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024-05-20

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精选9篇)

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第1篇

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文章字数:2593 文章浏览数:319 宝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文化繁荣既是民族兴盛的重要支撑,也是民族兴盛的重要标识,更是民族核心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所在。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与另外“三个自信”并列提出,既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也彰显出我们党不忘根本的政治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

众所周知,三秦大地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之滥觞、生成和发展腹地,如今既有炎黄文化之遗存,也有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建都的光辉历史。史家考证,“华夏”一词最初就是指黄河西岸以华山为中心的华阴、华县和黄河东岸的山西夏县一带。“中国”一词则最早出现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之铭文之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到周秦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统一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周秦文化所产生的礼乐制度、道德规范、政治和法律制度等文化内容,影响了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国历史轴心时代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遗产。深刻挖掘以周秦文明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不仅是繁荣陕西地域文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继承弘扬周秦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是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和自强的重要一环。

一、继承弘扬周秦文化,是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源流关系、科学把握传统文化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国文化若从炎黄时期算起,有五千年上下;而有较详细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则开始于三千年前的周秦时期。要厘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源”与“流”,必须深入研究周秦文化。周秦文化上承炎黄的优秀品质,下启汉唐盛世的灿烂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坐标。周秦文化在个人品德方面,强调君子修为,仁者爱人;在家庭美德方面,强调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在社会公德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在国家社稷方面,强调民族大义、天下为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周秦伦理文化的精髓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虽历经王朝更迭、外族入侵而绵延不绝,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的根本原因。如果说上古文明还属于多元发展的支根系的话,那么,周秦文明已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脉,不仅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而且影响了整个东亚文明,甚至整合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今天,继承弘扬周秦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将大有助益。

二、继承弘扬周秦文化,是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心的必然要求。周秦文化是周文化和秦文化的有机结合。周文化和秦文化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来源和价值取向:与周文化相联系的是诸子百家文化、德治文化和王道文化;与秦文化相联系的是法家文化、法治文化和霸道文化。相对而言,周文化体现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起来的宗法社会特征。在义利关系上,周文化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此设定人与社会的价值理想。而秦文化的显著特点是重功利,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具体表现为质朴率真、求实重利、主动拓展、强悍尚武的实践性格。两相比较,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一弛一张、一抑一扬所形成的张力体系,对于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文化抉择,对于培养当代人健全的文化意识,对于正确理解“德”与“法”的关系,对于合理把握社会生活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都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周秦文化,就没有中华灿烂的伦理文明和卓越的制度文明。继承和弘扬周秦文明,是坚持中国道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凝聚中国力量的迫切需求。

三、继承弘扬周秦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立足现实返本开新的必然要求。早在商朝时期,周人就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来到周原,“三王”同心,厚德载物,高举义旗,伐纣灭商,建章立制,分封诸侯,成就了西周伟业。春秋战国时期,秦人建都雍城,自强不息,厉行变法,奖励农战,西并东兼,实现了统一大业,开启了封建帝国文明。这一时期,中华文化东西融合,南北兼收,儒、道、墨、法、兵、农等“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由周秦文明所奠定的传统文化基因,概括而言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崇德尚礼、重义爱民的民本精神;海纳百川、多元并蓄的兼容精神;奋发有为、争强图存的进取精神;维护统一、勇于担当的责任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周秦文化崇仁爱、讲民本、重创新、守诚信、求和合、尚大同的精神价值,与当代中国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可以说,抓住了周秦文化的基因,也就抓住了增强中国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关键。

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区,陕西在继承弘扬周秦文化优秀成果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弘扬周秦文化的体制机制,促进周秦文化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为此,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突出地方政府在弘扬周秦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推动文化发展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各种文化资源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其次,要培育研究和弘扬周秦文化的名家大师,打造弘扬周秦文化的精品力作。继承弘扬周秦文化,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为构建高端、紧缺的文化人才队伍制定特殊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文化人才保障机制,并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要下大力气创作一批能够体现周秦文化精神特质的精品,让周秦文化创作既有“高原”又有“高峰”。

第三,要推动周秦文化大众化和国际化。周秦文化的产业化和创新既要立足陕西,又要面向全国和世界,以放大其经济、社会和人文效益。比如,可以成立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周秦文化的产业集团,努力将周秦文化培育成我省经济文化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大力发展周秦文化产业及其消费,培育广大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周秦文化和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周秦文明深入人心,乃至成为地域文化的品牌和标志。

越是地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周秦文化,推动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以赫赫宗周和赳赳老秦的文化自信,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执笔:宝鸡文理学院 司晓宏 刘晓勇 孔润年)

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第2篇

实现中国梦,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突出强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建设持续引领社会新风尚、满足人民新期待、激发发展新活力,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越要加强文化建设,为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文化是软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则是硬任务。“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期,必须在文化强国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人们坚定“四个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周秦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设计 第3篇

周秦文化指的是周文化和秦文化的总称, 因为其发源地均在今陕西宝鸡地区, 所以统称为周秦文化。周人的祖先是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 即后稷。商朝初年, 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 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 (今陕西岐山) , 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了商纣王, 建立了周朝。周朝一共经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 共经历11代12王, 大约经历了275年。公元前770年, 申侯和其他一些诸侯立周平王为国君, 平王将都城从宗周迁至洛邑 (今河南省洛阳市) , 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地区, 周人曾经以此为中心进行长期活动, 后来至秦朝建国也是以这一地区为活动中心, 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先人足迹以及文化遗产。至今在当地还保留有一定程度的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墓葬和居住遗址, 并且出土了大量的商周秦时期的青铜器, 因此宝鸡地区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作为文化遗产, 周秦先人留下了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封建制度, 这些制度对于我们当今世人的影响依然存留。除了宝鸡地区仍然存留当时文化的残存遗迹之外, 研究和发展周秦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人对于传统礼仪、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影响。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 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工艺进而进一步繁荣, 除了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 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数量更多, 用途也更广, 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 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 除了在甲骨文上刻文字外, 在上万件青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 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其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了不少的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炼制造的铁器, 说明在西周晚期, 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的技术。东周共传25王,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历时515年, 最后为秦所灭。

西周时期, 周朝所实行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与政治结合得更加紧密, 对于王位世袭起到了顺利执行的作用, 对于稳定政局, 动员统治阶级并全力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嫡子, 以周王为首, 根据宗法制度的综支原则与分封制度相结合, 将他们的既得利益按照等级分配给各个家族。《左传》所记的周初商朝遗民的“宗室”“分族”, 就是指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团体, 迄今为止对中国早期宗法制度的了解主要还是关于周朝代的。

周朝礼仪比较健全, 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 直至春秋时期, 孔子还在崇尚周礼, 这说明周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并且对于物资的丰富, 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作用, 在当时, 已经有了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记录历法的专职人员, 而且, 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八卦之说也极有可能起源于周朝, 这些无疑都证明了当时社会在科学上的发展程度和进步程度。

到了秦时代, 秦文化为我国历史进程中最有建树、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秦文化在早期发展过程中, 汲取了西戎、西羌等中国西部基本文化, 为秦国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二、周秦传统文化的特色

周朝武王灭商以前的周文化被称为先周文化, 在周武王灭商以后的周人在继承先周文化的基础上, 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文化, 并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周文化。这种文化形式和内容全面地反映在了西周时期, 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较为健全的政治伦理道德制度, 周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 也是中华纯铜文化的源头。

在周朝持续统治的几百年间, 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集成创新和汉唐宋明理学的弘扬和发展, 最终形成了中环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和心态结构, 并且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其中, 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 成为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意识、政治基础、儒学思想的源头, 影响了周以后近三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 周朝的统治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主要有四大制度作为支撑, 即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 这四大制度对以后的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在这四大制度当中, 周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为封建制, 周朝灭商朝以后, 国王大搞分封, 把王族与功臣分封到国家的各个地方, 建立起了数量众多的诸侯国, 其数量超过百个。再通过宗法制和封建制, 又建立起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 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 同时建立起一套无孔不入的礼乐制度, 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过程中, 实行“车同轨, 书同文, 行同伦”的基本国策。在政治文化方面, 吸收和兼容了六国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秦文化形态。其特点和原则是不师古, 不崇经, 以法为治, 以吏为师。即求实重实、质朴率直、不事虚浮、求大求多、注重拓展、主动性强、强悍尚武等。秦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结束了诸侯割据达数百年的动荡局面,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自今甘肃清水一带发迹,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其二十四代国君曾在宝鸡陇县、千阳、陈仓、凤翔建置过都城, 因此宝鸡作为秦王朝发祥之地的辉煌历史可见一斑。

三、周秦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设计

周秦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早期文化的源头, 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政权稳定以及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传至今日, 周秦文化中的政治方式和经济方式已经离我们远去, 周秦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却是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支柱。

现阶段, 正在处于快速现代化发展的中国宝鸡地区,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建筑总体体现出现代社会的气息, 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使人们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地区很难再看到周秦传统文化的建筑模型, 也很难切身感受到周秦传统文化营造的文化氛围, 其中, 传统文化的求实重实、质朴率直、不事虚浮等传统风尚已经很难捕捉到。

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第4篇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的多维依据

相关重要论述。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位于珠海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时再次重申“文化自信”,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第一次正式提出来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但真正在党的文件、在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把“四个自信”并提,是在2016年6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坚定“四个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来源。从历史、现实、未来、理论、文化多维度,我们的文化自信都有充沛的依据和来源。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历经沧海桑田、风激云荡,绵绵不绝、生生不息,一枝独秀、世界唯一。从现实维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继续前进,让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让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从未来维度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美好愿景就在未来不远处等待着我们为之拼搏、为之投入。从理論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和源泉。从文化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丰厚的历史传统和人文菁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光辉历程培育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工作作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种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国家层面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健康文化,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继承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我党高度评价我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并要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让革命文化发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精神是超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革命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学习、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

中国道路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道路汇聚传统的凝聚力、理念的感召力、制度的整合力、形象的亲和力,传达出自身的文化魅力。中国走出自己独立自主、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有其内在的文化依据。中国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产生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弘扬周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第5篇

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弘扬长征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长河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科学把握红色文化体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条件、性质和任务不同,红色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本质精髓上一脉相承,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丰富多样。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体系中的光辉坐标之一。

长征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中诸如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清廉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又启迪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形成内容完整、逻辑缜密的红色文化体系产生了特殊作用。从途径14个省,翻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到啃树皮、吃野菜,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饥寒伤病,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坚定信念的精髓予以发扬光大;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到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作坚决斗争,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听党指挥的信条予以发扬光大;从长征伊始就明令“严格执行阶级路线,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到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提出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我们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红色文化中清廉为民的宗旨予以发扬光大……可见,长征精神为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长征精神既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血与火铸成的红色文化,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总书记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由长征铸成的长征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缘由的一个窗口、洞悉文化自信精髓的重要管道、彰显红色文化价值的一面旗帜。

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不畏强暴和不怕牺牲的写照。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受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扯断自己的肠子后壮烈牺牲;在法国传教士薄复礼的笔下有“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的场景。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爱国爱民、勇于担当和顾全大局胸怀的展示。长征期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交织缠绕,我们党却在最艰难的时候,以民族利益为重,高扬北上抗日的大旗。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知耻后勇、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再现。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长征既是一场与国民党军队真枪实弹的较量,又是一次与国民党政府争取民心的博弈。长征中,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和白军则军纪涣散、盘剥百姓,失道寡助。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反法西斯的中国力量壮大为一支争取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升华。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长征中,我们党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的先进文化,遵循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集中国力量的迫切需要,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增强文化自信中走好新的长征路

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要求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并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长征呈现了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有平均每三百米就倒下一名战士的纪录;有冻死的红军战士仍紧握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费的场面;有泸定桥上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链冲锋的身影;还有张闻天“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这一发自肺腑的话语;等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促使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力量。

要弘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期间,武器简陋的红军将士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四百场以上的战斗,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指出,长征是“震惊世界的行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是长征取得胜利的保障,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品质能够使我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在曲折的局面里得到勇气、在失败的逆境中振奋前行。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 第6篇

铸就文化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还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

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强盛,都需要以文化繁荣发展为支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奋勇前进;也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更加充

分地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提振起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要达到新时代这一目标,离不开发展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不久将实现全面小

康。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一旦脱离人民,文化建设就会丧失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大局观、全局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更

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只有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才能成就文化理想、实现文化价值;只有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要提倡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知识分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

子政策,加强团结、加强引导,最大限度发挥他们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客观科学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坚定民族自信,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勇往直前,不断铸就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新

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下的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党才有战斗力,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弘扬孝善文化,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努力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大脱贫攻坚典型和榜样的宣传,积极营造起关心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文化氛围。

坚定文化自信 第7篇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

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到国际国内、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我对十九大报告印象最深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中心,其中一个突出作用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我们要去其糟粕,择其精华,发扬传承下去。

作为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带头发展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阅读推广工作中,为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图书文献资料,引导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单位故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思想引领 第8篇

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中国青年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39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2016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要敢于做先锋,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90多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殷切期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尤其在“十三五”开局之时,一方面,国企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价值观方面的渗透和反渗透斗争激烈,思潮困惑和精神焦虑突显。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011年出台的《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坚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国企青年思想方向,凝聚力量,抢占理想信念制高点,丰富精神世界,意义重大、使命非凡又尤为迫切。

正确把握强化国企青年

思想引领的时代方位

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本质属性、历史责任要求必须强化国有企业青年思想引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是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事关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事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国有企业员工尤其是广大青年员工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坚持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历史赋予国有企业青年的时代使命。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国防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不仅应当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还要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作为展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之一,在引领企业健康发展、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责任。国有企业作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坚持政治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国企精神,是国有企业不容置疑的政治责任、不可替代的发展动力、不可或缺的文化之魂,必须责无旁贷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充分彰显中国脊梁的文化风范。作为国有企业的砥柱与未来,国有企业青年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坚定文化自信,在带头践行、传承并示范国企精神中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对国企青年提出的时代要求。强化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是我们党、是国有企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开创国企青年思想引领新局面

要做到四个关键

做好当代国有企业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广大青年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对于培养我国国有经济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挥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作用,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个人人生理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强化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关键是要坚持政治导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新时期强化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就要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个主题,凝聚广大青年力量,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接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青年成长进步、十分重视青年工作,为新形势下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做好国企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突出问题导向、把准青年脉搏、勇于改革创新,将广大青年更广泛、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思想动力。

强化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关键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实现文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价值基础。所谓文化自信,简而言之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相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谈文化自信,就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找到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点。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强壮文化筋骨,以文化之力提升青年人格精神,自觉涵养“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义性和信仰的科学性,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理直气壮、旗帜鲜明,以文化自信与自觉弘扬中华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优长之处,以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nlc202309082247

强化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关键是要弘扬国企精神。国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魂。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奋勇拼搏、争创一流,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东汽精神”广为传颂;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推进,国企精神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以“核工业精神”“预警机精神”“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大唐电信精神”为代表的新时期国企精神应运而生,源源不断地为国人注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

要做好新时期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就要积极突出培育和弘扬国企精神这个灵魂,强化团结一心、砥砺奋斗的精神纽带。历史的经验证明,越是环境复杂、矛盾突出、挑战严峻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和信念。尤其是在“十三五”开局、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国企精神无疑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最好的指引和最强的动力,是激励广大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响亮号角,号召他们要更加自觉地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把青春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做创业创新创优的先锋,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国企精神激励青年员工,青年员工弘扬国企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强化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关键是要注重创新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迫切需要向创新创业要质量、要动力的关键期,青年是最勇于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青年创新创造的步伐,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化对新时期青年思想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以时代的眼光审视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以改革的思路寻求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积极凝聚青年,热情服务青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尤其在当前,要树立“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手段,秉承“平等、开放、创新、共享、协作”的理念,深入学习研究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人的新变化、新特点,使青年工作思路、理念、方式、运行机制突破老传统,积极学习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不断拓展工作渠道、载体和平台,用有新意、有变化、引人入胜、生动有趣的思想教育新办法,极大地吸引青年,充分地释放其发展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 第9篇

刘奇葆

2017年04月15日09:21 来源:《求是》

核心要点: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 正确处理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2.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应当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理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上一篇:有关先进师德标兵学习活动总结下一篇:工程造价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