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合同范本

2024-05-28

测量工程合同范本(精选6篇)

测量工程合同范本 第1篇

工程测量委托合同

承接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搞好该项目的测量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委托乙方进行 仙衣路与荷城路、金田路与金港大道交叉路口改造工程 的测量工作(测量现状及定点放线)。

第二条乙方同意接收甲方委托的 仙衣路与荷城路、金田路与金港大道交叉路口改造工程 测量任务(测量现状及定点放线)。

第三条测量费用,按国家现行标准计算。

总金额人民币(大写):叁仟圆整元整(¥3000.00元)。

第四条付款方式:乙方测量完毕,并将测量结果交付甲方后一个月内一次性付给乙方全部测量费用。

第五条其它事项

1、乙方供给甲方测量成果四份,电子版一份,超过份数时,甲方应事先提出,另行收取工本费。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约人:乙方签约人:

银行帐号: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测量工程合同范本 第2篇

合同编号:

承揽方(乙方):

签订地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测绘范围(包括测区地点、面积,测区地理位置等)

第二条 测绘内容(包括测绘项目和工作量等)

第三条 执行技术标准:

序 号标 准 名 称标 准 代 号标 准 等 级

其它技术要求:

第四条 测绘工程费:

1.取费依据:

2.取费项目及工程总价款:

序 号项 目 名 称工 作 量单 价(元)合 计(元)

工程总价款:

第五条 甲方的义务

1.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 __日内向乙方提交有关资料和提出技术要求。

2.自接到乙方编制的技术设计书之日起 __日内完成技术设计书的审定工作。

3.应当负责保证乙方的测绘队伍顺利进入现场工作,并对乙方进场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 乙方的义务

1.自收到甲方的有关资料和技术要求之日起,根据甲方的有关资料和技术要求于__日内完成技术设计书的编制,并交甲方审定。

2.自收到甲方对技术设计书同意实施的审定意见之日起 __日内组织测绘队伍进场作业。

3.乙方应当根据技术设计书要求按合同工期确保测绘项目完成。

第七条 测绘项目完成工期

序 号成 果 名 称规 格数 量时 间

第八条 甲方违约责任

1.合同签订后,乙方未进入现场工作前由于工程停止而终止合同时,甲方无权请求返还定金;乙方已进入现场工作,完成的工作量在50%以内时,甲方应支付工程总价款的50%;完成工作量超过50%时,则甲方应支付工程总价款的100%。

2.甲方未给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而造成停、窝工时,甲方应付给乙方停、窝工费,停、窝工费按合同约定的平均工日产值计算,同时工期顺延。

3.甲方未按期支付乙方工程费,应按延误天数和当时银行贷款利率,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4.对于乙方提供的图纸等资料以及属于乙方的测绘成果,甲方有义务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或用于本合同以外的项目,否则乙方有权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追究责任。

第九条 乙方违约责任

1.合同生效后,如乙方擅自中途停止或解除合同,乙方应向甲方双倍返还定金。

2.乙方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日期提交测绘成果时,应向甲方偿付拖期损失费,每天的拖期损失费按本合同约定的工程总价款的1%计算。

3.乙方提供的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乙方应负责无偿给予重测或采取补救措施,以达到质量要求。因测绘成果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而又非甲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原因所致)造成后果时,乙方应对因此造成的直接损失负赔偿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甲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原因产生的责任由甲方自己负责)。

4.对于甲方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以及属于甲方的测绘成果,乙方有义务保密,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否则,甲方有权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追究责任。

第十条 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协商处理。

第十一条 其它约定:

第十二条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友好协商的态度加以解决。双方协商一致的,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条 因合同执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由双方主管部门调解,若达不成协议,双方同意就本合同产生的纠纷向__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双方不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的,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四条 附则

1.本合同由双方代表签字,加盖双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即生效。全部成果交接完毕和测绘工程费结算完成后,本合同终止。

2.本合同一式__份,甲、乙方各执__份。

方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承

方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

测量工程合同范本 第3篇

1 工程测量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为因素。工程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往往由其他技术人员兼职工程测量工作,由于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对测量仪器的性能操作、测量方法一知半解,无法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其次,仪器设备因素。测量仪器的精度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决定性影响,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测量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校准,保证仪器的灵敏度;最后,测量方法。实际工程测量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测量方法,实现各个环节操作步骤的协调发展,才能将测量操作失误率降至最低。大部分工程都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工序复杂等特点,工程测量也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组织实施。

2 提高工程测量质量的策略

在工程测量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工程测量的质量。

2.1 完善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测量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工程测量管理制度,在测量操作、成果交接、复测、施工检查等各个环节,均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标准化流程,对测量作业行为予以规范。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测量仪器的配置、调拨、使用、保养与管理,加强仪器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其次,点位复测、资料复核管理制度,关键阶段部位控制复核检查制度等复查制度,主要目的是强化复测工作的有效性;再次,针对原始测量资料的整理归档加强管理,注意测量成果的审核及批准;最后,强化人员管理,针对工程测量人员、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培训制度等。

2.2 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工程中可用的测量方法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结构控制法。工程建设材料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对工程测量的精度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采用对应的测量控制方法,比如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其次为混凝土结构、土石方结构等;其次,误差控制法。工程测量中误差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误差的影响。以建筑工程为例,其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水泥,可以以材料误差为中心进行测量控制,混凝土柱、梁、墙的施工总误差控制在10~30 mm以内;再次,数据控制法。在数据控制法中,原始数据是工程测量的重点,其体现出精度控制法的应用价值。即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根据施工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其精度要求,如果没有施工规范,则由设计方、测量单位、施工单位、构件制作单位等共同协商,决定误差分配,保证测量质量标准;最后,验收控制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完成所有测量操作后,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分析,剔除客观性误差因素,增加必要的数据控制及处理流程。一般情况下,测量人员要向施工单位及时提供验收测量数据,使其及时了解施工误差情况,以提高施工质量。

2.3 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测量管理中要不断转变观念,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不断提高测量精度,从而提高工程测量管理质量。现阶段在工程测量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首先,GPS数字定位技术。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其发展及应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方法。我国的工程测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GPS接收机观测。工程测量时应用GPS技术要注意几个问题点:一是针对定位问题要以明确的实地观测为前提,尤其是树木、通信设备等地形条件的限制;二是要充分考虑到GPS测量的误差问题。由此可见,尽管GPS技术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在实际过程中要结合其他技术联合应用,并有必要对测量数据进行人工推算;其次,RTK技术。严格意义上讲,RTK技术是GPS测量的创新应用,RTK即实时动态差分法,其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进行测量,可在野外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可实时获得数据,有效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中的缺陷问题,大大提高了外业作业的效率。应用RTK技术同样要注意,一是要保证准确的数据初始化,要对实时计算进行全面的数据复查;二是数据形成过程中要对测区周边的静态点进行联测,至少要取5~8个静态点,利用GPS已知点测出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再根据比较结果提交基本测量数据;最后,全站仪的应用。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顾名思义全站仪一次安置即可完成该测站上所有测量工作,其可测量水平角、垂直角、斜距、平距、高差等,集光、机、电为一体,大幅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全站仪测距2 000 m仅需2 s,并且计算过程简单,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测绘仪器系统,在各类工程勘察测量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全站仪的应用要注意几点:一是要保证内业计算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放样工作的有效性;二是注意正确设置仪器的各项工作参数,棱镜与仪器要匹配,且支架与角架要可靠连接等。

3 结语

总之,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提高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把计算机技术及测绘技术融入到工程测量中,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日华.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J].世界家苑,2011(4):150.

测量工程测量技术发展探讨 第4篇

关键词:测量工程;测量技术;发展

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测量工程提供了保证。如果测量技术不够先进,这会影响到测量工程的测量质量。因此我国要不断改进测量技术,以此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工程测量学的内容

一般按照服务对象可以将工程测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桥梁、铁路公路等。站在工程建设的立场来讲,每一个测量工程都是由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经营管理这三个部分组成的。然而每一个阶段中都包含着与工程测量有关的内容。

1、做好规划工作。在工程没有开工之前,就要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在规划的时候,往往要将施工场地的具体形式、面积大小来作为依据。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巧妙运用工程测量技术,以此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且也能够保证所得出的数据具有真实性。

2、现场施工。当完成设计、审查等工作之后就要正式进入到施工中。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往往要严格按照以前所设计好的图纸来构造建筑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定线放样、施工现场的地形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会用到相关的技术。

3、经营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一些质量问题,这就要制定合理的监管措施,如果未能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工程进度。

二、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会用到工程测量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建筑施工的多项要求,还可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然而在运用工程测量技术时,往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这些技术。

1、提供的资料具有准确性。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设计工作。然而设计工作的开展往往要借助图纸资料等信息,这样做既可以科学的布置现场,又可以将机械设备运用到实处。在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准确无误的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为日后工程提供可靠的资料。

2、确保定位具有精准性。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精准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了建筑物的精准度,才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果。在平时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要确定建筑的定位精度,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竣工验收程序。当完成施工之后这就表明整个工程正式完工,但是在完工之后要做好竣工测量工作。竣工测量报告要将实际的工程测量作为依据,這样做既可以确保所拟定的内容与工程标准相符合,还可以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三、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也要得到完善。近几年来,工程测量技术开始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l、测量机器人。人为测量的范围较为有限,再加上人为测量所涉及到的领域是非常狭窄的,这就会影响到大范围的工程测量。近几年来,美国等国家研发出了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会代替人类来完成测量工作,这样做不仅安全,还可以为人类节省大量的时间。

2、信息系统。如果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较广,那么就要运用到计算机技术。在使用计算机时,往往要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以此来顺利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在运用信息系统时要与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此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城市与工程测量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工程图。通常情况下,成图方法需要脑力与体力的结合,再加上成图周期较长、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从而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各种需要。当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EOMAP等呈现在大众面前时,此时野外数据采集的设备与微机、数控绘图仪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集数据采集、处理于一身的系统。在开发研究系统时,往往要将工程地形图、纵横断面图等作为对象。系统既可以提供纸图,又可以提供软盘,从而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型技术。在工程项目中要广泛运用GPS、GIS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测量精准。第一,GPS技术。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使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当前经常用到的一种地面定位技术是以测角、测距以及测水准为主体的。然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三维坐标的GPS技术开始取代了该技术。与此同时定位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即:从陆地扩展到海洋;定位方法也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静态向着动态的方向转变;定位服务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导航领域、测绘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当前各行各业都开始运用GPS定位技术,不管是在构建工程控制网时,还是在构建国家大地网时都开始利用该技术。在监测建筑变形、山体滑坡、地震的形变时,GPS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在DGPS差分定位技术和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单点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导航、定位石油物探点、测量地质勘查剖面中,GPS技术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二,数字化测绘技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研究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步伐,并且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标准、规范不同,因此国外所研发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无法满足我国的发展需求。我国只有依靠自身的研究来加快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同时要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一些试点单位,然后在实践过程中来不断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我国不能盲目的引进西方国家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如果盲目的引进西方国家的测绘技术,那么并不能真正发挥该技术的作用,也不能推动我国地质工程的长远发展。

四、结论

工程测量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类建筑工程创造了很好的工程条件,不仅仅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工程测量,在其他各个环节中也要借助于工程测量技术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工程测量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如果仅仅将其范围固定在建筑工程上也是不合理的,而是要扩大其使用范围,不断完善此项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范本 第5篇

1主要内容

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

2测量管理机构

2.1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

2.2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

2.3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3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

3.1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

3.2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

4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

4.1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

4.1.1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建筑物安全等级

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

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

4.1.2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

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著,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

4.1.3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置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10)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观测标志深度,最浅的应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

(1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倍,并应由密到疏布点。

4.3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用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

每次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固定观测人员;

(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

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

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部分)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按不同荷载阶段分次观测,但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5次。

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稳定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沙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黏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

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4.4测量人员及时绘制沉降曲线,对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必须及时向主管工程师汇报,竣工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好交项目主管工程师列入工程技术资料档案。

4.5位移观测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87。

6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

6.1公司、区域公司必须建立完整的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使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

6.2配给各单位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公司所有,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公司有权调配各单位的测量仪器。

6.3凡拥有测量仪器的单位必须由测量员管理和使用,非测量人员和未经测量培训取证人员不得使用测量仪器。

6.4凡新成立的单位,测量仪器的配备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公司技术质量部统一调配或批准购买。

6.5联营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使用。

6.6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按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由各单位计量部门负责。

6.7测量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前,一定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使用于工程。

6.8对由于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丢失的,按财产的价格进行赔偿和处罚。

测量仪器维修合同范本 第6篇

一、甲方委托乙方对 进行维修,经双方协商,设备维修及现场服务达成以下合同内容:

二、维修清单列表

三、维修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天内完成设备维修,且设备维修后的性能质量、技术标准等须达到我方指定标准。

四、验收标准

维修验收应由供方、需方相关人员签字确认作为支付凭据,验收标准达到我方指定标准。

五、维修费支付方式

设备维修验收合格后,由甲方在10各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六、维修服务

甲方正常使用情况下,乙方免费保修期三个月。

七、其他约定事项 1. 2. 3.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叁份,用户、招标部门、维修单位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年月日:

看过测量仪器维修合同的人还看了:

1.仪器维修申请报告范文3篇

2.测量技术服务合同范本3篇

3.检测仪器租赁合同样本

4.办公设备保养合同范本

5.检测仪器租赁合同样本(2)

6.消防设施维保合同范本3篇

7.变压器维修合同

8.通用仪器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9.仪器设备租赁合同范本3篇

上一篇: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下一篇:原创第13课变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