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2024-09-20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精选12篇)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第1篇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浅谈《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热力厂 李鹏

这几天以来,我一直在反复细读我手里拿的这本书:《没有任何借口》。我老是在想,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催生一种动力,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一种对工作、对事业强烈的追求,或者说是一种激情。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读后的一些感想。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是合理的借口。其实,我们每个企业都需要这种行为准则,如果能秉持这个准则,我们的企业就会注入新的生机勃勃的发展的活力。因为,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他们每当要付出劳动,或要作出抉择时,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我想,在企业里,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总有各种各样借口的人,是不太可能报以太高的期望的。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知道,任何借口都是推委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很挠头。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永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我们要知道,任何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他会给对方和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要真诚敌对待工作,有些时候,找借口,不如说“我不

知道”。当借口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成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我们应该把服从看成是一种美德。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的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识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所以,我们在“不找任何借口”的同时,便不会为了编织借口而谎言重重,我们邯钢这个团队才能变得强大。

同时,我也在想,当我们的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决不妥协,在不需要借口时决不找任何借口——比如质量问题,比如对工作的态度等,你会猛然发现,工作因此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因为只要我们中的每一位还是邯钢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就会在工作中,对每件小事都不轻视怠慢,就算是带来屈辱和责骂,也毫不在意,这就是对工作的热爱。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第2篇

经常听到学生反映:“思想品德课太枯燥了,听着听着就想睡觉!”这体现有的教师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政治课,满堂的理论说教只能让学生越听越没味。成功的德育课一定要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而个性形成的核心是情感。所以,外在的道德知识、德育价值只有通过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因此,我认为,情感和思考应该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最有价值、最应重视的东西,它们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灵魂。真正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必须是师生激情澎涌着的课堂,还必须是师生思考争鸣着的课堂。在一节课里是否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质量好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激情教育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用激情设计导语

导语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学会让导语饱含激情、充满活力、放射出灵性的光芒。把学生领入到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蓄势待发的境地。我们应该注重在导语上创设情境、点燃激情。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共同的愿望》一课时,采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在萨克斯独奏《回家》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深情的吟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主动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在情感的调动中,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的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导入语的设计还有很多方式,例如运用对比促发展法、新闻展播法、知识竞赛法等等。通过新颖而富于激情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获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启发效果。

二、用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

教育学生就是在开发学生,要开发学生,教师就必须用激情去诱发他。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呢?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对他们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从此,我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2.真情实话,以情诱学。我给七年级学生上第一节课,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我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你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最后,我提高声音说: “毛主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你们看,学习思想品德课重要不重要哇?”同学们异口同声:“重——要——”这堂课,激发了学生们对思想品德

课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升温 ”,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用激情促进学生学习

利用情感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充满了激情,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课堂上活的内容、活的形式、活的情境变成了活的智力、活的能力、活的情感、活的精神和活的生命。情感教学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产生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五课《人生难免有挫折》,我播放震撼全国的《千手观音》作为新课导入,并介绍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通过声音的振动来感受他们所不能听到的常人的音乐。并用他们仅能用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眼中含着泪花,那是被一种精神所震慑的。通过这一情景,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失利和失败。我们要学习千手观音中的那些聋哑人,他们那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向困难发出挑战的勇气,更是我们正常人应该有的。我们要善于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创设视听情境,为学生进入课堂和生成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从感观升华到情感,整个课堂教学围绕教学内容,把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揉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激情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情感教学使预设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让每一堂思想品德课都充满活力和激情,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天地。

就这样,通过结合教材设计种种机会,将课堂生活化,使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使他们意识到“未知的世界”,创造“饥饿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升华学生的激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第3篇

一、激情, 让学生分享收获的喜悦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体现人文性的基点在于情感的抒发。很难想象, 一位在课堂上呆若木鸡、脸无表情, 语言毫无生气的教师, 到底能传递给学生什么?是给学生以情感体验, 还是孕育更崇高的理想?我想, 这些都无从谈起。所以, 只要一出现在孩子们的周围, 就会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让他们分享收获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 我都会精心备课, 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与情感因子。站上讲台, 我会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谈话中, 在朗读中, 把自己对课文的每份情感, 每份感悟, 用语言、眼神、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 力求与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在教学《荔枝》一文时, 学生深深地为母亲的爱所感染, 抓住这一时机,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 我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介绍母亲对我的关心:这就是母亲———她总在我下班到家后及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食物;她总在冬天时递上厚厚的棉衣;她总在我感冒时一夜无眠、悉心照料……接着, 我鼓励大家说说自己的母亲。话题一开, 同学们纷纷发言, 让我深感意外的是一群十多岁的小学生, 谈起自己的母亲语言竟如此饱含深情, 虽朴实, 却很有感染力。有很多同学眼里闪着泪花, 深情地说:“我的妈妈虽然很普通, 但我爱妈妈, 因为她是最最关心我的人……”这一节课, 学生学得格外起劲, 课文读得趣味盎然, 发言积极主动, 感人至深。这样, 我用自己的激情伴随学生成长, 让学生分享收获喜悦的同时, 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激情,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渴望成功, 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 少年儿童更是如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 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所以, 语文课堂必须是学生享受成功的阵地。只要学生的努力得到肯定, 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求知欲望, 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而教师的激情渲染与表扬评价是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的一条捷径。

因此, 在语文课堂中, 要用心欣赏每位学生。只要他们有好的表现,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就要送去赞扬, 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快,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将相和》时, 我引导孩子归纳出《将相和》三个小故事分别体现三个字:完璧归赵———智、渑池之会———勇、负荆请罪———悟。在感悟“完璧归赵”的“智”时, 有的学生提出了蔺相如的“智”无非体现在两个字上, 一个“诈”, 一个“缓”。蔺相如怎样把送入虎口的璧“诈”回来, 怎样要求开个隆重的交换典礼, 用了缓兵之计让手下有时间将壁送回赵国。我为孩子的思维能力感到惊讶, 于是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你太棒了, 比老师想得还要简单、精准……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达到了无形的升华, 他们在探求与成功的有效循环中不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三、激情, 让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

把心放到课文中, 让自己成为文中的一员, 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最有效的方法。“把心放到课文中”, 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 带着自己敏锐的心, 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 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只有学生感同身受了, 才能记忆深刻, 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用“激情”作为“催化剂”,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佳境, 感受阅读的乐趣。

首先,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内心需求, 巧设悬念, 利用自己的激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让他们在“我要读”“我想读”的氛围中, 走进课文, 学习课文。其次, 我千方百计创设情境, 在一个个生活场面与生动情节中, 把一个个抽象的文学符号演绎为诱人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在感性材料中感受激情。例如:教学《北风和小鱼》时, 我采用品词品句、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教学, 有所侧重地理解一些重点词句。让学生通过“气极了”、“猛吹”感悟北风的蛮不讲理;通过“得意”感悟北风的盛气凌人;通过“非常得意”感悟北风过于自信而变得可笑, 等等。随着学生对一些重点词句理解的加深, 再辅以教师的激情朗诵, 课文所描绘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就逐渐清晰, 这时朗读便水到渠成。同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过来又促使学生感悟, 获得思想启迪。这样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巧妙地引导迁移, 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激情的同时, 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 还应该是“演员”, 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时而奔放、时而沉静;有时感叹人物的悲惨泪流满面, 有时变成激情澎湃的演说家, 有时还会成为哀怨的诗人。学生在感受你多重角色变化时, 潜移默化地关注语言的魅力。这样的情景会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语文世界的奇妙, 进行一次次愉快的知识旅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9.

[2]林治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6.

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第4篇

要想做一名优秀教师,光热爱学生还不够,还必须充满激情,能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就像是一团火,不光自己能够燃烧,还要点燃和照亮学生。教师的激情是教学灵性的展现,缺失了灵性,教学就会显得僵死而没有生机。教师的激情能感染学生,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所以,如何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是最为关键的。教师应怎么做呢?

一、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时,我利用课件展示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并配上音乐,用精美的语言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让学生聆听欣赏,使学生沉浸在美景之中。让学生信服,这样学生的潜能也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也能够得以顺利地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学生也在愉悦快乐的课堂中学习着,收获着知识的点滴。

二、潜心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文本

讲授前就应形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找寻、挖掘语文知识点,突破课文重难点,把握文体特点,把每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基础知识点熟记于心,熟知学情,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三、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课堂中,让学生唱“主角”,把读书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朗读、默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激发学生读文的无限乐趣,进而为写作进行铺垫。让他们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默读中思索问题,在精读中训练思维,在速读中提高效率,在写作中拓展思路,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载体,体会到“我参与,我收获,我快乐”。

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能力解决,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时,首先教学生学习描写春天的景色这部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画出描写春天的总括句,具体描写春天的语句,然后指导学生归纳作者描写春天的景色用了“总—分”的方法,接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按“总—分”的描写方法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秋天和冬天的不同景色,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描写方法。鼓励学生可以运用“总—分—总”的方法练习作、学习类似的课文。

五、亲切的评价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评语如号角,振奋学生的心;评语如春雨,丝丝润心田;评语如和风,拂散孩子的愁。评价学生的语言要亲切、贴切、到位、生动,有激励性。态度和蔼,有亲和力,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那准确、生动、亲切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激励中学、自信中学、快乐中学,兴趣中学。例如,在学生齐声朗读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后,读得很流利、很投入,有情感,我对学生说:“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学生听后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如,课堂上,我经常会跷起大拇指,或鼓掌,或摸摸学生的头,或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读有关雪景的句子,读得不错,而此时正好天空飘着雪花,纷纷扬扬下个不停,于是我借题发挥:“你读得多好,看,飘洒的雪花亲自来感谢你了!”说着,学生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个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学生羡慕不已。真正的教育正是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通过此次远程听课,作为一位从教近30年的教师,我深感自身的知识薄弱。教师要想让学生始终都保持上课的新鲜感,就不能墨守成规,老调重弹,而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处在不断探索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活到老,学到老”。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从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做起,从知识储备、教学理念更新、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多下功夫;从深入挖掘研究教材做起,精准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到突破教材难点的最有效的方法;从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组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做起,潜心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精心准备,真情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优秀的国文在我们学生的身上得以体现。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第5篇

──北碚田家炳中学“361互动”教学模式解读

【前言: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我区课改已进行了十年,但走进课堂,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教师们忘我的站在讲台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津津有味的讲着教学内容,多数课堂教师讲解依然占主导地位、主动求变迟缓、合作探究生搬硬套、当堂检测不能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北碚区课改再出发之时,我校行走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根据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蕴藏着教育的真谛。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无穷的潜能,只有点燃学生的斗志、求知的欲望、希望的火焰,才能让学生取得成功。

在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然而,教师教学方式大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模式,具体表现在①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母的、内容、过程、方法、形式全部由教师掌控,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看客、道具、附属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记。②共性教育,培养听话的学生: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同样的性格等等,像是一个模子生产的产品。一个特征就是听话的学生,惟命是从,不敢质疑,毫无探索创新精神。③大题量机械训练,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④师道尊严,唯我独尊:对完不成任务或者没按照教师意图去办事的学生进行变相体罚。

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 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1.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的学习,尤其是待优生如何调动、课堂参与面要重点体现。

2.以学生为主体。要彻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自主的高效预习、积极合作、充分探究、展示答疑、反馈巩固,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掌握感悟知识。

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指导预习、组织合作探究、进行精讲点拨,针对反馈深化教学,是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精心备课,调控好课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包括预习指导、讨论时的巡回指导、展示时的点拨,矫正时的补充都要要精心准备、具体到位、恰到好处。

4.体现民主平等。教师要走进学生、参与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学习时解除心理障碍,不再惧怕、迷信教师,真正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5.落实开放课堂。课堂开放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生思维和教学结果的开放,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但又不脱离学习主体,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联系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生成一些新知识。

6.使用分组教学。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和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对各组学习活动参与表现的评价机制要实用,操作性要强,要保证各组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活 动的机会,并形成组长负责制、兵教兵、兵督兵的机制,可实行生生科组长、科代表模式。

7.高效自主学习。预习、训练要快速充分,讨论展示要全神贯注,积极主动。

8.实现有效互动。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要有效、高效、活而有序。9.再现知识获得过程。尽量避免先告诉学生结果,再进行验证训练的学习方式。

10.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361互动”课堂,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主,必然在进度上要放慢。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的课堂来解决学习进程慢、任务紧的问题。

二、“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学习阶段,六个教学环节,一个最终目的”的模式体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其中“三个学习阶段”指的是“课前预习、课中优习、课后温习”,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在教师指导下,目的明确的进行自主预习,“六个教学环节”指的是课中优化学习的“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拓展”操作流程,具体地说,就是在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会学习;“一个最终目的”指的是“始终贯穿学校的一个办学理念,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达到真学、实学、学会、会学。其含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交流和教师点拨;整个课堂学生落实真学、实学、学会、会学;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并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识;全体师生在各种方式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均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361互动”教学模式的组织手段

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各年级根据本年级实际情况,将每班学生按成绩、智力、特长、性别进行均衡分组,按同组异质原则划分,并对划分学生进行培训,小组评价方式务必实用、便于操作、具有激励性。各班可采取老师带组长,组长带组员,采取小组捆绑式评价办法(不同学科可以有不同的学习组长。每个小组针对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逐一演练,力争人人过关。各小组根据组内交流讨论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在组长的主持下,或优生引导,或组员合作,对本组的学习任务,或讲解,或演示,同时,其他学生或补充,或矫正,或评价,而对于学生展示提升不到位或需要强化的内容,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进行精讲点拨。

每位科任老师对所教班级全体学生成人成才负责,全员育人,全人参与,传承田家炳先生品德修养和全人教育思想,主导所任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参与小组学习等,优秀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享有该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相应荣誉,同时学生的不文明无道德行为该班个任课教师相应受到处理)。各学科任课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表现、道德修养文明礼仪和田家炳品德传承综合情况,对每个小组及组长每周给出评价结果(学科教师评选学科组长),存档并交班主任,作为“三好学生”评选依据之一。每学期第一个月每天以后每周召开组长反思会(时间宜短),对小组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改进,计分办法由各年级灵活掌握。关注困难学生的发展。各班采取多种形式对优秀小组和组长予以表彰,鼓励先进,促进后进。

四、“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学习阶段”和“六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课前预习”是基础,“课中优习”是核心,“课后温习”是保证,“课前预习”不到位,“课中优习”何谈精彩。

1.所谓“课前预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以“教材为主源,以思维为主攻”,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思考,动手动脑,自主预习,明确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生成学习内容的重点和疑点。这一环节部分学科在课堂内前几分钟进行,有的学科在课堂外进行,不管在什么时候进行,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对于预习在课堂内完成的学科,这一学习阶段通常与课中优习阶段的“自主学习”教学流程合并在一起进行操作。

一般情况下,语、数、外、物、化等科目一般采取“课前预习”与“课中优习”分开的方式,政、史、地、生、音、体、美、微机等预习阶段则采取一堂课完成的方式,根据教材情况也可灵活掌握,甚至每节课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根据实效原则进行。

2.所谓“课后温习”就是对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评估。根据实际状况精选习题,布置少量书面巩固练习,或布置实践性作业,或分层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有练习的学科课后练习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3.“课中优习” 具体以如下六个教学流程进行操作:

①目标展示: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出示或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情况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自主学习:根据目标,充分发挥生本互动,教师务必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能充分了解书上的文本内容。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根据目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环节是学生合作探究的重要基础。

③合作探究: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解决或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优秀学生可以解决待优生的部分问题。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师生平等交流讨论的形式,避免单纯机械的讲授。同时,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教师导学:课堂教学既不是满堂灌更不是满堂问,要深刻领悟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把握课堂教学的实质,在合作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要真正做到“三讲三不讲”,实实在在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⑤当堂检测:检测内容应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的反应,题目设置要精,形式可以多样,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问题探讨等。新授课原则上必须有当堂检测并必须做到当堂完成,各年级做好督查,学校将采取深入学生调查形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及时通报。授课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当堂检测的学生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择其要点总结,学生将错误练习进行纠错,纠错务必落到实处,小组中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本组同学的纠错。

⑥总结拓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各小组在当堂检测的基础上,谈收获,说感悟,归纳知识体系,回扣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适当拓展延伸,分层布置作业。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进行有效评价。

五、“361互动”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关键是课堂节奏,所以,要让学生熟悉课堂各环节的操作,学会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问发言、补充争论、有序抢答、表演展示、拓展运用,养成真正投入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节奏意识、效率意识,在初期上课时每个老师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经常指导、反复训练,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课堂的紧张有序状态。

2.落实学科特点,丰富和发展“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将“361互动”教学模式看作一种灵魂、一种理念,不能死搬硬套,形成“361互动”教学模式整体框架下的各科操作模式,每科也可再分为多种课型,如语文再分为古文、诗歌、现代文、阅读、作文等课型。

3.课堂与生活实践接轨,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渗透进生产、生活的血与肉,提升课堂的生命力,如生物课中植物种子的萌发就让学生培养种子,观察萌发过程,结合农业生产学习播种的注意事项,这样课堂就不再枯燥。

4.教师对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需要整合的整合、需要打破节次界限的打破节次界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即怎样调控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恰到好处,点在当点之处,经过老师的点拔、总结和评价,使学生茅塞顿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所学知识更加明晰化、系统化、科学化,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又锻炼了能力。

5.要解决好新课改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基础,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交流,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要解决好新课改中动与静的关系,实现动静结合、活而有序;真正落实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解决好新课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提高课堂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

六、“361互动”教学模式操作的误区

1.将“361互动”模式的操作模式化,认为各个学科每堂课都按“361互动”模式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严格操作,没有灵活、没有创新。“361互动”模式应该是一种理念和思想。在体现“361互动”理念和特征的前提下,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各学科操作中应该是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只有这样,我们的“361互动”课堂才有生命力、才有激情、才是有血有肉的课堂。

2.只看表面课堂活跃,讨论、展示流于形式,成为表演秀,学习活动层次低,没内涵,真正好的课堂应该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以及学习的层次、深度和容量。对不需探究的问题要在预习时解决,同时提取出需要探究拓展的问题。简单的内容也要学生走讨论展示的环节,费时低效。可以当堂演练、记忆。

3.教材上没有、学生讨论不出的问题如活动,也要学生讨论,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解决。

4.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没有互动和交流,没有拓展和延伸、没有与实践的联系,教师指导、巡视、反馈、点拨不到位,致使学习效率和层次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5.学生预习、探究、合作习惯不到位,平时没有注意习惯的培养和矫正。每堂课都要注意学生学习细节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

6.不能有效的将学科特点与“361互动”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致使本学科课堂操作时出现迷茫,将好多已成熟的好的做法丢弃掉,要找结合点将各学科原来一切好的做法丰富到“361互动”模式中,才能形成有各学科特点的应用模式。

7.预习完全放在课下,导致学生应付,不能真正预习教材。预习环节应主要放在课堂上,可与预习指导、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训练,重难点的反馈,及教师巡回指导相结合,将基础问题解决在预习课上,展示课可压缩时间、压缩问题,仅展示难的、重要的、需要拓展的问题,进而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8.有些课堂松散、学生学习不投入,课堂节奏慢、效率低、容量小。全体学生全堂不分形式毫无顾忌的紧张投入的学习是“361互动”教学模式的最典型特征,是落实真正意义学习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全方位营造这种氛围,真正实现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

9.不在课改、课堂上下功夫,不关注学科或本人课改的层次,一味抱怨,不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要重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注重发现问题、研讨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课堂层次和教师专业水平。

10. 部分课堂不分课型,生搬硬套,所有环节齐全,但合作探究或当堂检测流于形式,课外预习与课内环节冲突却找不到结合点。

六、“361互动”教学模式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

课改是份苦差事,需要教师多付出几倍的努力,尤其是习惯了传统教法的老教师。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实施课改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学会真正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着想,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防止学生思想出现动荡。要注意尽可能避免课改初期学生成绩的滑坡,努力实现平稳过渡。

2.加强管理,稳步推进是基础。

一是必须加大力度推进课改,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都要积极抓,长期抓,熟悉课改进展情况,随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制度管理,结合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出台一系列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制度尤其是课堂评价制度等来提升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推进学校课堂改革的深入。三是队伍管理,课改成在教师,教师是深化课改的主力军和主导者,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师资培训工作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我校将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系列活动,让教师成为深化课改的积极实践者。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深入开展“借脑兴教”校本培训工程、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全校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加强示范课研究课达标课研究。四是课题研究管理,以课题为抓手,依托教育科研,加强对教改工作的研究,使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领导支持,专家引领是保证。

实验的每一步进展遇到的问题等各级各层都及时进行汇报,邀请进修学院领导专家指导、听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时期课改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指导,参与研究对策。因此,专家的引领保证课改一直沿 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很多弯路,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我校的课改进展到现在,要想取得更大进展,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的引领与提升,我们要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强化内功,提升本领是关键。

教师对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围绕教材,又要超出教材,尽可能多的挖掘出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用理论分析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这是知识层次上的内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言、有序抢答、主持展示、表演拓展、真正投入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把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每堂课中,每一个细节上,这是习惯培养层次上的内功。要拓展课改内容,突出特色,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及学科实践活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深化新课改内涵,这是综合能力层次上的内功。内功到位了,本领也就提升了。

5.抓住实质,有的放矢是根本。

课改的实质刚才有些已经提到了。要解决好新课改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基础,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交流,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要解决好课改中动与静的关系,实现动静结合、活而有序;真正落实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解决好新课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提高课堂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落实学科特点,实现课堂与学科、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全程监控,设计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立体课堂,点拨补充学生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展示、表演,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抓住了这些实质,才抓住了课改的魂,才会万变不离其宗。

6.及时总结,经常反思是法宝。

要想把课改一步步推向深入,必须及时总结课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经常对课改的过程、操作、效果等进行反思,才能攻克课改进程中的一个个堡垒,提升课改的层次,把课改推向深入。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必备品质,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一个有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只有反思,才能自悟,只有自悟,才能进步,学生是这样、老师是这样,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是这样,杜郎口中学各班、各学科每天写的工作反思都写在小黑板上放到楼道内,反思写出来了,当然就知道了哪些做好了,哪些还需要去做,每天这样,可以想象工作进展的效率会怎样,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那么他离成功就不远了。另外及时总结物化成果,升华课改过程,重点落实“五个一”的要求:每位教师书面分析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位教写一份“我的课改故事”“我的师德故事”教育叙事;每位教师写一篇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教学论文;每位教师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写一份高质量的课改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存在于教师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传统师生观,很难在短期内,整体上得到明显的改变,急功近利,唯我独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切实需要脚踏实地的深化课堂改革,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我们相信坚持在深化课改之路上,必将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校园、放飞梦想。

北碚田家炳中学 李飞

用理想点燃激情 第6篇

东溪中学 余维丽

一个农夫养了一群鸡,不久他发现有一只长得特别快,个儿也比其它的大。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当初孵化小鸡的时候就有一个蛋比别的蛋大一倍。于是他向生物专家请教。原来这是一只鹰。可是由于长在鸡群中,它就只是每天在地上与鸡争食,而不知道蓝天才是它的天堂。

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未展翅的雄鹰,如何才能让他们向往蓝天呢?用理想点燃激情,描绘他们灿烂的未来。

他是从一班到六班的同学。成绩由年级第26名下降到100多名,比坐滑梯还快,加之班级的调整,高小刚(化名)心灵的落差肯定极大。每天脑袋低垂,对人不理不睬的。他正处在高中关键的转折时期,也是一个契机。

第一个周六的清晨,许多住校生都蜷缩在被窝中享受这难得的假日。高小刚早早的进了教室,走到座位上,随手翻了翻书。我走进教室打了招呼后趁机问道:“看什么书呀?”“物理。”我又问:“最喜欢哪些科目?”“数学、化学、物理”我看过他的成绩单进校时这三科都名列前茅,可是现在只有数学略有下滑,其它科目一落千丈。于是和他聊起了高中时学数学的一些趣事。话夹子打开后,我们聊了半天,早饭也忘了吃。从谈话中了解到他成绩下滑的主因是上网。每个周末都会不眠不休的上网。星期一开始就补瞌睡,周四、周五特别想上网,在教室里坐着就是一种残酷的忍耐。周而复始,难以自拔。他清醒的意识到此刻不能悬崖勒马将会毁掉自己。于是我们约定每个周末都到教室学习。就从今天开始。希望能够重拾昔日的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从此每个周末他是第一个走进教室学习的同学。

我有意识的安排他和原班的第一名张远在讲桌两边相对而坐。没有对手的战争也是寂寞的。让我高兴的事是从第二周开始张远也到教室来了,另外还增加了一名同学,恰巧成三角鼎力之势。

他们三位成了班上的典范。我以“用理想点燃激情”为题开了个班会。要求每位同学用最牛的语言写一句话,展现自己的抱负。这句话能让自己在最疲惫时振作精神,在最痛苦时坚持不懈,在最失落时仍坚定方向。然后自己设计形式,将它贴放在教室的展板上。

学期结束时,我班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班上有21位同学名列100名以内,而高小刚名列全年级第13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第7篇

故事的神秘和强大力量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们以无形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你的心灵和内在自我的方方面面,在改变你的同时成为你的一部分。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善用故事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一位母亲曾把自己似乎颇有几分神童禀赋的9岁儿子带到艾伯特·爱因斯坦面前,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把数学学得更好。爱因斯坦回答说:“试着给他讲些故事。”这位母亲坚持问关于数学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想让他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爱因斯坦认为知识仅仅局限于我们目前所知道和了解的一切,而想象力涵盖将要认识和理解的一切。在他看来,想象力是进步之源。他说,伟大的发明需要一颗富有想象力的心。而拥有想象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讲故事。

借用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小故事,启迪学生的思想,触动学生的心灵,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最佳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一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说明注解所讲的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用故事说理代替说教和训话,让学生从故事中体悟道理。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讲故事的神态闪烁着与“灵魂工程师”身份相符的智慧之光时,那些教育理论家们孜孜以求的“有效”教学情境就出现了。

在教育中,一个故事能改善学生性情,使他们恍然大悟;一个故事可以使学生沉思生活的意义,接受新的真理;一个故事能让学生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体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给学生讲故事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智慧的启迪。

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故事往往饱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比起抽象的理论更易于学生理解,它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将道理呈现,拨动学生的心灵。借助故事的力量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作者:思荣

用诗歌点燃激情 第8篇

提起诗歌, 人们就会想到丰富的情感、鲜明的节奏、瑰丽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笔者在两个班级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希望了解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和真实的阅读状况。问卷题目如下:

1.你读诗的原因:A.可以引用在作文里, 有文采;B.可以使自己显得有文化内涵;

2.你不太喜欢诗歌的原因:A.要求背诵;B解释太深;

3.你喜欢诗歌的原因:A.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我, 训练诵读能力;B.可以自我解读, 按自己的理解去理解;

4.诗人徐志摩和海子、普希金都是英年早逝, 你听了他们的故事后:A.觉得他们死的不值;B.觉得他们都是因为个人追求而死的;

5.《致橡树》一诗反对六种“爱情”, 你的态度是:A.赞成;B.不赞成;C.无所谓;

6.俄国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 你认为最好的句子:A.“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B.“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喜欢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数超过了半数, 或者远远超过了半数。古典诗歌源远流长, 阅读它们, 能够从中感受到淳朴浪漫的情怀、静穆朴素的情感, 体验到诗人的狂放精神、忧患意识, 领略到诗人的讽喻之意和爱国热情。统计数据说明, 学生自幼受到中国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确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们从内心更易接受。

“健全人格的培养, 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我相信“人之初, 性本善”,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诗歌引导学生向善, 将善的本性发扬光大:说善意的话, 做善意的事, 凡人凡事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思考, 去认识;带着一颗善良的心, 做一个善良的好人, 在宽容、仁爱、平和的心境中, 快乐地享受学习, 享受生活。

诗歌阅读欣赏是很好的契机。语文课堂可以用诗歌点燃激情, 只要教师自己带着感情去激发学生。

第一, 重视朗读和背诵。

在范读、抽读、齐读、跟着老师感情朗读之后, 课堂上全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 达到了情感共鸣。然后, 当堂背诵重点段落, 当堂吸收消化。比如, 《再别康桥》的多媒体课件画面色彩明亮, 男中音的配乐朗读很快将全体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意境。

另外, 翻译同样有助于理解性记忆。如, 《沁园春·长沙》要求根据翻译背出原句。本来怕背诵, 厌烦记忆的学生, 在课堂上会跟着老师的步伐, 表现得趣味盎然。这是不是被诗歌点燃了激情呢?

第二, 重视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 集体讨论, 代表发言, 自主发言, 答案不是绝对的, 唯一的, 但是要由教师把握航向。

以现代诗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教学为例, 教师询问学生:“你幸福吗?为什么?”很多人回答幸福。有一个女同学没有说几句就哽咽了, “我以前以为爸爸妈妈不爱我, 在他们心里什么都比我重要。可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就因为天天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这使得全班愕然。原来她自小就寄养在别人家里, 父母在外工作, 一直到现在才终于合家团聚。“同学们, 已经拥有的就是最珍贵的。爱你的亲人, 珍惜你的拥有。”教师趁势得出结论。

然后, 教师继续询问:“诗人在诗歌中认为什么是幸福?你打算课后怎么做?”一位学生回答:“从明天起, 做个幸福的人, 积极乐观地学习、生活;多和亲人沟通交流, 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个拥抱, 或者是不再对他们发脾气;在学校里课堂上享受学习, 给自己发言的信心和勇气, 欣赏同学的表现;认真地做并享受身边的事。”

教师听了很欣慰, 学生也被感染了。教师引导:“周五回家, 在车站就拥抱你妈妈, 对她说妈妈我爱你。”学生回答:“她会说我肉麻, 用异样的眼光看我, 然后一把推开我。”教师说“可是她心里甜美极了。”师生对话以大笑结束。

第三, 诗歌学习之前之后有铺垫, 学习诗歌是有趣味的, 是简单又充实的。

教师可以在教学诗歌之前讲故事。几乎所有的作者作品都有故事。比如徐志摩的婚姻和人生。教师通过徐志摩的前妻, 讲什么是家庭责任, 什么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爱, 什么是自尊自立。梁启超为什么在他的再婚致辞时厉声训诫。故事之后再读《再别康桥》, 学生十分感兴趣。学习诗歌之后可以带学生学唱歌曲。学生绝大多数是喜欢唱歌、听歌的。比如读《诗经》的《蒹葭》后, 学唱歌曲《在水一方》, 那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效果会给学生留下永久的记忆。

第四, 诗歌学习的要求是人人可以达到的, 是人人可以实践和成功的。比如听歌和唱歌, 比如你联想到了什么。

总之, 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激情, 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应充分运用诗歌进行情感教育, 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摘要: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 又是一种教学策略。语文课堂可以用诗歌来点燃激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白雪.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 2007.

用教师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 第9篇

今年我来到石河子市23中支教,这里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南山,接触外界的机会少的可怜。而且大多数家长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孩子长期处于散养状态,学习态度散漫。我接手八年级英语,这个班的英语老师更换的比较频繁,就在短短一年中换过好几个,原本底子薄弱的学生在英语方面学得更加吃力,和他们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在英语方面的兴趣着实少得可怜,上课互动的学生只有几个,一半的学生上课睡觉是常事,还有一些学生即使在听课,通过他们茫然眼神的传递,好似在听天书。看着这些学生这么早就放弃英语,我开始暗下决心,我不能放弃他们。于是原本计划一周结束一个单元,可是在他们身上要多花费一倍的时间。备课时,都要绞尽脑汁,搜索各类合适的资源。我坚信只要我不放弃,永葆这份热情,就一定能点燃孩子们心中的那个火苗。

我选择的这节课是八下unit 6一篇阅读,这个单元学习目标是会讲述故事。阅读材料以剧本场景的形式展现,只展现了7个场景。如果按部就班只是带着学生学习这七个场景,理解句子,看似完成了教学目标。但违背了我的既定目标,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就在翻译中度过,毫无乐趣而言。在给他们上课的两个月里,我一直坚信我的激情一定会感染他们,我的既定目标一定会实现。学生的状况比起刚开始上课,已经进步不小了,睡觉的学生少了,所以,革命尚未成功,还想继续努力。感受到乐趣才能激发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这么有意思的课一定也要让学生体会到乐趣,才能向我的既定目标迈进一步。面对着这样一个缺乏活力和朝气的班级,我,丝毫不敢懈怠,我要用我的朝气感染他们。

【主题】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因素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师的思想素质以及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我认为老师的思想素质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力。有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保持永不放弃的心态,才会积极主动地根据不同的课型调试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运用英语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乐趣。

【案例描述】

那天我一进教室,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讲故事!而且从动画片中学习讲故事,可以吗?呵,这句话让同学们立刻来了精神,眼睛中折射出期待的光彩,连睡觉的同学都揉揉惺忪的双眼,一咕噜坐了起来。他们边津津有味地观看,我边板书对话中出现的难词,他们学着剧中人物的语气练习这些目标语言,有的同学惊讶地说“英语还可以这么读啊!”有了这个开端,接下去的环节顺利多了。我设计了为剧中人物配音的环节,同时评选最佳配音演员。为了降低难度,我每播放一个场面,就找四五个以上同学为角色配音。刚开始,有些同学不好意思张口,要不就是音量太小,生怕别人笑话他。这时,班里有些冷场,我鼓励声音洪亮的包尔江试一试,他那哈萨克族腔调的英语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但是效果非常好。有了这个好的开始,其他同学慢慢地能张开口了,同学们说得越来越流畅,而且越来越自信。最后,当开始学习本课的阅读时,大多数同学就已经可以流畅地读书了。扫除了语言障碍,我开始安排下一个任务:任选一个场景,小组合作表演,语言可以扩充。完成最好的那个组,老师可以满足他们全组一个愿望。本来担心这节课上不完,可是视频资料的运用提高了效率,这堂课在意犹未尽中下课了。

【结果】

下课铃响了,有几个同学还围在一起,学着同学们搞笑的语言语调,乐成一团。石玉荣走到我跟前,激动地说,“老师,这节课我学会了!下节课我能给同学们再读一遍吗?听到我的肯定回答后,才满意地离开了。”

第二天,在课前展示环节中,同学们表现得更加自信,大多数同学可以踊跃大方地展示前一节课的对话,而且说得流畅自如。

【评析与反思】

1.备课时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这节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动画片是这个年龄群孩子的最爱,虚幻的动漫世界是他们心灵的停靠点。模仿动画片的人物并学着给他们配音,正是凿准这个切入点好策略。但是授课时又不能盲目地追求热闹,学生应是能兴奋起来,也能安静下来学知识。毕竟知识点的掌握才是最终目的。

2.根据教材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重要因素。一堂课不能仅限于热闹让学生开心,更主要的是延伸他们的思维深度。用教师的眼光,为孩子寻找精神的食粮。当英语教师给学生提出新的语言材料时,学生能否接受和理解,很大程度在于他们对材料是否感兴趣,与学生自身相关的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3.老师良好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是指外语老师要有优秀的道德素质和较深的文化修养。教师的思想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多是重复性事务性的工种,长期以往,激情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就是按部就班,毫无创意,死气沉沉,完成任务了事。

4.这堂课也有不足的的方面,就是过多注重了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模仿方面有些薄弱,于是不敢举手,其实可以对他们要求放低些,哪怕能说出一个词也行啊,至少也要让他们参与进来,放慢脚步,静等花开。只要再多给他们多给一些机会,相信会激发起更多的同学的学习动力。

用感恩教育点燃师生激情 第10篇

用感恩教育点燃师生激情

——淅川县第四小学 ·李景瑞

2011年5月16日上午淅川县第四小学的校园里,学生家长及教坛同行人山人海。是什么事吸引了那么多人关注呢?原来是学校正在举行“感恩教育艺术节及感恩教育成果汇报会”。淅川县四小的感恩教育是校长王本唐亲自设计的。他凭着近20年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对小学教育问题症结的深入了解,结合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严重弊端,决定以“感恩教育”实验为切入点开始教改。

学校成立了“感恩教育”课题组,王校长亲任组长。为规范研究和实验,课题组几易其稿,制订了实验方案,并同时在省、市、县教科所进行了立项。2010年9月10日,学校召开了开题实验动员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小学德育教改实践拉开了序幕。

特殊家庭作业成常规

为了引导孩子们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学校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给学生布置感恩实践作业。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队会,各班都要抽学生向同学们汇报自已在感恩长辈方面所做的事。“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三八节”等传统节日,学校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淅川四小学生做家务、给长辈洗脚、给长辈捶背等,已成家常便饭。许多学生家长打电话或写信给学校,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令他们非常感动。

升旗仪式新颖独特

淅川四小的升旗仪式与众不同。它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简直就是给全校师生集体上了一节德育课。他们除了要进行升国旗、奏国歌、国旗下讲话、值周工作总结之外,还要向万世师表孔子画像行鞠躬礼、向现任老师敬礼。全体学生在主持升旗仪式的辅导员指挥下,向全体老师敬礼齐呼:“一是为师,终身为父。”另外,淅川四小升旗仪式上全体师生齐唱感恩校歌,齐做感恩校操。淅川四小的感恩操是以《感恩的心》为旋律,以手语操为基础加以创编的校本操。师生们在做操的过程中,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县内外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慕名专程到淅川四小观看升旗仪式。

校园文化浓香扑鼻

走进淅川四小的校园,感恩教育的氛围扑面而来。写有“学会感恩”几个闪闪铜字的文化窗首先会映入你的眼帘。每个学生的校服上都印有“百善孝为先”的字样。学校设置的“感恩教育室”,布置有为学校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社会人士及教师的图片与简介;布置有古今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国家,感恩自然,感恩他人方面的典型人物和突出事迹专栏;布置有学校评选出来的感恩教育模范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相片;布置有教师在感恩教育方面的论文和作文。多媒体投影仪里,正播放着感恩教育专家的感恩教育讲座„„

感恩教育激发家长关注

为了总结感恩教育阶段性果,深化感恩教育改革,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感恩教育成果汇报会暨感恩教育艺术节。在艺术节上,学校都要隆重表彰一批在感恩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老师,表扬一批在感

恩上做得好的学生。各班都要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本班一年来在感恩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艺术节一般举行三天,全部向社会开放,并邀请各班学生家长参加。学生家长对此项活动非常关注,许多学生家长在百忙中抽时间积极参加。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参加淅川四小感恩教育艺术节时,赞叹地说:“是王本唐校长用感恩教育点燃了淅川四小师生的激情,让这个学校焕了勃勃生机。”

用真情教书育人,用激情点燃梦想 第11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真情教书育人,用激情点燃梦想》。

时光如古木参天,摇曳着无数枚叶片,看着那一张张日历,在春夏秋冬中翻转。我不禁有些泪潸潸了,究竟迎来过多少日光月色,究竟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值得庆幸的是实小像个博爱的母亲容纳了苦涩的我,使我在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感到了温暖。

有人说:教师是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平凡无私;有人说:教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我更认为教师是一棵参天大树,和稚嫩树苗一起栉风沐雨,共同成长。尤其是张丽莉、秦开美等一批批教师先进事迹被社会认可和宣传时,让我更加认识和坚信了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

这,就是新时代的老师,把激情燃烧的岁月挥洒在三尺讲台上;这,就是新时代的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卓尔不群的风范。此时此刻,我想是诗人,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们的职业;我想是学者,用深邃的思想诠释我们的价值;我想是歌手,用动听的声音歌咏我们的岗位。

作为教师,我要在师生相聚的时间里,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严密的思维,推演我心中最奥妙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表达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著着我的追求。纵使再苦再累,沉重的负担压在我的双肩,我也要挺直脊背,站稳脚板。

站在这里,我将用青春和热情,去坚持、去探索、去磨砺。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书声,这是校园里最动听的乐章;黄昏,踏着最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学生们安然的离去,感慨美好的时候光是如此的短暂而又这么轻易流逝。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顽劣、不求上进、学习成绩停滞不前、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我的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他们都有点缀春天的价值。我将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

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早已知道,那块黑

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早已知道,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但青春不悔,奉献自己更无悔!

用强烈的责任心点燃工作的激情 第12篇

查理·斯瓦伯担任卡耐基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发现自己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的产量很落后,便问厂长原因。

厂长回答:“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至拿免职来恐吓他们,可他们软硬不吃,总是懒懒散散的。”

那时正是日班工人即将下班,夜班工人就要接班的时候。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今天炼了几吨钢?”

领班回答:“6吨。”

斯瓦伯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夜班工人接班时,看到地上的“6”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过来了,问我们炼了几吨钢,领班告诉他6吨,他就在地上写了一个‘6’字。”

次日早上,日班工人前来上班,发现地上的“6”已被夜班工人改写为“7”,知道输给了夜班工人,日班工人内心很不是滋味,他们决心给夜班工人一点颜色看看。那一天,大伙加倍努力,结果他们炼出了10吨钢。于是,地上的“7”顺理成章地变成了“10”。

在日、夜班工人你追我赶的竞争之下,工厂的情况很快得到改善。不久,该厂产量竟然跃居公司所有钢铁厂之首。

只用一支粉笔,斯瓦伯便扭转了乾坤,他所采用的,该是怎样高明的激励之道啊。

说起激励,我们往往想到丰厚的奖金、豪华的房子、名贵的车子„„是的,所有这一切都能激发一个人力争上游,创造出好成绩。然而,物质上的激励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差,直至为零。

上一篇:我的父亲的优秀散文下一篇:救命骨髓课堂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