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2024-08-05

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精选6篇)

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1篇

专题4·离子反应重点探究

一、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三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一)滴加顺序与离子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两种试剂,由于滴加顺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现归纳如下:

1、强碱溶液(向溶液中滴加)与可溶性的铝盐溶液、溶液中滴加NaOH或KOH溶液,或向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若反向滴加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强酸溶液或强酸的酸式盐溶液 向

与偏铝酸盐溶液

溶液中滴加HCl、H2SO4、HNO3、NaHSO4或KHSO4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若反向滴加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不稳定的多元弱酸盐溶液与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溶液

溶液中滴加HCl、H2SO4、HNO3、NaHSO4或KHSO4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气体放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若反向滴加时,立即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多元酸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的正盐和酸式盐的溶解性不同

向H3PO4溶液中滴加程式为:

若反向滴加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其离子反应方

5、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向溶液中滴加氨水,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又溶解。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若反应滴加时,先无明显现象,后有沉淀生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6.向溶液与溶液中滴加

两反应相继进行。

若反向滴加时,先产生淡黄色沉淀,溶液变成浅绿色,后溶液中又出现黑色沉淀,溶液变成无色。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先反应)(后反应)

溶液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溶液变成无色。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二)定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酸式盐与碱

1、写出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少量石灰水、过量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析:NaHCO3与少量Ca(OH)2反应时,只抵消

中的,生成正盐

Na2CO3和CaCO3,若Ca(OH)2过量,需考虑过量的Ca(OH)2能否与生成的Na2CO3和CaCO3继续反应,所以应为: Ca(OH)2少量: Ca(OH)2过量时:

2、离子定量沉淀

2、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

全部沉淀,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全部沉淀,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完全沉淀,需2mol Ba(OH)2,此时 解析:使1mol KAl(SO4)2·12H2O中的2mol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生成和H2O。故应为:

3、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

3、在2mol/L FeBr2溶液80mL中通入4.48L氯气(标准状况下),充分反应后,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后氧化,依电子得失守恒,还差即可理解为4mol FeBr2与5mol Cl2反应。因Cl2先氧化可知,5mol Cl2可得,故直接写为:

4、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被氧化成能失去

只有6mol被氧化,还剩。则离子方程式可

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十SO2十H2O=2HCO3—十SO32—

B.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十2H=Al十H2↑

C.硫化钠溶于水中:S2—十2H2O=H2S↑十2OH—

D.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十2H+=H2O十CO2↑

+

3+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十2OH十2H十SO4→BaSO4↓十2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十OH—→NH3↑十H2O

2+

+

2—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十2Br—十2Cl2→2Fe3+十Br2十4Cl—

二、离子共存

下面是离子间不能共存的几种情况: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例如:CO3、SO3、S、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例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Zn、Cu、Fe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与Cl,Fe与S、Ca与PO4、Ag与Cl-、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例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3+2+2+3+

2+

2+

2—

2+

3—

++

2—

2—

2—

—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例如:HCO3-、HPO42—、+

—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例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再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例如:3AlO2—十Al3+十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例如:S2—、HS—、SO32—、I和Fe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MnO4—、Cr2O72—、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十SO3十6H=3S↓十3H2O反应不能共存。H与S2O3不能大量共存。

3.水解性较强的阳离子跟水解性较强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

2—

+

+

2——3+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a2+、NH4+、Cl—、CO32—

B.Na、NH4、NO3、Cl

C.H+、Na+、NO3—、OH—

D.K、Mg、SO4、OH

解析:

A中Ca2+十CO32—=CaCO3↓

C中H+十OH—=H2O

D中Mg十2OH=Mg(OH)2↓ 2+—+2+2—

—++—

不能大量共存。

B中Na+不能与NO3—或Cl—,NH4+不能与NO3—或Cl—结合生成难溶、难电离或易挥发的物质,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所以选B。

2、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D.K+、NH4+、SO42—、NO3—

解析:

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 mol·L,即溶液为pH=1或pH=14呈酸性或碱性:A.Al在碱性条件下生成Al(OH)3↓或AlO2—,C中AlO2—在酸性条件下生成Al(OH)3↓或Al3+,D中NH4+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H3·H2O,B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相互不发生反应。

答案:B

3、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MnO4—、K+、Na+、SO42—

B.Na+、K+、HCO3—、Cl—

C.Mg、NH4、Cl、NOD.Ba、K、S、SO4

解析:本题有两个隐蔽条件:一是强酸性溶液;二是溶液需无色透明,根据这两个条件分析:A中MnO4—为紫色,B中HCO3—为弱酸酸 根离子,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HCO3—十H+2++2—

2—2++—

——

13+++—

—1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

—1

=H2O十CO2↑;D中Ba2+十SO42—=BaSO4↓二者不能共存,同时白色沉淀难溶于酸。Mg2+或NH4+均不能跟Cl和NO3反应,所以选C。

三、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两个原理

1.电荷守恒原理:溶液中阳、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如在NaHCO3溶液中,阳离子有Na和H,阴离子有HCO3、CO3和OH,但一个CO3需要两个+1价离子才能与它的电荷数值相等,即与CO3电荷守恒的+1价离子的浓度应该是它的浓度的两倍,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c(Na)十c(H)=c(HCO3)十c(OH)十2c(CO3)。

2.物料守恒原理:指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在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十C(H2CO3)十c(CO3)。

——

++—2——2—

2—

++——2—

+—2—例

1、将20mL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A.(NO3—)>c(OH—)>c(NH4+)>c(Ba2+)

B.c(NO3—)>c(Ba2+)>c(OH—)>c(NH4+)

C.c(Ba2+)>c(NO3—)>c((OH—)>c(NH4+)

D.c(NO3)>c(Ba)>c(NH4)>c(OH)—2+

+

—1—

1c(NO3—)>c(Ba2+)>c(OH—)>c(NH4+),B正确。

2、在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同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c(Na)>c(CH3COO)>c(H)>c(OH)

B.c(Na+)>c(CH3COO—)>c(OH—)>c(H+)

C.c(Na+)=c(CH3COO—)十c(CH2COOH)

D.c(Na+)十c(H+)=c(CH3COO—)十c(OH—)

+

+

解析: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由于CH3COO的水解,显然c(Na+)

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2篇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对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带来了科学的依据。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定量关系,是反应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平衡常数的使用,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K c(C)c(D)c(A)c(B)mnpq

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平衡常数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一般认为K >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如:

-N2(g)+ O2(g)△ 2NO(g)K = 1×10-30(298K)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1)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

2SO2(g)+ O2===2SO3(g)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2)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N2 + O2K = 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

2、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成平衡的条件。

△ 2NO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它的标志就是各物质的浓度将不随时间改变,而且产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如: 对任意一个可逆反应:mA+nB pC+qD,其平衡浓度的比值,总是符合下列关系 [C][D][A]mpqn[B] = K(是一个定值,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若用Qc表示任意状态下,可逆反应中产物的浓度以其化学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其化学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之比,则这个比值称为浓度商。将浓度商和平衡常数作比较可得可逆反应所处的状态。

即 Qc = Kc 体系处于化学平衡

Qc<Kc 反应正向进行 Qc>Kc 反应逆向进行

可见只要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且知道反应物及产物的浓度,就能判断该反应是平衡状态还是向某一方向进行。

【考点再现】

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系内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生成物浓度幂(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就是一

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以反应:mA(g)+nB(g)pC(g)+qD(g)为例,K =

c(C)平衡c(D)平衡cmpq(A)平衡c(B)平衡n。1.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常数,如果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或生成,则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反应,由于水的浓度是常数而不必出现在表达式中;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在表达式中。例如:

(1)CaCO3(s)

CaO(s)+CO2(g)K =c(CO2)

Fe3O4(s)+4H2(g)K =c4(H2)/c4(H2O)2CrO4(l)+2H(l)K =

2-

+(2)3Fe(s)+4H2O(g)(3)Cr2O7(l)+H2O(l)2-

c(CrO4)c(H2c(Cr2O7)222)

(4)CH3COOH(l)+HOCH2CH3(l)CH3COOCH2CH3(l)+H2O(l)

K =c(CH3COOCH2CH3)c(H2O)c(CH3COOH)c(CH3CH2OH)

2.表达式与化学计量数一一对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同,表达式就不同;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表达式与逆反应的表达式互为倒数。例如:

(1)N2(g)+3H2(g)(2)2NH3(g)

2NH3(g)K1 =

c(NH3)c(N2)c(H2)32

N2(g)+3H2(g)K 2=

c(N2)c(H2)c(NH3)23(3)1/2N2(g)+3/2H2(g)NH3(g)K 3=

c(NH3)c(N2)c(H2)12

1K2同一温度下,K1、K

2、K 3的数值都固定但相互之间不相等,显然,K1 =

二、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K 3=

K1。

1.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当K>105或K<10-5时,该反应就基本进行完全,一般当成非可逆反应;而K在10-5~105之间的反应被认为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3.K值大小只能预示某可逆反应向某方向进行的最大限度,但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三、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既与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也与压强的改变无关;由于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常数不受催化剂影响。

2.任何可逆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其它条件时,即使平衡发生移动,K值不变。

3.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或减小);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或增加);所以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但不会不变。

四、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例1.已知在800K时,反应:CO(g)+H2O(g)

CO2(g)+H2(g),若起始浓度c(CO)=2mol/L,c(H2O)=3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若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mol/L,试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解析:本题考查平衡常数表达式、有关计算及应用。

先由第一次平衡时CO的转化率可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c(CO)=0.8mol/L,c(H2O)

2、现有反应:CO(气)+ H2O(气)

CO2(气)+ H2(气)放热反应;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 ___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则:当x=5.0时,上述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1)对于CO(气)+ H2O(气)

CO2(气)+ H2(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可知,K变小,即小于1。

(2)

K c(CO)c(H)22c(CO)c(H2O)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当x=5.0时,则有:K=5×1/3×1>1,此时生成的浓度偏大,而在同一温度下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则必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若要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有:K=x×1/3×1<1,即x<3时,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测得吸入肺部的空气中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mol·L-1和10-2mol·L-1,并已知37℃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那么,此时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多少倍?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K c(C)c(D)c(A)c(B)mnpq 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可得:

Kc(HbCO)c(O2)c(HbO2)c(CO)

-6

1-

2-1又因为:肺部的空气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mol·L和10mol·L,则:

Kc(HbCO)c(O2)c(HbO2)c(CO)c(HbCO)10c(HbO2)1026220

则有:c(HbCO):c(HbO2)=2.2% 答案: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0.022倍

例4.在合成氨过程中,进入合成塔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压强为160atm,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5%。求:

(1)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多少?

(2)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是128atm。

例5.在一定温度下,将100m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的1.25倍,平均分子量为15.5,则达到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多少?

解析: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后的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设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为a,则氢气的体积为:100-a,则有:

N2 + 3H2

2NH3 起始(L)

a

100-a

0 转化(L)

x 3x 2x平衡(L)a-x 100-a-3x 2x

则有:ρ前/ρ后=V前/V后;100/(100-2x)=1.25,x=10mL。又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有: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则有:混合气体的总质量=28a+2(100-a),则有:[28a+2(100-a)]/100-2x=15.5,可得: a=40 mL 则:氮气的转化率为:10/40=25% 答案:氮气的转化率为25%

【专题测试】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是()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在一密闭容器中,aA(g)

bB(g)达平衡后温度保持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

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平衡时浓度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3、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mol/(L·s)B.在2s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1倍 C.在平衡体系内含N2O40.25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4、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X和Y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X和Y的物质的量之和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的转化率为()

A.10%

B、50%

C、60%

D、70%

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N2(g)+3H2(g),A、1.125倍

B、1.25倍

C、1.375倍

D、1.50倍

6、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状态后,得到CO20.6mol;再通入0.3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9mol B、0.8mol C、0.7mol

D、0.6mol

7、将0.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4

D、5

9、某容器中加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是3mol/L、4mol/L、4mol/L,则反应开始时H2的浓度是()

A、5mol/L

B、10mol/L

C、8mol/L

D、6.7mol/L

10、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

S(s)+O2(g)

则反应H2(g)+SO2(g)

H2S(g)K1 SO2(g)

K2

O2(g)+H2S(g)的平衡常数是()

A、K1+ KB、K1 -K2 C、K1 ×K2 D、K1/K2

11、有可逆反应2A(g)+2B(g)

2C(g)+D(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选用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发现反应温度在100℃~400℃的范围内,每高10℃,反应速度为原来的3倍,在400℃~450℃时,每高10℃,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10倍,而温度高于450℃时,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3倍,若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保持温度不变。往容器里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B两种气体物质,反应进行5min后,试推测容器内的压强可能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填正确的字母编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该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并已达平衡,再维持温度不变,将压强由100kPa增大到500kPa平衡发生了移动,但却发现平衡向左移动,你是否怀疑勒夏特列原理对平衡系统的普遍适用性?________;试写出你的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25℃时,下列反应式及其平衡常数:

2NO(g)N2(g)+O2(g)K1=1×1030 2H2O(g)K2=2×1081 2H2(g)+O2(g)2CO2(g)2CO(g)+O2(g)K3=4×10-92(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2)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值约为____________。(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氧气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市政府要求全市对所有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完成改装,以求基本去除氢氧化物、一氧化碳污染气体的排放。而改装后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加入了有效催化剂,请你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分析,仅仅使用催化剂_________(填能或否)促进污染气体间的反应,而去除污染气体。

13、可逆反应CO+H2O问:

CO2+H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平衡。当温度为749K时,Kc=2.60,(1)当CO起始浓度为2mol/L,H2O起始浓度为2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2)当CO起始浓度仍为2mol/L,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14、在接触法制硫酸中,将SO2与空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4:1)后进入接触室,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为原来的88%(体积均在相同情况下测定),试求:

(1)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2)若生成的SO3可在吸收塔中完全被吸收,则排出的尾气中SO2的体积百分含量。

15、在673K,1.01×105Pa时,有1mol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g)xB(g)+C(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体中,A占其体积百分比为58.84%。混合气体总质量为46g,密度为0.72g·L。求:

(1)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A的平衡转化率;(3)x值

(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体密度的几倍。

113、61.7%,86.6% 14、96%,1.56%

15、(1)39.73

(2)A的转化率为32%

(2)x=2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探析 第3篇

一、巧妙利用学案导学,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与巩固是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根据《考纲》要求, 在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中需要复习的必考内容多且繁琐。如果这些内容都在课堂上逐一复习, 不仅耗时长而且效率低, 会严重影响后面的复习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提高高三化学的复习效率并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觉得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在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中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如在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 很多第一轮化学复习用书中都针对高考明确了铝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的重要性, 然后从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到铝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 再到铝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备等方面对这节内容做详细地整理复习。这样的复习方法能够遵循“元素-单质-化合物”“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线索及思路, 在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复习时,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在第一轮复习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复习用书上的这两个模块的内容, 以“学案导学”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 在“学案导学”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这也是符合目前学情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理清化学知识脉络

对于知识点的复习, 是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最基本也是最低层次的要求。高考检验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主要的还是从学生对知识的使用情况上评价其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这也是对教师综合业务水平的一次考核。在第一轮复习中, 教师一定要发挥其主导性, 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归纳整合考点, 理清知识脉络, 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教师系统地归纳整合, 使知识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以简化, 节约了复习时间, 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并且知识点的规律性加强以后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 做题时就不会再觉得此块知识凌乱, 解题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和考点的归纳整合教师也应遵循此原则,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变得爱学、乐学、会学,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强化反馈矫正功能, 创设台阶式的问题

解完此题, 学生可能还“意犹未尽”, 教师可适时将此题变式拓展。这样, 通过难易程度逐步提升的习题讲练, 加上后面的变式推展, 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化”当堂所学的知识点和考点并建立一定的分析解题能力, 有效地提高了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

四、适时适量运用媒体, 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对于课堂容量很大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来说, 如果教师全部都采用板书的方式来教学, 既耗时又低效。所以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如在第一轮复习时, 对知识点的回顾和考点的归纳整合, 教师就可以利用PPT的文字图象展现功能来替代传统的板书书写。再如在“化学实验基础”复习中, 教师可以采用实验录像的形式来呈现。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视频播放软件, 可以声像并茂地展现这些实验, 并且操作准确、现象明显、解说详细, 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个补充。以上这些方面的多媒体使用, 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当然, 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的使用各有各的优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适时作出选择, 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

总之, 无论是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还是教学手段上, 提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技能和方法,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摘要:如何提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 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合理意见。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第4篇

1 阅读教材,以本为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平衡哲学思想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

2 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钠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四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3 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4 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模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9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规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受益。

5 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讲好了,学生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把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贯穿于总复习的全过程。不要认为一两次考评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就片面地认为自己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能力差,应变能力弱,甚至认为自己笨,天生不是学化学的料,从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这大可不必。从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锁碎,难记爱忘。特别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段,又多偏重理解不爱记忆,要避免这点,可通过适当的综合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另外,对于化学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还可和那些学习有计划、有章法、成绩好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5篇

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3.2

化学平衡

(4等效平衡)

【归纳与整理】

一、含义

时间

n

n

n

0

0

0.8

0.68

0.6

0.56

0.54

0.54

0.54

0.24

0.10

0

0

0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可逆反应,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相同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二、分类

.体积可变的可逆反应(以合成氨反应为例):

(1)在等温等容条件下,作为参照体系,在投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2和H2以后,经历一段时间,达到相应的平衡状态。

若反应起始时提供的原料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以a、b、c表示,欲建立与参照体系相同的平衡状态,(即达平衡时N2、H2和NH3具有相同的体积分数),则a、b、c应满足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2)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建立两相同的平衡体系,反应起始时提供的原料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应满足怎样的限制条件?

2.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以H2+I22HI为例):

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填写当起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时,预测在建立平衡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的特征。

并讨论⑴等温等容条件下;⑵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上述反应欲建立相同平衡状态时与参照体系之间在原料方面应存在的一般限制关系。

时间

n

n

n

0

0

0.8

0.68

0.6

0.56

0.54

平衡

0.54

0.54

0.24

0.10

0

0

0

时间

n

n

n

0

0

平衡

0

0

0

【例1】一定温度下,在恒定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B

3c,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仍为a%的是()

A.3molc

B.3molc和1molB

c.1molA、2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D.2molA、3molB和3molc

【例2】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H2(g)+Br2(g)

2HBr(g)

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对下列编号⑴~⑶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起始状态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

编号

H2

Br2

HBr

已知

0

a

0

0.5a

m

n

【基本练习】

等效平衡

.在一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mmolA,nmolB发生下列反应:

mA(g)+nB(g)pc(g),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molA,bmolB,cmolc,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则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A.a:b:c=m:n:p

B.a:b=m:n,c.

,D.,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m+N

3E,若开始时只充入3molE,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时只充入3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30%

B.40%

c.60%

D.70%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和3mol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X+3y

2Z,到达平衡后,y的转化率为a%,然后再向容器中通入2molZ,保持在恒温恒压下反应,当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

D.不能确定

4.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N2+3H22NH3,N2和H2起始时分别为10mol,30mol,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为25%,若从NH3开始进行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及NH3的转化率应为

A.40mol和25%

B.40mol和80%

c.20mol和25%

D.20mol和75%

5.在一恒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无法确定

6.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H20.5mol、I20.5mol,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

2HI(g)达到平衡时,生成HI0.8mo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⑴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g)1mol、I2(g)1mol,达到平衡时生成HIXmol

⑵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I2mol,达到平衡时,剩余HIymol。则X、y分别是

A.0.6mol、0.6mol

B.0.8mol、0.8mol

c.1.6mol、1.6mol

D.无法计算

7.在温度和容积相等的条件下,有反应:2A(g)+2B(g)

3c(g)+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相应的平衡体系:

Ⅰ.A、B起始浓度均为2mol/L;

Ⅱ.c、D起始浓度分别6mol/L和2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同

B.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c.达到平衡后,Ⅰ途径的vA等于Ⅱ途径的vA

D.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途径可能与Ⅱ途径不相同

等效思想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2.某温度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2D(g),若开始时四个容器中所装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甲:2molA、1molB;

乙:1molA、1molB;

丙:2molA、2molB;

丁:1molA、2molB

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A、B转化率大小的关系为

A.A的转化率:甲<丙<乙<丁

B.A的转化率:甲<乙<丙<丁

c.B的转化率:甲<丙<乙<丁

D.B的转化率:丁<乙<丙<甲

3.一定温度下,将amolPcl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达到如下平衡

Pcl5(g)

Pcl3(g)+cl2(g)测得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再向反应器中通入amolPcl5,在不变的温度下再度达到平衡,测得压强为p2。则p1、p2的关系是

A.2p1>p2>p1

B.2p1=p2

c.2p1

D.无法判断

4.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amol

及bmol碘化氢,待反应2HI

I2+H2

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A容器中所需的时间短

B.平衡时A、B两容器中I2蒸气的浓度相同

c.平衡时I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A容器大于B容器

D.平衡时HI的分解率等于

5.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

N2o4,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6.某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A(g)B(g),在相同条件下,若分别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或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A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

A.都增大

B.都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少后者增大

参考答案

等效平衡

【解析】Bc

2【解析】D

3【解析】A

4【解析】D

5【解析】c

6【解析】c

7【解析】BD

等效思想

【解析】

2【解析】A

3【解析】A

4【解析】AD

5【解析】c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第6篇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 —— 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 —— 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 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三、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景,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

四、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高考化学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上一篇:描写橘子树的精彩好段下一篇:作文中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