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师观看录像课

2024-06-20

高一教师观看录像课(精选4篇)

高一教师观看录像课 第1篇

观看录像课《用字母表示数》的心得体会

东泉中心小学

罗方伶

虽然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已经有一段时间,但还是在使用时间上及方法上有所疑问,或者说感觉有些不足的地方,通过观看了李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录像课后,感触很深。

本节课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也是相当困难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抽象化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李老师的这节数学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尤其是李老师设计了一个神奇的数学魔盒。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以及数量间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小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一大难点。魔盒本身是蕴含函数思想的一个载体,但这一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游戏场景,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学生对探寻魔盒的奥秘充满了向往。学生探究、验证魔盒奥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主动探究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同时魔盒吐出来的数,又便于让学生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一个结果,这是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最难理解的。魔盒的神奇还表现在:输入魔合的数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整数、小数或分数。进而让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的数,是已经学过的所有的数,不局限于整数。课堂教学目标初步落实,并且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随后结合《数学分层测试卡》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高一教师观看录像课 第2篇

说到教学,有些人也许会觉得枯燥乏味,讲课时会觉得没什么好讲的,提不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我听了李丽丽老师上的音乐《快乐的小鼹鼠》却让我印象深刻,她是以音乐贯穿与整节课中,通过听一听、问一问、做一做、演一演、走一走、玩一玩的形式展开,以游戏的形式把幼儿带入课堂,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而李丽丽老师正是抓住幼儿这一特点,把游戏融入到教学中,首先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愉快享受,使孩子身心得以放松,然后再跟着音乐边做动作,带领幼儿学习小鼹鼠在手上走路,充分带动了幼儿的学习模仿积极性。利用动作、表情让幼儿去辨别声音强弱,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音乐中展开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充满快乐。

通过今天的视频学习,我学到很多很多,收获满满,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优秀教师的闪光点,吸取他们的精华,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本次听课活动中,优秀教师的课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给我们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观念的不断更新,老师们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之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受到感染。正因为如此课堂上的孩子们才有了精彩的表现。课上我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我觉得老师们的课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幼儿园逐步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

2、教学设计有创意。

高一教师观看录像课 第3篇

本课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亮点,但也有待商榷的环节。

一、安全隐患与对策

安全隐患:课例中,执教教师分别采用了散点、圆形、长方形对边及对角线等多种组织方式,让学生对掷、互掷彩球,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练习密度,达到提质增能的效果,但在教学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如,掷球时砸到捡球者的后脑勺或眼睛等部位。执教教师虽然课中多次叮嘱学生注意安全,但在学生安全方面并没有采取更多的措施和方法。

对策:组织练习时,让学生分别站在篮球场两端线附近,男、女生各成两列横队, 女生在前,男生在后错位站立,同一侧学生在统一口令指挥下向对方投掷,另一侧学生集体捡球后回掷,循环往复。同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对方来球的方向,若砸向自己,在球将要到达时,要快速向左或向右移动闪躲。

二、投掷姿势与纠错

在课例中,部分学生用彩带抽打气球时,投掷臂右手低于肩轴太多,未伸直同肩高,故做不出蹬地转体、肩上屈肘、挥臂过肩等动作。

对策1:两名学生一组徒手合作练习。 练习者侧对投掷方向站立,投掷臂后引伸直约与肩同高,由同伴在后面以左手托住其肩部,用右手拉练习者右手,练习蹬地转体、肩上屈肘、鞭打出手动作。

语文教师备好汉语录像课的探讨 第4篇

关键词:荷花淀,语文,备课,强化,情感,模仿

语文教研组长通知参加市级的录像赛课,距正式录像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按照惯例,应该备出课后再找同组老师来听课,然后再加以改进。但时间很紧,所以选择在备课上争取有所突破,在另一个班试讲,来检验备课的准备效果。如何备好语文录像课呢?

一、录像课中存在的问题

录像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首先,因为所选课文《荷花淀》是经典篇目,优秀的讲课案例很多。要想有所突破,实属不易。其次,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在分角色朗读中自己该读的部分,并且无法做到根据对话内容融入自己的感情,将人物对话形象地演绎出来。最后,授课形式太单一,主要是采用分角色朗读。

二、录像课中问题的解决

《荷花淀》是经典篇目,我在大量搜集观看优秀教案和课件后,感觉如果照此思路很难有新的突破。所以,将视野拓展到了 《荷花淀》的赏析文章上,经过反复探索,最终确定了思路。《荷花淀》作为战争题材小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战争有所淡化, 而是强化荷花淀中景———美、荷花淀中人——和谐,突出夫妻情、家国爱。板书设计好后,需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将这些信息挖掘出来。需要考虑如下两点。第一,战争的淡化。通过让学生观看PPT中有关战争的图片,用语句描述战争,再通过让学生找文中关于战争描写的段落和全文的总段落加以比较,让学生得出结论:文中的战争被淡化了。第二,有淡化的内容就有强化的内容,从而顺势过渡到淀中景和淀中人。“淀中景”部分主要是景物描写,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其特点,最后学生概括出淀中景的特点是“美”。“淀中人”部分,首先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中的夫妻对话,初步体会夫妻间的关系,然后将改写的对话通过PPT呈现,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再与“夫妻话别”中人物的对话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淀中人的关系有突出印象,就此概括出淀中人的关系是“和谐”。但淀中人不仅仅只有水生和水生嫂,还有一群妇女及她们的丈夫,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呢?为此,继续引导学生从文中体会。过了两天,妇女们去看她们的丈夫,说明她们与丈夫的关系也是和谐的,这部分最突出的描写是妇女们的语言描写,且通过她们的语言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为避免与前面的分角色朗读形式雷同,可以设计小组合作连线比赛的环节。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情节———妇女们“探夫遇敌”。因前面已有朗读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所以这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再次梳理淀中人的关系。在妇女们遭丈夫责备“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没有和丈夫吵架,而是在“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因而可以推断出,他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这样,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即授课形式单一问题也解决了。针对第二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演练,并对个别句子进行示范朗读,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还出现了男生很形象地模仿水生嫂的场景。笔者当时的感受是,即使这一课没达到预期效果,这样的演练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若仅仅强调淀中景的美和淀中人的和谐,就像介绍一个人时只介绍他的漂亮衣服,却缺少精神品质的支撑、缺乏内涵一样。所以,引导学生通过淀中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推断出夫妻情深,通过淀中美景推出这样美丽的家园不容敌人来侵犯,从而得出“家国爱”的民族情结,这样就挖掘出了文字背后的内涵,加重了授课的分量。另外,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呢?虽然本课主要讲的是《荷花淀》作为战争题材小说的独特魅力,但对藏族学生来讲,现场模仿这种写作方法难度比较大。所以,笔者选择授课中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小组合作模仿写作,并给他们拟定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经过一处荒郊野地,头上艳阳高照,正当四人又饿又渴时,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碧绿碧绿的大西瓜,你猜猜,他们各自会说些什么呢?给学生布置这种熟悉的命题,一方面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容易展现他们的亮点。

三、录像课中备课的启发

上一篇:《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下一篇:关于对一般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