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自主阅读

2024-06-21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精选6篇)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 第1篇

新课标执行以来的心得体会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

广埠屯小学 桂婷

学生在学习《想象》一课时,我有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我批注,充分交流,我欣喜地发现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后对文本的分析体会非常细致,有的理解甚至比教师用书上的注解还要贴切,于是我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分析平时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理解课文的,总结出如下几点:这句话写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在帮学生理清思路后,我鼓励学生,以后大家都是课堂的主人,以后可能是由同学们带着大家学习课文,老师只在关键处、难点处讲解一下。四年级老师正在开展学案导学,我感觉就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六年级的同学有一定阅读能力是非常适合自主批注、自主交流式的学习,因此在《松坊溪的冬天》一课中我的设想是课文难度不大,我尽量少讲,以学生自主交流学习为主,展现六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设想也来自上次王校长听课时说的一句话“评比检查中还不如检查每一课的自学批注”,如果学生长期坚持独立思考,写下对课文的个性化批注,何愁学生上课时不积极参与呢?

一.备课前的总体思考。

《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文章,用优美的文笔勾画了松坊溪冬天三个不同的令人沉醉的画面。如果想展现学生的自学,要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怎样去体会写景文章?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表达效果如何?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在各种表达方法中去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表达效果中体会雪景美在哪?所以在学生初读感知时批注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预习时从哪些方面做了批注,并给方法还不够清晰的同学一个自学赏析批注建议:一读,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概括。二读,研究些这些景物时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读,体会作者在看这些景物时心情怎样?以文字形式呈现,既是对写景文章品析方法的指导,又能具体告诉学生怎样批注、从哪些方面批注,对后面的学习也是一种引导。

二.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作者郭风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这诗一般的语言读的时候能让我想起自己置身于那白雪世界的美好感受,回忆起自己喜欢雪中漫步、雪给人带来的浪漫的感觉。读着读着,会发现文章修辞方法明确,很适合让学生赏析优美的句子。再读,你会发现文章不难,但作者要传达的不仅仅是对松坊溪喜爱的感情,更要体会作者诗化的语言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这诗化的语言仅仅表现在比喻、排比上吗?我将课文读了很多遍,发现除这些修辞手法外,语言非常朴实简洁,甚至于只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要将“雪降落在松坊溪”重复多次?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欣喜。写雪后的山村则毫无修饰,只有“都披着白雪”反复出现,但读着你眼前就会出现雪后那一大片的景象。我查找了资料,这种重复应该叫“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渲染某种气氛,突出某种感情,作者有意识地运用重复词,甚至反复地使用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起到深化语意、加强语气、强调情感作用,还可以构成优美动听的节奏,塑造特定的氛围。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真正的高手都是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简单的话表达出来,最高境界就是最自然的、最简单的,突然之间我豁然开朗,原来读文时我的种种联想都来自于文中最简单的重复,但一切尽在不言中,看来这是本文应指导学生的一个难点,也是文章中耐人寻味的一点。

文中写溪石一段是本文重点,既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又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在品读时如何处理才会达到最佳效果呢?我先让学生重点品味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熟悉的白色的小牛、冒雪上岸白熊作比,体会作者对雪中溪石的喜爱之情,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再让学生通过拓展想象雪中溪石还好像什么,让学生仿照学习作者这样比喻的写法练说,进而体会作者将几个描写的对象放在一起,使这些“动物”“植物”更加生动形象,体会排比句的气势和美感。分开品味体会更加透彻,说得更明白。

三.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自主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第一要义,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照搬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它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它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其策略为:

其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文也必须以兴趣为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因而,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二,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动力,方法是基础。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就不能较好的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有:查字典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识记生字的方法,朗读、默读、轻声读、略读、浏览性读等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提出问题的方法等。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利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其三,积极引导,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能、阅读求知潜能、表达交流潜能、探究创造潜能和自我完善潜能。

其四,持之以恒,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倾向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习惯,诸如倾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观察的习惯、思考的习惯、讨论的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等。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语文教师必须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定向、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探索、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激励韵能力,并逐步养成习惯。

可引导学生掌握的五种自主阅读策略

①自主感悟。感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个性化阅读也不例外。它的基本方式有:揣摩咀嚼、诵读体味、联系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空间补白)、切己体察(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引入资源、情境创设等。

②质疑问难。质疑问难的阅读策略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促进对语言的感悟,升华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它的基本方式有:初读,对课题质疑;精读,对重点质疑;再读,回顾全文质疑。

③圈画批注。所谓圈画,就是边读边思圈圈画画,做上各种符号。所谓批注,即在课文中左右空白处,写上简短的批注,这些批注是在读者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亲密对话中取得的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阐释、发现与点评,是读者读书时思维的轨迹和认识的烙印。它强烈地体现了自主感悟的特征,具有鲜明的独立性、个体性。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章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阅读理解文章都是非慢慢咬嚼不可的”。细细揣摩叶老的话,其中既包含了学生自主能动进行语文阅读的理念,又阐明了语文阅读的方法——比较、归纳、揣摩、体会、慢慢咬嚼。也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读感悟,需在学生细细的推敲中,用心去抵达文字生动深刻的彼岸,而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批注式阅读,正是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指导学生积极地在语文书上圈点勾画,静思默想,像品茶一样品出文字的甘甜芳香,然后动笔在语文书上批写注解,并在老师的组织下实现同伴之间互动交流分享„„学生的阅读批注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老师的教悄然“退居二线”。学生用自己对文本文字的解释品评,发现文本词句的温度热度,深度广度;用相互的交流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引起课堂生命体的和谐共振,实现生本教学和新课程标准都提倡的有效的自主式阅读;同时也回归叶老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比较、归纳、揣摩、体会、慢慢咬嚼”的境界。

④讨论争辩。阅读教学中的讨论是指学生间或师生间就某个阅读主题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它是阅读主体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灵魂融合的载体。争辩是指学生间或师生间就某个阅读主题进行争论、辩答,摆明自己观点,批驳对方或

他人的观点,是阅读主体情感交锋、心灵碰撞、灵魂问答的载体。它强烈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思辨性。

⑤自主选择。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我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由于选的是自己喜欢的,并适合自己智力水平和感悟能力的,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选择。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长期的母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独立学习时,就应当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⑤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形成辅助性学习资源。可让学生收集作者资料、背景资料、文中相关内容资料、原文、注视、相关典故等等。如本课第一课时后,可让学生收集形容雪景的词辅助理解“都披着白雪”,收集写雪景的诗句加强拓展,想象练说处可先让学生自学仿写。

四.有效的互动对话

我不追求我讲了多少,而追求我引导学生自己读出了多少,体会了多少,能“入”进去,与作者产生共鸣就可以了。“对话”是新课程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儿之一。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经验钻研课文,进而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所谓“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然后,各自谈谈自己从课文中的所悟所得,分享各自的收获,当然,教师也参与其中,分享学生的收获,共享美文。

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何在?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

而事实上,一旦学生情感的闸门被大开,思想的火炬被点燃,他们精神世

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精彩”和“独到”„„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的任何事前设计所无法预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求的“民主”“平等”“和谐”“自主”“探究”„„都自然而然呈现了出来。当学生由芦花一般的雪,柳絮一般的雪,蒲公英带绒毛种子一般的雪时,体会到描写用比喻句的生动了。当他们打开想象的闸门尽情描述想象中的溪石的可爱时„„我由衷地感到:任何人为“导演”的“高潮”、“亮点”都不及学生感情激荡、思想喷涌时所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更为灿烂夺目!

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智慧,做一个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做一个为学生提供舞台和机会的伯乐!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 第2篇

石峰区先锋小学周艳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今天,我想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阅读教学要教会学生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和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我觉得还是要从抓实课堂开始。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之关键。课堂得法,课外用法,双管齐下,则阅读能力必能得到提升。然而语文课堂教学实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准确定位目标,如何提取训练重点,如何突破学生语言学习难点,如何将知识讲授转化为能力培养„„要研究的问题何其多!先锋小学从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出发,从语文教学基本目标出发,采取“一课一得,每课必得”的策略,构建了“一读,二讲,三练”语文课堂基本模型。这样的课堂绝对不是语文教学最高境界的课堂,但是是我们基于当下教学实际水平合适的课堂、保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接下来,我就结合我校语文课改的基本模式,“一读,二讲,三练”来谈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

一、第一课时——以读为本,找准朗读训练点,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是起点目标,是基础目标。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连读准确、读通顺都达不到,势必影响其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第一课时读的形式以朗读为主,中高年级

适当渗透其他形式读,如默读、浏览读、跳读等。读有两个层次,一是读准确,读通顺——与生字教学串联,这是保底目标,要求人人达标;二是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与文本解读相融,面向大部分学生,但不要求人人达标。

第一层次“读”的策略

 中低年级: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跟录音或者老师一起读,学着老师的样

子读。

 高年级:自由朗读,跟录音或者学生一起读。在第一层次的“读”中解

决生字词教学,读的训练由字——词——句(含有生字词的句子或者难读的长句)——段、篇。关注和检查对象以学困生为主。

第二层次“读”的策略:

一是找准“读”的训练点:语言文字精彩语段,语言形式独特语段,情感丰富的语段,围绕文本中心的语段。

二是采取多样的训练方法:

二、第二课时——“以讲为主”,选准讲授点,言意兼得。

讲什么?又怎样去讲呢?

紧扣“单元导读”讲。

紧扣“阅读提示”讲

紧扣“课后习题”讲。例:《搭石》

紧扣“文中提示”讲。

紧扣“质疑问难”讲。

抓住“题眼(文眼)”讲。《为中华之崛起》

抓住“中心句段”讲。《桂林山水》

二、第三课时——以练为标,找准读写结合点,实施“每文一练”。

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以写促读,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小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1、模仿式练笔

模仿式练笔即例文仿写,能习出方法,习出能力。小学语文课文,是精选出来的文章,都是很好的作文范文。有些文章在句、段或片的构成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在阅读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典型句段,从课文的表达形式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的摹仿、运用,有效地形成认知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火烧云》一课作者描述了火烧云多种颜色变化后,在课文的4-6自然段又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状: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这三个自然段结构上基本相似,是安排学生进行仿写的经典语段,也是我们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好时机。我便让学生仿照文中的段落结构,即“先用时间顺序词来过渡,接着具体描绘其形态变化,最后写怎样消失”来写一段自己想象中的火烧云的变化。如《盘古开天地》,让学生仿照课文描绘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句式展开想象练笔:“他的头发,变成了;他的,变成。”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如《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仿写排比句。面向全体,我们设计分层练笔:第一是来自讲读课文的说话训练: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后进生可选这一题完成。中等的学生就完成:这榕树真大啊,;这榕树真绿呀,;这榕树真美啊。优生就完成: 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没看见过。真啊,;真啊,;真啊。或自由地用排比句式子描写一个事物。

如学习《秦兵马俑》第四段时,课文中对近看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在这个环节,结合挂图或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子学习中,在挂图或课件提供许多画面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出现丰富多彩的练笔内容:有的兵俑,全身盔甲,手持战刀,一脸严肃,似乎正严阵以待,准备随时赶赴战场;有的兵俑,怒目圆瞪,双眉紧锁,双手紧握手中的兵器,好像在随时听候上级的命令;瞧,这个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善于作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看这一排弓弩手,整齐站立,箭已上弦,就等上级一声令下„„通过练笔,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更是在写作中感受到了兵马俑的栩栩如生以及古人那过人的智慧。

2、理解式练笔

理解式练笔即读后抒写,能习出情感,习出意境。读后抒写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所学的课文内容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这种难得的“情境”已经为学生动笔作了极好的铺垫,打开了思绪的大门。课文中故事的情节、人物的个性特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使学生感动不已,浮想连翩。这时,教师就要善于选择学生最感兴趣、最有话说、最易于抒发情感的地方着笔。选好了着笔点,还要考虑如何设计“话题”。是进行“角色移位”,站在主人公的角度直抒胸臆,还是以读者的身份来发表感想;是实话实说,讲曾经发生的故事,还是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还是畅谈今后的打算等等。这些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认真构想,巧妙设计。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给予树》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练笔,那个陌生的小女孩在收到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后,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帮助小女孩写一封感谢信给金吉娅。学生思绪纷呈,感慨万千。有的学生仅仅几分钟,就写下了一封封感人的信:

亲爱的金吉娅:

你好!我今天收到了你寄给我的洋娃娃。我非常感谢你帮我实现了新年愿望!我是个孤儿,没有亲人,没有关爱,没有洋娃娃……。我曾经感到绝望,在这个世界上我我什么都没有!但是,你的帮助让我感到了温暖。原来,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谢谢你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不会忘记你的。祝你和你的家人圣诞快乐!

得到帮助的小女孩

12月25日

孩子们在情真意切的诉说中,传递着对爱的感受和感动。在文本的动情点,设计让孩子投入地写,动情地说,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片断中,创设了写话情境,让孩子们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孩子们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此刻他们已经完全与文本融为一体,他们就是获得帮助的小女孩。写的过程,孩子们不再觉得是在练习写作的基本能力,而是在倾诉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的时候,她们不再是在读自己所写的话语,而是在替小女孩与金吉娅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又如:《白杨》一课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使理解得以深入?在学生朗读体会,可安排这样的练笔:当爸爸看到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有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请同学们以爸爸的口吻写一段话,写出“爸爸”的内心活动。学生有的借白杨抒发了“自己(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情怀;有的由小树的成长联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期望„„通过练笔学生对“爸爸”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3、想象式练笔

想象式练笔即想象拓展,能习出新意,习出素养。新教材中有些课文,想象瑰丽神奇,富有童心童趣。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背景。这时巧妙地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小练笔,除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灵性才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如《小木偶的故事》的结尾写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写在小木偶

身上,后来又发生什么事呢?接着续编故事。老师提供开头:经女巫的点化,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突然,他醒悟过来:“啊,小红狐骗了我的红背包,我一定要讨回公道。”„„ 引导学生想象这一路上他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也可设想小木偶在经历不同事情,不同情绪体验后感慨生活的多姿多彩等。

4、转述式练笔

转换式练笔即改写诗文,能习出乐趣,习出涵养。课文有特定的人称与顺序,如果转换一下叙述的方式,就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学生在这样的转述性练笔中体会到不同叙述方式的不同表现力。

如在教完《蟋蟀的住宅》一课,我让学生转换人称,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写出蟋蟀住宅的特点或修建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兴趣高涨,练笔一下子灵动了起来,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而且更加深入地认识并运用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如将如《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所见》等改写成一个故事;将《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搜集资料,为《鸟的天堂》写一段导游词。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阅读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我们正行走在研究的路上,我们“一读,二讲,三练”的模式还得继续打磨。以上,我们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也算不上经验之谈,还恳请大家批评、指导!

转变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第3篇

一、注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重视预习指导。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动脑和理解的过程,学生在预习中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预习时,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读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预习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通过质疑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而且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学生在预习中,通过查字典很快便明白“给予”的意思。那么是谁给予谁呢?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呢?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为自己提出了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预习不但使学生感知了课文的内容,把握了课文的中心。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的欲望,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这样的预习,必定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课文类型丰富,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描绘的景色十分迷人,如《三亚落日》、《雾凇》、《鼎湖山听泉》等;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如《黄鹤楼送别》、《太平洋上生死夜》、《船长》等;有的课文富有哲理,如《最大的麦穗》、《黄河的主人》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可以通过朗读、录音、图片、视频等化抽象为直观,创设特定情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之中,还可以通过当小导游或解说员、演课本剧、辩论赛、续写故事、上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更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课堂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我们应把认知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规定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的过程。其实,书本中的知识有许多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因此,教师就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脑中的知识体系,来帮助自己认知被上升为一种文字、一种理论的所谓的“新知识”,这样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等存在于学生心理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

如在教学十一册教材习作3《苹果家族》时,书中提供了一位同学摘抄的苹果资料的卡片,学生很容易不动脑筋,照抄书本,而把很好的实践机会失去。因此,在学生习作前,笔者带领学生到瓜果市场收集各种苹果,并向苹果商了解各种苹果的习性,价格、生产地等,由于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介绍苹果时不再是照本宣科,习作时当然是得心应手。习作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学校开展了一次苹果展销会活动,展销时让学生向其他年级学生介绍苹果的特点,怎样区别真假苹果,并现场出售,整个活动,学生积极主动,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在学完《访问环保专家》一课后,笔者又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调查学校、家庭周围的树木、花草、小鸟、空气、河流的情况,在调查中,很多学生兴趣较浓,发现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对周围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很多学生都在报告中反映出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建议。这一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布鲁纳曾经指出:“人唯有凭籍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方法。”这种实践经验愈积累,就愈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掌握这种方式,对他将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发现、解决问题,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如学《望月》一课时,有学生提问:文中多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笔者并没有立即回答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然后让他们讨论交流,很快就有学生发现有的省略的是美景,有的省略的是幻想,还有的省略的是诗句。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四、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上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即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教学《游天然动物园》时,笔者没有只停留在课本上有限的文字介绍上,而是引导学生课外到图书馆,动物园或通过电视、网络等对动物进行全面了解,为了激发他们出色完成任务,让他们自愿结合建立四人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如下:召集人、记录员、汇报人、计时员(兼噪音控制员),这样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一个星期后,学生们带回了许多课本上没有提到的资料,如“河马是食草动物,它一般晚上出去食草,白天水中是它最安全的地方。非洲象是站着睡觉,亚洲象是躺着睡觉,长臂猿一般停在树上,吃水也不敢下来,只是用它的前肢勾住树叉来喝水……”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贵有疑;切入口;促进者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會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三大理念之一,而且位列之首。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我们新时期的教师,就要很好地贯彻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我以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质疑

学贵有疑。教师放开手,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内容发自内心地产生疑问,之后才会想去“打破砂锅问到底”。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更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这是我们教师所要做的事情。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对那些爱提问、敢提问的学生都应给予鼓励,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改变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要引导学生去自我学习。具体要做到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通过动口读、动脑思、动手写或动手画、小组讨论等手段,使学生充分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内容,寻求答案,在交流中完善问题的答案。

三、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解答、自我感悟

学生一旦通过学习、讨论,找到答案,就纷纷要发言,急于把自己的答案、观点告诉别人。但教师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其实,提出问题、找到答案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可让学生针对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发表不同的看法,也可谈谈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启发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续编、表演等方式拓展、延伸课堂。

总之,我们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本职工作,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千方百计把它做好,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不辱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阅读教会我宽容作文 第5篇

我是书“铁杆粉”,俗话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叮叮叮”下课铃声响了,我径自走出门口。一边想一边走,楼梯上差一点将脚扭了,走出校门口时,又差点撞到路人。我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呢?忽然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精灵出现在我的身边,一个说:“活该,谁叫你走路不看路?知道后果了吧。”另一个说:“亲爱的,你在想什么?”我说:“我在想书中的`那个人,为什么要原谅一个让自己受过伤害的人。”等我话刚说完,它们就不见了,我说:“真是见鬼了。”“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她。”“让她自己琢磨明白吧!”它们两个的声音再次出现在我的耳畔。

我回到家中,立即打开书,一页两页。我津津有味地读着,我的脑海中再次出现了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就睡了,我的口水流淌出来,这才使我清醒过来。我又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不管了,还是继续看书吧!”

今晚,窗外的月亮格外明亮。这次不是老妈将灯关了,而是我自己。我再次坐在凳子上,当我又一次看那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电脑中出现了书中那个人,我问“你为什么要原谅那个深深伤害你的人?”他说:“为什么不原谅她?难道我一辈子都要记恨她吗?难道你和好朋友吵了一次架后,就此不再理对方了吗?”“不会啊。”他又继续说:“过了一段时间气会消的,再往好的方面想,根本不需要生气,何况原谅对方。”我恍然大悟“喔,谢谢你让我学会了宽容。”“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领悟到的。再见!”我抬起头望着点点繁星,我想我已经有答案了。晚风婆婆来了,她似乎在说:“孩子,快睡觉吧!你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我点点头,迅速躺上了床。

阅读教会我品味书香作文 第6篇

品味书香,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题记

一说到品味,人们便会想起四溅着“咝咝”声与油香的美味菜。可是,有一位老师却教会我该如何细细品尝那些丰富多彩的食物——书。这位老师,便是“阅读”了。

在我第一次与“阅读”四目对望时,我还只是个懵懂的胖嘟嘟的“小肉球”,我不知道什么是阅读,连书是啥也不知道。可是,我的心已被一本本绘本上那活灵活现的插图抓住了。那些明快的`色彩仿佛在书面上流动,此起彼伏着,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扉。“阅读”便随着我的性子,露出了童趣的一面,手举拨浪鼓,将我引进书海。

渐渐地,我长大了,那一个个有趣的方块字,如决堤的黄河水一般,连绵不断地涌入我心。而“阅读”也将严厉的一面慢慢写在脸上,他张开了他那张无形的嘴,让知识的芬芳飘进空气中,还时不时考验考验我。可我仍是不知该如何品味那一本本花花绿绿的书,总是东拉拉,西扯扯,宛若一只无头苍蝇在书海里乱撞。“阅读”见后,总是笑笑,将看书的法子传授与我:批注、深阅读……这些学校老师们曾教过的却又不能理解的方法,在“阅读”的梳理下逐渐明朗了。

我的阅读量越来越大,仿佛一只吹胀了的气球,装着满满的知识。“阅读”呢,也不再充当我的老师,咱俩勾肩搭背走在一块,成了对知心好友。当我与他重新返回书的海洋之时,一切都变了:石头变成了黄金;细沙变成了无数闪着白光的珍珠;铁锅成了典雅美丽的千年古鼎……到处生机勃勃,一切生命都赋有了价值,变得更加美丽。此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

那天,我学会了该如何品味这世间最有意义的菜——书。

上一篇:奖学金申请自我鉴定汇总下一篇:新常态下的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