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小二时论文

2024-05-23

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小二时论文(精选5篇)

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小二时论文 第1篇

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个人从小时候起就应进行美育,那么在幼儿园小班进行美育活动更显得迫切了。小班所进行的美育的重要途径即是: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是小班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常会出现孩子“不敢”动手,“懒得”动手,“无从下手”的现象,这大大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那么怎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小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快乐地学画呢?我觉得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渗透游戏因素,在游戏中“玩”绘画,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应从视觉角度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和材料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知识经验缺乏想象力弱。在绘画活动中一般不愿拿笔,有的甚至有思想负担一看见笔和纸就哭,直叫“我不会”,真叫人头痛。他们对美术活动越缺乏目的性,不会做意志上的努力,而完全依靠外界环境与教学中提供的各种感兴趣的刺激,才能激起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创设游戏情境,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再说小班幼儿刚刚接触到美术活动时还没有经验,兴趣尚未稳定,随着环境和各种刺激他们就会逐渐对美术活动感到饶有趣味,带着喜好的积极情绪,热心愉快的参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游戏法”让美术活动过程是游戏的过程。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画画、做作、玩玩中进行,这可以使幼儿自然、轻松而愉快中获得绘画知识,提高绘画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 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游戏的导入能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纸画活动“帮妈妈绕毛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毛线”,学习画圆圈线。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

二、贯穿整体思想,优化教学方法

我首先注重的是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画。当幼儿拿着画笔乱涂乱画初出效果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惊讶、喜悦。伴随着这种愉快的经验,他们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有了兴趣,就可以传授幼儿简单的绘画技能。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是提高幼儿绘画自信心的首要条件,孩子掌握了简单的绘画技能,就不会在胆怯和不自信。与此同时我们应时刻鼓励幼儿:“画自己喜欢的画”不断给幼儿创造机会,从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选择游戏性的教材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对于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来说,选材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教师只是盲目地根据目标或者活动进度来安排幼儿的绘画活动,这样很多内容较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在选择幼儿的绘画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必须具有游戏性,但我们在选材时,也并不是不考虑目标了,我们应该在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做到以下三点: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应从幼儿的喜好角度选择题材。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活

动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由于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并具有游戏性的题材。

2.抓住教育契机,在游戏中找教材

游戏是小班幼儿主要的活动,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组织幼儿玩了许许多多的游戏,殊不知在这游戏活动中暗藏着许多绘画教学内容。如,我们在跟小班孩子玩音乐游戏“网鱼”,我们就可以让幼儿学画斜线—“鱼网”;在玩体育游戏“老鼠笼”中,让幼儿画横线、竖线当作“画栅栏”等,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教学内容。

3.注重绘画材料的丰富性,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

小班时期的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支配能力差,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绘画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为幼儿提供各种“蔬菜、瓶盖”等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棉签让幼儿点画;提供毛线拖画;提供吸管吹画等。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活动,提高绘画创造能力

有了好的题材,还必需进行合理指导,这样才能实现选材的价值,达到学习的目标。游戏是小班幼儿的主导活动,他们好动、好模仿,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因此我们在指导上应让游戏贯穿幼儿绘画全程中:

1.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在活动的开始,应以游戏的口吻导入,应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各种游戏、故事表演等形式引入,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利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可以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而绘画活动中有些技能练习是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利用幼儿喜欢游戏、喜欢模仿、爱表现的心理,巧妙地把美术活动融合在游戏中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种技能。如绘画活动“小鱼吹泡泡”,活动一开始,我吹出了很多泡泡,让幼儿追泡泡、抓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并用儿歌小结:“吹泡泡吹泡泡,吹出许多五彩泡,有大有小真漂亮,飘来飘去飘上天”。幼儿由此对泡泡充满了兴趣,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幼儿帮助小鱼吹泡泡,幼儿饶有兴趣地在纸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高高低低的彩色泡泡。第一次作画,幼儿就显得比较大胆,画面色彩鲜艳,画完后我还让幼儿互相说说谁吹得泡泡最多,谁的泡泡颜色最漂亮,这样不仅满足了幼儿生理、心理的需要,更激发了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在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到是在游戏,没有压力,没有任务,自始至终都很轻松、快乐,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绘画基本技能,而且对绘画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绘画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如在手指点画《小蝌蚪》中,我先引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观察挂图,并示范手指点画,并配上儿歌“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幼儿在儿歌的提醒下表现得很投入,在不知不觉中,就在画有荷叶的纸张上画满小蝌蚪,并注意画面整洁,然后小朋友戴上头饰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又如小班幼

儿绘画时经常会一支彩笔用到底,不知道调换颜色进行绘画,我就对孩子们说:“黄色笔宝宝表演累了,要回家休息了,现在该轮到红色笔宝宝上台表演节目了”等等。游戏化的指导语言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美术技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三、引导幼儿在游戏环境中发展美术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苹果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玻璃珠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对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促进健康发展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客观、公正、公平、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宜采用横向比较等评价方式。我认为游戏化的绘画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我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都会努力地去准备一些与绘画内容及其相关的物体形象,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后,每一次的作品讲评,幼儿都充满着期待。我想:游戏化的评价可以避免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

总之,在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性的美术活动中快乐地绘画,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玩中求进步,这样的绘画活动会是一件快

乐而富有成效的事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教给儿童基本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幼儿感受生活之美,创造未来之美的能力。

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小二时论文 第2篇

小二班

王红英

幼儿园小朋友都喜欢游戏,这是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性表现的需要,幼儿创造性表现的内部心理因素之一是愿望,可以说,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这种愿望就是游戏。小班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差,绘画技能较低,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不仅磨灭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自信心受到冲击,以致绘画技能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幼儿的绘画过程看作是游戏的过程。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运用游戏化语言,让幼儿感到绘画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小班幼儿的观察力比较直观,生活经验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产生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的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例如:“青蛙妈妈和宝宝”、“小白兔吃青草”、“小猫吃面条”、“我帮妈妈绕线团”、“气球飞起来啦”、“好吃的汤圆”等等。有了幼儿感兴趣的教材,才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例如:为幼儿提供各色的剪成条状的皱纹纸,让幼儿揉成团进行粘贴、装饰绘画作品;提供各种形状的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各种大小的珠子放在各种容器里让幼儿进行滚画;提供毛线进行拖画活动及让幼儿进行粘贴画;提供吸管让幼儿进行吹画;提供棉签、各色颜料让幼儿进行点画、涂色等。又如在滚画活动中,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珠子及容器,在容器里放进一张白纸,将蘸了颜料的珠子放进容器里,幼儿手拿容器左、右、前、后进行摇动,白纸上就会出现各种线条或图案,而且色彩丰富美丽,接着有的幼儿还用皱纹纸揉成团在纸上进行粘贴,用棉签或油画棒在纸上添上几笔,就变成了花园、七彩小路、花布、手帕、小鸡躲雨等一幅幅栩栩如生、有趣的作品,孩子们兴致极高,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露出喜悦、成功的笑容。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继续作画。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作品,让幼儿觉得绘画就是在“玩”游戏,同时让幼儿感受绘画是件快乐有趣的事情,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在绘画活动中运用游戏性语言。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只有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孩子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绘画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地尽情发挥。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引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绘画活动“气球的一家”的开始部分,我先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气球吗?气球是怎么样的?然后我再给幼儿边画气球边讲故事:“今天的天气真好,气球宝宝们跟着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到天上玩,它们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真开心。宝宝们真淘气离开了妈妈,有的往下飞,有的往上飞,有的被风一吹,翻起了跟头,差点摔到地上。爸爸妈妈真着急,可它们却觉得真好玩,一点也不害怕。”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画气球的兴趣,孩子们个个也能边讲故事边画画,画出各种形态的气球,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绘画活动中,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画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需要运用游戏化语言进行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例如:在“小猫吃面条”活动中,以前我们班王波小朋友画一半,就不画了,坐在一边玩笔,我就说:“小猫不高兴了,它说面条太少了,我还没吃饱呢?王波小朋友请你帮帮忙,再多画些面条,我好吃个饱,好吗?”王波小朋友听了,高兴地说:“好的!”说完,马上拿起水彩笔画了起来。我赶紧说:“小猫谢谢王波小朋友。”王波小朋友高兴地说:“不用谢。”说完继续认真地画面条。有了教师游戏化语言的提示与鼓励,让幼儿感觉绘画是在游戏,从而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四、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绘画技能较低,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在进行“吹泡泡”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师边玩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大小、形状及在阳光下泡泡的颜色。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画圆的技巧,并启发幼儿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感知色彩的美丽,画出不同颜色的泡泡,这样既能引导幼儿学习画圆的技能,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又如:在进行“可爱的小鸡”活动中,先组织幼儿到饲养角和小鸡一起玩。通过观察、触摸、喂食,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感知小鸡的生活习性和小鸡走、啄、跳的动作,并能画出小鸡的各种形态。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绘画技能。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 第3篇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绘画内容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幼儿园是死幼儿园,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要源于生活。艺术同样源于生活, 一幅优美的画卷都是艺术家们从生活中, 不断观察, 发现想象再经过思索创编而成的, 所以幼儿老师就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绘画内容。

1. 选择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内容。

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 幼儿生活经验较少, 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内容时, 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 我们就可以设计“让小兔走在草地上”———画小草、“小熊吹泡泡”———画圆圈、“小蜗牛的家”———画螺旋线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 如“我帮妈妈绕毛线”、“小圆糖”、“画葫芦”等。

2. 选择的内容必须具有游戏性。

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幼儿所喜欢的, 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如在涂色练习中, 为了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技法, 我让幼儿“拖地”:“一定要一点一点都拖到, 这样才能露出漂亮的地板来。”对于幼儿涂色的空隙, 我提醒他:“这儿还有灰尘, 快拖干净。”……幼儿操作完后十分兴奋地说:“我看到美丽的地板了!”这时, 幼儿感受到的是一种游戏的快乐, 而丝毫没有感觉到涂色练习的枯燥感。

3. 创设情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幼儿天性好动,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挖掘教材中适合幼儿活动的一些因素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比如, 我在上《螃蟹》这一课时, 想到孩子们虽吃过螃蟹, 看到过螃蟹, 但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观察过螃蟹, 于是特地买了几只螃蟹以供幼儿观察。“今天, 螃蟹家族也来到我们小朋友的身边, 它很想和我们交朋友, 不过它有个要求, 就是你必须认识它。”幼儿仔细地观察, 并进一步认识了螃蟹的特点。我通过实物这一直观的材料展示, 轻松地激发了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幼儿学好了知识, 就能画好螃蟹。

二、创设具有游戏性的绘画环境

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 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具有丰富材料、能充分满足幼儿探索、创造、表现欲望的, 且幼儿探索和创造行为不断得到肯定和强化的教育环境, 就一定能更好地把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1. 选择丰富有趣的材料。

幼儿动作协调性、操作能力较差, 因此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取得较好效果的材料, 才能使幼儿既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 又轻松获得成功。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 让幼儿画印章画;提供纸团, 让幼儿压印;提供玻璃珠, 让幼儿滚画;提供毛线, 让幼儿进行线拖画, 等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花”中, 我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 只需轻轻一喷, 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而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细心的孩子惊喜地发现烟火变颜色了, 红和黄、蓝和黄、红和蓝……幼儿乐此不疲地“放烟花”并自豪地说:“我的烟花变颜色了……”一个个都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 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 创设自主参与的绘画环境。

要让绘画成为一种幼儿自发的游戏, 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 让幼儿想画的时候有东西可画, 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的、不受拘束的绘画环境。放上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一面展示墙, 让幼儿想画就画, 并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 充分体验到自主绘画的乐趣。如在区域活动的美术区, 他们可以随时作画, 有了这种氛围, 幼儿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 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绘画的兴趣。

3. 播放音乐, 运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氛围。

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地安排, 构成艺术形象, 反映生活, 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它最能调动人的情感, 抚慰人的心灵, 渲染情感营造氛围。优美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美感, 生成一种积极的动力。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 再配上符合情境的音乐, 让幼儿沐浴在情感的暖流中, 激发学习兴趣, 将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中班的绘画活动《共伞》中, 我撑开一把大雨伞, 一边播放雷电交加、狂风暴雨的音乐, 一边随着音乐的变化讲述一个小朋友因没带伞所以焦急地在等待, 可雨下个不停, 但这个小朋友得到了帮助, 在雨中与我共伞, 没有被雨淋湿……此时幼儿产生了共鸣, 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在纸上淋漓尽致地画了起来。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 就会通过游戏活动学习、成长。

1. 以游戏口吻导入, 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好动、好模仿, 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 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 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入, 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中班的绘画活动“小兔过生日”中, 请小朋友扮演小动物, “小兔”邀请“小动物”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 并在“小兔”的要求下, 耳朵长在头顶上的“小动物”站在“小兔”的右边, 耳朵长在头两边的“小动物”站在“小兔”的左边。这时, 幼儿在讨论与排队中了解了各种小动物头部的不同特征。还有在绘画活动“帮妈妈绕毛线”中, 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毛线的模仿游戏, 在体验绕毛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 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毛线”, 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 可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 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

2. 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3—6岁的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游戏实现的, 只有在游戏中激发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才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在娱乐、玩耍中, 幼儿会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 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绘画学习。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可以在毫无思想负担, 自然、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得知识技能。幼儿年龄越小, 越没有明确的目的, 他们常常把绘画活动当做一种有趣的游戏, 绘画起来也就十分投入、大胆、无拘无束。例如, 在水墨画的活动中, 因为水墨画不像一般的绘画活动, 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练习就见效, 往往需要反复活动, 而过多的反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枯燥, 所以, 练习应当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 变换花样, 达到练习的目的, 在游戏中使幼儿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例如:在学习洗笔的方法时, 用大白鹅的形象来吸引幼儿, 让幼儿学做大白鹅走路的样子、游泳的样子、睡觉的样子, 一边玩一边学习洗笔, 让幼儿通过模仿学习毛笔的洗笔方法, 可以说是在学中玩、玩中学。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 他们生性好动, 敢于去画, 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 巧妙地进行利用, 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

3. 在指导绘画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并且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保持的时间很短, 因此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 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如在小班的涂色活动“苹果”中, 贝贝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 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她:“画一个老师爱吃的大苹果好吗?”她听了赶紧认真地涂了起来。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 对幼儿来说绘画本身就是游戏, 他们会在涂涂抹抹中表现自己的感受、心情, 享受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化的教材, 绘画活动环境, 活动过程, 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 这种游戏必将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7.

[2]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1.

小班幼儿如何在游戏中学习绘画 第4篇

【关键词】绘画活动;游戏环境;小班幼儿

创造性表现的需要时幼儿内部心理因素的一种愿望。涂涂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欢的,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些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进行创作。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调控能力都比较差,绘画技能也很一般。采用游戏化的手段和运用游戏化的语言,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感受到绘画是一种愉快的游戏,对他们的绘画技能的发展和绘画兴趣的提高都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就充分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幼儿的绘画与游戏进行融合,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绘画。

一、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内容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爱好、知识经验和技能各不相同,他们生活经历比较简单,生活经验积累较少,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产生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教学内容时,应该多选择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他们比较熟悉的材料。有了幼儿感兴趣的教材,才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绘画能力。例如:“可爱的小白兔”、“好吃的糖葫芦”、“美丽的小伞”、“气球飞起来啦”等绘画主题,就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选用的教学内容。教学中,从幼儿生活入手,他们的兴趣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表达往往有很多创新的成分。

二、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让幼儿享受到绘画是在游戏

由于小班幼儿对自己活动的控制盒小肌肉发展还不够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绘画材料不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让他们在自由的选择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表达,在自由的表达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并进而对绘画产生兴趣,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例如: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各色颜料,让幼儿进行蘸画;提供毛线进行拖画及让幼儿惊醒粘贴画;提供碎布和各色手工纸进行拼贴画,在拼贴画过程中让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拼贴,孩子们兴趣很高,露出喜悦成功的笑容,幼儿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来表现作品,让幼儿觉得绘画就是在“玩”游戏,同时感受绘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游戏性语言,创设游戏氛围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做一种游戏对待来实践。幼儿们在绘画游戏中感到无拘无束,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自己内心所想象的尽情发挥。在活动中,我们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引题,激发幼儿兴趣。比如:“在绘画活动中,皮球的一家”的开始部分,我先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球吗?皮球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给幼儿边画皮球,边讲故事:“春天来啦!天气真好,皮球宝宝们一起出来做游戏,他们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真漂亮。皮球宝宝们真淘气,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捉迷藏滚到草丛里,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引起了幼儿对画皮球的兴趣。画出了各种颜色、形状的皮球。

小班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有时画不完就不画了。因此,我们在绘画活动中,需要运用游戏化语言进行指导与鼓励幼儿。例如:“在漂亮的气球活动中,文文小朋友画了一个气球就不画了,就开始玩笔,我就说:“气球宝宝不高兴啦,它说:‘没有小伙伴跟它一起做游戏,文文小朋友请你帮它多画一些气球伙伴儿好吗?’”文文听了高兴的说:“好的!”说完。他马上拿起画笔画了起来,我赶紧说:“气球谢谢你。”文文高兴地说:“不用谢。”说完继续认真地画气球。通过教师游戏化语言的提示与鼓励,幼儿感觉绘画是在游戏,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四、调控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绘画知识及技能技巧贫乏,单纯进行教学技巧的讲授及训练,都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也容易让幼儿感觉枯燥,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绘画兴趣,所以尽可能地掌握技能,训练技巧。例如,单调的涂色不是小班幼儿所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进行绘画,如:“在进行好吃的糖葫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糖葫芦的形状、大小及颜色。让幼儿在游戏中品尝糖葫芦的味道,练习画圆的技巧,并涂上漂亮的颜色。这样既能引导幼儿学习画圆的技能,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绘画技能。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教学,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既减少了幼儿的学习压力,又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幼儿的绘画能力,从绘画中享受游戏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肖友兴.艺术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空间漫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年21期

[2]陈瑞华.生活化的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发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小二时论文 第5篇

体育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学习中运动,在运动中学习,也是我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一、在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知识

在体育游戏中,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得到了训练,同时还在游戏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知识。许多的体育游戏除了幼儿要动动小手、动动小脚,我们还提倡幼儿动动小嘴、动动眼睛。通过发挥多种感官,使幼儿在游戏中既获得了身体上的锻炼,也获得了智力上的提高。如,在传统的体育游戏“拍皮球”中,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5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四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四下”。在“长高了,变矮了”的游戏中,幼儿主要是随着老师的口令变换身体动作,一会儿变矮,一会儿长高,从身体的动作中初步理解了“高”和“矮”,孩子们在运动中有了切身的体验,在锻炼体能的同时学习了数学知识,感受了体育游戏的快乐。

又如,在一些体育游戏中,常常要伴随着儿歌进行游戏,在“开红绿灯”的游戏中,要求大家一起念儿歌“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在这个游戏中,幼儿既学到了儿歌,又丰富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知道了红灯停,绿灯行,停车的时候要脚踩刹车,遇上行人要按喇叭等基本的安全知识,这样的体育游戏很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也有利于幼儿掌握各领域的知识。

二、在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会轮流与等待

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并不是单独地游戏,而是与同伴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中,孩子们逐渐地知道了与同伴一起游戏是快乐的,知道了在游戏中如何与同伴进行交往。

户外体育游戏以遵守规则和安全为前提,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尤为重要。所以,活动前一起探讨活动的规则,比如,应该如何与同伴一起玩?哪种玩法是安全的?这就让幼儿在讨论中积极尝试解决方法,共同建立起大家都认为是合理的并愿意遵守的规则,这样他们就玩得更开心、更快乐,争抢、拥挤的现象也会少了很多。

在玩户外大型玩具时,孩子们总能有秩序地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攀爬、上楼梯,也能做到不推不挤,按照正确的方法游玩。当有个别幼儿违反规则时,孩子们还会主动跟老师反映,纠正他的不正确行为。在玩小型的木马玩具、摇船玩具的时候,因为能坐上去玩的人数有限,孩子们就懂得“你玩我玩大家玩”,他们会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商量:“能让我玩一会,好吗?”有时,他们还会运用数数的办法,等待的幼儿在一旁从一数到十之后,他们之间就进行交换,用这种方法进行轮流玩,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孩子们就是在这样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了排队游玩,学会了轮流、等待等规则。

三、在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有快有慢,协调性也不一样;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胆小,有的勇敢,所以,在户外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胆小的幼儿在参与游戏时,往往会退缩,不敢参与。有的孩子会觉得滑梯太高,而不敢向下滑行;有的会因为用牛奶罐搭成的小路太窄,而不敢走。《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我们“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个时候,我们就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陪着他们一起游戏,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先进行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活动,使孩子有成功感,有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他们挑战新的活动。在老师的鼓励下,和自己的反复练习下,少数胆小的幼儿都克服了自己的害怕心理,快乐地投入到了游戏中。

又如,在有些游戏中,幼儿也会面临失败,这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但是,游戏的趣味性又吸引着幼儿继续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得到了培养。如“网小鱼”的游戏规则是当念到“快快抓住”时,“渔网”落下,这时正好游过“渔网”的“鱼”就被网住,有的幼儿会因为自己被抓到而生气,不愿意继续参与游戏,这时,我就注意引导幼儿,告诉幼儿这是游戏的规则,要遵守游戏规则;也有的幼儿会不遵守规则,故意慢慢游,或还未到时就提前钻过去。他们面对游戏的诱惑,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在游戏中学会自我控制。

四、在与体育玩具的互动中,幼儿的动作技能获得发展

幼儿园的一些户外玩具,有攀登、有钻爬,有滑梯,在一次次的游玩中,孩子们学会了攀登、钻爬,随之技能也逐渐提高了。少数幼儿从原来的不会爬,到现在的自由上下和迅速攀登,在基本动作的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除了大型玩具,小型的一些运动玩具也能让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得以发展。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以练习投掷动作,又可以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圈,既可以玩套圈、滚圈,又可以将圈放在地上跳、双脚跳、花样跳、侧跳等,还能用圈玩“开汽车”游戏。在幼儿与这些小型玩具的互动中,发展了孩子们的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为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注意多提供材料,多创设情景,让孩子一边玩、一边思考:怎样更好地与材料互动,怎样自己变换规则,使游戏玩得更深入。

五、在体育玩具的一物多玩中,幼儿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

在体育游戏中,玩具是幼儿活动的媒介,不同的幼儿对同样的活动玩具有不同的认识,同一种玩具孩子们会有不同的玩法。有时简单的一种玩具孩子们就能饶有兴趣地玩半天。如,给孩子一个沙包,引导他们自由地玩,结果他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有的放在肩上、头顶上、手心上、脚背上走,有的抛,有的夹在两腿中间跳……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把简单的东西玩出了精彩。

由此可见,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多提供一些可“一物多玩”的玩具,给孩子创设一个可充分发挥的环境,让孩子在宽松的气氛中玩,激发孩子创造和探索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杨静.农村幼儿教育实践问题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

上一篇:名人教育格言经典语录下一篇: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