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

2024-07-15

《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精选9篇)

《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 第1篇

中华上下5000多年历史,又有多少豪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一

独自漫步在清晨湿润的空气中,我尽情地享受着微风送来的清新。葱茏的树林散发着幽香,不时传来鸟儿的啁啾。这片土地,是如此地祥和与宁静。流水潺潺,映着碧蓝的天空。东方升起的朝阳,映红了天边的云霞,映照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走到国旗下,我肃立,注目。飞扬的国旗在不停地翻滚着,奔腾着,那闪烁的光芒带着我的思绪,冲破这片幽静的天空,飞向那悠远而壮阔的地方。

那浩浩汤汤的黄河啊,气势雄浑,从天边涌来,一路狂奔,一路咆哮,震慑着神州大地,哺育着中华民族。泱泱华夏,悠悠五千年文明,从你这里开始。长城在你这里崛起,千万块巨石,千万人的血汗,由你凝聚;泰山在你怀里屹立,帝王将相的千秋功过,文人墨客的石文碑刻,任你评判;敦煌在你胸中腾飞,辉煌的壁画,悠远的智慧,因你翱翔……你见证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奇迹,以你动人心魄的宏伟,铸就这动人心魄的辉煌!

那滚滚东逝的长江啊,澎湃激昂,奔腾的江水卷起千层巨浪。你以你气吞山河的魄力,承载着中华文明之舟,让其扬帆远航,乘风破浪于历史的长河。你成就了李冰,都江堰就此筑起,滋润着天府之国的沃土;你成就了苏轼,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你成就了孙权,让他得以坐断东南,战乱之中保得江东太平,曹操当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你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哺育了多少中华儿女!你以你的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冲破千年的阻隔,让我中华散发文明之光。

中华文明,走在路上,走过千年,正在谱写新的篇章。自百年之前,人民浴血奋战开始;到1949年中国解放,无数战士的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飘满神州大地;再到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直到今天仍未止步。多少年风雨兼程,我们再创辉煌: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神州飞船、嫦娥一号;百年奥运,圆梦今朝;世博开幕,举世瞩目;多难兴邦,抗洪、抗雪、抗震、抗旱,救灾抢险,众志成城,可歌可泣……尽显我中国之精魂,尽展我华夏之雄风。

我看到:中华,文明之光,在熠熠生辉。那光芒,如今全集中在这朝阳下飘扬的国旗上。我心中起伏着,燃烧着,似乎要点燃这寂静的清晨。我深知,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巨龙在腾飞,中国在前进,文明之光在闪耀。

中华,文明之光,我为你骄傲!

《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二

我最喜欢读有关历史的书。从原先喜欢看历史故事到探求历史背景,然后到现在喜欢纯粹介绍历史的书,这些书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最近我读了《中华文明之光》,这本书共有厚厚的三本,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说起,一直到现代文明,洋洋洒洒五千年历史尽现眼前,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无不让人心潮澎湃。

这套书籍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从“说龙”到“甲骨文”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炎帝与“黄帝”到“秦始皇”再到“孙中山”,从“《周易》与八卦”到“《诗经》再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真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不仅是自强不息的文化,也是开放兼容的文化。《周易·乾卦》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唯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地自立。然而,自强又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也就是说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所以,这本书给我们展示的中华文化又是向外开放的。唐代有那么多从日本和韩国来留学的学生和僧侣,丝绸之路那么繁荣,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捧着这厚厚的书卷,让我重温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和璀璨的光芒。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近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瑰宝纷然呈现:祖先的道德情操,祖先的聪明智慧,各种各样富有营养的文明果实,让人如饮甘露。

这样的书本,不仅能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陶冶自己,还能实实在在地帮助自己。这不,刚读完隋、唐、宋这段历史,其中的杜甫、李白、白居易、韩愈、范仲淹、欧阳修、陆游、辛弃疾、朱熹……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背景及故事等一一收入“囊中”,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朱熹的《观书有感》时好好地用了一把,我对这些人物的介绍和解读,不仅对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些人物,课后主动地去寻找这些名人的踪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 第2篇

这套书籍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从“说龙”到“甲骨文”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炎帝与“黄帝”到“秦始皇”再到“孙中山”,从“《周易》与八卦”到“《诗经》再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真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不仅是自强不息的文化,也是开放兼容的文化。《周易・乾卦》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唯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地自立。然而,自强又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也就是说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所以,这本书给我们展示的中华文化又是向外开放的。唐代有那么多从日本和朝鲜来留学的学生和僧侣,丝绸之路那么繁荣,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捧着这厚厚的书卷,让我重温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和璀璨的光芒。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近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瑰宝纷然呈现:祖先的道德情操,祖先的聪明智慧,各种各样富有营养的文明果实,让人如饮甘露。

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第3篇

谨呈此诗奉寄哀悼!

战略倡议师领衔,

王王陈杨四贤签,

攻坚克难廿五载,

伟业硕果八六三。

OA大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邓寿鹏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

1985年,王大珩70岁生日时,回忆他搞光学的一些往事,填了这一首词,作为对自己的写照。

诗言志,表达了他高尚的情操。

王大珩祖籍江苏吴县,生于1915年。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1964年去世。王大珩在北京和青岛读中学时,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很大兴趣。对王大珩后来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王大珩,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赴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应用光学专业,194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年考入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深刻体会到德国法西斯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看到光学仪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熔炼技术备受关注,而且属高度机密。1942年王大珩得知英国昌施(Chance)玻璃公司要招聘一位懂得应用光学的物理师,从事新型光学玻璃的开发研制。他认为这一工作对国家是重要的,是难得的机遇,便毅然放弃在大学获取博士学位的机会去公司工作,直至1948年回国。

在英国学习与工作十年

1941年,王大珩在英国最早发表的一篇论文是关于光学设计的,论述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差对最佳焦点位置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观点。该文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

王大珩在英国学习和工作近十年,从事光学玻璃研究。由于保密的原因,他在昌施公司的许多研究结果没有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学者之一,曾获得专利。他用光谱方法研究了光学玻璃的吸收与脱色;研究了玻璃中As2O3、Sb2O3与氧化铁作用而达到化学脱色;研究了光学玻璃不同退火条件对折射率、内应力、光学均匀性的影响;改进了退火样品折射率微差干涉测量方法。他研究出一种比当时通用的Pulfish折射仪好的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仪,测量的玻璃样品不用抛光,还可以测很小的样品,非常适合于新型玻璃系统的研究。这一成果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后来他在国内把V棱镜折光仪加以改进推广,在我国光学玻璃研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量仪器。

王大珩在国外时刻关心着苦难的祖国,1948年,他回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朝鲜到刚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组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

长春创业与光学科研基地的建设

1951年,王大珩接受中国科学院延聘筹建科学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60年又与机械研究所合并称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他先后被任命为馆长、所长。在他的领导下,逐步在国内建立起现代光学仪器的各种技术学科基础;为国家培养大批光学科技骨干。现在国内知名的光学专家,有许多都在长春光机所工作过;国内几个光学专业研究所都与长春光机所有渊源关系;国内有不少光学工厂的前期产品,都来自该所的科研成果。因此,长春光机所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王大珩亲自领导建立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过多期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在这里受教育的人,不少后来成为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

光学玻璃是仪器馆重要科研成果。在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的研制过程中,王大珩运用他在英国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 退火及测试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中国科学院组建学部,王大珩被选聘为第一批学部委员。

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 “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八大件”是指:1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1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倍航摄投影仪、光点测距仪和高温金相显微镜。这些成果打破了当时对精密仪器制造的神秘观念,对推动我国仪器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国防光学工程的贡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指导改装了普通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他为建立国防光学工程的学科基础,最早在国内领导开展大气光学和目标光学特性研究;他在太阳模拟器和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靶场光测设备,他领导了以后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1960年,为适应国防工程的需要,国家提出了研制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的任务。就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研制这种高科技的靶场测量装备有很大难度,王大珩坚定地承担起这项国家任务。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研制出了超过原来设计指标的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靶场光学观测设备研制的历史。在这项工程中,王大珩任总设计师。他提出的工程总体方案设想和一些技术路线,起了关键作用。他对作用距离进行了周密的技术分析,综合考虑了目标与天空背景的对比度、大气衰减与抖动、光学系统与摄影底片分辨率、跟踪过程的平稳性、人眼能分辨的物像大小及其阈值对比度等各种因素。这些分析,是仪器总体设计和确定光学系统的孔径、焦距、快门曝光时间等参数的主要理论依据。他在光学系统结构、光学玻璃、光学镀膜、光学加工、光学检验等各专业领域的广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指导当时和后来各类光学工程的研制并取得成功,起了关键作用。

光学玻璃的光学均匀性是光学玻璃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大尺寸特殊优质光学玻璃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是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高性能的技术基础,也是长春光机所光学玻璃的特色。这类玻璃尺寸大,光学均匀性要求高,玻璃中不仅残余应力小,还要求是对称分布,只有从玻璃退火的基础研究入手,采用新工艺技术对大尺寸玻璃做超精退火处理,才能达到目的。王大珩为此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一杆子”是从研究到出产品“一杆子到底”全部由研究所完成。长春光机所承担靶场跟踪经纬仪任务采取了王大珩的“一杆子”方案,保证了任务按期完成。王大珩的这一思想,对以后中国科学院内甚至国内许多工程技术型研究所的办所方针起到了借鉴作用。

1980年5月,我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王大珩领导下,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在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以及船体摇摆和挠曲变形补偿与实时修正等方面均有重要创造。他对测量船上的观测设备,在总体布局上提出的一体化建议被采纳,保证了满意的观测效果。

王大珩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做的贡献,1980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对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贡献

1965年,王大珩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体制及地面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

王大珩是我国航天相机技术研究的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中,他在长春光机所组建空间对地摄影技术组,后来以这个组的技术骨干为基础,在北京扩建了我国首支航天相机研制队伍。在他的主持下,1975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他主张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实现大面积对地普查观测(地相机);采用同步对星体摄影作为定位手段(星相机),取得了良好效果。王大珩十分关注空间恶劣热真空环境下光学系统及光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保障了相机在空间的稳定运行并获得高清晰度图像。

大型太阳辐射模拟装备,是为了保证卫星在空间温度环境下正常运行,而事先在地面进行热真空试验的一项巨大工程。随着卫星体积的增大,相应地必须扩大在地面进行环境试验的规模。1967年, 在王大珩的组织领导下,长春光机所承担大型太阳模拟器的总体设计、加工、组装及检测。为了达到规定的光照均匀度,专门开展了特殊的照明光学设计,如聚光、准直及光学积分器的多种方案比较研究。在采用多个点弧灯的拼接设计中,基于后期光源输出功率的新变化,王大珩毅然决定将原方案的37个灯改为19个灯,从而大大简化了工程结构,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1983年,王大珩调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3年至198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85年王大珩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开展中美太空科学与应用合作建议,王大珩积极支持并参与由国家科委牵头的中美合作相关工作。1988年春,以美国为首发起国际空间年(ISY)活动。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1992年为国际空间活动年。美方邀请我国参加并作为发起国,王大珩受命代表我国参加这项工作。我国为此成立了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ISY-CPC),王大珩任主任委员。

对发展我国激光科学技术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科学在世界上初露锋芒。王大珩敏锐地预见到激光科学的发展前景。1961年9月,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于长春光机所。1964年,我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他兼第一任所长,组织并指导了激光科研的深入开展。

1986年,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他坚持列入强激光技术主题,其后,国内建立了强激光联合实验室。他与几位核科学家及激光专家向国家提出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使我国成为拥有该类设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热心科技教育事业

王大珩热心教育事业。1952年,他建议在大学设立光学仪器专业,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是最早在国内成立的。1958年,王大珩倡导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光学高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为长春理工大学),并兼任院长。1978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委派,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现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兼任校长,他“桃李满天下”。得到过他的工作指导和学术上受过他的教益的人,遍布全国。

创建领导中国光学学会

1979年,王大珩创建光学科技学术团体,当选为光学学会首任理事长。

创办《光学学报》并任第一届主编。他多次参加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大会,1987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光学委员会成员,使中国光学走向世界。

对发展我国遥感、色度、计量及仪器仪表事业的贡献

1976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联合组织,王大珩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推动了我国遥感工作的迅速发展。在他的主持下,实施了“地球资源光谱信息及其应用”研究计划。由我国十多个单位参加的全国范围野外测试历时三年,完成了包括岩矿、水体、土壤、植被、农作物等多方面的地物光谱测量。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系统成为国家空间信息的基础设施和全国广大遥感用户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在留英期间,王大珩曾学习色度学,回国后他一直关注我国色度学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诸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着手发展彩色电视广播事业。为培养彩电专业人员,1973年广播事业局在长春及西安举办了彩色电视学习班。王大珩编写了《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一书,指导设计了彩色电视摄像机中的分色棱镜,解决了当时彩色电视中的彩色复现问题。他一直关心建立我国色度标准,1988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国家成立“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他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年,由他主持的“中国颜色体系问题研究”课题组制定的《中国颜色体系》、《中国颜色体系样册》正式通过作为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国旗国家标准》、《国旗颜色标准样品》等国家标准快速制定、制作完成。

王大珩还是我国计量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国家计量局初建,他被聘为技术顾问。当时他在仪器馆,指导开设了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准研究课题,多次代表国家计量局出国考察。1977年,我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工作。从1979年至1992年,他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连任三届达13年之久。1978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他当选为副理事长,1983年当选为理事长。

王大珩特别关心我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1956年国家制订十二年科技远景规划时,他是仪器仪表事业规划的主要执笔人,并任国家科技委员会仪器仪表专业组组长。197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后,王大珩曾担任过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他组织专家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办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MI-CONEX),多年来MICONEX成功举办,已发展成为享誉国际的知名盛会。

2000年,王大珩再次与专家们联名向国务院领导提出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建议。并指导写出了“加快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的研究报告。

王大珩曾精辟地指出:仪器仪表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理与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建设都具有战略意义。

积极为国家科技决策咨询

1983年,王大珩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他积极倡导学部委员就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建议。这些建议超脱部门利益,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大多得到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采纳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1、关于发展国家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

1986年3月,王大珩等科学家鉴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和西欧“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对世界引起的反应, 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3月5日,该项建议首先得到邓小平的肯定,他批示: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央考虑高技术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确定了“有限目标,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指导思想。 由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织全国200多位科学家,经过一系列会议和讨论,拟定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 “863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在选定的生物、航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 能源、激光等七个高技术领域内,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创造和实践,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863计划”的形成和实施已见实效,对我国科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993年10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在京成立,王大珩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

2、关于倡议建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

王大珩有远见地考虑工程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先后与其他科学家联名于1981年、1986年和1989年,提出建立国家级的工程技术院的建议。1992年4月,王大珩等五位学部委员(院士),联名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得到江泽民的批示,不久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工程院。

3、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建议

王大珩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曾经给予极大关注。他在审查“863计划”时,发现航空技术在国家高技术里没有体现。 1995年,他与几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提出《关于将航空技术列入重点科技领域的建议》。此后,多次发起组织以“我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主题的讨论会,并向国家领导人呈送《抓紧时机振兴我国航空工业的若干建议》及《我国大型军用飞机的发展思路》等报告。2003年5月25日,北京正值“非典”肆虐时期,温总理去王大珩家征询对发展大飞机的意见。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大型飞机”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16个重大专项之一。

王大珩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领域很广,方式多样,贡献是多方面的。王大珩进行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常以远瞻的目光向国家提出重大的科学发展建议。王大珩早期作为科学专家,后来作为科学组织者和战略科学家,在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宏伟事业中走过了数十年奋进的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大珩院士十分关心、支持我国办公自动化事业并为之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王大珩院士自1998年担任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暨展览会(简称OA大会)名誉主席以来,每届国际OA大会他都争取参加,并同与会代表就如何提高我国办公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听取大家意见,展开讨论。要求大会组委会成员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问题,来确定大会主题,要研究如何使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与产品发布取得供求对接,会议内容要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取得圆满结果。

1998年,王大珩院士给OA大会题词:“推广先进经验,开发信息资源”。王院士在讲话时提出,在建设办公自动化之初,应注意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才能有效的实现信息交流,为推进办公自动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院士2000年再次为OA大会题词:“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交流促进办公信息化”。在他的推动下,促使OA大会积极开展:数字北京、数字校园、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问题的研讨,促进了OA产业链的产、学、研、用(户)及商贸的中外交流。

2003年非典刚解除,王大珩院士不失时机的提出,以社会防范应急为本届年会的主题,并亲自给卫生部、民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领导写报告邀请参加会议,这一举动得到他们的热烈赞许和积极支持。大会是全国的首次应急学术大会,并且是“非典”隔离刚解除后三个月内召开的,会议有12个大会报告、15个专题报告,这次大会对应急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应急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本届大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很好的效果。

王院士十分重视OA大会的组织建设,积极举荐人才,为加强领导,1998年推荐国务院发展中心邓寿鹏局长为OA大会执行主席;2003年推荐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为OA大会常务副主席,2005年担任OA大会主席,进一步加强OA学术组织力量,提升OA大会的平台。

王大珩院士每次参加大会,他总是要坐到前排,认真听完大会发言后,他才以讨论式、启发式讲话,他那平易近人、落地有声、句句坚真,令人深感受益匪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中华医药文明之光为生命护航 第4篇

张纾难,男,生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肺病科(中医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医药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委。同时兼任《中国中医急症》、《中国全科医学》、《环球中医药》、《世界中医药》等杂志编委。

1987年至今,张纾难在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他擅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及咳嗽变异型哮喘,肺间质疾病(纤维化),慢性咳嗽,鼻炎,咽炎,支气管扩张,各种发热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等。曾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级、部局级科研课题项目。工作以来,张纾难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6部。曾数度前往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讲学。

作为研究生导师,张纾难培养海内外硕士研究生多名,荣获2003年卫生部直属机关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获“全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百名优秀科普专家”。

大医精诚有仁心,京城妙手纾医难

自去年入冬以来,一场接一场飘然而至的落雪,每每给京城的人们带来涌动心间的慰藉。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瑞雪兆丰年。人们有理由相信,新的一年将是吉祥如意的一年。

2013年1月9日开始,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之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空气污染浓度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

此后的2个月,京津冀地区时时笼罩在浓重的雾霾天气里。非但如此,从华北到黄淮、江南等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将近14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空,雾霾肆虐,8亿以上的人口受到影响。

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各地呼吸道病人数量明显增加,报刊网络媒体上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北京咳”。

钟南山院士认为,灰霾不光是对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对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还是呼吸系统。

为此,钟南山院士发表了惊世之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

客观地说,“雾霾深深深几许,如何拨云见晴空”是一个世纪难题,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理才能见到成效。也就是说,弥漫在我们周围污浊的空气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伤害我们的身体,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雾霾病”。那么,作为“雾霾病”之冠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没有切实的破解之法呢?

有办法,有实效!中医给出了明确答案。

北京市樱花东街2号,坐落着驰名遐迩的中日友好医院。在这家医院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一条让人印象深刻的留言信息:

我是一名北京患者,患气管炎多年。去年,我感到有些憋气,咳嗽声与以往不同,觉得病有些变化,就去一家医院西医呼吸科做了肺功能检查,最后诊断为哮喘。大夫给开喷的药,我听说喷的药都有激素就没敢用。但哮喘越来越重,我决定去看中医。我通过网上查到了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张纾难大夫,便挂了张大夫的号。张大夫说先开几副中药吃吃看。当我吃到第5副药时,感到症状减轻了,吃到第10副药时,感到疗效更明显(以前中药我也没少吃,但效果不好)。这次我感到治的对症了,张大夫让我的病减轻了,我十分高兴。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张大夫医德好,我向张大夫咨询了很多问题,他不厌其烦地一一讲给我听,并告诉我要坚持治疗和今后日常生活应注意的问题,我十分感动。

一系列的资料表明,经张纾难治愈的呼吸道方面疑难杂症的患者很多,其中不少颇具典型性。比如,一位患者的儿子写到:

我老父亲多年来常常咳嗽,去年第一次在您这里就医,没想到二、三次之后他的咳嗽竟然基本上好了,半年以来,我们几乎再也没有听到他咳嗽。在我的记忆中,我老爹几乎没有这么轻松过。老人的心情和生活质量都明显好转,有时还会唱上两句。

另有一位患者则大发感慨:

我原来不信中医,认为中医看病主观因素太多。正所谓“十个中医九个吹,最后一个是胡擂”,能吹的病人就多,反之则少。前不久,我连续发热一个多月,看了多家医院,病情有增无减。实在没办法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挂了张主任的号,前后吃了七剂药,就不烧了。经过这件事,我彻底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今年,我还让女儿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位有同样经历的患者这样评价张纾难医生:

人们历来用“大医精诚”赞扬卓有成效的名医,您不仅当之无愧,而且堪称妙手仁心。您是在以深厚的中华医药文明之光为生命护航。

说句实话,这样的评价令人半信半疑。我们继续熟视无睹地穿行在重重雾霾之中,却发现身边的咳嗽声总是此起彼伏。那些声音撞击着我的耳鼓,撕扯着我的灵魂。看来,很有必要对这位以中医方法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专家做一次专访。

3月初的一天午后,记者来到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在几近容膝之阔的狭小办公室里,眼前的张纾难给人的印象是清瘦、干练、谦和,而又不失主动、热心。递上名片的同时,他主动解释说:“我的名字在全国可能是唯一的,出自一句成语‘毁家纾难’,原意是战乱时期牺牲小家拯救国家危难。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临床20余年的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大夫,医德与医技二者不可或缺;好医德就是‘想患者所想’,好医技则是‘纾患者病难’。这正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

医者仁心,纾难救人。接下来,且看这位呼吸科主任医师如何坐而论道。

术业有专攻,名师高徒创济世良药

一般来说,呼吸性疾病跟季节有关,冬季本身就是呼吸性疾病的高发期。但是,今年的呼吸道疾病,无论是从门诊就医的患者还是住院的患者,确实比以往都明显增加。张纾难认为,这显然与雾霾天污染加重有极大的关系。

nlc202309011257

目前,无论是感冒后咳嗽还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上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张纾难却透露:“目前针对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办法,我们的治疗应该是唯一有效果的。”

张纾难所指的唯一,是指苏黄止咳胶囊。该胶囊以“风咳”理论为依据,由紫苏叶、炙麻黄、地龙、蝉蜕、五味子等多味中药材组成,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不含糖皮质激素。该药采用独特的工艺提取,较之同样组方的汤剂疗效更好,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的功效。三期临床试验表明,苏黄止咳胶囊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冒后咳嗽效果明显,已实施500多例试验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1%。该药研发成功后,被扬子江药业集团以重金购买。

苏黄止咳胶囊已成为当今医药市场上治疗慢性咳嗽的首选药物,被写入《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中,并获得20年适应证和组方配比专利。

“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集聚了我的恩师40余年的验方。”说到苏黄止咳胶囊,张纾难特别提到了他的硕士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首席专家晁恩祥教授。

晁恩祥,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支边到内蒙古中蒙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1984年由内蒙古调至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担任首任中医处处长、中医肺脾科兼中医大内科主任,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内科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从医44年,先后负责过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及省部级研究任务,对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COPD、肺心病及并发症、肺纤维化等肺系疑难病和肺系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慢性胃炎、顽固性肠炎、溃疡病、老年性便秘等消化系统、肝胆系统、老年性疾病有较丰富的经验,并参与了2003年SARS的防治研究以及肺系病的新药研究,是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的学术牵头人之一,曾到全国15个省市讲学。

名师之下,必有高徒。1984年晁恩祥调入中日友好医院,张纾难就师从其学,助其师完成众多科研成果,包括苏黄止咳胶囊,这为张纾难成长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专家奠定了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此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

张纾难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方面能够明显延长COPD缓解期的时间,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日常用药量和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的费用。

张纾难曾撰文指出:中医的优势首先在于个体化,实际上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体现。另外,对于某些激素、免疫抑制剂不敏感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往往能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大多数早期发现的患者(肺泡炎),及时使用激素可使病变逆转为正常,而某些急性型病例,适时的激素冲击疗法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目前,临床上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西医没有办法治再找中医试试,或是急性期用西药,缓解期用中药。中医、西医互有短长,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各有优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将中药和西药有机地结合使用,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纾难这样解释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的关系:病证结合,辨证优先。如多发性肺炎型患者,可以清肺化痰为主要治法;孤立性肺炎型患者,可在清肺化痰的基础上酌加软坚散结药;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型患者,则应以益气润肺为主等。辨证是侧重于疾病某阶段机体机能状态及其所处环境差异的整体认识;而辨病则基于对疾病病理变化的认识,两者同样是相辅相成的。在有显症可辨时,以辨证为先;如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则以辨病为宜。即有症辨证,无症辨病,辨病基础上也应结合辨证。如发现患者肺内存在促凝活性亢进的依据,则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用药。

张纾难强调,中医疗效评定体系完全可以在研究中医症状学的同时,参考西医研究的成果,从而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由于本病具有病理难以逆转的特点,以传统的生理病理指标判断其疗效,缺乏足够的合理性与可信性。

雾霾不可怕,吐纳之间论辨证

在采访中,张纾难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有不少媒体记者前来咨询关于中医清肺方面的知识,包括食材、药材用法与功效,他们特别希望我给他们提供一个方子,或者是几个菜名、药名就能起保护作用。我绝对不说,不说不是因为没有,而是我觉得说完以后会严重误导公众。”

张纾难举例:一个有钱的老板抽烟抽得非常凶,但是他说不怕,他是做药品批发的,每天或者隔三差五地就能吃上燕窝,他认为燕窝是清肺的,吃了以后能咳出去一些东西。

张纾难说:“这肯定是不符合医理的。像上面说的这位老板的情况,你告诉他说有一类食材或者药材能起到清肺的作用,他有可能吃到这些东西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防护。”

张纾难强调,中药确实包括食品中有益肺、护肺的一类药,但是不要把它跟目前的雾霾天气直接挂钩,更不要说能够预防它或者减少损害,这个概念要搞清楚。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雾霾天气,用一些中医清肺、益肺的药物,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如果病人本身是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话,对于减轻呼吸道疾病原有症状一定是有益的,但是,已经吸入的雾霾,不是吃了药就能够出来的。

中医有一个理论叫“治未病之病”,其实讲的就是养生的道理。作为呼吸肺病方面的专家,张纾难还跟我们讲解了一些大道至简的养生医理:

中医不存在某一个处方是适合于所有人的,人们都愿意说你给我开出几味药,大家都去吃了,这就有问题,这违背了中医最基本的辨证。但是这里面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找大夫看病开药,它有一个基本规律可循。我们大体上分气虚、肺热等症。比如说,你属于气虚这一类的,就容易出汗,容易反复感冒,这样的人用点西洋参,用点黄芪都是可以的,它是益气的;如果有一些人表现为大便干燥,这表现的是肺热的情况,那就要用一些清肺的,比如黄连、麦冬、芦根;如果他表现为经常有慢性咳嗽,就要用一些紫菀、款冬花。

张纾难还介绍了一些食材。他说,如果是偏于肺燥热的人,可以吃些梨、莲藕,蜂蜜也可以喝一点儿;还有一些是阳虚偏寒的肺气虚,表现为怕冷。有一大部分病人,除了咳嗽哮喘,突出的表现为后背发凉,给他吃生姜或者僵蚕。一定要因人而异。

再比如,鲜竹沥有非常好的化痰作用。如果是咳嗽程度再重,可能要选用黛蛤散这一类的,包括还有海蛤壳,这一类是中医所谓的死痰、老痰。一般病变初期出现的这种咳嗽、咳痰,竹沥就很好。

一般人印象中,冬虫夏草的适应症是针对肺气的疾病比较好,而张纾难的观点是,在治肺和益肺这一类药物中,冬虫夏草不一定比人参、黄芪、茯苓作用强多少,至少没有像它的价格表现得差距那么大。冬虫夏草的偏性不大,相对平和,对于很虚弱的病人来说,它的这点儿药劲儿是不够的,起不到显著效果,所以将之作为首选或者唯一选择是没有必要的。像人参反倒可以,尤其是红参。

这些健康养生知识看似朴素无华,却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吐故纳新之间彰显中华医药为生命护航的价值所在。

《文明之光》读后感 第5篇

胡炜

看完吴军先生的《浪潮之巅》、《智能时代》后,我就在想,他下一本书会写什么呢?音乐、艺术?没想在四册一套的《文明之光》中有两个章节就已经是写音乐、艺术的了。在我们常人看来,这跨度确实有点大。作为一个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在后记的“写书心得”中,作者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他“写书是仿照科研的一套方式来的”,在他看来,“学习理工科的人既然能够做科研,也应该能写书。”那吴军先生具体是怎么做的呢?简单讲分为几个大的步骤:选题、列大纲、做功课、开写。

听起来很简单,好像谁都可以做到,可是吴军先生的书大家为什么喜欢看,每一本书都能获奖,其实还是有很多他的独到之处。譬如选题,他会坚持“三个必须”:首先必须是比较熟悉的专题,而且在这些专题的研究中,他必须能得到其他作家得不到的资料。“换句话说,不仅是不熟悉的内容我不会写,那些别人比我更适合写的内容,我也不会去写。”其次必须是读者感兴趣的题目,而且要用大家爱读的方式写出来;第三必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我虽对历史感兴趣,但更会向前看,我不会沉溺于历史故事中,更希望通过了解历史,帮助我们看清未来。”

具体到《文明之光》这套书,作者说他“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并一直在强调文明的力量。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我非常看重的,其实他可以被看成是我所有作品的主线。”这套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关王侯将相的赫赫武功基本上没有选,偶尔提及也仅仅只是作为背景材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是讲文明的故事,而不是讲战争史。”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选材?“在历史上,人类对强者的崇拜、对权力的兴趣比对文明的兴趣更大。翻开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都是在讲述王侯将相攻城略地的丰功伟业,帝国的扩展和兴衰,很少讲述世界各地区对文明的贡献。时过境迁,人们会发现,经过历史的涤荡,这些王侯将相其实剩不下什么影响,虽然他们的故事很好听,很好看。”

因此作者选择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几十个片段来讲述他对文明的理解,“虽然这些片段远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将他们有机地拼接起来,我认为是能够看到文明发展的脉络的。”具体而言,“第一册讲述从人类文明开始到近代大航海共八个专题;第二册讲述了从近代科学兴起到原子能应用的另外八个专题;第三册介绍了直到20世纪的音乐、艺术和一些科技进步,尤其重点介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并且在最后引出我们当下必须关注的环境和发展问题;第四册介绍了影响近代文明发展的科技、艺术和政治领域的重要进步,并重点介绍了从1到N的发明创新过程。”虽然整套书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但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可以挑着读、跳着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

吴军的书之所以好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仅让你知其然,还要让你知其所以然。他会告诉你结论、告诉现象背后的本质,还要告诉你原因。譬如在讲到互联网时,他会告诉我们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三点:是平台(亚马逊、淘宝),是数据和信息(谷歌),是通讯(Facebook、微信)。他说如果有人能看到互联网的另一个或下一个本质,那么这就是下一个超越谷歌的公司。在讲到启蒙运动时,他会先告诉你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然后再来剖析启蒙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法国,而不是在十七、十九世纪,不是在德国。

作者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套书的写作,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套书竟然是作者用零碎的时间完成的。“我写作一般都会利用零碎时间,包括在飞机上、等小孩、和朋友约了吃饭之前,等等。有时候只有三五分钟,也就写上几十个字,但是积少成多,平均半年就能写出一本20万字的书。有些人见我写书比较快,便质疑我是不是没在公司里好好工作,实际上那些人要是将平时无所事事地玩手机、K歌、逛街,或者在公司里做无用功的时间攒起来,恐怕比我写书的时间要多出很多。”是不是让我们觉得很羞愧?

但不用担心书的品质,不要以为这样写出的书一定是七零八碎的,作者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全书写就之后,我会坐下来把每个章节重新写一遍。”“即使这样完成的书稿,相比大家看到的书,还是非常粗糙的。接下来我会征求编辑和一些读者的意见,调整框架结构。”“与此同时,我和编辑会找一些领域专家看看内容有无常识性的错误。”“等得到所有的反馈意见后,我会修订一遍。”作者说:“对我而言,每写完一册书,其实就等于学完了一门课,或者做完了一个课题,而书本身则相当于课题的研究报告,只不过我会想方设法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爱看。”

文明之光读后感 第6篇

这本691页的辞典一样的厚书是吴军博士的新作《文明之光》,是作者把同名的一套四本书中最有价值的14个章节重新整理后的精华本。在过去的三周里,我把这本书来回看了三遍,真心觉得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来的正是时候,因为读过以后,不但对于我过去一年里输入到大脑里的大量的知识和认知进行了很好的融汇贯通,而且把一些过去只是简单思考过一下的问题(比如人类登月到底是真是假?其意义何在?比如核能究竟应不应该继续使用?比如毕加索的画作为什么看上去那么简单又怪异确那么受人推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说,加上吴军博士文笔相当厉害,行文简洁流畅又不失风雅,才让我读了三遍依然兴趣盎然,获益匪浅。

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当今中国到处洋溢着成功者哲学,()人们崇拜金钱、权力、强大和胜利,并竭尽全力想成为拥有这些的强者。人们歌颂攻城夺寨、建功立业的历代帝王,为建立了商业帝国的人著书立传,梦想着能回到大唐盛世、君临天下。而对于知识、文化、艺术,或者更抽象的来说对于文明,以及历代祖先对于文明的种种贡献确似乎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我们可曾想过,如古诗中所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古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靠武力,第二次是靠拉丁文,第三次是靠法典,武力的征服早已随风而去,但拉丁文和法典的影响之深远,甚至间接造就了整个现代社会。文明,无论他是唐诗、宋词、敦煌莫高窟、埃菲尔铁塔、蒙娜丽莎还是火车、飞机、电话和航天飞机,只有这些不断促进人类进步、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的文明,才是让我们人类真正区别于动物,真正值得骄傲的唯一财富。

这本大作就是告诉你这些财富的所在的。一盏瓷杯,能看到欧亚几个大国的兴衰起伏,一个家族,引领了整个文艺复兴,蔡伦的贡献远比你想象的要巨大,华盛顿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一群没有独占欲、专治欲的普通人通过不断的妥协造就了强大的美国,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巨大,日本人的强者哲学让他们早在福泽谕吉时代就开始抛弃中学、转投西学,今日的日本其实骨子里更贴近欧美国家而不是中国,原子能是效率最高、清洁度最高的能源,电刚投入使用时,人们对其的恐惧程度不亚于现在我们对于核能的恐惧,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抛弃它,而是学会更好利用它、控制它的方法。青霉素的发现很偶然,但真正让它变成治病救人的神药的过程,一点偶然性都没有,是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不断投入、倾国之力搞研究的结果。等等等等,这本书范围宽广,谈天说地,但每个话题都探讨的十分深入,引人深思,读过以后有同时看完了10几本书的收获感,正如豆瓣中一位书友所言:只要你还对这个世界有那么一丝的好奇,翻看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文明之光》读后感 第7篇

通过这两册的阅读,我认为“文明”包括以下特征。

第一,传承性。不管是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还是中国的文明,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任何文明的出现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都是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创造而传承下来的。就像今天使用的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也是经过烽火传信、马车送信、电报、固定电话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牛顿曾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一代代“文明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我们当代的文明成果。

第二,群众性。在《文明之光》全书中,吴老师多次提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说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一些让大家叹为观止的成果。确实,如果文明只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那不是真正的文明,最多只是贵族的“玩物”。真正的文明是要服务人民大众的,就像电、通信、软件一样,它们要为全世界人民所用。书中虽然也提到了很多英雄人物,但他们只是普通大众的代表,也是从人民群众中发展起来的。

第三,多样性。任何一个璀璨的文明,都不是单一的,都必定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的文明,就包括了农业、手工业和选官制度等方面。牛顿的贡献也不是单方面的,他对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甚至是化学、神学等,都有贡献。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才能真正促进一个地方的文明的发展。

我们从《文明之光》中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感受如下:

第一,我们的知识面一定要开阔,要多阅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虽然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工作的直接帮助不大,但可以增强我们的人文素养,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理解不同的思想。

第二,我们要多了解历史,要理清楚事物的起源。当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都弄明白之后,就能够把握其特点和规律,这样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有益处的。吴老师就是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为了弄清楚一个文明的具体情况,不仅亲自到实地考察,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这种精神值得科技从业者学习。

第三,我们要用同理心来看待问题、看待别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他们的原因,就像古代中国为什么要用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一样。处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之下,也许他们做出某种举动就是合情合理的了。同理心其实也就是人文关怀。

第四,在遇到矛盾的时候,要学会选择折中的方案。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合理的取舍,要学会让步、甚至是妥协。从书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建国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

《中华文明之光》读后感 第8篇

一、学习与科研历程

近十多年来,作者一直潜心研究“中国大陆强震空间分布与时间周期分布”科学问题,属于个人专业爱好、个人自助和工作业余研究课题。本着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倡导的“要做一辈子研究生”的科学精神,执著追求,乐于其中。主要科研成果有:

1.1996年8月博研期间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北京),提交和报告论文《控制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热通道网络系统》,并被收录大会论文摘要集。首次发现和提出中国大陆“软流层热通道与热通道控震网络”的概念及理论模型。

2.2009年12月参加“纪念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建所50周年—地球科学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提交和报告论文《中国大陆强震时空分布—软流层热通道网络与宝鸡上地幔热柱联合控震模型和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

3.2011年9月参加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浙江大学),提交和报告论文《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首次发现和提出“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模型。

4.2013年11月参加“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提交和报告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获得“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南开大学数学教授、中国国学和易学泰斗、科学易派“北方易学研究中心”导师廖墨香先生称赞论文获奖“是当今易学界的一大喜事,可喜可贺!”。

5.2014年4月发表研究论文《长江流域重大洪灾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分布—“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应用实例之一》;首次给出了公元1560年以来长江流域(附珠江)重特大洪灾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链”分布图式,并对2014年川渝湘鄂为重点的长江中上游区域和粤桂为重点的珠江流域重大洪灾的复发做出了科学预测和提前预警,目前正在接受实际检验。

6.2014年6月完成研究成果总结性论文《“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发现论证与应用研究》,已收录于科技部所属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编辑出版的《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科技文献。

本文对“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数理模型的创新发现与科学意义作概要介绍。

二、研究课题、指导思想与主要成果

全球变化与重大自然灾害研究和预测预防,是21世纪人类科技发展中亟待理论突破的重大科学课题,也是各国政府、民众与科学界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在对“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问题整个研究过程中,可以分为对近现代西方科学观及其数理逻辑公理化假设提出反思和质疑、提出新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发现地震时间活动基本周期数11与30、建立新的数理模型及坐标系、得出科学研究结论这样五个阶段。

1.对近现代西方科学观提出反思

地球上发生的特大地震能够在数十秒时间内可以将一座城市及其数万乃至数十万生命顷刻间毁灭;这既是对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更是对人类智慧的最大挑战。“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当今人类科技发展,对自己脚下的地球“地震形成动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却在试图推演数十亿-百亿年前的宇宙星体起源与演化。由此可见,西方科学观在主导和引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宇宙-天地人”系统整体认识上的严重偏离与割裂,这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悖论。

2.对近现代西方科学数理逻辑公理化假设提出质疑

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主体是建立在西方还原论哲学思想和公理化方法逻辑基础之上的。1637年,笛卡尔创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解析几何,为近代西方科学的初创和发展开启了大门。

自笛卡尔以来,西方科学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数理逻辑基础与公理化假设核心有三条:①西方数学中将包含整数在内的全部实数集合被公理化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或一维数轴之上;②近现代西方物理学中将全部自然事件的时间序列集合被公理化地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即一维时间轴之上;③并由此自然得出第三条公理化假设,在一维实数轴和一维时间轴上,“0”点是绝对且唯一的。

3.当今的科学“天问”:时间“0”点从何而生?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当今物理世界时间探测尺度可以达到10^(-18)秒;那么试问,时间“0”点究竟在何处?从何而生?决定生命存亡亦即大地震发生的那一时刻或那一秒,是从何而来、从何而生的呢?当前以物理学为主导的诸多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是否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真实时空图像?作为自然界基本物理现象之一的地震活动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科学难题?

4.提出新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

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是:①充分认识地球历史与包括地震活动在内的地壳运动呈现出的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②以中国古代阴阳太极理论与自然宇宙观为指导;③吸收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发展起来的非线性科学与混沌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是这三大方面思想和方法指导相结合所获得的科学新发现。

5.主要研究成果

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是:①发现了体现地壳运动能量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过程、反映地震活动周期规律的“全球地震11/30二维周期分布律”;②揭示其物理本质规律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③这两大规律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它同时也揭示了代表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或数理来源。这三大研究成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nlc202309040948

三、研究成果的科学新发现及其重大意义

1.研究成果获得的科学新发现

(1)突破了西方科学自笛卡尔以来确立的“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的公理化假设;发现了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中隐藏的呈现非线性特征的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发现和提出了“时间尺度相对性”原理;建立了反映自然界真实运动变化图像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和“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打破了以【10、12、60】进制为基数的一维时间轴模型的局限。

(2)揭开了代表五千年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的“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以及麻将的数理来源,即数组【1、4、7】【2、5、8】【3、6、9】的数理来源和基本自然数【1、2、3、4、5、6、7、8、9】序列为什么一分为三;从自然数理法则上证明了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观点的正确性。

(3)从甲骨文中发现的“原始洛书”是中国古代先民的首创与发现;古今学者都对由“原始洛书”如何演变成洛书给出了各种推演方法,但均未见对“原始洛书”的数理来源作出研究和解释。源于今天对自然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揭示所发现的“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对中华文明历史过程中这一极为重要而又十分神秘的文化产物给出了明确的科学解答。

(4)相对于包含公理性假设的经典数学体系之基础“一维实数轴”模型,“11/30二维交互数系”模型不含人为假设,完全来源于自然界“数”的真实运动变化规律,来源于阴阳太极之道的思想指导,又符合太极模型的阴阳变化之气与阴阳变化之理,更在数千年之后的今日中国,得到更新发展,推演出太极模型的阴阳变化之数;从自然数理上证明了中国古代“天地人”整体系统宇宙观或时空观的正确性。

(5)基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能够对全球变化过程中地震、洪灾、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时间周期分布给出严格的数理周期关联模型即“自然灾变事件11/30周期分布”模型,这种数理分析方法既可用来研究历史灾变事件周期关联,又可用于对未来灾变事件复发可能性的预测研究。

2.科学新发现的重大意义

本研究课题对科学新发现作出了充分论证:作为西方科学数理逻辑体系基础的前述三条核心公理均存在着片面的、经验性的、后天的人为假设;它们仅仅是科学发展中的部分“认识片段”,并不是恒久不变的“科学公理”。因为,人类科学与智慧本身是在进化发展着的;存在着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属于东方中国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宇宙观,据此能够推演出一套不同于今天西方数学体系的东方数学体系。

将建立在“11/30交互数系坐标系”之上的数理体系整体称为“东方数学”;它是东西方文明在地球人类演进到今天这一时空点上完美的交互对接。“东方数学”的发现和发展,将为重新全面审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和近现代西方科学理论成果,为古老中华文明的创新复兴,开辟未来科学发展新天地,提供崭新的科学思想与理论基础。

“东方数学”将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绽放科学之光。

主要参考文献

〔1〕耿济.数学娱乐(三)—洛书定理及应用,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8,26(4)

〔2〕陈伟.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J】.中国科技纵横,2012,(2):213-217

〔3〕陈伟.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J】.中国科技纵横,2014,(2):216-219

〔4〕陈伟.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绽放科学之光—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获奖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原理》之概要【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2):118-120

〔5〕陈伟.长江流域重大洪灾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分布—“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应用实例之一【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4):82-89

〔6〕今日科苑编辑部.“要做一辈子研究生”—记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陈伟【J】.今日科苑,2014,(2):54-55

《文明之光》读后感800字 第9篇

昨天室内煮茶,咕嘟嘟水沸腾的声音。窗外飘雪,无声。有时候孤独是必然的,读书是唯一的陪伴。

到了一定的年龄,读书就抱有很多成见了,导致读书速度越来越慢,读书面越来越窄。好在身边有很多师长,一直在推荐好书,用执着的阅读态度感动着我。向她们致敬!

捡拾《文明之光》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刚从意大利回来,内心充盈着对艺术的神往,可是又有说不出道不明理不顺的羞涩。它里面专门有一章讲文艺复兴,就是从矗立在佛罗伦萨老城的那个粉白绿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的。是一本读起来很有代入感的书呢!

很少有书是倒着读的。我从文艺复兴开始读,又倒过去读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仅仅几天工夫,我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整本书阅读,畅快!

在作者的引导下,我明白了几个问题,比如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叫勾股定理,日本韩国叫三平方定理。比如我终于了解几种文明之间的先后次序以及传承的小例子(再到博物馆可不能走马观花看物件了)。比如我知道了被我们颂扬千年的地动仪其实与地心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唯心主义到处都是。

以上这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会成为我的谈资,多与少取决于在我心中印象深刻与否。其实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我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书中讲到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人被家人送到学院或者干脆送到一个流派的杰出人物身旁学习,比如达芬奇。在漫长的求学生活中,外出的他们能够接触到什么呢?在美第奇家族的学校里,或许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伟大的作品,并进行系统临摹;或许可以听到惊世骇俗的言论;或许可以看到叹为观止的建筑技艺;或许可以读到失传已久的古籍读物。一个月,一年,年少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浸染中逐步成长。如果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那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站在最优秀的队列中,在有限生命里用心去感受最伟大的变化。把以上道理浓缩成一句话――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向“巨人”学习,观摩他的生活,走他走过的路,读他读过的书,研习他的精神,才叫做传承。人教版七下有一篇文章,张中行写的纪念叶圣陶先生。张先生能够作为晚辈和叶老一起工作,聆听教诲,是多么幸福的“二三事”啊。

我也在想,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才可以流传?书中众多的例子告诉我,是文化。我们看大卫的雕像,是看伟岸的身材?恐怕是更看重那只被刻意放大比例的手所代表的精神。我们看《最后的审判》,是看宏伟的篇幅?恐怕是更要看米开朗琪罗在沉淀后不可撼动的人文精神。罗马帝国一度强盛,可是历史长河的浮沉带来的终究是斗兽场的残败。然而罗马法的延续,却影响着亚平宁半岛的资本主义复兴,影响着孟德斯鸠的论著,影响着拿破仑的舌战群雄:真正闪现着永恒光芒的,是它啊!

最后要致敬作者,吴军博士。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翟天临博士事件,是一出闹剧。看看吴军,清华的本科、硕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但却写出了如此著作,知识储备之丰富,写作态度之严谨,着实令人赞叹。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下一站我去哪里旅行?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开心时段下一篇:在全师德大讲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