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信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2024-08-14

省信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省信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第1篇

省信息技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二日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在淄博市淄川区举行,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优质课展评规模盛大,听课教师来自全省的各个市县,比赛分三个赛场进行,每节课都有很强的代表性。对于我们信息教师来说,信息课展评的机会不多,因此这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几天来的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本次参赛的老师共50名,虽然各校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参赛老师的课非常具有展示性与导向性,真实、扎实、高效,对推动信息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听课过程中我积极学习,及时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通过观摩使我受益匪浅。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参赛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在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参赛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比如有的老师课前播放来自远方的祝福视频与学生拉近距离;也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了简单、易操作且学生较为喜欢的小游戏;还有的老师在课前和学生自由交流,谈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等。但是参赛老师准备的这些互动活动并不是随便的,而是与 本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场景、技巧等。大部分老师的互动做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积极,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正式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好的导入有不可忽视的教学功能。在优质课展示过程中,老师们各尽其能,有用故事导入的,也有用经验导入的,还有用诗文导入的,都非常巧妙并贯穿课程当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节奏紧凑,语言贴切。在上课时大部分教师整堂课都非常流畅,节奏不快不慢,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整堂课调控的也很好,学生在课上兴趣一直很高涨,学的也特别快。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整堂课都感觉很愉悦,学生也都没有被束缚的感觉。而有的老师在讲课时平铺直叙,语言很平,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精心设计环节,只有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才能使师生都有所斩获。)还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对突发出现的硬件或软件问题处理不当,而影响了教学的继续进行,这就需要平时不断提高自己应用硬件和软件的能力。(积极提升专业素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因此要积极学习、不断实践。)总之,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要在平时多想多做。

3、体现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课本来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在每一堂课上,每位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在课件的制作上,有的教师用网页制作,有的用ppt制作,还有的用flash,authorware 等。制作所用的软件不同,但各有特色。来自淄博的老师,利用网页制作的课件,在网络投票以及在线留言上的效果特别好,能及时的反馈课堂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本组作品的效果以及疑难解答,效果非常好;来自烟台的老师,她在讲解VB时,特别制作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网站。让学生通过网站来自主学习,里面信息丰富,学生看得懂、做得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来自枣庄的老师,通过随机选号的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4、合理分组,倡导小组协作。

提倡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优质课的展评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评选出一名小组长。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差异,所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运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学习方式很有必要。小组长就是一名“小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其帮助及督促组内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上台给大家演示操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从而学习气氛十分高涨。

5、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化,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较好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介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如老师在《图像合成》这节课上,并不是把所有教学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带着任务以及操作的基础知识逐步向目标进发,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操作要领,并且 很快就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精彩的课不是“讲”(相互研讨)出来的,不是“写”(勤写教案)出来的,也不是“听”(大量听课)出来的,精彩的课是“练”出来的。上课就像学开车,不能光讲理论,而应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拥有失败的教训,获得感性的经验,才能不断改进与进步。

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学上要有疑必问,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去探索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效及时的反思活动,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进步,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英语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省信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第2篇

敏2012、5

省优质课听课体会

2012年5月14日---5月16日,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在临沂举行,活动共分两个会场,我有幸于5月16日在第二会场聆听了七位老师的优质课堂,获得了这样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尽管学生水平不一,参赛教师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就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听课体会

1.教材的设计主题鲜明,定位准确;材料真实,生动有趣,富于创新,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由于这次评比是给定话题和年级,参赛教师的教材设计都能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和内容,符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单元教学的整体。有的则全堂以一有趣新颖的小故事贯穿始终,上午的two mice:Mary和Tom 的小故事,下午的Zip和Zoom的游玩打算,这样的教学设计,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与爱好,在课堂上孩子们对文本非常感兴趣,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2.创设语言情景教学。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堂课,教师的课题是:It will be cloudy tomorrow.教师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引入了英语课堂,运用孙悟空和三位法师比赛求雨这样一个过程,完整的呈现出了It will be…句型,以及Will it be …?句型,可谓是匠心独具。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操练,也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3.合理设计、使用常规媒体,媒体设计和使用注重实效。现代的英语教学,不再是一个录音机,一盘磁带的时代,挂图、投影仪尤其是多媒体的加入,使得课堂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在课堂上,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清晰的文本呈现、动人的旋律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他们制作的课件非常美妙,使得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习得了英语语言和知识。

4.流利的口语给听课老师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七位参赛老师的课在这一点上对我启发很大。他们能熟练运用口语及时组织课堂教学,或说,或唱,提问问题能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听他们的课感觉自己像是在听老外上课一样。特别是那位青岛市老师的口语,更是地道醇厚,让全场听课老师都感到震撼。

5.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感情的工具,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也不例外。听着孩子们干巴巴的在那读单词、读句子时,我们一定非常着急,为什么孩子们少了在说母语时的抑扬顿挫,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在七位老师的课堂上,他们都非常重视孩子对句子的感情阅读。如:第

一堂课,老师把jiaozi端进了课堂,让孩子通过蘸醋品尝jiaozi来感受外国孩子Sarah蘸醋吃jiaozi发出的感叹:Yummy!It tastes good。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用英语交流感情,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6.参赛老师极高的自身素质。七位参赛老师各有优点,但又有许多共同亮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说唱画演信手拈来;口语流利,语音语调自然,能够做到抑扬顿挫,发音准确地道,有利于孩子们在老师的课堂上习得正确,地道的语言;熟练的多媒体操作技术,老师深情的演唱You and me,熟练的将天气状况用简笔画表现出来,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同时更大程度上感染了学生,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态亲切清新,表情丰富,动作示范到位,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老师的专业知识丰富,词汇量大,从而有利于老师用流利的英语组织课堂,处理好课堂的突发情况。

7.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自然将情感教育引入到课堂中。七位老师在授课中都能自然的将情感的教育贯穿始终。有关注中西方饮食差异的,有关注环境保护的,有关注保护动物的,还有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I hope everyday is Children’s Day!”寄予了老师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可见,我们的英语课堂只有融入生活,关注孩子才能让孩子在语言的学习中不至于那么的枯燥乏味。

二、专家的精彩点评

课堂展示结束后,省小学英语教研室的王亚春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

王老师给予了讲课老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给参赛在座的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尤其是在对自编文本的评分标准上,给参赛老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鼓励基于学生和教材的自编文本,但是,要更多的去斟酌语句以及文本的逻辑性。王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优质课的评选标准,对参加评选和以后有意参加评选的老师指明了方向。

省信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第3篇

一、 精彩恰当的新课引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 最好的引课方式是一上来就能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常见的方式有:实验引入法、录像展示法、问题情境引入法、事实引入法等.乙酸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入的.

首先利用几张精美的糖醋鱼照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观看视频“糖醋鱼的制作过程”, 让学生带着疑问“为什么烧鱼时要同时加入乙酸和乙醇?”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这样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想弄个水落石出的欲望, 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以旧带新,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 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以此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对于“乙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我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 我创设问题情境:乙酸和乙醇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我手里拿的就是乙酸和乙醇, 但是没有了标签, 如何快速鉴别出乙酸?这样, 学生迅速开动脑筋, 从生活经验出发, 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紧跟着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常识总结出乙酸的物理性质.这样做避免了知识上的平铺直述, 学生的参与度极高.然后, 我还是从乙酸的鉴别入手:在化学上利用闻气味、品尝药品的味道来鉴别是不可取的,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利用乙酸的什么性质?学生回答问题后, 我继续提问:乙酸的酸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酸性强弱又如何?这样层层提问、环环相扣, 既复习了初中知识, 又节约了时间.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最后我提问:为什么乙酸会表现酸性, 乙酸的官能团是什么?进而引入新知识——乙酸的分子结构.

在这过程中, 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浅入深, 由已知到未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主要依据, 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凭借和载体.因此,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教材处理方法的研究, 特别是对教材进行了细化加工, 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乙酸乙酯的教学, 我是这样开展的:

【提出问题】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决定了乙酸表现出酸性, 除此以外, 乙酸还有什么性质呢?

【引导学生回忆】在制作糖醋鱼时, 除了加入食醋还加入了料酒, 这样做出的鱼味道鲜美, 是因为生成了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板书】CH3COOH+CH3CH2OH—

undefined

【提出讨论】乙酸和乙醇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那么乙酸乙酯的水溶性怎样呢?

【学生实验】将乙酸乙酯与水混合, 观察现象.

【实验汇报】乙酸乙酯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难溶于水, 且密度比水小.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实验, 让学生亲身体会乙酸乙酯的性质, 为后面实验现象的观察做好铺垫.

【继续引导】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备乙酸乙酯呢?

【阅读课本】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装置及药品

【提出问题】这套装置与我们平时的制备装置有何不同?药品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导管没有伸到液面以下, 用到了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等

【继续引导】制备乙酸乙酯只要有乙酸和乙醇就可以了, 为什么还要加入浓硫酸呢?在接收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浓硫酸可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安排探究】我们可以采用对照实验来研究物质的作用.

第一组实验:反应试剂为3 mL乙醇、2 mL乙酸;接收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第二组实验:反应试剂为3 mL乙醇、2 mL浓硫酸、2 mL乙酸;接收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第三组实验:反应试剂为3 mL乙醇、2 mL浓硫酸、2 mL乙酸;接收时如下操作:

a.无接收剂, 用干燥的试管接收液体;

b.将接收的液体平均分成两份, 分别加入5 mL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和5 mL水 (观察上层酯的厚度) ,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

第一组实验:液体不分层, 振荡试管有气泡.

第二组实验:分层, 有气泡.

第三组实验:用干燥试管接收液体没有分层现象.平分后,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接收, 得到的乙酸乙酯更多.

【分析讲解】通过一、二组对比实验, 可以看出浓硫酸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有气泡说明挥发出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根据沸点比较得知, 肯定有乙醇挥发.也就是说接收到的液体为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根据第三组实验, 可以看出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综合以上三个实验得出结论: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为了得到更多的乙酸乙酯, 浓硫酸还起到了吸水剂的作用.

随堂听课,促进常态课优质化 第4篇

进行随堂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把课堂研究作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抓手,把随堂听课作为课堂研究的重要内容进行实施。实践与探索的经历使我们积淀了一些虽是肤浅也算得上经验的点滴之谈。

随堂听课需要舆论先行。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相当部分老师对随堂听课疑虑重重、抵触情绪很大。因为按老习惯,听课是提前安排做好准备的,哪有领导、校长、教研员等不打招呼随时到课堂听课的做法,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承受压力大,这一做法有抓教师“小辫子”之疑。通过大会、小会、印发有关通知等做了一系列解释说明工作,让教师明白随堂听课是按常态课的标准来衡量、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常态课优质化,在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加上“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通过舆论先行,将阻力消除在萌芽状态,铺设了一条配合、支持随堂听课的畅顺通道。

随堂听课需要制度指引。随堂听课这一措施的实施,是常规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要作为一项整体工作来操作。我们制定《关于认真做好随堂听课有关工作的通知》,明晰随堂听课的启动时间、随堂听课的参加人员、随堂听课的形式以及随堂听课与绩效奖金挂钩等各项细节及操作说明,操作性、针对性、系统性、整体性非常明显,便以操作实施。

随堂听课需要层层发力推动。我们在实施随堂听课的工作中做到层层重视(镇府、教办、学校、科组);层层行动(镇长、分管教育领导、教办领导、辅导员、校长、主任、科级组长一齐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有时集中行动听课、有时分批深入学校、有时由教办牵头、有时由学校组织);层层跟踪了解(不定期总结、分析随堂听课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做法);层层督促落实(教办不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教办主任不定期查看辅导员的随堂听课记录,不定期了解各校随堂听课情况,校长不定期了解行政人员、科级组长的随堂听课情况),由于工作落实,教办、学校的全力参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堂听课需要与绩效挂钩。各级领导的层层推动,产生积极作用,作为随堂听课的真正对象(教师个体)是被动参与、表面应付,还是积极、主动行动,这才是关键。随堂听课与绩效挂钩,把每一节的随堂听课的评分与学校、校长、学校全体教师、教师个人(课堂主讲者)的期末绩效奖金挂钩,目的是把每所学校的校长、教师与随堂听课的工作开展、工作效果捆绑在一起,其作用是促进全校的每一位教育者都能高度重视教研工作,积极参与教研工作,促进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因为如果个别人对教研工作不积极参与,造成教研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其随堂听课的评分成绩低,学校、校长、教师的绩效奖金就会减少。这就确确实实需要每所学校对教研工作做到全校一盘棋,采取“传、帮、带”,采取“一帮一”,采取“结对子”等等手段、办法来提高教研的整体水平;就确确实实需要从校长到普通老师都重视教研,重视提高业务水平;就确确实实需要从校长到普通老师都重视上好每节课,促进常态课的优质化。

通过近年的随堂听课,我们发现,随堂听课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随堂听课也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并增强了校长关注研究随堂听课的意识。

省优质课听课心得 第5篇

这样的比赛很残酷。因为所有的选手都是市里的佼佼者,都有深厚的基本功,有较强的教学技能,他们也肩负着教研员、学校领导和支持自己讲课的同行及家人的厚望。他们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可是我却接触到了两位“失败者”,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成功地上完了自己的课,可是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他们很失落,心里的压力很大,他们努力了没有对不起自己,可是总是觉得对不起自己身后的那一双双眼睛。其实他们并算不上失败了,他们在舞台上战胜了自己,努力用自己的理解诠释语文,他们能够站到这个赛场上,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历练,实际上他们已经成功了。比赛总是残酷的,总会有排名的.先后,只有我们自己理解自己内心的收获,那一刻实际上他们已经成熟了。

比赛让我对语文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次比赛所选的课题是丰富的,包含了小说、散文、议论文(包括驳论文)、现代诗歌、古代诗歌、文言文、戏剧、悼词、演讲等各种体裁的文章,有的篇幅很长、有的很短、有的很浅显易懂、有的语言晦涩等等,从选题上看,省教研室是煞费苦心,想要从各个角度展现现在的语文教学。

19节课下来,对每一种课型都有了思考和认识。比如其中一课《丑小鸭》,听完课后觉得课有些平淡,有点不劲兴的感觉,实际上这是“浅文深教”的课例。《丑小鸭》这节课教师的设计很合理,学生回答问题也很流畅,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没有什么难度,课上的应该是很实在。可是“不劲兴”的感觉怎么产生的呢?也许就是深度不够吧。

省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第6篇

——王琪

在本届优质课大赛上,各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几位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积极渗透物理学思想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物理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学生的物理学素养得以升华。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探究活动,提倡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在教学中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

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思想教育方面,所有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听省优质课听课心得 第7篇

——赴邹平与会感悟

2011年10月24日——28日,山东省第六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滨州市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举行,在市教研室梅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观摩学习活动。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从26日到28日上午两天半的时间,欣赏了来自全省各市地的17优秀教师带来的精彩纷呈的语文课,让我也得到了满满的收获。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十多位老师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他们或温婉细腻,或豪迈大气,或风趣幽默,但每一位老师都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扎实的基本功。课堂上,老师们板书工整美观,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精明扼要,讲解重点难点时触类旁通,左右逢源。例如杜玉花老师讲的《赵州桥》一课,最后引用刘百熙的诗句“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更加深了学生脑海中赵州桥雄伟壮观的形象;王丽老师的《梅兰芳学艺》,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学生来体会梅兰芳成功的背后是许多汗水和心血的付出;潘秀玲老师的《奇异的琥珀》,由蜘蛛捕蝇,葬身松脂联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象而生动;亓明国老师在《开国大典》中对旧中国屈辱史的简洁概况……这些都显示着各位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从哪里来?答案是从阅读中汲取和积淀。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现在教师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以前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小学

语文虽然简单,可是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广泛的,尤其是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语文的定位,即要落实工具性,还要拓展人文性。如果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就如一座山没有流水,缺少了灵气。从中使我明白,一个语文教师要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二、流畅简洁的语言

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朗读规范,是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到正确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如果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或改说多次,就会使学生无法快速理解老师的要求和意思,不知所从。一个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节奏上就技高一筹,学生听着老师的讲解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一个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他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王玲老师、杜玉花老师、周丽萍老师、张云杰老师等等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向这些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三、充满激情和快乐

老师上课时的情绪会瞬间传染给学生,老师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和快乐,那么学生感觉也是愉悦的,会很快化解紧张的情绪,形成欢快活跃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再反作用给老师,师生便会和谐愉快地度过一堂课。反之,课堂气氛就会显得低沉,老师也会倍感压抑。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孩子所想,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快乐与幸福。语文教师要有有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教出有激情的语文。王玲老师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亓明国老师的《开国大典》,谢晓环老师的《古诗两首》,张云杰老师的《最后一头战象》等皆是如此,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共同体味作者的情感,文章的韵味。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

四、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

一节课,无论准备得多充分,多全面,多细致,但在讲课过程也常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或预料之外的事,在这样准备时间比较仓促的评选活动中,更能检验一个语文教师的思维能力和教学智慧。一个语文老师,有了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也就教学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依靠预测,按照备好的教案走,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无法发挥恰当的引导作用。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把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或讲解,得出明确的解释;但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没有价值的问题,也要巧妙的绕开或化解,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的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的判断出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是有针对的点拨或概括。杜玉华老师执教的《赵州桥》、栾喜峰老师执教的《石榴》和曲颖平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便是很好的范例。

五、返璞归真

本次观摩还有一个总体感觉,那就是课件不再花哨,而是真正和课堂内容、氛围相协调,简洁实用。对照以前所接触的课堂,老师和学生之间已不仅是导与演的关系,更多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关系,他们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堂课就在心灵的交流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完成精彩的教与学,课堂轻松自然,学生满载而归。所听到的17堂课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归文本,进行文本细读,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原汁原味地品析语言。都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互动,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得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过渡自然,关注学生的体悟,同时不忘抓住课文中的细节,以此去发掘文章内容的精髓。

通过此次邹平一行,让我充分领略了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魅力,受益匪浅。对比自己的课堂,找到许多不足之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为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不懈追求,朝着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去奋斗。

省信息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第8篇

省优质课评选的组织者是山东省美术教研员米海峰老师,各个市级教研员是评委,共有50多位教师参与评课,共分两组同时在两个学校奚仲和枣庄29中举行授课评课。

这次评课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课堂上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各个县市区的水平还是有不少差距,有些地区还在延续老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思路,教师唱独角戏,没有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过于被动。在这次评选中最优秀的课还是来自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区,越是教学理念新的地区,课堂的教学思路越合理也就越符合学生的发展,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并能积极带领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出发,形成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如济南、青岛、威海、等县市区,济宁的地区也在这次的优质课评选中有好的表现,我们烟台的美术优质课也是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回想短短的3天半的听课过程,实际上收获很多,现把听课的感受回顾总结如下:

一、教师们立足美术学科教材特点,又具有浓浓的地方本土文化

如:这次的枣庄薛成区奚仲中学的校本教材和美术学科的充分结合,呈现给各位听课的老师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和发展。

聊城市实验中学胡英老师的很颇具地方特色的《小泥塑造像》,通过让学生了解各种民间技法的揉、搓、压、贴、擀、拍等艺术手段的制作,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还有体现湘版教材特色的济南实验初中蔡云晖老师《我们的传统服装》的课——汉服的形制和礼仪的了解,课上通过视频了解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传统的服装之后,提出何为汉族的传统服装,让学生画唐装,区分汉服和日本和服之间的差别。知道什么是衣裳(古代的衣裳是分上衣和下裳),深衣的组成,襦裙及裤褶的特色表现。唐代的妇女服饰以胖为美高束腰,体现视觉的修长感,遮盖不匀称的体态。教师总结汉服的特点:交领右衽;无扣系带;洒脱飘逸等特点。课堂上最闪亮的地方在于穿汉服环节,前面介绍的再多,没有鲜明的具体服饰,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也是停留在平面的状态中,当老师把2套男女汉族服饰分别让两名男女同学现场穿着的时候,学生的观感马上具体化、生动化,当老师告诉同学们其中有一套是老师用自己家里的床单布做的汉服时,全场的气氛顿时生动有趣起来,带动了本课的发展,也让学生感受到汉服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两个学生穿着汉服拿着书在教室来回走动时,学生随着衣裳的制式而变成文雅之士,当他们行汉服的礼仪时,顿时让全场掌声雷动,现场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感受到汉文化的同时,也让本课的气氛达到高潮。

本次更有莱芜的大篓子大花馍都一一搬到教室里,一个个大花馍颜色艳丽,造型憨态可掬;有的还通过录像把民间艺人引入课堂,展现民间葫芦雕刻制作等等,还有滨州邹平县西董镇鹤伴中学的刘文峰老师,运用面塑的制作带动学生的情绪,让手中的工具变得灵动起来,学生欣赏到制作到展示,制作的兴趣引导出课堂,关注生活,关注人们的生活发展,从而为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埋下火种。

二、教师备课精心,美术课堂形式多样,活泼有趣

一堂精彩的美术课,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结构和重难点的把握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课前准备和精心备课。在本次优质课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老师们的准备都很精心,也很重视对课程中需要示范部分的演示,因为光靠演是无法很好的教学的,同时这也可以看出教师们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而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模式,也大大的吸引众多听课教师和学生的眼球,记忆深刻。

威海美术教师刘萍的《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一课中,首先在视频中让学生去参观《交换空间》栏目,引导学生观察48小时前后的家有何变化。再对色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做分析和赏析,并在软件photoshop中学习室内设计的色彩分类——背景色、主体色、点缀色。学生根据情境来设计和谐家庭中四个不同人物(父母、孩子、老人、孩子的小姨)等房间的设计,学生作业分小组制作和电脑软件制作2种,课堂的作业小组互评、自评和老师评价为主,让学生在设计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课堂设计精彩。烟台七中付晓老师的《体验印刷的乐趣》,运用寻常的硬币附白纸用铅笔印出图案,从而导出本课,通过民间的版画图片和视频介绍,了解印刷的画刻印的过程,并通过自己的演示,让学生进入到印刷中去。青岛26中杨凌云老师的《景观设计》,让学生通过空旷的堤岸变青岛有名的五四广场,体现独特的创意,老师用相机拍摄下奚仲中学的学校景观照片,让学生大胆设计本校园的景观。这些无不显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德州赵宅中学李志勇老师的一堂普通的《收藏章》课,印章的欣赏和制作印章的两种刀法的演示,通过教学形式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展现出来,整个课堂在老师的自信和个人魅力的引导下,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教师时时启发学生欣赏、感悟、体验,学生主体位置凸显了出来,自主创新的思维活跃,积极主动,获得较好教学新景象,特别在下课后,学生追着老师要老师上课演示的书法作品时, 要老师的网上的QQ号时, 同学们三三两两围在老师的周围不舍得离去时, 真正体现当前课内课外延伸拓展的良好态势。

三、美术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启迪学生的情感表达

美术教学应体现美术来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领会到学习美术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及相关的情感表达。此次优质课比赛中, 威海的乔永明老师的《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一课, 先从剪纸和《喜羊羊和灰太郎》动画片的字体入手,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电视常用的美术字, 再根据多种生活产品的用字, 让学生寻找到我们需要的字体。再根据字体的象形变化进行多种创意设计, 其设计效果非常出色。课堂中所讲述的字体方面的知识也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为学生在平日生活的字体使用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美化作用。

菏泽陈集镇中学王静静老师的《森林之歌》一课, 恰当地运用了小魔术、音乐等多种语言辅助教学, 让课堂活而有效。济宁实验中学的杜晓雨老师《感受色彩》教师让学生看、尝、听、猜等方式从生活中寻找更加符合学生感受的素材, 也通过更多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世博会, 玉树地震等现实与自然的知识相联系, 让课的感受增强, 美术学科的本色语言得到升华。

短短三天半的观摩和学习时间虽然结束了, 但它留给我的回味和思索却绵长不绝, 正如课后专家们在点评时所提出的“美术课要有美术学科的课堂语言, 美术教师的教学要有个性, 求实效, 但不能模式化, 新课标、新理念在推行的同时, 要把握好美术课的定性, 对应的课型和领域的作业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完成具体的作品”;“学用要联系——学要所得, 学要所用”“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外的发展”等等。通过评委们的评述, 可以看出返朴归真、平实扎实的课更能打动学生和在场听课的老师。而我在听课的同时, 在学习别人长处, 也在不停的反思自己, 并不断思考十中美术课堂到底应该怎么上, 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的课, 要怎么加以弥补, 如何把材料用好用恰当, 也让我们的美术课堂耳目一新。

在这次听课过程中, 我也深深的感受到, 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甚至每个细微的话语都显示了自身的素养和学识, 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会通过自己内心的自信、性格的随和、知识的广博、童心的语言等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也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句俗语“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要想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 具备丰富的学识, 独具创作精神,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学识, 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要真正了解和去引导学生去表现, 也必然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多进行探究过程的深入思考, 给学生留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寻答案, 激发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性, 也必然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再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高中生物省优质课听课体会 第9篇

2012年10月14日至18日山东省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在淄博举行,我从内心里非常感激学校领导给我提供了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优质课评选来听课的教师来自全省的各个市县,比赛分两个赛场进行,每个赛场都座无虚席。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几天的听课及反思,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每天每个会场听六节课,虽然各老师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参赛老师的课非常具有展示性与导向性,真实、扎实、高效。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下面谈一谈我的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参赛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特别是在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参赛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比如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了简单、易操作且学生较为喜欢的小游戏;还有的老师在课前和学生自由交流,谈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等。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正式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善于利用多媒体、歌曲、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信息的交流容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还有老师准备了白板、卡片等实物学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而比较先进的地区还用到了传感器等先进的仪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们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参赛教师们是这样做的:

1、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就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及时给出相应的评价

和鼓励。有的老师还拿出实物性东西如卡片、笔等奖励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小组合作,以评选最优小组为名,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的意识。

3、把某些知识设计成知识抢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扎实有效,紧扣大纲要求。课堂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本次优质课评选所讲课题都是难度比较大的,教师们对难度的处理不一,每个环节都着力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当堂课的内容,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参赛的绝大部分老师体现了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鼓励者。只有很好地把握住教师的角色才能带领学生走向知识,并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五、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我觉得一节好课并不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就是好课。在听课过程中我把参赛教师的亮点汇总如下,以供自己学习借鉴引用。

1、有些合适的课设计合适的情境教学,特别是导入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设计巧妙,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情感体验,有效实现“三维目标”。有的老师在教序过程中将本节课体现的情感价值观渗透给学生,有的老师在小结的时候总结升华使本节课不仅仅停留于掌握好知识的层面。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身边或者通过媒体提取素材、搜集材料。

4、注重细节,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5、备课充分,思路清晰,任务明确,重难点突出。老师思路清晰,没有讲得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教材的精髓,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而我们平时教学,在这一方面做得就不够好,总是不敢大胆地放手,总是觉得哪个问题都比较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就导致学生疲惫,老师疲惫,而课堂的收效也不乐观。

6、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活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确保活动有效,使课堂也真正地充满活力!例如在讲<<细胞呼吸>>这一节时,莱州市第一中学的王桂芹以以下游戏的形式轻松愉快的突破了本节课难点。

游戏规则:

游戏

1、各小组的名称即为反应场所,先从卡片中找出该阶段的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成反应式;

游戏

2、若你手中的生成物是下一阶段的反应物,传给下一场所对应的小组; 游戏

3、举起起始反应物(即不是由上组传递来的中间产物),再举起生成物,配平元素数 量即为反应总式

游戏

4、线粒体组为检察官,全程监控其他三组的的传递,记录并纠正错误。填写总反应式: 评价:

细胞质基质组

线粒体基质组

线粒体内膜组

线粒体组

7、优美的语言漂亮的板书让每一节课锦上添花,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一笔清秀的粉笔字,为课堂增色添彩;也有的老师用纸板粘贴,颇为用心。

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也听取了青岛市教研室关于分工合作式多维度听评课评价报告,他们分四个观察组从不同的纬度对青岛十七中曲江玲老师的《自由组合规律》一节做出了更加专业的评价,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在以后在教学中能够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优点,使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能够不断进步。

通用技术省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第10篇

蒋文姿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和王敏老师有幸去泰上脚下的泰安一中参加了通用技术省教学能手活动,观摩了5位老师的优秀的课堂教学。通过观摩《结构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这两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两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一、扎实深入的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听课我对此名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一节课在不同教师的处理加工之下教学效果差别很大,每个教师有各自己的处理方式和风格,就形成了亮点各具特色的课例。我相信,好课的形成离不开扎实的备课,只有深入细致的备课才能够在驾驭课堂上游刃有余。省优质课是每个教师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打磨形成的好课,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乃至整个县市的集体智慧结晶,代表了一个县市的最高水平,听课后确实受益非浅。1.导入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不同的课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我觉得还是在导入这一环节有所不同。课程导入好的老师,首先就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基调。通用技术课的引入有一个共同点: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通用技术课的引入形式多样,有游戏、试验、故事等,根据课例不具一格。比方说,胶州四中的刘美霞老师的导入就很有新意,刘老师找了一个身体健壮的男同学,分别立定站好和单脚站立,看看哪种方式站得更稳。我感觉这个导入有三个特点:一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什么是稳定性。三是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两种姿势站立稳定性不同。刘老师的这个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整个课都顺利完成,值得我们学习。2.教学资源选用合理

听课过程中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老师们都自己准备了很多的教具,通过这些教具的运用,使老师的讲解更清晰,使学生能够动手实验,得出真知,摆脱了通用技术的纸上谈兵。比方说崔保金老师和学生做的“纸环承重实验”实验,就用到了一个菜篮子和很多矿泉水,崔老师用这个实验很好的说明了不同的连接方式导致结构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刘美霞老师给每组同学都下发了一副扑克牌,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搭建结构,看哪个组的结构更稳定,高度更高,更漂亮。通过这个技术试验,不但使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3.教学理念要新颖 通过听课,我感觉所有老师的课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一是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有较强的亲和力;二是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问题。三是注重师生之间学习过程的互动;四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传授者;五是三维目标的完满体现,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得以充分体现。4.教学设计适合学生、贴近生活

教学设计体现出了通用技术课的基本理念“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强调学生参与与体验和技术试验的重要作用。所采用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的动手操作、试验活动也比较简单,注重学生活动中主体地位,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说所有的参赛老师都设计了技术试验,还有的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技术试验的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自我反思,自己塑造

1.为学生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也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关键。如果一名教师能始终面带微笑,始终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享受课程,老师自己也在享受课程。这一点是自己所缺乏的,也是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的。2.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通用技术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这给每位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和舞台,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师自己的特别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下步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试验教学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要注意对学生活动的适当评价,让学生对通用技术课保持持久、高度的学习热情。

3、加大课改力度

响应学校的211反思课改形式,深入研究课堂,扎实备课,争取在自己的教学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省优质课听课感想 第11篇

3月的章丘,草长莺飞,细柳垂缕,又是一年春好处。行走在春天里的我,聆听着,感悟着,收获着„„

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的一堂历史课。2004年,我即将大学毕业,当时教授我们历史教学法的仇老师专门邀请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展示课。那时的钟老师刚参加了省优质课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如今的钟老师已成为齐鲁名师,名闻遐迩。现在想来,能亲身感受她的课堂,真是荣幸至极。

听课之前,老师布置了任务,要求说出这堂课好在哪里。带着纸和笔,怀着好奇的心,来到省实验中学。我被钟老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猛然发觉,纸上竟只字未写。老师问及好处时,竟有点精神恍惚,不知所云。我想,那时的我,可能是无法想像历史课堂可以如此之美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十年过去了,钟老师的话仍时常萦绕耳畔。她就像一个光明的使者,在听课的我们以及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追求光明的种子。这,应该就是历史课堂的至高境界!

如今,观摩着2014年省优质课比赛,真可谓百般红紫斗芳菲!在参评老师呈现的历史课堂大餐中,我大快朵颐,回味无穷,又一次领略了历史课堂之美。赞叹之余,追问自己,优质课好在哪里?我发现,一堂好课,必定把握好历史教学的四个维度:温度、高度、风度、角度。

一、滋润生命见温度

历史的生命力来自何处?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以前贤为 镜照亮自己,从历史中获得做人的榜样和规范, 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历史课堂的重要使命在于温暖学生心灵,滋润学生生命,照亮学生的生命旅程,奏响学生的生命凯歌!

参评老师们的课堂,一次又一次触动了我的内心,也向学生们播撒了一颗颗生命的种子。这颗种子深埋于学生心中,日后定会绽放出生命之花。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为老师们浓妆重抹的对象。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中的岳飞,他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气概和“精忠报国”的人格深深的感染着学生。《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中的文天祥,他的“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悲壮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都离不开邓小平,这是位能创造历史的英雄。参评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使这些鲜活起来的历史人物,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二、高屋建瓴见高度

教材是教学之本。我们是在教书,更是在教人。大多数参评老师并没有依据教材画地自限,而是对教材重新整合,既走进去,又走出来。

且看几个板块教学或篇章教学设计的例子。《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是这样设计的:民族政权篇——你方称帝,我又登场;民族关系篇——中华大地,谁主沉浮;杰出人物篇 ——英雄辈出,名垂青史。琐碎的知识,经过重新整合,变得线索明晰。还有这样设计的:

一、并立与并存。

二、战争与和平:

1、宋辽:罢征战,盟澶渊;

2、宋夏:休战事,定君臣;

3、宋金:止干戈,成对峙。

三、交流与交融。高度概括,简洁明快。

《经济重心的南移》设计为三个篇章:

一、富庶天下看江南——繁荣篇,二、万千气象话江南——原因篇,三、独领风骚赞江南——影响篇。教师在分析教材、整合教材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凡此种种,不再一一赘述。

参评老师还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情感升华,激人奋进,耐人寻味。有的老师是这样总结的,“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应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所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儿女,他们都会彪柄史册,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国复兴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等,都把课堂推向了一定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理得清,才能悟得深。

三、魅力四射见风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若有优美的嗓音、大方的仪表、充沛的感情、亲和的姿态,学生听来,仿佛置身于声美、形美、神美之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次听课,我也经历了多次美的熏陶。教师的风格不一,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或幽默风趣,或沉着大气,无不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养,极其富有感染力。

四、匠心独具见角度

巧妙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智慧所在。“巧”在举重若轻,“妙”在超乎寻常。课堂设计的巧妙,令听课老师豁然开朗。

试举几例: 例一:巧妙设计历史场景。设计《改革开放》一课时,以村支书殷景玉的经历和杨福安的福胶腾飞路为背景,将知识置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将改革开放的内容生活化,用三代人见证改革开放:姥姥、妈妈和女儿,贴合学生实际,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

例二:巧用历史细节。在《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中,忽必烈巩固统治的措施是重点,也是难点。授课老师独辟蹊径,向学生抛出了一个很时髦的话题,“忽必烈的时间去哪了”?随后分别展示了5个历史细节,一道诏书、一幅地图、一段笔记、一枚铜印、一本奇书,引出并分析了发展农业、运河和海运、行省制度、宣政院、对外交往等重要知识。整个设计过渡自然,水到渠成,吸引眼球。

例三:多媒体技术的妙用。动态图广泛用于历史课堂,生动形象,便于理解,也有助于记忆。教师精心制作的知识树、知识花和知识字,寓意丰富,让学生记忆深刻。尤其是对清明上河图的动画设计,仿佛让人置身于宋朝繁华的街市中„„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在与时俱进,畅享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

如何提升信息技术优质课高度 第12篇

●课前精心准备

要想在优质课评选中胜出, 需要评选之前长期而有效的准备。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 还要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探究的充分结合, 才能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1.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此次评选中, 各位选手设定的教学目标差异非常大, 有的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十条之多, 有的教师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却只有一两条。一节课结束, 前者的教学目标肯定有落空, 后者则会因为知识目标太少而降低教学效率。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将导致一节课无法成功。因此, 应该根据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根据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制订出切实可行、合理的教学目标。

2. 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授课教师较高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规范的语言和规范的行为, 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行为习惯, 另外,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将规范、美观的作品展示给学生, 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教学资源合理准备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专门的学习网站和学习卡, 其中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但这次评选中大多数选手都未能向学生提供使用的教材;部分选手做了专门的学习网站, 但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也只是作为教学工具在使用, 而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学习卡通常都流于形式。

●直接、有效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别开生面的导入方式,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并能在短时间内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评选过程中, 可以看出, 所有选手都明白导入新课的重要性, 但这一环节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如导入时间过长、案例选择不符合学生特点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认为有效导入新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导入案例零起点

导入案例零起点是教师所用到的案例本身是学生不用学习就知道的, 不需要教师再花时间对案例本身进行教学。有位教师在教授《Excel公式及其简单应用》一课时, 导入的案例用的是网络游戏, 且不说这可能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如原来不玩网游的学生因此案例对网游产生了兴趣) , 考虑到很多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 (他们可能只是偶尔玩玩简单的单机小游戏) , 对网络游戏中复杂的参数很难理解, 这给过渡到本课的教学内容Excel公式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这种导入的案例就不是零起点。所以, 应从学生熟悉的、能理解的案例出发导入新课。

2. 导入时间严格控制

导入是一堂课的序幕, 显然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5分钟, 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有位教师教授《Word贺卡设计》一课, 先用了12分钟展示大量的四川地震灾区图片、视频, 图片和视频制作得非常精细, 把评委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学生都陷于情境中不能自拔, 之后才引出让学生给灾区制作慰问卡这一教学任务, 以致下课铃响时, 绝大多数学生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3. 导入案例贴近学生

导入所使用的案例越贴近学生, 越能激发学生兴趣, 因为人总是最关注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使用搜索引擎》一课的教学情境:自己为本节课教学制作的教学资料放在U盘中, 到教室时发现U盘损坏, 无法读取资料, 好在资料也放在了自己的教学博客中, 请学生帮其找到。此任务是教师自身的需求, 与学生没有关联, 学生没有义务帮教师来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学生很难有兴趣去完成。在设计教学情境时,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 挖掘出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能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如制作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

4. 导入案例真实可信

导入的案例不能是编造的, 否则首先违背了教育的根本宗旨, 而且也会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设下障碍。前面例子中提到的U盘损坏的教师, 到下课时说, 这个案例是编造的, 我想这对学生是个不小的打击, 因为教育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求真, 不应为教学需要而欺骗学生。

●注重课堂有效性

作为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给学生以成就感, 实现有效教学。

1. 保证全体学生完成基本任务

评价一节课固然有许多科学的指标, 但我以为, 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体现在学生身上, 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节成功的课应该表现为:学生能圆满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 而且心满意足地离开机房, 期待着下节课的早日到来。那种课堂上热热闹闹, 导入、讲解、演示、评价、小结等每个环节都不少, 但下课铃响了, 布置的作品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完成的课, 肯定不是一节成功的课。因为课堂不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更不是把文字上的教学设计表演出来。所以, 不能只考虑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而忽视教学效果达成度。

2. 分解、细化教学任务

一些教师导入课题后, 就给学生布置一些笼统的、没有明确指标限制的任务, 如让学生制作一个漂亮的电子报刊, 这让学生有无从下手之感。对于较复杂的任务, 应该对其进行分解, 分成若干小任务, 由简到繁, 从易至难。这样学生就会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 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这样也能调动基础较差学生的积极性。

3. 作品制作课适度开放

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目前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法, 这使许多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制作电子报刊、电脑动画。于是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不限定主题、技术, 导致课堂过于开放, 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控制教学节奏, 学生的作品完成度很低, 教学效果不好。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时间, 既要有适度的开放, 也要根据教学情况, 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 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方向, 让学生尽快达成教学目标。

4. 留给学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

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但一些选手将课堂作为表演自己教学设计的舞台, 不停地讲解、不停地控制学生机, 留给学生的上机时间寥寥无几, 如一节汉字输入练习课, 学生打字练习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练习的汉字不超过50字, 这就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用于讲解的时间需要适当控制。

●减免教学形式化

这次评选中有不少形式化的东西, 如分组、高档的教具、给学生发放实物奖品、热热闹闹的评价, 可是, 这些手段的采用无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1. 减少评价形式化

评价是了解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存在问题的必要教学环节, 但这次评选中, 不少教师频繁采用热热闹闹的评价, 如《键盘输入》一课学生输入不到10个字就进行评价, 让全体学生对抽查的学生鼓掌, 一节课学生鼓掌10次之多。有些分组贴小红花, 甚至发放价格不菲的奖品等。有的教师发放满满一页纸的评价表,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对照此表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手段异化了评价目的。

2. 避免分组形式化

分组教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但在优质课评选中使用分组教学常流于形式, 因为是借班上课, 对学生的了解近于空白, 只能采取随机分组, 而分组教学贵在长期,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 组内成员之间才能配合默契, 把组内每个成员的才智发挥出来。有教师让两个学生一组, 其中1个学生打字, 另外1个学生看着, 这是对分组教学的一种异化。

●渗透过程与方法

信息技术是技术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 其知识与技能变化目标非常快, 所以更应该注重另外二维教学目标, 特别是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使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对待本学科。这二维教学目标应渗透在每节课的教学中, 而不是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教学。其中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最容易被忽视, 但又是最容易达成的。

1. 完整经历整个过程

“过程”既不容易为广大教师所理解, 也是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在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活动, 如作品制作课, 完整的过程应该是分主题选择、规划分析、素材准备、作品制作、评价反馈、修改完善6个主要环节, 但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作品制作这一个环节, 导致过程的缺失。

2. 实践总结成为方法

大多数选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通过新课导入, 将任务引出后, 就带着学生制作, 学生不知道最终要制作出什么, 也不知道制作的具体方法, 教学目标很难实现。任务驱动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规范分析, 让学生掌握方法。具体而言, 在布置任务之前, 对任务进行规划分析, 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的目的、所需要的条件、要达成的目标, 再进行技术分析, 了解使用的工具、实施的主要方法、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操作步骤等, 虽然表面上费时间, 但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 就会举一反三, 迁移到其他任务上, 为后续的教学降低难度。

上一篇:国土资源所年终总结下一篇:实习报告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