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2024-05-1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精选6篇)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2篇

1.教学目标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通过五大要素引入,我们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气候、水、地表形态等等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承转)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可以从几张图片来分析下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展示课件,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板书】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85“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相关内容和“案例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思考:①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哪些过程来实现,其结果如何?②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各有何影响、发挥着哪些作用呢?

(学生思考、回答,讲解、分析)【板书】

1、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来实现的,其结果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引导读案例1)

(1)影响:①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②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④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2)作用: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3)结论: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4)意义: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6“活动”(点拨)(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生物的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过渡)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五大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每个要素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提问)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①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②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不能)

(讲解)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板书】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承转)除生产功能以外,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何功能呢?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6—87“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学生回答,讲解、点拨、归纳)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

【板书】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练习)但是这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情况,如果加入了人类的干预,那情况又会怎样呢?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承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并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

(引导阅读案例,讲解、分析、归纳)【板书】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

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8“活动”

(点拨)经过a—b—c—d—e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均发生了变化:

(承转)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别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板书】

2、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思考: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

(引导阅读案例,讲解、分析、归纳)【板书】

(1)森林植被的作用: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2)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东北森林植被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90“活动”

(点拨)修建水库后,改变了下游河流流速和流量,对水资源起到调控作用,水库对泥沙起到拦截作用,下游泥沙量减少;水库的调节作用,使下游洪水的发生机率减少;建成后,使地下水变得更加丰富,对生物生存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对局部地区的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承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越来越频繁。由于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的影响是好的影响,如修建水库,会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有的影响是坏的影响,如东北森林的破坏,会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总结

(3)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生物、水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石受人类影响较小。②好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③坏的影响: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等。

课堂小结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影响:

(2)作用: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3)结论:(4)意义: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

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1)森林植被的作用:

(2)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3)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生物、水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石受人类影响较小。

②好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3篇

1.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教材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科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打下基础。本节作为高三的复习课, 以课标和考纲为标准, 整合知识, 结合高考真题演练, 使学习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

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的学生, 对自然地理各章节的整体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肤浅, 不能真正理解整体性的含义, 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建成, 知识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设计思路:高三复习课往往教师讲解过多, 学生单纯记忆, 难以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复习课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提高学习主动性。通过对身边地理问题的探讨, 以及高考真题的演练, 体会答题思路和方法, 真正在学习中贯穿整体性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能绘制地理环境整体性关系图, 能说出整体性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身边案例, 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通过高考试题的演练,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地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念,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全局观。

4.重点难点: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

引入:一组自然地理要素图片, 导出本节复习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展示课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程标准

过程一:提问: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整体性含义是什么?用图表表现整体性。 (学生绘图, 教师巡视指导, 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修改自己的学案)

过程二:探究活动一:

问题:说说石家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各要素有什么联系? (自由结组, 讨论) (生) 地形:太行山的山麓冲积扇。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属于半湿润地区。河流:数量较少、水量少 (相对于南方)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棕壤为主。师生完善补充同学的回答, 老师给出石家庄自然地理要素的图片, 增强直观性。 针对学生对土壤的认知度较低, 教师对土壤的知识进行适度补充:降水少, 冬季气温低, 植被为落叶林, 在这样的气候、地形、植被影响下形成了棕壤, 它是从炎热多雨的南方发育的酸性、贫瘠的红壤到东北肥沃黑土的过渡性土壤类型。问题:石家庄会不会是常绿阔叶林, 土壤为红壤?师生共同总结:在一定的气候、地形条件下, 会形成对应的植被、土壤。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具有一致性, 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 这正是整体性的一种表现。

过程三: (师用身边案例过渡并激趣) 人们常说,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许多知识的获得从旅行中得来, 双休日去不了远的地方, 家门口附近的景色也不错。 这是去年秋在封龙山的照片, 大家看看怎么样? (学生简单评价)

探究活动二:

问题:封龙山植被覆盖率将近达到90%, 这是多年植树造林的结果,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看, 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有什么有益影响? (填绘在学案上)

师生共同总结:地理环境某一个要素的变化, 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这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 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过程四:引入热点问题:近期石家庄人最关注什么? (大气质量、雾霾严重) 。给出材料。

材料一:据新华社石家庄8月29日 (2014年) 电继北京、天津之后, 石家庄29日公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成果。石家庄环境空气PM2.5来源中, 一部分是区域污染传输贡献。材料二:根据研究结果, 石家庄市政府出台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 (2013年-2017年) 》等文件, 确定了“压煤、抑尘、控车、减排、 迁企、增绿”的方向, 科学施治。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落实, 今年石家庄市环境空气质量将有所改善。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某一要素的变化 (材料里面的要素是“大气”) , 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练习反馈

1.近年来, 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 导致环境恶化, 反映了 () 。

1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2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3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4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123 B.124 C.134 D.234

五、总结归纳

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不仅是知识本身, 更重要的是学习体会一种思维方式, 运用整体性原理, 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 有必要正确理解这一基本原理。就目前来说, 作为高中学生, 那就是在回答地理问题时, 全面分析, 整体把握, 能运用整体性原理正确分析原因, 区位评价。

六、拓展应用

例1: (2014全国I高考为例)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 年平均大风 (大于等于8级) 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 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

【答案】

(2) 冬春季气候干燥 (降水少) , 地表缺乏植被 (草) 的保护;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沙源东部为河谷, 风力强劲。 (要求学生先在学案上写出答案, 对照课件订正答案) 问题:如何回答自然地理成因类问题? (结论:从自然环境几大要素入手)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 完成习题检测。

七、课后反思

地理课程主要强调对地理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求地理课要从身边实际案例出发, 从生活实际, 思考其中的地理问题, 并解决问题。高三复习, 往往老师讲解过多, 学生主要任务是听讲, 从构建知识结构来说, 效果很好, 知识体系完整;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学生深入思维少, 长期就会形成思维惰性, 而现在的高考试题灵活性, 需要学生现场组织答案, 平时锻炼少, 考试时就蒙了。探究式复习模式, 发挥学生主动性, 复习速度慢, 但是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能适应高考。所以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复习主动性, 效果还不错。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专题 第4篇

二、知能构建(表2)

三、图表剖析

1.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植被)五大要素构成。各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如图1)。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协调性)。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得河流径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大;地表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发育了酸性贫瘠的红壤;红壤适合茶树生长,以上自然地理特征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如图2)。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动性)。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全球变暖为例,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即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如图3)。

(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对另一个区域产生影响(区域性)。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对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为例,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条件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过程相对缓慢,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荒漠化加剧,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导致我国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灾害频发(如图4)。

四、技巧点拨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问题的分析思路

(1)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如结合地理位置判断该区域的气温、降水特征及相对应的自然景观。

(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如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变化对其它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如结合某一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进而对其它地区产生的影响。

(4)分析如何协调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引起的其它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需要运用综合思维方法,首先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其次要注意区域现状和变化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典型案例(如表3)。

五、典题精练

(2016年江苏卷)图5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5篇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2)、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教学难点: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我国炎热的南方、温凉的北方、多雨的东南沿海、干旱的西北内陆,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感性认识

【教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幻灯片展示归纳】五带分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板书】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思考】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特点。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呢?(引导学生读图5.6,)【板书】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为例)

【游戏探究】假设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尽量按下图排列模拟最好)

【多媒体演示】以亚、欧、非为例,演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引导学生探究

【过渡】为了更容易掌握自然带的分布,我们把这个图简化一下

【多媒体展示】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引导大家对号入座,注意对应的纬度是多少,以及位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或是大陆中部。(图略)【讨论问题】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提问扮演自然带的同学,说出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或者说出所在区域的特征(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分析该自然带的成因。

(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

【游戏互动】在上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景观图判断自然带并进行空间上的排列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提问排列的思路,自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提问形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下面讲分异规律作准备)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4.给出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上完成对象的拖放。(起归纳巩固作用)

5.说说我们家乡的自然带

【课堂小结】略。影响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多媒体展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

【课后作业】熟练记忆自然带的分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6篇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第二,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和本模块已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时只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小到一个池塘、一块田地,大到全球,其地理环境都具有整体性,并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统: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一直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对于地带性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对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在科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存在着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另一种认为,只有纬度地带性称得上地带性规律,其他都是非地带性。在高中阶段,不必拘泥于讨论此问题,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的角度说明,即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

--1--

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所以需要说明,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上一篇: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下一篇:我与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