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2024-07-17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精选8篇)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1篇

摘要:大数据时代,面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统计分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求,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统计思想教育,加强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融合。结合课题组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针对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诸多弊端,通过三课堂结合的全过程教学模式,从模块化教学、突出统计思想教育、多样化教学手段、协同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统计思想和统计实践创新应用能力。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思想;统计实践;全过程教学模式

“哲学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一般性原则,即世界观,统计学则为人们提供从数量方面认识世界的具体方法。”[1]20世纪80年代以来,统计学作为方法论的学科,其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金融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产生了很多新兴交叉学科。1992年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经将其单列为一级学科[2],1998年教育部将统计学定为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3],因此,统计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面向应用型的经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1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统计学”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平台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力的重任。面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不足。对广东省16所独立学院的调查显示,部分独立学院只设置理论课程,没有统计实践环节;部分独立学院虽然包含实践环节,但理论和实践只是名义上的融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相互剥离,即先讲完理论,后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到实践时,理论部分已不甚清晰,实践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统计思想的教育缺乏。教学内容上,注重统计方法的学习,缺乏统计思想的传授,导致学生只会照搬公式,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应用场景;此外,相对于教学内容,课内学时较少,课外时间利用不足,实践部分演变成讲习题,不能以实践促进对理论的深化理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大班制及教学方法手段不足,教学效果较差。教学仍以“满堂灌”式的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时案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差,缺乏具有专业特色又贴近社会经济生活实际的案例[4];教学手段上,多数是“多媒体PPT+板书”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利于课外时间的充分利用;教学组织上,“大班制”教学,理论学习、实践指导、成绩考评过程中,很难完全照顾到所有同学,使得部分学生“打酱油”,效果不佳。针对以上现状,本课题组对统计学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统计分析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模块化和结构化为基本思想,以交互式教学方法和立体化教学手段为主体,以统计竞赛、统计证书、资源建设为补充,三课堂结合的全过程教学模式。

2教与学的设计

课题组负责全校经管6个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任务,课题组成员主要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老师组成,本身注重方法的应用性。2012年以前,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由统计学理论和统计软件实践组成,为更进一步深化统计理论和实践融合,于2012年将其合并为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与实践,课时调整为96学时,贯穿整个学期。

2.1教学内容模块化,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根据统计分析能力培养矩阵,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数据获取基础模块、描述统计基础模块、推断统计基础模块、统计分析高级模块、专题模块等五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再划分成若干小的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实践分为统计软件操作实践和统计调查分析实践两大部分。在每个模块理论教学结束后即开展软件操作实践,即学即用,前三大模块学习完成后开展统计调查分析实践,促成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

2.2教学方法丰富化,突出统计思想教育

理论讲授主要以启发式讲授法、案例驱动教学法为主,重点突出统计思想教育,而非公式推演;实践教学以案例驱动法、同步协作法、体验学习教学法为主。案例驱动教学法:每一个模块由一个典型案例导入,贯穿整个模块的教学;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判断和评价,充分掌握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层次。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案例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案例的编制均是课题组老师主持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统计调查基础模块由民生调查、学校后勤管理问题调查两个案例引入,描述统计基础模块由学校师资状况调查、专利申请态势分析两个案例引入,推断统计基础模块由产品质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两个案例引入,统计分析高级模块由保险赔付预测、生态指数设计两个案例引入。启发式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5],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启发式讲授法更强调统计学概念、方法讲授时结合生活实例,结合不同专业领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启发,更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统计学基础知识、推断统计主要采用讲授法。同步协作法:首先,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其次,同步协作完成实践任务,若一人未能学会则全部组员不能通过,促进互帮互助和主动学习。体验学习教学法:第一,在统计调查理论学习完成后,要求各组完成一个真实命题的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包括调查问卷和抽样方案,让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的理解;第二,在统计理论和软件操作完成后,各组完成一个真实问题的统计分析,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给出解决方案,这种亲自体验的学习,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课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全程机房上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锁屏、远程控制、文件传输等功能,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材料的发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模块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擂台比试,以此缓解课堂疲劳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外,制作统计理论微课,供学生课外进行重难点理论知识补给,夯实统计理论基础知识;制作软件操作视频,供学生课外进行软件操作实践,扎实统计软件操作能力;开展统计分析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6],全面训练统计调查与分析能力;在课程学习之后,即可推荐参加统计分析师证书考试,考试成绩亦可替代作为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此外,对于内容比较有条理且简短的统计图、统计表模块的教学,则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承担一个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学习和软件操作,课堂上则让学生进行讲解和探讨。从学生的统计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统计图、统计表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掌握得更加全面扎实。

2.4评价体系过程化,促进学习协同性

课程考核分为理论测试、统计软件操作测试、统计分析报告三个阶段。理论部分讲授完后,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统计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统计软件操作实践讲授完后,以一对一上机实操测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统计软件应用的能力;课程最后,以学生分组完成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方式考核学生的统计问题解决能力和报告写作能力。此外,从课程开始,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同步小组,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形成小组成员共进退的机制,每一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测试中,若小组中有一同学不通过,则全组均不能进入下一模块的测试,直到全部通过为止。这样有利于激发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同步小组逐步成为一个自学习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共同进步,也能避免“打酱油”“混学分”情况出现。

3结语

经过多轮次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完善,“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与实践”作为经管专业综合类课程,研究并探索出了三课堂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过程,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设计、案例驱动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微课、反转课堂等新方式的应用,实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同步协作组机制、过程化考核机制,既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又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学赛结合和学证结合,充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作者:王二威 廖爱红 董平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贺幸平.论统计学的哲学意蕴[J].统计与决策,2007(7):76-77.

[2]刘馨,宏皓.“统计学”认知教学与“统计大赛”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83-186.

[3]未良莉,王潇.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1):123-125.

[4]冯金丽.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对外经贸,2013(12):145-146.

[5]刘元欣,庄严.“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4-85.

[6]张海波,黄世详.统计学专业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方式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4(24):66-68.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2篇

1引言

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逐步扩大独立学院验收试点范围。启动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在高校转型改革的当下,合理的改革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才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需要。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承接了部分基础课程如《微积分》《概率论》,而其学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课程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从课程本身的性质来看,统计学内容涉及面广,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此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统计学知识与统计方法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内。因此,统计学教学如何适应学校学习与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要,成为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独立学院教学环境现状

独立学院多为母体大学全资或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大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机构,独立学院的教师与管理层也多来自母体大学,因此不管教学还是管理都承袭了母体大学的风格,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几乎与母体大学无异,因此《统计学》教学任务也多由母体大学中理学院的老师承担,很难适应独立学院学生与学科设置的实际情况。独立学院在本科招生中与民办学院一起属于第三批次招生,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不能与属于一本招生范围的母体大学相比。在一项针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学生入学成绩的抽样统计调查中显示,35%的学生在高等院校入学考试中数学成绩低于90分。因此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教学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院校进行,尤其不能按照母体大学学生的《统计学》教学要求给三本院校的经管类学生上课。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人会在毕业后选择参加工作,对于《统计学》这类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有较高的期待。在针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012级财物管理专业的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同学希望在《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学会合理的设置问卷,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并读懂输出结果。而对于传统《统计学》教学中的公式推演、定理证明仅有23%的同学认为有助于统计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此外,《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中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对其定理、定义做全面的介绍,以满足部分考研同学的学习需求,也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增加统计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更多的是要锻炼学生们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符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才能够实现在经管类学科中开始《统计学》课程的目的。

3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

3.1适应“三本”院校的教材匮乏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办学层次为本科。现有统计学教材的编写目标,或者适用于本科,或者适用于专科,没有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编写的,适合“三本”学生特点的教材。而传统的本科院校多数坚持精英教育,专科院校则偏重于技能训练,因此对于夹在传统本科与专科之间的独立学院而言,无论是选择理论多一些的本科教材,还是应用多一些的专科教材,都不能完全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需要。

3.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缺失,那就很难认真对待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练习。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学生在意识上简单地将统计学课程划归到数学门类,甚至有同学认为统计学仅仅对考研具有意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毫无作用。在笔者与授课班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大部分仅仅停留在考研需要的层面上,而“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则是学生发问最多的问题。事实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统计知识,统计技能以及统计理论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内,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单位,都会面临数据处理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掌握扎实的统计知识,既是学科学习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3.3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统计学的学习需要建立在较为扎实的概率论、微积分等学科知识基础上,除此之外,统计学学科本身的原理晦涩,计算复杂,这些都给统计学的教学设计带来困难。受到上述条件的约束,许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统计学原理介绍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谨,常常更注重基本原理的演绎和统计方法的选择,而忽略了统计学在我们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的讲解。这样就更加剧了学生认为统计学学习和自己未来的工作、职业发展没有关系,进一步影响学生对于统计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4《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对于如何在独立学院中有效的开展统计计学教学工作,使统计学教学既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又可以让统计学的知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助力。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4.1改进教材质量,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

三本学生具有其自身特点,要找到一本符合这群学生的自身特点的教材是我们更好的开展统计学教学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授课教师吸取不同教材中的特点,形成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讲义,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适合独立学院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统计学教材。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统计方法普遍存在于生活生产的各领域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介绍统计学知识,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现在使用的统计学教材中,案例反复陈旧,是多年前的数据,而更多的案例则是来自编写者的假设,不具备一般性和参考价值。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无法提高对统计学认识更无法培养兴趣。因此对于案例的选择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社会流行的话题,比如大数据、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等学生感兴趣或者与学生专业相契合的案例进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挖掘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如:学生月消费水平,自己收集相关数据,将数据带入课堂,进行讨论和对比,在此过程中介绍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

4.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知识传输的纽带,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而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又反过来作用于课堂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师是上课绝不是照本宣科,教师上课不仅要系统的介绍统计学本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也要让学生明白统计学中的概念和定义与生产、生活有何联系,更要让学生知道统计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教师本身的学科知识积累是分不开的。若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是教师能够进行学科教学的基础。随着独立学院的深化发展,为了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学院应培养具有较高学科知识水平的教师队伍,通过交流、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此外,统计学是一门数据处理学科,其中数据分析的计算需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提高教师实际软件操作能力也是提高提高统计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次,教师上课也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艺术。《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型兼具的学科,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更加应该注意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吸引学生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去课堂教学之外,统计学教学也要充分考虑其学科应用性,可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实践,针对学生在统计实践中出现的疑惑、问题联系统计概念进行解答,也可较好的提高学科学习质量。

5结语

大学课堂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课堂,固守旧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不仅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失望,更会使社会对大学教育失望,统计学作为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更应注重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慕课的流行,大学课堂如何适应社会流行趋势需要、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正视的问题。本文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仅是个人的一些总结和感触,统计学教学改革是不一朝一夕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细致讨论、深入研究。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唯有秉承认真探索,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才能使独立学院《统计学》课堂教学得到发展。

作者:李茜 周燕茹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参考文献: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3篇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以及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它依托高等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母体学校不同的办学模式, 不同的学历学位证书, 客观上决定了独立学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采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所占的比重不同, 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办学层次上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教学服务型四种类型。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水平一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实践能力强等特点, 因此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应定位于教学型, 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 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强调学生本科知识的构建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所培养的学生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

2、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关键是要具有综合操作能力和全面创新素质。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重在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由于独立学院培养的是本科应用型人才, 所以课程设置既要为学生构建本科知识框架, 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方法研究

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市场对经济管理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技能的需求为导向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关于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论科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特别侧重与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能够正确地解释和使用常用的统计指标;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熟练运用EXCEL或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由于统计定量研究具有客观、精确和可检验的特点, 所以目前在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应用都非常广泛。《统计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整个的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 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1、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统计学被当作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但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实际统计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中包括:学生对统计学不够重视、课程内容不够规范、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文、理科学生的混班学习等问题[2]。为了解决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必须强化统计学实践教学。通过上机或其他各种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重视。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 学习统计实践方法, 通过实践理解掌握统计理论。

2、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1) 让学生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设计调查问卷并实践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统计学教学内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经管类专业尤为重要的实践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调查问卷内容设计、版面设计、问题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本课程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调查问卷并实践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又可以在学生乐学的基础上更深的掌握该方面的知识。

(2) 结合经管类专业学习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阅读、思考、分析、判断。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 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 有利于把所学的统计理论落到实处, 使抽象的方法、公式变得十分具体, 在模拟实验中接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譬如在讲解“相关分析”的时候, 可以通过课堂引入“公司股票价格与该公司利润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

来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回忆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相关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意义。

(3) 尤其要注重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

统计学是应用型很强的一门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 很多专业的和非专业的统计软件如EXCEL、SPSS、SAS等都广泛被普通工作者和专业工作者应用于日常工作和学习当中。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数据的观察和处理能力, 统计软件的学习尤为重要。其中, SPSS统计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 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 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工具。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在文、理科出身和数学功底上都存在着差异, 如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辅助教学, 就可以将应用统计学的教学重点转向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上, 适度的去掉繁琐的理论证明、推理和计算, 增加SPSS的使用方法, 使学生能够使用统计软件SPSS解决比较复杂的计算问题。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实际教学中应加多统计软件的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切实掌握软件的应用。

(4) 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提升学生应用统计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很多大学教师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课题项目, 其中不乏要用到统计调查或统计分析的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 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当中,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多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论与建议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统计学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都必须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独特的培养目标。所以实践教学在统计学的教学当中尤为重要。要很好的组织实践教学, 就必须深入学生群体, 掌握社会、生活、工作需求, 通过种种方式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同时, 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统计软件对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在实践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网络媒体资源, 通过上机操作和实训等形式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或多门统计软件。

参考文献

[1]郑葵.独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 (6)

[2]王一惠, 阚珍珍.高校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外企业家, 2009 (12)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经管 统计学 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论学科,其作为教育部规定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正日益受到教学部门的重视。在授课环节,教师必须积极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与其他课程一样,统计学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组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其中,理论教学模块的学习目标为通过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使其形成良好的统计思维,能够自主解决实际统计问题。实践模块则更强调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的有效运用,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随着外部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只有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积极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不断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就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解决对策,以期为今后独立学院的课程教学提供良好借鉴与参考。

1 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各独立学院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各独立学院纷纷创新管理机制,并深入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发展,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增加其竞争优势。仅以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为例,各独立学院越来越重视其教材体系改革,积极调整教材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删去了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但在实践教学方面,独立学院仍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师在授课时过分重视理论内容,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由于课程设置的限制,在统计学的授课过程中,很少有小班授课的状况,最少也是两个班70人左右,学生人数多,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在讲授,对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关注度不够,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同时,受班级学生容量的限制,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况,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以帮助其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尚未建立起任课教师坐班制,教师在下课后即离开教室,学生即使有问题也无法向老师寻求解决,师生间专业交流较少,不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健康长效发展。

1.2 教学内容取舍随意盲目 统计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较多、课程结构复杂、课程分支众多。因此,在实际课程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受学时影响,很多教师无法将全部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需要根据教学进度与计划安排适当删减一部分内容。但在实际删减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删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材内容调整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1.3 学生应用统计软件能力差 许多高校在经管类专业招生中都是文、理兼收,且文科生占了绝对多数。统计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严密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公式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积极借助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内容。对学生而言,抽象理论的学习和计算推导一直以来都是统计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难度较大。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教学手段,非常适合统计学教学的实际授课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高校统计学课程授课中。但在日常课程学习中,很多学生因无法熟练操作相关统计应用软件,在实验教学环节花费时间较多,影响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

1.4 考试考核方式单一 经管类专业的考核方式主要为闭卷考试,考核形式单一,不适应课程教学形势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价时,通常以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为依据。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成绩、课程作业成绩、活动表现成绩、出勤率等几部分内容。期末考试一般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是一种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期末考试试卷通常由授课教师拟定,一般为AB卷两份,由教务处任选其中一份进行考试。常见的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选、双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组成。统计学课程更注重对学生统计方法及应用能力的考察。但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该考核方法只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无法客观详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2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2.1 增进师生交流,加强学习中薄弱环节的训练 大班授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但也影响了其教学质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专业交流。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积极加强学生学习管理,通过布置作业或课后交流的方式增进师生交流与互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症下药,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

2.2 根据学生的基础程度有选择性地讲授课程 与专科学生相比,独立院校本科生在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明确教学范围,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而言,统计学课程的前半部分内容学习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而后半部分内容则相对较难,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因此,在实际授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程度有选择性地讲授课程,既要把握全体学生的整体进度,又要兼顾个别学生的学习差异。如在讲授抽样推断统计中方差分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调整学习内容,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专科学生进行授课时,则可以适当删减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只选择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讲授,以保证整体授课效率。

2.3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 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基本上都是板书授课。虽然板书式教学可以讲得仔细,适合公式的推导,但是板书教学传递的信息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板书教学为辅,对于一些一般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而一些重点内容,如公式推导、数量计算、图标分析等则必须要通过板书方式表现,以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授课效果。同时,在授课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一些常见的办公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借助多媒体可以完成统计学教学中绘图、制表、数值计算和预测等内容。

2.4 规范课程考核考试方式 统计学课程考核可以由平时成绩、社会实践及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课堂提问、作业等赋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实践(占总成绩的20%)主要是让学生课外尝试运用所学的统计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撰写课程论文,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进行期末考试命题时,学校可以由教研室安排专门的命题小组进行命题,严格命题原则,提高命题质量。考试内容要体现出统计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3 总结

随着我国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通过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活动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本文以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为例,集中分析和探讨了独立学院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未良莉,王潇.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龙江.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途径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

[3]任一萍.高校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浅议[J].商场现代化,2012(1).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5篇

1.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位受到冲击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独立学院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果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都机械照搬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势必加剧本就日益显露出的语言类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间的矛盾,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地位受到冲击,课堂教学时数不断缩减。传统的语言类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现象的分析,而缺少语言实际运用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开设的语言类延伸课程也硬套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术型专题选修课程,而缺少应用性较强的语言类选修课程。

2.语言类课程内容重复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各自有内在的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做法是呈现出一种互补的状态,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如现代汉语课在文字学一章已讲授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古代汉语通论又有文字学专章论述,汉字的起源内容又与语言学概论重复,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文字学的内容。据学者统计,现代汉语课程所用的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和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教材,其章节重复率达40%。虽然语言学概论主要教授语言的普遍结构知识,与现代汉语的讲授角度不一样,但其实懂得多种语言的教师很少,除了英语,该课程还是主要以汉语为语料。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协调课程的相关内容,各门课程各自为阵,这势必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对语言类课程内容需进行重新整合,统筹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并增设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也正由于照搬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之课程体系的调整牵扯面非常广,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总是很难及时跟上实际教学的需求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更是慢一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类课程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课程因为只牵涉汉语这一单种语言的现象和规律,加之语言工作者近年来对教材的不断修订,汉语教材与汉语研究的新进展之间的脱节还不严重,但语言学概论在这方面的问题就较突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法等理论以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语言学的新领域,在叶蜚声的《语言学纲要》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因此,如何调整和改进语言学概论的内容,使其跟上语言研究的新发展,是教师应当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独立学院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而传统认为语言类课程只讲语言理论、原则,在专业总学时不变而应用类课程增加的情况下,理论类课程教学时数相应地要比母体高校同类专业要少。但教师讲课内容又基本不变,为了赶进度,不但课程内容缺乏更新,而且方法缺乏灵活性,手段单一,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设想

我们认为,针对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和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和特点,需要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整合各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语言类课程群的内容新体系,注重语言实践训练,突显语言课是工具课的性质,以努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我们提出的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1.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课程的定位在理论上十分明确,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必修课。但随着经济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转变,这些课程的地位实际上下降了。很多学生只想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实用型课程,而冷落专业基础课。我们认为提倡培养“应用型”或“一专多能”人才,不能成为淡化专业的借口。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看,所谓“应用型”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胜任文秘等实际工作。“应用型”人才应理解为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校素质教育首先是专业素质。而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要重新审视语言类课程的实际地位,与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特点相适应,通过改革,在不削弱专业素质的.前提下,转变以往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课程目标,在确定具体课程的目标时应强调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实践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创新能力。现代汉语课程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好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应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书所必需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古籍的能力,以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语言学概论课程主要阐明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描写、说明语言现象的能力;汉语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对汉语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了然于心,树立语言学史观念,掌握语言研究基本方法,学会逻辑思维(与文学作品形象思维相区别)。

2.调整语言类课程群体系

广义的语言课程群除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基础课程以外,还包括由此延伸的文字学、音韵(语音)学、训诂(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课程,但传统语言课程群结构有明显的缺陷:墨守传统,忽视创新;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应用能力。也有《说文解字》专题、《马氏文通》专题等“专题”课程,这类课程更为随意,往往“因人设课”,根据教师的学术专长而任意增设或停开。如此的课程设置很难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独立学院主要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人才,与重点高校培养研究型的学术人才不同。因此,我们在改革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应用性、实践性为导向的原则来构建语言类课程群新体系,适当减少主要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服务的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课程,适当增设和保证应用性强的语言类选修课,如社会语言学、修辞学、演讲与口才、语言与文化、公关语言学、广告语言学、语言交际学、实用语言学等。这些课程应用性、实践性比较突出,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重点改革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计划的制约下,课程体系的调整是有阶段性的,总有一定的限度。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还应该放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坚持权威性、实用性原则,选用高水平教材。即便这样,教材内容的更新也往往跟不上学术研究的进展。教材内容陈旧,除了上文提到的《语言学纲要》外,在古代汉语课程中,一般选用王力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古代汉语》,这部教材曾获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但不可否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编于20个世纪60年代,通论部分的语言知识还略显简单,不够系统,其次是教材缺乏练习。为了能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参考其它一些新版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双棣主编《古代汉语知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洪波主编《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黄河出版社出版的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习题》等。再如汉语史课程,不少高校也选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随着新的语言材料的发现,多元化的语言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人们对汉语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各种现象,观察的角度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描写分析越来越细致,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汉语史稿》教材在内容上相对滞后,而其内容的量又很大,几十课时完全无法讲授完毕,只能各部分内容蜻蜓点水式略过。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更换教材。殷国光等人编著的《汉语史纲要》基本框架与《汉语史稿》相同,但在教学内容的量和难度方面都较适中,且尽可能地吸收了学界已取得共识的新成果,每个章节除了提要和正文,还配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深化学习。教材选定后,不宜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在教材内容难以及时更新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及时关注国内、国际语言学的新进展,了解语言研究新成果,并适当在课堂上呈现,以开拓学生视野。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又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其次,一方面各门课程老师应多沟通研讨,要协调好课程关系,减少课程重复内容;另一方面,要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语言课的性质,说到底就是工具课,工具是要拿来使用的,传授语言知识,是为了教会学生能读懂文言,继承优良传统文化;能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并分析各类语言现象。语言课不能只有语言知识、规律等生硬的骨架,还要有血有肉,教师应尽可能搜集丰富有趣的语料。恰当地运用语料不仅能化抽象为具体,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语料分析本身就是语言课的内在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教材中的语料基本都是汉语普通话和印欧语系的语言。而印欧语系的语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除了英语,对其他语言都知之甚少,因此,可适当增加方言语料和当代社会流行语。这样,既有利于语言理论的说明,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省时,易操作,但没有突出学生主体,把学生仅仅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色的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自己发现真理,在语言类课程的课堂上,可先摆出具体的语言事实,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归纳出语言规律来。例如,古代汉语课程的音韵学历来被称为“绝学”,学生还没学,就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在讲解“古无轻唇音”这条古音规律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语言事实,谐声字:非悲、发拨、未昧。异切:漂,抚遥切;漂,匹遥切。异文:匍匐、蒲伏、扶付,伏羲、庖羲,等等。根据这些语言材料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上古音中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只有一类,或者无轻唇,或者无重唇。接着,教师再出示现在厦门、福州等方言中只有重唇音的现象。这时,学生自己也会思考:之所以会得出上古无轻唇音的结论,一条重要的理据就是现代汉语方言。教师对此再进行强调: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无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另外,文言文中接触的某些人名地名,如逢孙、阿房宫的“逢”和“房”都念“páng”,这也是古音的遗留。这种反向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使学生体验了思维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做有心人,成为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者。可尝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如古代汉语课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哪些字典辞书,还可教学生查检大型的或专门的字典辞书,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现代汉语课可开展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调查,撰写语言调查小论文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样不仅能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关键内容是课堂精讲,易学内容可以自主学习。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6篇

统计学是经济类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从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角度,其原理与方法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而且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统计学认识社会的作用;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学会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果统计学课程仅仅停留于知识点讲授,教学活动中没有统计学实践,那么统计学教学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实践是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的重点。

1.2 培养学生观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解释、解决经济管理现象的能力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重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目前分析经济管理现象及问题的主要方法,而且我国越来越重视经济数据,经济数据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统计学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数据,解读经济政策,培养经济敏感性。此外统计数据的调查与登记越来越完备,为经管类统计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

1.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路径

目前不少经管类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学与用脱节”,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中缺少实践的机会,学生没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感到自己仅仅学习了教材里的知识,不知道有什么用、怎么用。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当学生发现知识的用途时,将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统计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经济数据、了解经济政策、分析经济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法、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时间序列模型、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等六个方面,常用的统计软件为Ecxel及SPSS。本文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分析难度、专业背景知识及教学适用性,整理了每个教学内容对应实践的选题,及需要掌握的统计软件操作。

2.1 描述统计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

描述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本科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水平的度量、差异的度量。描述统计部分的统计选题应该包括分类型数据与数值型数据,而且可以尽量取材于经济管理实际,如某超市关于顾客性别及其偏好饮料类型的调查记录、某电脑公司120天的销售额等。

描述统计中Excel操作主要包括: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直方图、用Excell计算描述统计量。描述统计中SPSS的操作主要包括:生成频数分布表、生成交叉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制作茎叶图、绘制多批数据箱线图、绘制散点图、用SPSS计算描述统计量。

2.2 推断统计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

推断统计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即使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量参数,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两个部分。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该部分的常用选题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抽样检查等实际问题,又可以使用某科目的考试成绩,让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推断统计中Excel操作主要包括:用BINOMDIST函数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用POISSON函数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用NORMDIST函数计算正态分布的概率、用Excell进行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用Excell进行两个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推断统计中SPSS操作主要包括:用SPSS绘制正态概率纸、用SPSS求一个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小样本)、用SPSS求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置信区间(独立小样本)、用SPSS求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小样本)、用SPSS求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2.3 时间序列模型的常用选题及统计件使用

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是时间序列,因此时间序列模型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统计分析方法,其主要功能是进行预测。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估、平稳序列的预测、趋势预测、多成分序列的预测、ARIMA模型。该部分常用选题可以取材于宏观经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关心国家经济运行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力与敏感性。如人均GDP的预测、棉花产量预测、钢铁产量预测等。

时间序列模型的Excel操作主要包括:用Excell进行移动平均预测、用Excell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时间序列模型的SPSS操作主要要求掌握:用SPSS计算进行指数平滑预测、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用SPSS进行ARIMA模型预测。

2.4 相关分析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使用

相关分析是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常常为回归分析的前奏。相关分析可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系、关系的形式及关系的强度。当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时,会应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用散点图描述相关关系、用相关系数度量关系强度。很多选题都适宜该部分,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经济运行,积极使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可以把选题设定为: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社会消费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相关分析的Excel操作主要为用Excell计算相关系数;其SPSS操作主要为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

2.5 回归分析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使用

假定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把这种关系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就成为回归分析。本科经管类专业统计学主要学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实践主要包括: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相关分析中已经讨论了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连接性,这里可以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GDP为因变量,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回归分析的Excel操作为用Excell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SPSS操作为用SPSS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7篇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是统计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与统计学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相辅相成。但是与基础知识点的考核不同,知识点的要求主要为识记、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而实践的要求主要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将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目标细化为三个部分: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对应统计学知识点的能力;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利用统计分析计算结果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

3.2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方式

与知识点考核一致,统计学实践的考核分为平时和期末两部分。平时包括课堂训练与课后练习作业。期末考核为实践报告。在合适的时机教师可以请同学在课堂显示统计软件操作,并且给予积分奖励。教师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布置关于知识点的传统书写作业,还应该布置每个知识点对应的实践作用,主要为统计软件操作、统计软件结果解释说明、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且提出对策建议。

3.3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评分

实践的考核评分与考核方式保持一致,其总评成绩由平时分与期末分两部分决定。实践的平时分主要根据课后练习作业、课堂相关表现及积分给分,满分为50分。统计学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完成一项统计实践,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及解释,最终给出结论及对策。实践期末分主要根据统计学实践报告给分,满分为50分。统计学实践的总评为平时分加期末分。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第8篇

那么, 如何改善现状? 如何调动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懂统计学的方法并很好的应用这些方法解决本专业的问题? 这些是需要所有的统计学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鉴于此, 本文就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身的统计学教学实践, 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见解。

1 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现状

1.1 独立学院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现状

学生缺乏对于统计学的兴趣, 很多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不到统计学的重要性, 并不太重视统计学的学习。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差, 并且经管类专业的生源大多是文科生, 对于数据、公式、原理的理解和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也不善于数理类课程的学习。授课的普遍经验是学生对于描述统计学部分的学习很轻松, 但是对于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推断统计学部分的学习则是“叫苦连天”。讲授推断统计学部分的内容时, 可以看到学生茫然的表情, 似乎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下课后, 不少学生向老师抱怨“好难, 好难”。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是36-54学时, 在这有限的课时里, 要完成经典统计学的大部分内容———描述统计学、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线性回归的授课, 时间已然不太足够。更何况, 学生在高中对于排列组合的学习并不深入, 甚至很多文科生反映他们完全没有学习过排列组合的内容;在大一只学习了微积分, 并没有开设概率论相关的课程。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还需要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基础知识, 不仅时间不够用, 而且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1.2 独立学院教师的统计学授课状况

在教学内容方面, 由于课时限制和学生基础薄弱, 教师能够按计划完成教学计划已属不易;由于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学习太难, 一线的授课教师迫于教学质量评估的压力, 不得不删减掉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这就使得教师讲课的内容不得不局限于教材基础知识, 而缺乏对于基础知识的延伸和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手段方面, 由于现在的年轻教师授课过度依赖于多媒体, 虽然展示了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 也能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图形的变换。但是多媒体授课很难帮助教师把握好授课的节奏, 尤其是统计学这种需要深入理解的学科, 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很难透彻理解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教材选用不太合适

独立学院的很多课程在教材使用方面都和母体院校保持一致, 统计学教学使用的教材也不例外。然而, 母体院校本身就是偏重科研, 在教学方面也偏重于理论教学;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方面也更应偏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 独立学院的学生相比母体院校的学生来说, 基础较差, 学习同等难度的教材肯定会很吃力。因此, 简单的套用母体院校使用的教材肯定会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冲突的现象。许多教材都是重理论、轻应用, 太过注重讲述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推导和计算过程, 而缺乏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相关案例,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教学形 式单一

目前独立学院对于统计学的教学大多仍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单向灌输式的向学生介绍基本方法及其推导, 缺乏学生的全身参与, 就会使得课程更加枯燥无聊。而现在的学生都是思想活跃、个性活波的90后, 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2.3 教学内容重理论 、轻实践

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由于课时或者教学条件的限制, 在统计学教学方面, 只注重课堂上教师的单向讲授, 只是机械的向学生灌输理论和相关公式, 没有把统计学的授课和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甚至出现很多个专业在统计学授课时用同样案例的现象。这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统计学之后, 对它的印象只有“和高数一样难”, “一大堆公式”, 而不知道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 该怎样用。

2.4 考核方 式简单

如今统计学课程的考核仍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计算分析附带一堆数据的题目。这样的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的掌握, 却很难考察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挂科”和评奖学金的压力下, 学生最关注的还是试卷上的一个分数, 他们希望取得高分, 所以在期末时会拼命的通过习题进行演练, 这个过程当然也能带来强化基础理论的效果。但是更真实的情况是, 只要学生练习足够多的习题, 即使他完全不会运用这个知识点, 仍然能在试卷上按照早已经熟记的步骤和公式写出解题过程, 仍然能取得不错的分数。很显然, 这样的考核方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冲突的。

3 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选择或开发合适的教材

前几年的统计学教学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写的统计学经典教材, 该系列的教材内容全面、逻辑清楚, 为很多高校所采用。然而该教材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 偏重于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讲解, 而缺乏详实的经济管理领域的例子。近两年来我们采用国外学者主编的《经济与商务统计》作为教材, 该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并且包含有丰富案例, 这些案例都是来源于经济与管理领域, 有些案例是讲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之后怎样运用统计学的思维进行解决的。较简单的教学内容能够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负担, 丰富的案例能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统计学的实用性, 并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建设学生参与型课程 ,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 要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树立“教师为指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进行互动式教学。具体来说, 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用教师讲授的灌输式授课, 要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案例教学法中, 通过精心准备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 , 培养他们应用统计学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中,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统计调查任务;让学生作为任务主体, 通过独立完成任务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3.3 改革教 学内容 , 改变教学手段

统计学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工具, 他们没有必要很清楚具体的统计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也没必要把公式背得滚瓜烂熟, 更没必要擅长把数据套进公式进行计算。他们只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统计学方法解决问题, 统计的结果代表什么含义就可以了。所以在经管类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 应该强化基本原理的讲解, 弱化公式的推导和统计计算。

教学手段上, 不应该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 应当结和板书与多媒体教学, 并增加上机课。统计学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难, 如果全部采用幻灯片授课, 学生对于上课内容无法深刻理解, 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了。板书教学会放慢课堂节奏, 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思考和理解时间, 并且步骤清晰, 更方面学生进行复习。上机课主要着重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讲解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 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加强技能的训练。

3.4 考核方式多样化

考核方式不应该只是期末闭卷考试, 描述统计学部分可以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撰写格式规范、层次清晰、图表结合的报告是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 可以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和数据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整理并撰写分析报告, 以此来培养和考核学生撰写规范的统计报告的能力, 也可以考察学生对于统计图表的应用能力。

4 总结

统计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决不能因为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忽视统计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虽然独立学院现有的统计学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决不能因此就削减统计学课程的课时数。要解决现有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深入探讨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模式, 选择合适的教材, 建设学生参与型课堂, 改善教学内容设置, 改变教学手段, 改革考核方式, 使得统计学的教学更有效, 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有用工具。

摘要:统计学是高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在统计学的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自身从教经验, 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林招.关于高职院校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改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4, 7:267-269.

[2]刘元欣, 庄严.对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2) :138-140.

[3]徐守云.论高职院校统计学教改的方式选择[J].科教文汇, 2008 (10) :74.

上一篇:初三国旗下的讲话稿450字下一篇:未来的时光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