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教师的八忌

2024-07-06

新课改中教师的八忌(精选5篇)

新课改中教师的八忌 第1篇

新课改使教师由管理者和执行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开发者、组织者,其地位较以前更加重要.伴着新课改之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随之改变.但在新旧教学思想的交替过程中,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这在我们教育生活中经常遇到,现将这些误区总结为“八忌”:

一忌“不懂装懂”――别以为这一词是用于学生的,其实教师更忌不懂装懂.新教材知识面比旧教材广得多,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相关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固然重要.但教师千万别将自己尚没把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巫师(班门弄斧)、庸师(愚蠢教人)、教书匠(传授知识技能)、能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名师(启迪智慧)、大师(大智大慧之师).如果你成不了一名能师请万万别当一名庸师.

二忌变“自主”为“放任自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但并不代表教师就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开发者与组织者,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有意捣乱和嬉戏性提问,教师应及时反应并制止.切忌为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而对学生百依百顺,放之任之.为了让学生自主,教师没了主见,教学无主次,这都是对自主的错误理解.

三忌“知足常乐”――新教材形式新颖,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动人,导语引人入胜,翻开它令人耳目一新,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且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内容大为更新,富有时代感.教师可能会因此觉得自己的课前功夫减少了:有如此多新奇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学习,我还用煞费苦心的到处找课外材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吗?其实不然,一名教师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底蕴才能自如的驾驭各方面的知识.有一位教育者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新课改的的观点却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能再是一桶水了,而是一泓流淌不止的泉水”.因而教师更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四忌“多多益善”――新教材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但并不是要求教师将各种学习方式全部融入课堂.一堂课既有合作讨论,又有分组辩论;既有图片展览,又有个人表演……弄得一节课犹如一大杂烩,什么都有,只可怜的书本被弃置一旁.一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学得也开心,但课后却摸不着方向找不到重点.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一定得注意恰如其分.

五忌无意义提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毫无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的问题大可不提.譬如,在我们实习过程中,有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无机物这一概念时,问道:“同学们家里有谁抽烟吗?”于是学生争着回答“爸爸”“爷爷”……导致学生们争着谁家抽烟的多,然后教师总结烟燃烧后的物质为无机物.其实提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把握不当便会适得其反.

六忌Powerpoint展示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记忆材料以视觉加工为主,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知识.因而多媒体教学的流行是势不可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制作出较好的课件.这种兼声、形、画于一体的课件确实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有的教师为增加课件的美感,而将许多无用图片、信息充斥于课件间,一堂课整个就是幻灯片展览,学生看到的只是些纷繁芜杂的漂亮图片,却难以获取重要信息.导致主次不分,重点难以突出.

七忌“交流”变“问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看似是交流、互动,实质上仍是“灌输-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有的教师甚至将“是不是”“好不好”等作为了自己的口头禅.

八忌夸奖泛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展现自我,而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准确恰当还是不着边际,一味的给予表扬.这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甚至可以说是习惯性的称赞之词往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的能力,反而使学生沾沾自喜、马虎了事.“水满则溢,物极必反”,教师的赞美之词也应适可而止.

[新课改中教师的八忌]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第2篇

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也成为历来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 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成为一种必然.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教育观念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所以唯有变, 别无选择.

因此, 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走出来, 向拥有先进教育思想、观念、超前意识的角色转变, 不断学习、获取、接纳新的思想和观点, 正确把握教改动向,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

具体角色的转变,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师是导演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 学校教育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 “传道、授业、解惑”, 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谁在学习?”他们忘记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学生, 他们才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基于这一点, 我们要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方式, 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 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甚至是学生表演的场所;课堂也不是老师训练的场所, 应该是引导学生的场所, 教师的引导是让学生活动, 是帮学生解决困难, 是促进学生思考和琢磨, 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 教师这一角色的转换, 又是对教师自身的一个挑战, 对教师本身在知识的数量、质量、理论水平、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否则, 就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导演.

2.教师是战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当战友的角色, 即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传统教学中, 讲究师道尊严, 教师是高高在上, 对学生发号施令、严格控制, 致使师生关系过于严肃,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是挑剔多、鼓励少.现在作为教师, 应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需要, 以便因材施教, 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 并肩战斗, 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 要有情感的交流, 也可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大大缩小, 学生认识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 是助手, 是朋友, 是战友.

3.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教师角色也应相应地由“传道授业”的角色向促进者的角色变化.教师作为促进者, 应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 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 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 为学生服务.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安排更是需要艺术匠心, 使“课”能真正成为蕴涵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艺术.教师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 教师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教师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 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才能使教师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

4.教师是研究者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的、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 师生学习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 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对提高实践的教学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 都有必要进行研究.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 我们要求学生都要进行合作探究, 何况老师呢?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实践, 关注教学情境, 反思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 才能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也有利于树立教师的研究地位, 树立全新的教师形象, 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有积极的意义.

5.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造者和实施者

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有“怎样教”的权利, 没有教什么的权利, 他们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虽然强调了教师关注人心灵的发展, 却暗示了一种固定的、统一的标准,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这样容易形成新的机械化运动, 培养出的人才整齐划一, 批量生产.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 应享有对课程开发的权利, 并承担这样的责任.教师不能做课程的消极接收者, 要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开发, 成为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和实施者.

6.教师是示范者

夸美纽斯曾说过, 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任何时候都具有向师性的特点, 教师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里不能不提及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 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如热情慷慨、乐于助人、仁慈友善、合群合作、有责任心、耐心周到、公平客观、有幽默感等.相反, 不良的个性品质, 如冷漠孤僻、木讷呆滞、悲观丧气、主观偏见、过分挑剔、冷嘲热讽、训斥学生等, 则会造成师生间的互相冷漠, 不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据调查, 我国学生喜欢教师的前几种品质是: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育方法好.可见,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总之, 社会的飞速发展, 教育体制的巨大变革, 使现代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每位教师都应深刻认识这场变革, 转变观念, 积极创新, 找准自己的角色, 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 为国家、民族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新课改中教师评价改革刍议 第3篇

教师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涉及到教师工作态度、教学基本素养、课程操作水平、工作创新程度以及动态工作成效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绝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笔者就当前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评价改革遇到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评价方式改革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教师评价方式的改革, 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 学生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作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 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其工作绩效的评价方式也应随着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变化而变化。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对学生分类定等, 一考定性, 分数挂帅, 基于这种现状的学校管理, 对教师的评价自然也习惯于以教学成绩为主要参考因素, 换言之, 即教师所任班级课程成绩排名靠前者, 自然为优秀教师, 所任班级成绩靠后者, 即为绩效较差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促使我们必然要对学生受任课者施加的影响所产生的学习过程性变化, 诸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非成绩因素做更多的关注, 这样, 传统教学管理中对教师评价以成绩论英雄的简单化就远远满足不了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因此,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 教师评价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评价应该突出发展性

既然教师评价方式的变革是必然的, 那么, 如何变革?可以肯定的是,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 面对不同学科的教师, 教师的评价没有万能公式, 但在评价的理念上, 却有共性, 即突出发展性这个根本。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不是为了孤立拔尖的少数、打压群体的多数, 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位教师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做到心中有数, 促进他们树立团队精神, 提高合作意识, 发现自身优势, 找到努力方向, 不断取得进步, 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工作。突出教师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有利于教师成长, 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激励教师针对自身不同情况制定成长计划, 从而形成合力, 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就教师个体而言, 他们工作中的基本素养和表现, 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止的;同时, 人的个体差异性, 也决定了教师评价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教条的比较来进行。基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考虑, 对教师的评价更应该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出发, 进行纵向的分析, 要充分考虑不同情况, 如教学素养、知识水平、努力程度、工作态度、身体状况等, 从而在符合个体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其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发展目标。学期评价和年度评价中, 要根据学校为教师量身定作的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量他们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作出的评价结论才是客观的, 也是有效的。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评价应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的评价只能分等定级, 过程性的评价却有引导、激励和促进功能。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 教师的工作评价更应该如此。学校要采取调查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不同的方式,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教师实施教学的动态资料, 如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课堂教学行为常态记载、学科组研讨观点记录、所任学科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等要素, 获得完整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信息资源。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资源,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才有可能是完整的, 而不是简单的, 才有可能是全面的, 而不是片面的。同时, 过程性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分等级, 而是为了激励与改进, 要既考虑教师工作的过去, 又重视教师工作的现在, 更着眼于教师发展的未来, 因此, 伴随着评价中各类信息的收集, 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及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评价应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教师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环境, 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教师的差异不仅指教学成绩的差异, 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因此,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不能搞一刀切, 不能对不同基础的教师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 也不能把体育、艺术等科目的任课教师与语文、数学教师放在一个同样的标准上来恒量他们的工作。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自然有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 这就要求, 学校应首先明确新课标对这些科目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这些要求, 学生是否通过任课教师的努力在不同的学段达到了这些目标。另外, 教师的基本条件不同, 评价的角度也应该不同,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应该是纵向的, 评价的切入点应该从每一位教师上期与本期、上年与本年的工作进展来考虑, 而不是横向地将不同的教师在同一时间段的教学情况进行机械的比较。只有这样, 角度选对了, 评价的结果才有可能达到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否则拿甲的长处去比乙的短处, 就只能会使教师越比越失望, 越比越灰心。

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评价应重视教师成长记录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再度分析 第4篇

一、更新观念, 完善自我的同时求得能力创新

新的课程改革讲求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要得到知识, 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也要受到特别关注。教师要切实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见地, 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和老师之间要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教师常习惯于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也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 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教师要从观念深处改变教学态度, 克服传统的偏见, 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程改革讲求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即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多元的知识结构, 才能在教学中把各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而不单薄,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因为学生的兴趣点是新鲜的事物, 而且兴趣范围也相当广泛, 所以, 教师想做到与学生沟通, 就要有广阔的知识面, 要有广泛的兴趣, 能够对邻近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触类旁通。教师都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 但对边缘学科不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就会使教学知识的建构缺乏完整性。教师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才能达到教学在内容上、方法上乃至人文与数理精神上的相互渗透。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能力。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积累, 新课程理念注重开发创造力, 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独特的创造力。教师应具备设计颇有新意、效果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教师不仅要胸中有纲, 而且要目中有人, 即从学生新的特定情况出发, 充分考虑到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 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 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 通过引导, 坚持忘我的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 适当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 让学生充分的考虑、质疑, 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现象。

二、开放模式的新课程实施更应突出双边活动这一主线

新课程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开放性的特点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时, 应采用开放的模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特别强调“放”,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究、讨论、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学过程应是动态调控的过程, 课堂教学管理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要通过长期的调控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教学、倾听他人观点、与别人平等交流等良好的参与习惯。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创新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树立“要学”比“学好”更重要, 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的观念。开放模式的新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大力提倡问题教育法、引导发现法、智力激励法、体验学习法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 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创造, 与教师一道完成各种教学活动。

处理好课堂的双边活动关系, 主要是正确把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是“对话”, 师生间与生生间在“对话”中保持平等的相互倾听, 相互分享, 双方达到共同发展。

新课改中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换 第5篇

一、新课改需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做积极的旁观者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 教师不应该是清闲的, 而应该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 随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 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一个好的旁观者应该是积极地旁观, 而不是直接参与所观察的事件之中, 因为直接参与就意味着干涉, 而积极的旁观者应该遵守“不干涉”的原则。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干涉”原则并不是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控制, 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学生做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 教师要做到的不是责备, 或任由同学取笑他们, 而是理解和鼓励。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从以上几点来看,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是很多的。但是, 当教师以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出现时, 并不是一味在给学生放任自由 (这样会变成一个散漫的课堂) , 而是同时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与他人友好相处, 培养合作精神———这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课改需要教师由课堂的管理者成为引导者

新教材的使用会给传统的教法以根本的冲击, 新的教科书向我们正式宣布:不要让滔滔不绝的讲授淹没了学生创新的萌芽;勿使黑板上高速移动的粉笔压制了学生探索的冲动。新课改的要求告诉我们: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教”, 而是“导”。“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根本。笔者认为, 教师要在课堂上成为一名成功的学习引导者, 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工夫。

首先, 备课要重点“备”好学生。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各类知识和问题点, 可以说, 现在学生的知识视野是很开阔、很广泛的。再加上现在的新教材也都有众多的配套资料, 给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学生通过自学也可以了解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问题点, 这都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 而是要求教师“备”课精力的重点是要先“备”学生, 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然后结合学生的这些“实际”, 再“备”教材。简单地说, 就是教师要想办法把教材的知识内容与学生之前自己掌握的、感兴趣的知识和问题点连接起来, 以教材的知识去迎合学生感兴趣的“野外知识”, 找到知识间的“共鸣”。

其次, 结合班级各层次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 设计好恰当的知识问题或提问。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要成为课堂的良好引导者, 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疑提问。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提问, 特别是难点问题, 要懂得如何通过步步引导提问得到分解, 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 把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教材的各类知识点融合起来,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如何设疑提问, 笔者通过自身的新课改实践和摸索, 认为设疑提问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②不能为问而问, 总是毫无启发性的、短平快的问题。③问与答之间要有间隔,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④问题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需要。同时笔者认为教师提问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为解决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回忆以前自己的知识———产生疑问———学生讨论———教师再课堂引导提问———学生解答———得出结论———教师给予评价和确认。

这样, 教师通过用教材的知识去迎合学生感兴趣的“野外知识”, 找到两者间的“共鸣”, 再通过教师科学、合理设疑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问答, 实现不是教师讲给学生“听”, 而是通过教师大量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不断地“给”教师答疑, 以达到把教材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野外知识”从“共鸣”到融合、到掌握的目的, 从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也就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上一篇:春游游览作文下一篇:销售工作工作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