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月色高中作文

2024-07-03

故乡的月色高中作文(精选7篇)

故乡的月色高中作文 第1篇

吟月的名篇佳什,会勾起我的怀旧情绪。在孩童时代的记忆里、对朋友的思慕里、甚或绮丽的梦境里多带有几分月色的朦胧。

巍峨雄伟的大山里有我阔别的故乡,但在那里我只度过童年,此外的光阴便是背着行囊向着一幢幢高楼的城市走去。即如此,这段童年时光于我的记忆尤其深刻,至于故乡的月色,亦是童年时代为最好,更何况由于迁居的原因回故乡恐怕十年难逢一次了。

嗜书癖是在故乡的月夜养成。到晚间点上油灯,看《西游记》、看《包公案》熬得灯花通红,眼睛被青烟醺得直哭。父亲后半夜醒来总吵嚷着不让熬油了,这才吹一口气,灭了昏黄的灯光。其时我仍辗转伏枕,续想着书中的下一节故事。瓦舍的隙缝里投下的一线月光渐渐明朗起来,陋室中沐浴着月色的清辉,如水一样清凉。泉水撞击岩石的呜咽声和山中杜鹃的啼叫声一次次叩击着我的心灵,我努力思索着、韵味着、甚至堆砌着,怎也说不出那月夜的妙处。是的,我没有诗人的慧根。读过一些诗文后,大概“声断随风咽幽泉”、“杜鹃枝上月三更”是合适的吧。

葡萄架下的故事多半在月夜里叙说,父亲躺在藤椅里,手持蒲扇拍打着腿上的花脚蚊子,“狼来了”的故事听过不啻百遍了,围上来听新鲜的孩子们耳鼓里生了一层茧似的都打起了香喷喷的呵欠。谁稀奇呢?倒不如听他吹一支挂在壁版上的笛子。父亲在角落里寻到一根竹竿,拿钩镰劈开,取出一张纸白的膜,在口角上蘸蘸贴在笛孔上,“哆——来——咪——哆”地吹起来。这时抬起头来月光从屋顶斜挂的松树间洒下斑驳的影子,银色的笛声在寂寥的山村里悠扬地飘荡着。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月,古夏历纪年),桂子馥郁着芬芳。收罢秋,稻场边空留一垛麦秆,萤火虫儿提起灯笼时明时灭地飞舞,一盏、两盏、一千盏,和星星一样稠,或有孩子跟着一只两只飞跑。稻场一角的两株桂树上绑有一架秋千哩,月亮在东山后边羞怯地露出了半边脸,秋千上的孩子使蛮劲飞荡划成刹那的弧线,影子抛到短墙那边去了。院子里发出一阵灿烂的笑声,此时又嗅到沁人肺腑的月的清香。

火红的楸叶落尽后,落了一天喜人的大雪。村中的人们围着火灶品着酽茶或斟上满满一盅陈酒,推心置腹地侃谈着今年的收成和明年了不得的一桩财路。这些于孩子们别无兴味,于是洞开门扉,信步徜徉到雪地里,月光如洗过一般,洁美无瑕,雪上也洒满了月光的晶体。有一串串足迹隐约可辨,循着月色走哩,一跃上了台阶不见了,是月的足迹。多明澈的月色啊!

故乡的月色是诗的国度,幽谧的幻曲,香淡淡而又觅之无踪。

故乡的月色高中作文 第2篇

皎洁的月光洒满田野,阵阵凉风轻抚着劳作了一天的身躯,菜园子里响起了蟋蟀弹琴的声音,萤火虫突然从竹林里飞起,提着小灯笼划过夜空。

夏日里,每当夜色降临,我在离故乡几百里远的小城,端一只小凳子坐在后院,思绪不由得飞到了故乡。惦念起故乡夜的静谧,月的洁白。

记忆里,故乡夏夜的月色是洁白的。如父老乡亲的生活,透着一份朴质,一份清纯。

我儿时生活的老家,住在大娄山西北坡一个叫凤山的半坡上。由于地处偏僻,水利设施极少,每到夏日,夜里都会有村民看水灌田。这样的日子,也给了我欣赏夜色的机会。乘着夜色,沿着水沟走在祖辈铺设的青石板上,时而一两颗晶莹的露珠临幸光着的脚丫上,丝丝凉意浸透心底,驱走了烈日的热闷和白天劳作的疲惫。在秧田边,将扛在肩上的锄头往田坎上一搭,顺势坐在夜色里,踩一地清辉在脚下,地里的蟋蟀奏起夜曲,秧苗窸窸窣窣的亲昵,此起彼伏的蛙声,将我拉进稻浪翻滚的梦里。

夏夜,村口的大树下,也成了乡亲的乐园。山村的月色比煤油灯昏暗的光线更有吸引力。晚饭后,总有三三两两的人们,悠闲地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拉着家常,或者摆一阵子逸闻趣事。上年纪的人们,把长长的烟杆在石凳上磕得山响,抚摸着长长的胡子,预测着今年的庄稼收成怎么样;中年的人群,交流着生产的技艺,在各自的摆谈中,计划着活计,憧憬着往后的日子;一两个拿着针线活的妇女,在树下说着东家添了孩子或西邻吵架的事情。尽管日子清苦,但故乡的月色下,也没有偷鸡摸狗的事儿发生。包产到户后,月色下,也多了拿起玉米棒子脱粒的乡亲。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粒在乡亲的手里跳跃,像演绎出点点滴滴的生活乐趣,不断地为乡亲们的生活添暖增色。

在立秋前的.夏日,我回了一趟老家。在村前的山坡上,我沐浴了一夜的月光。山村的夜色,少了夜幕里狂躁不安地闪烁的霓虹灯,看不到街灯的笼罩,也没有时而响起的汽车的喇叭声。一地的月色是那样的静,那么的清。

故乡的月色高中作文 第3篇

一、在“激发”、“提升”中探求真知

1、发展学生个性, 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 要处处以学生为本, 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因为, 只有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 他们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 才能打开思想的闸门, 使学生知无不言, 又言无不尽。如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段实录:

师: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 在中国诗坛上, 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 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 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栏杆。

师: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 配乐朗读第四段。

(2) 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 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1) 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问:感觉怎么样啊?

(2) 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 (修辞)

(3) 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 一个拟人。

“请问,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 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 像盘子, 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 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 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 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 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 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 是比喻。也就是说, 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 是吧?”

“但是, “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2、提高课的质量, 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 探求真知, 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 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 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例如: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 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 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 “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 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 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 “妻已熟睡好久了”, 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 时而烦恼时而愉悦, 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是很贴切的, 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教师补充小结: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 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 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 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二、在“品味”、“融合”中培养能力

1、知识联系与整体提高互相融合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进行课文分析教学时, 有如下一段教学实录:

师:“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 在一般情况下, 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 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 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 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 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 花的芬芳, 还有明亮的阳光, 三种感觉相融会, 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 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 你给我吹个小曲儿, 要酸酸的, 甜甜的, 凉凉的……’”

其实, 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 实际上日常用语中, 也常常有通感。比如, 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 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2、理解品味与营造氛围有效结合

把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 感悟是灵动的, 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 动画欣赏随文入境, 营造美的氛围。如:

(1) 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生谈感受。

(2) 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 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 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 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 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 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3、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 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 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 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例如:

师:夜深人静之时, 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 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 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 前途无量, 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 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 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 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 放在篇首, 如一锤定音, 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由本文的教学可以看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 要积极参与讨论, 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总之, 教师要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 尊重学生, 平等对话, 探究气氛浓郁, 才能使学生个性获得发展, 潜能得到开发。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行之际, 我仅以一篇课文《荷塘月色》的教学实录为例, 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新思路:在“激发”、“提升”中探求真知、在“品味”、“融合”中培养能力。

关键词:荷塘月色,激发探究,发展个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与学的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

[2]张庆林、杨东主编:《高效率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故乡的高中作文 第4篇

姥姥最擅长的是做饭,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一定要吃姥姥包的三角状的粽子。有白白的糯米饭,有红红的黄黄的蜜枣。吃完香喷喷的粽子后,嘴里心里都还漫延着那粽子的香气,许久也无法忘怀。

小的时候,我常常要吃姥姥包的粽子,不管是不是端午节,我吵着闹着都要姥姥包粽子给我解馋。姥姥也无可奈何。

但今天我来,不仅仅是为了吃粽子,还要学着包粽子,今后自己包粽子解馋(妈妈也不会包)。

到了姥姥家的大门口,我走进那漩涡般的黄沙的空气,踏着土地,任着土在我脚上翻来覆去。走进姥姥的屋里,看到的并不是香喷喷的的粽子,而是姥姥早准备好了的食材!姥姥走了过来兴奋地说:“你妈妈打电话说要让你学学包粽子,你行吗?”“怎么不行了,我可以。”我满怀信心地说。

首先姥姥将粽叶取一角卷起,然后加入了糯米后又加入了蜜枣,再加了上一把糯米封口,用马蹄莲绳系紧。一个个像昂首挺胸的粽子将军就做好了。

我看这么容易做,便也生起了信心,我也像姥姥一样将粽叶取一角卷起,可加糯米和蜜枣却不是那么的简单了,糯米光从另一端向下滑,好不容易才把持好,却又有了新麻烦,就是用马蹄莲绳系紧,怎么系都系不紧,最后好不容易系好了,却活像打了打了败仗垂头丧气的小兵。我一下子失去了信心。

姥姥笑着说:“你看,比我第一次包的好。”听完姥姥说的话,我大受鼓舞。接着又包出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终于我学会了包粽子。包出的粽子和姥姥包的一样好,像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将军。

在姥姥的帮助下,我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一个放在锅里面蒸,过了一会会,粽子熟了,我和姥姥在树下一起吃粽子,我们共同踩着乡下的小路,感受风的力量,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故乡的高中作文 第5篇

在我的记忆里,春天一到百花齐放,桃花也像睡醒了一样,尽情的深呼吸,吐山那令人陶醉的花香。满山遍野的桃花在风中翩翩起舞,洒下满山的花瓣,染红了这座小山。在其中间,蜜蜂欢快的奔波着,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不久之后荷花也开始苏醒,小心翼翼的看着周围。这时候也该到了抓鱼的时候了,约了几个伙伴扑入池塘为了我们的野味默默的奋斗。水声,尖叫声,笑声。池塘热闹了起来。池边柳树上的知了一声一声的叫着“夏天来了”。

家乡最美的不是池塘,而是那连绵不绝的山,我们一群野孩子的游乐园。山上有开阔的平地任由我们奔跑;山上有许多野果任由我们偷吃;山上有许多干草任由我们放火。山上有凉爽的风,有清凉的水,有可口的果子,有数不尽的乐趣。

我们也常常奔在竹林间,手持一把木制的“宝剑”任凭竹叶在风中狂风,围绕身体旋转,特别有绝世高手的范儿。那时迷恋着武侠中的绝世剑客们,一把宝剑在手,天下无敌。看得我们热血沸腾,冲入后山的竹林寻找剑圣,到头来差点被蛇咬了,只好灰溜溜的跑去偷些野菜做些自己的美味。

在回家后爬上屋顶,看着黄昏笼罩着的安宁的乡村,让人心里感到无比的柔言。沉浸在这宁静的风光中悄然入睡,月光照在屋顶上,那么白,那么温和。星星在天空中不停的眨眼。

故乡的高中作文 第6篇

小时候,故乡的春是绿色的。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是最常去的地方,长长的柳枝垂下,如同妈妈的长发,细腻柔滑。蝴蝶来了,欢快的跳着舞,一缕温柔的阳光绕过树枝间的缝隙,将蝴蝶那欢快的身影投在了大地上。一群贪婪的蚂蚁来享受这“美食”,跃跃欲试的张开了嘴,扑的却是虚影,一次次的尝试过后,最终失望而归,然而,这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茶余饭后,无事之余,又或放学之后,这片美丽的小树林便成了我们的快乐宝地。捉迷藏,编柳帽,做柳笛是我们最喜欢也是最常做的事情了,躺在树林里的草地上,享受着小树林带给我们的惬意,欢笑,简直就是一种非凡的幸福。

慢慢的,长大了,故乡的春就成了彩色。牵牛花铺满了秸秆垛,爬山虎最调皮,总是不屑的爬上墙头;枣树发了芽,经历了风雨之后,结出了诱人的大红枣;田野里,土地松动了,小草露出了头,花儿也来了精神,说说笑笑的;河里的冰解冻了,溪水涌来,向远处流去。啊,故乡的春,这么美,这么迷人。

小路弯弯曲曲,如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一般,蔓延无尽头。小路两旁开满了金黄的野菊花,勤劳的蜜蜂飞来飞去。菊花下的泥土竟也是芬芳的,带着春天的`气息,陶醉人心。

春雨丝丝,细雨绵绵,犹如扯不断的情。漫长的人生路上,一开始,索然无味,无声无息,但经历数个春夏秋冬之后,我却喜欢上了这段漫长的路,舍不得失去这惬意而美丽的春。故乡的春,有花香,也有蝴蝶漫天飞舞;有微风,也有杨柳朵朵丝絮;有阳光,也有花草争芳斗艳。

故乡的月色高中作文 第7篇

一、微时代, “微写作”应运而生

时代发展了, 生活节奏加快了, 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博、微电影、微型论坛、微课……微者, 小也。小者, 易于操控, 易于奏效, 人们乐于接受。微作文训练更是如此。

阅读写作中的即时性写作, 规模小, 时间短, 针对性强, 操作简单, 或一个词、一个标点, 或一句话, 或三言两语, 可以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谈感受。不需要长篇大论, 它可以由一个个小片段组成, 这种写作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进行, 类似于网络里的“微博”, 我们把这种写作称为“微写作”。

2014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向社会公布,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一分为二, 增加微写作, 并首次明确“微写作”占10分。

应该说, 微写作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全国统一高考命题时, 一度出现的“小作文”, 其实就是一种微写作。分省命题后, 有些省份仍保留了具有微写作意义的“小作文”, 如2011年江西命题中的小作文:“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 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 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 (1) 使用第二人称, 侧重肖像描写。 (2) 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 结构相对完整,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 不少于200字。”

其实, “微博体”, 古今中外都有范本。譬如, 《围炉夜话》中的字句, 就与微博相近, 可谓古代的微博体。如,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此八字, 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 智深勇沉, 此八字, 是干大事的本领。”又譬如, “天地生人, 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 则人去禽兽不远矣。”这些寥寥几十字的微博体, 就将人生大道理讲得十分清楚明朗, 令人受益匪浅。另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 当今各种报刊中的“新闻点评”, 《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 域外的如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的《魔鬼词典》等都是微写作范本。这些微博体, 或叙事, 或描写, 或议论, 或抒情, 是言语能力的体现, 是情趣智慧的展示, 都应引导学生阅读。

二、微写作, “微散文”顺势而为

“阳光在三月喷薄而出, 西塘于微露的晨曦中醒来, 古朴的青石板开始镌上一叶又一叶的印迹, 深深浅浅地嵌入岁月和年轮。”

“南尖岩呈大U型, 不时地上下, 是去亦来, 令人恍惚。抬望是云, 俯瞰是田, 满目的翠竹, 即走即景。九曲回肠, 峰回路转, 总祈盼柳暗花明, 才发现已到原点, 人生亦如是。”

“茅镬春色, 樱花烂漫, 青瓦有序, 古墙坚固。我在石径上踱着, 仿佛拽住了时光的脚步, 时光低俯着头伏在了我的脚下。”

以上是笔者微博里的实时感文, 原只想聊以慰藉, 不曾想被众“粉丝”点赞转发, 并附以真挚的跟帖, 而当中跟帖转发的多数是自己的学生, 这让笔者欣喜不已。看来, 以微博的篇幅借助网络平台发布的具有真情实感、健康向善、诗情画意、富有韵味的性情文字, 是大家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之一, 是文学爱好者入门的一个很好的创作手段, 这不就是“微散文”吗?

2012年3月5日, 由浙江省嘉善县联合新浪浙江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善文化微散文”大赛启动以来,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众多网友。广大散文爱好者积极以发微博的形式投稿, 参与热情高涨, 反响热烈。大赛截至3月25日, 新浪微博上关于“善文化微散文”的信息近40000条, 共收到原创作品1200余篇。而此次“善文化微散文”创作大赛活动已受到广大网友高度关注与热情参与, 这是“微散文”的一个良好开端。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微散文”, 这种想法日益强烈。终于, 笔者将目光注视到那篇文质兼美, 堪称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三、微散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蕴含着作者丰厚的艺术修养, 体现了作者表达技巧的高超, 如无平不陂的开篇技巧、细针密线式的描写手法、善于变换的描写角度、以景寓情的抒情方式等。面对如此高大上的艺术成就, 要引导学生进行“微散文”的训练与创作还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

为此, 笔者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合理的安排。

1. 设计专用的作文纸。

为了显示微作文和大作文有所区别, 营造独特的写作氛围, 笔者设计微作文专用作文纸。作文纸采用32开的纸张, 印上作文格。使用较小的纸张还便于在投影仪上完整清晰地投影, 用于及时交流反馈。

2. 制订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

设立一个明确的而又可行的目标, 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 还要将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 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 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而且可以通过不断的激励增强信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 笔者将本次“微散文”的写作分成“圈点批注”“微博发表”等形式来训练。

(1) “圈点批注”式。“圈点批注”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微写作”, 很类似现在人们在博客中发评论。评论与微博同步, 发一条评论就是一条简单的微博。这种评论式的“微写作”, 有很强的即兴性, 它是阅读者思想火花的灵光一闪, 如果能长期坚持, 积累下来,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升, 学生的思想也会逐渐丰富。真正的阅读, 阅读者势必会关心一些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 他们借助批注, 把自己的心灵波动, 心电图似地描摹出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 也是一种写作积累的过程, 这种情感的积累是作文中抒发真情的源泉, 有了这些真情积累, 才能避免写作中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

如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月光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地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这一“泻”一“浮”巧妙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技巧, 便可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圈点批注”。为让学生更明朗这种写作手法, 教师可举例摹写。如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 学生初中学过, 文中对梅雨亭的描写就使用了这种描写技法: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岩石上, 上下都是空空的, 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 “踞”字状写了梅雨亭的造型。一个“展”字, 给人以凌空展翅的动态感, 气势非凡, 情趣顿生。这便让人想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这凌空欲飞的特征将“梅雨亭”写活了。

有了这鲜活的实例,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纷纷参与到对《荷塘月色》这句话的点评上来, 可圈可点的地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

学生1:一个“泻”字, 化静为动, 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一个“浮”字, 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月色迷蒙柔和, 薄雾轻笼飘浮, 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

学生2:能“浮”的物体是轻柔的, 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 用“浮”写“雾”, 便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喻月光下的花叶, 既突出了它们特有的色调和实感, 又从侧面写了月光的柔和。“笼着轻纱的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飘忽虚幻的姿态, 传达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

类似的例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写荷花, 是“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灯光, 是“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等, 或恬淡之静, 或幽僻之静, 处处给人以动态美的享受。这种“微写作”的好处, 不仅仅在于练笔和积累, 最重要的是它能给心灵注入灵性, 让阅读和写作者对事物、世界和文字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灵, 让作文有了源头活水。

(2) “微博发表”式。“微博发表”教学设想来源于对魏书生先生写作教学系统策略的思考。每个同学准备“微博本”, 每人每天没有必须完成的数量, 但绝对要求真情实感。或是被触发的思考, 或是偶然得来的哲理句子, 也可以是身边的趣事。每篇最好不超过140个字。以每周为一个时间周期, 由两个小组的同学把自己的博客本放在读书角, 供老师和同学传阅。博客本可以署名, 也可以匿名。阅读者可以在文章的末尾或者空白处表达读后感。

譬如, 针对文中的多处比喻, 教师引导“妙喻连珠”, 学生深有启发, 行文如下。

学生3:朱自清不愧是修辞高手。他先用拟人的手法表现荷花的形态特征, 再以“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等连贯性比喻分别突出其月光照射下的皎洁, 微风轻曳时的隐现和超凡脱俗的清丽, 从而把荷花写得极其传神。

本文修辞较多, 其中“通感”的学习与运用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这种感官互换、移觉传神的技法同样要引导学生体会。

学生4: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本是嗅觉可感的, 妙在偏以听觉出之。作者以来自“远处高楼上”的若有若无、断续可听的“歌声”来启发我们感受荷香之不绝如缕、清淡可闻, 如“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令人神往。

还可以是仿写某一场景, 表达在某一时刻的心绪。而文中第一段就是一个细节模仿。

学生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家里坐着发呆, 忽然想起即将入住的小区,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门外马路上行人的喧嚣, 已经平息了;妈在屋里做着家务, 唠唠叨叨地发着牢骚。我愤怒地披了衣衫, 摔门出去。

学生6:这几天学校里的事很多, 弄得我总是静不下心来。今晚坐在后院的大柳树下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花园, 在这僻静而美丽的夜色下, 应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夜幕渐渐降临了, 花园里孩子们的笑声也渐渐地听不见了。妈妈和爸爸在屋子里看电视, 我穿上了外套, 和他们说去散散心, 然后就带上门出去了。

这些充满学生情致的“微散文”无不让人惊喜, 学生写的过程就是写作成长的过程。

微作文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一个有效手段, 练好了微作文, 那么大作文的每一段也不会差的。值得注意的是, 微作文练习还不能取代大作文训练, 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还得仰仗大作文训练。如果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写作一定会有起色。如何完善“微散文”教学策略, 将是要继续努力探究、认真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乡镇“爱心超市”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电信合理化建议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