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2024-07-03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第1篇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九(6)班物理教育教学

工 作 计 划

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始,为了更好地完成《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地多学到知识,成绩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拟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构成:

九(6)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女生27人,留守学生18人。

优生名单: 学困名名单:

2、成绩分析:从上学年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差,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对物理计算题也还没有入门。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3、学生思想状况: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心思未放在学习上,纪律性也较差,但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爱动手动脑,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将这部分差生规范过来,认真搞好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2、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章 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液化和汽化 升华和凝华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比热容;内燃机;热机效率 比热容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电路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电阻和变阻器;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变阻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功率;测量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

三、工作目标

(1)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40分,及格人数10人,及格率17%,优生人数2人,优秀率3%,工作计划《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2)学生素质:通过一学期努力教学与辅导,让更多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使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构建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科学地布置作业,尽量减少重复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作业相接合的方式,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5、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6、以自学探讨为主、讲授为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7、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8、更新评价观念,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课时分配(见下表)周数 日期 单元 内 容 课时 8.15-8.21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动员入学、发书,检查作业、养成教育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3课时 8.22-8.28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3课时 第1周 8.29-9.4 复习本章、单元检测,评讲试卷 3课时 第2周 9.5-9.11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3课时 第3周 9.12-9.18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3课时 第4周 9.19-9.25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5周 9.26-10.2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3课时 第6周 10.3-10.9 国庆节放假 第7周 10.10-10.16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复习巩固本节 3课时 第8周 10.17-10.23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 测量电压 3课时 第9周 10.24-10.30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10周 10.31-11.6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3课时 第11周 11.7-11.13 期中测试 3课时 第12周 11.14-11.20 期中小结 讲评 3课时 第13周 11.21-11.27 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课时 第14周 11.28-12.4 第五节 家庭用电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15周 12.5-12.11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3课时 第16周 12.12-12.18 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 3课时 第17周 12.19-12.25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18周 12.26-1.1 期末总复习6课时 第19周 1.2-1.8 第20周 1.9-1.15 期末考试 以上计划在教学时可能会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第2篇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初中已经两年了,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些同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后进生简单的知识不能掌握,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少部分的学生已经出现厌学情绪。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显现,上课的难度在逐渐加大,课堂会出现混乱和沉寂的现象。这对九年级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用函数解决问题基本方法和思想,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别条件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重点内容: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内容:二次函数的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和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 3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附:教学进度表 8月29日 9月2日 预备周 2 9月5日 9月9日 22.1-_22.2 9月12日 9月16日 22.3

49月19日 9月23日 22.3-22.4 9月26日 9月30日 22.5-22.5 10月3日 10月7日 国庆放假 7 10月10日 10月14日 22.6 10月17日 10月21日 章复习与测试

10月24日 10月28日 23.1 10月31日 11月4日 23.2

期中教学检查 11 11月7日 11月11日 23.3 12 11月14日 11月18日 23.4-23.5 11月21日 11月25日 章复习与测试 14 11月28日 12月2日 24.1-2 12月5日 12月9日 24.3

/ 3 12月12日 12月16日

24章复习与测试 17 12月19日 12月23日 期末复习18 12月26日 12月30日 期末复习19 1月2日 1月6日 期末复习1月9日 1月13日 期末考试 1月16日 1月20日

寒假开始

对沪科版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3篇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图文新颖, 知识面宽广, 文字浅显。每章节开始都安插一幅反映章节主题的醒目图片,以引起学生注意,突出教材的物理特性。在章节首页下方还用小正方形符号标明本章节核心知识与要点, 有利于学生了解章节的知识重点。每章节下面又划分为节。节内每个知识问题尽可能用图画阐述和说明,或通过图画反映物理问题,文字浅显,不过分依赖于文字阐述,有利于学生理解。节内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安排了“讨论与交流”栏目。这个栏目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介绍和深化一些节内基本的物理概念,并且在栏目内十分注意与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融合, 留有许多填充和空白,让学生完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节末还安排了“请提问”栏目,着力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与学会猜想。另外,节后也安排了一些作业题, 主要是专门的实践性、活动类题目和定量计算型题目,题量不多,题数在1—4题不等,题目难度很小,重在实践与体验,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强化。

1.注 重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因此“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是新课标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实验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学好物理知识又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将来学习各门专业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中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 以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是很难满足新课标的实验要求的。因此,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每堂课前都要多动动脑筋,多从日常生活中开发实验课程资源。如学习连通器的应用时,我们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锅炉的“水位计”,建筑工地的“水平管”等;学习电路的连接时,发动学生用木板、图钉、回形针等制作开关、小灯座、电池盒等;学习电路元件时,让学生从家庭废旧电器中收集各种电阻器、开关等观察其结构、型号及工作原理,并自制亮度可调的台灯;学习了杠杆原理后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杆秤,等等。要重视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迷你实验”“实践活动”“交流与讨论”等内容,并要结合本地实际,作适当增减和调节。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认知角度看, 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表述时逻辑混乱,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变“讲”为“问”,在“问”上下工夫。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加以组织,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一步步深入。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提高。

3.教 师教学中要 “敢放 ”“能收 ”

新课改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是因为想让他们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 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实验的时候,连最不愿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地看着实验, 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调动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故事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第4篇

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2.知道世界能源的构成和我国能源的结构

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

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能源、能源与环境的有关录像带等。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泉港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2005年福建炼油厂成品油年产量达到400万吨,谁能告诉老师,石油对于我们现实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大家。

生:石油对于我们来说是能源,炼油所产生的许多产品更是我们生活中所离不开的。如,我们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用到的汽油和柴油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能源与社会”。

师:能源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人类离开生命之本就会灭亡,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地球上的能源。下面的时间就以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看课外相关书籍,也可以上网查询,还可以通过你认为可行的其他方式进行

学习。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位学生都以不同方式进行学习。大约过了20多分钟,有的学生列出了本节内容的提纲)

师:同学们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一小组之间,可以把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交流,然后,我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发言。(5分钟左右,学生汇报。)

生:我们小组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学习的。我所知道情况如下:(1)能源的分类;(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和环境。

师:你提炼的问题很好,详细说一下可以吗?

生: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其中,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占世界能源消耗的90%以上,是目前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但成本高,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长,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极为重要的。

师: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归纳出这么多知识,说明你很用心,你说得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呢?

生:我是通过查找课外相关书籍来学习的。我要讲的内容是关于能源的分类,查得资料如下:

能源有多种分类,从能源的原有形态是否改变的角度,可分为自然界现存的一次能源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化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是一次能源,煤气、液化气、汽油、柴油、电源等是二次能源。

而刚才同学说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是从能源能否循环再生角度来划分,此外,能源还可为燃烧能源和非燃烧能源,当然也有分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和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师:你查找的资料很不错,它告诉我们要懂得从多角度看待事物,这样就会比较全面。可见你思维很开放。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本节内容?

生:我们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我上的是“中国能源网”,查得资料如下:

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位总储量的12%,居第三位。水力资源占世界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论蕴藏6.76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年,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900亿立方米,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常规能源的资源总量来看,中国可列入世界能源资源丰富国家之一。除常规能源之外,中国的新能源亦有广泛的利用前景。(1)原子核能资源:中国有比较丰富的核能资源,包括裂变反应用的核燃料和聚变反应的核燃料。中国目前已探明铀矿厂200余处,大部分铀矿资源集中在中国南部。(2)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836万千焦/平方米之间。(3)地球能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然出露的温泉和人工揭露的地下热水露头有2700多处,遍及全国31省、市、自治区。(4)潮汐能资源:理论潮汐能蕴藏量有30亿千瓦。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可装机1.1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约3100~3500万千瓦。

师:你能利用网络把我国能源资源整体情况较条理地罗列出来,说明你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我们的学习。

以上几位同学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让我们具体了解了能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能源分布的大致情况。

3.课堂总结,情知交融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把有关“能源和社会”的一些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我想,同学们通过这节的学习一定有了不少收获,也会有一定的感受,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是伟大的。它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大量空间,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能源。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给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不要造成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师:你的感受很有见地。不要浪费资源,的确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更要马上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学会寻找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要学会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武装自己,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注意信息的获取,所以我认为学会收集信息是我本节最大的收获。

师:好,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学会搜集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人只有把握住新的信息,运用好信息,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会做到有把握,从容应对。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满着机遇,充满着挑战。信息也是一种能源,我们只有科学地利用好这种能源,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永立不败之地。(同学们齐声鼓掌)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5篇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速度单位的资料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教师辅导参考】

1.可以在网上查找各国的速度的单位.

2.各个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相同时期各地速度的单位.

【评价方法】

1.网上的资料可以列出学习记录.

2.小组总结,各个小组互相补充资料,实现资料共享.

3.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看看哪个组能根据资料提出新的问题.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6篇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大多数非金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4.1t=103kg1kg=1000g=103g1g=103mg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改变而改变。(纸片变成纸团)

质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篮球放在教室和太空)5.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一定质量的水变成冰)

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改变而改变。(餐具消毒)6.天平的使用:先看、估测再使用。

①看天平的称量,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②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避免被测物体超过天平的量程;方便加砝码。

使用口诀: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加码从大;求和为称,正确记录。7.特殊测量:取多测少法

例:测量1个大头针的质量m,可取10的整数倍个大头针(一般20-30个),测出总质量m总,再除以总个数就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写成公式:m=m总/n

形状规则:利用数学公式直接计算

8.测量物体体积可以下沉的物体:排液法溢液法

形状不规则

不能下沉的物体:捆绑法悬挂法9.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先把它放在水中吸足水后再测量。10.常用到的体积单位:ml、l、cm3、dm3、m3

1ml=1cm3=1×10-3dm3=1×10-6m3

11.等容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的是转换的思想。

例:一位同学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水、量筒、烧杯。结果一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量筒打碎了,问该实验能不能继续进行?如果可以,应该怎么进行该实验?分析: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空。

②给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总,则水的质量m水=m总-m空③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V烧杯=V水=m总-m空/ρ水④把水倒掉,给烧杯中装满牛奶,测出总质量mˊ总,则牛奶的质量为m牛奶=mˊ总-m空因为是装满,所以V牛奶=V烧杯=V水⑤ρ

牛奶

=(mˊ总-m空)ρ水/m总-m空

12.剩液法:测量具有粘滞性液体的密度。

例: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一:先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空,然后向其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测出食用油的密度ρ水=m总-m空/V.

评价:该方案的缺点: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食用油的真实体积减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方案二:向一个空烧杯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

然后向量筒中任意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烧杯中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剩,

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m总-m剩,从量筒上读出食用油的

体积V。则食用油的密度为ρ油=m总-m剩/V

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

一是不重视物理实验,长期以来形成的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沿袭到了物理这门学科上,物理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果依然沿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物理首先注重的实验,而所有的物理实验过程又都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物理定理、定律、公式、结论都来自于物理实验,一旦不重视物理实验,那么这些基本公式、定理定律的来源就搞不清楚了,的模棱两可,最终导致所有的物理知识出现基础性坍塌;

二是不重视提高做物理题效率,中等生们普遍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遇到难题要么死扣、要么轻易放弃,高效做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易后难,遇易不大意,遇难不畏难,整个过程中都采取限时的方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完;

三是没有形成各种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不重视培养符合自己情况的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学习优秀的同学都特别注重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听课、作业、考试习惯。

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1.死记硬背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重视画图和识图

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3.课前预习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4.认真听讲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7篇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 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 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 新授课: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可以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程度

2、内容的祥实程度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第8篇

现行教材呈现以下明显特点:

1.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以图代文, 寓教于乐。

2.教材一般是按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进行, 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课本增设“信息窗”供学生自行阅读, 以便开阔学生视野,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此外, 课外“实践活动”的增设,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获取直接经验, 丰富感性认识, 以便促成学生有效的思考, 使知识的掌握富于实际意义。

3.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灵活, 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本系, 且注重与其他学科整合。现行教材的编排一般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 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节零散多变, 与原教材相比较删除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 且给教师留下很大的教学空间。

4.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科学探究的教学形式, 并提倡多种教学形式并存, 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5.教材难度明显降低。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 只要求“知其然”, 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减少, 并且难度降低。

6.循序渐进地安排探究活动, 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经历与体验。

教材的改革必然导致教法的改革。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 符合应试教育的要求, 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结合实际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

1. 讨论:

将每一节课都看作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每一小问题提出之后, 均由二个或四个同学讨论, 然后再收回总结。从而在整个教学中形成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循环过程, 形成一个个从发散到会聚的思维过程。这是探究与创造的必要条件与氛围。

2. 探究:

将一节课中的一个或几问题按照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 运用科学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这是一节课中起“脊柱”作用的内容。

3. 创造:

指用本书的方法和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在一节课的知识和方法探究结束之后, 设计一定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进行创造, 从而使知识和方法活化。

4. 评估:

从内容上, 可以评估探究活动的各各环节。包括:课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环节。从角度上, 可以讨论各各探究环节的其他想法和做法、特点 (包括优点和缺点) , 写出探究活动的整体性总结、报告, 讨论探究感想、体会。

可见, “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的四个方面, 是指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同时做到四种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教学、创造教学、评估反思教学。在一节物理课中, 如果能同时做好这四种教学, 就可以说是一节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好课。

二、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1. 运用每章的整体结构及其阅读指导, 逐渐放手, 引导学生自学, 形成一种自主式的探究与学习过程。

2. 探究过程离不开即时性的实验, 在实验器材不足时, 可配合一定的学具, 形成一种边学边实验的探究过程。

3. 不一定按教材的体系章节进行教学, 可根据情况、需要自由组合、取舍。

4. 每节探究教学的课, 内容不宜太大, 从而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

5. 不一定按教材的探究内容、程序进行探究教学, 完全

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挖掘探究的内容, 灵活运用并发展探究的思维程序。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拙见, 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教育界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九年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第9篇

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非再生能源。

2.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区别。

2.知道世界能源的构成和我国能源的结构。

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

理解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能源、能源与环境的有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泉港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2005年福建炼油厂成品油年产量达到400万吨,谁能告诉老师石油对于我们现实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大家。

生:石油对于我们来说是能源,炼油所产生的许多产品更是我们生活中所离不开的。如,我们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用到的汽油和柴油等等。

生:美伊战争可能与能源有关系,当时由于战争爆发,全球的石油价格飞速上扬,而到了战争结束后,由于伊拉克境内恐怖活动活跃,石油价格更是上涨得厉害。可见,石油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太重要,直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能源与社会”。

师:能源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人类要离开生命之本就会灭亡。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地球上的能源。下面的时间就以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看课外相关书籍,也可以上网查询,还可以通过你认为可行的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位学生都以不同方式进行学习。大约过了20多分钟,有的学生列出了本节内容的提纲)

师:同学们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一小组之间,可以把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交流,然后,我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5分钟左右,学生汇报)

生:我们小组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学习的。我所知道的情况如下:(1)能源的分类;(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和环境。

师:你提炼的问题很好,详细说一下可以吗?

生: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其中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占世界能源消耗的90%以上,是目前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但成本高,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地增加,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极为重要。

师: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归纳出这么多知识,说明你很用心,你说得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呢?

生:我要讲的内容是关于能源的分类,查得资料如下:能源有多种分类,从能源的原有形态是否改变的角度,可分为自然界现存的一次能源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化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是一次能源,煤气、液化气、汽油、柴油、电源等是二次能源。

师:你查找的资料很不错,它告诉我们要懂得从多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就会比较全面。可见你思维很开放。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本节内容?

生: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我上的是“中国能源网”,查得资料如下: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位总储量的12%,居第三位。水力资源占世界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论蕴藏6.76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除常规能源之外,中国的新能源亦有广泛的利用前景。比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师:以上几位同学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让我们具体了解了能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能源分布的大致情况。既然能源对我们有这么大的价值,我们可不可以无限制地开发能源,无节制地利用能源呢?能源对我们有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呢?

生:煤、汽油、柴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就像温室里的玻璃,能将太阳辐射的热量保留在大气中。因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必将使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它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部分沿海城市,同时也使土壤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生:我从《泉港花絮》这本书中还查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关于泄漏石油污染泉港海域事件。1996年2月28日福建轮船公司“安福”号6万吨级油轮在乌丘岛附近海面发生事故后,29日停泊在后龙镇上西10万吨级原油码头卸油,导致4吨以上原油泄漏。瞬间,原油团随着风力、潮力迅速扩散,漂向泉港整个海域,使我们当地养殖业、内海捕捞业遭受严重损失,如,海蛎因油污不能食用,紫菜、海带恶臭难闻,无数鱼网粘上黑油团不能使用等等。此次污染严重危及到泉港区沿海39万多人的生产活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亿人民币。

师:两位同学查找到的资料很具体,既全面又有针对性。说明你们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愧是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感到很震撼,能源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全球性的问题,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如何才能解决好使用能源与保护环境这一问题。

生:我认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因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在运用时可能成本较高,但我相信随着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成本将会下降。

师:你的想法非常好,既准确又有前瞻性,请坐。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想法吗?

生: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要过分浪费资源,要注意节约能源,尽量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如,尽量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少乘车;多爬楼、少乘电梯;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等。

师:非常棒!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人人有责。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守护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

地球!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节能的短片。(课件播放)

3.课堂总结,情知交融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把有关“能源和社会”的一些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學习。我想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也会有一定的感受,接下来的时间,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是伟大的。它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大量空间,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能源。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给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不要造成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师:你们的感受很有见地。节约能源,的确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更要马上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学会寻找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注意信息的获取。

师:好,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学会搜集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人类只有把握住新的信息、运用好信息,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会做到从容应对。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满着机遇,充满着挑战。信息也是一种能源,我们只有科学地利用好这种能源,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永立不败之地。(学生齐声

鼓掌)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第10篇

基本要求:

1.通过对具体知识点的复习,唤起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的回忆。2.通过我的总结与复习,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评,提高同学们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内容: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高。

难点内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复习总结如下: 一.电阻

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还有两个单位,一个是千欧(kΩ),另一个是兆欧(MΩ)。它们邻近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000。

我们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系。在课上我们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进行的研究。

我们已经得出了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与其制作的材料有关,在其它情况相同时,材料的导电能力越强,其电阻也就越小。在物理学中用电阻率来描述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导体的电阻大小。计算公式:

RSl。

当然是材料的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材料的电阻率由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决定,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但有的材料的电阻率并不受温度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电阻和电阻率的区别: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性质,电阻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电阻率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性质,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好。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大,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即电阻率小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小。另外两个因素就比较好理解了,一个是长度,一个是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电阻率成正比,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二.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变阻器的构造主要是由瓷管、线圈(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绕制)、滑片、接线柱等组成,电阻线表面涂着绝缘漆,所以制成的线圈各匝之间相互绝缘,为使滑片P跟电阻线接触良好,线圈上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为了便于接线,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金属棒两端安装有接线柱。左边的符号就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右边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进而达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目的。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接法: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要将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常见错误有两个:一是将导线接到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上;二是将导线都接到支架两端的接线柱上。前者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后者也无法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同学们在分析有关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序分析: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线?滑片向左右滑动时,这段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怎样变化?

变阻器滑片上的铭牌上的数值说明了这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可以通过的最大电流。

使用规则:

(1)串联在电路中。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5)如果是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接线柱的选择原则就是“一上一下”。

2.变阻箱

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它可以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了能够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人们制造出了变阻箱。

一般情况下它只有两个接线柱,只要将变阻箱串联在电路中就行了,电流从红色接线柱流入,从黑色接线柱流出。它有个数不等的旋盘,每个旋盘上都标有0至9的10个数字,旋盘的下方标有标记及×1000、×100、×

10、×1等等。要求同学们会读数就行了。变阻箱上有n个旋盘,可以提供的阻值就有10n个。这种变阻箱的优点就是可以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是它改变电阻是不连续的。

三.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科学探究:决定电流大小的因素

对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电流是被电压和电阻决定了。或

者说是电压和电阻决定电流的。我们猜想,电压越大,电阻越小,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我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的。

我们如何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两个量的关系,应该“固定电阻,单独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或“固定电压,单独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这种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物理中极为有用的方法。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先不连电压表,看清回路:电流表与R串联。读数表示通过R的电流。然后再将电压表接入,看清:电压表与R并联,读数表示R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R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表格(R=5Ω)

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同上,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填入表格。

表格

(U=3V)

结论:电阻R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电阻R的阻值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1.内容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U。R

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呢?我们以导体电阻R一定的情况来说明,若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1变为U2时,流过导体电流由I1变为I2,则由欧姆定律写出下面两式,并将两式相除,即得到:在电阻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R一定时,I1=U1/R I2=U2/R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它的电阻由R1变为R2时,电流由I1变为I2。则由欧姆定律写出下面两式,并将两式相除,即得到:在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一定时,I1=U/R

1I2=U/R2

大家看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都简洁优美地概括了前面一定条件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且从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导体中的电流。所以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④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的同一时刻而言。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题、审题。

(2)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欧姆定律有三方面的应用,一是计算电流,二是计算电压,三是计算电阻。3.伏安法测电阻

只要用伏特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用安培表测出流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

定律,I=UU得R=。计算出导体的电阻。RI

实验电路:

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四.等效电阻的替换 1.电阻的串联

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次地连接起来,就叫电阻的串联。我们是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为此我们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

实验得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当用2欧、3欧电阻串联后去代替5欧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跟接5欧电阻时一样。这就是说用2、3欧的串联电阻替换5欧电阻时,没有改变电路的电流、电压效果。所以常常把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叫做等效电阻,即这个串联电路等效于一个阻值为一定的电阻。用几个电阻联成电路去等效替换一个电阻,或用一个电阻去等效替换一个电路的方法叫等效替换法。

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几个串联电阻中最

大的那个还大。

通过实验得出的电阻关系还可以运用我们已学过的欧姆定律及关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知识推导出来。先在如上电路图上把各个电阻和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用下标区别标志出来。应用欧姆定律于串联电路和每一个电阻,得

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

分别求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压得

U=IR,U1=I1R1,U2=I2R2,U3=I3R3(1)

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知识可知

I=I1=I2=I3(2)

U=U1+U2+U3(3)

∴ IR=IR1+IR2+IRR=R1+R2+R3(4)

(4)式与实验结论一致。推导的根据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这也是我们解串联电路时的根据。从推导中看到,欧姆定律既可用于各个导体,也可能用于整个电路。这时要注意各个电阻的U、I、R要用不同的下标区别,且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标,以正确表达欧姆定律公式中各量是同一导体的量,解电路时这样“下标配套”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好措施。

根据上述规律,如果是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R总=nR。另外由于在串联电路中:I1=I2,这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有分压作用,而且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这是很有价值的一条规律。2.电阻的并联

我们用研究电阻串联规律的方法研究了电阻并联的规律。

实验中并联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10欧和15欧,而它们的等效电阻只有6欧。为什么并联电阻后总电阻值变小呢?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间关系满足什么数学规律呢?我们还不能直接看出来,这就要用到物理的另一种研究方法:理论推导法。

设电阻R1与R2并联时,总电阻为R。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I=I1+I2(1)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 U=U1=U2(2)

用(1)式除以(2)式得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可知(3)式为:

这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可以表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作几点说明。

(1)当n个电阻并联时,电阻关系的表达式应写成:

这表明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两个分电阻值中任何一个都小。其实,任意多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一定小于它们中阻值最小的电阻。并联电阻后总电阻减少,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由于L1、L2是并联,有:U1=U2 根据欧姆定律得:IlRl=I2R2

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规律。

五.家庭用电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是指用来给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电器供电的电路。家庭电路由低压线路供电,两根进户线中一根叫零线,另一根叫火线,火线与零线间电压为220伏,正常情况下零线接地,与地之间没有电压。地线不与外边进户线相连,而是连接在住宅楼埋入大地的接地导体上。

家庭电路中要安装电能表,测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总开关的作用是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方便检查和维修。电路里的电线都有规定的最大电流值,如果电流超过规定值,电线过热易烧坏电器,引起火灾,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电路里必须安装保险装置──接入一段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保险丝。新建的楼房,在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大多装有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 就要起作用了。它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接下的就是各个灯和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了。其实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可以看作一个个的用电器,这样我们发现在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是并联关系,原因之一就是这样它们之间才不会相互影响。

在电路中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当然对应的插头也就有两脚和三脚之分了。两孔插座中,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把家用电器上的插头插在插座里,家用电器就连入电路。仔细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只有那些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或者容易潮湿的用电器)才会使用三脚插头。在三孔插座中,除了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是跟大地连接的,也就是接地的,家用电器上的三脚插头,两个脚接用电部分(如电冰箱、洗衣机中的电动机)另外那个与接地插孔相应的脚,是跟家用电器的外壳接通的。这样,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本来是跟火线绝缘的,是不带电的,人体接触外壳并没有危险。但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去绝缘性能,致使火线与外壳接通,外壳带了电,人体接触外壳等于接触火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把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外壳带了电,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体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了。

(二)测电笔

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如果氛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表示接触的是零线。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电笔,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如果手没有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即使笔尖接触火线,氖管也不发光,测电笔就失去作用了。只有人的手接触了笔尾的金属体,这时才会有电流流过氖管,通过人体进入大地,这时氖管才会发光。这时为什么人不会触电呢?因为在测电笔中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在一千欧以上。当用测电笔接触零线和地线时,由于零线和地线间没有电压,当然也就没有电流流过氖管,所以氖管不发光。使用测电笔时,人的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否则就会有大的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

(三)电灯

家庭电路的主角是电灯。电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气体放

电灯等。白炽电灯的发光,是因为灯炮内的细钨丝通电后发热,灯丝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左右,达到白炽状态,于是灯丝发出明亮的白光。

安装家庭电路时,各个用电器(包括两孔和三孔插座)是并联关系,在火线上要安装熔断器(保险盒)。两孔插座中左边接零线。右边接火线。接白炽电灯时,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而且火线要接螺丝口灯头上的锡点,零线接螺旋套。

(四)安全用电

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当电流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就会引起伤害事故,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实践证明: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都远远高于人体的安全电压。

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线,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所以,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在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的是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

例如: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用电器有金属外壳的要接地。所以对于低压带电体的用电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所以,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触电的急救:

首先,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否则去救的人也会触电。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被触电的人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对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典型例题】

例1.输电导线的线芯一般都是用铜制成的而不用铁,这是为什么?

分析:在输电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应选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即电阻率较小的材料。

解答:因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所以选用铜而不用铁。

说明:输电导线的电阻越小,越可以减小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从而减少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例2.如图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增大的是()

分析:图(A)接入电路的电阻线是PB段,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PB部分电阻线在变短,因此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将变小。图(B)接入电路的电阻线也是PB段,与图(A)的效果完全相同。图(C)中接A,B两接线柱上,但多用了一根导线把B、D相连,当有电流通过时,PB部分的电阻线被金属杆PD与导线短接了,实际接入电路的电阻线为AP段,当滑片P向右移时,AP段将变长,故电阻值变大。图D接在A,B两接线柱,也就把整个变阻器的电阻全接入了电路,移动滑片P,电阻值将不变(此时可视为定值电阻)。

答:图(C)。

说明: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值的变化情况,关键是看这段电阻线的长度变化,如变长则电阻变大,反之则变小。

例3.如图所示,已知:R1=15欧姆,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是0~50欧姆,则:

(1)P在a端时,R′a=______欧姆,R总a=______欧姆;(2)P在b端时,R′b=______欧姆,R总b=______欧姆;(3)P在中点c处,R′c=______欧姆,R总c=______欧姆;(4)P从a向b移动,R′将______,R总将______;(5)P从b向a移动,R′将______,R总将______。分析: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a=0欧,电路总电阻R总a=R1=15

欧。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是最大时,R′b=50欧姆,此时总电阻R总b=R1+R′b=65欧。当滑片P在中点c处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一半,R′c=25欧,此时电路中总电阻R总c=R′c+R1=40欧姆。当滑片P从a向b移动时,若以c为动点,则很清楚地从图中可以看到接入电路的电阻R′ac变大,所以电路中总电阻也变大。当滑片P从b向a移动时,若以c为动点,则很清楚可以看到接入电路电阻R′ac变小,所以电路中总电阻也将变小。

解答:(1)0,15

(2)50,65

(3)25,40

(4)变大,变大

(5)变小,变小

说明:对滑动变阻器不仅要会根据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同时还要会根据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进行分析。

例4.一只小灯泡上标有“2.5V,0.3A”字样,即该灯泡在2.5V的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3A。现在只有一个电压为4V的电源,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分析:串联的电阻R必须要分担1.5V的电压,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其电路如图所示。

解答:方法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得到

UR=U-UL=4V-2.5V=1.5V

方法2: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跟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公式

需串联一个5Ω的电阻。

说明:最终结果所求的物理量要用具体数值表示,不能用分数表示。但在运算过程中可用分数代入,这样一方面可便于计算,另一方面可避免多次舍取而造成的数值偏差。

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 的示数将

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

分析:在电路发生变化时,只有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保持不变,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均可能发生变化。推理的一般步骤是:从电路的变化部分开始,找出总电阻的变化,再应用欧姆定律确定各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当P向右滑动时R2的取值变大,电路总电阻(R总=R1+R2)变大,R2两端的电压U2=U-U1,其中U不变,U1变小,所以U2变大。

解答:变小;变小;变大。

说明:R2两端的电压变化也可用串联分压原理得出,当RL变大时,RL两端分到的电压也变大。

例6.R1=12欧,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伏的电源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伏。求R2的阻值。

思路分析:首先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即可求出R2的阻值。整个思路过程是:

解答:

例7.如图所示,R1=10欧姆,R2=20欧姆,R3=30欧姆,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S1闭合,S2断开时安培表的读数为0.3安培。问:(1)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1与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1与S2均闭合时,安培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3的电流强度是多少? 分析:这是电路变换类型题,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而后画出等效电路图,再根据电路图计算。该题(1)中,S1闭合,S2断开,电路中只是R2和安培表串联;(3)中S1、S2均闭合,R2和R3并联。在(1)和(3)中都要注意S1闭合时,R1被短路。

解答:(1)S1闭合、S2断开时,R1被短路,R3断路,电路只使用了R则U=IR2=0.3安培×20欧=6伏

(2)S1与S2均断开时,电路中R1与R2串联使用。

U1=IR1=0.2安×10欧=2伏

(3)S1与S2均闭合时,电路中R2与R3并联使用。

例8.图中接线有几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说明。

分析:可从闸刀开关和插座的作用去考虑。

答:有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闸刀开关装倒了。如果照此装法,拉开闸刀开关,更换熔丝时就势必带电操作,而且被拉开的闸刀在重力的作用下,可能会落下接通电路,所以很不安全。正确的装法应该是静触头在上,动触头在下。第二个错误是将插座串联接在火线上了,这会影响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例9.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总要装在总开关之前,这是因为______。除了每个用电器安装开关外,还应在电能表后面加总开关,这是因为______。在家庭电路中,各照明设备和插座间采用并联,这是为了______。家庭电路中安装插座的好处是______。

分析:可从电能表、闸刀开关、插座的作用及用电器的工作条件去考虑。答:(l)电能表接在总开关前面可以测量用户所有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总共是多少。(2)在维修电路或遇到其他情况时,可以及时切断电路。

(3)防止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发生明显干扰,可保证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4)加接用电器比较方便,同时便于对移动的用电器供电,如吸尘器等。

例10.发现电线起火,应采用下面哪种方法?()

A.用水扑灭火

B.迅速拉下开关,切断电源

C.用小刀或剪刀切断电源

D.找电工处理

分析:电线着火通常是电线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含杂质的水是导体,用水抢救不但不能将火扑灭,反因水到处流动,使抢救的人员可能触电,找电工处理又贻误灭火的时机。小刀或剪刀是金属,用这些金属制品切断电源时会造成触电事故。最好的方法是拉下开关,切断电源。

答: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一.填空题

1.一根金属导线接在12伏电源上,其电阻为10欧。若不接电源,它的电阻为______欧。若接在6伏电源上,该导线的电阻为______欧。这是因为电阻是______,与导体的______有关。

2.20℃时,1米长、1毫米2横截面积的铜、铁、铝导线的电阻值分别为0.017欧、0.096欧和0.027欧,这表明导电性能最好的是______,其次是______,因而电线的芯线一般不使用______。

3.两根长度和材料都相同的金属导线,若甲导线质量是乙导线质量的3倍,则电阻小的是______导线。

4.如图所示,当电键S接通1或2位置时,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可见R1______R2。若R1和R2分别为横截面积相同、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则导线的长度l1______l2。若R1和R2为长度相同、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则横截面积S1______S2(以上均选填“>”、“<”)。若它们为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钨丝和铁丝,那么R1是______

丝,R2是______丝。

5.将一根金属导线对折后并成一条,它的电阻将变__(选填“大”、“小”),原因是导线的______不变,_____变大,______变小所致。6.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__(选填“大”、“小”)。原因是导线的______和______不变,______变大,______变小所致。

7.如图所示三个滑动变阻器,欲使它们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都为最大,则三个滑片P应分别放在接线柱______、______和______所在位置。

8.按图所示,把甲、乙两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流流过部分电阻分别为______和______(选填“RAP”、“RBP”)。当甲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将______,乙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将______。

9.如图所示,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CD间电阻______,BD间电阻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灯泡变暗,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__接线柱上(选填“C”、“A”或“B”)。

11.如图所示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实验时需要12欧电阻,应将图中电阻箱上的______号铜塞同时拔去,也可将______号铜塞同时拔去。

12.在某一段电路上串联一个4Ω的电阻后,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原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Ω。若要使电路中的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5,则还需要再串联一个____Ω的电阻。

13.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9Ω,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则这两个电阻的值分别为_____Ω和_____Ω;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值为____Ω,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14.把阻值为60Ω的电阻R1与另一个电阻R2连接后,总电阻变为R1的1/3,那么R1和R2是_____联的,R2为_____Ω。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5V,R=20Ω,R′为0~100Ω的滑动变阻器,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电压表_______,电压表

示数的变化范围是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如果电流表选的量程是0~0.6A,两电压表选的量程均为0~15V,那么R′所取的阻值不得小于_____Ω。

16.电阻R1为18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阻R2为1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把它们串联后,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V的电路里,此时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___V和___V。

17.把上题中的两电阻并联后,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V的电路里,此时R1和R2中的电流分别为_____A和_____A。

18.R1和R2两只电阻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R1中的电流为0.2A,把两电阻改为并联后接上另一个电源后,R1,R2中的电流分别为0.15A和0.6A,那么R1,R2的阻值分别为_____Ω和_____Ω。

19.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一范围内滑动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A~2.4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4.8V~9V。那么该电源的电压为____V,电阻R的值为____Ω。

二.选择题

1.两条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丝,已知电阻相同,长度也相同,那么它们的横截面积()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有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以上都不对

2.一般情况下,纯金属、合金和绝缘体长均为1米,横截面积均为1毫米2时的电阻从小到大的排列次序是()

A.纯金属、合金、绝缘体

B.合金、纯金属、绝缘体 C.纯金属、绝缘体、合金

D.合金、绝缘体、纯金属

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接线柱A、D连入电路,A、C间用导线连接。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4.若将上题中滑动变阻器A、C接线柱间所连接的导线改接在B、D接线柱,如图所示,则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5.标有“0~50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1与20欧固定电阻R2串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当M、N端连入电路时,MN间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A.0~50欧

B.20~50欧

C.0~70欧

D.20~70欧

6.有两个电阻R1和R2,且R1=nR2,并联后接入某电路中,那么干路中的电流为I,R1和R2中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

A.I2=nI

1B.I=(n+1)I2

7.如图所示电路中,R1和R2的阻值均为20Ω,电压表误的是()

A.通过R1的电流是0.1A B.电压表的示数为2V C.电压表的示数为4V D.通过R2的电流是0.1A 的示数为2V,下列说法中错

8.如图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为200Ω,电阻R2阻值为300Ω,电源电压为6V,当滑片由a端滑到b端,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A.6V~0V

B.3.6V~6V

C.6V~3.6V D.6V~2.4V

9.一只20Ω的定值电阻与一个最大阻值为60Ω的滑动变阻器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两端之间滑动时,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A.20Ω与60Ω之间

B.0Ω与15Ω之间 C.15Ω与20Ω之间

D.0Ω与20Ω之间

10.在下图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由断开变为合上,电流表示数将()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11.有R1,R2和R3三只电阻,已知R1>R2>R3,连接成如图所示三个电路,电源电压相等。其中R1两端电压最大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R′的最大电阻值是R的3倍,滑片P在b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比P在ab中点时减小了0.1A,那么R的值为()

A.3Ω

B.9Ω

C.15Ω

D.25Ω

13.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在AB两点间接一只10Ω的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在AB两点间换接一只20Ω的电阻,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等于0.25A

B.小于0.25A

C.大于0.25A

D.因R0未知,故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1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A.0.6A~0A

B.0.6A~0.1A

C.保持0.1A不变

D.保持0.6A不变

三.作图题

1.有器材:电池组、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当开关S合上,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如图所示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物图,其中有些导线尚未连接,请你连接成完整的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题

1.有一未知电源和电阻R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只有A、B两个接线柱可供接线测量,现手边有电流表和已知电阻R0各一只,要求测出电源电压。

①画出两个测量电路图。

②简要测量步骤和需测的物理量为: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③计算电源电压U的表达式为U=________。

2.现有两只阻值相等的电阻R1、R2,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导线若干。试用以上器材,以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接入如图甲、乙两个虚线框中的A,B,C,D四个接线柱上,而且甲、乙两种不同的接法都能同时满足:开关S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是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的两倍。

五.计算题

1.如图所示,R2=2Ω,电源电压6V且不变。当Sl,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S1,S2都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R1和R3的阻值分别是多大。

2.如图所示,开关S合上,电压表求: 的示数分别为4V,12V,电流表示数为0.2A。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5Ω,R3为8Ω。当开关S1,S2都合上时,电流表和的示数分别为1.35A和1.8A。那么,只合上S1时,电流表的示数多大? 的示数多大?只合上S2时,电流表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0;10;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种类

2.铜;铝;铁

3.甲

4.<;<;>;铁;钨

5.小;材料;横截面积;长度

6.大;材料;体积;长度;横截面积

7.A;B;B 8.RBP;RAP;增大;减小 9.不变;减小

10.A

11.1、3、5;2、3、4 12.4,12

13.3,6,2,2:14.并,30 15.0.75A~0.125A,15V~2.5V,0~12.5V,5 16.12,7.2,4.8 17.6,0.33,0.5 18.24,6 19.12,3

二.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6.B 7.B

8.C

9.B

10.A

11.B

12.C 13.C

14.A

三.作图题

1.提示:灯、电流表和变阻器都串联,电压表接变阻器两端

2.略

四.实验题

1.提示:①电流表接A、B两点,电流表与R0串联后接A、B两点,图略;②(a)测两次电流表示数I1、I2;(b)利用电源电压不变求出R,代入原式写出U的表达式;③略。2.甲图:AD间为电源,BC间、CD间分别为两电阻。乙图:AD间为电源,BD间、CD间分别为两电阻。

五.计算题

1.8Ω,24Ω

2.①40Ω,20Ω;②0V,12V,0.3A;③12V,12V,0A 3.提示:S1、S2合上,三电阻并联,测R2、R3中的电流,求出R2为10Ω,再求出电源电压。0.75A,1.2A。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作文300字下一篇:单选题和多选题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