, 但很少进行追肥, 这一方面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另一方面也会使作物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 影响作物产量;基、追肥不分, 施肥深度过浅。这种施肥方法极易造成化肥的挥发和淋失[4,5]。

3.3 中、微量元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根据“最小养分定律学说”, 不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即使氮、磷、钾的施入比例合理也会影响作物产量。

4 施肥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 节约成本, 增加效益,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在粮食生产上除了选用优良种品、加强病虫害防治外, 应重点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通过近几年来测土施肥项目的实施, 全县采集了大量的土样化验分析, 开展水稻、玉米、马铃薯3个作物的大量田间肥料试验。经过分析整理, 结合长顺县实际, 对水稻、玉米、马铃薯3个作物提出施肥建议见表4~6。

注:北部包括:马路乡、凯佐乡、广顺镇、白云山镇、新寨乡。中部包括:摆圹乡、种获乡、长寨镇、摆所镇、云盘乡。南部包括:宗坝乡、鼓扬镇、睦化乡、代化镇、交麻乡、敦操乡。下表同。

参考文献

[1]张少若.热带作物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薛凤莲, 张翠英, 张建玲, 等.包头市九原区农业生产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1) :23, 74.

[3]龚政.通江县农业生产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 2012 (6) :40-42.

[4]李达辉, 陈庆红, 周庆举.安顺农业生产肥料施用现状与对策[C]//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阳:贵州省土壤学会, 2012:3.

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0.概述

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相对于过去有了质的飞越,随着经济腾飞,农业生产越来越倾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在大规模喷洒农业、化肥及污水等垃圾处理不当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对土地、空气、水资源和生态平衡都产生了影响,对此应从农药、化肥本身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严格把控,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尤其迎从新认识科学化的施肥和喷洒农药技术的重要性,按大自然生态原理与农业技术结合产生有机农产品,科学有效的对农业土地及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是实施都可以阻止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1.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下面分为三点进行分析:

(1)土地资源污染,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但这样的数据没能一直维持,因为在2009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退耕、沙漠化和灾化的发生让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在2008年末时只剩下了约18.3亿亩,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 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 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

(2)水资源污染,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一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的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国化肥使用量40.0 t/km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规定的22.5t/km2的上限”[1]这样的用量直接将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其造成这些污物与水源溶解发酵变质,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让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水果蔬菜,但使用后的农膜确实实实在在的白色垃圾,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都让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

(3)空气资源的污染,空气作物我们每时每刻生存的必须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北方地区大面积雾霾就是空气污染的最有利证据,雾霾虽然不是农业生存污染空气导致的主要原因,但是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靠秸秆生活或者喂牛养羊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电器化所替代,所以导致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和焚毁,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一部分会落到河流里,另一部分就会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以上几点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危害到环境的几种主要内容和现状。

2.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从上面的现状来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在“海、路、空”三方面都已经被染指,如果要治疗这种环境污染情况可以分为两方面入手

2.1建立法规改变思想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现状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应当在农村的中小学校里开始普及环境保护常识和知识,还应经常性的的对乡镇尤其是农村的农业生产者宣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2.2改变现有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 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脱离原来的“以多靠量”的喷洒模式,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样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争取早日走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除了农民和生产者,政府及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认识和意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把工作重点设定在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建设,而忽略了保护环境是一项关于生存状态和造福子孙的必要性,所以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可循环性的农业生产经济利益链是今后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5篇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业务的不断发

展,农业银行.信用社现行的内部管理机制已与目前

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内部经营管理反映出来的 问题不少。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刻不容

缓.本文就当前农业银行、信用社内部管理的现状和

对策作粗浅的分析.

一、间囊与原因

(一)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相互镧约

的内部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

1、现彳予的规章制度束达到严密化、规范化、科

学化的要求,如考棱办法不完善,奖惩翻度不健全,奖金分配仍是吃。大锅饭 I贷款 三查 制度没有

硬件 规定,缺乏统一的运行程序.数据、信息、分析评估不规范、不齐全,存在较多的漏嗣.以致形

成不少呆滞、呆帐贷款,成为阻碍农行正常经营的一

大顽症。

2、各种制度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在制

度执行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时有发

生。如会计出纳违章操作,成了各类经济案件发生的 诱因;贷款管理中不按章办事.贷救调查、审批 一

言童、一支笔 t从而出现以贷谋私现象 在 教育、清理、整顿 活动中查出丙村信用杜李某贪

拧、挪用65万多元的太案件.我们通过认真分析.

问题的棍子出于管理监督机制不完普等掘嗣上。李某

贪污挪用资金的手段是自制支款凭证,盗支客户存

款、存支不报帐、收日贷款本息不入帐.犯罪原因主

观上是珐铀蕊念谈薄.喜观上的原因是管理监督机翩

上的漏洞.其所在报帐站.实质是单人分社,且李某

自参加信用社工作近三十年一直在同一个岗位,虽热

进行过多捷检查,仅仅流于形式,作案十年一直未被

发现.事实证明.以上问题发生的原因.一是在制订

规章制度过程中,投有按照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

要切实可行、便于考棱的原则去制订}二是偏重于规

章制度的制订及对问题出现后的事后查处,忽视了执

行制度过程中的检查督促,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

制,不能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

(=)基层营业机构人员步、工作量大 且政

治、业务素质低,影响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经营管理

水平的提高。

首先,部甜基层单位领导政治、业务水平不高.

影响基层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基层

业务人员中新手多,缺乏必要的培训,远不能适应改

革开放形势F业务发展的需要.加上基层人手少,职

工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如会计出纳“四职一交

叉 制度.往往由于人员步.素质低丽不能严格执

行。再如信贷管理方面块员严重.按要求.信贷员应

占全行干部职工总数的20,凡一百万元贷教以上

的企业要派驻一名信贷员.当前要求实行。审贷 分

商制虚,这些都因人力问题提榛见肘而难于实施。

二、对簟与建议

为了适应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业务不断发展

的形势要求.笔者根据该行实际.就如何建立和健垒

各项制度,强化农行、信用杜内部管理提出如下建

议.

(一)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相互制约

的内部管理机制。首先,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应加以修

订完善,井增订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在修订和增订过

程中.应从实际出发,坚持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

要切实可行,便于考核帕原则。针对 正之风的诱发

点,建立和完善信贷、现金、开户、结算荨方 的 阿公开一监督”办事悄度,以防止经济案件的发

和减少信贷资金的损失 第二、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的责任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要使每个干部职工既有

压力,又有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有效管

理的日的。在信贷管理方面,应积极推行贷款 三

查 分离耐度,即调查、审查、批准 权”分离.

各尽其职t各负其责。基层营业所每发放~笔贷款,都要有信贷员的调查意见(并怍为资料留档),然后

交由贷款审批小组进行审查,最后由所主任批准。信

贷员负事实责任.贷莪 批小组负 查责任,所主任

负贷款决策责任 这样,可不断提高贷款管 水平,有效地防j J 以贷谋私” 鼐发 :,挺尚费教安全系

数。第三,强化内部检雀督 机制。箭 机关应成立

检查监督机柑,与业务都rJ的自我监督 我约束机

制紧密结合起来,发挥银行检查监督机制的总体功

能,切实纠正有章不循,违章不宠的状况。在会计出

纳管理工作中,方面要发挥自我监督作用,抓好基

层所社内勤主任坐班制度建设。内勤坐班主任应负责

日常内勤_r作的检查督促 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

执行;另一方面,支行机关要成立以稽核审计、纪

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的执行制度检查领导小组,定捌

巡回检查.严格执罚,井配备会计辅导员巡回检查辅

导,提高会计出纳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第四,推行

机关与基层 三责任一联系”制度,即支行机关股室

与基层所社挂钩,实行贯彻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和各项

规章制度责任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完成业

务指标责任制,奖金与所社的工作优差相挂钩 以促

进机关转变作风,经常探入基层检查工作,帮助解决

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二)必须建立一立有较高政治、文化、业务素

质的农村金融队伍。人的索质是管理工作中摄税擞的 因素。如何建立一支有较高政治,文化、业务素质的 农村金融队伍,以适应当前第二个改革浪{;lI的形势?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当前,农行系统存在着

干部能上不毙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在干部选拔上

受传坑观念的影响.求稳怕乱,不敢大胆起用人才,搞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笔者认为,在德才兼

备的原则下,要注意把那些锐意改革进取、能够开拓

新局面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大胆使用那些

有本事、肯干实事的同志。搞经济建设,必须掌握经

济规律t搞银行工怍.就必须懂得银行业务,特别是

在当前商品经挤日益发展,金融资产多元化、服务手

段现代化、各种管理科学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的情况

下,还要具备开拓新业务的能力 造就要求我ff_在识

人、选人过程中,必须在 持政精标准的前提下,对

那 具有真才实学的干部蚕之以币往.为他们提供一

个旌展才华的★地。『可时,还要日I^竞争机制。积擞

推行干部招聘、聘任和任期考核制度,实行干部职务

与待遇互相挂钩.在任职期问享受相应的职务待遇,任期届满或调整职务则按新职务享受其相应待遇的办

法。还要进行干部职工年终考核制度。强化监督制约

机制.在这方面,采取素质测评 个人述职,群众评

议 领导鉴定相结合的办法 考核各级人员的 毽、能、勤、绩”,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工今后提拔晋

绒、奖励、欹岗和处罚帕依据.真 做到 能者上,晰肯下” .健使人才脱颡而 在改革JfJ f:制度方

面r要改变农柑系统。近米繁殖 弊端,扩大挪] 招

工的米源,I 社会.平等竞争.择优采用。H有在 同等条件卜,才能考虑照顾本系统I 部 }工子女帕就

业问题。建议上级部门多分配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大

q|等生到基层银信部门工作,逐步改变银信部门人员

素质低的状况。2,抓好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基层人

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重点抓三个层次:对束参加岗位

培训的基层领导进行岗位培训;对业务骨干按岗位规

范进行培训,使他们达到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人行的 干部职工,要搞好应知应会的适应性培洲 使他们尽

快适应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

地实行适时的的岗位轮换.以培养基层人员成为 全

面型 的人才,做到一专多能,解决人手少 工作多

的矛盾。

3、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越

深入,经济越发选,业务发展越快,越要做好职工思

想政治工作. 因为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机构.天天跟金

钱打交道t思想工作搞不好.更容易出事。所以,思

想政治工作时刻不毙放轮.要把它摆在各项工作的首

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1lIf强对政工人员的培

训.造就一批学识广博、政治过碰的优秀人才充实政

工队伍t以利 【:作的开展。其次,实行思撼政治工作

考核;目l度.用量化的指标考核这项工作,保证经常性

教育得以进行。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工作

落到实处。譬如.制定政怕学习的. 体规划;开展领

导干部谈心走访活动;开展职工劳动竞赛活动;抓典

型教育;树身边榜样}组织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

提活动t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为基层

办实事t想方设法改善基层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和

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等等.发挥思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6篇

学院:农学与植保学院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1001班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对于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面对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以及伴随着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不断加剧,节水工作也不断加深,中国的水资源能否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节水农业不断发展深化,本文针对当前节水农业灌溉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策问题从不同层面上分析了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的历史背景、节水农业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喷灌、滴灌、微灌技术的实施前景等多种问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节水农业的内涵,对其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字:节水农业灌溉中国的水资源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很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地下水漏斗区扩大、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尽管中国农业缺水与用水效率不高并存,但是从以往经验分析,农业节水仍具有较大潜力,发展节水灌溉是必由之路。

节水农业的内涵

1、节水农业的兴起背景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从古至今都对农田水利建设十分重视。据史籍记载,我国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兴建灌溉工程以利农业,其后经过秦汉时期、隋唐至北宋时期、明清时期以及20世纪初期几个迅速发展的阶段,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灌溉面积约占当时耕地面积的16%。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灌溉面积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一个更为快速的时期。经过30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我国的灌溉面积具有了世界第一的规模,对于保障粮食生产、满足迅速增加的人口粮食需求及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灌溉面积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利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根本出路,这成为了专家以及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我国水资源的供给形势及农业用水的现状,一些专家呼吁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并很快得到了普遍的响应,取得了认识上的高度一致,认为在我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不仅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只有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平衡与高效利用,满足农业、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不断增加的需求。从而保证农业及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对节水农业的几种认识

对于节水农业的内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栗宗松先生根据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水资源紧缺状况,认为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在文章中指出“照搬国外一般性的节月用水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审时度势,实施节水灌溉,并上升到以之导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灌溉农业的高度,定为国策。”栗先生的论述重点强调了过量的用水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认为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于节水农业,贾大林先生给出如下的定义,“所谓节水农业,是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益的农业,也可以说是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的结合,因为没有不用水的农业,灌溉只是人工补充降水对农作物个生育期需水的不足。节水灌溉农业是从灌水技术、灌溉制度和灌溉管理上力求节水。旱地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的农业,也可以称之为雨养农业。它是利用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生长措施力求增产的农业,两者结合起来形成节水农业的整体,通过节水灌溉措施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用节水农业的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刘昌明先生指出,节水农业并不是一种与灌溉农业或旱地农业相脱离的全新的农业类型,而是它们在节水要求下的发展形势,其主要的任务应是提高灌溉用水或天然降水的有效性,因此认为“节水农业是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类型,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采取农业和水利措施,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农业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通过治水改土、调整农业上产结构,改革耕作制度与种植制度,发展节水、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以上三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节水农业的概念和内含进行了阐述。都有其特有的理论根据和合理性。

农田节水发展状况

现状:(1)2007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52亿亩,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40.7%。在全部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中,渠道防渗控制灌溉面积15087万亩,占42.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8361万亩,占23.7%,喷、微灌面积5780万亩,占16.4%,其他节水灌溉工程面积6006万亩,占17.1%。(2)2007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94.5万亩,其中:渠道防渗控制灌溉面积696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65万亩,喷微灌面积412.5万亩,其它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1万亩。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用于节水灌溉的总投资约130亿元,其中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70多亿元,其余为贷款、灌区、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

存在问题:(1)缺乏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投入严重不足。田间节水工程投入不足,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中央对田间节水灌溉投资规模小,地方和农户的筹资能力不足,田间节水灌溉发展滞后,面积增长缓慢。

(2)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管理主体缺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兴修的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由于所有体制与农村土地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没有解决,维护管理责任很难落实,造成节水灌溉工程,有人用,没人管,老化、损坏严重。

(3)用水户参与管理发展不平衡。近几年,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势头良好,对推动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织机构不完善、组建与运行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对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可操作的配套政策;灌溉设施老化失修,工程配套程度低,运行成本高,协会经费来源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发展。

(4)节水灌溉监督制度不完善。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很多社会、生态问题。目前,不少地方没有节约灌溉用水的政策机制,对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漏斗逐年扩大等水资源恶化问题,缺乏有效的监测、控制手段。对节水灌溉设备生产检测、销售环节监控薄弱,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工程不能良性运行。

(5)节水相关政策不配套。节水政策不完善,缺乏对农民节水和用水户节水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影响节水灌溉系统效益的发挥。

对策及措施:(1)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丰富项目建设和示范内涵。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结合起来。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促进农村生产能力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民主化管理、农民素质的提高、村容整洁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结合,开展试点示范工作,赋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更丰富的内容。

(2)调整布局、突出重点、减少项目数量,扩大示范规模。调整示范项目的布局,突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用水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建设节水型社会为重点,减少项目数量,扩大国家投资数额,丰富项目建设内容,以建设能完整覆盖若干个村的节水灌溉工程为规模,扩大其整体示范效应。以便进一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发挥示范工程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规模效益。

(3)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示范项目投入的力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并持续加大对示范项目的投入。建立促进配套资金到位的政策与有效措施,合理调整地方配套资金所占比例,对贫困地区的配套比例应适当降低,加强对配套资金落实的检查监督和完善管理办法。另外,积极探索和建立农业用水的水权有偿转让机制,完善水市场,使通过节水后的水权转让筹集发展节水灌溉的资金。

(4)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可持续性。为保障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正确选择建设地点和建设方案,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加快项目工程管理改革的步伐,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用水计量设施,优化配置水资源,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针对项目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开展试验研究和效益观测,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的力度。

总结:

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带有明显公益性质的事业,要明确个人在节水农业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力,是节水农业发展所需的投入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段爱旺、黄修桥等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高效用水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11出版

[2]栗宗嵩节水灌溉的水调度理论基础初探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3]水利部水资源公报编辑部. 2000年水资源公报.2001

[4]路明副部长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现场会议上的讲话,1999

[5]山仑,康绍忠,吴普特 中国节水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7篇

姓名:格桑拉姆

班级:农学

学号:11-3班 201161

53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和其在产业结构中附属地位,他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农业存在的各种弊端,如政府行为不当、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生产要素短缺、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生产要素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问题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它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包括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商贸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和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①

2、意义

2.1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土地流转所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参与农业企业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生产活动,实现就地就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2.2促进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相比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特别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投资环境欠佳、国家发展战略倾向等问题的存在,农业和农村“缺血”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瓶颈”。相比之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政府部门积极地政策导向,能够得到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为产业化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这些积极因素促使农业和农村日趋成为社会资金流向的重要领域。随着资金、信息和技术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逐渐壮大自身规模,完善投融资和利益分配制度,进而激活农业、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活跃农村经济。

2.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性因素。解决这一问题,要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把农民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带动农村道路通讯、仓储流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区域经济中心,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从而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4与乡村旅游结合,形成规模产业集聚。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农业产业化可为乡村旅游提供产业基础和景观背景,有些农业项目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乡村旅游可提升地区知名度,促使乡村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流入。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有利于乡村地区旅游企业摆脱“散、小、弱”的不良局面,提高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避免人口过度向城市流动;有利于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提高特色产业边际效益,提高农业、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二 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趋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继续完善等。②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行为不当。由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地政府均对农业产业化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往往会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带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比如有些政府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建立当地的所谓支柱产业,结果导致好心办坏事。有的地方空喊口号,不干实事。从实践看,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致力于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2、生产要素的短缺。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级生产要素的获得对农业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级生产要素的匮乏也会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高素质人才不愿留在农村工作的现象在我国已存在多年,形成了城市中工作岗位不足和农村中人才不足的矛盾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资金问题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农业企业本身就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把资金贷给农民,即使贷给农民也大多数是以农民整个家庭财产作担保,再加上税费改革、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农业产业化进程也就被阻碍了。

3、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但是,我国目前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和农村市场的管理滞后上。目前,我国农产品商品率还相对较低,除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内地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外,大多数农村仍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为社会提供的农产品很少,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这些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4、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基础上的,农业劳动力是主体。因此,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农业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题及农业劳动者自身的保守性,劳动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从整体来说不高。实践证明,只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把农业这个主业搞好,工商业的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各国实践都证明,政府能否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应改变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工作重点和方式。政府不能不看市场而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来强迫农民搞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地方特色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地方政府要采取的工作策略也要有所不同。

2、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一是要形成科研合力,引导龙头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之间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形成资本合力,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与企业、农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合理的政策,想农民之所想,解决企业、农民的燃眉之急。

3、创新新理念,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粮棉油的生产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增收,而增收必须得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的农产品需求,只有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产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就是把农业看成是一个产业体系、一个循环系统,包括种子种苗业、加工流通业、产前产后服务业等等。不能把农业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农产品供给,还要看到它的生态价值、旅游功能和教育功能,形成农业的一站式服务,秦皇岛的集发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集农家饭店、观光旅游、生态种植、企业经营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农业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文钰 农业产业化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

2黄鹏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2)

3.宋青梅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山东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004(1)

4.罗瑞生 试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长春大学 成人教育学学院,吉林 长春 2011(12)

5.王永光 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期刊论文]-中国国情国力2003(11)

6.徐小军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与职能走向[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4(3)

7.刘勇兵.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

8.胡爱国 推进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山东农机化2006(11)

9.刘学文 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

(7)60

10.唐义国 对农业产业经营的思考.农村经济,1999(10)12-13

11.苏畅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7(5)

12.刘遵峰.杜丽娟.李瑛.L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发展策略[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对策

前言

当前, 随着我国为农惠农政策的开展, 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产, 并在农业生产中得以迅速的推广, 极大的促进了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致使农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 不仅造成了人身财产上的损失, 还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 如何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成为了农机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期, 我国已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来强化农机生产的安全管理, 但是, 由于农业的主要生产范围在农村, 这种广泛的分布状况致使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针对性, 因而如同虚设。很多地方政府缺少对农机生产安全隐患的重视, 也没有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因地制宜的完善, 而农民自身的知识文化素质与使用农机技能的水平过低, 在没有必要法律约束的状态下, 会抱着侥幸心理钻法律的空子, 这必然会增加农机生产的安全隐患。

1.2 农机使用者缺少必要的安全与法律意识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也是农业机械的直接使用者, 其意识形态直接关系到了农机生产的安全, 也影响到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 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在思想上只是单纯的认识到农机生产的效率, 却忽视了农机生产的安全问题。因此, 在农机安全驾驶的相关教育上很少有农民会重视, 也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 其相关方面的法律意识也十分单薄, 这就阻碍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1.3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

由于当前我国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过低, 致使管理的设备与技术过于落后, 相关管理人员在缺少必要经济支持的状况下, 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进而阻碍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农机使用数量的逐年增加, 致使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大, 年检工作开展不到位, 农民自觉参与年检的意识淡薄, 致使无牌无证驾驶情况泛滥[1]。

1.4 关于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力度过低

目前, 由于在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 很多地方在宣传工作上所使用的方式过于传统, 宣传对象过于单一, 并且很多时候都是应付了事的走过场, 致使农机使用者缺少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使农机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 为农机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

2 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途径

2.1 完善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要求做到以下3点: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是要掌握农机使用的基本信息。这就要求要根据当前农机使用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分类, 根据安全隐患的轻重进行划分, 从而完善相关的法规;做好相关的控制措施, 根据安全隐患的发展特点严格把关国家在生产农机时的质量与性能, 以确保从根源上杜绝隐患的发生;要确保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范围与力度, 尤其是要加大对私有农机的管理。

2.2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2.2.1 要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力度

由于我国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晚, 致使遗留问题与新问题并存。因此, 这就需要不断的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确保抓住安全隐患问题的重点, 找到管理工作中的弱点, 从而不断地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2 要做好农机生产安全的防范工作

这就要求要建立农机安全预防机制, 以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做到有备无患, 将安全隐患及时扼杀在萌芽中;与此同时, 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并做好关于农机生产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 从而确保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 强化管理力度[2]。

2.3 完善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只有完善当前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才能确保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实, 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结合当地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要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 以保障农民人身与财产安全为己任, 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并在加大对农民安全教育的同时,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从根本上规范农机生产秩序, 确保农机生产的安全。

2.4 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力度

针对当前农民文化素质不足与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显现, 需要不断的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工作, 使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 提高农民生产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这就要求要针对从事农机生产的人员, 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 从而提高操作者的知识与技能, 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与此同时, 要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基础上, 严格管理农机设备, 如加大对年检、挂牌以及驾证等方面的管理, 并做到从严治理, 确保培训工作能够真正的发挥出作用[3]。

3 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农业机械化范围的不断扩展, 为了确保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 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并完善相关管理机构, 加大宣传工作的开展力度, 以在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费海生.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与对策的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 11 (10) :33-34.

[2]付驰威, 刘源.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J].湖北农机化, 2014, 1 (04) :144-145.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9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业务;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6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气象业务是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而提供一些服务,如对森林火情进行检测、对气候资源进行分析、为生态环境服务以及预报灾害性天气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使得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性因素,给农业气象业务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如何有效推动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

一是农业气象业务体系逐渐完善。当前,我国的气象业务体系已形成了一个县、市、省、国家四级业务布局,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专业化的观测网,以便对生产气候条件以及农作物进行有效观测;二是防灾减灾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探空站以及气象观测站的科学建立使得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更为精准,这使得各相关部门能够更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防灾工作,对于保障农业的生产效率十分有益[1];三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突破性的提升。在先进科技的支持下,我国大部分省市已开展了高炮增雨作业,其作业范围及作业内容也有了较大的扩充,人工影响天气的水平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

2 当前农业气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气象业务的不断改革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进步与突破,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业气象观测的基础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站点的布局与观测项目、观测频率都欠缺合理,未能满足当今农业生产的需要;其二,农业气象服务的范围较为狭窄。大多数农业气象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棉、粮、油料的生产上,而对其他方面的服务确实少之又少,甚至存在服务空白;其三,农业气象专业人才不足。当前我国各农业气象队伍广泛存在人员结构不稳定、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未能满足现代农业气象业务需要。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气象业务整体水平的提升,对我国的农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十分不利。

3 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趋势

3.1 科研与业务相结合

在相关科研项目成立之初,就应当以农村和气象业务的实际为重要依据,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与建设。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以农户的实际需求为重要方向,运用多种信息传播媒体或传播形式将服务信息尽快的传播出去,以将科研成果有效的转化为提升农户生产效率的一种重要保障,进而为农民、社会乃至国家创造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3.2 重视业务产品的创新

针对于我国当前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未来几年我国各级农业服务气象机构应当在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的特长以推动农业气象业务的创新,将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以及服务水平进行有效提升[2]。与此同时,产品要向精细化与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尽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的满足农户的农业生产需求。

3.3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的基础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农业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调整,相关观测站点、观测项目数量以及观测时次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大。同时,农业气象监测仪器也将会得到不断的更新,实现自动化的数据信息传输。另外,农业气象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之间的联系也必将会越来越紧密。农业气象业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农业气象业务也市场需要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为此,为了适应农业气象业务综合性强的特点,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在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后,还应积极吸纳气候、人影等相关学科的业务优势,并与其密切合作[3]。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气象业务作为保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农业气象业务的重要性,并在深入研究、了解农业气象业务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将科研与业务相结合、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的基础建设并重视业务产品的创新,根据气象发展战略和农业发展需求展开相应的农业气象业务工作,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将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进而有力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健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石立,马玉平.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我国农业气象业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思考[J].气象,2013,(06).

[2] 金志凤.“上海区域农业气象业务系统”项目验收、鉴定会在我省召开[J].浙江气象科技,2014,(04).

[3] 管丽晶,王旭,刘旭升,范厚谨,胡兴才,李京平.县级气象业务网络日常维护技术初探[J].农技服务,2013,(04).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10篇

7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出现异常天气,总体上呈现“南旱北涝”。从南旱看,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局部地区由于高温热害,导致水稻花粉败育,结实率下降。同时,高温干旱也影响旱地玉米灌浆成熟,一些地区双季晚稻因缺水栽插困难,只能改种。可喜的是,从17日开始,南方高温开始逐步减弱。从北涝看,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5成,造成低洼地块农作物受淹。但总体上利大于弊,特别是东北西部传统旱区玉米、水稻长势明显好于常年,搭起了丰收的架子。

从全国看,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玉米长势好于去年,加之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只要秋粮科技抗灾措施落实到位,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还是有基础、有希望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秋粮生产,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秋粮生产。

目前,“立秋”已过,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时间,秋粮生产进入最关键时期。农业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集中力量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协调,强化责任,尽快把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病虫防控的补助资金,尽快落实到专业化服务组织,支持开展统防统治。改种补种的补助资金,细化实化方案,尽快落实到村组和农户,支持农民搞好生产自救和灾后生产恢复。

二是强化抗旱防涝。加强监测预警和灾情调度,搞好科学防灾,落实抗灾救灾措施。抓好灾后生产恢复,对因旱涝绝收的重灾区,做好农资调剂调运,指导受灾农户及时改种短生育期农作物;对轻灾区采取综合促成熟技术,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三是强化病虫防控。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对重发区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17号,我部将在湖北召开南方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对病虫害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

上一篇:关于小乌龟作文300字下一篇:七度空间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