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端午习俗范文

2024-09-23

客家端午习俗范文(精选9篇)

客家端午习俗 第1篇

惠州客家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客家人的大节,有“五月初五年初二”俗称。要包粽子、杀鸡宰鸭、网鱼、磨豆腐等,要祭神。虽不像过年那样紧张操办,但节日气氛也很浓,为尊重“一年一节”习俗,出外打工的人有条件都要回家过节。过节菜肴很丰富,有鸡、鸭、鹅、酿苦瓜、酿豆腐、酿茄子等。出嫁女在端午节第二天初六日要返回娘家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是走访亲戚的高潮日。端午节有很多花样,如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包、洗午时水、扒龙船等。

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大多数家庭要裹粽子,粽子分咸、甜两种,咸粽是纯糯米混合赤豆,内装爆炒过的猪肉、虾米、咸鸭蛋黄和葱头等馅料,也有用麦豆、绿豆等。此粽需经大锅煮5个小时以上,吃时既有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香味;甜粽即碱水粽,用料也是拣过生米的纯糯米和灰碱水制成,也要煮4个小时以上。剥开粽叶后要蘸糖才好吃,这种粽子比较耐放。

有些地方包粽子有些讲究,如水口龙津村的客家人,端午前至前一年内,家里办过白事的家庭,不能包粽子。而是由族人每家送给一定数(5至10只不等)的甜、咸粽子。族人送粽子来时不能谢绝不收,收了粽子以后也不用致谢。如收得粽子太多吃不完,不能转送他人,而是将粽子切片晒干,存放后有的家庭熬粥食用,有的用来做饲料。惠东高潭及部分山区客家人端午节习惯用铜盆或其它盆蒸碱水{,蒸好后想吃多少切多少,沾蜂蜜或白糖吃,

挂艾草、戴香包

端午节前几天,各家各户准备好艾草、石菖蒲、桃叶、茅根等。还自制或购买香包、蚊香和“布蛇”,中午12时正,把土制蚊香点燃挂在大门边,并把早备好的生艾、石菖蒲等青草也摆在门边上则,借此以避疫、保平安。把“香包”给小孩戴在胸前或挂在衣服的纽扣上,香包形状各样,心形、枕形、粽子形等都有,非常漂亮,有辟邪驱秽,消疫除毒以保宅舍和人身安宁。谓“五月五日五时书,蛇、虫、鼠、蚁等尽扫除”。

洗“午时水”

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男人要到河里去洗“午时水”,沿海的客家人要到海边去游水,据说洗了“午时水”会平安大吉。午时一到,东江河上就有龙舟竞渡,不少大人带着小孩跳进江里游水,名曰“洗龙舟水”,以图吉利。

扒龙船

惠州农村客家人、特别是临水而居的客家人,如吉隆的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牛古墩村至今还有4条龙舟,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赛。扒龙船的过程,有竞赛、有不竞赛,就图个节日气氛。如惠东吉隆的窑埠村扒龙船,将村子里的壮年男人分成两个组,18~25岁的一个组,26~40的一个组。前者为正青年,后者为下青年。比赛开始到结束,如果是正青年赢了,下青年不甘心,提出再比赛;如果下青年赢了,正青年又不甘心,又继续比,从端午节开始直至初八或初九,他们有句俗语“吾怕丑,龙船扒到初八、九。”

客家端午习俗 第2篇

二:订婚,客家人的订婚是男方择良辰吉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以及喜炮花烛,首饰、衣服以及礼金等等送到女方的家中,这就是下聘礼。双方的父母可以商定好娶亲的日子,男方要提前几个月用红贴写婚书送到女方家中。从这个时候开始,男方就要进入紧张的婚礼前的准备,女方的话则是要忙着准备嫁妆。

三:迎亲,迎娶新娘子当天都是要有新郎官亲自去迎接的,女方出嫁的前一天要将嫁妆送到男方的家中,包括衣服、箱子、日常用品等等。迎亲实际上与其他民族都是一样的,要单数去双数回来。新娘子接回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新娘要为公公婆婆奉茶,接受公公婆婆的红包。

结婚有什么讲究

1、说亲

说亲其实就是说,不论双方是自己认识恋爱的,还是通过家人介绍的,都要请当地的媒婆来当说客。这个习俗现在被作为一种仪式。

2、送定

送定就是当媒婆上门说完亲之后,女方家里就会提出条件,要让男方准备鸡鱼酒等送给女方。如果是在农村的话,那流程更繁琐,还有米豆面粉等。最后由双方家长写完婚约,各拿一份。

3、报日子送聘金

男方选择接亲的大日子之后告诉女方,称之为是报日子。在两个人结婚前一个月里,男方就要把相应的聘金给女方送过去。称之为送聘金。客家人对于聘金尾数喜欢用9,希望新人们长长久久。

4、斗床

女方在男方这里斗床的时候要把柚子跟木炭送到男方家里去,也是为了表示平生贵子,再一个意思就是有暖新房的意思。

5、拜堂吃面

客家端午习俗 第3篇

他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客家诗, 多收录于其诗集《人境庐诗草笺注》。《新嫁娘诗》便是其客家诗中的一篇, 它描写了新娘的整一个心理和行为活动过程。反映着客家婚俗, 蕴涵着浓郁的山歌风味。虽《人境庐诗草笺注》没有收录, 但此作在梅县一带的村民百姓中流传, 还传唱于海外的客家侨民之中。以此为线索, 来看客家的婚嫁习俗是最好不过。

那客家的婚娶习俗是如何形成的呢?

先前, 黄遵宪在长诗《已亥杂诗》中已有写道:

筚路桃弧展转迁, 南来远过一千年。

方言足证中原韵, 礼俗犹留三代前。

自注解释:“客人来州, 多在元时, 本河南人。”它说明了客家人是来自中原的南迁汉人。因此, 梅州客家婚姻习俗中, 有着浓厚的《周礼》的六礼意味也可以理解了。

经过“聘亲”之后, 双方准备“迎亲”。

由男家新婿, 在双方约定之期, 亲至女家迎娶女方, 这就谓为“亲迎”。

诗歌的第三篇中写道, 女方“屈指三春是嫁期, 几多欢喜更猜疑。闲情闲绪萦心曲, 尽在停针倦绣时。”可见女方在婚期议定之后, 已是着手开始准备针线工夫, 备好嫁娶所用的针线物品。

而女子准备嫁妆的过程, 在第十三句到十八句中有更生动的体现:

向娘添索嫁衣裳, 只是含羞怕问娘。

翻道别家新娶妇, 多多满迭镂金箱。

金钗宝髻新装束, 私喜阿侬今上头

嫁妆丰厚俭朴相差很大。旧时一般人家嫁女的妆奁有五色衫裤、梳妆台、脚桶、尿桶、门帘席、木箱或皮箱等。有经济能力的人家, 则加上续罗绸缎、被褥毛毯、金银手饰等。嫁妆是女方的脸面, 也是婚后在家中站住脚的资本, 所以, 一般女儿的嫁妆, 家中都尽可能弄得隆重, 最好是能极尽炫耀。

客家女人能劳善做, 地位是较高的。所以, 女人们希望被重视, 希望能有一席之地。古时, 如若一家中男丁较少, 常会招赘, 以传承祖上香火, 兴旺一族。

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 男家会邀请亲人来“看嫁妆”。

而在广东及海外客家人中, 至今还保留看一种别开生面的“蔬菜嫁妆”之俗。客家女儿出嫁时父母必郑更其事地把一些谐音吉利的蔬菜, 如芹菜、大蒜、韭菜等, 逐祥用红绳或红布条捆扎作为陪嫁, 以表示对女儿女婿的美好祝愿。

更有趣的是客家还有用“长命革”作为陪嫁的习俗。长命草为一株鲜草, 用红绳扎好陪嫁到夫家, 新婚夜挂在洞房床头竹篮里, 第二天裁于菜园中以示扎根。

《新嫁娘诗》中也有一句“腰悬宝镜喜团圆”, 讲的是一种挂在新娘腰间的精美小铜镜, 寓团圆之意。而民间传说铜镜可用于照射邪怪。这个习俗与新娘出门进门撒米、擎米筛等行为一样, 均有驱邪避晦的功效。

接下来的第十八句“私喜阿侬今上头”, 则是另一个迎亲的重要祭祖过程。即男家在午间要备猪头、鸡公、色及香烛、喜炮等, 去女家祖宗牌位前焚香上供, 次日在鼓乐鞭炮声中到女家中接亲。

“接亲”也称“迎亲”, 一般客地多在日间进行, 而闺西客人则多在深夜。因为该地区习俗, “新人”出嫁不能让人看见, 尤其怕怀孕妇女看到, 故改在夜间。但这也是客家各地区的不同而风俗也略有不同。

清早, 男家那边请来吹鼓手, 四抬大红花轿一顶, 少有八抬轿, 有时有供送嫁人坐的小轿、便轿。然后便一路敲锣打鼓, 鸣吹乐器, 燃放鞭炮, 宝马香车浩浩荡荡的前往女家迎亲。田间路上热闹非凡。

烛影花光耀数行, 香车宝马陌头忙。

红裙一路人争看, 道是谁家新嫁娘?

这一篇则是将迎亲路上的情况。

女方家中看到接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 待接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

而且, 火种必须是由男家自备, 不可由女家提供。这是因为, 男家从女家娶走了女方, 还带走了女家的火种, 会将女家的运气也带走, 对女方不吉利。

待吉时一到, 嫁妆队伍先行, 接着出嫁女大哭着拜辞父母亲人, 登轿而去。一路笙歌不绝, 鞭炮不息, 每隔百十米, 或遇岔道路口, 伴者便撒下一小段红绒绳, 以作婚后新娘回娘家“返面”的“路引”。

黄遵宪曾在客家山歌集编诗《山歌》中, 也描写了另一副迎娶送嫁图——“一家女儿做新郎, 十家女儿看镜光。”

这是因为白天嫁娶时, 新娘坐的彩轿, 两边窗口均是镶上镜面或玻璃, 行人皆从镜里看新娘。

新娘到男家后等待吉时, 请族长开轿门, 再跳“火堆”, 撤莲子、枣子、硬币, 由好命婆 (生儿女多者) , 牵出轿门人屋。”

入门时鼓烛相迎, 男方父母应回避, 到拜堂时才相见, 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后不和。

诗的第八篇续写道:

青毡花席踏金莲, 女使扶来拜案前。

最是向人羞答答, 彩丝双结共郎牵。

由好命婆牵入堂内后, 到设在家中正厅的婚礼堂的长案台前行礼。

按传统客家婚俗, 这只是新人相见互相行礼, 长辈不到场。这是客家传统婚俗与中国其他地区婚俗的区别之一。

其他地区的拜堂礼一般都在迎亲当日举行, 即众人耳熟能详的“拜堂成亲”。客家人的传统婚礼则把拜堂放在成亲之后,

这一习俗基本理念是新郎新娘必须郑重拜祀祖先, 表示男方不仅仅是自己娶妻, 而且是为家族娶妻, 婚姻的内涵在于“光前裕后”, 广家族衍子孙。

其次, 拜祖宗、拜长辈等形式隆重繁多, 得做足许多程序, 占用许多时间, 如果都挤在当天办完, 势必顾此失彼难于安排, 这也是客家传统婚礼精明考虑到的客观原因之一。

洞房四壁沸笙歌, 伯姊诸姑笑语多。

都道一声:恭喜也, 明年先抱小哥哥。

此句则是写明了热闹的洞房场景, 也即是“闹洞房”。

新人在堂前举行拜案礼后, 被引进洞房。而此前新床上依照惯例已撒了许多枣子、花生、桂圆、莲子等果子, 寓意早生贵子, 也寓意“新妇裹子 (果子) ”。

新娘进时, 是先让小孩涌进抢吃床上果子, 必须是抢着吃, 让果子滚动起来。

因为客家形容一堆果子滚动, 是用“连连碌碌”一词的, 寓意婚后多子多孙连着生下。伯姊诸姑则说些恭喜祝贺的吉祥话, 便退出房门, 留新娘留洞房稍作休息。男方则主持婚宴, 请族人宾客入席饮宴, 也就是所谓“摆喜酒”了。

可以看出, 从聘亲礼开始, 客家人的习俗总是有着寓意多子多孙的意味。这也是客家的一个特点。

后作者续写了一连串的新婚夜的新娘心理, 直至二朝, 新娘起身, 才续二朝的“拜堂礼”。即是传统的拜天地、拜高堂了。

而依照客家的婚嫁风俗惯例, 新媳妇过门第二日, 要亲煮糯米汤圆:

香糯霏屑软于绵, 纤手搓来个个圆。

玉碗金瓯分送后, 大家齐结好姻缘。

汤圆煮好之后, 还要加上素巾一幅线一缕, 分送亲戚, 取齐结姻缘之意。

至此, 婚礼完毕。随后再进行“归家”等礼, 非本文细述重点, 不再赘述。

摘要:近代广东客家爱国诗人黄遵宪, 留下了许多客家诗歌, 记载客家风土人情。本文便以黄遵宪的客家诗歌作为出发点和依据, 对客家的近代民间习俗——婚嫁习俗做一些阐述。重点在于对迎亲礼的调查叙述。终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将成礼的步骤细作解说。并加以客家近代以来的传统风俗习惯, 分析形成该礼留传的原因和由来。

关键词:客家,黄遵宪,《新嫁娘诗》,婚礼习俗

参考文献

[1]左鹏军著, 《黄遵宪与岭南近代文学丛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杨宏海选编, 《客家诗文》,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黄遵宪著,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代诗研究小组编, 《人境庐集外诗辑》, 中华书局1960年版;

[3]吴永章著, 《客家传统文化概说》,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黄顺炘、黄马金、邹子彬主编,《客家风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任继愈主编, 丘桓兴著,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赖粤东, 《<新嫁娘诗>客家婚俗解读》,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

[7]彭莉佳, 《黄遵宪和他的客家妇女诗》, 中山大学学报 (1998年03) 社会科学版;

客家习俗趣谈 第4篇

山道一头连着山里,另一头连着山外世界。山道延伸着山里人的目光,山道也牵引着山外人的好奇。好奇引来了客,又反客为主形成了客家人。

他们靠山吃山,一脚一脚踩出了山道。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客家人就在这山上,踩出了一条条蜿蜒细长的通道。他们手里有锄头镰刀,自己动手修路,于是有了“路会”。

农历八月上旬路会这天,客家人都自带米、钱和锄头镰刀等工具,到本会路段参加修路。一天三餐伙食由会首筹办。从上届路会后到本期路会前的一年中,凡是会员家庭中有娶了亲的;生了儿孙的,都必须送喜酒和米果等给修路者作点心,名曰送“添丁酒”。生活好的为人大方的,送的米果较多,点心也精美,酒的质量也好。

临近中午,各户送酒人家到齐,于是会首安排桌席,分匀米果点心,把酒坛一字排开,再挑出几坛上乘的,留着晚上修完路庆祝用,然后让各户送酒人家把自带的鞭炮点燃,让鞭炮声唤回修路人来吃点心。过路者、砍柴的遇上了,都可以前来饱餐醉饮,此时修路人反而不愿多喝,因为他们还要修路。到了晚上,“会首”让人把好酒抬出来,大家这才开怀畅饮,“拳手”逐桌打关,会首还会介绍谁家送的是哪坛酒,点心是什么,大家彼此祝贺、干杯,直到酩酊大醉。边吃边喝中还要拈阄确定明年路会的“会首”,公布本年的开支。最后会首在各坛里分匀一些酒,并在酒坛口上蒙块红布,名曰“回坛酒”,表示谢意。

在瑞金的九堡去万田交云石山处,有个沙垅水库路会,会员最多时有近百户,跨三乡(镇)数村。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男女平等逐渐被人们接受,如今,有许多家庭不论生男生女都会送“添丁酒”了。

风雨亭

笔者十余年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有趣地发现:凡是客家乡野,都可见到一种建筑简单,却古色古香的实用型风景——茶亭。以至于用“X亭”或“茶亭”为地名的不胜枚举:瑞金有“茶亭村”,崇义有“古亭乡”,福建有“盘亭乡”……以亭命名的村镇数不胜数。

茶亭,大多建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崎岖难行的山路和人烟稀少的乡道中。这种亭子又叫风雨亭。顾名思义,它是供人躲避风雨、解困散乏的休息场地。

在闽、粤、湘、赣等客乡,有许多修在桥上的亭子,如同长廊,多的有十余间;修在山路上,也有三五间的,但大都只有一间。我见过有的在桥亭中部一侧塑一黑神菩萨,这黑神菩萨左手执锏,右手向前平伸,气象森严。

旧时交通不便,山多路窄,客家人大多肩挑步行,历尽跋山涉水、崎岖坎坷之苦。于是一些行善好义人士,慷慨解囊,在这漫长的旅途上,星罗棋布地建造了一座座充满人间温情的茶亭,亭子两边靠壁摆着长长的石板凳或长条木凳,瓮缸里盛满了清香的茶水或山泉水,无偿地供来往行人休憩畅饮。这些道上,三里亭、五里亭如阁似榭,点缀着客家山乡。

在瑞金万田乡往九堡途中的黄狮寮附近,有个叫茶亭岽的地方,该茶亭不但至今完好,且两根横梁上面的字清晰完整:“光绪戊寅年仲冬月曾彩荣捐造吉旦。”我在上小学时,每天早晚都要经过,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时下起了大雨,当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我和同学挤在茶亭里躲雨,否则肯定会冻病!

近年有许多从海外归来的客家人,回乡后也建起一座座“望乡亭”“思乡亭”,以造福乡梓。

可以想象,烈日当空,酷暑逼人,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或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暴雨将至,走投无路的时候,旅途中突然出现这么一座茶亭,行旅者的惊喜之状和激动之情,该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茶亭,不仅是供人休憩之所,而且是故旧重遇,情人邂逅,亲友送迎的悲欢离合之地。自古以来,留下多少佳话传说,给人以温馨甜蜜或者悲凉凄苦的记忆!

踩桥

“踩桥”这一习俗,在客家地区至今犹存。在建造一座桥时,建桥师傅会用木桩把桥两头钉住,暂时不许人通行。桥竣工后,要举行首通仪式,这种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异常热烈,它充满了古朴的乡风,不亚于当今的“剪彩”。这种仪式就是“踩桥’,

要修一座桥,要有“头家”发起组织桥会,组织一些“理事”们到当地附近村镇化缘募捐。这些热心的“头家”“理事”们都带头捐得较多。在乡间,对于修路造桥做茶亭,一般人都乐于捐助,多的几十几百银元,少则几斗几升稻谷等。但也有个别财主惜金如命一毛不拔。若碰到这种财主,修桥头家只能惦记于心,等到财主家有婚丧嫁娶需要经过该桥时再来刁难他。到了那时,他就会脸面丢尽,声名狼藉,成为永久的笑柄。

新桥建成,贴喜报于四乡八村,告诉大家某吉日踩桥,望众乡亲参加。

踩桥时,富门大户不仅要慷慨解囊,而且还要比气魄。一般有相应家业、有点地位者,急公好义的热心人,都会参加。届时骑马坐轿者一到桥头,必须下鞍下轿。一阵爆竹后,头家让工匠拆除桥头木桩,开始“踩桥”。排列于桥头的人们,习惯地依各自身份或家业,排成队列。头家先请一位特选的德高望重长者“踩头桥”。据说过去也有过选36岁牵着孙子踩头桥的例子,谓之“好命人”踩桥。瑞金城里的云龙桥,有“绵贡江流第一桥”之称,最近一次重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那次“踩头桥”请的是一位100多岁的小脚老太太,这恐怕是较少见的一例女人踩头桥。

一般头家要给踩头桥人一个红包,踩头桥人也会把“红包”再捐出来。

客家冬至习俗 第5篇

酿冬至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酝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喜酿冬至酒。

祭冬至祖

“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客家人祭祖分春冬两次,祭冬至祖虽不如清明祭祖那样隆重,但一年两次是必须进行的。因有说“关冬至门”,所以祭祖又必须在冬至前进行。

冬至晒萝卜

客家人都有冬至晾晒萝卜丝的传统。这习惯由来已久,它是怎么形成的已经难以考证,但是,无论如何,时至今日,这已然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习俗。

除了羊肉之外,不同地区的客家人在冬至还有吃鸡炒酒、糯米汤圆、糯米饭等传统。

鸡炒酒(娘酒鸡)

这种酒做起来较为简单方便:只要把鸡肉斩成块,放入砂煲里,再加上娘酒、生姜,煲至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相对于用酒瓮来焗制羊肉酒来说,鸡炒酒的制作方法要简单些。

糯米汤圆

客家人旧时有一种说法是:“冬至挪圆,夏至捡田。”意思是说,冬至吃了用糯米做的汤圆之后,对身体很有益,明年生产劳动的劲头更大,可得到更多更大的经济收入,用劳动所得的钱来“捡田”(买田地),用强壮身体的劳动带来更大的收入。

糯米饭

三明客家婚嫁习俗 第6篇

旧时,三明男女婚嫁基本上沿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以及“早婚”的陋习。婚嫁主要程序与中原“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婚姻礼俗大体相同,只是名称大同小异而已。

议〓婚

按客家习俗,过去女子不能在娘家过二十岁。十余岁之后,家长便择日做米粉丸,分送亲朋,表示女儿长大成人,可以配婚了。男方家长得知信息,便托媒人向女方“求婚”,旧称“纳采”、“问名”,俗称“提亲”、“说亲”。先从探问开始,女方家长经过调查,认为“门当户对”,有意联姻,便开出女儿生辰八字(称庚贴)交男家(沙县则互换子女庚贴,称此为“请庚”)。男家接到女方“八字”后,便请算命先生将男方“八字”对照,进行推算或拜神问卜,俗称“合八字”,并将双方“八字”压于灶堂神龛下,倘若三日灶灯明亮、且家中一切平安,说是“相生”而不是“相克”,是“天作之合”,就可以托媒人前往女家议聘订婚。

订〓婚

俗称“定亲”。又有称“压礼”、“插记”的。男家择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喜炮花烛、糕饼寿带、耳环戒指、衫裤鞋袜、胭脂花粉及半数聘金等送到女方。关于订婚送戒指,出嫁要戴戒指,还有个传说:有个皇帝,把一个民家女子选进了宫,当晚就传旨要她伴驾。这女子一不愿为妃,二因“身子来了”,但是不好意思明说,只得暗自流泪。幸亏有个宫女献计,给这女子左手指戴了一只白玉环。皇帝驾到一看,忙问:“带这何用?”这女子边揩泪边奏道:“这是戒旨,因为奴家今日见红,用它作为标记。请皇上戒旨,戒旨!”皇帝听说戒旨,只好扫兴地走了。后来,为逃避皇帝挑选美女进宫为妃,家家户户在姑娘成人,特别是出嫁时都给戴戒旨。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传下来。女方收了聘金,双方议定后写上红贴(即婚书,俗称“乾坤书”),之后女方宴请女婿亲朋,分发糕饼,并且回赠女婿衣裤鞋帽等,还有回赠雌雄雏鸡的,取其日后生育有男有女。订婚后,两家即以姻亲来往;迎娶前,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向女方送礼,表示孝敬岳父岳母。送日子旧称“请期”,也有称“做定”、“脱鞋样”的。男方定下娶亲日子后,提前数月或半年用红贴写好送至女家,并附上若干彩礼,称为“压贴”,红贴内写明何时裁衣、何时上轿、何时进门等。媒人还带去男方公嬷、父母、舅公以及未来新郎的鞋样,让未出嫁的新娘制作布鞋,以示孝敬和闺女手工技巧。女家接到接亲日贴时,由母亲酌情择日,如嫌日子“不吉”,可通知男方另择佳期。日子一定,除非有突发重大事故可以推迟于归之期外,一般不得延误。此后,男方加紧置新房、置礼品、备花轿等,女方则为女儿赶置嫁妆,为女儿出嫁做准备,民间还有居丧3年不能操办婚事之俗,故在定亲与结婚之间,双方若有家长病危,即提前迎娶新娘过门,俗称“抢亲”。宁化真正“送日子”是在“归亲”的前四、五天。男家把备好的凤冠、红头巾、宫衣、霞披、宫裙、花烛喜炮和礼帖议定的未尽礼数,由媒人送到女家。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8”或“9”,图其谐音“发”或“久”的吉利,有“若要发,不离八”的歌谣。出嫁女客在这一天梳妆打扮试新衣,叫做“上

脑”。之后必须由内亲的童男伴睡,预祈来年生男孩。此后几天来送红蛋的邻里乡亲络绎不绝,多由妇女随带擂好的“茶泥”来煎擂茶招待女客,以示送别。 迎〓娶

迎亲之日,女方叫“行嫁”、也有叫“接亲”,“送花”、“起轿日”。男女双方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女方在出嫁前一天或迎亲后一天,将嫁妆送往男家。嫁妆厚薄不等,主要有四季衣服、家具箱笼之类,官绅人家还有奁田、使女等。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是夜,男方备花轿、礼担、礼贴及灯笼凉伞,请全堂鼓手,按新人入门的时刻,由“起嫁客”带领着出门接亲。接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去,双数回。女方则要等迎亲者上门,喜炮频催之后,接过腊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其母必须“哭担”,意为女儿到夫家才会得到疼爱;女方的母舅来“开担”,有意“骂担”(即嫌礼担欠丰厚,意为有骂,亲家才会亲)。女家收礼后,回拜礼贴。同时,请舅母或好命妈(公婆、夫婿、子女皆全的妇人)在闺房用线给新娘“挽面”,谓之“开脸”。出嫁日清晨前,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家长为戴上凤冠、红巾。

明溪有《梳妆歌》很形象:梳两鬓,黑似墨,调和胭脂把脸搽。点口红,画眉毛,一对金环坠耳下。金簪银钗插满头,压邪铜钱身边挂。大田新娘梳妆时桌上焚香点烛,坐在交椅上,脸朝厅尾,两脚踏在“七星斗”

上(米斗中点燃一盏七星油灯,斗上置一块米筛),左右两边站着童男童女,舅母或“好命妈”为其梳妆,童男童女也要为其梳三下头,再把头发挽成一个髻,插上簪子、白花(以示“白头偕老),母舅或兄长还要向厅尾开新伞三下,谓之“出伞”,边开伞边念:“阿使(女儿)到(某)姓做祖妈,人未去,魂先去,传枝传叶,旺子旺孙。”然后将挂红的伞,头朝上放在厅头。同时辰,男方开洞房,在厅头、洞房点灯火,表示将新娘灵魂迎进了男家房中。宁化在新娘出门前,要端来白米饭先给新人喂几口,再按自家的辈份由大到小,每人吃上一口,叫做吃“分田庄饭”,是一种告别仪式。上轿时,家长又用新娘梳妆用过的洗面水,从轿后泼回自家门口,这叫“长流水”,意味着两家好合长存。此时新娘要哭,表示“情深难舍”,否则“新人不哭,娘家没福。”尤其永安畲乡青水一带,女子出嫁要穿轿衣(白衣、青衣、蓝衣三件),母女等还要大哭一场。关于哭嫁还有个传说。相传,古代鬼谷子为儿子定了一门亲,听说未过门的儿媳妇很聪明,样样都会,特别是看相算命、择吉日这方面很厉害,甚至超过鬼谷子。鬼谷子自己早就精于看相算命、择吉日,据说他还是相命、择吉的鼻祖呢!他想,如今儿媳妇比自己更厉害,那还了得?往后自己往哪搁?于是,就起了害人之念。他选定了娶亲那天让新娘受死。新娘知道公公想害她,怎么办呢?最后她想了一个化解的办法。她叫人做一身白衣,梳妆时穿上白衣裳,跟母亲等人像哭丧一样大哭一场,邪气被驱散了,这样她就安然嫁到夫家。从那时起就有了哭嫁这一习俗了。

沙县旧时城关是凌晨接亲,男方四抬大花轿一直抬进女方的客厅下。由一小男孩进入闺房叫一声:“嫂嫂,请上花轿。”吹鼓手开始打奏乐,头披红巾的新娘在伴娘的挽扶下,娉娉婷婷走出闺房,撕去贴在新娘鞋底的红纸后,才跨上花轿。轿子一出大门,女家的人赶紧用新扫帚往台阶上扫三下,然后关紧大门,以免被女儿带走财气。城关喜欢白天接新娘,农村则在晚上点火把、提灯笼接亲,赶在卯时赶到男家。将乐、明溪迎亲队半夜路过村庄、凉亭、叉路口等,都要放土铳,以驱赶鬼神,让新娘平安到达。如今,各地县城迎亲已经鸟枪换炮,大车小车扎花披彩,一路鞭炮一路音乐,风光气派岂是昔日可比。然在农村,带着乡土风韵的抬花轿迎新娘习俗仍然不时可见,而踩米筛、鞋底贴红纸、扫地关门等传统习俗更是百代流传。轿到男家,如时辰未到,必须“顿轿”,即把娇放在两把长凳上,等吉时落地。还须在门前举行落桥仪式,有的地方要在轿前撒茶叶米和古钱,宰猪庆轿后新娘方能出轿;有的地方则在门口两侧燃两堆火,在厅堂放置火盆或火笼,并撒盐粒,让新娘跨火进门。新娘由伴娘扶下轿后,头不可顶天,脚不得踩地。须撑伞遮盖头顶,以两个米筛轮流交替为垫入大门。新娘下轿,亲朋争看。男方兄弟父母则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恐造成日后不和。新郎则站到自家门槛上,向新娘撒三把米,口呼“迎新添丁”之类的吉利话。之后,新娘由媒人喜娘扶进洞房休息。

拜〓堂

新人迎回之后,男方在自己的前厅铺张摆设,燃起红烛高香,摆上“三牲”茶酒,铺上三个品字形的红毡拜垫,由司仪领着,在喜炮中,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神祗、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嗣后,还要依次由新郎奉茶、新娘作揖,拜外公外婆、拜娘舅、拜叔伯、拜姑姨,依个拜见行礼,受礼者要给新娘拜见红包。拜堂时还有《拜堂歌》,颇为生动:一拜天地日月光,乾坤赐福纳千祥。天地三光同拜毕,永保夫妻百年长。再拜星君共祖先,新人恰似并头莲。夫妻二人同交拜,喜结同心永团圆。拜堂毕,厅堂举办婚宴,民间多以女客参加午宴,男客参加晚宴,赴宴宾客均有一定规格的礼物和贺仪。

合〓卺

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俗称交杯酒(旧时用红线将两个酒杯拴在一起),这是新娘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届时洞房中点起红烛高香,燃放喜炮。由长亲中两位德高望重者,一位持盘端鸡,一位持壶斟酒,侍候新郎新娘交换吃鸡、喝酒。围观者笑语喧天,说些“公口吃来婆口香,翻云复雨到天光”,“公口吃来婆口尝,甜甜密密日月长”之类的戏谑话。

闹洞房

入夜,大家便开始闹洞房,客家俗语说:“三天新娘无大小”,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方式多种多样,都是围绕着新娘取闹,要新娘说唱捧逗,一人出题,众人响应,尽情笑闹。旧志谓“俗闹新房,酗酒嘲谑,备极亵态”。另外还有“叠罗汉”的陋习,就是一层层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着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

客家闹房,认为越闹越吉祥,这里还流传着一则“闹房驱邪”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皇帝微服民访,路上见到一乘花轿迎亲,后边跟着一个鬼怪,他担心这家迎亲会出事,便扮成乞丐跟踪而来,果然发现鬼怪躲在洞房里。他便召来几个留宿的亲朋到洞房里去喝酒谈笑,终于把那鬼怪撵走了。于是他第二天临走时,定下了闹房的规矩。闹房之后,新婚夫妻上床休息,洞房窗外却还有人偷听偷看,甚至还有人进房偷新娘的绣裙花鞋。据说也是吉利的事,把偷到的东西于第二天送还,还能得到新郎的酒菜赏赐。

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拜见岳父母(父母亲),称“回门”(有的地方是第二天回门)。中午请“回门酒”,女方亲友要送给新郎见面礼。午后,新郎新娘回男家,晚餐男方请“三朝酒”。第四天,新娘去掉凤冠,开始下厨房、操持家务,并办“新亲酒”。有《新娘下厨歌》亦挺有趣:菜自菜,姜自姜,各样果子各样妆。肉自肉,鱼自鱼,莫把鸡蛋当凤梨。酒自酒,汤自汤,煮蛋不宜放生姜。三朝下厨手艺好,芥菜炒得喷喷香。

客家婚礼习俗 第7篇

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一般都要经过四个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现代意识较强的男女双方,一开始就在亲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圩镇的酒楼里互相见面(看妹子),若双方有意联姻,便在餐桌上当面交换信物,这就算相亲之后允婚了。

过聘——订婚 相亲允婚之后,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若双方都不“反悔”,女方则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大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是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行嫁与接亲 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第一天下午开始为暖轿夜(以前接亲用花轿),新郎要进行化妆(修饰礼仪),叩拜祖宗,然后在一派庄重的气氛下,由舅舅唱赞叹词并为新郎披红、戴花(插在礼帽上)。

第二天是正酒日子,新郎随同唢呐手、彩旗手(彩旗用红布绕着两根小桂竹)、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整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拜堂与闹房 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入夜,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婚嫁礼仪遂告完毕。

朝鲜族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第8篇

端午季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强的一天, 之所以成为农耕社会祈盼丰收的日子。据“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书记载, 古代马韩时期朝鲜族先人“常以四月初八和五月端午祭鬼神, 歌舞饮酒, 尽夜无休, 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 昂首顿足, 相应节奏……”, 主要是拜天地和山川之神, 祈祝当年庄稼获丰收。

“端午”意为“初五”, 当天日出之前, 人们便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 编辫阴干, 日后作药或熏蚊驱虫之用。制作传统食品打糕是节日的重要内容, 与平时制作打糕不同的是, 端午节的打糕还添加象征健康、幸福的艾蒿, 所以吃起来格外香。

节日的民间歌舞、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有说唱盘索里、跳假面舞、踏青歌舞、荡秋千、踏跳板和摔跤等。下面就分别予以介绍。

一、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踩露水、挂桃树枝、艾蒿:朝鲜族传统民俗认为五月是瘟疫开始的季节, 端午早上的露水有驱瘟辟邪的功效, 所以要早起在户外踩踩露水。当天日出之前, 人们便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 编辫阴干, 日后作药或熏蚊驱虫用。用桃树枝、艾蒿、蒲草扎成小捆, 悬挂于门楣、中堂。也是避瘟疫, 驱邪气, 顺顺利利之意。

采艾蒿、益母草等药材:端午节清晨, 妇女们相约到野外采艾蒿和益母草, 也是一种端午节的习俗。因为益母草和艾蒿都是中药材, 在端午时节采集的药效最佳。端午节采集后阴干的药蒿, 主要治疗肝炎、高血压、中风、腹痛、湿疹、骨外伤、扁桃体炎、腰痛病、痔疮等疾病, 还有净血作用和杀菌、镇痛、驱虫等多重功效。

制作端午符籍:端午节的时候为了当年能够消灾避邪, 民间有写端午符、制作天中符籍、蚩尤符籍的习俗。

姑娘用菖蒲汤洗发:端午节姑娘用菖蒲水洗发, 用菖蒲根茎做成的菖蒲头簪别在头上, 意在避邪。端午节清晨, 朝鲜族妇女起早采生菜叶或菖蒲叶上的露水当化妆水, 目的是为了美白和脸上不长癣, 再用煮菖蒲水洗脸、洗头, 还有喝煮菖蒲汤的习俗, 据说用煮菖蒲汤水洗头, 就有防脱发并壮发润发的功效, 喝下煮菖蒲汤水还有利于健康。另外还有端午粧的习俗, 那就是取菖蒲根茎做头簪, 头簪上还要写上“福”字或“寿”字, 目的就是驱邪、祈福禳灾。男人们把菖蒲根系在腰带上, 为的是驱邪禳灾。

嫁果树习俗:端午节到来的时候, 许多农户和果农有奇特的习俗, 那就是果树的树杈间夹上石头, 此举叫做“嫁果树习俗”, 这样做的理由是在果树开花结果之后, 防止树杈太密, 树上的果实不充实, 目的是让果树长得更壮实, 果实长得又大又好, 祈求果树丰收的美好心愿。

互送端午扇习俗:每年到端午节时分, 炎热的暑期已经开始, 朝鲜族民间就有亲属和朋友之间互送祛暑端午扇的习俗, 这一习俗来源于古代朝鲜王宫里端午节臣下给国王赠端午扇的习俗, 意思是让亲朋好友平安度过炎热酷暑的夏季, 平安健康地度过难熬的酷暑。

二、端午节的主要饮食

吃打糕和米糕:打糕, 是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如今, 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 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

蒸糕:是米糕的一种, 用大米、糯米和小豆等制成的一种食品。蒸糕分为白雪糕、小豆蒸糕、枣蒸糕等多种。

吃车轮糕、药糕:据《东国岁时记》记载, “五月初五清晨采来新鲜的艾蒿洗净蒸熟之后, 加上白米粉搅拌均匀, 活好的面团儿略带青绿色, 再放入锅里蒸熟捏成车轮形状的米糕。”这个习俗就是吃车轮糕习俗, 车轮糕也叫水濑糕。

酿造青梅酒、喝青梅酒:五月端午节时节正是采青梅的时候, 采来的青梅去掉果蒂, 放进坛子之后再放入一半的冰糖, 然后注入白酒, 加至八九份满即可, 盖上瓶盖, 放置阴凉处, 半年后可以饮用。青梅酒味道酸甜, 饮用后能刺激唾液腺分泌较多的腮腺素, 腮腺素可促进新陈代谢, 延缓衰老, 让女性面色红润, 肌肤光泽, 因其具有明显的“回春”作用, 因此, 常被称为“返老还童素”。

醍醐汤:备好乌梅肉、草果、白檀香、砂仁等细末配适量蜂蜜和水文火熬10-12小时, 熬成膏状, 装在瓷罐中存放。端午节时候, 气温逐渐炎热把适量药膏放入杯, 再兑入适量水和冰饮用, 是夏季里具有解渴、健胃、止痢、消夏解暑功效的传统健康饮料, 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之一。

三、端午节的传统游戏、体育竞技

荡秋千游戏: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历史悠久。从文献上看, 朝鲜人荡秋千最晚也起源于十三世纪。每逢端午节等节日聚会, 人们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朝鲜族妇女, 聚集在参天的大树下, 或高耸的秋千架旁。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 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 她们一会腾空而起, 一会俯冲而下, 尽情地欢乐, 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 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踏跳板游戏:跳板运动是一种健康的传统体育运动, 历来深受朝鲜族人民的喜爱, 参加跳板活动不但需要胆量, 而且需要智慧和技能。观看跳板活动则会令人赏心悦目, 拍案叫绝。跳板的跳法也多种多样, 多姿多彩。

摔跤等竞技类比赛:摔跤是朝鲜族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民俗运动之一, 是朝鲜族男子的传统运动项目。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时, 妇女进行秋千比赛, 而男人们则要进行较量力量摔跤比赛。

四、端午节的民间歌舞活动

说唱盘索里:盘索里是朝鲜族的说唱音乐, 产生于18世纪。因盘索里是在广庭大众面前演唱的歌曲, 再加富有叙事性和丰富的表演特色, 自古以来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歌舞表演类活动。

踏青歌舞活动:农历五月初是漫山遍野万物复苏, 树木吐绿, 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盎然春意。自古以来朝鲜族先人们在五月端午节欢聚在一起, 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欢声笑语尽情踏青歌舞。

跳农乐舞:农乐舞以“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 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 参加表演的《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演员参加表演。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 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艺术。

朝鲜族端午节习俗属于保留比较完整的传统的民间节日习俗,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一个民族的民间习俗, 最能反映整个民族的民族信仰、民族心理, 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综合。可是随着现代大众媒体活络和人民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朝鲜族端午节节日习俗这种民间文化活动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逐渐缩小, 尤其在青少年的心目中更是可有可无, 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渐渐失它特有的“市场”, 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

赣南客家春节习俗 第9篇

忙碌的年前准备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赣南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结束,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收起农具,忙忙碌碌准备年货。

记得小时候每临近年关,母亲就会穿着围裙,在灶台上做豆腐、炸油豆腐、炒粉皮,做各类如“糖圆”、芋头条等农家小吃,其中“糖圆”是糯米添加适量粘米打粉再加糖水做成,中空而圆,经油一炸就鼓涨起来,做好后放在油缸里,几个月都不会变质,是每家必做的,也是独具风味的客家小吃。在做这些食物前,母亲会先在灶台前给“灶君”上一炷香,祈求做出的食物美味可口,等食物出炉后,会请临近的亲友来品尝。

当母亲在家做年节小吃时,父亲就在外“赶圩”置买其他物件,香烛、鞭炮,还有各类杂货,都会在除夕前买回来。“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花两三天时间准备好年货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重要的年节活动—“扫尘”,即每家每户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擦拭门窗等。这个时候,母亲会把家里的座椅、茶几等物什搬出屋外,甚至还会卸下门板,用温热的水将这些家具擦拭干净,以示除旧迎新。

临近除夕,每个客家村落都浸润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中,传承悠久的年俗根植乡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在忙碌中感受到丝丝温情。

全家团聚的“除夕”

“除夕”这天又称“大年”,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全家团聚的习俗,家人身处他乡,也要设法赶回家中团聚,一起饮酒、吃年夜饭、喜迎新的一年。

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在大门上贴春联,不仅住宅大门上,卧房、乡村祖屋、祠堂、杂物间、粮仓甚至厕所和猪圈都是满堂红,春联寓意喜庆吉祥,寄托着人们对于来年的美好愿望,因而各家各户春联上书写的文字内容也不尽想同。不同年龄阶层也有诸多讲究。老人的房门上会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语,而小孩的房门则会贴上“学业有成”、“大展宏图”等寄语,连猪牛棚、鸡鸭圈外都会贴上“六畜兴旺”、“鸡鸭成群”等红条幅,而很多用具上还会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在这一天,擅长书法的父亲是最忙的,方圆百里的乡邻都会拿着长长短短的红纸请他帮忙写春联。用母亲的话说,只要父亲在家过年,整个村子的人都不需要在市场买春联了。

除了贴春联,赣南客家人在除夕这天,还会用大木甑蒸“岁(年)饭”,以供奉先祖神灵,保家国平安。“岁饭”亦称“隔年饭”,放在供案上时,“隔年饭”上要插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和一根大蒜),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会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在厅堂的祖先祭牌前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再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隔年饭”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除夕”的年夜饭,客家人吃得特别早,一般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一直吃到傍晚。在开饭前,焚香祭祖、放鞭炮,并在桌上多放几副碗筷,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这顿年夜饭菜肴丰盛,经常有十几甚至几十个菜式。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爱幼。饭后,大人包红包给小孩“压岁”,庆祝孩子们长大一岁,而年轻人也会给老人们包红包贺添岁。

晚饭结束后,全家进行祭灶,迎灶神,这时候母亲带领大家动手打扫厨房,清洗碗筷,所有餐具都用开水烫过,清除油荤腥味,俗称“净斋”。晚上睡觉时,家中所有大小房间都点上明灯,以示“守岁”。晚上零时,人们争先恐后开大门放鞭炮,迎接新年。

轻松玩乐的正月

正月初一清晨,大家早早起来穿新衣,拜祭完祖宗后,就去附近的一家寺庙里给菩萨“拜年”,祈求一年平安顺利,然后才回家吃早餐。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素,老人们说这天吃素的习俗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意在免灾保健康。

初一这一天,赣南客家人有诸多禁忌,例如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以防把“财气”赶走,忌进菜园摘菜,忌碗筷掉地,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

我家乡所在的小村庄,每年正月初一全村老小会聚在一起吃各家各户用油豆腐、青菜等素食食材制作的“擂茶”。这一天,大人小孩整天玩乐,男人打牌或看电视,女人围坐聊天,小孩燃放鞭炮、追打玩闹,整个村庄显得十分热闹。

从正月初二开始,各家各户走亲访友拜贺新年,大人带小孩给外公、外婆、姑姑、舅舅等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孩发压岁“红包”,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这种节日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对于在赣南乡村长大的我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年龄的增长,年少时企盼“穿新衣,拿红包”的愉悦慢慢变淡,但想到那令人留恋的年味,以及每至年关外出务工或定居外地的乡邻亲友全部“归巢”的热闹,便仍会期盼春节的来临。尤其是想起从前过年时,父母外归带回礼物,大家团聚欢乐的场景,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温暖如春。

上一篇:环保作文:环境,让心灵更美好600字下一篇:在有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