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永久的

2024-05-24

散文两篇永久的(精选8篇)

散文两篇永久的 第1篇

永久的机密散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秘密的背后都会附属一段属于这个秘密的故事,或悲伤,或凄凉,或荒唐,或无奈,或痛苦。总之和快乐无关。因为没有人会把快乐当成秘密守在心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能够拥有真正的快乐生活,绝非易事。它就像是天上的繁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但是要想把握在手里,绝对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快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这个一直被人类研究探索的命题,却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既然秘密与快乐无关,那么拥有秘密的你,是会选择和他人分享,还是选择永远的封存,让它在心底腐烂,彻底的成为一个迷呢?

秘密,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产生。它的出现绝非偶然。必然会牵扯到与此有关的人,或者一个,或者两个,甚至会更多。而当我们固执的选择保守秘密,是出于周全他人?还是为保护自己?这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考虑,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都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们。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继续,堆积在心中的秘密只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痛苦会越来越重,人活着也就越来越累,越来越压抑,这些都是必然。

人脑不是电脑,不可以随意的删除脑海里多余的记忆。即使是遗忘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是秘密不同于记忆,很难被时间冲淡。就像是留在身体上的.伤,即使痊愈了也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疤痕。有些人会试着把秘密分享给一个无关的陌路人。在做出诸如此类的决定时,他们或许并没有奢望得到安慰和理解,只是天真的希望能够把心里的那份无奈和痛苦分散,以至于不会整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却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往往只能成为自我安慰的假象和错觉,就像海市蜃楼。因为纷繁错乱的世界,每个人都只是在为自己而活。

如果有人愿意和我分享他的秘密。那必然的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我定会成为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即使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仅此而已。只是,我时常会想,如果互换角色,我又会做出何种决定?是坚守秘密,直到让时间冲淡一切?还是公之于众,痛痛快快的发泄一番?无论哪一种,我都会三思而后行,因为这一切都会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和伤害。结局怎样,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复古的咖啡店里,舒缓悠扬的音乐萦绕在耳畔。我漫无目的的搅动着杯中的咖啡,看着一圈一圈慢慢扩散的涟漪。听着她娓娓道来的秘密。她的脸上有无奈、愤怒和伤感。我不知道我能为她做些什么,我也相信,在她心里一切一定都有了答案。或许,作为一个她信赖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浅拙、质朴的文笔。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为这份秘密,披上一层虚拟的外衣。

散文两篇永久的 第2篇

我己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於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後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兄弟三个,孤苦伶盯,无依无靠。最小的叔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於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日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钱回家,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麽一来,竟然寻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

後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後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於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祥,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信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仅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恐怕要成为永远的谜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们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建在。家境依然很好。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上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打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麽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麽一点点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乘下的决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己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後,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於是就大块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灾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於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老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後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内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肉你们别买!”老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於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多了一块牛肚子。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饼媲美了。

“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还欢迎。因为叶子一劈,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过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心里有所侍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於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麽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後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拿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麽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於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麽名誉,什麽地位,什麽幸福,什麽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散文两篇 第3篇

假若上帝是个孩子, 和我一样, 整天为学业所累、趴在课桌前没完没了地赶作业;假若有这么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 上帝被窗外的景致吸引, 在不经意中看见昨晚被春雨洗涤过的树叶嫩绿得沁人心脾, 花朵绽放, 鸟语啁啾……上帝呀, 他会不会站起身来, 不顾老师的喝斥, 冲出教室、校园, 冲向广袤的生机勃勃的原野呢?

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然而, 当我现在这样假设的时候, 却一点儿也不感到可笑, 因为我几乎已经不会笑了, 至少不会无所顾忌地开心大笑了。我曾经在某本书里读到过, 作为造物主的上帝, 他曾亲口允诺过他的子民:这里是一片福祉, 人人都有享受快乐和自由的权利。“快乐”、“自由”———这是多么高贵多么令人神往的词语。假若上帝的确作出过这样的承诺, 为什么我却不是这些诺言的受惠者?难道这是上帝和他子民们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么?我为这样的想法感到后怕。

上帝不应该是一个孩子。每当我凝望浩渺的星空时, 就不禁为运转有序的宇宙万物所折服, 四季流转, 枯荣盛衰, 一切都是那么有节奏, 富于韵律。他创造了时间, 让我们活在其中, 永远无法挣脱;他创造了秩序, 让我们遵循某种规矩而生存。因此, 尽管现在我们心中有难以言说的困苦, 可是, 一想到未来有朝一日会被松绑, 不再为眼前的这些难题所累, 便能活得安慰与信心。

明年春天照旧会来, 鲜花也会重开。同样的问题还会一再给我带来烦恼, 但我心里已经明白了, 上帝之所以要将那些美好的事物摆放在我们眼前, 而不是直接提前塞进我们手里, 是因为他需要我们怀着希望去生活, 去争取。

彼岸花

总是怀念初中生活的种种。或许怀念是某种莫名的期盼, 抑或是对现状不满的一种渲泄。有人说, 怀念只适合于长者, 而我们这些茅塞未开的孩子是不懂得怀念的。或许吧, 我的怀念并不是为了怀念本身, 我只是厌倦了现状, 期盼改变。

上高中后疯狂地迷上了三毛, 她是追风的旅人, 如同扎根沙漠的一株骆驼刺, 自由, 坚韧, 而又富于浪漫。后来, 学业愈发紧张, 压力愈发大, 我便愈发幻想着逃离。我无数次梦到自己挎着背包, 乘上一列不知所终的列车, 逐渐远离这座喧嚣的城市, 而每次醒来我都会冲把凉水脸, 挎着书包去学校。

日复一日, 这种逃遁的冲动并未因梦境的破碎而被冲淡, 反倒有些历久弥新的意味。我自嘲地笑笑, 我终究是不可能逃遁的, 更是无法逃脱的。无论是对高考, 对压力, 对现实本身。事实是, 身边的很多人在逃跑, 终于多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要么给家人朋友寻回, 要么走投无路只得沿路返回。最厉害的是邻班的一个男生, 已逃到了西安, 却在六天之后被家人找到。

我想我们并非真正想逃离, 只是出于对现实的恐惧和不满而迷失在了彼岸花的美好想象之中了吧。静静地想想, 倘若我真的“逃离”此处, 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角落过着没有压力的日子, 或许我又会怀念这多彩的、纯真的高中生活吧。就像吃饭一样, 我每天中午总迷惘于选择吃什么比较好, 四下张望, 终于作出决定, 选完餐却突然觉得同伴碗中的食物散发出更诱人的味色, 我咬咬牙, 咽下溢出的口水, 告诉自己先将就, 明天换吃那个种类。这样想来, 还真以为自己受到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而碗中的食物坚若磐石, 难以下咽。当第二天我吃起昨天觊觎已久的食物时, 则又惊觉它并不可口, 于是后悔万分。

人大抵都是如此, 总是羡慕于他人或不可得之物, 而忘却了珍惜自己已拥有的。有些东西, 得到之前, 总幻想得到;而一旦获得后, 却想快快失去。穷人大多羡慕富人名利双收, 认定他们的全无忧愁, 可当他历尽艰难, 不择手段跻身于富人之列时, 才发现高处不胜寒, 幸福其实并无贵贱之别。

常听人说, 青春是用来挥霍的。的确, 没有人满足于埋首题海、耗尽青春的生活。不少人以此为由放纵自我, 似乎只有这般才对得起青春, 但他们收获的却是锥心的悔恨。

小雅散文两篇 第4篇

世人多爱野草闲花,君子更甚。屈子先生的《离骚》里香草馥郁,香木清雅,令人如初入兰室。最近乱翻比《离骚》更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发现也是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蒹葭、卷耳、薇、蘋,仅仅这些散发着芬芳的名字,就不免让人心生好奇与欢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里开篇《关雎》句子是许多人都熟知的,曾好奇“荇菜”是什么东西,它虽然充当着配角,无声无息,却美化和烘托着淑女和君子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后来终于得知,它是水生植物,新叶微卷,绽开成心形圆叶,嫩叶时可食。它有个小名叫旱叶菏,质洁比荷花更甚:只在干净的秀水里生长,污水中不见其影。

草本纤细,女自柔弱,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可是丈夫却被征兵拉到千里之外生死未卜。她守着枯灯“首如飞蓬”,心中黯然,“谁适为容。”“飞蓬”就是风中乱飞的蒿草啊,此刻,它如此轻飘,又如此沉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哪里可以找到忘忧草啊,能消除掉记忆的痛苦?这里的野草,带给读者的已不再是闲情逸趣,而是对思妇的同情,对战争的反感,对古典诗歌魅力的感悟。

记得小时候跟伙伴到野地,有一种花生米大小的长着刺儿的东西爬到衣裳上就不走了,大人们告诉说它叫苍耳,是一种中药。后来,在诗经里我找到了它。这便是《采采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翻译成白话就是:采呀采呀采苍耳,半天不满一小筐,俺呀想念心上的人,菜筐丢在大路旁。读着文字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一个身着蓝布衣裳的纯朴村姑,一边采着苍耳,一边思念着心底的他。想着想着手也忘记了动作,不由自主地偷偷地笑了。这是多么细致的场景,多么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啊!

《诗经》本是出自于民间的歌谣,因此就带着地气,在有关农事的主题里,除了播种、采桑等主要农活,还有以采野菜为背景的诗歌令人瞩目。除了采卷耳,还有《采薇》。其中脍炙人口的便是“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原本就是个很好听的名字,难怪有很多女孩子叫紫薇、雨薇。真的,在读这个字的时候,上唇和下唇微微前伸,舌尖含着湿润,轻轻地吐出这个字,有种让人荡气回肠的柔情蜜意充溢其中。假若你是个男子,那个叫薇的女子,跟你撒娇生气,嘟着嘴,故意不理你,越发显得娇憨可爱,你会不会把她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我查到这个“薇”原来就是野豌豆苗的时候,便会心一笑。因为豌豆苗有着纤细的茎秆,嫩绿的小叶子,粉色或者白色的像蝴蝶一样的花朵,在原野上茁壮地生长,无需招摇,便会让人眼前一亮呀!

有一诗句,读之让人浮想联翩,歌之让人柔肠百结,现实场景里它美若仙境,思维幻景中它空灵缥缈,这便是《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烟波浩渺的水岸,芦苇摇曳,鸥鸟飞翔。淡淡的薄雾里,那个临风而立衣袂飘飘的白衣女子,怎不让他日思夜想!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蒹葭”,他也许是你最疼的亲人,也许是我最爱的恋人,也许是他最默契的友人;也许是你的牵挂,我的灵感,他的飞翔。就像那岸边的芦苇,郁郁苍苍,永远绽放在心的海洋。拥有一片心的“蒹葭”,就会在老了的时候,也不会因孤单而寂寞。

一首诗歌里,有场景,有人物,有情节,有发展,有感情,有动作,有开始,有结果,情景交融,栩栩如生。这该是长篇叙事诗了吧?而诗经《野有死麕》仅仅用了47个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真是描写情动时刻最简洁动人的诗。而诗中的“白茅”不仅仅是禾本科植物,而成为风羽之物,以意象飘游在大地上。它洁白,温软而柔顺,让意念飞扬,白茅便化作那温润如玉的女子,不高傲,不低眉,只是欢欢喜喜地陪你在秋凉的野地漫步,这是多么温暖的场景。据说白茅的初叶称“荑”,所谓柔荑是古时女子玉手的美称,“绕指柔”不仅仅是白嫩,更是一种不开口却会说话的温柔在!

春风醒了,桃花笑了,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人面桃花相映红,沿着时光隧道穿越到春秋时代,看一看那儿的桃花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是属于民间的,犹如乡村的女子,少了城市的脂粉,多了天然的野性,有一种纯朴的可爱。而她们,也有一颗朴素的心:嫁人后好好在家辛苦劳作,相夫教子。只是重回到今天的“桃花”们,已经不喜欢呆在乡下,而拼命地想在城市站住脚。这不怪她们,因为如今的乡村已经没有适宜她们生长的土壤。

不知道这世上的植物花草是有名字的多,还是没名字的多。它们不像人类一样,都有个名字作为符号以区分你我。诗经里有一棵草,经历了千年的风吹雨打,阳光照耀,如今依然四散在田野上。只是它千年前叫“芣苡”,如今叫车前草。“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这首诗同样是写女子劳动的歌谣。只是从内容可以分辨出采薇和采卷耳的是未出嫁的姑娘,而采车前子的大约是孩子他妈了。她们边采边唱,以乐心,度俗世,表达了“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对人生,对命运,对生活,采取这样的态度,应该没有过不去的坎。

艾蒿、蕨菜、益母草,木瓜、葛藤、紫云英;芍药腊梅艳,荠菜苦菜鲜。这些在《诗经》里静静开放的闲花野草,以它们的文学艺术之美,拥有着永不枯竭的生命力。花儿一呼一吸,草儿一颦一笑,我们,就静静地聆听它们的声音吧。

桐子花开的时节

人间四月天,是山里的桐子花盛开的时刻。

这个桐子,不是开淡紫色花朵的梧桐树,而是长在深山的油桐树。每年的初夏时节,漫山遍野的桐子花用最灿最美的生命点缀母株,然后一朵接一朵,随着阵阵清风,在天空、大地上飘起了雪白的花雨。仿佛是一种默契,“景阳冈上桐花开文学采风”的邀请函像一朵桐子花飘然而至,我欣然赴约。

年少时读席慕容的《渡口》,还记得其中的诗句: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印象里的古渡口,与“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有着淡淡的别离的忧伤,仿佛心绪也随着那悠悠的江水幽幽得游。

从市内坐车两个多小时,到达兰滩渡口时已是下午四五点,而太阳还在半空中玩得正欢,将一束束光像撒花一样撒在古渡口,落了我们满身。以至幻想中的“斜风细雨、渡口送别”的感伤意境让我无处寻觅。

抬眼远望,蜿蜒的江水像一条玉带飘落在山下,并不宽广的江面静如处子,飞鸟无踪,水岸边的吊脚楼房静默无语,那身着蓝花布衫的捣衣女子,把笑语戏谑掩在屋里。眼前没有喧嚣,似乎进入了道家学说中的大音稀声的状态。

在汉水入鄂的第一渡,码头上少见熙熙攘攘的游客。听前来迎接我们的郧西作家赵天禄老师说,这里曾经是陕鄂乡民商贸往来的骡马古道,卸下了五花八门的山珍海味,堆积了南腔北调的各种风物传奇,形成了秦风楚韵的历史文明。

赵老师似乎懂得我们一定对蕴含文化历史的东西感兴趣,便决定带我们去寻找陕西浔阳和湖北郧西交界的界碑。于是十几个人登上汽船朔流而上,我站在船头,看浪花沉沉浮浮,来去匆匆。百年人生千年江水,它见证了多少世态人情,记忆了多少,又淹没了多少?

很快到了对岸,憨厚的船工赶紧搭好木板。眼前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沙砾可见是江水抚摸和冲刷过,还有许多灌木丛也看出来曾经生活在水中。由此可以得知,过去的江水要比现在宽广浩渺。

通往界碑之地并没有路,好在有赵老师这个生活在此地的好导游,我们穿过荒草丛生,石头泥土相杂的小道,在一个并不显眼的半坡上找到了“旬阳界碑”,眼前的青石界碑深埋在泥土沙石中,四周有荒草相护。可能是日久年深,界碑一面中间已经出现一条微小的裂纹线,但裂纹不深,短期内应该不至损毁。石碑正反两面都雕刻有同样的文字,正中是“旬阳界碑”四字,左侧是界碑建立时间,大约是乾隆年间。界碑是地方的史志,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于无声处,阅览人间百态,诉说大地沧桑,让历史的回响从古至今,绵延不绝。

赵老师告诉我们,界碑南面是郧西,北面是寻阳。居住在此地的曾经都是秦岭汉水之畔的子民。他们在山与水之间,三更灯火五更鸡,耕耘,播种,收获。以谦卑的态度做人,以乐观的心态处事,如悠悠的江水,静默无语,却日日夜夜,汩汩流淌,代代相传。

我没有寻找到古渡口的别离的愁绪,只找到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载,以及纯朴乡民的热情和识见。

探知一个地方的渊源,寻找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可以实地勘测,也可以从书中求证。在景阳乡深山里的刘洪寨,也就是无数个山寨之一,因为有了《西游记》做背景,它便有了传奇色彩,引发我们的好奇和探秘之心。

乡人实在是纯朴好客的,他们专门安排了 “探访唐玄奘陈炜出生地——刘洪寨”的采访内容。副县长王猛亲自带队,引导我们一行人走进山寨。景阳乡是个比较偏僻的乡镇,有点养在深山人不知的味道。

走在山路上,见一树树槐花和野蔷薇静静地开着,山雀啁啾,峰峦叠翠。山路是羊肠小道,许多狭窄之地,像是刚刚修整过。询问陪同的景阳乡党委书记李峰,才知道前几天他们已经实地走过两次,看见路面太过陡峭和狭窄,又用铁铲挖掘平整,以方便我们安全通行。他开着玩笑说:“这条路今天迎来了迄今为止最高级别的人,以前只有樵夫和山民才来。”同行的还有一位拿着喇叭的年轻女导游,两位熟知寨子传说的七八十岁的老人。那么大的年纪,还一路招呼我们走稳。这些纯朴、热情的景阳乡人,就像山中的槐花,一路散发着淡淡的馨香,让你感动和感怀。

上山寨之前,就听说山寨是唐僧的出生地,心生疑惑。看到寨子上有石桌、石凳、马栓等斑驳的遗迹,让我们相信曾经有人在此居住。但难以确信跟唐僧有关,随同的导游解开了谜底,给我们讲解了一个传说。据传在唐太宗年间,新科状元陈光蕊携妻殷氏到江州赴任,经过乌江渡时遭到贼寇刘洪抢劫,将状元推入汉江,把殷氏劫到山寨。当时殷氏已经有孕在身,这个未出生的孩子便是后来的唐僧。母亲为保住孩子,将其放到木板上,放入汉江。木板倒流30里,被上游寺院的老主持救起,取名玄奘。18年后,刘洪杀死状元冒官上任事露,唐军破了刘洪寨,母子得以团聚。而玄奘不爱荣华,立意安禅,被唐太宗钦点去西方取经。这个传说,在《西游记》第八回后的附录章节里可以读到。

不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有关章节是否取自此地发生的事件,还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来自于书中。如今,那些久远的人与事,已随岁月的烟花飘落,而乡人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致却依旧在传承。

历经千年风雨,刘洪寨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这些时光的碎片,在山野熠熠闪光。我站在山寨的最高处,看对面的青山连绵不断,看山脚下的汉水碧绿如镜,看一对山雀鸣唱着向远方飞去……

夏夜,繁星点点,蛙鸣、蝉唱都已停歇。打谷场上聚集着人群,他们摇着蒲扇,搬来小板凳,坐在台下,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着开场的锣鼓敲响。终于等来脸上涂着油彩,身上穿着戏装的戏子登台亮嗓时,台下即刻鸦雀无声。

这是乡村看戏的场景,是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的记忆。今夜,春风沉醉,星辰开怀,景阳乡的小广场上,“景阳说唱”晚会的戏台已经搭好。这样的场景,让我在瞬间恢复了童年的记忆。

戏台下的空地上,围满了听唱的人群。年少的孩子大都站在前面,互相推搡着逗乐,大人们有的从自家搬来了板凳,坐着等待锣鼓开场,有的则站着唠着家常。我们则当了一回贵宾,由乡政府人员引领着,坐到戏台前方的中间,一条简易的长条木椅上。

一米多高的戏台上,有“说唱艺术在景阳”的大幅宣传画作为帷幕,戏台两侧的长椅上各坐着四人,或手拿锣、鼓、钹等道具,或静坐着准备着登台演出的模样。少时,唢呐吹起,锣鼓敲响,透着欢快与热烈。一对主持人手持话筒登台,宣布“景阳说唱晚会现在开始”。旁边坐着的村人告诉我,穿红裙子的漂亮的女主持和身穿西装的潇洒的男主持人都是乡里学校的老师。他们的主持没有电视台主持人那种随性洒脱,但落落大方,普通话圆润、动听。

第一个登台唱山歌的是当地有名的说唱名家。他身穿深蓝色中山装,手持话筒,没有伴奏音乐,是原汁原味的清唱。接着是两人登台,其一男人扮相为女人,“隔壁子有个庄稼汉,五谷杂粮几多担,哥呀依呀,半年苦来半年闲。”“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能挣几文钱,姐呀依呀,不胜我去上茶山。”他们动作很少,以说唱为主,但简洁而有趣的唱词,精彩的演唱受到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而另有个两人同唱节目则是一个扮作艄公的摆渡人,遇到一红袄女子搭船,两人逗趣猜心思,逗得台下哈哈大笑。我诧异这些节目中的女子都同样由男子所扮演。便猜测景阳人是不是男人出面谋生上台露脸,女人在家做好家务相夫教子呢?

旁边的一位乡干部告诉我,女人也有会说唱的,但很少登台亮相。景阳说唱是当地独有的民俗表演形式,除了在婚丧嫁娶和节庆日作为表演外,在生产、生活中也会随意哼唱。而我知道,被学术界誉为汉民族《荷马史诗》的《创世歌》就发生在景阳,它填补了汉民族叙事长诗的空白。作为对文化崇拜的景阳人,能独创自己独有的表演方式,抒发自己对生活、劳作的喜怒哀乐,也就不足为奇了。

景阳说唱表演结束了。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光影,简单,本真,像田地里的稻子和玉米,散发着庄稼独有的味道,让人感觉纯朴、可亲。

文友蓉儿说:我都感动得要流泪了。我点头微笑着说:是的,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想起故乡,想起童年。也许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珍藏着这样的场景,它会在某一时刻被唤醒,让心柔软而充满馨香。

在吴家扁村,我们找到祝家大院祠堂。祠堂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呈典型的明清风格。作为深山里的祠堂而引人注目,是因为此处与一位皇帝侍讲学士、一代大儒有关。

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燕王朱棣即位,命先臣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志气清高,学识渊博,善作文、书法,然其拒不奉命,遂灭十族。据传有一孙在外侥幸躲过此劫,随外婆逃隐深山。为保性命,遂随外婆姓祝。这便是方孝孺后世祝家大院的由来。

关于方孝孺之死,是论史者绕不开的话题,重节傲骨也好,愚忠迂腐也罢,我们不去论证,只怀一份感慨,一份敬仰,触摸和亲近儒家遗风。

在屋子的外面,一个农具倚靠在墙边。我猜想这大概就是脱粒机,假若把收获的稻子放进去,它可以把稻米留下把壳子吹出来。在拐角处,一只竹筐里坐着一只黄母鸡正旁若无人地在孵蛋,而另只更大些的竹筐,一只芦花母鸡妈妈身边,围拢着十几只刚刚出世的小鸡雏,唧唧叫唤着。这是农家常见的景象。没有了旧日的繁荣,没有了门庭若市,只剩下简单和宁静。

大院的人看起来纯朴憨厚,没有多余客套话,只热切地微笑着招呼我们。他们把家里旧年酿的柿子酒,去年的山核桃,还有瓜子花生和水果摆满了四方木桌,招呼我们坐下吃酒喝茶歇一歇。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跑过来,我拿起一个苹果给他吃,他却摇摇手不要跑走了。一个大娘递给我一个鸡蛋,说是才煮的土鸡蛋,我高兴地接过来道谢。

因为年代已久,房屋已显破落。而乡政府为保持原貌,没有进行修缮。有的墙壁已经坍塌,有苔藓和小草站在墙头,昭示岁月的久远。

而贴着对联的正门依旧坚实。上置石匾,镌刻着繁体篆书“人傑地靈”四字。字迹雄浑大气,刚柔相间,显示着家族曾经的显赫和儒雅。据说先人方孝孺学养深厚,书法有铁画银钩之誉,这学识和才华也因血脉而传承给后世。

大院里青壮年的人少见,多是孩子和老人。一位身穿斜襟蓝布褂子的老太太,头发梳得顺溜光滑,在脑后挽成一个发髻。慈眉善目,面容端庄。有着仿佛是世代书香的浸润才有的书卷气。许多人给她拍照,她都不拒绝,面带微笑端坐。我将给她拍的照片给她看,她不发一言,微微额首。我询问她是不是读过很多书,她答识字的但没读过很多书。我想,一个人有着高贵祥和的气质,如果跟书香无关,那应该就是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了吧?而她身上隐隐透出的书卷气,是否来自血脉的传承?

一座古宅诉说着传奇,想起大厅供奉的先人牌位上端的红纸上写的“天赐纯瑕”,这四字应是方孝孺性格写照了。又想起那句性格决定命运的话,天性纯良的人大都忠贞不渝,不会摧眉折腰,只是,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才好啊。我感慨着。

老爸的永久大奔的散文 第5篇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永久牌”自行车都不陌生,而且那时候都很艳羡能有一辆这个牌子的交通工具,那感觉就像现在开奔驰、坐宝马的成色一样,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无法比喻了!

计划经济时代,老爸是乡供销社的一名职员,也是借工作便利,他用大半年的养家糊口的工资买了一辆当时很时髦的“永久牌”自行车,从那时起,我们家就进入了“有车一族”的时代。

老爸的工作单位离家有12华里,每天上下班,他就靠着这辆豪华“大奔”往返穿梭于单位和家之间,老爸买的一个个物件也是通过“大奔”驮回来,家里的日子也开始丰盈起来。

老爸除了照顾家里生活起居外,又把一部分“爱”给了他的“大奔”,磨合期过了之后,他特别注意维护保养。印象中,老爸的“大奔”从来没在院子里停留过,下班之后就入库(老家的外屋地),而且始终是铮明瓦亮的,就连轮胎他每天下班之后都要亲自擦拭干净。

老爸不许别人动他的“大奔”,包括哥哥、姐姐和我。有一次,下班回家的老爸将爱车收拾完毕后,就去大娘家串门了。我们姐三个终于有机会来体验一把骑上“大奔”飞驰的感觉。姐姐、哥哥率先垂范,给我打了个好样儿,示范如何驾驭“大奔”,他们体验完毕后,我个子小,上不去,就只好蹲那绕着脚蹬子玩耍,偏偏这时候,被老爸扑了个正着,在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他老人家对着我的屁股给了一脚,给我闹了个狗抢屎,造成了我家历史上第一个“冤案”。后来,爸爸了解了情况后,还是苦口婆心的给我们讲了一些大道理,他是怕我们玩耍时,“大奔”倒了砸到我们,暴力背后还透出了浓浓的父爱!但我挨了一顿揍,心里着实不平衡啊!呜呜呜……

“大奔”的出现加快了我们家的生活节奏,提高了爸爸的工作效率。以前妈妈去乡里赶集,都是搭村里刘家、张家的马车,得走一个半钟头的.路程,可自从有了“永久”,妈妈坐在后车架上,只用20分钟就到了,有时候乡里唱大戏,而且是连续几天的大戏,老爸就拖着妈妈和我去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这个时候也就是我能有这个待遇,因为我是家里的老疙瘩,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我身上所透露着的一些文艺细胞,应该从这个时候能够找到影子的,有了老爸的“永久”“大奔”,我们就能早到演戏现场,并能抢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也就能细细品味欣赏传统戏剧带给我的快感!感谢老爸,感谢“大奔”!

“大奔”毕竟是消耗品,也有他老的时候,但是“永久牌”的“大奔”确实有品质保证,质量永久,在为我家效力的十几年后,它的零件也开始变得执拗,车轮运转也不那么轻快了,但老爸对他却不离不弃,供销社倒闭之后,爸爸背井离乡,来到了市棉麻公司下属的一个集体企业工作,也把“大奔”带到了城里。

刚开始那几年,老爸的单位条件还是不错的,有通勤车接送上下班,于是“大奔”就束之高阁,闲置了起来。可是好景不长,企业改制,老爸和姐姐、嫂子同时被买断工龄——下岗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时候,我和哥哥同时在高校求学,老爸下岗后,我们,乃至我们家都没有了经济支撑,求学之路异常坎坷。可是老爸从小就有那么一股坚韧执着,不服输也不怕输,当时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就是写给下岗职工的:“……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老爸在老家的时候就什么都会干,有手艺,而且肯吃辛苦,于是痛定思痛之后,他把搁置了几年的“永久”“大奔”又拿了出来,开始了艰难的“再就业”之路。

我深知一个人如果是从苦到甜、爬坡式的过日子,那会越过越有劲头,但是从较好的日子跌到社会最底层,那滋味是很不好受的,老爸的这种经历,我们做儿女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再就业”对于老爸来说是好听的词儿,其实无非就是含辛茹苦,风吹日晒,夏天卖烀苞米,冬天卖糖葫芦挣点钱供我们完成学业,再补贴点家用。然而这一干,就是又一个十年,十年里,哥哥、姐姐和我都先后成了家,并且有了自己独立的家庭,但老爸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这种就业方式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所谓的习惯。

“永久大奔”褪去了过去的光环,开始了新的征程和使命。老爸在他的后座上添置了装备,焊上了一副铁架,“后备箱”焊了一盏尕石灯,用于晚间照明。

春夏之际,每天凌晨3、4点钟,天还没亮,老爸就驾驶他心爱的“大奔”直奔位于郊区的苞米批发市场,精挑细选之后,踏着朝阳将苞米驮回家,擗苞米叶,拔苞米须,摆放入锅烀苞米,烀熟之后,装袋上车。深秋早冬,是糖葫芦热卖季,妈妈在家抠山楂籽,串糖葫芦,蘸糖葫芦,爸爸将蘸好的糖葫芦一个一个的插到“大奔”的扎子上。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开始走街串巷的吆喝之旅,一走几乎一大天,甚至有时候卖到午夜,周而复始,从未停歇。

“大奔”就这样伴随着老爸,他和老爸是最有感情的,也是和爸爸独处时间最长的。我们甚至都很羡慕他有这种待遇。

八年前雪夜后的一个夜晚,“生意”比较好,老爸一如既往的驾驶着他的“大奔”,卖那天的第二批糖葫芦,不到9点钟,糖葫芦即将售罄,疲惫的爸爸带着那剩下的两串糖葫芦踏上了回家的路。

天有不测风云,老爸骑着“大奔”刚走到某市场路口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面包车撞到,那两串糖葫芦飞了出去,爸爸倒在了血泊之中,和他朝夕相处的“大奔”变得面目全非……

爸爸静静的躺在雪地上,抽搐着,他的“大奔”也没有了往日的速度与激情……

永久霎时散文 第6篇

走在大街上的日子里,我总是没有目的在人群中穿梭,在茫茫的人海里,踮着脚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那双熟悉的眼睛,可是我却再也没有见过你的眼。

在擦肩而过的人群中,我总是在不断的回头,不是为了回眸一笑百魅生,我只是希望在我回头的刹那间,能看见你灿若桃花的笑顏,一如八年前第一次见你,可我却再没有见过你的脸。

一直呆在这个城市里,从来不曾离去,有时我不禁会想,走在街上,提起的一只脚踏下去,也许就踏在我曾经留下的某一个脚印里。在同一个城市里,脚印都有重复的时候,可是我却从来没有遇到过你。

又是一年太阳肆虐的季节,这样的季节里,我总喜欢在阳光里席地而坐,觑着眼,望着阳光里的`尘埃四起,揪心疼痛的想你。总幻想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里,用什么样的方式相遇。

时间在弹指一挥间的烟云里已经走过了八载春秋,我心里清清楚楚地明白:在那个太阳同样张狂肆虐的季节的某一个日子里,在我转身的那一刹那时间里,你,还停留在原地,我,却已经向左离去。

轻轻地一个转身,我却永远的失去了你。只是转身的一刹那,我们之间却横亘了用一生的时间也无法跨越的距离。

繁华短暂凋零永久散文 第7篇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当光阴像一把箭飞逝而过,身边的一切都在朝未知数的方向发展,一回眸,才发现,一切已物是人非。在光阴面前,许诺显得那么轻微。曾经的信誓旦旦,无非是岁月无情的嘲笑。我站在时间的长河边,纵观流水汤汤,一去不复返,却是无能为力。逝去的,失去的,残酷的,愧的,永成心底不变的痛。偶尔回忆,偶尔触摸,还永远是隐隐甚至新添的痛。

曾经在笔下落成太多的美好,回归现实,却又那么遥不可及。似乎,命运就是注定要把风尘零落在岁月里,把繁花撒落在那个末央的雨季,把梦破碎在一季的繁华里。琴弦拨动,生命之歌里唱响的,是生生不息的交替。自然不变的规律――美好短暂,凋落永久。一季的盛升,注定了三季的失落;一刻的微笑,或许是一生的失落。美好似乎在诠释着背后无尽的落寞。不如意之人生十之八九,岂止八九?若能在万分之中得一分永久的美好,永不变质,真是如意了。

见过太多的美好破碎,曾经被认为永远不变的美好,也经不过岁月,雕刻得面目全非。当满树的繁华凋零满地,你还能否忆起它最初的模样?你是让它随风而逝,还是回归土壤,亦或是贴心珍藏?外貌的改变让人措手不及,甚至痛苦,不经意间,内心的变化是否甚至让我们不认识了自己?

那一瞬间的表现,或许让真正的内心暴露无遗。发泄完了,痛哭完了,释放完了,静坐一隅,如一丝飘零的.落叶,亳无生命的颜色,哪怕它是枫叶,外表绚丽如火,揭开表面,却还是令人可怕的白,空白,或是深不可测的黑,无止境的黑暗。

温软如酥的月光轻轻倾洒,柔和温润,美好甜蜜。身上披了一层银光,若隐若现,若真若幻,心却那么摸不透。每个人都摸不透,每个人都在他人面前设了太多冰冷高大的墙,来隔绝自己,让人猜不透。可是为什么真实的自己也被重重包围,不见天日?自己的心就那么难摸透,就如变化万端捉摸不透的现实?生命之帆扬起,下一刻,会朝向哪个方向?会是晴空万里或是漫天飞雪?不知道,我不知道。须臾,或许就是浮生。一朵花的凋零,便是一个世界的阴霾将至。过往太多,不可追寻,亦无法追寻,慢味,苦涩的,甜蜜的,终是失去的。收获在内心的一世丰收,便是氤氲了月光的精华。

有时,不知在何方,迷惘;有时,却一把抓着,无疑。只待某个时刻,霎然释放,徇丽夺目的烟花,即使短暂,至少,曾经拥有。

忽然发现,活了那么些时候,不短不长,就是为了某些万分之一的美好时刻。一刻,一生足矣。只是,这样的一刻,很多时侯,耗尽一生也等不到。

于是,我们期待,我们努力,在漫漫长夜后,会有一场盛大的流星雨霎然降至,温润那一世的黑夜落寞,弥补一世的空白,不再有缺憾。有些不再缺憾,有些却仍然迷惘。甚至有一天得到了,却发现已不是从前。没有预想的欣喜,只有物是人非的感叹。人去楼空,弦断音绝,经历了太多,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心已不再起微澜。有一天,想要的得到了,或是没得到,我们最终想念的,却成了沿途的风景,路边的花朵。

原来,轰轰烈烈终成浮云,消散,生生不息的时间见证了的过往才是生命最真切的讯号。当繁华落幕,平静取而代之,站在生命长河旁,纵观过往,心之波澜不随外变,没有歌声,却心中唱着最动听的歌。

散文两篇 第8篇

八月八日是父亲的忌日, 离中秋只有一个星期。父亲去世已经十六年了, 如果他还在, 今年就是七十了。十六年了, 父亲的坟头早已长满了草, 每次回家, 只要稍有时间, 我都要去看一看。坟头的草总是很深, 想要去拔, 却无从下手。祭台上的草也是这样, 正如心中的遗恨, 总是很茂盛。十六年了, 却没能把父亲的坟修一修。以前总想等一个恰当的时候再去好好地修一修, 可是这个恰当的时候, 看来是不会有了。一直拖到如今, 还是满是荒草。所以每一次去到父亲的坟头, 心里总是酸酸的, 眼睛涩涩的。十六年了, 如果他还在, 今年, 他会送走他九十多岁的父亲, 尽他对他父亲的孝道, 可是他不能, 他只能在离世前留下遗言, 在棺木中为他的父亲, 我的祖父戴白头巾尽孝。

我能送父亲入土, 却是最不孝的儿子。父亲去世后, 竟然只梦见过一次。那是一个夏天, 我在家中午休, 睡意朦胧中, 耳中听到嚓嚓扫地的声音, 起来一看, 发现父亲在扫地。我问父亲, 你这是做什么?父亲回答, 我不能为你做的别的什么, 就帮你扫扫地吧。其时, 我知道父亲已经去世, 总以为父亲在世是一个好人, 到那边会荫庇我们, 想不到父亲竟还是如此!记得当时我大恸, 埋怨父亲:“你怎么还是那样老实!”我泪流满面, 父亲也是哽咽难语。我猛然惊觉, 醒来, 我还在床上, 泪已浸湿了枕头。不久, 在父亲二年的忌日, 我们亲人在追忆父亲时, 叔父说他曾梦见过我的父亲。他说, 我的父亲在那边仍然做医生, 还是背着个药箱, 在那边行医, 和活着时没有两样。叔父很惊奇, 就问父亲那边和这边是不是一样, 父亲回答说, 都差不多, 只是那边打谷还是用牛来碾, 不像这边, 可以用拖拉机碾。于是我和弟弟 (叔父的儿子) , 用硬纸给父亲做了一台拖拉机, 焚过去。做工很粗劣, 也不知在那边能不能用。听到叔父这么说, 大家都怀念父亲, 说真是一个好人啦。我也说我梦到父亲帮我扫地。可是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从那以后, 我再也梦不见父亲, 不知那个拖拉机能不能用。我现在知道, 好人是无用的别名, 因为现在也有很多人说我是好人。

十六年了, 我经历了很多, 终于明白做一个所谓好人的无奈。也许是命运, 可而今我已到知命之年, 不信命了, 却发现很多机会已经失去, 只好自己安慰自己, 以为自己是一个清高的人。我为了探索命运, 曾经读了很多命理看相之书, 以为可以从中找到未来的出路。后来发现一切都要靠自己, 可是这时我却做不了。当我为前途彷徨时, 为生计奔波时, 我知道我只能做一个俗人, 可是清高已经害苦了我。很多事我知道怎么去做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可是我不去做。所以有时妻生气骂我无用时, 我就笑说, 我是好人。知天命了, 发现生活的真谛就是平平淡淡, 可是要去谈生活的平淡, 却是很可笑的事。前几天, 我劝一个发了财的同学, 不要再那么拼命了, 头发和我一样都掉了好多。劝完我脸一阵阵发红, 别人奋斗到如此, 是发了财, 可谓得意;而我, 一介书生, 百无一用, 仍为房奴, 却不知羞, 毫无上进之心。十六年了, 父亲的儿子还是一个无用之人, 没有成就, 没有宽裕的生活, 不能算计他人, 却把聪明才智时时用到如何俭用, 真是可悲。如果我活到八十, 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如果活到父亲的年纪, 我只有十多年, 再也不能只为生活奔波了。我要到我的梦里去。

很无用的父亲在姥姥眼里却是一个能人。姥姥家离我家很远, 父亲去得很少。一年中姥姥的生日是一定要去的。每一次去, 姥姥总是高兴地说, 百能来了!“百能”在我们那里是对会做事的人的夸奖的话, 应该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人们中的“万金油”式的能人。父亲每一次去, 会把姥姥家好几个月不能解决的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掉。还配一些专治眼病的药给姥姥治眼睛, 以至姥姥差点成了专“销”眼药的人, 因为村里有老婆婆有眼疾, 姥姥就会说, 过两天, 让我家姑爷给你配一点, 包好。很多亲戚都喜欢父亲。除了亲情, 我想大半还是父亲是他们的免费保健医生。那进我就想, 长大后也做一个百能。现在看来却有一个致命缺点, 那就是博而不专。

十六年了, 我想有朝一日有所成就, 能有一个机会, 写出我的父亲, 让别人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可我现在也做父亲了, 知道父亲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 至多是一个一生奔波的父亲。父亲排行老二, 在家里最不受重视, 文化也只高小水平。却能刻苦钻研, 成为一个医生。父亲自己挖药, 自己炮制, 我常常看着父亲忙忙碌碌, 听父亲讲和中医中药有关的故事。那些故事是那么神奇, 是那么诱人, 以至我幼时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很高明的医生, 悬壶济世, 可以治很多别人治不了的病。也许父亲的理想就是悬壶济世吧。后来看到父亲那么辛劳, 有时晚上还要出诊, 不管多远, 不管天有多黑, 而家里却并不见得宽裕多少, 做医生的梦就破灭了。更何况从课本中读到鲁迅弃医从文, 仿佛就是我的榜样一样, 就做个读书人吧。

今天是父亲的忌日。我想很多很多。慢慢地我的心平静下来, 人的一生, 无论富贵贫穷, 无论长寿短命, 都如草木春秋, 或荣或枯, 一生就过去了, 也不必去管他有不有痕。死去何足道, 托体同山阿。父亲只是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已。

我想牵住你的手

我举起酒杯, 不为欢庆, 也不为哀悼, 只想对着明月, 痛饮一杯。我不奢望能邀来明月, 我只能对影自酌, 我想牵住你的手, 超越时空的距离。

我知道, 我的愿望有点奢侈, 因为你是诗人, 更是诗中的神仙。诗仙啊, 我无数次地想看清你超凡的容颜, 却总也看不清, 我只能按神仙的样子, 在心中构想你的英姿。你站在庐山瀑布的前面, 正对着瀑布的一定会有一座小亭子, 你没有坐下小酌, 你放下了你钟爱的酒杯, 被眼前的奇异美景所征服。于是你忍不住站起来, 走到亭子边, 任由瀑布飞流溅起的水雾扑面而来, 你不管, 你只是背着手, 任由那水雾汽的风拂湿了你的峨冠, 润了你的白裳。你心中油然而生豪情, 吟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那一刻, 你一定是一个忘情于山水的散仙。

你是散仙, 不列于天庭, 不用去朝拜天帝。虽然你也有一般文人所想的致仕的念头, 却看不起那些参加科考的书虫, 而想走隐而仕的终南捷径。虽然你也做过三年翰林, 做了皇帝的词臣, 可是, 那只是你游戏人间的一瞬而已。你赞杨贵妃之美, 只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就把她的美貌写绝了。你不认为你是凡人, 所以你“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豪爽任侠, 所以你仗剑而行, 游学天下, 神州处处留下你的足迹, 也留下了你的诗篇。你视钱财如粪土, 以济天下苍生为乐, 因为你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呀, 为了苍生, 千金散尽又何妨?你喜欢饮酒, 酒中之乐, 只有你体会得深, 所以你的有些诗中还能拧出半碗酒来。也只有你舍得用裘马换酒, 你自称酒中仙, “天子唤来不上船”, 是呀, 帝乡不可期, 繁华皇都又如何?富贵非你愿。人间毕竟太俗了, 很多事连神仙也是看不惯的, 所以你就散发弄扁舟了。

于是你一夜飞渡镜湖, 西上莲花山, 虚步蹑太清, 因为豺狼尽冠缨。你还是回到天上去吧。可是你仍是诗人, 你站在山巅, 白云围着你, 你冯虚御风, 你的白衣随风飘拂, 你俯视着人间, 你的眼神中有一丝悲悯:那是你曾经游戏过的多苦多难的人间。

往事有几千年?可曾换了人间?你在云端可曾见我高举的双手?牵着我的手吧, 带着我去云海遨游, 时空是可以超越的, 我可以在桂花树下为你酌酒。

上一篇:纪录片《信仰》_观后感下一篇:家庭经济情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