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2024-05-21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1篇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训练目的

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读读背背”的内容是12个成语。本题要求学生积累的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成语中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

三、探究与发现部分,注意阅读要仔细。

四、作文要言之有物。

五、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来演课本剧。

课时量:4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读一读,说一说。

1、让学生复习背过的有关的成语,再让学生独立读这些词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背诵。 喜爱 热爱 酷爱 尊敬 尊重 敬重 想念 思念 怀念 ____ ____ ____ 2、引导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这类词语,如,“一往情深”“情深似海”“XXXX”。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留心这样的词语,多积累这样的成语。 3、结合本次练习,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写人物心情、感情和表情的成语、花草成语等,开展语文活动,给学生提供学成语、用成语的机会,进一步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使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一写、背一背。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还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运用。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2、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读一读”安排的是读短文《写给儿子》。 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写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写作者写给已经离开人世的儿子的话,告诉他,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留下了很美丽的东西——鲜花。 短文告诉我们,给予比索要更为愉快。

1、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可以谈对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谈对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自身的体验方面谈,更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谈。

第二课时

二、探究与发现 这次学习主要是学习把句子写成一段话。 1、理解一段话要有一个中心。 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照样字也写一些 2、一句话中有不少词语,但是,句子中也有重点词语,要围绕重点词语些具体。 三、口语交际给妈妈一个惊喜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陈述意见事情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围绕一个话题通顺、完整、准确的表达的看法。 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三课时

四、习作 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都在有趣的想象中展现出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本次习作,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指导。 1?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教师可以巧妙导入,如,讲许多生活中应该拒绝的事情,让学生知道,多方面的表达,丰富的想象,有条理的写作,是一个了不起的本领。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把花草树木都当成人来写。 值得注意的是,习作一定要把“下雨的时候,小花小草都喜爱做什么,怎么做”过程写清楚。这一点应作为评价这次习作的重要标准。

第四课时

五、演课本剧 《巨人的花园》剧人说话的神态语气、还有其他课本,都可以成为舞台上的剧目。 1、分角色。 2、四人小组练习。 3、班级演出。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区分并积累形近字,练习写好6个字。

2。阅读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搜集并交流与民间俗语有关的故事。

3。仿例续写“海浪花变成的镜子”。

4。讨论(针对迪罗达贝里的做法展开谈论)。

教学重点

1。重点:仿例续写。

2。难点:讨论(见第12课的第3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民间俗语有关的故事。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自读这两组词语。

2。交流:你发现了带点字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怎样区分这些同音字和形近字。

4。你能用带点的字组词吗?

5。积累。

二、词语故事。

1。自读故事,要求读准读通。

2。同桌互读互评。

3。补充俗语“千里送鹅毛”。

4。默读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5。交流,结合句子回答。

6。讨论“千里送鹅毛”比喻什么?

7。交流你以前搜集的.俗语故事。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8。选择“小小故事大王”。

9。读一读这些俗语。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全世界儿童围成圈儿》。

1。自读诗歌。

2。同桌互读互评。

3。赛读。

4。质疑解难(如:“……在经线和纬线上尽情地跳舞”什么意思?)。

5。练习背诵。

6。自主摘抄词语,补充“词语库”。

二、写字板

1。出示要写的字。

2。认读并组词。

3。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

4。学生练写。

5。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

a。观察四个字结构特点。

b。指导写“袜、解”。

c。学生练写。

6。评议。

第三课时

一、仿例续写

a。改例句。

b。续说。

在这片海浪花变成明镜中,我发现自己。

二、续编《海浪花变成的镜子》。

想象海浪花如果又一次来到海滩上成为一面镜子后会有哪些奇遇?

要求:

a。想象海浪花是怎样来到海滩上的?

b。谁又会来到镜子前,会发生哪些趣事?

c。海浪花回到大海了吗?怎么回去的?

①自己单独准备。

②组织交流,再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③评议,评出最佳创意奖。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怎么说就怎么写,注意将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奇遇写具体、写生动。

一、讨论写作思路。

二、布置习作要求。

三、学生练笔、教师个别指导。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 “真理”的传播者, 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 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 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 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 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能博闻强记, 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 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 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 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 自主意识增强, 他们自尊、自信, 需要尊重, 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 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 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 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 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 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 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 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 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 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 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 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 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 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鲁迅先生的文章在初中课本中选入了7篇, 都是重点讲读课文, 主题深刻、语言精炼、篇幅较长, 如果按照教学常规的串讲模式, 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 学生会不胜其烦, 影响教学效果。这堂课的设计,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又完成了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 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 对教学倾注的热情, 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 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 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例如, 在上《周总理, 你在哪里》的课文朗读指导中, 我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高山旁、大海边、森林中寻觅亲人, 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教师入情入境, 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 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 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 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 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4篇

内容摘要: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乐园。小学语文教学,正因为有了电教媒体,我们的课堂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小朋友才变得聪明伶俐,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显而易见。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电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电脑、网络走入课堂,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乐园。

一、电教媒体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年纪小,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但当他们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则会主动的、积极的、执着的去探索。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如果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无疑将成为学生渴求知识好奇之火的助燃剂,成为探求新知的乐趣而产生愉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激情引趣。上課伊始,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教学口语交际《兰兰过桥》时,先播放一段动画片:叮当猫要到外婆家去,可是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为叮当猫设计一座桥让他过去。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引人入胜。设疑置问,就是要利用学生急于探究其详的心情引人入胜。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首先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让学生听一听,初步感受乐曲的凄美。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乐曲是怎样来的吗?是谁创作的呢?关于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此时此刻,无需多说,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融入了情境之中,产生了“愿闻其详”的迫切愿望和急于探究课文的学习心理。

二、电教媒体让学生乐说

会教书的教师应把书教厚,即能抓住每一个契机,利电教脚媒体,丰富教材外延,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小学教材中的课文浅显易懂,贴近孩子生活,孩子易于理解、易于模仿。教学《柳树醒了》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开始,学生的思维没被点燃,思路很狭窄,都说一些课文中出现的事物,我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多姿多彩的春天呈现在学生面前:粉红的桃花,鲜红的杜鹃花,嫩绿的小草,绿油油的禾苗、、、、、、再配上优美的乐曲,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说话欲望,同学们举起了小手,一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孩子们天真的小脑袋里跑了出来:

“春雷跟杜鹃说话了,说着说着杜鹃醒了,春雨给杜鹃洗澡了,洗着洗着,杜鹃花红了。”

“春雷跟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醒了,春雨给小草洗澡了,洗着洗着,小草绿了。”

“春雷跟桃树说话了,说着说着桃树醒了,春雨给桃树洗澡了,洗着洗着,桃花红了。”、、、、、、就这样学生在多媒体的引领下学会了思维,学会了语言表达。

三、电教媒体让学生乐想

想像是借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造的热情。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让孩子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四、电教媒体让学生乐读

教材中,不是每篇课文都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动情地读。有些课文由于时空的限制,与学生心距较遥远,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最后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周总理看望邢台地震中的灾区人民,周总理看望少年儿童,周总理把降落伞让给小扬眉,周总理与清洁工人握手、、、、、、我选用了《忘不了》这支小提琴乐曲配乐。乐声之中带着凄婉与悲壮,配着音乐,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一段。读完后,我发现学生眼睛里都闪烁着泪花。趁热打铁,我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没想到学生比我更加投入,一字一词无不恰到好处!他们将对总理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难舍之情,怀念之情,在朗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凄婉的音乐,充满激情的朗读,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五、电教媒体让学生乐写

乔姆斯基理论认为:人的大脑独具一种“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装置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说出具体的语言。语文教学中可巧用电教手段,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难题。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学生自己喜爱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学生栩栩如生的描述人物形象。还可将公园景色拍摄下来,借助录像将画面播放或定格,或回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这样的教学,学生写作再也不必为“无素材”而烦恼了。学生从“怕写”到“乐写”、“会写”。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欣赏录象,欣赏范文,模仿修改,互相传阅等形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自然地提高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写作,从而提高习作教学效果。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使枯燥的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在“乐园”中,他们的思维被激活,语言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2、《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现代教育思想的正确体现》--------曲阜师范大学电教系 李艺

语文乐园(二) 教学设计 教案 第5篇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能理解对联的意思,发现它的巧妙之处,并能有所积淀。2.能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不同作用。3.积累古诗名句。

4.能读懂短文《奉公守法》。5.习作:“心愿”为主题。6.探究与实践:了解对联。

过程和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对联的意思,发现它的巧妙之处,并能有所积淀。

2、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不同作用。

3、初步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的结合运用。

3.教学用具

PPT 4.标签

鄂教版

教学过程 我来试试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师:我们过春节,家家户户门口贴了什么?(对联、春联)谁能向大家说说你喜欢的对联?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大家的记性可真好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副对联,请翻开书语文乐园二,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4.指名学生读每副对联,想想能发现什么? 5.小组讨论。6.交流与提示:

这两副对联是两副巧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两副对联非常巧妙的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第一副中分别有五个相同的字,但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第二副里面多是同音字,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第一副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二副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结论:这两副对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对联是讲求对仗的,仔细看看它们是不是对仗的?

(结论: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只有中国才有对对子的语言交流活动,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们自豪。)7.多种形式朗读背诵。

8.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9.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对联。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多种形式读这三句话,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①出示用第一句话改编的陈述句“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并将两句话进行对比,看看哪一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肯定。

(结论:看来,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②以此方法,要学生自己体会后面两句,看看它们是什么句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论: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情达意。)3.进一步朗读,体会。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理解对联的意思,发现它的巧妙之处,并能有所积淀。还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不同作用。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课后习题 背诵第1.2题。

板书 语文乐园

语文乐园二:汉字 教案教学设计 第6篇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了解同音字的妙。

3、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练写拟人句、排比句,加强想象、表达能力。

5、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6、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

1、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一)读故事,了解同音字之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说说张三和李四的对联对得妙不妙?妙在哪儿?

2、学生自由汇报。

3、出示对联。

两碟豆,一瓯油。两蝶斗,一鸥游。

花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

4、师:音同字异的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有二十六个,声母有二十一个,韵母有三十五个,不同拼音的字有四百一十五个。但是,常用的汉字约三千个。1957版《新华字典》收入的汉字约一万一千多个。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大字典,收入的汉字几乎都在两三万个左右,字多音少,必然造成汉字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普遍存在。

(二)说同音字,再品对联,了解同音字之趣。

1、你们能说几组同音字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3、师:我国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利用同音字做成的谐趣绕口令对联,请看: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4、此联中谁和谁谐音?

(此联用童子谐桐子,丫头谐鸭头,落谐乐,咸谐嫌,妙趣天成,机智而幽默,应属巧对。)

(三)试作对联,巧用同音字之谐。

1、小组合作,能否利用黑板上的同音字也编一则一字联、二字联或三字联呢?

2、交流。

二、词语接龙。

1、朗读词语。

2、发现规律。(词语接龙)

3、师:这些词语什么意思,或有什么渊源?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汇报,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4、检查:教师说一个词语意思,请学生说出此词语。

5、词语接龙游戏:教师起头或学生起头。①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

②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死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无反顾

三、读读写写。

1、指名读。

2、出示第二句,引导想象。

3、出示第三句,与第二句进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补充第三句。

4、出示第四句,小组合作,进行补充。

5、把自己补充完整的这段话,自由地读一读。

四、写字板。

1、出示六个字:凝、截、康、糙、激、爽。

2、说说,你们在哪几篇课文里见过它们?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指导书写。

凝、糙、激左中右结构,不要写得太宽。凝第十画的横撇与第十二画的横钩要区分清楚。

康、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现象。康左上包右下,里边的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最后一笔向右舒展。截右上包左下,戈字部的横就如同是肩膀,保持着整个字的平衡,被包围部分不能写得太松散,要紧凑一些。

爽要写得四平八稳,大字的横要横平,撇从田字格的竖中线开始,两组撇、点上下对齐。

(1)看清楚各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后,动笔书写。

(2)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

1、谈话引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我是苹果》,你觉得应该向苹果学些什么呢?(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再来领略具有博大胸怀的帆的风采《帆的襟怀》。

3、范读。

4、学习1-3节。

(1)师:说说,在阳光下、风浪中、暗礁旁的帆像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阳光下片片花瓣

风浪中一把匕首

暗礁旁坚定的旗帜

(2)轻声朗读这三小节,你喜欢帆吗?为什么?(美丽、无畏、坚定)

5、学习4-7节。

(1)组内朗读。

(2)读了这一部分,帆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3)出示句子:帆没有嘲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望着巨轮的背影甩出一连串的攻击

(4)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感情要一次比一次强烈。

(5)对照帆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的胸襟是怎样的?

6、朗诵比赛:给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赛后大家评议。

二、语文生活。

(一)谈话引趣。

师:本单元《永不放弃》一课中,蒙迪是怎么获得成功的?看到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是不是也产生了许多遐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学生畅谈各自的愿望和理想。

师: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放飞我们的梦想主题演讲比赛。

(二)小组合作。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但不能多于8人,不能少于3人。

2、小组商量演讲题目以演讲、执笔、道具准备等的分工,要求人人必须有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演讲题目及分工情况。

(三)明确演讲要求。

师:我们要从今天的活动中,选拔出小小演说家和最佳演说辞,这就希望大家在组内要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不过,演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要有称呼语,如: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结尾要有号召力。

2、演讲内容要具体、清楚、明白。

3、演讲时,语言要上口。尽量用口语和短句,少用书面语和长句。

(四)准备演讲。

1、小组讨论演讲提纲,由代表汇报演讲内容的构思,对有新意的演讲内容及时进行鼓励。

2、小组商量选定演讲人,大家各抒己见,完善丰富演讲内容,并作好记录。

3、组内演讲,听者对演讲人的仪态、语气、动作、表情等进行评议,演讲者予以改进。

第三、四课时

一、演讲。

1、组内选派代表参加演讲活动。

2、大家进行评论。从演讲内容、演讲的准备及演讲者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议。说说好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3、评出小小演说家,获此殊荣的小组所有成员均有奖励。

二、习作。

1、将组内演说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习作。

2、教师巡回检查,二十分钟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7篇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汉字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练习书写6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观察词语的联系和变化,发现这些词语的组成规律。

4、学写句子,培养想象能力。

5、感悟朗读,感受诗歌给自己带来的心情上的愉悦,感受诗

歌中描写的春天那美丽的景色。

6、语文生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并把自己说的内容比较有

条理的记录下来,能适当使用标点。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小时侯的照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011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有趣的汉字,学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你还能找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反馈。

二、写字板。

1、出示要写的字:

它 室 忙 怪 妹 奶

2、同桌讨论: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3、指名上黑板试写,大家评价,教师小结指导。

4、学生练写。

三、词语超市。

长 短 (长短) 动 静 (动静)

深 浅 (深浅) 高 低 (高低)

来 回 (来回) 左 右 (左右)

1、读一读。

2、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分组说一说,指名反馈。

第二课时 012

一、照样子接着写。

夏天的山上,泉水清清的,草旺旺的,树绿绿。

秋天( )。

我们听到的是溪水潺潺,还有稻田里青蛙的鸣唱。

我们看到的是( )。

1、读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景象。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

3、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评价。

二、阅读欣赏。

1、听录音:歌曲《春天在哪里》。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

3、指名读诗歌,大家评价。

4、教师配乐范读。

5、学生感悟朗读诗歌。

6、分组读。

7、说一说诗中的春天在哪里?汇报朗读。

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9、表演朗读:全般齐读,自己编排动作。

第三课时 013

语文生活

1、教师根据学生交来的照片,随意抽取一张。

2、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3、请照片的主人说一说:

照片上的你有几岁?照片中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

要求:声音洪亮,态度大方,对于表述的事情要交

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分组互相评说。

5、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教师个别指导。

要求:字迹要工整,能适当使用标点。

6、把自己写的在小组内读一读。

7、优作欣赏。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8篇

一、组建合作小组, 明确职责分工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的差异、行为习惯等将学生分成四至六人的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 制定合作计划, 安排学习任务。督察员负责督察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当组员出现意见分歧时, 协调好内部关系, 避免矛盾产生以及监督成员自觉遵守讨论规则。记录员负责将组员的意见看法逐条记录, 并将之分析, 带领大家将合作讨论向纵深方向深入开展。发言人负责将本组的意见整合, 将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都能为小组贡献自己的才能。一段时间后, 职务可以轮换, 这样最大限度锻炼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技能, 增强学习兴趣, 加深对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每一次互换都是组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支持的过程。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又让他们能在合作中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组间的均衡, 为小组间的平等竞争提供可能性。“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可以发现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创设合作情境, 给出合作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出示的合作问题不能偏离或背离新课标的要求, 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 不能过于拔高, 也不能低于学生的能力,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而且问题之间要有联系, 也要有拓展。要让合作学习真正地开展起来, 选题精当非常关键, 我们应选择探究性、比较性、规律性、思辨性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让学生时刻感觉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是学生内心的需要。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置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掌握知识。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给学生某个知识点, 而是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掌握方法进而学会学习。因此在学习中规律性的知识点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总结, 群策群力归纳得会更全面, 只有自己总结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 并会在日后的学习中才能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

课堂合作的问题还需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思辨性的问题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讨论合作不一定是为了给问题一个最终的答案, 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会质疑的思维方式,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生通过辩论会更通透地理解问题, 认真地对待生活, 这是一种成长。

三、独立思考是前提, 合作讨论最关键

在合作学习之前, 教师要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 只有独立深入全面地思考了问题, 在讨论时才有话可说, 才能在讨论中抓住问题的核心, 进而使得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的发展。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 那么这时的讨论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与其说是讨论的结果, 不如说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学生说出第一思考结果之后, 就会无所适从, 讨论无法深入。最后只能由个别领悟力高的同学与老师对话, 其他更多的学生又回归到了听众的位置。因此每个人在明确要学习的任务后, 先进行独立思考, 这个环节是不能省略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独立思考后先交流, 然后汇总讨论、辨析、总结。“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巡视课堂, 了解每一小组的讨论状况和进程, 在必要的时候给与指导、点拨, 切实提高合作效率, 介入的时机教师要准确把握, 当学生刚一出现问题的时候, 教师不要着急就介入, 因为学生有时是具备自我纠错的能力的, 学生自己拨乱反正最终获得成功会更喜悦, 那么曾经走的弯路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当学生偏离课堂主题, 或讨论遭遇瓶颈时, 教师要适时介入, 给予纠正引导。对于已经完成任务的, 可以引领他们探讨更深入的问题, 或者去帮助其他小组。组内合作学习后要形成小组结论性意见, 然后在班级交流。

四、成果展示, 对话彰显真我风采

小组成员将本小组的结论性意见在班级中交流汇报, 展示成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一是口头汇报, 可以由小组的发言人将本组组员的合作讨论成果在全班汇报, 其他组员可以另外补充。该小组在交流时, 其他小组必须认真聆听, 等到该小组交流完毕时,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可以质疑, 也可以摆明自己的不同观点。面对疑问可以由发言人一人解释, 也可以组员共同释疑。在班级交流过程中, 会引发学生的二次阅读, 使讨论变得更深刻, 学生在对话后, 对问题的理解会更透彻。一段时间后, 小组发言人轮换, 这样每个组员都能得到相同的锻炼的机会。二是以书报等形式展示。小组成员可以将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制成手抄报、黑板报等张贴在教室里, 供全体学生阅读学习, 并负责答疑解问。

五、多角度评价, 体验成功的喜悦

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有所不同, 它不但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知识、能力的评价, 还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技巧进行评价, 要评价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写作、总结问题、发现问题等能力, 还要评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参与积极性、是不是在讨论与主题相关的话题、有没有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合作中是否具备将讨论推进一层的能力、是否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否平等地对待组员。不但要评价学习结果, 更应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只要态度积极, 某方面能力在合作中得到了提高都应该给予鼓励性评价。合作小组不仅评价个人, 更要评价整体, 任何一个组员的成功都可能使得小组赢得最后的胜利。对小组的正面评价又会增强小组成员的信心。要有生生互评, 小组的发言是否全面, 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楚, 条理是否清晰, 能否解释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疑问, 态度是否友好等等。既可以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对发言小组进行评价, 也要对提问小组进行评价。如果缺少对提问的小组有效的评价, 这个小组在交流时其他小组可能就不听而忙于自己小组的问题了, 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必要的。它可以为课堂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平等地交流、讨论、协作、探索, 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不断成长, 感受学习的乐趣, 体会人生百态。合作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了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唐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叶伟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0, (4) .

[3]张太松.浅析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合作性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32) .

语文乐园快乐多 第9篇

星xīnɡ期qī天tiān,飞fēi飞fēi马mǎ和hé伙huǒ伴bàn们men结jié伴bàn到dào语yǔ文wén乐lè园yuán玩wán。语yǔ文wén乐lè园yuán里li的de游yóu戏xì可kě有yǒu趣qù了le,赢yínɡ了le游yóu戏xì还hái有yǒu智zhì慧huì分fēn拿ná呢ne!我wǒ们men一yì起qǐ去qù看kàn看kɑn吧bɑ!

语yǔ文wén乐lè园yuán的de叔shū叔shu手shǒu里li有yǒu9封fēnɡ信xìn,你nǐ能nénɡ按àn信xìn中zhōnɡ字zì的de笔bǐ画huà总zǒnɡ数shù将jiānɡ它tā们men送sònɡ给ɡěi对duì应yìnɡ的de小xiǎo动dònɡ物wù吗mɑ?(每měi送sònɡ对duì1封fēnɡ信xìn计jì智zhì慧huì分fēn1分fēn!)

给ɡěi碰pènɡ碰penɡ车chē配pèi对duì。车chē上shɑnɡ哪nǎ两liǎnɡ个ɡe词cí互hù为wéi反fǎn义yì词cí,找zhǎo一yi找zhǎo再zài连lián一yi连lián。(每měi配pèi正zhènɡ确què1对duì计jì智zhì慧huì分fēn1分fēn!)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10篇

数学活动—《水果乐园》的目标指向是7以内的点物匹配,在设计过程中,我关注“如何解决数学类活动相对比较枯燥”以及“如何满足不同能力层次水平的幼儿的发展需要”这两个问题,我结合刚进行过的水果丰收主题中以及“通关密令”来串联整个活动,使活动在有趣活泼的情境中紧紧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其次,我通过“摘果子”和“送礼物、分水果”的操作活动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的发展需要,通过颜色、点数与水果的对应进行二维的匹配与分类;另外,在活动中先由图片过渡到实物卡片的操作,由具体的形象过渡到抽象的符号,通过这些过渡与渐进分解了活动的难点,使幼儿在轻松又富有挑战的情境中获得操作机会,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复习7以内的点物匹配,巩固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

2、尝试根据数量及颜色两种特征进行分类摆放。

3、乐意参与到情境活动中,愿意与同伴交流。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7以内的点物匹配

教学难点:通过颜色、点数与水果的对应进行二维的匹配与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小纸盘,上面贴有不同颜色的点卡(7以内)

活动过程

(一)参观果园:按图示点数找相应的水果

1、教师带领幼儿去动物果园游玩:秋天来了,果园的水果丰收了,谁想跟我去果园玩,好,出发吧!

(播放PPT,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

2、幼儿根据点数找出相应的`水果,并大声说出“XXXX快开门”。(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是这种水果)

①师:果园到了,咦,门怎么是关着的?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播放课件:点5:6个菠萝、5个苹果、7个草莓

师:有几个点子?5个点子就和5个水果宝宝做朋友。

5个点子宝宝的水果朋友是谁呢?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带领幼儿依次集体点数水果数量,并出示相应数量的数字)

找到点子宝宝的朋友吗?一起把它的名字喊出来:苹果苹果快开门。

师:大门开了,看到什么了?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吧!

(师带领幼儿做摘苹果的律动)

②师:苹果摘完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哎呀,门又关了,原来又要我们回答问题了。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课件:点6:5个梨子、6个桃子、7个西瓜

师:有几个点子?6个点子就和6个水果宝宝做朋友。

xx小朋友,有几个梨子呢?一起来数一数?

xx小朋友,有几个桃子呢,数数吧。

所有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你们看到了几个西瓜呢?

师:点子宝宝的朋友是谁啊,一起喊出来:桃子桃子快开门。

(师带领幼儿做摘桃子的律动)

③师:前面还有一片果园呢,想不想去看一看?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课件:点7:6个苹果、7个香蕉、5个橘子

师:我们来看看,点子宝宝有几个呢?

7个点子和哪个水果做朋友呢?为什么?

(师请个别幼儿带领全体幼儿依次点数水果数量,并出示相应数量的数字)

(二)分水果(按颜色及数量两种特征进行匹配)

教师:我们摘了那么多的水果,都吃不完,请小猴子也来吃好不好?我们问问,它想吃什么水果呢?

播放小猴子的PPT声音:这是我最爱吃的水果,并且它的数量和点子是一样多。

(幼儿发现按数量、喜好或数量、颜色两种特征找出相应的水果,并请幼儿说说理由)

(1)课件:点6、小猴子:6个苹果、5个香蕉、5个桃子

(2)课件:红色的点7:7个香蕉、6个桃子、7个苹果

师:

播放小狐狸的PPT声音:我想吃和点子的颜色、数量一样的水果。

师:你听到小狐狸说什么了呢?

(三)送水果礼物(按颜色及数量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师: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特别的聪明,给小猴子、小狐狸都送了水果,但是我们还有好多好多水果呢,让我们再把水果分给小猪,小狗,小兔,小猫,小熊尝一尝,你们同不同意?好了,第一组给小猪分水果,第二组。不过,这些小动物都有要求的,都要吃喝篮子上的颜色和数量一样多的水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宝贝儿一定能分对的。

①请幼儿观察盘子,发现盘子上的带颜色的点,知道要根据颜色及数量分装水果。

②幼儿操作:将水果放入相应颜色及数量的果盘中。一起看看水果是否与相应的盘子上的颜色及数量匹配。

(四)幼儿跟随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中应该注意:

1、教师要有充分的角色感,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把幼儿引入活动,在活动中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激起他们打开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在集体点数时,可变换多种形式,如老师带领点数、个别幼儿带领大家一起点数等。

分水果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在这个环节中,部分孩子会只根据一个条件来选择,例如只根据颜色或只根据数量,教师可引发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并引发幼儿讨论“都是7个,为什么要选苹果,不选香蕉?或“都是红色的,为什么要选苹果,不选草莓?从而让幼儿发现要选符合颜色和数量二个条件的水果。

幼儿操作送水果的环节中:

1、教师要给幼儿观察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现盘子上的秘密——带颜色的点,从而为操作活动作铺垫。

18.去游乐园教学反思及教案 第11篇

一、导入新课

上课,小朋友们好!你们已经学了不少的数学知识,今天老师就请你们带上这些知识去“游乐园”玩一玩,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我们要分成6个小队出发。有快乐的小羊队,活泼的小兔队,愉快的小鸭队,聪明的小猴队,勤劳的小马队,奔跑的小鹿队。(师贴图)

2.它们在草地上玩耍,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为它们戴上美丽的花环?

3. 老师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请你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看谁算得快又准?谁就有机会成为它们的队长。

4.师选队长,让我们用掌声向队长们表示祝贺。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来做一个游戏,你们就知道了。请你拿出这张纸:

2、课件演示:连线找图案

3、是什么?(小鸭)那我就是小鸭队的队员了。

4、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开始做这个游戏。

5、(师巡视指导)你连出的是什么?那你是什么小队?

6、连好的小朋友请举手。看看自己是哪个队的

7、多媒体课件出示孔雀、人、房子、兔子等美丽的图案后,老师介绍: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观察一下:“△”这是什么形?(三角形,有几个?)“口”这是什么形?(正方形,有几个?)还有这个,它叫平行四边形,小朋友们以后会学到,跟老师认识一下:平行四边形。

8、课件演示:七巧板变化。

四、全课总结

1、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现在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已学过的图形来拼图案。

2、大家也可以把自己拼出的图案粘在一张纸上,制成卡片,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十分喜欢你们亲手制作的礼物。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12篇

活动目标

1.感受水墨画中榕树的墨色浓淡的变化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2.初步尝试用毛笔简单绘画。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鸟鸣的录音。

2.《鸟儿乐园》教学挂图;幼儿学习资源②第10—11页。

3.国画颜料、垫布、毛笔、宣纸(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1.播放录音,请幼儿倾听鸟儿的叫声,感受鸟儿的快乐。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些小鸟在干什么?它们高兴吗?猜一猜它们有什么高兴的事?

小结:这些小鸟都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它们生活在鸟儿的乐园里。

请幼儿猜一猜鸟儿的乐园在哪里。

2.欣赏吴冠中的国画作品《小鸟天堂》。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10—11页,请幼儿讲一讲画里的大榕树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并用手指画一画榕树的线条。

(2)结合教学挂图简单介绍榕树的特点: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枝干交错。

提问:画面中除了枝繁叶茂的榕树,还有什么?这些小鸟都是用哪些颜色画的?如果你是其中的小鸟,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小鸟喜欢和大树在一起?

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中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鸟与树林的和谐美。

3.教师简单介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广东新会的一座小岛是我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那里“一树成林”,引来成千上万只鸟在那里栖息,成为小鸟的天堂。每天清晨,鸟儿们翩翩起舞,尽情鸣唱,非常壮观。画家吴冠中被岛上鸟树相依、自然和谐的景象深深吸引,创作了这幅水墨画《小鸟天堂》。

4.幼儿尝试用毛笔简单绘画。

教师指导幼儿绘画时尽量保持画面、桌面干净整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语文乐园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13篇

1.读带“花”字的词语,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提高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2.观察四幅图, 指导读通短语, 感悟短语的意思。在指导朗读中, 培养语感。

3.了解“江河湖海”这类并列关系的词语构词特点, 不断积累语言。

4.引导学生在各种“探秘”游戏中, 体会语言文字的奥秘,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读带“花”字的词语,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提高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习不同类型的短语, 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 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运用。

2.积累“江河湖海”这类并列关系的词语。

教学准备:CAI课件句子卡片和成语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

1.师导入:同学们, 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吗?今天, 乐乐要带我们去语文乐园探秘了。

2.师:瞧, 语文乐园到了。CAI语文乐园 (七) 齐读

师:这节课, 乐乐要带我们到语文乐园中去探寻字词的秘密。

二、读一读, 比一比

【神秘花园】

师:我们先走进探险第一关———神秘花园。瞧———神秘花园里的花可多了, 谁认识这些花?

1.自己先读一读, 注意把两组词要读好哟。

CAI出示 桃花、梅花、菊花、荷花烟花、浪花、火花、泪花

2.学生自由读词语

3.指名读 分组读

4.自己说说, 有什么发现? (上面一组是真正的花, 下面一组不是真正的花)

不是真正的花, 那为啥叫花呢? (因为他们像花)

5.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很强, 在字典中, “花”字有名这样课、两种意思。

(课件出示:花: (1) 种子植物的有性器官, 有各种的形状和颜色, 一般花谢后结成果实。供观赏的植物。 (2) 样子或形状像花的东西。)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查字典, 帮助我们去认识生字。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 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字典中, 一般第一个解释是这个字的“本义”, 后面的解释是他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课件可出示扫描的字典解释“花”那一页若干义项)

6.生再读第一组词。

7.师: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吗? (桂花、水仙花、茶花等) 师:说到这么多的花, 让我不禁想到前面学习的《花名歌》啦,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小结:大自然中种类繁多、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花朵们装点了我们美丽的生活。那这些花又是什么呢?

8.生再读第二组词

拓展:这些花可真有意思。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奇特的花? (葱花、雪花、印花、水花等)

{预设:“棉花” (出示棉花图片和词语) 启发:雪白的棉花是花吗?讨论:白色的棉绒是花吗?从棉花的生长过程来看:棉花花朵乳白色, 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后凋谢, 留下绿色棉铃, 棉铃内有棉籽, 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 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 也有白色带黄的。所以常称的棉花其实不是花, 是棉花开花结籽后籽上表皮的毛纤维。} (此处可以配上图片, 解释的语言可以简单些)

9.CAI出示八种花名交换男女生读。

总结:如果大家留心观察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还会认识更多这样美丽的花和更多有意思的花。

瞧, 乐乐向我们发出挑战了!课件出示:你会分类吗?

(出示词语:黄海、南海、东海、人山人海、云海、脑海)

自己读读, 给它分分类。

10.师:多有意思, 我们的汉语常常一个字会有好几种意思, 在以后的阅读中大家可要多多留心哦!

11.“神秘花园”里的秘密已经被我们发现啦!乐乐要带我们去第二站了———

三、看一看, 读一读

【美妙四季】

1.师:其实这是一张藏宝图, 你首先得发现它的秘密。仔细观察四幅图,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CAI 出示四幅图) 生交流:图上分别是四个季节。这四幅图, 分别是春 夏 秋 冬四个季节

师:对, 第二站就是奇妙四季! (课件出示:奇妙四季)

2. (CAI出示 美妙四季) 第二题, 自己看看图, 读读短语, 看看人们都在干什么? (生自由读)

出示短语词卡, 点生读, 注意引导读准字音。

3.分图谈感受

(1) 春图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示“春图”, 看到图, 读到短语, 你想到什么?能用四个字的词来形容一下吗? (拓展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

师:这些词都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让我们再读:春游芳草地

(2) 夏图 师:瞧瞧, 这幅图画的是夏天的什么地方?

站在池塘边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引导后 (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描写夏日荷塘的美景。

练习读好诗句。

(3) 秋图 师:伴随着凉爽的秋风, 人们边喝着菊花茶, 边欣赏着秋日美景, 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哪些关于秋的词汇或者诗句呢?

交流, 引导背诵《山行》

指导读好短语

(4) 冬图 师:在这大雪纷飞的冬季, 诗人会吟诵哪些诗?

指名读

4.师:这真是四季如画, 生活如诗!让我们连贯起来读一读。

【CAI 出示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秋饮菊花茶, 冬吟白雪诗。】

齐读

师:读的时候感觉朗朗上口, 你有什么发现?第二个字表示动作的词, 后面三个字名词【游、赏、饮、吟】变红【芳草地、绿荷池、菊花茶、白雪诗】划下横线

师:在美妙的四季中, 大家发现了很多关于词语的秘密, 真了不起!我们还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瞧, “春夏秋冬”还想带着你们认识更多想他们这样有趣的词语。【课件出示:有趣的词语】

四、探究与发现

【有趣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探究与发现”中的词语

2.出示字卡:墨、砚、棋检查字音

3. (课件出示词卡) 谁愿当当小老师带读?点生上台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第一组词语。 (江、河、湖、海———江河湖海)

请同学们注意听这位小老师读得是否正确。

预设: (读得好)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引导学生关注前面字之间的顿号)

(读得不好) 到底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4.师:前面一个一个的词, 我们很好理解, 那它们合在一起, 又是什么意思呢?

点生说。

5.齐读四行词语。

6.拓展:这些词语真有意思, 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吗?拿出练习纸, 在纸上动笔写一写。

交流, 评价。

总结:师:今天我们在语文乐园里走进了神秘花园、美妙四季、有趣词语, 探寻字词的秘密, 学起来这么的有趣, 感受到我们祖国的语言这么的丰富。下节课, 我们将走进成语宝库、广告策划室去……

板书:

语文乐园 (七)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菊花茶

冬吟白雪诗

教学设计说明

一、文本解读

本课语文乐园 (七) 选自鄂教版第三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取了两个学习版块, 即我来试试和探究与发现中的三道题目。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体会到“语文乐园”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 力求以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重点, 同时注重在寓教于乐的闯关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乐园”之所以称之为“乐园”我想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知识获得的快乐, 享受到智慧碰撞与创造的快乐, 从而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读带“花”字的词语,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提高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2) 观察四幅图, 指导读通短语, 感悟短语的意思。在指导朗读中, 培养语感。 (3) 了解“江河湖海”这类并列关系的词语构词特点, 不断积累语言。 (4) 引导学生在各种“探秘”游戏中, 体会语言文字的奥秘,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实施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的能力,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境驾驭能力。本课, 我力求在传承以往的乐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倡导以游戏、对话的形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言学习方式, 进行有效的语文练习课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下面介绍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题:读一读, 比一比。课文中呈现的是两组带花字的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两组词语的比较,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组词语“烟花浪花火花泪花”的构词是因为他们的形状或者颜色像花, 使这些原本不是植物的事物也被称之为花, 教学生理解一字多义, 根据不同词语来理解字义, 体会一字多义的现象。还充分利用小插图中的泡泡语, 及曾学过的内容来上贯下联, 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规范, 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从而感受到汉语言的精妙。

第二题:看一看, 读一读。课文中呈现了四幅不同季节的风景画, 分别配有四句短语。在教学这一题时, 考虑到不同短语的语言特点和不同季节风景特点, 所以在处理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例如:“春游芳草地”采用了唤醒学生对春天的向往, 以“游”为切入点, 启发学生“在春天大家会玩些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语文资源, 积累描写春图的词汇;“赏绿荷池”以“荷花”和“荷叶”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夏天池塘边的美景从而指导朗读, 并积累优美的诗文;“秋饮菊花茶”想象秋日美景, 积累和秋有关的好词佳句;最后, “冬吟白雪诗”, 和学生一起吟诵描写白雪的诗歌, 感受冬天那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美景。然后将四条短语罗列起来, 引导学生发现构词的特点———季节+动词+地点, 进而由“春夏秋冬”巧妙引出第三题。

第三题:读一读, 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文中呈现了四组词语, 每组词语共同的特点是横线左边的四个词语, 每个词语就表示一样物品。横线右边的一个词语正好是由横线左边的这四个词构成的, 表示这一类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 就由“春夏秋冬”很巧妙的引出“探究与发现”的学习, 以“我来当当小老师”的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培养他们的自学自悟的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类词语的构词特点, 让他们发现词语分开和组合后的变化。同时, 通过词语拓展练习, 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变语文课堂为乐园 第14篇

[关键词]乐园;激发;兴趣;潜能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鲁迅先生的文章在初中课本中选入了7篇,都是重点讲读课文,主题深刻、语言精炼、篇幅较长,如果按照教学常规的串讲模式,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学生会不胜其烦,影响教学效果。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课堂是語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钱梦龙语)。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知识,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 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上一篇:化学工艺流程公开课下一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