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的中英文摘要

2024-06-12

实习报告的中英文摘要(精选14篇)

实习报告的中英文摘要 第1篇

来电显示电话机和对讲机的装配调试

杨粉粉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3班,陕西 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陈正涛

[摘 要] 来电显示电话机与普通电话机相比多了个来电显示功能。来电显示电话机可以显示来电号码。来电显示电话机也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不论是民用是军用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经济发展更是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对讲机是我们生活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器之一,它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实时性,互动交流性比较强的优点。通过焊接,组装,调试以后,对讲机可以实现收台以及在相同频率上与其它对讲机进行通信。

[关 键 词] 来电显示电话 对讲机 装配调试

[中图分类号]

TN858

[文献标志码] A Assembly of telephone caller ID and walkie talkie

Yang Fenfen(Grade11,Class3,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China)

Tutor:Chen Zhengtao [Abstract] Compared with common phone the call display telephone has the function of call displaying.The call display telephone can display the incoming call number on its screen.The call display telephone is a voice transmitting equipment which transmit signals in two-way, and it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rreplaceable function whether in civil or in military.The walkie-talki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devices in our life.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 volume, easy to carry, and it can communicate real-time.After being welded, assembled, debugged, the walkie-talkies can accept signals from the transmitting tower and they can als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same frequency.[Key words]

call display telephone walkie–talkie

assembly

debugging

实习报告的中英文摘要 第2篇

中英文摘要的编写要求

1.摘要的目的摘要需简单确切地记述论文的实质性内容。摘要的目的在于:

①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决定是否阅读该论文;

②为科技情报和检索提供方便。

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和EI等检索工具的收录率。

2.摘要的要素

(1)目的——论文的目的与要解决的问题。

(2)方法——主要工作过程及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实验数据,研究结果,理论性成果,主要现象,得到的效果和性能等。

(4)结论——阐明结果的意义,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和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一般将(3)、(4)结合起来写。

3.摘要的篇幅

一般以150~200字为宜。

4.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

(1)摘要开头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标题;删去背景信息或减到最小。

(2)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新观点,应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

(3)切不可加进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如“属于„„首创”,“未见报道”等。

(4)慎用长句,句型力求简单,表达简明,语义确切,不分段落。

(5)采用第三人称,不用“本文”、“作者”、“笔者”等字样。

(6)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7)缩略语、略语和代号,除了相邻专业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须加以说明。

(8)不用引文,除非当前的这篇论文要证实或否定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9)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10)摘要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图形或表格。

5.摘要的英文写作注意事项

(1)尽量使用简单句,句子要完整、简洁。

(2)时态的用法:用一般现在时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结果和结论;用一般过去时说明过去的发现、研究过程等;尽量少用现在完成时,更少用过去完成时。

(3)正确使用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

(4)使用短的、简单的、熟悉的词,不用华丽的词藻。

(5)不用第一人称We、I作主语。

【误】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method„„

【正】A method „„is provided.(6)动词应尽量靠近主语。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第3篇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的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 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摘要一律采用四要素式, 即: (1) 目的 (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 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 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 方法 (methods)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 如何分组对照, 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 数据是如何取得的, 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 (3) 结果 (results) :简要列出研究主要结果和数据, 有什么新发现, 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 (4) 结论 (conclusion) :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大体相一致, 英文摘要四要素的小标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复数。

在英文摘要内容前仍需附英文文题、作者单位 (包括邮政编码) 及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具体书写格式同前。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周知, 并遵照此要求投稿, 力求杂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4篇

关键词:论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写作方法与技巧

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笔者根据自己摘要写作的经验并结合专业英语教学和对学生英文摘要的批改,谈谈写好英文摘要的方法和技巧。英文摘要的写作包括论文的英文标题、作者及其相关信息、摘要和关键词四个部分,下面分别介绍每个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1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是全文内容的缩影。读者通过标题便能够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我国期刊要求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1]。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间或也用一个疑问句做标题,但一般不用陈述句或动词词组做标题。

(1)名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由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名词的修饰语可以是形容词、介词短语,又是也可以是另一个名词。以下各标题分别由两个名词词组构成。例如:Global Change and Green House Effect(名词词组+名词词组);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to the Global Change(名词+名词)。

(2)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由介词+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如果整个标题就是一个介词词组的话,一般这个介词是“on”,意思是“对……的研究”。例如:On the Ecological Obligation。

(3)名词/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这是标题中用得最多的结构。例如: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Plants(名词词组+名词词组);Discussion on System Method of Stud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名词+介词词组)。

(4)其他形式 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偶尔可用疑问句作为论文的标题,以点明整个论文讨论的焦点。例如:Can Global Change Bring Dramatic Disasters to Humans?

2 作者

学术论文既可以个人名义署名,也可以集体名义署名。如以个人署名,则应在论文题目后写明作者全名,并且另起一行写上作者的工作单位、国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自然科学研究往往由一个集体来完成,作者姓名很多,但必须标出一个通讯联系人(Corresponding Author) [2]。

3 英文摘要

3.1 摘要及其功能

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短文[3]。摘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成果或最终结论。摘要应放在论文正文之前。

一篇好的英文摘要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要具有独立性、完整性。(2)应精炼,不不包含讨论和推理。(3)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宜以第三人称书写。(5)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6)要正确使用动词时态,最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7)文摘要的长度一般为100~300词,。(8)应注意包含3~5个关键词(Keywords)。

3.2 摘要的写作

摘要是要用较少的文字传达重要的信息,因此第一句话要高度概括文章的目的、性质、方法乃至重要的成果,然后再写所得到的重要数据、结果或结论。摘要中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相对独立,一句话说明一件事。

3.2.1 常见的主题句

摘要中的第一句话——主题句的常见句式有: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to,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This paper describes,This paper analyses,This paper discusses,This paper gives a new approach of,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as studied/prepared by/discussed/presented 等。常见的谓语动词有:report,study,investigate,present,develop,discuss,show,describe,introduce 等。

3.2.2 时态问题

英语论文摘要中的动词时态的使用原则一般为:1)实验结果、方法描述等都用现在时态表述;2)一般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3)叙述从某一时间开始,与现在有直接关系,并对目前有影响的事情,用现在完成时;4)叙述今后的研究、打算、预期的结果、倾向等均用一般将来时。

3.2.3 结尾句

在英文摘要的結尾有时写上作者的结论或建议,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句式:关于结论可用如下表达方式:We may conclude that…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We think(consider,believe,feel)that…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 results indicated/ show that …It turns out tha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can be concluded/ noted that…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believed,held,and acknowledged)that….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5]。一般每篇文章选择 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

总之,在写作论文标题、作者和英文摘要时要做到准确、简洁、清楚,即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直接、清楚,以便引起读者注意。此外,还需熟悉本行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扩大英语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多看英文文献,提高英文写作及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鸿.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刍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3164.

[2] 曾佐勋,索书田,刘立林,等.“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6,(1):7475.

[3]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4] 任胜利.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摘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摘要中英文 第5篇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压力储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是在石油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科研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而二氧化碳储罐的发展,更为让人们关注。二氧化碳压力储罐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密封元件、开孔和接管、支座等六大部分构成容器本体。此外,还配有安全装置、表计及完成不同生产工艺作用的内件。压力容器于密封、承压及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及污染环境的事故。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重要的监检。所以设计者应该本着严格扶着人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设计。保障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1174326778 2013/7/16 10:59:40

实习心得 在6月29号到7月18号这段日子里,装备三个班分两组每组四天半到金属结构厂参观学习,在校期间,通过录像学习和小组讨论,同学们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在本次实习过程中,金属结构厂为同学们展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是书本所不能给与的。同学们看到了巨大的罐体,椭圆风头及球罐的制作过程,看到了手工焊埋弧焊及气体保护焊机器及工人操作,参观了无损检测车间,看到了本学期刚刚学过的射线检测,磁粉检测以及当前流行的TOFD等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及学习,使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并在小组中追求提高自身素质,总而言之,我相信本次实习,使每一位同学获益非浅,感谢学校及老师给我们的这次实习机会。

Abstract

英文摘要的论文 第6篇

To solve this legal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establish a regulated market operating order to protect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d improving the legal liability system.

On the one hand is to establish a legal system the concept of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The other hand, is to improve consumer protection legal liability system.

对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如何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在法律责任制度中如何体现对消费者的特别保护,应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重点解决好的一个法律问题。

要解决好这一法律性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完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制度。

一方面是建立消费者的法律体系保护观念;另一方面是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制度。

★ 论文摘要翻译成英文时

★ 论文摘要

★ 论文摘要范文

★ 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 如何写好论文摘要

★ 网络营销论文摘要

★ 化工论文摘要范文

★ 论文摘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的论文 第7篇

Thus, we can not blindly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capital to maintain or improve its quality and yield. 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explores an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tanium industry, through inside and outside observation and association. In this paper, flotation tests a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original pulp titanium ore with Polyacrylamide and that without on the concentrate grade yield of titanium concentrates.

In this process, the consumption of drugs, the recovery rate of , equipment utilization, the amount and cost of polyacrylamide (PAM) are all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a ptimization program to add Polyacrylamide to the original flotation pulp of titanium ore.

Finally, we reach a conclusion through relevant data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in principle,

we do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flotation process and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第8篇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的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 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摘要一律采用四要素式, 即: (1) 目的 (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 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 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 方法 (methods)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 如何分组对照, 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 数据是如何取得的, 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 (3) 结果 (results) :简要列出研究主要结果和数据, 有什么新发现, 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 (4) 结论 (conclusion) :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大体相一致, 英文摘要四要素的小标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复数。

在英文摘要内容前仍需附英文文题、作者单位 (包括邮政编码) 及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具体书写格式同前。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周知, 并遵照此要求投稿, 力求杂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英文摘要中元话语的应用机制 第9篇

关键词:英文摘要;元话语;应用机制

一、元话语

元话语是交际中常见的话语现象。在语篇建构过程中,话语包含两个层面: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基本话语传递话语主要信息,涉及话语的命题内容和指称意义,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元话语则促进读者对基本话语做出反应,引导读者诠释、评价基本话语,实现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因此,元话语关心的是读者,其功能是语用的、修辞的 [1 ]。

元话语的分类因研究角度不同而引入不同的分类体系。本研究采用Hyland的元话语分类体系。Hyland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元话语的人际模式,把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引导式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作者建构语篇,进而帮助读者理解语篇;互动式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作者表达态度,允许读者作出回应,从而实现互动 [2 ]。

二、元话语与英文摘要的相关性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同时也是建构语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写作的交际性本质的重要手段,具有客观性、劝说性和社会性 [3 ]。 因此,论文作者在摘要中不能简单地陈述事实,而要借助各种语言手段,说服读者认同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确认和建构与读者的人际互动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有意识和有效的操纵” [4 ]。 而元话语的交际性本质使其成为摘要写作中控制这种互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元话语标记在论文摘要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建构论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理解、评价摘要的语义特征和人际特征。引导式元话语在摘要中主要体现语篇功能,而互动式元话语在摘要中主要体现人际功能。

三、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案例分析

根据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体系,引导式元话语主要包括过渡标记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语、言据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下文以大庆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摘要为例,具体分析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

纵观近三年的毕业论文,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分布的趋势如下:框架标记语 —— 过渡标记语——内指标记语 ——言语标记语 —— 语码注释语。相对于框架标记语、过渡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而言,言语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在英文摘要中使用得较少。但总体而言,引导式元话语在二语学习者英文摘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学术论文对框架结构的要求较高,而框架标记语标示语篇的顺序式阶段,因此框架标记语对论文摘要语篇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相当普遍。“First,second,third”等框架标记语的使用可以帮助论文作者组织摘要语篇,引导读者理解语篇,同时凸显命题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升摘要语篇的逻辑性,进而构建“作者 ——读者 —— 论文”三位一体的语篇结构。

过渡标记语表达主句之间的语义关系。“and”“but”“thus”“in addition”等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对论文摘要语篇的建构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作者可以借助 “however”等标记语的转折和对比含义,揭示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借助“even”等标记语引出另一个结果,促进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内指标示语标示语篇其他部分的信息。“in this paper”“in Chapter One”等内指标示语的使用在阐明命题信息的同时,促进了摘要和正文的联系。

由此可见,引导式元话语在二语学习者的英文摘要中占主导地位。梳理论文摘要框架的框架标示语,加强衔接与连贯的过渡标示语,促进摘要和论文主体连结的内指标示语构成了英文摘要中所有标记的主要成分。

四、交际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案例分析

根据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体系,互动式元话语主要包括模糊语、强调语、态度标记语、自称语和介入标记语。下文以大庆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摘要为例,具体分析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

纵观近三年的毕业论文,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分布的趋势如下:增强语 —— 态度标记 ——模糊语 —— 自称语 —— 介入标记。相对于引导式元话语而言,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频率较少。在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上,二语学习者偏重于对增强语和态度标记的使用,很少使用模糊语、自称语和介入标记。

(一)增强语与模糊语

增强语与模糊语是表达观点的两个层面。英文摘要中增强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强调和肯定论文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意在要求读者对其采取认同的态度。而模糊语则意在凸显命题评价的不确定性,承认不同观点的存在,增强命题的严谨性、客观性和与读者的协商性。也就是说,模糊语考虑了作者、读者和摘要本身三重因素。有研究表明,从语用功能来看,模糊语的使用遵守了质量准则和礼貌原则 [5 ]。

纵观近三年的论文摘要,二语学习者在其论文摘要中注重增强语的使用。相对而言,模糊语通常出现在摘要的讨论部分,在摘要简介和结论部分很少出现。二语学习者的英文摘要中增强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模糊语的使用频率。这种现象导致论文作者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显得较为强势,缩小了作者与读者的对话空间,导致论文摘要缺少读者意识。读者意识强的摘要能够融合论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增强摘要的可接受性。因此,读者策略的培养和模糊语的使用应该是二语学习者在其摘要写作中应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 态度标记和介入标记

态度标记明确反映作者对命题信息的情感表达,传递其对命题信息的赞同,凸显命题信息的重要性。纵观近三年的论文摘要可以看出,二语学习者在其英文摘要中使用较多的态度标记,以强调其研究的重要性。态度标记通常出现在论文摘要的背景介绍和结论的话语中。态度标记的使用考虑了作者和读者的雙重因素,突出作者选题的重要性和吸引读者。与态度标记不同的是,二语学习者在其英文摘要中几乎不使用介入标记。介入标记有助于论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You can see that”等介入标记语有效地拉近了论文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但英文摘要等学术语篇强调其论述的客观性和行文的正式性。鉴于此,介入标记的弱化使读者在语篇中的参与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从而凸显了摘要语篇的客观性和正式性。

(三) 自称语

自称语是指称作者本身的话语。纵观近三年的论文摘要,二语学习者在其英文摘要中较少使用自称语。二语学习者在其摘要的行文中避免使用“I”和“my”等词,而用“paper”“thesis”等词来替代。很明显,二语学习者优先考虑的是其观点论述的客观性,论证的力度,凸显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但语言学界对于自称语的使用存在不同的观点。Hyland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中外英文摘要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英文摘要中合理地使用自称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章的可接受性 [4 ]。

由此可见,二语学习者在其论文摘要中很少使用互动式元话语,互动式元话语的出现频率仅仅体现在增强语和态度标记的使用上。模糊语弱化是二语学习者的论文摘要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五、结语

元话语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考虑了语篇的信息处理,读者和作者三重因素,因此元话语的使用能够优化英文摘要写作。但二语学习者的英文摘要偏重于事实的陈述和命题意义的阐述,引导式元话语占的比重很大,互动式元话语使用得少,缺乏与读者的沟通意识,人际功能薄弱。基于此,二语学习者应关注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增强元话语意识,提高元话语使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建衡. 从摘要写作的元话语使用看二语习得之变异[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 176-178.

[2] 谢洪. 试析元话语的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J]. 时代教育, 2013,(8): 136-137.

[3] 杨莹. 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式元话语的对比研究[J]. 语言应用研究, 2010,(9): 104-106.

[4] 江晓敏. 互动元话语视角下中外语言类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分析[J]. 大学英语, 2012,(3): 154-157.

论文-中英文摘要 第10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全球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算机强大的信息模块处理功能,使之成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支柱。

车辆管理系统用计算机管理机动车辆的档案,运营管理以及驾驶员信息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在计算机还未普及之前车辆管理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抄写的方式来操作的。现在一般的车辆管理都是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的实用的计算机智能化车辆管理程序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更有效的机动车辆管理。车辆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经过分析,我们使用 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车辆管理系统系统。

关键字: 车辆管理系统;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

Abstract

论文中英文摘要格式 第11篇

校优博、优硕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格式 作者姓名:张三(宋体 四号)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的研究(宋体 四号)

作者简介::张三,男,xxxx年xx月出生,xxxx年xx月师从于xx大学xxx教授,于xxxx年xx月获博士学位。

中文摘要

在XXXXXXXXX技术中,具有较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研制和开发有了长足的进展。„„„„„„„

(正文:宋体 小四,博士约三千字,硕士约2千字)

关键词:(宋体 四号)

Study on the …(英文题目 字号:“Times New Roman” 三号)

Zhang San(姓名拼音 字号:“Times New Roman” 四号)

ABSTRACT

The only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his is sufficient for ………….…

(正文字号:“Times New Roman” 小四,约三千字)

会计中英文论文摘要 第12篇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及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固定资产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进而比较我国固定资产准则与其相对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着重分析了两者之间在后续计量模式、减值损失转回处理以及对持有待售资产的终止确认处理三方面的重要差异。最后就完善我国固定资产准则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成本模式 重估价模式减值损失转回 持有待售资产

Abstract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第13篇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的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 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 不要使用“ 本文”“ 作者”“ 我们” 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摘要一律采用四要素式,即:1目的( 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方法( methods)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 3结果( results) :简要列出研究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 叙述要具体、准确。 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 4结论( conclusion) :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 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大体相一致,英文摘要四要素的小标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复数。

在英文摘要内容前仍需附英文文题、作者单位( 包括邮政编码) 及作者姓名。 中、英文摘要具体书写格式同前。 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周知,并遵照此要求投稿,力求杂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英文摘要 第14篇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Zhong Zhixian

Informed by the demands for innovations in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OUC),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s,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for OUC in an attempt to promot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and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It is argued that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should deal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an academic perspectiv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s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of scholar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s well as to promote staf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Several factors influenc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cluding research paradigm, research norm,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words: Open University;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method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Post—RTVU Age: Issues and Concerns

Xiao Junho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OUC) based on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ies (RTVU)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actively promoting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f running Chinese open universities well, as proposed in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Programme for Long— and Medium—term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Developments (2010—2020).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analyze problems which hinder the transition of the RTVUs network to OUC and recommends possible sol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trategic Plan for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should be open to chan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Second, learning resources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academic tutor. Third, teaching support should be sustainable. Four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hosen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the purpose. Fifth, the curriculum should cater for learners’ changing needs with students having a say in what to lear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re should be diversity in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Keywords: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 A Legal Perspective

Yao Laiyan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 (PLAR) i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recogniz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acquired through previous learning, work experience, life experience, and so on before the applicants’ admission to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hese experiences can be converted into credits to exempt students from some parts of the study. PLAR is hence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life—long learning. PLAR originated in France and was later widely adopted in the USA and Canada. Today, it is being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is a pioneer in this field in China, conduc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udg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some other countries, PLAR is of practical relevance to China’s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but ma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its implement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R depends on legal awareness, respect for individuals, law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Therefore, there should be relevant laws, policies, regulations, procedures as well as transparenc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should be in—depth research into PLAR followed by legislation and large—scale experiments before its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nd that this process should be government—led.

Keywords: PLAR;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non—formal learning; informal learning; credit recognition

Researching the Competencies Required for Tutors in Distanc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Huang Dan and Zhang Meilin

With 17 disabled distance learners as subjects of the first—stage interview, this study set out to investigate tutors’ roles in these distance learners’ course of study and life as well as what are expected of tutors.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interview involved 37 tutors with the aim of examining their routine jobs and their opinions on what support a qualified tutor for disabled distance learners should be able to give his/her students. Informed by findings from the two interviews,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competencies required for tutors of disabled distance learners and recommends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se tutors’ competencies.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tutor; competencies

Implicati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E—learning in

America, South Korea and Taiwan, China

Jiang Fengjuan, Wu Hongbin and Wu Feng

America, South Korea and Taiwan, China lead the world in corporate e—learning. Using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s collected and examined relevant publications from ProQuest and CNKI as well as research reports from Bersin & Associates, ASTD and Brandon—hall. Based on findings from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y summarize the status quo of corporate e—learning in these areas and make informed predic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Measures to develop corporate e—learning in China are also discussed.

上一篇:博弈论培训感想下一篇:冬天的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