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的比较

2024-08-19

唐宋诗词的比较(精选6篇)

唐宋诗词的比较 第1篇

永远的唐宋诗词

1.《行香子·草际鸣蛩》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醍儿雨,

醍儿风。

2.《春晚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殷遥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

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3.《挽辞》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4.《六年秋重题白莲》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5.《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共列中台贵,能齐物外心。

回车青阁晚,解带碧茸深。

寒水分畦入,晴花度竹寻。

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7.《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年代: 宋 作者: 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

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

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

未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

魂迷春梦中。

8.《秋日过僧惟则故院》

年代: 唐 作者: 秦系

衰草经行处,微灯旧道场。

门人失谭柄,野鸟上禅床。

科斗书空古,栴檀钵自香。

今朝数行泪,却洒约公房。

9.《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隆基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10.《树中草》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唐宋诗词的比较 第2篇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年代: 唐 作者: 李邕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次韵谢心老以缘事至鲁山》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禅师瓶貯几多空,欲问以书无去鸿。

鲁县人迎波若杖,天宁树起吉祥风。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笔砚中。

一日尘沙双碧眼,归时应与去时同。

《雪》

年代: 宋 作者: 李洪

六幕同云岁又残,忽惊腊雪满群山。

谁知曳履涂中去,端有披蓑江上还。

三白吉祥千里内,六花飞舞两楹间。

诗成自怪无奇语,欲压刘叉思觉悭。

《偈颂一百五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心月

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

以大愿力出世间,示梵王身宣正法。

三十六旬有六日,惟有此日最吉祥。

稽首殷勤一瓣香,万岁千秋为寿考。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正直三神列,慈悲一佛尊。

须知真实念,是谓吉祥门。

巨浸旋归壑,顽云渐散屯。

更凭驱日驭,挥霍照乾坤。

《自警诗》

年代: 唐 作者: 张齐贤

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

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唐宋诗词与人格塑造 第3篇

诗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广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都源于承载了维护世道人心的重要作用,具有超越时空的教化之功。唐宋时代应该说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其诗歌意蕴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唐宋诗人描写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有的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无垠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操;有的厌弃官场黑暗,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这些诗歌无疑都可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巨大的作用。

一、可以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李白,一代诗仙,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暂且不管是不是真的去弄舟,反正它给自己在落难江湖后设计了一条最洒脱的退路。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词派的代表者。命运的多舛不仅没有打败他,反而铸就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在苏轼的诗词中窥见一二。其《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满腔热血,让我们领略了他的洒脱、不羁。苏词素以阳刚之气而著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词人的生活背景去感悟他的精神风貌,可以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学习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苏轼词《水调歌头》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赏析时,学生查阅资料可以明白苏轼在自己被贬、与弟久散的双重打击下,却依然能够豁达、乐观,这是何等的积极与顽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当时苏轼因“乌台案”被贬任黄州 (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此外,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学生通过对这些诗词的深思与感悟能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对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大有裨益。在一次次背诵古典诗歌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可以铸就坚韧的意志

唐宋边塞诗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述来批判古代战争的残酷,以及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边塞诗又从另一方面突出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勇杀敌,以坚韧的意志来克服战争的种种艰辛。这类诗歌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气概与坚韧意志正是当代中学生所缺失的,通过师生间对边塞诗的共同解读,有利于铸就中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展现了战士戍边的气概和壮志殉国的豪情, 《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道出了将士们顽强的意志力,不到功成不归家,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耐力正是当下中学生所缺失的。王维在《少年行》 其二中豪 迈的写道 ,“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纵使人人知道边塞生活艰辛,但将士仍然坚定的戍守边疆,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非常值得现在的中学生学习。高适《燕歌行》中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李白更在《塞下曲》中喊出“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些诗句鲜明的道出了为国奋勇杀敌的荣誉感,以及在艰难条件下的坚韧意志。

边塞诗独具的矛盾冲突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能够激发其勇往直前的刚毅性格,又引导其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情怀。边塞诗是有灵魂的,它承载了诗人的人格,其悲壮与震撼力必将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人格的塑造上起到引导与扶正的作用。热血沸腾的读后感,有利于锻造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三、可以丰富生活情趣

中国唐宋诗歌之所以能够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顽强生命力,是因为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诗人寓情于诗词,借物抒情,诗词体现了丰富的生活情趣。

古人有许多写生活情 趣的诗词,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写道“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将小儿卧溪剥莲蓬的神态写得惟妙惟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篇 题目就令 人心驰神 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色调明丽,意境和谐,从中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情投入以及对美好生活情趣的热爱;陆游在《闲中偶题》中以“花底清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两句为我们勾画了春日品酒、夜间垂钓的闲适生活场景。谈到生活情趣,有一个词人是一定绕不过的,他就是北宋词人苏轼。苏轼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身边的细微之物和情感有着美好而独特的情感体验,他的诗词中有许多对日常生活情趣的体现。如《阮郎归·初夏》中“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苏轼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美妙的夏日生活美景,抚琴、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词人风雅悠闲的生活情趣。

虽然那个时代离我们非常遥远了,但这些优秀诗人所描摹的生活意境、生活情趣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描摹的蓝本,特别是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不妨放慢脚步跟着古人一起体验生活中的小情趣,陶冶情操。

四、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学生的培养讲究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先成人,再成才,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一直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古代文人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崇在他们的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唐宋诗词,可以说颂扬道德品质、体现个人志向的名句不胜枚举: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流传至今,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苏轼《赠刘景文》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有这样一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王安石在《商鞅》中写出“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赞叹商鞅重承诺、讲诚信。唐宋诗词涉及到个人道德品质的方方面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这些诗词所展现的诗人崇高的人格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进行诗词鉴赏时,教师不仅要翻译解释诗词的字面意思,更要向学生传达诗词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性。这些诗词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在学习时就如同照镜子,可以审视自己的不足,找出身上的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情感

好的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年,经久不衰,除了其本身语句的优美外,更是因为诗词蕴含了丰富的感情,这些感情既有爱情、亲情,也有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爱国之情。每当吟咏唱诵时,仿佛被作者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和作者一起感受那些悲欢离合。

提到爱情诗 ,秦观的《鹊桥仙》 独具风采,秦观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正是来源于王维客居异乡时强烈的思乡感情。人生有一志同道合的知己是非常难得的,朋友之情也是古诗词中一个常见的题材,而说到友情,很多人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就是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友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有多深呢?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自然而又情真。忠君报国是许多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士人一生的理想与追求,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个年老体衰的老人卧病在床,却仍不自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学生可以在背诵和思考中深知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学习领悟这些情感丰沛的诗词,徜徉于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里,就像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不仅可以与作者心意相通,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唐宋诗词中的江南 第4篇

六朝金粉、十丈软红。江南自古便是烟花鼎盛的象征。唐宋诗词中,留下了无数描摹江南风物的名篇。这首柳永的《望海潮》,便是其中代表。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载,随着此词的传播,金主完颜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从此兴起了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其实完颜亮南下之时,距离柳永写下这篇《望海潮》已有百年了。非说因此词引发了宋金战争,未免有些夸张。但我们仍能从这则轶闻中,看到江南的风物的魅力,哪怕只是纸上描摹,亦让人不得不极尽向往。

除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外,作为六朝旧都,金陵一带还留下了乌衣巷、燕子矶、瓜洲渡、石头城等历史遗迹。也因此,江南在士人眼中,不仅仅是一幅丽日清风的画卷,而有了岁月的厚度。“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那些隐藏于荒烟蔓草间的断壁残垣,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悼古情思。今天,我们仍可追随李白、杜甫、白居易、司空曙、刘禹锡、许浑、王安石等人的脚步,在烟雨萧瑟中寻访六朝古迹。千百年过去,唐宋人所见的旧宫遗碑,今天大多已彻底消失,但我们仍能在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中,重怀古人所怀之古。当我们眺望山河,遐想“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历史旧事,发出“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的感慨时,古今界限便逐渐模糊,眼前的江南,便与卷册中的江南重合了。

此外,唐宋诗词中的江南也是生活化的、充满日常烟火的。“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的美食,“吴娃双舞醉芙蓉”之艳色,“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的异地风情,都令诗词卷册中的江南变得更加亲近,可以触摸。这里是风景胜地,是前朝遗迹,却也充满了人们可以生活、享受其中的世俗情致。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一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四人相遇,各言心中志向,一人说愿为扬州刺史,一人说愿多积资财,一人说愿骑鹤飞升。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三者之美。可见从六朝以来,扬州等江南胜地便是人们眼中的逍遥乐土。难怪李白在送孟浩然去扬州时,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最美的季节里去看最美的风景,的确值得羡慕,难怪太白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孤帆远影消失在碧空尽头。

江南虽好,却又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唐都长安,北宋都开封,都与江南有遥远的地理距离。所以唐宋人眼中的江南,又往往与贬谪、归隐或者思乡的意向结合在一起。于是,江南的烟柳繁花,无不染上了感伤的气息。

长庆二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纳,出为杭州刺史。在离开长安去往杭州前,白居易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

诗中提到的“青门”,又称青绮门,位于长安城东面,因颜色为青色而得名。在唐宋诗词中,青门是一道离别之门。它连接着京城与广大东部地区。山东与江南等地文教发达,是考生的主要来源地。入京赶考的举子,一旦落第返乡,大部分便从青门离开。东部也是唐代主要行政区,州郡众多,官员外放去这两个区域任职,也要从青门出发。此外访友、游历、探亲,也多从青门始。当年白居易便在此门,辞别亲故,东游杭州。

走出青门,就告别了长安。在唐人眼中,长安不仅是国之都城,天子居所,还是士人们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舞台。外放或贬斥,都意味着政治生涯的暂时挫折。白居易从青门辞别的,不仅是一座城市,还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便所去之地是风景旖旎的江南,仍不免心生惆怅。更何况,出为杭州刺史时,白居易已51岁。年华老大,前途未卜,有可能终身无法回到京城。“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虽作旷达之语,却难掩其中所蕴含的伤感凄凉。

在白居易之前,也有一位著名诗人怀着相似的心境,从京都走向江南,他便是孟浩然。孟浩然少年时即辞亲远游,曾在洛阳留居三年,谋求出仕无果。之后又到长安应试。曾于太学赋诗,一座倾服,为之搁笔。诗名已盛,功名却始终未成。应举不第后,孟浩然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辞京南下,漫游吴越,写下了《自洛之吴》:“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将吴越山水与京洛风尘对举,正是孟浩然当时心境的写照。留居长安与洛阳的日子里,他亦曾为出仕四处奔走,干谒公卿权贵。最终却“书剑两无成”。之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是政治失意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有意的避世,是对庸碌浮华的京洛生涯的一次逃离,也是对“素质随时染”(杜甫诗)的自我的一种救赎。江南山水烟雨,似乎成为一剂良药,既可涤荡失意者心中的郁积,也洗净在功名场上染上的浮尘。

大部分离开两京,走向江南的唐宋文人,都有与孟、白二人同样的感慨。离路上,吟咏不尽的失意之情。到达江南后,心悬魏阙的他们也无法真正泛舟湖海、辞谢公卿,而是一面借江南烟雨暂洗风尘,一面深深思念着京华,冀望有朝一日重返朝堂。

中唐诗人权德舆云:

春风半,春光遍。柳如丝,花似霰。归心劳梦寐,远目伤游眄。可惜长安无限春,年年空向江南见。(《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江南柳如丝、花似霰的春日风光,触动了诗人的情思,想到长安城中曲江飞花、灞桥柳色。可惜这无限春意,却只能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年年相见。思京恋阙之心,形于梦寐、溢于言表。

与此类似的还有宋人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nlc202309011258

诗人身在江南,想象着京城的夜景。宝马雕鞍,鱼龙漫舞。天上与人间、白昼与黑夜的界限都已不再清晰。这里的长安,并非实指,而是都城的代称。诗人回忆的是汴京的上元之夜,但雕轮、宝马等意向,似乎又有意将人们带回开元天宝年间那座极盛的不夜之城。京城火树银花的想象之景与“江南憔悴客”对月独酌的眼前实情对比,一虚一实,一盛一哀,尤显凄凉。在唐宋人的诗歌中,“京城”所指并不固定,也许是长安,也许是洛阳,也许是汴京,但与之对比的,往往是“江南”一地。远隔千里的京城与江南,成为诗人们人生中的两极,对比出繁华与落寞、喧嚣与沉寂。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宋人眼中,江南不仅是烟花鼎盛的扬州,也包括长江以南的更广大区域。在吟咏广义江南的诗歌中,风物仍然清新可喜,但也加入了偏远冷僻的色彩。如张籍《江南行》中言:“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写出了江南与中原地区迥异的风物人情。而如果再往南,到了柳州一带,景色便更显蛮荒古怪。戴叔伦《过柳州》:“地尽江南戍,山分桂北林。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羁魂愁似绝,不复待猿吟。”唐代南方经济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总体仍较两京地区落后。谪居江南的士人们,对比两京繁华,吟出凄苦之音也是可以理解的了。白居易贬谪九江时曾作《首夏》云:“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唐代疆域广大,九江地区远非边境,将其称为“天末”,似乎有些夸张。更多是诗人政治失意、骨肉分离的境遇造成的。总之,在唐宋人的笔下,江南的形象是复杂的。作为京华的对面,既是可以避世隐居的桃源,也是偏僻凄苦的贬谪之处。苦乐悲喜,更多取决于客居江南者的心情。白居易对江州的评价,一语道破了这种矛盾的心态:“急于兼济者居之,虽一日不乐”,“安于独处者居之,虽终身无闷”。

士人们在离开京华、客居江南时诸多失落,但当回到京城,面对车马喧嚣时,江南又成了心中那一块风光旖旎、远遁尘俗的避世之地,终身魂牵梦绕。

大和元年,白居易56岁,罢苏州刺史,回到洛阳。临行时,他将苏州白莲、青石板等物一起带回,安置于洛阳宅中。也许因为节气变化,白莲花没有开花。白居易写下《种白莲》一诗:“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诗人的语气戏谑而深情:你可知我舍弃了红蕉朱槿,不远万里带你回洛阳。请不要因为恋着江南故乡,迟迟不愿开放。借白莲对江南故土的留恋,写出了自己对吴中岁月的回忆。

两年后,白居易又写下了《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当年亲手种下的柳树,如今不知被何人攀摘。随着时间流逝,对江南的思念之情似乎又更深了一层。

回京(洛阳)十年后,白居易写下了著名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此时白居易已66岁。第二首末尾“何日更重游”,写尽了对江南的思念,也隐约流露出对年华老大的感慨。江南与京洛,有千里之隔,并非轻易可到。对暮年的白居易而言,“何日重游”,已不由自己做主。即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我们仍能体会、理解诗人的这种无奈,但第三首末句“早晚复相逢”,又打消了疑问,与江南定下了一个笃定的约定:无论早晚,终会相逢。这个无限深情的答复,超越了空间与现实,体现出作者对江南的追忆与眷恋。

白居易晚年留居洛阳履道里宅邸中,似乎并未再到过江南,终究是爽约了,但我们可以想象,在晚年闲居的日子里,那些山寺桂子、春日江水、吴宫芙蓉、杨堤柳岸是怎样一次次入于梦境,和他在虚幻的世界中重聚。这里的江南,似乎已超越了现实意义,成为一处精神故园,让诗人的灵魂能自由栖居于此。

也许,和白居易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最得意曲江春宴、杏园探花,纵马通衢大道。每一处蹄痕都是诗篇,写就睥睨王侯、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

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处江南。梦归处十里芙蓉未老、二十四桥明月依旧。每一声雨打风檐、莺啼花间都在密语,提醒我们曾向五湖烟波许下的契约。

可惜人生总是向往着彼处。

在长安想念江南春光柳色,又在江南想念长安的宫阙台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唐宋诗词中月亮的象征意义 第5篇

月亮本无生命情感,是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有情有义有理。

(一)月亮象征着伤情愁绪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日是太阳,月是太阴,太阳对应于男性、父亲,月亮对应于女性、母亲。月亮高挂苍穹,放射出皎洁而又凄清的柔辉,让人不自觉会对之伤情。在忧患意识极其深重的中国古典诗人眼中,“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之二)的“月色”、“夜景”,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类似借月抒发哀哀愁绪的诗句真是数不胜数。像“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像“忧来如其何,凄怆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像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像“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像“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都是“怎的一个愁字了得”。

另外,月亮有明也有阴,有圆也有缺,常常让人联想到人世的圆满、欠缺。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敏感,常常因月明月阴月圆月缺而倍增。宋代苏轼面对明月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豁达中带着挥之不去的忧愁。

(二)月亮象征着思乡怀人

当一轮明月升起,由于在极广阔空间中的人都可以看到,所以诗人以明月为媒介,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作品便几成定式。在诗人笔下,明月与诗人一样深沉而多情,温暖着离情与客思。谢庄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等诗句,都是抒发客旅思乡怀人的千古绝唱。“今夜 鄜 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月夜》中的句子。当时诗人身陷敌中,而妻子儿女却在 鄜 州,明明是他看着长安之月思念亲人,却想着妻子在 鄜 州也在看月想念着他。

(三)月亮象征着边塞关隘

一轮明月高悬夜空,跨越了时空的距离。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苦苦相思,唯有明月可以相共,唯在梦中可以相逢,所以许多边塞诗中离不开“明月”这个意象。比如李白《关山月》中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句子,诗中关、山、月三种物构成了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寂寥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当然,边关的明月也不全是幽怨和哀愁,唐诗里也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在明月辉映之下,那些边塞关隘分外苍茫而悲壮。

(四)月亮象征着时空更迭

月亮的升沉圆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多像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因此遥望月亮总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不已。如《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发问和感叹。李白的《把酒问月》问出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哲理。

月亮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在茫茫的历史舞台上人始终只是匆匆过客。所以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之夜悲怆地追忆。“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越中览古》)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成了目睹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

月的时间意象是充满哲理的意象。它是诗人通过对月的观察、认识、理解而获得的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五)月亮象征着品高质洁

月亮高居苍穹,冰清玉洁,引发了人们对纯洁无瑕的崇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月亮的皎洁、纯净的最好赞誉。李白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

唐宋诗词中诗人的爱情观 第6篇

元好问一问问千古,:“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中国的古代时期,关于爱情的诗歌有着很大的生存空间,自春秋时期的诗经开始就有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的诗句,在后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爱情诗词在唐宋时期发展最为迅速,无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影响力来看都当成为中国爱情诗歌最为兴盛的两大王朝。本人认为,在爱情诗歌中,历代当以唐宋为最,由于本人的知识和阅读量有限,仅从诗词闺怨、爱情、弃妇诗、三个方面简单分析唐宋诗词的爱情观。

一、唐宋的爱情诗

甜美的爱情是人们的共同的愿望,唐宋的爱情诗中也有许多凝结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坚定追求,展现了两情相悦的幸福与婚后生活的和乐,情调以活泼可爱居多。其中亦有不少是表青年男女的情爱的,流露着最为真挚动人的感情。加之他又乐于从当地世俗乡情特别是民谣中汲取诗料,深得民歌精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具代表,“晴”即是“情”,一语双关,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再如“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山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书写了山野姑娘情窦初开时的纯真情怀和生活情趣,饶有民歌风味,灵巧动“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爱情不光是甜蜜的,亦有苦涩;既有回味不尽的甜美时分,也有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

中国古代表达爱情的作品大多平添了一笔浓重的感伤色彩,即使是表达爱的痴迷,也往往是痛苦忧郁的痴迷,浸透着一种缠绵缱绻而又悲凉的情调。张泌的《寄人》就颇具典型意义,“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此诗情感浓烈而真挚,对于细节的选择,更能细腻而表现无尽的思念之情。

在这一类诗歌中,悼亡诗又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形式。悼亡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先逝的妻子的思念,往往是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感情真实。《全唐诗》中悼亡诗共有60首左右,元稹的悼亡诗更是多达33首,其中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等作表达了诗人对亡妻韦氏的思念之情,更是闻名遐迩,感人肺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悼亡诸诗,所以特为佳作者,直以韦氏之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词,悉为真是之故。夫唯真实,遂造诣独绝欤?”

唐代也有许多诗歌展现了爱情因受一些外部势力的干扰、压制而痛苦、忧闷的心情。蔡翔《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认为:“在古代社会中,社会活动常常表现为男人的功名活动,形成一种功名的畸形心理,古典诗歌中的怨妇诗可以视作这种心理模式的逆反现象”。

二、唐宋的弃妇诗

弃妇诗是诗歌领域反映妇女命运作品中的一分支 ,主要是表现弃妇们被弃的不幸命运及其凄楚哀怨的内心情感。从广义而言 ,弃妇不仅包括民间被丈夫抛弃的女性 ,也包括宫中被君王打入冷宫的宫妃。无论是宫妃 ,还是民间女子 ,她们失宠遭弃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她们根本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表现失宠宫女的命运属于宫怨诗的内容 ,故此处所言的弃妇主要针对民间被弃妇女而言的。

本文试图通过唐代弃妇诗的创作情况 ,来探讨唐代被弃妇女被弃的原因、被弃后的表现及命运等 ,在此基础上探究唐代弃妇诗的价值与不足。弃妇诗的创作最早源于《诗经》 ,如《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均是弃妇诗的代表作。至汉魏 ,仍有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反映被弃妇女的不幸命运。之后直到唐代 ,不少诗人如李白、白居易、张籍、顾况等都曾创作过优秀的弃妇诗。笔者曾粗略统计 ,《全唐诗》约有弃妇诗近40首 ,这个数字与《全唐诗》总数相比虽不足为道 ,但在内容极广的唐代诗歌中 ,仍焕发出了其独有的光彩。因为从中已足以看出 ,尽管唐代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开放自由的状态中 ,婚姻观、妇女观也有了很大改变 ,但妇女被弃在当时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唐宋的闺怨诗

闺怨诗是唐代诗坛一枝独秀的奇葩,闺怨诗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一起,成为唐代诗人喜欢吟咏的题材。至今唐诗流传下来的闺怨诗,佳作极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通过对唐代闺怨诗的阅读和比较,我们大概可以把唐代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唐代的不少闺怨诗,是写那些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一些,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尤指贵族少妇因为丈夫做朝廷的官吏而不得不做那些繁琐的朝政大事,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开皇七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即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唐代丰富了这一科举制度,并且有所完善。唐朝科举制度中规定应试者不受门第限制,也无需官员举荐,任何人都可以“投牒自荐”,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带着证明自己身份清白的材料报考,使得它在最大范围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贤人志士。它的确立似乎为那些出生贫寒的庶族指明了一盏明灯,为他们带来了终有一天也将飞黄腾达的美好希望。因此,到了科举时候,举天下有多少文人贤士抛妻弃子奔赴京城,就为了实现光宗耀祖闻名天下的美梦;同样的,举天下有多少闺中少妇,为了渺茫的夫贵妻荣凤冠霞帔的梦幻而在闺中苦苦等待丈夫的一举成名。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想那在春日里打扮得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闺中少妇,原本也是站在丈夫立场上的,原本也是希望丈夫能够封侯归来,好让自己在人前人后光彩。然而,在那春日陌头杨柳色的感召下,她却幡然悔悟了:这一派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致,正应该是自己亲爱的丈夫陪着青春年少的自己一同欣赏的;可是花儿明年可以再盛开柳树明年可以再抽芽,而自己的红颜美貌却只会逐渐消逝永远也不会再回来。这春日的美景唤醒了少妇内心深处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夫妇比翼相处的渴望之情,也在少妇的内心暗暗地滋长着一缕缕对宦游远方的丈夫的怨恨之情。此诗一咏三叹,一波三折,含蓄蕴意,情味悠长,的确是王昌龄闺怨诗中的杰作。即便是那些经过十数年的寒窗苦读的士子们,终于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有着一官半职甚至是高官厚禄,已经成为人上之人。他们的妻子也因为夫贵妻荣可以在家尽享富贵的生活,那她们就真的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了么?就真的没有任何的怨恨了么?未必尽然

诗歌无论如何总是要负载生活和思想的重量的。唐代爱情诗也不例外,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神会内容和情感信息,品读,便能让人滤去人世尘嚣。

一曲曲爱情诗歌令人荡气回肠,或甜蜜,或痛苦,或哀怨。那细细密密的文字间充满了爱情的气息,相思的味道,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心相印;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渝;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也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怅然若失;更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决绝!

上一篇:敢于创新的事例素材下一篇:化工管理技术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