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目标的议论文

2024-05-22

与目标的议论文(精选8篇)

与目标的议论文 第1篇

在浩翰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将葬身海底;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将暴尸荒野;在无边的探索中寻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将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抱憾终生。

同样是登山,为什么有的人已到达高山之巅,而有的人仍在山腰徘徊?同样是心怀宏志,为什么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却一败涂地?是他们愚笨懒惰吗?不,失败者中不乏聪颖勤奋之人,他们之所以失败,是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对现实又估计不足。

有些人,整日忙忙碌碌,而他却可能在与成功背道而驰;也有些人,终日用功不辍,而他却可能在原地画圈,最终将累倒在自己画下的圈中。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制定的目标越高,他越容易获得成功。虽然这话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显然,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每一位成功者的成功之道。这条路毕升找到了,于是在他人还在苦苦寻求之时,他却为人类揭开了文明的一页;这条路门捷列夫找到了,于是在世人还在为元素周期绞尽脑汁之时,他却为人类揭示宇宙之谜燃起了新的希望。探索如同步入一座森林,而成功就如同森林中的宝藏,选择那条正确的道路,可能使你拥有一切,反之却可能使你虽入宝山,却空手而回。有的人常叹息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为什么会这样呢?“心比天高”是他的人生目标,“命比纸薄”是他的残酷现实,他不想改变现状去拼搏便想坐享其成,难道天上会掉下馅饼?

目标与现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随着现状的改变人生的目标也跟着变化甚至转向。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张铁林当初的目标是做一个人民喜爱的电影艺术家,为文艺事业奋斗终身;但随着名气的飚升,他似乎更专注与或者说转移到另外一个经济指标的翻番上——由当初为儿子留下十万到一百万再到一千万。尽管他仍然是我们喜爱的明星,但其形象已在我们心中大打折扣。他的目标转向或者说双目标并驾齐驱我们不应该指责,但我觉得这种目标随着现实的改变而变化不值得提倡。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应该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与祖国的兴衰给合起来,作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的人生才有价值。

做人之道如此,治国之法也如此。我国有过惨痛的教训,在大跃进、文化革命中不顾实际的浮夸风高指标把国家拖到绝境;而日本和新加坡却结合国情实施一系列治国方略,短短几十年就把我们远远的抛在后面。治国之法有异同,然而所有成功之法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定好一个适当的目标,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找一条正确的路,它将使你省去徒劳的跋涉;找一条正确的路,它将使你不必迂回在荆棘丛中;找一条正确的路,它将使你站在成功的顶峰。当你走一段路时,为何不回头望望,你走的路是否弯弯曲曲,你走的路是否一直指向那成功的顶峰。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又脚踏实地义无返顾的走下去,于是水手可以到达彼岸,旅者可以觅到绿洲,探索者可以一直走向成功的明天.

与目标的议论文 第2篇

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现代林业建设的给力氛围。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的林业,是生态经济双赢的林业,是服务于全社会的高品位林业,是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林业,需要全社会给力。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典型引路,营造发展现代林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现代林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林业的理念,增强现代林业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现代林业建设实践。

二是各级领导的认识与重视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关键。各级党政领导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理念,现代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依据当地实际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及政策要求,科学制定现代林业发展规划,并坚持长期执行下去。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气魄、有力度、大手笔,全方位推进,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两手抓,构建高质量、高品位现代林业,在绿化山西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把政绩丰碑建立在祖国大地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三是把现代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有力抓手,强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与生态县建设目标高度一致,用现代林业的理念、思路、技术和方法去指导生态县建设,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理念更先进,方法更科学,生态县建设档次和目标也会更高,成效也会更好。把现代林业建设作为有力的抓入,高起点、高水平、全方位推进生态县建设,使生态县建设可以更加贴近百姓,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服务于全社会的宗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四是现代林业建设要坚持科学营林模式化、区域治理规模化、体系建设系统化方略,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现代林业要按照构建“三大体系”的总要求,按山系、按流域、按区域实施规模化治理。针对丘陵、山区、平川、道路、河流、村庄、厂矿、机关、学校和庭院等不同绿化类型和特点,科学制定绿化模式。有些类型突出生态功能,但要注重生态公益林经济化;有些类型突出林业产业功能,但要注重经济林生态化;有些类型突出景观生态文化功能,但也要兼顾经济产出。努力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高化、景观效益最佳化。比如,干线通道绿化通过科学配置模式,第一排栽植一行景观价值比较高的树种,然后栽植2~5行高大防护林树种,里面栽植10~20行干果经济树,使通道绿化在达到最佳的生态防护和景观效果的同时,使当地老百姓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只要模式科学,配置得当,是完全可以取得生态、景观、经济多重效益同时兼的效果;再比如,庭院经济也大有潜力可挖,根据庭院大小,科学设计和选择最佳树种,让居民们长期在自家庭院内就可以直接享受花、果、景生态文明成果。即使庭院较小,也可以栽一株香椿、栽一株杏树、栽一株枣树、栽一株葡萄、栽一株月季花,这个小庭院就会花香宜人、果实压枝、充满生机,给人以无穷的享受。

与目标的议论文 第3篇

1 三维教学目标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在一致性

1.1 三维教学目标各个维度的相互作用

知识与技能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石,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都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 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 是在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表现在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 三者交融互进,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统一指向人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地位。

1.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教学目标理论的具体体现

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 确定的指导各级、各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1]。在特定的教育学段, 学校体育课程试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 以及在体育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指标等方面, 在其主动发展过程中试图达到国家所期待的水准[2]。

运动技能目标则是知识与技能的具体体现, 是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运动参与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是学生通过参与, 体验运动的过程, 在过程中完成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和行为的培养, 属于第二维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而心里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 三维教学目标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在一致性,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教学目标理论的具体体现。

2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实践过程出现的问题

目前, 高校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不是很理想, 尤其学生的有关非认知因素的目标达成情况很不乐观[3], 根据魏鑫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现状调查研究》一文, 运动参与目标中,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一核心目标完成率仅有42.6%;运动技能目标核心目标熟练两项以上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标率为61.3%, 仅仅合格;身体健康目标完成情况通过学生体质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达标率仅为40.3%;虽然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完成情况在60%以上, 但从体育学科来说, 作为核心的几项都在合格线以下。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标率不容乐观, 特别是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这些核心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标率不到50%, 可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出现了问题, 或者指标选择不科学造成了统计方面的偏差。

3 高校体育教学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3.1 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必须遵循运动人体科学的客观规律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心理机制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和核心, 围绕这个核心所形成的专业知识是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同时运动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是实现技能目标的指导工具。

3.2 开发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是始于动作技术的学习。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体验、内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模式进行技术动作教学时, 使学生的身体肌肉和心理得到反复的刺激, 使其感知动作技术的概念及要领, 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动作的重要性和运动价值, 并能在判断在环境和背景下用什么方法达到熟练运用动作技术目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达到实现认知学习领域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施加各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掌握运动技术, 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 培养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 促使学生体会在相互合作、团结互助。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3.3 选取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选取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采用不同层次、有效、全面、合理科学的指标才能全面的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4 结语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颁布十余年时间, 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三维教学目标理论出发, 能更全面更完善的诠释高校体育对教育客体的影响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在今后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更加深入的切合, 发掘内在的联系, 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做出更加合理的理论指导和评价。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1.

[2]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4.

[3]魏鑫.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技, 2014 (12) :192-193.

[4]李长志.对体育教学中促进“三维目标”达成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7) :143-144.

[5]黄煜熙.体育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措施[J].教学与管理, 2009 (7) :155-156.

与目标的议论文 第4篇

第一,从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层面来看,似乎不宜将议论文写作教学要求刻意拔高。一如潘新和教授所言,目前中学领域的议论文只是一种“教学文体”“过于繁杂的‘文体’显然不便于教学,‘教学文体’应运而生”。…尽管潘教授并不认为议论文这样的“教学文体”是一种合理的存在,仅仅是一种“伪文体”,因为,在现实文体写作中,“没有议论文,只有杂文、新闻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学术论文等”;对此,潘教授甚至尖锐地批判中学议论文作文教学,“其基本观念仍不可思议地停留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但必须要正视的事实是,像“议论文”这样的“伪文体”仍然是当前中学写作教学中的普遍存在,甚至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存在(比如福建、湖南、江西等省高考作文要求议论文写作重新回归),那么,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是潘教授“价值性:选题的机敏”“发现性:立论的超越”“说服性:说理的透彻”,还是高中课程标准“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

正是因为“教学文体”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应立足于“浅易”。换言之,我们一直强调的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和“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也许正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也应当可以作为中学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许比潘教授重构的议论文“新三要素”更具有实际意义。记得潘教授曾将写作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小学阶段属于‘放’,即写‘放胆文’:中学阶段可适当地‘收’,即写‘小心文’,但这种‘收’,要很小心,切勿伤了学生的言语天性和个性;大学阶段既要‘收’也要‘放’。“所谓‘小心文’,不是指一切都要小心,主要是指在学生自己所喜欢的文体规范上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指导,文体依然不限。……在立意、题材、语言上也可做适当的引导,但切不可限制太多,约束太多。”现在想来,是不是在“不可限制太多”“约束太多”之外,再加上一条“不可要求太高”呢?

第二,从中学议论文写作评价层面来看,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议论文评价显然不能唯“新三要素”是瞻。细读潘新和教授《“议论文三要素”的重构》一文,深谙议论文(其实是学术论文)写作之道的潘教授以身垂范,“机敏”“超越”“透彻”地完成了议论文“新三要素”的重构。我甚至认为,潘新和教授的议论文“新三要素”可以作为衡量一切议论文的评价准则。

但遗憾的是,我们面对的恰恰是潘教授批判的“伪文体”——作为教学文体的议论文。这种在特定的背景(中学写作教学领域)、特定的培养方式(流水线式生产)、特定的评价环境(批量化评价)下“存活”的文体,必须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论点、论据、论证”和“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等所谓停留于形式逻辑层面的东西,正是迎合了这一性征而大行其道。反观潘教授的“新三要素”,似乎在可操作性层面还待深入研究并使之成体系。

第三,目前高考写作评价体系已日趋成熟甚至定型,为更有利地甄别、区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高考作文考试的要求已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共有“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6个评价指标;“发展等级”则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4个评价维度。如此评价体系,的确不是“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三要素”或“价值性、发现性、说服性”议论文“新三要素”所能涵盖或替代得了的。

第四,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高考对“发展等级”中“深刻”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的基本共识是:考生若在“透过”“提示”或“启发”方面体现出超出同龄人的认知水平即可被认为是“深刻”。然而,“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并做出自己的总体上的判断。这是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高三学生的年纪都在18岁上下,如今又基本上被‘圈’在学校里,‘茅庐’还没有‘初出’,要他们发表人生的见解,分析事物的‘内里’和‘外在’,委实是难为他们了!说明白一点,这是‘赶鸭子上架’。特级教师苏盛葵也指出,“作文评分标准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见解新颖’是中学生很难做到的”。连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尚且被指难度较高,又遑论潘新和教授更具有挑战性的议论文“新三要素”?

正是因为“议论文”写作具有较高难度,因此一些学者比如北师大刘锡庆教授等甚至主张中学生少写议论文,“我主张中学生少做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去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第五,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相比议论文“三要素”的是否“重构”,也许以下亟待解决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其一,议论文体的规范性。当前,中学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文体不清。先是2D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改此前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为“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议论文”这一所谓的“教学文体”地位变得异常地奇怪起来:无论是课标还是全国考试大纲及各省市考试说明,议论文的称号已经被“取缔”,消失了踪影;可是,这两年部分省份的高考试卷中却又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在这里,“论述类文本”与“议论文”两个概念似乎被等同起来,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也认为:“论述类文本指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因为它主要采取议论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议论文。”可事实上这两个概念不可能等同,否则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导致议论文文体不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考作文中“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这一影响因素,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此不再赘述。

既然文体不清,就要纠“偏”,近年部分省市高考作文中明确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要求即为实例。可遗憾的是,在轰轰烈烈的纠“偏”浪潮中,理论纠结太多,具体的实践指导太缺乏——热烈的讨论后面,没有人为一线教师列举出集体认同的议论文范例,没有人为一线教师说清楚道明白怎样的文章才是规范的议论文,更没有人特别是专家、名师为一线教师写一篇下水议论文以身示范。何为规范的议论文,什么时候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二,议论语言的说理性。如果议论文这一教学文体尚有合法性,那么,传统意义上议论文对“以理服人,使人信服”的认同应当成立;“说理”,也必然成为议论文语言区别于其他文体语言的本质特征。我们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觉得议论的语言说理清楚得当、分析流畅透彻,从而感受到文章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反观当下的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以例证替代议论、以散文化的笔法遮掩分析说理的现象比比皆是。

议论语言的苍白乏力体现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低下。即便是2011年福建省高考唯一的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也被潘新和教授批评为“缺乏自我防御和免疫意识”“经不起推敲”,更何况“浅阅读”“网络阅读”环境下的议论文写作,岂不更是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考虑不全面、不愿意深入,逻辑混乱、说服力贫弱?于是,一些专家学者呼吁要在中学阶段开展必要的逻辑教育。可我们面对的现实却是:“在中学,在一些学科中曾有逻辑思维训练的成分,但却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被机械记忆的导向和无情的题海战术所淹没了;新课改对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出了要求,但部分教师自身逻辑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恰恰成为引导学生开展逻辑思维训练的障碍和瓶颈……”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议论语言尤其难掌握,一线教师更需要具体的实践指导和培训。

其三,议论写作的自主性。其实,这不仅是议论文写作的问题,更是当前中学阶段写作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愿意写”的问题。孟子认为齐宣王不行仁政的原因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写作文特别是写议论文,可谓既“不能”,又“不为”。原因之一当然是早已为人诟病的学习负担。“减负”的口号始终响彻耳际,可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的现实更在眼前。此外,萦绕中学作文教学的“假、大、空”,阴魂不散,让人腻烦;作文评价环节教师的鼓励性评价缺失及作文体系建设的不尽如人意等,让学生写作特别是应试作文写作的自主,性几乎丧失殆尽。

人与知识结合实现目标的论文 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源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组织中的核心资源,在组织的生存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围绕知识资源所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并积极应用到各行各业。本文主要探讨知识管理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高校教学为研究背景,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高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初步探讨。文章首先分析知识管理的产生背景,提出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探讨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得出有关知识管理的几个要点;再次,阐述高校教学中知识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最后就如何在高校教学中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管理;高校教学

21世纪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逐步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形态下,知识资源正逐渐代替物质资源成为核心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着知识资源作用的日益凸现,社会的各种管理活动也将重心转移到对知识资源的管理上来,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的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创新与增值,通过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一员,在应用和实施知识管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是知识资源生产,传播、创新、应用的集散地,也是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如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必将对高校教学改革和未来的生存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在开展知识管理活动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尚未成熟。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高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初步探讨。

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一词最初是由管理大师彼德·杜拉克(PeterDruck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知识管理的诞生虽已有二十多年,但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被社会各组织和学术界所关注有关知识管理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存在不同的界定,但总结各家学派的观点,还是能从其中找到共同点,比如说: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创新;知识管理关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等。本文在借鉴这些共同点的基础上,引用著名的安达信管理咨询公司(ArthurAn-derson)对知识管理的界定,安达信管理咨询公司通过比较通俗化的公式来表述什么是知识管理,如图一所示:

根据公式所表达的意思,知识管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人与知识充分结合以实现知识分享(共享)的管理过程,分享的深度、广度、速度越大,知识管理所成就的价值就越大。从以上公式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有关知识管理的几个要点:

(1)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公式中“P+K”并非人与知识的简单累加,而应强调人在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因为知识来自于人的思维,唯有人才能创造知识,任何组织都无法不藉由人而自行创造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的核心应是人,知识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2)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这一分类最初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提出的,也就是把人的知识分为能够表达出来且易于传播的那部分和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不易传播的部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较难实现的往往是对隐性知识的分享,因此,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知识管理应用过程中关注的重要内容。

(3)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公式中的“+”代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与知识的有效结合更多依赖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4)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中人对知识的有效分享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从而实现组织最终管理目标。知识的分享和创新是衡量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志。

2高校教学中知识管理的内容

结合上述知识管理的内涵,高校知识管理应指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学校各成员充分共享和创新知识的良好环境,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最终教学管理目标的过程。高校知识管理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活动是典型的知识的传播、获取、积累、共享、创新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应用知识管理能够较好的发挥出知识管理的效用和价值。高校教学中应用知识管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2.1个人知识管理

高校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学中知识管理的内容首当其冲应是个人知识管理,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需要时刻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更有效的指导学生。尤其是在高校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能独立思考,具有更高知识渴求的大学生,教师更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以达到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教与学是相互的,不仅教师个人需要进行知识管理,学生个人也需要进行知识管理。现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严重弊端—“填鸭式”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善于积极思考,未能将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在学生中开展知识管理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知识的不良现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组织知识管理

高校知识管理仅靠个人知识管理还难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还需要从宏观上加强学校组织知识管理。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成员需要学校组织为个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知识、管理知识的氛围,为教师和学生个体进行有效知识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学校组织知识管理应首先体现在学校领导及各级中层干部对知识管理的`认同与支持,领导层对学校的教学改革等政策方针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中层干部又较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具体情况,只有领导层和中层干部先具有强烈的知识管理意识和实施决心,才能真正激发基层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促进知识管理的成功。学校组织知识管理还应包括学校各部门知识资源的有效共享,如果各部门都各自为阵,形成知识孤岛或知识垄断,即使部门内部知识管理再强,也很难依靠个别部门来带动整个学校知识管理的发展。只有各部门有效沟通,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整体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此外,学校组织知识管理还应包括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知识管理。

2.3信息技术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实现了全球知识共享的格局。现在各高校都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经常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如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利用校园电子数据库搜索和获取知识资源等。学校各部门也都通过信息技术如电子教务系统来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除校园内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有效共享外,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管理是高校知识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有效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如何在高校教学中有效实施知识管理

3.1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在这里着重分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可参考执行。作为教师个人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l)树立知识管理意识。很多教师有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意识,但却缺乏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意识,从而导致自身在专业教学上一直停滞不前,未能有新的突破。教师应养成良好的知识管理习惯,对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有意识的记录、整理、加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知识体系,进而在教学教研中取得成就。

(2)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管理知识。教师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管理所获得的知识。如有些教师有写笔记的习惯,就可以通过笔记、日记的途径来管理所获得的知识;有些教师擅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通过网络或各种计算机软件来管理所获得的知识。

(3)善于与他人共享知识。获取知识过程的本身即是知识共享的结果。与人交流,不仅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自身知识管理目的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与同行、与家长和社会的交流,由此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解决好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2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校应构建学习型组织,为师生教学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学习知识、管理知识的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求学校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严重阻碍高校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和畅通,容易扼杀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扁平化、网络化组织结构能够提高学校成员对知识的反应和决策速度,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因此学校应坚持撤消一切形式化的组织,减少中层管理阶层,使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其次是树立共同愿景。学校组织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师生勾画出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使命有效结合,调动师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样师生才能从内心接受并积极参与知识管理的活动。最后学校应为师生知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为促进知识管理建设发展,学校应采取具体措施来满足师生知识管理的需求。如为教师提供定期的业务培训与进修机会,不定期的开展教研室、系部内外的教学思想交流会,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或专家进行讲座交流等;师生之间可通过建立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交流,为学生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学习沙龙、头脑风暴等形式的校园活动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师生获取新的知识,促成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3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说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围绕知识管理所开展的技术很多,如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搜索引擎技术、文档管理技术等。这些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帮助组织扩大知识采集范围、提高知识采集速度、降低知识采集成本,高效可靠地存储和积累知识,为知识传播和共享开创简单快捷的通道,扩大知识共享的范围,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学校在对知识进行采集、交流、共享、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软、硬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信息技术,避免盲目选择错误和不适当的技术,认为越昂贵的软件与硬件就越能解决问题;避免对技术产生过度依赖,视技术为唯一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只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技术能否真正发挥效用,关键还是要看人对技术的有效驾驭.因此,学校在开展知识管理技术时还是要回到“以人为本”,为师生知识管理提供服务的轨道上来。

4结束语

与目标的议论文 第6篇

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

一、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影响

(一)会计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在研究会计职能与魇净峒票局适保不能仅仅把“会计”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或仅仅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工作来对待,而应当从总体上对它加以考察。

1.核算工具(核算职能)

古代数学家正是从记账、算账、报 账、用账与服务相结合的角度,做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一结论。这一定义仅仅表现了簿记的核算职能,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未涉及到会计的监督职能。

2.管理工具(管理或监督职能)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复式簿记的应用逐渐成长,导致人类的会计思想与理论由“核算工具论”转变为“管理工具论”。

3.技术与信息系统工具(技术与信息系统职能)

二十世纪初,簿记时代进入会计时代。信息化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无论会计环境发生着多么大的变化,会计都始终被看作是纯粹服务性的工作,至始至终处在作为“工具”存在这个社会之上。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目标的特点与会计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会计目标按层次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目标是提供信息。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会计,其基本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而具体会计目标则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单式簿记时代的会计目标是要为政府与民间商业及手工业核算收支,满足它们对各自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信息需求,决定了会计具有核算的职能。到了复式簿记发展阶段,其目标是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和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此时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机器大工业时代,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历史时期具体会计目标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看出,在会计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会计的反映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职能也得到了加强。

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后,所有制成分、企业制度、会计模式以及人力资源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目标也具有了自己的特点:(1)政府的双重角色导致了会计目标以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为主导方向;(2)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采取政府集中管理型的会计管理体制;(3)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通过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之外的手段和方法,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和成熟之后,会计目标才具有追求全面质量的基础,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发挥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上述可见,处于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会计,具有不同的具体会计目标。结合我国当前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多种计量模式的并存,对财务会计目标构建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当前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以受 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

二、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关系

会计职能作为会计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它的内涵是会计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与会计职能相比,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是会计应提供什么样信息才能满足有关各程度上呈现出变化性的特点,而会计职能则是相对稳定、单一的东西。由此可见,二者最根本区别在于会计目标是人们的主观要求,而会计职能则是一种客观存在。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作为会计运行的定向机制,会计目标是会计准则产生的依据,是评价、修改会计准则的标准,它实质上是会计职能在一定条件的具体化,而会计职能则是会计目标的约束机制。

三、对我国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探讨的几点建议

(一)对会计职能探讨的建议

1.首先要明确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的职能(与管理会计的职能区别开来),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它在会计作为事物或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时就已经存在了,并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不应随意扩大其职能。

2.要把会计的本质与会计职能紧密联系起来。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的研究与对会计本质的魇疽踩〉昧嗣飨缘慕展。在通过对会计所下定义魇净峒票局实耐时,又相关联地强调了会计职能。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集中表现,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会计的本质也体现在会计的职能中。

3.既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会计的职能,又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会计职能也会发展变化,但就一定阶段而言,它还是相对稳定的。我们要注意实事求是,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的职能应分别研究,科学地加以界定。

(二)对会计目标探讨的建议

1.首先要明确这里的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的目标。尽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涉及到了目标问题,将我国会计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 状况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但目标没有那么简单,要区别内部和外部。我国的 《企业会计准则》是财务会计准则,是针对对外财务 报告所做的统一规范。而现行的准则,把对企业内部的要求也包括进去了,必然与财务报表产生部分脱节。财务报告并不能有效地对多类使用者同时负责,而应有所侧重和取舍。

2.密切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研究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前,西方各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都立足于决策有用学派,事实上,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有其生存的客观经济环境。我国要沿用有用观或受托责任观深入研究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便指导会记事业的长期发展。

3.要在明确会计职能的前提下研究会计目标,应以“管理活动论”作为理论依据。会计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会计职能的范围内,依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提出的标准,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因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要求我国有关部门加快会计改革的步伐,切实解决好当前历史信息的滞后性与信息需求超前性的矛盾,转变会计目标,作好迎接国际力量挑战的准备。

与目标的议论文 第7篇

摘 要:以中山周边企事单位和秘书人员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商务文秘岗位和职业能力调查及工作任务分析可以确定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具体建议有: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设置以够用实用为主;减少理论性过强过难课程,加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强化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增加企业管理课程;适度增加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关键词:商务文秘;工作过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山地处珠三角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周边地区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大量合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迅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公司制最基本人员的秘书逐渐成为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职位之一。根据中山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山将实施“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形势下,秘书需求更加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综观中山周边地区各大中专院校存在培养方向单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方向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混乱随意的情况。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就业质量不高。笔者通过调研探讨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构建。

一、调研基本思路和调研方式

以职业活动和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采用文献参考、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当面访谈。针对中山下辖6区18个镇的企事业进行调研,有格兰仕、长虹电器、TCL(空调器)、诺尔达铜管、高泰电器、广兴纺织印染公司、协诚金属制品公司、骏诚人才公司、腾龙塑胶制品公司、国贸酒店、先行广告制品等多家不同规模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向企业领导、部门经理、部门秘书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同层次人员发放《秘书应具备的能力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研了解秘书岗位、工作任务、秘书能力素质要求;以《中山国际人才网》、《智海人才网》、《中山人才网》等网站及人才市场招聘信息为文献信息来源,关注市场对秘书职业需求动态,了解市场对秘书工作岗位要求新方向;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访谈和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了解秘书岗位组成,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课程开设实用情况、秘书能力培养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8张,回收有效问卷289张,电话访谈75人次,面话访谈46次。网络调查30次。网络查询78次。

二、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调查是对专业职业类和岗位群的调查,分析职业组成情况和主要职业岗位组成及对岗位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组织规模性质不同,就业岗位也不相同。在中山秘书就业岗位主要有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主要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各类制造业,此类企业部门众多,人员庞大,岗位群体可分为三大类:管理者、行政服务人员、操作工人。秘书属于行政服务人员。这类企业秘书岗位较复杂,主要有前台、办公室文员、人事行政总务后勤部门文员以及分布在生产部、业务部、采购部、技术部、企划部等各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及各类助理专员。主要从事辅助性办公室常规工作、行政人事工作、文书文件处理工作及企业日常管理事务。

服务型企业有商贸、旅店饮食、物流仓储、广告媒体、会展服务、旅游咨询等企业。此类企业规模不大,部门较少,人员相对较少。岗位群体包括管理者、业务人员、行政服务人员。岗位主要为前台秘书、部门经理助理、接待客服专员、资料文员等,岗位类别较单一。综上所述秘书岗位主要有文员助理、专员、专业秘书三大类。

三、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文秘专业岗位组成及工作任务分析表如下。

四、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从上面调查结果看:中山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分工不是太细,往往集秘书工作、行政人事管理、生产后勤质量管理、宣传活动管理、数据统计、法律事务、营销财务多种工作于一身,秘书除了须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与秘书工作相关联的知识技能。大型民营企业秘书多数在不同部门从事秘书工作中部分专职工作。由此可见综合秘书和专门秘书是中山民营企业秘书需求的`主要类型。针对秘书具备能力调查得出的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秘书岗位对人才能力多元化或多面手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培养方向过窄,大大制约了秘书人才培养。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具备良好文秘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好人际交往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社会团体从事办公事务、接待、文档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文书撰写、行政人事后勤管理、数据管理、生产质量管理、公关商务宣传活动管理等工作的文员助理、专员秘书等中高级文秘专业技能人才。

五、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新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课程与工作关联性、实践性课程开设等问题调查,了解到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课过多,过分强调理论课程,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部分专业类课程难度大实用性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设计编排不能体现工作过程。课程设置滞后实际需要,和就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课程设置未结合当地产业背景,企业管理课程及办公软件应用课程过少。建议以工作岗位分类及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将课程设置调整为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六、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第一,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设置以够用实用为主。删除文化基础课,开设人际沟通、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与函电、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视指导、团队合作、统计方法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也可开设插花、茶艺、品酒、交际舞、音乐欣赏、形体、职业形象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人文素养课程。第二,减少理论性过强过难课程,加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文档管理、会议事务、商务礼仪、综合事务、接待事务等课程可提取校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案例为教学资源素材,以一体化课程形式授课。安排学生参与校内活动组织策划,以礼仪队和学校管理机构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技能节专业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开展;也可走出校园定期组织参观,协助企业整理文档或承办企业活动;举办企业专家讲座、邀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校企合办校中公司等形式活化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学习。第三,强化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增加企业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人事后勤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跟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客服管理、数据管理、企业活动管理、商务管理课程。第四,适度增加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一是加大与秘书工作相关办公软件课程比重。秘书工作与计算机操作密切相关,适度增加EXCEL在行政人事生产管理中的应用、Office高级应用、Powerpoint文档演示应用、CAD图文管理应用、Photoshop企业宣传应用、网站建设应用、网络办公等计算机软件高级应用课程,同时增加上机课,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企业管理软件课程学习。秘书工作涉及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使用,如OA办公系统、ERP、SAP企业管理软件,这类课程可增进学生对企业运行管理的了解,训练学生使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三是适当增加行业背景课程。调查得知80%以上公司都要求秘书最好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知识,可增加中山当地特色经济和五大支柱行业知识背景课程,当地经济发展概况和当地人文地理等综合性课程四是职业拓展能力包括会计管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分析策划宣传营销能力、法律事务处理、电子商务管理等能力。课程设置要有所体现。可开设会计出纳实务、企业法律、企业文化宣传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适量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喜军,刘小年.谈基于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文秘专业岗位能力定位[J].高教论坛,2012,(2)

论财务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关系 第8篇

(一)股东至上模式

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集合体。传统的经济分析一般把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区分为三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在传统工业经济形态下,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而言,资本(指传统的财务资本)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有稀缺性的。资本的这种特征让我们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织起来的联合体,资本所有者投资设立企业,投入的资本转化为专用性资产,如设备、厂房等。由于这些资产的专用性与可抵押性,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由这些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承担,相应的,企业“剩余”应按“股东主权”的逻辑分配,所以出资人即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他们认为有效率的公司治理应采取“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

在“股东至上”模式下,股东大会是公司治理的最高权力机构,治理的权力来源是基于股东是企业资本的出资者。股东按其出资股份的数量享有相应治理权利。公司经理(经营者)是公司治理的对象,经理是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者,作为公司董事会聘任的代理人,具体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服务于股东,服务于公司。

(二)共同治理模式

在现实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当股东所拥有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时,公司治理模式就会发生变化。

第一,由于股权的分散化,股东所拥有的剩余权利由董事会代理。在英美等国家,董事会和经营者的作用没有明显区分已经成为事实。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要给予经营者剩余权利以示激励,使之采取符合所有者利益的行动。因为出资者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以经营者与其利益一致或者对于经营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能够掌握充分的信息为前提。在经营者的利益取向与出资人的利益取向不一致和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要完全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是不现实的,因而给予经营者相应的权利以激励并让他承担一定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的最稀缺资源再也不是财务资本,而是知识。知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是对它最高的评价。知识在经济发展中重要程度的提高,必然使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知识的人在企业权利关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至此,知识作为一种资本形态———人力资本应运而生。人力资本作为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括,通常被企业中的两类人所拥有:一类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经营者。因为在现实中,财务资本的所有者往往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并且“术业有专攻”,他们也不可能对企业的核心生产技术精通,而这些核心技术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人力资本的载体———技术人员、经营者凭借对专门知识的拥有事实,成为企业所有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样的决策权力。

第三,股东并不是唯一的风险承担者,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其他参与者与股票资产处于相同甚至更难转移的风险之中。股东只是承担有限责任,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当股东对公司的业绩不满时,他们拥有比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多的退出选择。现代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经营者不但在事实上承担一定的风险并且其经营结果越来越取决于经营者人力资本的存量与增量。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脱离企业,其价值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经营者既然在事实上承担了一定的风险,那么他们必然要求有能够分享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应的收益的权利,从而在理论上得出经营者具有对企业剩余要求的权利。

第四,团队生产的生产力取决于生产成员的积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生产会比个体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如何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以产生更高的生产力一直是投资者与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在现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监督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给予员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或者给予监督成本较高的员工以股权激励,将有助于发挥团队生产力。这样,企业中的员工由于拥有了一定的剩余权利而进入了企业的治理结构。

第五,除直接融资外,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间接融资,从维护资金安全和收益出发,金融机构需要拥有一定的剩余控制权。尽管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出让的是资金的使用权,但由于现代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使负债率大大提高,并且在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他们实际上与股东共同承担着财务风险。金融机构要保持其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收益稳定,就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对影响其资金安全和收益的企业决策有相当的发言权。而企业为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融资渠道的畅通,开始考虑将金融机构也纳入企业的治理结构体系中。

第六,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政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从而使政府在事实上拥有了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综上所述,“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已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企业的生命力不是来自股东,而是来自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这就要求一项制度安排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也就是说,公司治理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强调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实行共同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通过企业内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通过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并达到产权主体统一于企业价值的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随着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暴露出日益严重的弊端:股东至上虽然满足了股东的短期利益追求,但损害了与公司有着长期利益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容易导致恶性接管。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一股公司之间“恶意收购”的浪潮,恶意收购者高价购买被收购对象公司的股票,然后重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改革公司经营方针,并解雇大量工人。由于收购公司的股东可以高价将股票卖给收购者,他们往往同意恶意收购者的计划,在股东至上的逻辑下,经理必须且仅仅对股东财富最大化负责,那么经理就有义务接受恶意收购。这种股东接受恶意收购的短期行为,往往是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相违背的,并以其他利益主体福利损失为代价。在这一背景下,从80年代末开始,美国许多州掀起了修改公司法的浪潮,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公司法的这一重大变革,突破了似乎天经地义的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董事会和管理者应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新观念。

“共同治理”模式是对“股东至上”模式的修正,修正的重点是如何实现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共同治理”模式既重视股东权利的保护,又特别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与治理要求,具体表现在:

(1)股东权利受保护与平等待遇。股东权利保护主要包括:(1)股东基本权利保护。如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选举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等。(2)股东有权参与并充分了解公司重大变化的决定。(3)股东应有机会有效参与股东大会并投票、了解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包括投票程序等。(4)如果资本结构使某些股东获得的控制权与他们的资产所有权不成比例,应予以披露。股东受到平等待遇是指公司治理框架应该确保所有股东,包括中小股东和国外股东受到平等待遇。如果他们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该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

(2)员工可以参与董事会的共同决定。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了员工参与公司决策的原则。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员工与股东共同决定的制度安排,是实行企业经营民主,改善劳资关系,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提高公司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举措。

(3)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保护与参与治理。公司治理应该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在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公司的最终成功体现了集体的力量,体现了各类资源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公司治理一方面要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得到保护,另一方面确保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

通过比较,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共同治理替代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历史趋势,我们在确定公司治理目标和财务目标时就应遵循这种逻辑。

二、共同治理模式下的目标选择

公司治理目标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根本目的,治理目标的确立,使整个管理体系赖以构建的基石和得以展开的起点,也是企业经营决策赖以为据的基准。公司治理目标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治理的效果并引导公司经营行为,因而确立一个合理的治理目标是进行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务。

(一)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目标

在“共同治理”模式的指导下,公司治理目标不应只考虑到股东,而应定位于整个企业,应将其目标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符合公司各方的利益要求。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公司各要素所有者(即资本、管理、技术、劳动力)的共通努力,把蛋糕做大,各方才有可能增加自己的那一份。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对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对投资人来说,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在完税后净利润趋向最大化,有能力以现金或股票形式分派股利,这样也就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了投资人的利益。第二,对债权人来说,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和现金的流入,企业偿债能力提高,能够及时足额地完成对债权人的清偿,从而取得债权人对企业的进一步信任,成为企业可靠、稳定的资金供应者。第三,对国家而言,企业拥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各种税金都会及时足额缴纳,为国家税收做出贡献。第四,对企业内部职工而言,企业实现了价值最大化,在其主动权范围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工资和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职工的认同感,增加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共同治理模式下的财务目标

正确的目标是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企业的财务目标对企业财务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意义。财务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与综合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企业的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最高准则,它指明了企业财务活动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方式,也是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明确财务目标的内涵,切实推进财务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公司赖以运行的经济环境的一个最直接部分,治理结构提供了实现公司目标和监督运营的手段。而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是体现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式,也是规范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因此其目标的确定要受到公司治理的限制和影响。只有确定与公司治理相一致的财务目标,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公司目标。如果看不到公司治理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调整公司财务目标,财务运行机制就不能合理,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公司治理逻辑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运行驱动的财务目标也要相应变化。深刻理解公司治理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进而科学确定财务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共同治理”与“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仅仅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相关理论和大量事实证明,企业并不是所有者的企业,而是所有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将各种资源投入企业,通过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有关,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置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于不顾。在共同治理模式下,财务目标就是要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在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的情况下,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即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一定义意味着,企业价值是企业在其未来经营期间内所获得现金流量的函数。简言之,未来经营期间内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除了现金流量以外,影响企业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折现率。这一折现率的高低,取决于各收益索偿权持有人因投资企业而提出的报酬率要求,如股权资本要求报酬率、债权资本要求报酬率。进一步折现率的高低是取决于企业投资决策所承担风险的大小。企业投资风险越大,折现率越高。

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与由“股东至上”模式决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相比,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不确定因素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强调了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并且由于它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因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协调股东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心本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不断加强与债权人之间的联系,凡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履行“社会公民”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多做贡献。

总之,决定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追求的利益主体是整个企业,利益指向是整个企业价值,并且由于企业是多元化利益的结合体,从而能使企业的理财从维护企业利益出发,合理而充分地兼顾不同利益主体即企业各种财务关系者的财务利益要求。尤其是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日益重要以及企业角色日趋社会化的今天,确定企业财务目标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能使股东在追求自己财富最大化的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而且也促使股东在对企业进行决策时,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且,从理论上讲,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都可以折中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借此来实现他们的最终目的。所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比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更为科学。

三、财务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不论是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下,还是在“共同治理”模式下,公司治理目标与财务目标是一致的。由“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决定的公司治理目标与财务目标都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由“共同治理”模式决定的公司治理目标与财务目标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并非是偶然现象,随着公司治理模式由“股东至上”向“共同治理”转变,公司治理的思路变了,在新的思路的指导下,公司治理目标当然也要变。正确的公司治理目标的制定是公司治理得以朝着预期发展的保证。而财务目标是随着公司治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同一种公司治理思路的指导下,一定会得出与公司治理目标相一致的财务目标。只有当两者的目标相统一、相一致,才能更好的为实现公司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琦.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J].华东经济管理,2005(,5).

[2]刘淑红.知识经济时代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J].甘肃科技,2005(,4):189.

[3]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演进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41-142,176-179.

[4]曹玉贵.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与财务目标的选择[J].财会研究,2002(,10):21-22.

[5]Sanford M.Jacoby.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rospects For Convergence[J].Labor Law and Policy Journal,2000(10).

[6]魏永刚.浅谈财务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J].经济师,2001,(4).

[7]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01-202,222.

[8]张涛.公司财务学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7-28.

上一篇:班主任需要达到的三种境界下一篇:果断放弃却成功的名人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