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游戏教育作用

2024-09-04

浅谈幼儿游戏教育作用(精选8篇)

浅谈幼儿游戏教育作用 第1篇

浅谈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团溪镇成黔中心幼儿园柘昭雪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戏。小伙伴们个个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都裂了。但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健康康的。由此可见,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等素质的人。关于体能、语言、感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游戏中得到体现。

(一)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大多数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有些游戏中的儿歌也存在不少迷信的、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需要加以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

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玩民俗游戏《抬花轿》时,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二)游戏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许多游戏都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三)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

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在玩游戏“摇元宵”时,是由两名幼儿合作边念儿歌边玩的。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绪,幼儿能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首先,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布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里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

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五)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在社区中,好玩的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游戏,幼儿园、家庭、社区,有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教育观念有了一致的变化,教育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促进时代发展的新文化。游戏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总之,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就像事业、工作、具有意义,这样就要求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细心地观察、积极地想办法,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地指导幼儿游戏,巧妙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地积累、总结、指导幼儿开展游戏的经验。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浅谈幼儿游戏教育作用 第2篇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无数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且,民间儿童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其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作用是其他游戏无法替代的。

与其他游戏相比,民间儿童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源于民间,从实践中来,它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儿童的特点,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且伴有节奏。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口令,儿童边玩边唱,情趣盎然,使之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打陀螺”等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过家家”等游戏,则使儿童各有分工,充满幻想,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模仿,充分使儿童过了一把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在民间游戏中,儿童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方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充满着无穷趣味性,成为儿童快乐的源泉。

二、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开展,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等条件的限制,不规定严格的时间,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有兴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哪怕只是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招呼,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集起来,自由玩耍。民间儿童游戏的空间是分散的、零星的,儿童可以在走廊、教室、花园、操场等任何一个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开心地展开游戏。对人数的要求也是随机的,眼前如只有二人则玩二人的游戏,有三人玩三人的游戏,反正几个人的游戏都有,可随时调整组合。

三、玩具材料的简便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民间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民间游戏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它在促进儿童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离不开跑、跳等动作,它一方面适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引起儿童兴趣,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些,加强了儿童的体能锻炼,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如以“跳瓦房”为例:儿童以残缺的小瓦片为材料,画好合适的“房子”,需要先用手准确地投掷入“第一间房子”,然后用单脚蹦入,再用单脚把瓦块按顺序在房内推进,转一圈后再从原入口退出,接着再进入其他“房子”,此过程中,不能错投房子、不能踩线,否则,视为失败。此游戏,锻炼了儿童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活动全身,使儿童于娱乐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踢毽子”、“丢沙包”等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儿童扮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抓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再如“丢手绢”的游戏:首先,准备一个漂亮的小手绢,指定一名儿童拿着手绢,其余儿童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拿手绢的儿童围着外圈跑动,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一个儿童背后,再接着跑。如果被丢手绢的小朋友知道手绢在自己身后,就赶紧拿着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丢手绢的小朋友就抓住了他。在这个游戏中,为防止让被丢的儿童发现,丢手绢的儿童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儿童要一边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还要一边及时发

现“隐患”。这就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警觉,反应快。另外,有的儿童游戏还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

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四、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调合等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如“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爸,有的当妈,有的“拾柴”,有的“淘米”......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看效果”,可促进儿童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五、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儿童在游戏中开心地动作,体验到欢快的气氛、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可以丰富和深化自身的情感。然而在游戏中儿童往往会面临失败,产生挫折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个体的情绪处于不安、烦躁的状态之中。这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过高评估各种困难,或暂时会停止游戏。但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有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并忍受当前的不安,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因此,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在“丢沙包”、“踢毽子”、“跳瓦房”、“捉迷藏”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儿童都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都能在不安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同时也发展儿童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因为民间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取决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对别人的监督,如果某儿童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又想继续参加游戏,就会引来同伴的指责和不满。

综上所述,民间儿童游戏实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不仅在家庭中可以开展,在幼儿园也可以大力提倡,可在户外活动中进行传授。为了不让民间儿童游戏流失,广大幼儿

教师、家长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儿童游戏交给儿童,为儿童创造游戏机会,并抽时间多和儿童一起玩,引导儿童与儿童之间开展游戏。这不仅可以满足儿童对自由活动的向往,也可弥补现在独生子女缺乏游戏伙伴的不足。

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家长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

浅谈幼儿游戏教育作用 第3篇

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同伴交往。”为了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 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 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到科学区, 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操作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的探索区域。例如, 用废旧布料和纽扣做成的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布板”, 幼儿可以把10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算式, 然后再找出得数;“给火车箱编号”, 在一列火车的车厢上面间隔一节标出数字, 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按顺序给火车箱编号;“插鱼鳞”是让幼儿看鱼头上教师设计的数字给鱼身上插鱼鳞等。科学区角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计算能力, 又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拼蝴蝶”是让幼儿给漂亮的蝴蝶配上翅膀, 而且还要求幼儿配成的蝴蝶身子和两个翅膀是一组相邻数。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又培养了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扑克牌插卡”:幼儿按照扑克牌上的数字或图案数量, 将相应数量的卡片插在扑克的边缘, 插的过程中可以按无规律的方法插, 也可以按颜色有序或图形有序的规律进行拼插, 这样能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大水盆旁边准备一些材料, 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沉下去了, 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浮在水面上, 怎么做才可以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又沉下去, 等等。教师利用幼儿喜欢的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特点的材料, 充分体现了《刚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的教育原则, 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枯燥的科学教学活动镀上了一层兴趣的色彩。因为在科学探索区, 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 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探索, 所以它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 也越来越成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 把数学教学的内容用这种特殊的区角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 既丰富了教室的环境布置, 又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 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由于科学区角材料的创设、投放的指导思想都是以幼儿为出发点, 迎合幼儿兴趣, 适合幼儿特点、渗透环保教育理念, 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 因此深受幼儿喜爱, 并对科学教学活动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 《刚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 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利用图书和绘画, 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在语言区, 幼儿利用翻阅绘本, 再把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讲给同伴听, 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给幼儿亲自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增长知识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在语言区, 幼儿还可以利用头饰、手偶等材料来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例如, 小兔乖乖、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医院、蔬菜超市、快乐小吃吧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分配角色, 运用想象, 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语言在活动区反映现实生活。为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配合幼儿的需要扮演角色, 和幼儿一起游戏, 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因为幼儿最喜欢和教师一起玩游戏。这样, 给幼儿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能够在兴趣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锻炼幼儿团结协作、互助交往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相对来说比较自私、任性、霸道, 什么玩具都喜欢据为己有, 同伴之间也不知道分享和合作。搭建区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 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的空间想象力, 而且大型积木的搭建需要几个或者一组幼儿合作才可以搭建成“大花园”“大庄园”“城堡”等大型建筑。例如, 大型积木搭建区, 四五个幼儿分工进行“建造大城堡”, 有的“盖房子”, 有的“建花园”, 有的“砌墙”, 有的“造门”。当一座“雄伟的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时, 他们开心地在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对自己的杰作还倍加呵护, 尽心维护着自己的“城堡”, 不让其他幼儿搞破坏。所以, 幼儿搭建、拼插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帮友爱的过程, 从小培养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四、区角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玩具, 特别是一些色彩斑斓的可以随意拼插的小型玩具, 更受幼儿的喜爱, 因为这些玩具体积小、轻巧, 幼儿玩起来得心应手, 想怎么拼插都可以。因此, 玩拼插玩具既可以打发幼儿多余的课间时间, 使他们在学习之余不至于感到无聊, 又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些看似简单的玩具, 在幼儿丰富的想象下, 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例如, 两三个圆形插在一起就会变成“一朵花”几个娃娃图形拼在一就变成“手拉手, 齐步走”“排排队, 做早操”等。这样既发挥了幼儿想象力, 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角环境的创设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影响着幼儿的自主活动。《纲要》中强调要通过空间、设施、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活动与探索。对幼儿来说, 区角游戏材料繁多、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是幼儿愉悦性的活动。活动中,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兴趣和爱好选择活动内容, 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因此, 区角游戏活动是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 也是幼儿的乐园, 能使幼儿主动探索, 积极实践, 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 区角游戏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

关键词:区角游戏,素质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8.

浅谈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第4篇

(一)民间游戏能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智,发展幼儿智力

1、游戏不仅注重脑力的开发,而且注重体能的锻炼。如:“掷沙包”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民间游戏,它不仅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技巧,更要求幼儿手臂具备一定的力量,身体动作要灵活。在玩这种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臂力、投掷能力、应变能力、躲闪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巧性;又如:“跳格子”等游戏,通过奔跑跳跃的动作,可以加强幼儿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活动,并增强幼儿弹跳能力。还有幼儿在游戏时愉悦欢快的情绪,能提高肌体的免疫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2、民间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对幼儿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间游戏有很多是童谣和优美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很优美,里面有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既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又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如玩《炒小菜》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 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戏乃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途径。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确实如此,有的游戏如民间歌谣等,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华北流行的“拉大锯、扯大锯”,训练幼儿的语音辨识和清晰的表达,还有利用汉语特有的声韵特点创造出了“绕口令”的娱乐游戏。游戏者稍不留神或舌头翻转不灵,就会出现吐字不准、四声不清的差错,引起人们哄堂大笑。如:《打枣》,要求游戏者快速念出,往往“枣”的音发不准,反复练习,既练习了发“ao”的音,又锻炼了幼儿数数的能力,达到了语言方面的锻炼。又如传统的“拍麦”游戏(即现在的拍手歌),识数歌谣、数纽扣游戏,让幼儿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

还有的游戏需要动脑筋,则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老师扮演“大灰狼”,“凶狠”的向“小兔子”扑过去的时候,有几只小兔子与“大灰狼”展开较量,一会儿变成“带电的兔子”,一会儿变成“会武功的兔子”,最后终于战胜了大灰狼。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民间游戏能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眼、口、手、脑的协调统一

因为手工游戏必须动手操作才能成功,如民间游戏“线翻花”,这种游戏通过手指灵活地支、撑、勾、挑、翻、收、放等动作,便可以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图案。要求幼儿做到眼尖、脑灵、手准、手脑一致,手眼协调。于是幼儿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知觉得到了有机的训练。

(三)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塑造

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将自身融入游戏中,他们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模仿角色,例如:游戏“过家家”、“贴烧饼”、“抬花轿”等,他们通过玩游戏,学会了怎样和别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一些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好品质。如参与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保证不被老鹰捉走。另外,游戏的规则性可以使幼儿受到遵守纪律的训练。幼儿在这些日常的细微的有较强公正原则的游戏中,接收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做人的诚实品质;游戏的集体性,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观念和热爱集体的意识。这对于尚处在家庭保护下的幼童来说是合作有益的尝试。

(四)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首先,孩子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而民间游戏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同时又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的挑战。如玩《剪子、包袱、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论文 第5篇

一、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可以给幼儿设定一个游戏规则。而其他的,比如游戏的情境、游戏的人物、角色的台词、游戏的道具等等,则由教师组织并引导幼儿共同完成。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游戏。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往往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而游戏则充满趣味性,以此诱发幼儿,则会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善于设计有趣的游戏,把相关的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以游戏的趣味性化解学习内容的枯燥性。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仅能学到相应的知识,还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幼儿知识,更应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单纯的说教很难使幼儿认识到什么是良好的行为。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来启发幼儿,使他们辨别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使他们知道,好的行为会得到大家的赞扬,而不好的行为则会遭到大家的责备,从而使幼儿日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和幼儿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一个幼儿游乐场管理员,笔者扮演一个小朋友。“小朋友”想要到游乐场玩碰碰车,“游乐场管理员”说按照相关规定没有成年人陪护0―12岁小朋友不允许玩碰碰车。“小朋友”百般请求,说就玩一会,并表示可以多给钱。在“小朋友”的软磨硬泡下,“游乐场管理员”同意了他的请求。游戏结束,请幼儿思考问题:该“游乐场管理员”的做法对吗?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值得鼓励吗?幼儿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结果,幼儿一致认为“游乐场管理员”的做法不对,因为有规定就必须要遵守,否则社会秩序就会混乱。而对于“小朋友”的行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玩一会儿无所谓;另一种则认为小朋友坚决不能玩。一个幼儿说:“根据相关规定,幼儿没有成人的陪护不能玩碰碰车,这不仅是对游乐场做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幼儿做出的规定,游乐场应该遵守,我们当然也应该遵守。经该幼儿一说,大家恍然大悟。第二天,我改变故事情景,换成两个小朋友一起到游乐场玩,一个提议去玩碰碰车,结果另一个小朋友劝说该小朋友不要玩。由此可见,通过游戏,幼儿对其中体现出来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他们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

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的群体中,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必然要同他们进行交往。幼儿也不例外,在幼儿园中,幼儿必然要和同伴交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他人与自己的不同点,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经历一些挫折,如和同伴的观点达不成统一,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幼儿在经历这些挫折后,学会了和同伴如何友好相处、密切合作,这有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此外,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指导,对于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同伴在苦思冥想一个未知的问题;同伴在艰难地搬动体育器材;同伴在发烧咳嗽;同伴在对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同伴在组织开展一项活动……幼儿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困难的同伴;会积极地加入到对某件事情的热烈讨论中;会踊跃地参加组织活动……通过这样的游戏,幼儿学会了同他人交往的方法,掌握了解决交往问题的技巧,交往能力大大提高。

四、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力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第6篇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新时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合作意识

游戏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就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这充分说明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当前,很多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游戏不仅是幼儿乐于去做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接受学习的有效手段。只有将游戏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的活动和游戏环境,放飞孩子们的天性,才能让幼儿们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的、美好的童年。

一、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常识性教育的有效手段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中他们是最快乐的。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实际生活与游戏这两种重要途径,生活中的现象是最容易感知和被接受的,而游戏则是幼儿最形象的对现实生活的模拟。丰富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好课堂。通过参与游戏不仅有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以此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同时,幼儿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游戏中也将得

到极大地锻炼与提高。

最常见的游戏莫过于一种由幼儿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们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弟弟”,有的扮演“姐姐”等。在游戏中大家分工合作,各有不同的职能,营造出了不同的场景。比如“爸爸”送小朋友去上幼儿园;“妈妈”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和“奶奶”;“小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幼儿们在这个游戏中将各自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能够了解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深刻地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之情,同时,也能让他们懂得作为子女需要孝敬父母,正确对待家庭中每一个人。

二、游戏是强健幼儿身体.培养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摆在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位置。”要达到这个目标,游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和有效途径。幼儿在进行“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房子”等游戏中少不了要做出跑、跳、投等动作,这不仅有助于增强身体协调性,还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得到锻炼和改善,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为孩子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游戏中经常融入一些体育活动,例如,以班为单位开展的“看谁跑得快、跳得远”的比赛,或是传统的踢毽、跳绳比赛等。这些带有竞技体育色彩的游戏既能强身健体,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

意志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能够体验到成功和失败,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当然,成功的体验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他们很快就能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对于在游戏中受到挫折的幼儿,则会积极反思失败的原因,力图下次争取有好的表现。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其在压力下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

三、游戏是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其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的意愿,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互相分享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都离不开幼儿的相互合作,因此,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游戏对于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我就对小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们在游戏前自行协调好谁当“小鸡”,谁当“鸡妈妈”,谁扮演“老鹰”,并且告诉他们在游戏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从而保证“老鹰”抓不到“小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们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游戏进行得十分顺利。

又如,在进行接力赛的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赶紧

接棒,抓紧时间赛跑。于是,我就对他们进行了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这样,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同时也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感,并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及肯定和赞许,从而让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自愿与他人合作。

浅谈幼儿游戏教育作用 第7篇

招教幼儿园游戏第一节:幼儿游戏的内涵、特点和教育作用

【知识点】

一、幼儿游戏的内涵

(一)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二)游戏是幼儿对成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喜爱游戏并且不断进行游戏,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三)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1.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

对幼儿来说,他并没有明确意识到在某个游戏之后,自己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会做什么。

2.学习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由于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加上积极性、主动性高,因而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甚至幼儿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在进行学习。

3.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动、好奇、操作摆弄物体、与人交往等需要,而不是成人要求他这样做,强迫他学习规定的东西。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一)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由成人直接控制。但这并不是说成人对幼儿的游戏没有影响、不起作用,而是说成人不去直接影响、控制幼儿的游戏。

(二)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追求某一结果,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压力,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会因为是游戏、是“假”的、是“装”的,而并不去关注失败,或者说更容易接受失败。因而幼儿在游戏中总是成功的体验强于失败的体验,总是处于愉悦的情绪体验之中。

(三)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

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

三、幼儿游戏的种类

一般将幼儿游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角色游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2.结构游戏

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3.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4.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5.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6.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例如教师让幼儿边唱歌曲“找呀找朋友”,边让小朋友去找朋友,歌曲唱完后,小朋友也找到了朋友。

四、幼儿游戏的作用

(一)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游戏可以丰富并巩固幼儿的知识。(二)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之间的交往,也有角色间的交往。(三)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游戏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四)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幼儿游戏可以保障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的发展。

五、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自发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自发性游戏特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幼儿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幼儿才可能成为自己活动的真正主体,才可能使以自主性为显著特征的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二)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除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如劳动、参观、上课等。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幼儿对游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一种游戏,幼儿关注的重点、感兴趣的侧面也有差异。各种游戏之间并无好坏、高低之分,任何一种游戏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

浅谈幼儿园中游戏孩子成长的作用 第8篇

一、游戏可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这种兴趣与好奇是理解环境、接纳环境、影响环境的表现, 游戏可满足孩子们这种认知发展上的需要, 在游戏中孩子可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游戏中扩展和加深了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通过“玩滑梯”、“搭积木”等游戏, 在嘻笑中体验着高低变换, 在摆弄中感受着球体与圆的区别。再如,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 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医生的耐心、病人的痛苦、老人的苍老, 在稚童口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孩子们通过生动具体的游戏行为, 感知和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发展了智力。

二、游戏可满足孩子生理发展需要, 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游戏中, 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 为完成这一任务, 他的动作要求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 使身体的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

由于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孩子们在生理上要求不断地变换姿势。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变换姿势, 开心地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动作, 这无疑是一种享受。在自由、开心的游戏中,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整到了最佳水平, 从而避免厌烦和疲劳, 使躯体感到舒适和愉快。比如:通过“猫咪睡觉我不吵”、“老鹰抓小鸡”、“捞鱼”等游戏, 发展了孩子们爬、慢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和技能, 锻炼了孩子肌肉的活动能力, 促进了四肢的协调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游戏可满足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游戏是孩子人际发展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母子游戏”是成人与孩子最初交往的典型形式, 在与成人共同的游戏中, 孩子可以体验到成人的爱, 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过家家”则完全是发生在孩子们中间的角色游戏, 在当妈妈、当爸爸、当孩子的感觉中形成了一个小集体的共同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学会了相互配合, 发展了同伴之间团结友好的关系。通过游戏使孩子们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 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和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 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促进了互相谦让、协调、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游戏可满足孩子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促进其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发展

在游戏中,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对于孩子不仅仅是好玩, 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 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孩子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或人产生影响时, 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 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如孩子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 会产生自豪感, 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果失败了, 在游戏中也不会产生任何负担, 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可以重玩。因此, 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 可以使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增强自信心。

五、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的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形象, 使用艺术语言, 从事着音乐与美术的活动, 这些都是增进幼儿美感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还时常依据自己的意愿去美化游戏的环境, 并用语言、动作歌舞等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这都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 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 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 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发动了游戏, 游戏又使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 需要的满足带又来了快乐, 快乐作为强化剂使孩子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兴趣与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 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儿童去游戏, 从这个意义上讲,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总之, 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 幼儿的认识发展水平、身体发育状态决定了他们不能进入到正规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游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是教师向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 所以要求幼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使游戏能发挥最大教育作用。

摘要: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 游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是教师向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 所以要求幼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使游戏能发挥最大教育作用。

上一篇:银行对账单英文翻译下一篇:放开单独二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