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2024-06-21

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精选6篇)

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1篇

浅谈宗教发展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组成要素和谐相处、有序运行的社会。其中宗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实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崇尚理性的时代,宗教曾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宗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然而,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宗教也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宗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发展和谐社会社会建设

1.导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人心向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要和谐,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就必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其中宗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在已有信教群众一亿多人,并且宗教的总体状况已发生变化,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也不再只局限于偏远农村,发达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信奉者也在增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我国当前社会和宗教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2.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建国后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不仅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

质文化基础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引发了巨大的心理震荡,人们投向宗教寻找精神寄托与安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日益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诸多平衡,原来四平八稳的生活方式被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大量的风险因素、不可抗因素使人们的活动充满着成功的机遇,同时也潜藏着失败的危机。最后,国际国内问题造成人们共产主义信仰的迷失,一部分人转而信仰宗教。过去,人们总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精神信仰,并把它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使人们对共产主义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仰危机。再加上国内存在的党风、政风的不正和消极腐败现象,使一部分群众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转而信仰宗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宗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1)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新修和扩建,宗教团体有所发展。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这种状况主要是相对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宗教被人为压制的状况而言的。宗教的快速发展,首先表现为建国50多年来宗教徒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中国现在的宗教信仰者,尽管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中只占约十分之一,但绝对数决不可以忽视。其次,宗教的快速发展还表现在宗教活动场所的新修和扩建及宗教团体的发展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道教宫观数千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数万余座,天主教堂、会所上万余座。除此同时,宗教团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性宗教团体例如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这些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布Jl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各教自己的研究机构外,社会上新成立了许多宗教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宗教学论著和工具书,并创办了专门的宗教学刊物。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宗教学研究人才,宗教课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2)信教群众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两极化”现象。随着宗教的发展,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群体的“五多”(即农村教徒多、老年教徒多、妇女教徒多、文盲教徒多、病残教徒多)现象有所改观,出现“两极化”现象。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倾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医务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知识分子也都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甚至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大都市中,宗教仍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宗教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混乱现象。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有很多人是通过气功和文人所写的所谓禅学书籍接触佛学的。一部分人就此成为正信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到误导,流为“相似佛法”或“附法外道”。其次,在一些地区,一些宗教的寺庙发展失控、滥建寺庙、乱收僧尼、私办经文学校的现象突出。除了宗教自身存在无序现象以外,近些年,一些非宗教单位也在利用宗教,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情况不仅千扰、损害了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且导致宗教事务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3.实现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的措施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己既是观念的,又是礼制(献祭、禁忌和塔布等)的;既是道德和法的规范,又是物质实体(物神、偶像、圣像、寺庙、修道院):既是为之献身和苦心孤诣的人群,又是教权主义社团、具有宗教倾向的政党、工会和宗教学校,慈善机构„„”[1]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在社会主义时期仍有两重性作用。对于它的消极作用,过去人们讲得很能多,甚至有些过头,而对于其积极作用,则由于“左”的倾向影响,似乎成为禁区,人们很少讲或不敢讲。今天,我们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应当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从以下措施促进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1)汲取宗教道德的思想精华,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宗教之所以能够凝聚广大信教者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提出的人类普遍接受的宗教道德的感召力。宗教道德与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对立,但这二者之间也有共同点或连接点。

(2)参透宗教的人生哲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

期,随着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各种人生价值观念招摇过市,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要地位。但是宗教对人生观的态度从总体上讲是否定性的。又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各教的人生观,吸收其积极因素,为培养公民正确的人生观服务。

(3)观照宗教的信仰内核,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的法律信仰。宗教之所以被信仰,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宗教满足了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_[讲,宗教是人们精神的归依,是人们精神的家园。人的需求不外乎两个层次,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大凡被信仰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东西,具体的实在之物不大可能被信仰。虚拟的东西之所以可能被信仰,是因为虚拟的东西是人们无法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因而,它可以虚拟得“完美无缺”。实在之物之所以不大可能被信仰,是因为实在之物是能够被人们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能够被感觉器官感知的东西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种不足或许并不是源于实在物的本身,而是源于人们认识评判标准的不一。观照宗教信仰的虚拟性对西方法律信仰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国要想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最重要的是把法律作理想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划分。把法律作现实法与理想法的划分,将有助于在虚拟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

(4)发掘宗教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动物植物的恢复能力和自然界自净的能力,大肆地掠夺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却毁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道教的“物种齐备”理论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具有独特的贡献。道教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中赋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理论。产生于古印度,兴盛于古中国的佛教,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如古印度主张的“梵我一如”和古中国主张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主客观内在关系的一致性,这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教的“和谐观”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都带有生态环境的深刻印记。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各有特色,自成体系,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尊崇却是相似的。搜集、整理、研究各民族宗教文化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十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6.结论

宗教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还将有着遥远未知的将来。在社会主义时期也将长期存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信仰宗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文化品格、社会活动、某些价值取。向等己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社会动力。在我国宗教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宗教不再是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残余,而是社会主义_L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宗教是一座人类文化的宝库,其内含的优秀道德因子,可以丰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其孕育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其独有的信仰内核,可以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参照: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谆淳教导,更是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范本。同时,宗教界人士及宗教团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积极活动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C.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Leaner[J].ELT Jounal vol.1987(2):1

[2]王昕亮.当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3).[3]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4):6-17.[4]明月.论中国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2(5):30-32.[5]张志蓬.宗教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探讨[J].理论探索.2007(04)

[6]杨红.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08(01)

[7]郭清梅.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关系[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5)

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2篇

摘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责任,需要你、我、他共同努力。然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区别于他人的方式。现代社会是科技文明的社会,IT领域覆盖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航空航天,小到手表时钟。作为一名IT人,我有足够理由相信,IT行业的不断发展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关键词:IT、和谐社会、贡献

正文 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我们80、90后现在是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同时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席卷全曲,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无论你是正在大学学习IT相关学科的同学,还是已经步入社会在IT行业打拼的人员,你的努力将会更大的挖掘出IT行业的潜力,生产出更多先进的IT产品,进而 IT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会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可能有的人不禁会问,IT产业发展迅猛,但是飞速发展的IT产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有多大的关系呢?上文中我们论述了IT产业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接下来我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和谐社会:所谓和谐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个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那么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我觉得和谐社会首要的是人民都能够富裕起来,至少也应该能达到温饱的水平。只有人们不再为温饱的事情发愁了,大家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丰富自己的精神需要。试想一下,为什么有一些地方总会发生**,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中国始终不能真正的富裕起来,那么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更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不难看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通过前文中列举出来的各项数据我们已经知道IT产业在我过经济建设中所占的比重,可见IT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从我们个人来说,只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之前在以前科技不

1发达的时候,人们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多的障碍和不便,这会导致人们之间的误会不能及时地得到解决,小则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则会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现如今科技发达,IT行业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会方便,尤其是现如今,各种沟通工具百花齐放,QQ、微信、微博等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各种矛盾的误会也会及时的得到接触……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也就更加的和谐了。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我们来说,大学的生活仅仅剩下一个月的时间。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为了我们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IT行业,我们出去吃饭可以网上团购、百度上查阅信息、淘宝上购物、网络上听歌看电影。似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网络。记得我们专业老师也曾经和我们说过,IT行业是一个服务性的领域,我们可以为各行各业进行服务,试想想,如果没有IT行业,我们今天的生活能这样的方便、这样的快捷吗?人们在享受IT行业所带来的快乐,我们的社会也因为IT行业越来越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和谐。

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琴道文化,儒家乐教,和谐社会

北京奥运会过去已近两年, 但开幕式上古琴演绎的琴曲《流水》却不时在耳畔回响, 久久难以释怀。演奏者以其高超的琴技征服了每一位听众, 或云雾缭绕;或细流潺潺;或清澈云天, 给人一种超乎自然的和谐之音。仿佛从喧嚣嘈杂的现实转而进入了一片心灵的净土, 远离世间的吵闹, 感受到无限的恬静与安逸, 再也没有精神上的紧张与压抑, 将人带入诗意般的艺术境域。然而, 日益世俗化的生活给人太大的压力, 无时无刻不在紧张中渡过。物质生活的丰富, 却是以牺牲人类精神世界为代价。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变成了资本和机器的附庸, 疲于奔命, 人际间关系冷漠, 日益介于钱与权的交流。因此, 在繁忙的今天, 人们越来越期望能聆听到象《流水》这样的天籁之音, 寻求身心各个方面的调和, 怡情养性。古琴所蕴含的琴道文化, 正是当前社会应具备的, 对于实现人的身心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的构建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琴是中国古代艺术殿堂的瑰宝, 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符号象征, 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合天地之和的意义, 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因此古琴音乐不仅能让我们享受优韵高雅的音乐, 更能在精神领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人生品味及人生观等。正因如此, 才使我们在欣赏琴曲《流水》时, 有了以上诸多感受, 而这一点与儒家“乐教”理念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琴道文化与儒家“乐教”的关系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 , 由于当时人们所唱颂的歌诗皆为入乐歌诗, 其中自然反映了孔子对音乐社会功能多方面的认识。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范和代表, “琴”还具有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琴者, 情也, 传情以达志, 借情以言性”。所以, “琴”不仅可以观风教, 也可以正人伦, 还可以调心志、谐伦理。个体生命的感念都可以借琴来抒发, 所以“琴”也就成为人们生活艺术的一种必需。当然琴道文化博大精深, 远远不止如此。然而我们在欣赏琴曲《流水》时, 感受到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感觉, 使人的心灵平和安静、全身舒畅, 以及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喜悦与满足感,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这正是琴道文化的思想内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映射反映。

“琴”在中国文化的意义, 远不止于其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价值, 更是人文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 它承继儒、道两家的思想, 形成极具特色的历史、生活与文化内涵。据在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古籍记载中, 散见于经、史、子、集诸文献里的有关“琴”论的资料都表明, “琴道”内涵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儒家乐教理念的影响, 从而呈现出“琴道”的历史定位与其文化意义。由此看来琴道文化与儒家之乐教有着不解之缘。这就为我们通过儒家乐教探究琴道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二、儒家乐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即是“以人为本”, 因此个体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

1. 儒家乐教陶冶心灵, 促使身心和谐

儒家“乐教”的目的便是陶冶人的心灵, 调和人的情感, 因而进入“乐”的境域才算个体人格的完成。而“琴”乐作为乐教的载体自出现的第一天起, 便参与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创造活动, 以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开辟了广阔的美善合一的艺术天地, 从而滋润了无数的心灵, 移易了社会风气, 展示了丰富充沛的情感天地。必须强调的是, 无论情感天地或精神境域, 甚至宇宙间的一切存在, 在中国人看来都必须依据能使万物调适畅遂的“中和”精神。而“和”则是乐教的社会功能。因为音乐感染力强, 感化人快, 社会影响深远。荀子曾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 其化人也速”。由此可见, 儒家乐教对于陶冶心灵, 促使身心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2. 儒家乐教促使天人合一,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日益感受到快节奏带来的压力, 因此心灵的自由显得尤为重要。儒家“乐教”理念的推广, 正好适应这一需求。儒家的“乐教”不仅强调人格精神和生命境界的提升与完善, 更重视“人籁”、“地籁”、“天籁”三者的和谐统一。它的根本原则, 就是要像天地一样, 以广大悉备的精神顾及每一个个体的存在, 使每一个存在都在“合同而化”的世界中调适畅遂地生长。“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也说明古琴也负载着传达天地精神的宏广重任, 寄托了中国人的人文意蕴。在中国人看来, 古琴不但能够发出音声, 更重要的是可以传达天地化育万物的“中和”精神。由此可见, 儒家的“乐教”可促使每一个体生命自由地创造, 和谐地交往, 回归“天人合一”, 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儒家乐教可提升个体人格、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的人格是社会和谐最为根本的前提与保障,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尤为强调个体人格的提升问题。而儒家恰恰强调, 乐教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修身养性, 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的和谐的重要功能。在儒家那里, 从和谐人格到和谐社会, 这就是“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的辩证统一。儒家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个体内心品性的完善着眼, 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孔子开始, 即把“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作为人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依据。完整的生命存在和健全的人格发展, 离不开“道”、“德”、“仁”、“艺”四个方向的价值追求。孔子“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之说, 便清楚地点明了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诗”、“礼”或“乐”, 都是培养君子的人格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是成就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诗教”的根本即在于可以吐属抱负、显发性情, 也是吟咏性情、表达心志最好的方法。“礼”则使人进退有节, 相互尊重, 把握好交往中的分寸感或妥适感。“乐”的目的则是发抒心曲, 沟通人类心灵, 谐和人类情感。所以只有进入“乐”的境域才算“学”的完成, 从而达到一种“艺术世界”与“人格世界”合为一体的尽善尽美的境界。

综上所述, 儒家“乐教”的价值理念涉及个体生命, 乐教可提升个体人格, 这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必须由和谐个体构建, 优秀的艺术形式可以感化人的本心善性, 提升人的人格境界, 升华民族情感和创造能力, 改造和提升人的心性, 并且可以转移和完善社会风气。这一点恰恰可以通过研究琴道文化中的儒家乐教理念得以实现。琴道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儒家“乐教”理念的精华。“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已经非常明白的说明了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时代需要陶冶心灵和人文情操;需要维护民族尊严和人格气节;需要以“乐”来谐和人类群体。社会的融洽欣合, 永远离不开“礼乐”。而儒家“乐教”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恰恰体现了“礼乐互显”的人文性生命实践活动。因此发掘儒家乐教理念的精华, 对之进行合理的继承, 不但可以享受高雅的音乐, 而且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4月.

[2]王天一, 王居野.古筝名曲句句教[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7月.

[3]周云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古筝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11月.

[4]张新民.琴道文化与乐教思想[J].艺术百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主办.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4篇

1.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2.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提出的这些新的更高要求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

3.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从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人物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长期奋斗。

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5篇

国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专题导读

一、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政治格局三次变动的原因

1、第一次原因: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世界三次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第二次: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②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四、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地位的影响)

1、第一次:由于中国综合国力低下,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废除 “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国际地位依然低下,任人宰割。

2、第二次:中国取得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上升;新中国 成立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第三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五﹑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②丧失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 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原因:两极格局的结束;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点拨】:

(一)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

①国际经济关系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

②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两极格局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6)体系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三)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前两次世界格局变动的不同(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地位变化的。(3)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的局面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所以,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四)推动或制约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五)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的三种类型

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侵略与反侵略、称霸与反称霸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六)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1.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2.各国的综合实力。国家实力往往决定该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全局,综合实力包括:稳定的政治局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3.各国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映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一些大国总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造成国际矛盾。

4.地缘政治的存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国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特定的国家间关系。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政策、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中国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这些都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表现。

5.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

6.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互相攻击,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甚至,有的国家统治者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平息国内的政治斗争。

(七)认识

1.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它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

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4.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国家间的竞争实际就是实力的较量。

5.冲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鲜明的特征。6.地缘关系也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7.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格局中,由于各国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其冲突和摩擦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任何格局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孕育着变动的因素。因而任何一种格局,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八)20世纪中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三次变动后的国际地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条”等,遭到无理拒绝,华盛顿会议签定《九国公约》,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2.雅尔塔体系中: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重大奉献,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3.两极解体,多极化形成过程中: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

(九)和谐世界

1、我国为建立和谐世界所作的努力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

7(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加入APEC、WTO、创建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4)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9.11”后,我国与国际社会相互合作,联合反恐等。(5)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

(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2、建立和谐国际秩序的举措

(1)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2)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6篇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也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两者相互依存,辨证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和谐社会导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深刻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目标、任务、原则等进行了阐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必须理清科学技术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2 科学技术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东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知识的科学体系。“科学作为一个影响

和反映精神生产力诸要素水平的‘综合性’要素是精神生产力,作为知识形态,[3]属于一般生产力”。(马克思以科学为例说明一般生产力)相对于直接的现实生产

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科学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提出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一般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激光技术等,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从本质上讲,技术是一种劳动的形态,是人类自身功能的对象化的产物,是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的。技术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属于物质生产力,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的现实生产力,技术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和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转变,历史的繁荣与衰败,社会的变迁与科学技术革命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5]。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

2.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1.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引起的人类家园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悲观论者认为科技的异化带来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实问题不在科技本身,而在于使用科技的人,正是这些人对科技成果不合理的使用、误用或滥用造成了科技的妖魔化。科学技术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促使人们的视野由局部转向全局、由区域研究扩展到全球问题研究,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知识支撑。

2.1.2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表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动力。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和制度变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从资

本需求转向创新需求,这些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2.1.3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

政治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政治的参与性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实现形式。政治的民主性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系统中其意志和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反映,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政治的开放性有助于增强政府 与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网上民意调查、网上听证等形式促进了人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其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通过网络很容易使人得到发言权、建议权、批评权,人民的各种意见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参考,更加体现和谐政治的民主性。再次,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电子政府的出现。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平台,提高了政府自身的效率和透明度,这样将有助于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廉洁,体现和谐政治的开放性。

2.1.4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身体素质、智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和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饮食营养、医疗保健、体育训练等,这些条件的提高和改善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水平的发展上。主要是通过促进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改革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由此可知,科学技术发展延伸了学校教育,使教育终身化,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 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了科学技术发展

2.2.1 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求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然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

2.2.2 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避免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负效应

科技是一把双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科技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不可能为了避免科学的负效应而抑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和谐。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科技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我们理智的选择是既要推进科技发展,又要使其伴随而来的社会矛盾降到最小,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构建和谐社会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2.2.3.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技,不可能与世隔绝,因此科学技术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虽然科学技术发展缩短和扩展了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应用的时间和空间,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一个和谐的社会通过确定现代价值观和道德评价准则,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同时创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这不仅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快转化,产生效益,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反思

3.1 我国和谐社会应营建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美国二战时期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博士曾经说过: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高明。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明显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所以,我国应加强基础研究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提倡工业研究。工业研究不仅能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且也能通过对学院与大学提供学校外的资助,有利可图地支持较大规模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在工业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与我国企业发展规模及水平有关,但如果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和管理的话,工业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第三,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及学费高的原因,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必然会影响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我们应该适当地减免基础教育的学费,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让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在高等教育方面,应该加大设立大学生奖学金力度;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切实做到唯才以用。

第四, 注重科技的国际交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举办,同时我国科技人员出席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次数和发表的论文数也与日俱增。但我国科技人员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数量还是很少。说明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还不够强,成果还不多,我国科技人员应增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公平与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的科技政策应 该反映公平与民主的原则。公平应体现在科技发展成果应该使公众分享,科技资源应该公正分配。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其宗旨是提高亚非拉国家稻谷和小麦的产量这种革命是以不断地使用化肥并保证充足的人工灌溉为前提。但小农户买不起绿色革命的新技术,而地主更愿意去采用这种技术。随着这种技术的推广,最终导致成千上万的佃农从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上被甩了出来。因此绿色革命虽然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却使许多贫穷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显然绿色革命没有体现科技的公正性,这是对科技万能论的一次有力的否定。所以,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有时非但不能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民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技体制中保持民主的 约束机制,可以打破科学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提高资源 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为新一代的科技精英的涌现提供一种制度上的保证。4 结语

上一篇:用风卷残云来造句下一篇: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