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

2024-07-21

小学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精选9篇)

小学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 第1篇

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

庞中鲁晓丽

我们英语教研组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具有开拓进取和团结互助精神的年青教研组。本组由6名英语教师组成.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我们教研组的特色.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博取众长和开拓创新,是我们英语教研组老师的教学风格;培养自主学习、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是我们英语教研组老师的终身任务。一年来,在乡教育组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们英语教研组得到了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我将我们英语教研组建设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指导思想:

我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掌握运用新教育理念,研究新教学方法,解决新问题,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增强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积极探索,深化课程改革。

二、目标措施:

(1)严格规范常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我校特色的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协作教学、观摩示范等教学活动。

(4)深入课堂,及时调研,并适时反思和总结。

三、实施方案:

1、注重师德、团结协作,严格规范常规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常规,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集体备课、写作教学、仍是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不走形式,各备课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紧紧围绕教研组活动的主题,并有活动记录。以集体力量、集体智慧来提高英语组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

3、打造“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教研组各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计划上一次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及时评课,找出不足,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从而来实现高效课堂。

4、以“推进高效课堂”为契机,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所有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达到能将多媒体高效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5、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青年教师刘妹、阴丽丽、陈淑娟参加各类教师培训活动,关注他们的成长。

6、积极网上教研。

全组成员十分重视网上教研,积极上传专业文章,认真学习网上优秀资源和案例,并注意积累优秀教学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并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随时记录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成功之作。

7、我们始终坚持教学研究活动经常化,教学公开课制度化,探究型课程具体化,教学研究管理规范化,外语活动做到多样化。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探索风格鲜明的特色英语教学。

总之,一年以来,我们注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求实创新。

小学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 第2篇

实验小学中年级语文组汇报材料 语文教研组概况

我们中年级语文组现有11位教师,教研组教师结构合理,中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敢于创新,在工作中全组成员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师德品质好。每位成员都制定了个人的发展规划,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平日里,大家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组已成长为一支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

一、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开学初,我们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理论,按要求进行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并勇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自学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组内老师日常阅读大量相关专业书、报刊和教学参考资料,并做了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本学年,我们组多位老师先后到石家庄、大港实验小学、乐陵实验小学等学校参观学习,不断吸收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许多老师觉得受益匪浅。

二、研修活动扎实有效

本学年,我们组的目标是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团队。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学科教学中的大部分工作放在教研组内开展,学科统一安排,教研组组织实施,主题研究、理论学习、集体备课、1

磨课、课例研讨、妙思共享沙龙等活动为教师创设展示交流平台,拉动教师均衡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主题研讨

近几年来,我们组一改先前无主题、无目的,高耗低能的研修活动形式,本着“主题式研修”的宗旨,在研修形式上加以探索、创新。研修内容主题化:本学年,学校确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研究主题。我们组重点研究的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在确立主题后,我们首先进行有关学法指导的理论学习,阅读《魏书生的学法指导》《从“学会”到“会学”——浅谈小学语文学法指导》通过集体交流、碰撞,并写出学习体会。然后进行课前研讨,观议课。集体备课

因为这学年我们初次尝试学法指导,所以本学年我们的集体备课都是先由备课组长从每单元选出一篇典型课文提前备出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时本年级组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努力推行“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大家共备--一人主上--共同评议--完善改进”的策略,以一课带多课,加强研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忘不了为了把相关的一段背景介绍加入到课文的哪一处地方更有价值而举棋不定;忘不了因为一个词语在课文中的精确解释而争论不休;更忘不了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更能够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淋漓尽致的流露出来而相持不下„„这种种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建议往往

经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以后,以大家的相视一笑而结束,在争论中大家取长补短,在争论中大家寻找到了最合适的最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课堂打磨。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组内每位青年教师至少推出1节公开课,围绕主题进行课例研讨。我们每次的课例研讨由研修组长作好通知、安排等工作,保证本组教师全部参加听课。课后研修组长主持研讨。因为都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且相互了解,在评课中,都能直言不讳的进行评价与指正,所以在每次研修活动后,在教师中都能引起广泛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了无数教学灵感的火花。

这不仅是对上课教师的一种帮助,对全体教师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学习。应该说每次的研修活动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我们的研修活动是一个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教师积累教科研素材的资料案例库。

妙思共享沙龙

为充分利用本组教师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我们组定期举行“妙思共享沙龙”为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创造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他们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如我们组的张振丽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很有特色,在“妙思共享”时张老师就把自己指导写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介绍

给大家,“精彩分享” “片段速写”这都是大家从张老师身上学到的。

研修成果小花初放

经过一学年教学探讨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中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单元教学:一是明确单元写作目标,二是学生课前积累、搜集素材,三是阅读文本,归纳写法,四是练习写作,实践运用。

写作方法指导课:一是整体感知,理解内容。二是围绕目标,确立重点段。三是品词析句,领悟写法。四是实践运用,片段速写。

对于作文评改课,我们初步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是回顾习作要求确立习作修改目标。二是示范修改。三是小组点评。四是学生自改。

三、培养青年教师

作为实验小学的新教师是幸运的,因为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每一年,如果有新教师加入,我们就会为他找一位有经验、业务能力过硬的师傅结对子,让新教师在见习期内能尽快地成长。今年我们组新来的孙老师,在开学初我和她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师徒结对要求。我们开展了多轮的听课、评课活动,切实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地胜任教学工作。第一轮,孙老师自己准备一节课,我们组先进行摸底式的听课,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指出来,这样利于将缺点暴露,使接下来的指导更具有目的性。第二轮听课前,孙老师将教学设计与我们进行讨论再上第二轮公开课,这次由学校主要领导来听,再集体评课将听课意见综合,给予孙老师指导。第三轮,孙老师在与我讨论的基础上,面向全体语文教师作公开课。在前两次上课、评课的基础

上,孙老师的公开课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这样的师徒结对期限是三年,但这些师徒之间的指导、交流、切磋、合作都是长期的。不论是什么情况,孙老师上研修课、公开课、我都会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指导。

四、抓学生素质培养

我们组针对现阶段学生情况,为增加学生阅读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到“五个一”:“建一个图书角”、“读一本好书”、“上好一节阅读课”、“做好一本读书笔记”“、开一次读书交流会”。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评选“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举行读书手抄报比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学生读书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在本学年研修考核中,我们组获得第一名,展现了我们组的实力;通过研修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突出的代表是我们组的郭丽老师,她在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中名列第一。在沧州市教师素质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另外,我和张振丽老师分别作了阅读教学和读书交流的校级示范课。这些都体现了我们语文课堂建设的成果。

小学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 第3篇

与会教师和教研员们首先对这次论坛的主办、承办、协办的相关单位均表达了诚恳的谢意!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论坛让参与者有机会聆听教育部、学会领导以及专家的指示和观点;有机会了解、学习北京市、东城区各学校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展示和体育课程改革的优秀经验;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专家、教师交流。分论坛紧紧围绕体育教学质量标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大家发言积极, 观点碰撞激烈, 学术气氛浓厚。相信通过这次会议的学习交流, 必将对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也将对参与的教师今后的成长提供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形成了以下共识:

共识一: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以来,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既是亮点之一又是最大的问题之一, 表现为一线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比较随意, 有的甚至很混乱, 因此给体育教学评价带来了很多问题, 使得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也就随之比较混乱、不统一了。研究制定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目的是为评“教”和评“学”服务的, 通过评“教”和评“学”最终是为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的不断改进才能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共识二: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制定的依据必须科学和规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是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文本, 是体育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是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依据, 也是评价学生学习达成度的依据。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经国家审定通过的体育教材是研究制定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

共识三: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应该具有不同层面不同要求

国家课程是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也应该与之相适应, 在三级管理层面上根据实际实施不同的标准。在国家层面, 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时不能定在项目上, 应该围绕掌握运动基本能力要求设计标准;省、市地方层面, 需要做好将国家标准“落地”工作, 圈定相应的、细化的教学内容, 使得标准更具有操作性;学校层面, 需要进一步细化, 做到更具体, 标准应该指向运动项目的某个技术动作。

共识四: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必须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首先是硬件设施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 加上管理者教育观念的差异, 使得学校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建设上存在很大差异;其次是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自高校扩招和课程设置改变以来, 进入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运动专项水平和体育教学基本技能上普遍偏弱;再次是学生运动观念上, 我们的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自觉性是不高的, 加上学校给予学生锻炼的时间又不足, 从而约束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因此, 只有充分认清这些前提条件,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 在研究制定体育教学质量标准时较好地把握这些前提条件, 才能通过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 逐步引导各地改善场地设施,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改变学生观念, 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值得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加快研究出能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直接帮助的行为标准

教学某项运动技术或某个技术动作, 教师教的如何与学生学的如何, 采用什么样的学生行为来判断教学的效果, 这是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而当前实际教学中缺的就是这样的行为标准, 有待专家、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加快研究步伐。

2.大力加强学力的研究

机关公务人员如何写好汇报材料 第4篇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汇报材料 第5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范文网【】

我是洞桥镇中心小学的语文教研组长,今天在这美丽的()小学,和大家交流教研组工作经验,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自2011学年以来,我校语文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特征及其教学规律,切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更扎实有效,逐步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水平。从默默无闻到小花初放,走过多少风风雨雨,尝过多少酸甜苦辣,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在长期的探究中成长。下面我主要从教师研修和学生活动两方面来总结教研组工作。

一、教研活动形式创新,提高教师素质,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搭建平台

(一)教研的制度保障

1、教研制度推动教研规范化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为副组长,教研组长、研究小组成员、年级段长为组员的多层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级工作制度。我校教师用每周周五下午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集中教研,每两周一次开展教学沙龙。

2、考核制度促进教研科学化

学校制定了《教师教研考核制度》和《教研组长考核制度》,将这一考核纳入其摸考核中。

3、培养制度保障教研优先化

教研组内实行特殊教师优先培养的制度,对于教龄三年内的新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小组教师采取分层培养,分层要求的策略。不同的教师在有针对性的培养中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二)教研形式的创新

近几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一改先前无主题、无目的,高耗低能的教研活动形式,本着“主题式教研”的宗旨,在教研形式上学习区先进教研组,加以探索、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研内容主题化

两年来,我们语文教研学习教研室精神,组根据教学实际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比如2009学年,高段逐渐开展“探寻略读课文教学方法”、“探讨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等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低段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主题,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2010学年,则又围绕“正确设置目标 个性解读文本 构建有效课堂”来开展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围绕主题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研讨活动。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教研形式多样化

(1)沙龙研讨,提高思想,实现共享

教研组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议题组织老师探讨、交流,进行专题发言。沙龙中我们或赏析名师案例,或进行集体评课,或学习先进理论。我们不再闭门造车,我们积极邀请专家、名师来我校。如我们一起聆听了区教研员赵培敏老师精彩的讲座《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试卷的编制》,聆听了戎立平老师的主题讲座《如何说课》,欣赏了王嫣给老师现场示范说课《少年闰土》,受益匪浅。

讲座后,全体语文教师,根据获得的知识进行编制试卷、评课说课。老师们在和谐浓郁的教研氛围中聚集观点,提高思想,实现共享。

(2)研赛互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展开了一系列比武活动。有新课程标准比赛,有新教材理论比赛,2009学年,全体语文老师参加教导处组织的考试:对《秋天的图画》,从课文地位、三维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教材分析,还举行了主题式说课比赛、命题比赛。2010学年,举行了小学语文“新生代”课堂教学选拔赛,来自全镇3所小学6位青年教师在该镇中心小学进行了现场上课。此次活动以备战区小学语文新生代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为契机,积极研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培养新生代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切实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论坛参与QQ群评课,与时俱进 快捷高效

我校专门创建校本研修论坛网站供老师互动交流。两周一次论坛跟贴,一月一次上传教学案例、反思。网络参与式作为一种“互动式“教研,受到老师们的热烈响应。教研组创建了语文教研组QQ群,上好公开课后,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各教师围绕一个教研主题,针对公开课存在的优缺点,在QQ上进行互动评课,这样在加强教师间交流的同时不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获得老师们的欢迎。

(4)骨干研究,示范领路,教学相长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语文教研组成立“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由各年级段的骨干教师组成。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走出去,请进来,互动研讨教研相长

除了积极邀请专家、教研员、名师来我校做讲座外,我校还积极和云龙中心小学、雅戈尔小学、龙观小学等其他兄弟学校开展教学联谊活动。如在今年四月份,鄞江、横街、龙观在洞桥镇中心小学开展四镇“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联谊活动”,共同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落实,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为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异地交流展示的平台。参加活动的还有该镇的宁锋小学和百梁小学。

(三)教研活动特色化

1、上模仿课促新教师快速上路

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了诸多不足之处,经过多次探索,发现上模仿课对年轻老师的成长十分有利。所以要求1——5年年轻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模仿课,模仿的资料可以是自己上网寻找名师的教学实录、课堂教学视频,也可以采用教研组提供录像资料等等。要求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师自身素质,可以模仿其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模仿名师的评价语和过渡语,也模仿整体的教学环节。这些新教师在上模仿课过程中移植别人优秀的、成功的科学成果。对刚刚踏入教学和科研大门的青年教师来说,不失为一条捷径——既能体验教育科研的过程,又可以夯实自己的科研基本功,还能缩短从教之初的适应期,取得明显教学效果。

2、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促年轻教师成长

小学英语教研汇报材料 第6篇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给各位大家做汇报交流,我有些惭愧,因为囊中羞涩,没有什么秘诀、真经给大家。尽管我们大椅山在各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得到上了级领导的表扬,社会的赞誉。但我深深知道,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取得的这点滴的成绩,与经验丰富的大学校相比,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

我们知道教学质量、教学成绩的稳步提高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教研教改的推陈出新和不断深化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为了迎合新课改,使英语教师迅速的融入其中,吸收、运用新课改理念,将课改更深入的进行下去,我校至开设英语课就成立了英语教研组,积极探索英语教研之路,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调动英语教师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搞好英语教学工作,提升英语学科教学质量。这里,我主要就学校英语教研的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与大家共同探讨农村小学英语教研之路。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记得北师大的刘丽娟硕士曾说过“一个学校的英语教学实施的如何,就看这个校长是否重视。”的却如此,我们大椅山的英语教研工作得以顺利、放心的开展,就是依赖于我们校长等领导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我一直记得校长那句话:“对英语,其实我不懂,但我保证一点,在英语教学、教研这方面,你们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尽管提;只要我能办到,不管希望有多渺茫,无论如何我都会去办。”就是这样一番真诚的话,给了我

莫大的支持与信心去承担英语教研,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教研中;我们的组员也因为这句话而信心满载、热情激昂的去搞教研、做工作,敢于面对教研中的一切困难与问题,将教研真实、踏实、坚定的搞下去。

二、立足根本,注重实效,将教研落到实处

说实话,什么是教研,有什么用?在刚开始,我这个新上任的教研组长还真一知半解,更不知搞教研从何入手。是唐秀香老师给了我们帮助,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经常打电话询问我们的工作,是否有什么困难与问题,还亲自跑老远的山路来到我们学校指导几次。这里,我代表我们教研组、代表大椅山小学向唐老师说一声:谢谢!在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教研组一步步走入正轨,在每个学期开始都要制定计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针对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亟待解决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去研究制定教研组的大主题。每个教师再依据大主题,针对个人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现象,确立个人主题。所以我们的计划及具体措施切实可行。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组制度明确、严格要求,实行“集体备课——个性修改——教后反思”策略,坚持每个星期二下午三点半开始集体备课,每个星期四下午第二节上教研课(这个时间安排是鉴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所在地等客观原因决定的,我们教研组三名成员是中心校的,另两名是村小的。大家都知道大山里的路多有曲折。可是我们的这两位教师从没抱怨过、从没迟到过,从教研开始一直到现在,就这样坚持着、付出着。)就是这样的无悔精神在感染着每一个人,它鼓舞着大家坚定信念将教研这条路走下去,走好。大家在集体备课中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能够以自己的经验角度针对做课教师的课程设计提出个人意见或建议,帮助做课教师完善教学,力争达到最优化;课中不仅我们教研组成员都去听课,我们还要请其他教师去听课,以便听取各个

老师的经验之谈;在课后,做课教师认真反思、谦虚请教各个听课教师的点评,而评课教师也坦诚交流,毫不保留的指点、建议。整个教研过程气氛热烈,真诚积极。我们每个学期还至少上一节校级研讨课,也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进行。在期末我们还认真总结个人主题研究结果、经验、存留问题等,并将每学期过程资料归档以备今后教学研究、参考之用。校领导参加了我们的教研活动都高兴的称赞我们说我们的教研活动搞得真是扎实、有效!

为了快速有效的提高教研组成员素质水平,教研组还举办各种活动,如讲座、知识培训等。组内教师在每个学期大多承担校级公开课或是经验介绍,教研组模范带头去辐射其他村小英语教师,较快的成长。在大家的努力下,近几年来我校的英语教学在学区内教学成绩中排名在前,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这些组员都是合格的英语教师,为了大椅山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互相支持、团结合作。他们扎实开展工作,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养成了读书、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大家还随时反思教学并形成记录,还有随笔、案例,以便存档以备经验总结。各位教师还做到及时记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向教研组反映,大家一起商讨、解决,事后将好的方法交流、共享。教研组成员每个人都建有自己的博客,从上学期开始不定期将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反思或个案研究或试卷上传到博客,有的老师还将自己的教学课件PPT文稿上传,希望与更多的教师分享学习资源或是交流经验与问题。如刘超霞老师本学期上传了四份教学资源;武侠老师上学期上传了四份,本学期上传了两份;吴胜华老师上学期上传了五份,本学期上传了十六份;王振波老师上学期上传了五份,这学期上传了十三份,每个人都上传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虽然我们上学期还没有大屏幕等先进教育技术硬件,但我们也要求组员去做课件,这是为了锻炼组员教师,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教研组整体水

平。也是为以后有了大屏幕而准备。战场上不打无准备的仗,教学也是这个道理。

三、帮扶年轻新教师,教育路上手挽手

教研组基于教龄、教学经验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虑决定实施帮扶计划。就是教学明星教师在业务等方面去帮扶年轻新教师。这也是我们大椅山小学英语教研的最大亮点与特色!

1、制定帮扶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一个人的进步不算进步,大家一起进步才是进步!在帮扶结对中,李善文老师帮扶武侠老师,刘超霞老师帮扶吴胜华老师,王振波老师帮扶马明君老师和这学期新来的特岗教师孙永慧。在帮扶过程中,帮扶教师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具体措施,每一个帮扶教师都能和被帮扶教师一起分析他们的短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制定帮扶计划,落实成长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从根本去帮助新教师。而被帮扶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也收获了很多很多,他们的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2、严格落实计划,坦诚帮助新教师提升能力水平

计划制定得好,更要落实得到位。像王振波老师上学期对马明君老师的帮扶,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指导备课、教案设计到课堂用语、授课环节到板书设计,再到练习题的选择、作业的布臵,每一个环节都亲历指导。王振波老师还曾亲自从中心校赶去马明君老师所在村小和其他村小送了几节示范课,对青年教师坦诚相待。而马明君老师也苦练功夫,在日常英语教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上了几节优质课还上交了平日里认真专研的教案,在课后反思也是把握了主要问题,并设计了几份题型合理、知识考查较为全面的卷子。还有李善文老师帮扶的武侠老师,刚开始教英语的时候一堂课下来手忙

脚乱的,一节课他上了两节课的内容,自己上得很忙乱,急得满头大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弯下腰按个录音键都会掉落一滴汗珠。而学生也如走马观花一般对重点知识抓不着头脑。就是这样的他,经过一个学期的帮扶,现在基本掌握了英语教学特点和模式,可以自如的上好一节常态课。虽然他还没有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教师,但是他的进步真的是很令人高兴,真实的验证了那句老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家私下里还风趣的称赞说他是一个潜力股那!还有刘超霞老师帮扶的吴胜华老师,虽然她的英语教龄也有很多年,但是并非英语专业的原因导致她在英语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刘超霞老师就针对这一点从语法、词汇,甚至语音、语速等方面去帮助吴老师。通过两个人的努力,一个学期过来,她的口语教学从哑巴变成了活泼自由,最令人感动的是她的课堂用语几乎是从零到现在的基本运用自如。这些进步都是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帮助的结果。教研组成员们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积极主动、满怀热情的去帮助被帮扶教师,大家同教研组一起成长、进步!因为我们是一个团体,我们不会丢下一人,我们要肩并肩、手挽手地走在教研路上!

3、以教研组辐射各英语教师,广泛提高大椅山小学英语教师素质 教研组内被帮扶教师取得了进步,我们真心为他们高兴,但我们也没有忘记其他的村小英语教师。为了让其他的教师也能得到提高,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一些形式广泛的活动,如知识讲座、案例交流、课堂培训、汇报课展示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调动各英语教师的积极性,上学期由学校牵头、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教材解读赛,之后不久又举行了一次英语课堂练兵,每个英语教师都从战场上获得了最直接、最实在的经验,扎实了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其实,我们大椅山小学的领导不只是对英语教学

重视,对数学、语文也同样如此。所以我校的语数外成绩近几年在全县的排名一直口碑不错!

四、踏实脚下的路,灿烂心中的天

我们的英语教研组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而又扎实肯干的教研组,为了大椅山小学的英语教学,为了大椅山孩子的英语学习,我们付出了自己能够付出的一切,做到了我们能做到的一切。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英语教研,那就是踏踏实实、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也许课改教研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但我们相信今天的每一个踏实的脚印都会带来明天的一份份沉甸甸的收获!我们会一直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忱,保持对大山孩子的爱,保持对心中那份神圣的崇敬,坚持教研组的优秀作风,工作原则,扎实工作,教书育人,将大椅山英语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未来,灿烂心中的那片天!

大椅山明德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 王振波

长新路小学数学教研组汇报材料 第7篇

长新路小学数学教研组现有专职数学教师24人,平均年龄为33岁。大专以上学历22人,中师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12人。是一个好学勤奋、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集体。近年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依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以“观念引领、课例反思、合作探究”为中心,以实施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对象,立足校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迅速发展,教研组的建设工作也获得实效。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以常规教学管理为切入口,构建学研结合型团队

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学校领导对数学教研组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经常参与和指导数学组的各项活动,胡勇主任亲自主管数学教研工作。为保证教研工作扎实而富有成效的进行,学校首先狠抓师德师风建设,鼓励老师们立足岗位,发展学生,成就自我,提倡“工作着并快乐着”的职业心态,树立“严谨,求实,民主,创新”学校教风。

其次,学校注重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和制度建设。几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备课组组长工作职责》、《教研工作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教学教研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强调制度管理,规范管理,量化管理。推行“五多管理一常”的管理方式,即“多学习、多研究、多交流、多指导、多反思、常考核”,做到教研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实效,有创新。同时通过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建立激励机制,细化教师考核条例,把教师教学实施情况和教研参与情况记入每个人的业务档案,作为评优的依据。教研组长是开展教研工作的骨干,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将教研组长的常规教研工作以每周以课时计入学校教师工作量。为抓好教研教学常规工作,我们从备、教、改、辅、考、评五个环节入手。首先我们抓实集体备课,每学期制定年级备课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计划,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中心发言人、落实每次教研活动的内容、落实备课的记录,并结合“精品课堂”达标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每位领导或组内老师可事先不打招呼地随时推门听课,听后相互交流意见,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出明确要求,即每个老师每学期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或校级公开课,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制作一个课件。为了保证研讨课、参赛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1、专家引领,促年轻教师更上新台阶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走出去,请进来”的研究模式,不仅带领教师学苏南,观名师,还注重请进能人,引进专家,做课堂教学的展示。从而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促年轻教师更上新台阶。通过“走出去”,老师们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吴正宪、黄爱华、华应龙、张齐华等专家和老师的讲座,观摩了他们精彩的课堂,领略了名师的高超教学艺术和崇高的教育品质。参加学习的老师总是满载而归,既收获教学艺术和智慧,又收获了教育激情。学校及时组织他们进行汇报和上移植课,受训老师对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有了更深的领悟和理解,也起到了一人受培众人受益的效果。现在数学老师人人都啃读了一本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丛书。通过学习名师,老师们的教研热情得到了提高,对名师已有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通过学习,顾娟、黄丽青,黄军、邵红霞等老师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汪小虎老师老师的课越来越成熟……“专家引领+集体智慧+个人奋斗”这样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带动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2、开展教学业务竞赛,进一步提升教研水平。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人人上好一节课”、“同课异构”、“说课比赛”、“青年教师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许多老师的业务得到了提升,教学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如我校教研组开展的打造样板课堂活动。其过程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一课三说”的基础上,教导处组织先在同一年级组开展“多人上一课”活动,并评定胜出教师,然后根据该教师上课情况,组织年级组老师帮助修改教案,再通过借班开展“一人上多课”活动,请年级段老师参与观摩,不断发现问题,完善教案,最后再面向全校教师展示样板课堂,得出本年级组的常态课样板课堂,并加以推广。第二阶段是其他年级组利用前面所说方法在教科室的指导下,一一进行实践,摸索出适合本年级组的样板课堂,并运用到常规教学中去。打造样板课堂可以说是我校在教学研究上的“洗课工程”,洗出了诗意的课堂,洗出了全新的理念,洗出了教师间的感情,更洗高了教学研究的水平。至今,我校已有2人在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有2人在泰州市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

3、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组在教研活动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抓住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围绕研究专题,通过各种形式、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操作策略,努力构建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新课堂,突出个性化教学,讲求教育科学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反思、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寻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如本学期我校对全市开放的数学实践活动研究,从活动的准备,到展示课老师的确定,数学教研组的老师都付了辛勤的劳动,最后汪小虎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密铺》一课,获得全市小学数学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后市教研室领导对我校的数学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每位老师又一次对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升华。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对于我们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就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所以数学组结合泰兴市重点立项课题《数学教学动态与生成的研究》这一课题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作为数学组教研的切入点,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1、实现了“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有机整合。

我们把课题研究纳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重点,将课题研究和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将课题实验研究同与专家对话和引领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切实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开展的活动有:动态与生成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观摩活动、精品课堂打造、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和评课、聚焦有效课堂研讨、我的教育故事的撰写、有效教学设计研讨、学生数学素养研讨、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通过课题研究,拉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推动课程实施。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结合让数学教学研究焕发了新的活力。

2、开展促进教师行为转化的教学研究,实现对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学习和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如何落实在行为转化上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让老师们通过磨课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老师们“行为转化”。先后组织了有效课堂观摩课、精品课堂达标课、新上岗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课、专家指导教研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实现以教促研,以研促改。如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观摩课,我们要求执教者必须带着小课题上课,对一个小问题进行突破,教研组集体提出有针对的主题进行磨课,课后我们当场对学生进行效果测试,教研组及时评课,最后要求执教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通过这个过程执教老师感觉进步非常大。

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一年来,数学教研组在教导主任胡勇老师的带领下,通过24位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他们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把参加教育教研工作内化成为了自己自觉的行为;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把青春和忠诚奉献在三尺讲台,他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培养了一批思想上进,业务精良的教学骨干,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行囊。求真务实,倾心打造学研结合型团队;开拓创新,竭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小学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 第8篇

在教研组的教学活动观摩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在设计和实施以动物为内容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关于活动材料设计的问题, 不同的材料设计直接影响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影响了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指导。下面例举中班《认识鲫鱼和昂刺鱼》活动中的若干个情境来谈。

情境一:在观察鲫鱼的外部特征时, 有幼儿发现“鲫鱼身上长了好多鱼鳞”, 教师追问:“鱼鳞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异口同声地答道:“半圆形。”教师再次追问:“是半圆形的吗?”“是的。”教师只好解释说:“其实, 每一片鱼鳞都是圆形的。”之后, 在经验回顾与总结环节时, 仍然有不少幼儿反复提到“鱼鳞是半圆形的”。 (孩子对观察获得的直接经验印象深刻, 因此, 当教师提供了不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获得了不正确的经验之后, 很难转变原有印象。)

情境二:教师在总结鲫鱼的外部特征时, 双手从盆里抓出了一条鲫鱼, 想借助实物鲫鱼进行语言总结。然而, 这条鲫鱼并不“听话”, 在教师手中拼命地甩着尾巴。当教师一只手抓着鲫鱼, 另一只手结合语言做指示动作时, 鲫鱼终于挣脱了, 摔在地上, 继续挣扎着……幼儿见状兴奋不已, 笑着、叫着…… (教师提供的材料不仅没有起到帮助整理、总结经验的作用, 反而形成了干扰, 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 影响了活动的正常秩序。)

情境三:活动中, 教师首先出示了鲫鱼, 引导幼儿通过整体观察→按序局部观察→总体总结概括, 感知了解鲫鱼的外部特征。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鲫鱼盆中放入了昂刺鱼, 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有了前面探究鲫鱼所获得的相关知识、方法等经验做支撑, 幼儿积极投入, 很快发现并总结出了鲫鱼和昂刺鱼的不同, 感知了昂刺鱼的外部特征。 (活动中, 材料呈现的时机、方式等, 较好地满足了活动不同阶段的需要, 满足了不同阶段中幼儿学习、探究的需要, 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益, 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

在之后的活动评析和研讨中, 教师们普遍关注到了活动中材料设计的问题, 提出了各种疑问。例如, 如何选择材料既能满足活动目标的需要, 又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还能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什么时候呈现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适时、最有效的?

根据上述情况, 科学教研核心小组进行了研讨, 我们认为,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材料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幼儿, 材料是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对于教师, 材料则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 活动材料的设计直接决定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因此, 我们确立了一个阶段的研究专题———“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设计”, 并设计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 带领教师尝试从活动材料的选择、呈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系列化的专题研讨活动

1.核心话题专项研讨。

理性的思考是帮助教师提升经验和能力的一种重要且必要的方法。我们围绕研究专题将问题细化、具体化, 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核心话题: (1) 如何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即, 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哪些不同的功能?这些材料在活动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价值? (2) 材料在活动中如何呈现?即, 怎样的呈现时机、呈现方式、教师的指导才是适宜而有效的?

我们请教师根据核心话题搜寻相关的教育理论, 并结合上次观摩活动的实况, 理论联系实际, 整理出自己关于这一话题的初步经验。然后组织教师反思碰撞, 达成共识, 提出新的问题。

2.教学活动观摩与研讨。

教学活动观摩以其现场性、直观性等特点, 成为教研组教师们最喜欢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在前期经验思考与整理的基础上, 我们开展了系列化的动物类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小班的认识小金鱼和可爱的小鸭子、认识小乌龟;中班的认识公鸡和母鸡、认识熊猫;大班的认识牛、认识蚕宝宝的一生、认识蜂。

教研组中不同园所背景、不同层次的教师们轮流出现场。在每一次观摩之后, 我们组织教师围绕两个核心话题进行活动评析与研讨, 教研组长在每次研讨的最后, 对组员们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提升, 总结一些有益的经验。

3.教学活动二次实践与经验分享。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本园和本人的实际情况, 从前期观摩的教学活动中选择一个活动作为案例原型, 在前期观摩、研讨的基础上, 围绕核心话题, 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实施教学、进行反思, 把有益的经验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内化了的经验。在自主实践的基础上, 我们在研究后期进行了一次经验分享会, 围绕专题内容,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进行了交流, 并帮助同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团队互助式的学习、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专题内容的认识、理解。

在系列化的专题研讨活动之后, 我们就“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设计”这一专题, 对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了梳理, 总结出部分研究经验。

1.材料应具有多样性。

(1) 实物材料。实物材料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感官多通道参与感知, 获得更多的对探究对象的直接经验。在选择动物类材料时应注意选择体积便于观察的、安全的、相对稳定的对象。例如, 在大班“蚕宝宝的一生”活动中, 如果选择一龄、二龄的蚕作为观察对象显然太小, 不便于幼儿细致观察, 而结茧化蛹时又无法观察到其内部特征, 因此, 选择三龄到四龄阶段的蚕进行观察就比较适宜。

(2) 图片材料。图片材料可以将探究对象的实物进行放大化、静态化、多样化等, 可以满足活动目标、幼儿观察的不同需要, 在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放大的图片凸显实物的细节特征, 能帮助幼儿观察到事物内部的、隐藏的部分特征, 获得更加丰富的、正确的科学经验。例如, 前面的“认识鲫鱼”活动中, 如果教师用PPT打出了一片完整鱼鳞的放大图片, 那就自然避免了“鱼鳞是半圆形”的错误经验的形成。

●静态的图片用于总结, 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 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经验。如果在前面的“认识鲫鱼”活动中, 出示一张放大的、静态的鲫鱼图片用于总结,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样的图片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观察对象的多样性, 并满足幼儿个别化观察的需要。比如, 在“认识牛”的活动中, 教师提供了各种牛的图片, 请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交流其不同的特征, 帮助幼儿在了解牛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牛的基本特征。

(3) 声音材料。这一材料较多地运用于活动开始阶段, 让幼儿通过叫声辨听将要观察的对象, 能够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有效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4) 多媒体动态材料。录像等动态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观察到活动现场不能够观察到的现象, 如可以将小鸡的孵化过程、蜜蜂采蜜酿蜜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2.材料应具有指向性。

(1) 材料应体现探究的价值, 与探究目标紧密联系, 同时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比如, 在中班“认识母鸡和公鸡”活动中, 教师提供了大量公鸡的“艺术照片”, 图片过于突出表现公鸡的特殊品种和美感, 而忽略了公鸡基本特征的表现, 幼儿在活动中无法获得应有的经验, 只能满足于互相欣赏公鸡的奇特长相和造型。

(2) 材料体现着教师的隐性指导, 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避免让幼儿获得其他与活动目标无关的、过多的经验。例如, 小班“可爱的小鸭子”活动中, 教师在给鸭子喂食环节中, 提供了生米粒、熟饭粒、青菜等5种食物, 请幼儿喂食, 并发现哪些是小鸭子爱吃的食物, 结果显示, 众多的食物混杂在了一起, 干扰了幼儿观察, 导致了“小鸭子什么都吃”的错误经验的形成。

(3) 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种类、数量、体积等。比如, 在小班“认识小乌龟”活动中, 试想, 如果全体幼儿集中观察一只乌龟会是什么结果?而每组2只~3只小乌龟, 既能让幼儿对观察对象进行近距离的观察、接触, 又能避免过多的小乌龟放在一起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3.材料应具有层次性。

(1) 材料设计要符合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需要, 要有挑战性。例如, 小班“认识金鱼”活动, 教师只提供了金鱼, 而没有提供其他种类的鱼, 但是金鱼的品种有所不同, 在颜色、外形上有所变化, 这样, 探究线索比较单一, 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而中班“认识鲫鱼和昂刺鱼”活动中, 如果是只对鲫鱼进行探究, 显然不够挑战性, 教师提供了两种不同种类的鱼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增加挑战性的同时也帮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鱼”的概念。

(2) 材料的设计应满足幼儿个体的需要。在活动中, 幼儿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 材料的设计要注意满足幼儿集体探究和个体探究的不同需要。比如:大班“认识蜂”活动中,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一只蜂的图片, 引导幼儿通过集体观察了解蜂的基本结构特征, 在此基础上再提供多样化的蜂类图片, 让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比较观察, 最后总结出蜂的基本特征。

(3) 材料的设计应具有层递性。以大班“认识蜂”活动为例, 教师分层提供材料进行引导:第一层材料, 教师出示一张一只胡蜂的图片, 引导幼儿初步观察蜂的基本结构和外部特征。第二层材料, 教师出示蜂的细节放大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蜂的头、腿等细节部分, 丰富幼儿的观察经验。第三层材料, 教师出示胡蜂、熊蜂、细腰蜂等各种蜂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交流, 了解蜂的多样性, 并探索其共同的外部特征。第四层材料, 教师通过录像的方式呈现蜜蜂采花粉、酿蜜的过程以及蜂巢及蜂的工作状况等, 进一步拓展幼儿相关的经验。

4.材料应具有互动性。

(1) 给幼儿足够的和材料进行互动的时间。教师应注意保障幼儿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与探究对象、材料进行互动, 建构相关的经验。活动开始阶段探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幼儿对新鲜材料对象的好奇心, 激发初步的活动兴趣, 同时观察探究对象和材料, 获得最初步的印象。活动中段的探究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对探究材料对象进行系统的、有序的、细致的互动, 获得关于探究对象丰富的、完整的、内部的相关经验。活动后段的探究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关于探究对象的其他相关的经验。

(2) 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感知材料。教师应尽量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活动, 如看、摸、听、闻、尝等, 在与材料对象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全面的观察信息和经验。

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第9篇

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上周听了主任的科研报告会后,受益匪浅。原来一直认为搞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事,我们普通教师怎么会搞科研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教学研究就在我们平时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科研就在我们身边。回来后,我和梁校长、王校长、张主任共同讨论、研究,确定了“四个坚持”和“三个创新”的教研思路和方向。现汇报如下:

四个坚持

一、坚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我校不放过任何一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无论是教材培训,班主任培训,还是各学科教学研究培训,我校总会尽可能多的派出有关教师参加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的提高。

2、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著作,写一本理论笔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体会。为满足教师阅读的需要,本学期我校购进几百本不同的教育专著,现已人手一本开展阅读。计划学期结束时至少读完一本,然后再借阅或交换阅读。现在部分教师接近读完,上次检查时许多教师已写了一本的理论笔记。这样长期坚持,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肯定有大幅度的提高。

3、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从本学期开始,我校根据教师的年龄特点分别进行校本培训。中老年教师由张玉春校长教学钢笔字的书写,青年教师由庞明梅老师教学课件制作。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第三节后分别在阶梯教室和电子备课室集体学习1小时。教师们学的很认真,学课件制作的青年教师经常是下课时间到了,还问这问那不愿意离开,练习钢笔字的教师每次学习后都按笔法认真的

做一次作业交张玉春校长批阅。在校本培训方面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坚持教学常规的检查,促进教学工作稳步进行。

1、我校教导处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听课记录、教学随笔及理论笔记每月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查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反馈给本人,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2、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会,了解教学进度、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工作态度等,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工作。

三、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培养新教师的成长

继续实施“青蓝工程”,让新教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师徒结对”,每位新教师配备─位富有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师傅,使新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每一位新上岗的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担任师傅的教师要随堂开放,以便新教师听课,并且每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要切实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督促新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

四、坚持推行“说”“授” “评”“感”教研活动一条龙的模式。

继续推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说、授、评、感”一条龙的教研活动模式。争取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说”,是指说课。说课是指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让授课者面对听课教师,根据教学理论,说教材、说活动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板书设计。说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说出怎样教,而且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就使教研活动的效果落到实处。

“授”,是指上课。说课的“质量”如何,关键还必须由上课来印证。听课教师通过观摩真刀实枪的“上课”,可直

接获得教学方面的感性知识,学习授课者精湛的教学技艺。

“评”,是指评课。说课、授课之后,听课者对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既是传授经验,又是点拔引导,可以澄清教师头脑中的模糊观念,使教师成长更快,提高更大。

“感”,即感悟。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结合观摩活动,授课者要写出教后感;二是听课者要写听后感,写出通过这次观摩活动,自己学到了什么、明确了什么、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以后如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等。写好后,在教研组活动时交流。

“说、授、评、感”一条龙的教研活动模式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教研模式。授课教师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学反思,听课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评议,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所有参与者都能从感性到理性上真正有所收益,能深入细致地开展教研

活动、迅速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三个创新

1、教学和管理创新。闭门造车难有突破,我校计划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搞创新和突破。

2、校本课程创新。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重中之重,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动脑筋下气力,努力开发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

3、课外阅读创新。多读书,读好书能开阔学生视野,结合我县“读书富脑”工程,我们打算在古诗文经典诵读的同时穿插进小学生必读书目方面搞点儿实验和研究。

上一篇:申论真题及答案下载下一篇:知法守法用法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