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诗歌叶子

2024-08-05

初中生诗歌叶子(精选18篇)

初中生诗歌叶子 第1篇

初中生诗歌叶子

(一)

想睡觉,可能要下雨了。

窗外那曾经在冬日里郁郁葱葱的榕树,竟然在春日里落叶!或许她不太习惯春风的温暖和柔情吧。呃…窗外的那几棵大老榕树也不是完全不领会春的爱意吧,不然,你看那老树冠顶的新绿,那淡淡的黄绿色,不是表明对春日充满恋爱味道的南风的赞许麽?

(二)

原来,榕树是在春日里落叶。同时,在春日里,新生。进入一个新的轮回。

(三)

天空中,有几片乌云飘着。

本是淡的绿,开始变得深沉。因为天空黯淡的墨色

(四)

窗外,没有阳光。

一阵春日风里带着点点凉意的风拂过。老榕树下,叶子,飞舞。老榕树下,叶子,飘落。在春日里,一个人旅行。

(五)

叶子,在春日里落下,是凄惨?或是,不悲凉?

因为春,没有秋的萧瑟;因为那老榕树在落叶之前,早已让新叶在春风的.沐浴下发芽成长。就算老叶子的逝去,也还会有新叶的陪伴罢。

嗯…不悲凉?有新叶的陪伴…

然而那些随风逝去的叶子,就没有谁的思念与牵挂了罢。本应在秋日里带着老树的不舍与牵挂离开母体———却,在春日里,温暖的春风里,没人爱着、被抛弃着。

(六)

一个人飘落。一个人旅行。

叶子,飘落。

(七)

叶子,是不会飞行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八)

窗外,淅淅沥沥下起小雨…那深沉的绿,也渐渐褪了那层阴霾罢。又青绿起来。

(九)

叶子,被时光埋葬。

那小雨,是老榕树的眼泪吧…

初中生诗歌叶子 第2篇

这是十月的夜里

它是传递冬天的来临

却闪烁着春天的光辉

你拉起我的手

要我和你一起拾起这个掉在地上的喜讯

一片叶子,就落在这个夜里

我们站在秋天的树下倾听春天的消息

在那个落叶纷飞的夜晚

你扎着白色的头巾穿着单薄的衣裙

培养初中生诗歌审美能力的策略 第3篇

一. 构建审美认知结构

张大均教授在《教育心理学》中谈到:“一切审美信息都是由审美认知进行加工和处理, 审美认知是一切审美活动的信息加工基础, 没有审美认知的作用, 就没有个体的审美活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是对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以及书本知识的积累, 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接触到美的事物时, 能够自觉地进行审美的信息加工, 从而获得关于对外部事物或艺术品的审美经验或审美意义, 为审美情感的产生打下基础。当我们阅读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的诗句时, 脑海里会出现婀娜的杨柳, 与现实中亭亭玉立的姑娘联系在一起。还有, 当我们熟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时, 脑海中会出现春天盛开的梨花和下雪过后整个树上的雪花, 这两种景象会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所以, 学生的认知结构如果不完善, 生活知识积累不够, 个人现实经验不足, 是不利学生的成长的, 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德国伽达默尔说:“一切自我认识都是从历史地在先给定的东西开始的。”这就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审美认知。

二.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结构

审美情感就是指个人在审美过程中形成的, 与审美认知过程密切相连的, 个体对外部事物是否满足个体审美需要而形成的心理体验, 这种情感具体表现在: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褒贬善恶持某种态度, 比如说有一些事物让你感到愉快, 有一些事物让你感到悲伤, 一些事物让你心潮澎湃, 一些事物让你义愤填膺, 一些事物更让你悲痛欲绝, 这些都是伴随认识产生的审美情感。就诗歌而言, 我们知道“愤怒出诗人”,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这说明审美情感能刺激人的心灵, 从而产生感情的流露, 在审美情感培育方面, 我们应该掌握不同审美情感的表现形式, 就这一情况,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审美情感的直觉美

审美情感是一种迅速而短暂的美感体验。看一场舞蹈会, 听一首优美的诗歌朗诵所产生的那种快感, 这是直接审美情感产生的方式。

2、形象性审美情感

这种情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记忆, 想象而实现的审美情感。如我们读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通过已有对枯藤, 老树, 乌鸦, 小桥, 流水、人家的知识积累, 从而在脑海中产生各种意象, 激发读者对诗词的充分想象和理解,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在这青松明月之下, 在这翠竹青莲之中, 我们仿佛看到在这优美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又如《诗经》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通过已有知识的记忆, 每当读过这些语句时, 脑中会出现在那遥远的时代, 那种自由闲适的生话画图就会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3、审美情感的理性美

这种理性美是对审美认知的评价, 这种情感既是审美过程的产物, 又影响审美过程的进行, 比如我们通过对诗歌中的景物分析, 品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等。如读杜甫的《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时, 我们透过那金子般的语言, 感受到杜甫的博大胸怀, 体味到一个对祖国无比热爱的伟大诗人的立体形象, 这是一种理性的分析。

三. 注意审美心理的倾向性

张大均教授认为:“这一特性, 主要包括审美需要、审美兴趣、审美理想、审美价值观等成分, 它使个体倾向美的事物或回避丑的事物。”审美需要, 是对美的实际和美的感悟的要求, 是审美活动的源泉。审美兴趣, 是对美的追求, 向往, 理解, 是审美的过程。审美价值, 是对审美的事物的评价, 这是审美者对所有审美的对象给予美与丑的定论。当然这种审美倾向是在正常心理活动中进行的。以上这三种审美活动, 其共同特点是促进个体审美活动的正常进行, 形成了不同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识。表现在诗歌方面, 就是要求学生在诗歌阅读方面的面必须广, 理解层次要深, 不仅要参与别人的认识评价, 更应有自己的主张与见解, 如对诗歌体裁、内容、作家、流派、时代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评价, 这是审美心理倾向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 培养审美能力

刘永康教授认为:“审美能力就是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审美联想力与想象力、审美通感力。”“高山流水”讲的是琴师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不管伯牙有多么高超的技艺, 只有像钟子期这样的人才能听出“高山, 流水之志”来, 如果没有钟子期那种真正能欣赏音乐的人, 伯牙就是有再高的琴技, 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所以, 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都具备审美的能力, 充分领略美好的艺术境界, 然后进行深刻的审美评价, 成为真正接受美的知音, 不然的话, 我们的诗文再美妙绝伦, 学生也会无动于衷。那么,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最主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进行训练, 激发学生对审美的欲望, 表现在诗歌中, 就是注意诗歌意象进行诗歌感知, 培养审美意识, 如“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风雨中”, 通过对历史变迁的追忆, 感沧海桑田变化, 杜甫《望月》中“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给我们带来了那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自信与狂放,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中的豪迈与旷达等, 而韩愈的《初春小雨》中,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一句写春天草刚发芽, 田地里似无却有的点点绿意, 十分巧妙地写出春天的田野里草芽初露的情境, 李白《望天门山》中,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通过写两岸拔地而起的青山以及水天相接、红日升起处, 一只小船翩然而来, 使青山, 红日天空、白帆与水面构成了一副绝美的画图。还有杜甫《绝句之一》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这些意象高低远近, 色彩分明, 给人以明丽清新的形象感受, 另外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是从动静来分析的。诗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 使学生“畅游”于诗歌意外之意, 体验到真正的美, 感悟到美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中, 所以,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审美价值, 激发他们借助外物寻求对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的追求, 以及审美修养。

教学古诗词时, 教师要把以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对学生提出合适的审美要求, 通过多种途径, 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更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人, 最终引领学生对真善美向往, 对理想追求, 对自然与人生关怀。

摘要:根据新课程要求, 中小学语文要加强人文教育, 这就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而诗歌这种文学样式, 以其深邃的意境, 丰富的感情, 精炼含蓄的语言, 生动的形象, 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 有助于学生吸取优秀文学精华, 感受语言文学的优美与博大, 所以加强诗歌教育既是新课程的要求, 也是传承文化的需求。

引导初中生欣赏古典诗歌有感 第4篇

一、引导学生树立古典诗歌的“题材”意识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选取素料,剪辑材料,往往承载了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构思。而欣赏诗歌的过程,把握诗歌中思想和情感的态势这是势之使然的,因为不同题材常常体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敏感地识别题材,这样才能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寻其径而入其门。

一般来说,古典诗歌的题材无外乎以下一些类型:爱情诗、山水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

诗、咏物诗、咏怀诗和讽刺诗等等,而每类诗,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范畴。比如爱情诗,要么描述坠入爱河中的男女主人公痴痴和执著的爱情;要么描述离别男女生离死别的痛苦之情和至死不渝的相爱之情;要么描述难得相会但胜却朝朝暮暮销魂的爱情。诗经中的《关雎》,李商隐的《无题》,便是很好的印证。

笔者在教诗经《关雎》时,充分考虑到古典诗歌的“题材”意识,引导学生读诗应仔细辨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里的思想感情,让他们明白诗歌开头就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水鸟和鸣,喻指了男女间和谐恩爱,与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意义上发生关联,主人公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体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思念、追求之意。情景俱佳,意趣并茂,学生完全陶醉于如梦幻般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对题材类别也就一目了然了。又如送别诗,不言而喻,它自然与送别有关,但研读它,我们照样也会欣喜地发现,它有相对稳定的表情范畴。要么抒发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要么抒发诗人对友人深深关切和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么抒发诗人对友人拳拳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然,送别诗中也有描写凄凄楚楚地在倾述缠缠绵绵、肝肠寸断的别离之情的。

至于其他诸多类型,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笔者只想强调一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诗歌题材常见的类型,并了解其中的最主要的感情思想类别,这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引导学生树立古典诗歌的“意象”意识

因为长期的文化积淀,诗人借以表达感情意象的蕴意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教师从诗中的这些物象和情愫出发,也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歌中朗朗戚戚、五彩缤纷的艺术境界,所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歌,除了引导学生树立“题材”意识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意象”意识。

所谓“意象”意识就是指古典诗歌中的物象常常被当做一种情感来寄托。一般来说,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我们应当要有这样的概念:腥臊恶臭是小人奸佞,香花美人是君子忠臣;秋天意味着肃杀,寒蝉意味着别离;燕子那是亲昵,鸳鸯那是恩爱夫妻;鸿雁那是思归、是书信,劳燕分飞是夫妻离别;红豆是相思、仰慕,浮萍是漂泊不定,浮云是游子的象征;竹子是君子、是操守,青松是刚直、是伟丈夫;梅花象征着脱俗与孤傲,菊花象征着恬然与超俗,莲花象征纯洁,牡丹象征华贵,大海象征广博等。

一旦学生熟悉了这样一些文化积淀,由此引发开来,精心地设置一些对象,让学生欣赏评点,你会发现足以让你感到非常满意的结局。

三、引导学生树立古典诗歌的“吟咏”意识

笔者在多媒体教室教学李白的《月下独酌》时,在屏幕上投影出诗人对着明月举杯,唯独长长身影与其为伴的图景后,清幽的背景音乐响起,随着配乐饱蘸情感的吟咏,顿时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学生在教者的吟咏中产生了共鸣,与教师一起齐声的吟咏起来,融入到诗歌的意蕴里。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情感特别投入,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在深情并茂的吟咏声里,学生便领会到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又如吟咏陶渊明的《饮酒》时,调控吟咏节奏,将“悠然”二字拖长声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那种悠闲自在的心情,在情感上与诗人贴近了,真正能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去领悟古诗歌意蕴。学习古诗歌离不开时时吟咏,细细咀嚼,在低吟慢咏中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和水平就渐渐得以提高了。

引导学生树立题材、意象、吟咏三方面意识后,再对古典诗歌进行领会、揣摩、吟咏,便可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整体上的把握。

叶子的飘落诗歌 第5篇

不久前,你我不期而遇于一个懵憧的盛夏!

我们!

七上八下,苦苦挣扎,总期望自己会铺就一条康庄大道,以免以后会哀伤得泪如雨下!

此时!已是盛夏!

可偶尔也会看见树叶无情的飘洒!

至少我见过!

无论是近在咫尺的你们还是远在心灵对岸的他、她、它、都会感叹这流金的岁月!

这似水的年华!

有时,我们亦悔恨:伴随着某某某的离去葬送了你我青春!

每每想到这里总感觉一切的一切都错综复杂!

只希望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

直到此情有计可消除,不上眉头,也不上心头!

那个时候!

就任叶子漫漫飘落吧!

还管什么风的无情,或是树的不挽留!

若是远方的你!

或是身边的她!

唯叹:见也难!别也难!

叶子爱情诗歌 第6篇

落地,在斜阳余光的点缀下,那是一片迷人的叶子,拿在手中放在心里,我想这是一片值得纪念的叶子,夜幕,她带我迎笑而归。

黑夜,我将她放在枕边,一股芳香浸透了我的身体,也许迷恋也许喜欢,我说晚安,你说好梦。

清晨,懵懂着双眼,却在找寻着睡梦里的叶子,嗅到香气,看到就是一脸的笑容,我竟如此喜欢一片叶子。

叶子,大自然里最美丽的成分,轻盈的活泼开朗,嫩的芽繁的叶,各异的颜色如少女的性格,是灵动的,有时调皮有时倔强,那天你已在我心上

述品读叶子诗歌 第7篇

残酷无情

叶子

告别树枝的胶着

带着红黄绿色 以及

花果的寄托

漂泊天涯

划破时空

惊骇年月

撰写着季节轮回

涂鸦着斜阳残月

亲吻着凄凉原野

抚慰着寂寞的墙根、角落

季节的更替,定格了

叶子生命的脚步 同时

迸发出

耐人回味的共鸣、唤人奋进的章乐。

//

隆冬时节

寒风瑟瑟

叶子

默默的把灵魂蛰伏在枝头

历尽沧桑

饱经风雪

孕育着

来年的希冀

律动着

生命的脉搏

//

和风细雨

催醒了生机

叶子

依偎在突兀的杆枝

吐翠含笑

丫丫把阳春报晓牵系

惬意地摇曳抖擞

纵情地伸张展扩

陪伴着鲜花

把五彩缤纷的春天写意

//

炎热的夏季

骄阳蒸腾着大地

叶子

书写着茂盛

宣泄着壮丽

为生命撑起一片片绿茵

弹奏着山河雄劲强曲

纵然狂风暴雨

总是,临危不惧

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吸纳二氧化碳

奉献出清新的天然氧气

//

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叶子

坦然面对

生命迁徙的时间轴

操戈画笔

尽情挥洒

勾兑五光十色

喷撒绚丽彩霞

把硕果一批批送走

把收获写满金秋

//

冬春夏秋

四季悠悠

叶子

无怨无悔,执着地高奏

生命的旋律

润色荒岭沙漠

净洁美化人间神州

陪衬花朵的艳丽

奉献果实的丰收

纵然是

挥泪惜别与枝头凄惨的分手 也要

用自己枯萎的躯体反哺大地

呵护赖以生存的根系与血肉

//

叶子

以渺小书写着伟大

以平凡的生命轨迹,折射出

耀眼光环

此时此刻

我的灵魂深处感悟着、震撼着、升腾着

顷刻间,我仿佛

读懂了叶子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第8篇

探索意境,感受诗歌之美

诗歌,是文学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中,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最早形式之一,占有很高的地位。初中语文教育也重视了诗歌这部分的教学,将诗歌作为文学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入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诗歌教学,使学生获得文学素养上的提升,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升华。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独特意境进行把握。意境,是诗歌存在的环境,脱离了一定的意境,就不能称之为“诗歌”。真正的诗歌都是在意境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内容,体会意境,把握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所谓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即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物来表现。把握意境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欣赏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体系中,从诗歌特有的意境中感受诗歌的力量。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篇著名的作品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该首先从意境的把握上着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8个字,但是却创设了一个苍凉、凄美、感伤的思乡意境。在这其中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用10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这种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的效果,创造出了游子思乡的典型意境。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夕阳、河畔、金柳营造出了唯美、静谧、轻柔的意境,表达出了诗人内心重逢旧地的喜悦和那淡淡的哀愁,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之下风景的留恋和痴迷。这是诗歌独特意境给我们的美的感受,是学生通过意境的把握才能体验到的。

意象把握,感受诗歌的灵魂

意境是诗歌之美生成的环境,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每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歌,都有着已有独特的意象,这些经典名作,正是在那些意象的支撑之下,闪耀着唯美的光芒。对意象的把握,是学生掌握诗歌灵魂和内涵的前提。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也必须要注重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对诗歌的意象有准确的把握。其实,所谓的“意象”,也就是诗歌中的事物,是作者赋予了浓厚情感的事物。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都是组成诗歌的意象。而正是这些意象,让诗歌产生了撞击人的灵魂的力量;也正是这些意象的组合,使得诗歌的感染力达到了极致。其实,这些意象不光是在这个作品中代表游子思乡,在其他作品中也是代表苍凉意境,几乎成为思乡情感的代名词。

评论诗歌,深入诗歌世界

在初中诗歌教学中,欣赏诗歌是主要目的。但是,感觉上的欣赏和品味还不够。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该得到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欣赏把握诗歌基本基调和意蕴的基础之上,对诗歌展开评论。通过评论,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初中语文教育的要求。在许多形式的考试中,诗歌欣赏和评论都是必考题目。因此,无论是从应试教育,还是从素质教育着眼,学生的诗歌评述能力都应该得到增强。如,教师在将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引入课堂诗歌欣赏中后,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诗歌进行评论,写一个短评。答案可以是开放的,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孤寂怀乡之情和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就可以了。

如何提高初中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第9篇

1.学生阅读诗歌存在障碍

一是学生兴趣淡薄。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诗歌缺乏兴趣,笔者曾对所教高二两个班级124名学生喜爱诗歌程度做过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喜欢阅读诗歌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10%,6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诗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诗歌的故事性不强,70%以上的学生学习诗歌的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近半的学生对学不学诗歌持“无所谓”态度。上述事实表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只是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只想从阅读中得到调节身心疲惫、缓解学习压力的乐趣,没有内在的动机需求和学习诗歌的持久动力。

二是学生理解诗词有困难。一方面,诗歌语言文字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每一个词语都是意义的“深渊”,每一个句子都会构成意义的“迷宫”;另一方面,诗歌的诗词意境具有含蓄性,难以定性、定量、定位,并不具备十分明确的非此即彼的明晰性,致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都有了无限多的设定和体现可能;此外,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无论是旷世济民的抱负,还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又或是江山胜迹不再的感慨,都需要鉴赏者对照自己的人生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而学生没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加之古诗词积累比较少,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就很难理解古人的情怀。

2.教师教学过程存在不足

一是观念落后。一方面,许多教师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能级上。这就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影响诗歌教学,不少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积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无法找到古诗词教育中情感倾注的突破口,难以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 二是教法失当。现行的诗歌教学,更多的还是考虑其应试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把诗歌当作文言文逐字逐句地串讲,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往往一首韵味十足诗词被分析成索然无味的一堆文字符号。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实际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体现在诗歌教学中就是着重考察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即从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几个角度设题,来考察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虽说诗词鉴赏题是主观题,但答案却是已定的,阅卷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采点给分,这些得分点又大多是一些古典诗词评论术语。出题人得分点设置巧妙,要兼顾几方面才能得到较好的分数。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当前评价方式对中学语文诗歌的教学现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策略

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反复诵读,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诵读主要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一是正确朗读。该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和多音多义的字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二是流利朗读。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三是有感情地朗读,也称情读。诗是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古人读诗时常常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正是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体验,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

2.深入推敲,反求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首佳作在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来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手法和技巧,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例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江南春景喻胡天雪景,于苍凉悲壮中寓融融春意,反映出盛唐诗人内心固有的浪漫和英雄主义情怀,其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得贴切而富有神韵。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并玩味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所抒发的情感,进而提示诗歌的主题,领会诗歌的意境,把握文本的全部内蕴。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这就提醒教师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叶子翅膀诗歌 第10篇

这里只是你休息时的停靠站,

你只是过客。

“翅膀”,总需要飞翔!

我望着你,

祝福你,

找到属于自己梦的地方。

叶子呵,

你可知道,

在你身后,

我一直没走……

我静静的拾起你,

你静静的躺着,

在我手心里躺着。

叶子,

你的避风港呢?

为什么不回去?

你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

是被风儿带到远方的游子,

亦或是你也在寻找自己的理想?

叶子,是飞向天空的.翅膀。

风儿拂过,

你随着它飘啊飘,

我不再追寻,

你有更远的目标与理想,

诗歌:叶子的传说 第11篇

随意中

一只蝴蝶飘然而至身上

它阅读了一春的风景

随后一个优雅的转身

那婆娑而逝的黄

是翩然的静美

是默然的憧憬

它像在诉说

又似在聆听

叶子的离去

是风的追求

还是树的.不挽留

一直风苦苦的追求着

让叶子能在它的怀抱里来一次撞击

它痴望着

没有丝毫地放弃

根的梦想就是叶子能亲吻着它

同时也滋润着它

根会制造出一个全新的叶子

叶子

一直那么朴素,那么矜持

忘不了一个奉献者的信念

总是默默地

不动声息

哪怕它爱红花

叶子的心思诗歌 第12篇

她都会向太阳要个说法

当春日的梦想

还在季节里轮回

直到走进金秋的.门楣

她开始徘徊,开始聆听

秋虫的私语,看成熟的影子

在牛背上深沉

然后随秋风飞舞于空中

她飞舞着,欣赏一场

丰收的舞姿,任悠闲的

鸟儿,肆意飞扬

可有谁听见,笛孔里

飘出的晚唱,她飞舞着

催促牧童,用手中的鞭子

抽打着夕阳,让长夜缩短

让黎明的光明重现

于是,她手捧清晨的

第一滴露珠

随阳光的温热

夺回失去的爱,然后

与皑皑白雪比亲近

与朔风比盘旋

回归大地的怀抱

初中诗歌比教法教学初探 第13篇

一、察同观异, 寻找比较的切入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古代诗歌四十余首, 另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六十篇, 教学时如果不加分析, 不加选择, 碰到什么内容就比较什么内容, 碰到什么特点就比较什么特点, 势必概念模糊, 使学生难以获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要求, 从诗歌特点出发, 选择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比较, 使学生有明晰的印象, 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运用比较法进行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常有以下几种。

1. 从作者切入比较异同

可以将风格相似或相异的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陶渊明的《饮酒》进行比较, 就能明显看出前者是后者山水田园诗的传承;而从李白的《行路难》和杜甫的《石壕吏》的比较中, 则可一眼看出他们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同诗风。

2. 从题材切入比较异同

诗可细分为很多不同的题材。以唐诗为例, 有的以田园生活为题材, 有的以山林景色为题材, 还有的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题材。在教学中可将相同题材的诗歌归类比较, 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 从主题切入比较异同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有的诗用不同的手法表达了相同的主题, 而有的诗则内容相似, 主题却不同。如苏轼的《浣溪沙》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 下片进而由寺前西流溪水, 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这首词通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与曹操《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道出了相同的心声。再如,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 用“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 远离污浊的官场的快乐, 而王绩在《野望》中虽然也写自己的隐居生活, 却“长歌怀采薇”, 表达的是一种孤独抑郁之感。通过比较, 学生对诗的主题把握得就更准确了。

4. 从艺术手法切入比较异同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是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的, 常用的手法分为三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运用比较法可以启发学生正确深入地鉴赏诗歌。如将杜甫的《石壕吏》和李白的《秋浦歌》、白居易的《卖炭翁》进行比较, 《石壕吏》、《卖炭翁》在艺术手法上明显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记叙为主, 都获得了全篇句句叙事, 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 但寓褒贬于叙事中, 批判了社会的黑暗, 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艺术效果。李白的《秋浦歌》 (十七首) 与前两者比较, 则全篇运用抒情, 诗人以奔放的激情让人对他五十多岁, 壮志未酬, 人已衰老的痛苦产生强烈的共鸣。将王冕的《墨梅》与杜甫的《春望》比较, 两首诗都描写了景物, 但《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属于言志;而《春望》的一、二两联, 写春城败象, 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 抒发离情。两者艺术手法的不同正在于一首是托物言志, 一首是写景抒情。

在诗歌教学中选择和确定了比较的切入点, 学生思维有了规定的范围, 就不会漫无边际胡乱比较, 教师在教学中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审异求同, 通过比较归纳特点, 发现规律

每篇诗歌有各自的作者、题材、主题和艺术手法, 教学时如果只停留在对诗歌个体的赏析上, 不引导学生从众多的个体走向对更广阔更深刻的规律性的特点、方法的认识上, 就难以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使思维走向深入。因此, 在比较中启发学生异中求同发现规律很重要。

通过比较可以教学生发现诗歌“知识层面”的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忆比较自己学过的诗, 可提醒他们发现诗有许多不同的体裁。诗、词、曲, 从文学角度看, 都是诗歌, 像王维的《使至塞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格律严整, 属于律诗;李白的《行路难》格律较宽, 是古体诗;苏轼的《浣溪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分别属于词和曲。光是诗,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类, 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石壕吏》就是叙事诗, 《秋浦歌》则是抒情诗。

通过比较还可以教学生掌握一些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如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体会感情。陶渊明《饮酒》中的意象有“人境”、“菊”、“南山”、“山气”、“飞鸟”等, 诗人选取“人境”这个意象是为了强调因为心远, 虽然身处喧嚣, 也犹如僻壤, 表明诗人的心灵已经得到超脱和净化。写“菊”和“南山”, 一方面是诗人以菊凌霜傲立的品格自况, 另一方面突出在采菊之时并非有意看山, 可抬头之际, 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了他的眼中的闲适心情。“鸟倦飞而知还”, 飞鸟成群结伴归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想归隐田园,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通过这些意象,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形象描写传达出的气氛, 营造出恬静、淡远的意境, 以及诗人想归隐田园, 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的感情。崔颢的《黄鹤楼》中“黄鹤”这个意象再三出现, 写出了登黄鹤楼的人们的普遍感受———气概苍茫, 感情丰沛;“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的意象带出了由此引发的乡愁;诗的尾联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 使诗意归于开头苍茫渺然的境界。由比较可见, 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诗人是借助语言文字找到生活中的客观物象, 将其进行艺术处理转化为意象来表达情感的, 诗中的意象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所以体味意境, 一定要抓住诗中的意象, 以及它所营造的气氛, 借此理解感受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人的情感。

三、品味同异, 在比较品评中促进思维, 提高欣赏水平

诗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诗句的解释、思想感情的领悟上, 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运用比较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鉴别、欣赏诗歌,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实现学习方法的真正迁移, 真是“不比不知道, 一比就明了”。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此小令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的景物意象, 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 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 烘托出旅人深沉的羁旅之思。教学时可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进行比较, 温诗中“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 这两句也是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 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确实称得上是佳句。通过比较,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这两首诗的相似之处, 思考、理解了意象组合构成画面的艺术手法的特点和好处。

比较反思的过程使学生对个体知识的思维走向更深刻更广阔的天地, 学生不仅会满怀兴趣地研究诗歌, 而且从作者、作品中获得收益。如在教学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 将其和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以及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相比较, 组织学生反复议论有关爱国主义情怀的问题, 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为人要以“国”为重, 要终身怀抱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也明确了自己当前的目标和理想。

浅探李白诗歌对初中生的人文熏陶 第14篇

【关键词】诗歌 李白 学生 教学 情趣 想象 学习 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唐诗宋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而李白的诗是大唐诗歌史上最绚丽的一笔,用他的诗歌作为学习的典范毋庸置疑。根据课标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的看法:

一、体悟诗人高尚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李白生在大唐盛世,受家庭和世风熏陶,自小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鸿鹄之志。不料,他性格太嫉恶如仇,快人快语,自然易遭谗谤排挤。但不管人生到了何等窘境,依然能保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更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豪迈。

所以在学习《行路难》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乐观豁达便是重点。十几岁的初中生人格尚未定型,且精神脆弱,一遇磕碰或打击便容易进入极端,要么萎靡不振,要么毫不在意。此时诗人这种直面挫折的乐观态度便给学生很好的向导作用。再深入挖掘,又可以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读出他心中所藏的远大理想和矢志不移的信念。很多孩子心中是没有理想的,没有理想便没有奋斗的动力,诗人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是多么崇高,也令孩子们肃然起敬,这无疑是一种精神、道德的洗礼!

李白的“济苍生”还表现在他的行侠仗义上,正是因为行侠仗义,所以朋友众多,游历路上不断有朋友送别,与朋友惜别,留下了大量的送别诗。如初中课本所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无不表现他关心朋友的美好品德。这是否在教学生为人处世呢?

二、鉴赏诗歌瑰丽的语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遗留下来的上千篇作品,或雄奇瑰丽,变幻莫测、或豪迈粗犷,或感情热烈,处处显示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气息。他的浪漫主义色彩直接表现在他诗歌的语言上。善用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掺杂着离奇的幻想创造出神秘绚烂的艺术境界。

如《渡进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成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又想象云彩升起,变幻无穷,海市蜃楼的景象,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江面月光斑斓的绮丽画面。又如《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借“浮云”和“落日”两种诗歌常见意象表达惜别之情,“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形成经典组合。这样特别的语言,这样精彩的妙句,怎能不让学生好好品析,多多积累?

教材所选李白的诗皆为朗朗上口之作,稍微读上几遍即令人爱不释手。所以学习诗歌时,诵读绝对是重中之重。边诵读边体悟诗歌丰富的语言带给人无限美丽的想象,要让学生觉得大声地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是学习的乐趣,是生活中的高雅情趣。等到了熟读成诵的地步,自然也铭记在心了。他们成年之后有类似经历时,那些曾经背过的诗歌的美好意境会呈现在眼前,他们已然有着诗人般的情怀了。这个世界也变得柔和起来。

三、观摩诗人雄奇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雄奇的。他往往幻想无端,出其意料,匪夷所思。这种奇特的想象随情感的流动而变幻莫测,使人读了就仿佛走进神仙境界,处处使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

如《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两句,诗人“独酌”时,与“月”、“影”相亲,他把明月、身影“人”化,想象着自己与月同歌,与影共舞……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直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借此设计拓展题,如“诗人在歌舞的同时心里想些什么?”让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再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诗人怀着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摘取明月。他那建立功烈的渴望通过雄骑的想象幻化得那么不卑不亢。李白一生对月亮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李兴濂曾写散文《李白的月亮》,文章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中的各种形态的月亮。李白的想象使月亮变得更加神秘。若教师能引导恰当,学生会被李白的一腔正直和傲气所折服,越发敬仰他的人格和才情。又被他的想象力开化,对李白笔下的“月亮”产生无限遐想。多读李白诗歌,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很大帮助。

初中语文教材所载入八篇李白的诗歌皆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首都值得仔细体味,反复斟酌,甚至可以再找些李白其他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增大学生古诗的阅读量。诗歌的人文熏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在于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教授李白诗歌时,应肩负大语文观的重任,注重诗歌的人文性,方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叶子的诗歌欣赏 第15篇

秋风吹起的时候

一枚叶子就在想

他真的老了

一枚秋叶伴随着怅惘

随风起舞

人生轮回的舞蹈

尽管沧桑泫泣

秋叶给人以爱、启迪、深思

---

一枚叶子冬眠刚醒来

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松鼠从树洞中探出了头

一枚叶子也吐出了新绿的芽蕾

每枚叶子吃的是废气

呼出的是氧分

春天百花娇艳,花红叶绿

一株株青春的树木

青绿、蓬勃

百花、树木还能说叶子什么?

春天见证了叶的温柔、美貌、无私

----

一枚叶子不管春天亦或夏天

那一抹柔绿啊!绿的深醰

给人以美、生机、爱恋

盛夏那一抹苍翠啊!

果树丰硕,树木丰盈

一枚叶子和树木和花朵就似一对对恋人

相互辉映、相互深爱

----

一枚叶子的一生

叶子总在想

他要似卢苇一样

春夏秋冬,栉风沐雨

他要似石子一样

无数石子堆积成石头的高度

他要似河流一样

百折不回、奔流不息、回归大海

---

一枚叶子的一生

叶子总在思索

他是最好的一片叶子

他是最优秀的一片叶子

尽管秋天来了,人生暮年来临

何别悲观失望?

每天都是阳光的

每天都有花朵相伴

每天都有爱的树木相伴

当爱充满心灵

心灵绽满诗意的生活

每天都是春暖花开

----

当片片秋叶在空中飘舞

似银河撒下一条飘带

你知道?

那是叶子美的诠释

最后一片叶子诗歌 第16篇

闪着寒光的风

拼命地挥舞着自己

要执意把树上的叶子砍杀干净

即将被剃光了的树

紧紧拉住那一袭红

也好像那最后一片叶

抱着枝头不肯放松

叶子俯首唧唧哝哝

在和树枝做最后告别

树枝脸色难过到铁青

勉强听着叶的`叮咛

等锋利的北风

转瞬再来一次紧逼

不得不放手

不得不转身

它们都懂

此一别,就无法再相拥

也哀伤

也珍重

在那必然到来的

守候秋天的一片叶子诗歌 第17篇

时间撩过

望着你

我枯干了绿讯

纤细佈满青络的手

再也抓不住你的丫杈

风雨一阵阵袭来

殒落

在婀娜的绝句里

我成了季节的最后一张门票

或许你根本没有对我更多的关注

但一季相守

你的倩影更为清晰

你一腔的贞绿

站成了我心中的梦依

就这样简单

在这季节的堕落中

远离那些变态

我困执着我的真实

尽管失望己使我失色

枯黄的是表情

心却仍坚守

把守秋天的最后一枚叶子

任毕加索的画笔

把它定格成画

叶落归根

我匍伏于地

取杜甫诗韵

融进梵高裱褙

不知能否就这样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我之见 第18篇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将文化流传下来的国家,每一个炎黄子孙在一出生就背负着一个重大的使命,那就是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 语文作为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个传承文化的媒介,每一个学生都有将语文学好的责任和义务。诗歌是我国文化中最精华的存在,它承载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思想,是我们直接了解古代先贤的最直接的桥梁。现如今要想将我国建设成一个文化强国,首先要培养学生,而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诗歌中蕴含的古代先贤的智慧,对于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如果仅仅只是会被《唐诗三百首》只是能够机械的背出其思想内容来应付考试,这是不能够将文化传承下去的。在课堂中应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其文学意蕴,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学生对于文学自然有了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解读,这样才是成功的文学教学,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教学往往程序化,一般只是让学生熟悉诗歌内容之后便直接灌输其思想内容,这样不只不利于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把握,而且诗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得到。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诗歌学习的,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也会受到阻碍。

三、怎样改进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应试教学中,老师为了应对考试,又或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只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完全不知老师所云。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地束缚,对课程没了好奇之心,有的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样对文学教学是及其不利的。因此要做好课堂诗歌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候,老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 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和诗歌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样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

2.提高老师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老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众所周知,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如果没有足够高的文学修养和功底,怎么能教好学生呢?老师应该在做好平时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多读书,增大自己文学的储备量,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才可以在学生们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的时候可以给出自己的点评,让他们有自己的感悟和进步。

3.增加学生的涉猎。高中课堂, 目前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要上课的工具。但教材由于种种限制,只能给出一定的诗歌背景介绍。在学生没有阅读其他的内容或者是没有了解文章背景的时候,学习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要想做好课堂诗歌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阅读量是很有必要的。老师可以每周抽几节课组织学生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上阅读课,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表达的内容更多,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很有好处。

4.教师注意引导的方法。前面提到,老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性,并且拥有自主性,能够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学生能有这种表现, 一定要老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做好引导作用。首先,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备课,仔细选择和准备相应的资料, 用来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积极性。老师还要有能够一定的掌控能力,在学生们的发言偏离原来的轨道的时候,要能够把他们拉回来。其次,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解答,有些不能解答的问题,也能够给出自己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营造的是一个积极有活力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自主性,但不能由着学生的性子来。这个年级的学生正是躁动的时候,一旦收不住,课堂纪律便会被扰乱。不仅达不到原有的目的, 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老师要有一定的威严,能够镇得住场面,不仅要引导学生更要在适当的时候规范学生。怎样做到威严而不失亲和,且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就要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了。

上一篇:高校旅游市场前景分析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