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性请示范文

2024-07-22

求助性请示范文(精选4篇)

求助性请示 第1篇

请示指示性请示

关于《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总会计师”既是行政职务又是技术职称的请示

财政部:

国务院1987年国发 [1987] ××号通知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规定,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分为总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四种;其中“总会计师”既是行政职务,又作为技术职称。在执行中,工厂总会计师按《条例》规定,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可是每个工厂,尤其大工厂,授予总会计师职称的人有四五人,究竟由哪一位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执行总会计师的职责与权限呢?我们认为宜将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分开。总会计师为行政职务,不再作为技术职称,比照最近国务院颁发的《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将《条例》第五章规定的会计人员职称的“总会计师”改为“高级会计师”。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

××省财政厅(盖章)

××年×月×日

求助性请示 第2篇

关于进一步明确请示性公文写作规范和要点的通知

各经营、生产单位,县营业部,职能部室:

请示是下级部门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一事项或某一问题作出指示、给予批准时使用的一种上行文,是日常工作中较为常用但也是出错较多的文种之一。目前,各单位提交的请示普遍存在标题、主送单位(抬头)不准确,正文格式、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为使请示事项尽快得到上级批复,提高工作实效,现就请示性公文的写作规范和要点提出以下要求:

一、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单位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公司关于×××的请示》

2、主送单位。请示的主送单位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部门,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单位,切忌多头请示,否则会因受理部门责任不清而产生矛盾,或多个受理部门同时回复但意见不一致等等,都会延误回复、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另外,主送单位写法要规范,如市公司、综合部、计财部等等,不允许出现其他不适宜字词。

(二)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部门批复的根据。原因要客观、具体,理由要合理、充分,上级部门才好及时决断,给予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要求情况属实、陈述清楚、理由充分、要求明确。情况属实即提出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能故意夸大实际困难、弄虚作假;陈述清楚是指要说明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有哪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都要简明扼要地叙述清楚。理由充分是指请示中对上级有什么要求要写明确、具体,切忌模棱两可。申请经费,就写清楚多少钱;申请人员,就写清楚多少人、什么要求;申请物资设备,就写清楚品名、数量、型号等。

请示事项切忌模棱两可或不提具体要求,事项重大或时效性很强的请示不仅请示事项要具体、依据要充分,如有多个解决方案可供选择时应同时上报并提出本单位的倾向性意见,以便上级批复时参考。

3、结语。应另起一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 — “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等。

(三)落款。

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日期两项内容。标题里写明单位的,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日期××××年××月××日。

请示必须有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写明。

二、请示的字体及格式要求 请示的字体及格式要求具体如下:

×××公司关于×××的请示

(标题为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市公司/综合部:

一、*****(黑体)

(一)******(楷体)1.******(仿宋,注意:是“1.”非“

1、”)(1)*******(仿宋)①******(仿宋)

(注:内容应简单明了,无特殊情况,一、(一)1.足矣,尽量不要出现(1)①)

附件: 1.*******

二○**年*月*日(加盖公章)(联系人: 联系电话:)

— 3 — 公文格式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的真实反映,代表着一个部门或公司的对外形象,保持公文格式的规范化,不仅是公文权威性、严肃性和约束力在形式上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政令畅通。希望各单位在今后的公文撰写过程中,能严格执行行文格式和内容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按章办事、科学管理的形象。

二〇一三年三月六日

主题词:明确 公文 写作 规范 通知

济南市分公司综合部

2013年3月6日印发

试析请求批准性请示的写作要点 第3篇

[ 作者:蔡宁涛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点击数:4892

更新时间:2008-6-2

文章录入:jihua918 ]

【字体:

(《应用写作》2008年第3期)

请示是下级机关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需要上级机关答复的文种。据此,可将请示分为请求指示性请示和请求批准性请示。前者用于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情况;或部门间意见分歧较大难以统一时;或对某些规章制度中的个别条文不理解,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后者用于工作中遇到必须经上级机关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项;或因本单位、本部门特殊情况需要变通处理;或限于自身力量不足,需要上级给予财力、物力、人力等支持的事项,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

在实际工作中,请求批准性请示的写作难度相对较大,一些请示往往会由于理由不充分,要求不明确,行文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使请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为此,本文将结合两篇例文《××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的请示》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将323国道××至××段列入省“九五”交通重点工程建设计划的请示》,来分析、探讨请求批准性请示的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选好角度,阐述请示原由要充分。

写作请示,首先需要明确制文目的和意图。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要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通过阐述自己的理由来说服上级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要选好角度,在阐述原由时要尽可能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理,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直接依据。原因要讲得客观、具体,理由要讲得合理、充分,要用事实说话,不能有过多的主观臆断,不可过多地引发议论。有时可在请示中渗入一些情感性因素,采用以情感人的方式打动人,取得上级的理解和支持。如前例请示的原由部分:

今年我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冷冻、风雹、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特别是入汛以来发生的风雹、洪涝灾害,造成灾区部分群众房屋倒塌或者损坏,局部地区灾情十分严重,给灾区群众冬季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据核查,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71736.3公顷,绝收面积10534公顷,受灾人口92819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105.8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3446.9万元。其中需要政府救济人口181600人,需要救济粮640.11万公斤,需要衣被救济21582人,需要伤病救济20897人。对这些需救济人口,县、乡两级已分类排队,登记造册,建立了冬季灾民救济台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救助方案。

我市对冬季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安排布署,已投入救灾资金221万元用于安排冬令期间灾民的生活。但由于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而我市财力有限„„

该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针对本市的灾情拨付救灾资金。为了取得上级的物资帮助,行文开门见山地列举了本市今年以来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对灾情作了全面的核查,统计了灾情给困难群众造成的经济损失。然后说明灾情发生后,本市及所辖县、乡两级积极主动地采取了应对措施。写作中能够抓住重点,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理由,体现了本市领导集体“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工作态度。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由阐述充分,容易得到上级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在请示的写作中,对于那些牵涉面广,政策性、探索性、创新性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和事项的请示,要尽量把情况说清,把理由说足,从全局的高度来分析问题,提出请求。如果能结合上级的有关政策来阐述理由,则往往能取得理想的行文效果。如后例请示的缘由部分:

改革开放已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交通厅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八五”以来,公路建设发展更快,成绩更为显著。但由于原有基础太差,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严重偏低,很难适应“九五”期间公路运输迅速发展的需要。现在我市有省养公路62条,总里程2657.62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公路还是空白;二级公路仅362.57公里„„明显低于全省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是请示的开头部分,交待了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公路建设事业取得的成绩。然后介绍我市公路发展的概况,由于基础太差,现有的公路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接下来具体阐述请示的理由:

我市是全省的南大门,是内地通往沿海特区的主要通道,无论从全市还是从全省的发展要求看,公路现状都亟待改善。然而,根据“九五”全省交通发展规划,我市公路建设未列上省重点建设工程计划,只能按照投资基数包干、贷款贴息的公路改造模式搞些小的路面工程。目前尽管各级党政对修建改造公路的要求十分迫切,热情高涨,但由于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无力承担巨大的公路建设投资。仅“八五”以来,全市各县市财政因贷款贴息修路欠银行的利息已达1190.64万元,还有承担路基土石方工程、征地拆迁等应付未付的款达1403.91万元,仅此两项,使一些县市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地方财政压力很大。

当前,我市公路急需改造的是323国道××县城至××县城的59公里。该路段是我市通往福建特区的必经路段,是东部6个县市与“京九”铁路衔接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该路段路基狭窄、线形不顺、技术等级低、交通量大等原因,致使交通拥挤,车辆阻塞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市的对外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路段的实际情况,省市交通、公路部门已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勘查设计,工程造价共需要8600多万元。由于上述改造所需费用巨大,××、××两县根本无法承担交通厅补助后尚缺口的5000多万元改造经费„„

此部分全面细致地分析阐述请示的原由。首先介绍了本市作为交通要道的战略地位,随后指出上级的规划未将本市公路建设列为省重点建设工程,这样尽管本市各级党政主观上修建改造公路的热情很高,但限于地方财政压力,难以承担巨大的建设投资。结合数据说明“八五”以来一些县市因贷款贴息修路所造成的沉重债务。接下来交代了本市公路急需改造的路段,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交通现状和影响。最后对工程造价以及经费不足的情况进行了预算和分析,为进一步提出请示事项作了充分的铺垫。

二、结合实际,归纳请示事项要简明。

请示事项是请示的重点内容,向上级机关提出请示事项,是陈述原由的目的所在。要在阐述原由的基础上,提出请示事项,即问题的解决办法。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上级解决一个问题。请示事项要写得具体、简明,提出的要求要合理、切实。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请求物资要写清品名、规格、数量,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请求上级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清楚地阐述请求事项,切忌表达模棱两可。两篇请示的请示事项部分分别表述如下:

特恳请省人民政府拨付救灾资金800万元,使我市灾区群众平稳过冬。

此处在前面充分阐述理由的基础上,提出请求省人民政府拨付800万救灾资金的请示事项,简洁明了,合情合理。“特恳请”的使用体现出上行文用语谦恭、有礼的原则。

为此,请省政府针对我市公路建设改造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将323国道××至××段列入省“九五”交通重点工程计划,按照重点工程实行预算包干的模式进行改建。

该部分围绕前述原由,紧密结合实际,提出请求批准的具体事项。由于情况介绍全面,理由阐述充分,请示事项明确,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的角度来提出请求,容易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批准。

三、表述得当,提出回复要求要恳切。

请示的结尾部分要就请示的事项向上级提出期复性要求,一般要用征询性习惯用语,如:“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予审批”,“妥否,请批复”,“以上事项,请明示”,“特此请示,请批复”等。请示的结语需符合公文的语体特点。如有的请示结语写成“此事关系重大,望领导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真诚地等待您的批复。”这样写谦恭有余,但用语显得啰嗦,过多地使用修饰性词语,不符合公文的语体要求。还有的请示结语写成“望尽快拨款,以解燃眉之急。”这种带有命令口气的结语,容易引起上级的反感。请示的结语虽简短,但一般应视为请示的必备结构部件。两篇例文的结语分别表述如下:

“妥否,请批示。”

“专此请示,盼予批复。”

这两篇请示的结尾部分,用语简洁、得体,态度鲜明,情辞恳切。直接提出了请求批复的要求,便于上级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答复。

通过对两篇例文的对比、分析,可以初步掌握请求批准性请示的写作思路、写作技法。在公文运作实际中,请示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定文种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当前,请示写作中存在的错用、滥用文种问题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1.请示与报告作为法定公文中的两个独立的文种,有其各自不同的文种职能、写作要求。在写作中应注意区分其不同的行文目的、行文原则和行文要求,不可将二者混淆、杂糅地使用。请示批准性请示要求上级就请求批准的事项作出批复,需一事一文,而报告的事项没有数量限制,不需要上级批复,如果错用文种则必然造成工作的延误。

2.请求批准性请示与请求批准性函在行文关系上的存在着差异。请求批准事项,是用请求批准性请示还是请求批准性函行文,关键是看行文单位之间的关系。前者用于向行政和组织上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批准事项,属于上行文。后者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行文请求批准事项,属于平行文。

求助性请示 第4篇

“请示”和“汇报”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上行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文种(其中“请示”属于正式公文文种;“汇报”如果是当面汇报属于日用公文文种,而将其转为文字汇报则要改为“报告”,属于正式公文文种)。在公文分类中,“请示”和“报告”都属于“上报类”公文,而下级机关“上报类”公文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让上级机关了解自己,二是争取上级机关对本单位工作的支持。为了提高向上级机关上报性公文的效果,我找了相关资料和大家共同学习,供大家参考。第一、如何提高请示性公文的效果

一、“请示”性公文办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提高请示性公文的效果,首先看看一些不同程度影响“请示”性公文效果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有“三不”:

一是“不规范”。主要指有些“请示”性公文没有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要求行文、送文。尤其是有些“请示”性公文没有完全标齐“18要素”(即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公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主题词、印发范围、抄送(报)机关、印刷版记),影响了公文的办理效率和效果。特别是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桂政办发[2004]135号文件,实行对不规范“请示”性公文退回重办制度之后,我们必须对公文的规范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不准确”。具体体现在“请示”性公文的表述不准确、数据不准确、定性不准确、情况不准确、用语不准确五个方面。如表述不准确”有:把120平方米的村委办公用房写成“办公大楼”,因与文件禁止的“楼堂馆所”范围相一致而不被批准;数字不准确”有:因对本市县的才力、人均收入数字与“年鉴”不相符而被退回;定性不正确”有:因把不是危房的建筑写成“危房”、把不是重灾写成是发生了“重灾”、把一般写成“先进”等 而导致被动等;情况不准确”有:因把刚动议的工作写成已经实施的工作、把刚刚布臵的工作写成已经完成的工作而受到上级批评等;“用语”的不准确有。请示上级解决本级某项目经费缺口问题,不用“请”某某机关“帮助” 解决而用“由”某某机关“负责” 解决,引起承办机关的反感;请求上级帮助协调某一部门支持自己工作,不用“请求”而用“责成”某某部门……,以至引起对方的不满;部门请求政府转发其业务性文件,不用“建议”而用“尽快”的命令口吻,颠倒了上下级位臵;还有些部门向上级报告自己的工作时,对于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只字不提,夸大了自己的功劳而否定了别人的付出等等。表述不准确不仅影响了公文的效果,而且还给上级机关留下了不良印象,恶化了同级之间的关系。

三是“不及时”。即有的“请示”性公文未能抓住最佳时机行文请示,因而丧失了良机,使本来能够得到解决的事情未能得到解决,或本来应该得到很好解决的事情只能得到一般解决,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请示”性公文实效应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

“请示”性公文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现实生活中,市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于“请示”用得最多的,是请示上级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编制、资金、项目、政策、请领导出席本级重要政务活动等)。要想把请示性文起草好,并使自己所请示的事项得到较为理想的解决,我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请示的理由要充足。所谓“理由”,是指请求上级解决的“实际问题”本身对于社会的意义。现实生活中,各级政府对于没有意义的事情是不会做的,不是紧迫的事情也不会当成大事去办。据此,实际问题的意义依照其不同实际情况,可以从下列4个方面去有选择性地进行表述:

一是从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性去说。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经济项目等,就要说出其与本级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何直接或间接联系,联系越紧,重要性就越突出;关系到的事情越大,其分量就越重。

二是从解决此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直接关联去说。比如要修一条路、挖一条引水渠、架一条高压线、建一所学校等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就要讲明解决此问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这两种效益又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受益的程度来体现,受益的人数越多,重要性就越突出;受益对于增加收入改变面貌越直接,其分量就越重。现在,水、电、路、治病、上学、社保、就业是关系民生最重要的7大问题,凡对以上7大问题上请示的公文,应该把“情况”交代更加清楚才利于问题解决。

三是从解决此问题的紧迫性去说。比如抢险救灾、控制疫情、危石排除、群众呼声等问题,就要如实地说出其危险的程度、紧急的状况、恶化的速度等等,让上级对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的估价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四是从解决此问题的特殊性去说。比如解决此问题是某个特殊困难群体的强烈呼声、是边境地区固边卫国所急需、是革命老区带有巩固政权性质的必须、是事关地方或国家在国际上声誉等与一般情况具有特别的不同事情,就要讲明它的特殊情况、特殊背景、涉及到的特殊对象、产生的特殊作用等。好让上级按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原则去解决。

(二)政策依据要准确。

依法行政的形势任务要求: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报的“请示”公文,光有充足的理由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准确的政策法律依据。只有以充足准确的政策法律依据为前提,我们提出的请示才能立得住,上级解决问题的理由才顺畅,“顺理成章”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凡请示上级解决问题的公文,必须有选择性地提出如下两个方面的政策依据: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其部门的总政策;二是当地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总政策的决策,或者是当地政府从实际出发自行制定的政策规定。比如向上级申请拨款给受灾救济经费,就要提供两条主条政策依据:一条是能够说明 灾情救济属于上级政府本级职责的政策(即按灾情级别实行分级负责救助的政策),一条是能够说明受灾人数×救助标准=申请救济总数的政策。要运用好政策,办公室人员不仅必须学习、理解和积累好政策,而且还要结合本级实际研究和贯彻好政策。

(三)文字表述要清楚。请示上级帮助解决问题是下级的职责,上级帮助下级解决问题也是上级的职责,这个道理各级都清楚。但如果在请示公文中文字表达失误失体,就会引起受文机关的反感甚至影响到请示事项的解决。目前一些“请示”公文写成干巴巴的“三段论”:干什么事情,缺口多少钱,请求上级解决多少经费。即不讲道理(意义),也不提供政策依据。应该说,这样的“请示”公文既不得体也不完整。笔者认为,凡较为重要的请示性公文,如下5个方面的内容应该说清楚:一是把意义讲清;二是把困难讲透;三是把自己的能力说实;四是把规划和投入说准五是把态度表明。此外还要附上相关论证材料、鉴定书以及预算表等附件。

(四)打印,校对要过细。公文处理出现差错80%以上出在打印校对环节。为此对于“数据”、“人名”、“地名”、“职务”、“专业术语”、“产品名称”、“技术参数”等,必须一再校对核准。同时,校对不能光是“忠于原稿”,而要“忠于科学”,发现有不妥之处,有怀疑之处应及时核对相关资料或向拟稿人提出,直到弄清为止。

(五)传递公文要及时。及时准确地将公文送到主送机关甚至是主办人员手中,这是提高公文办理实效重要的一环。总的要求是:时间不能误,门不能走错、人不能认错、文不能送错。要做到这些,行文机关的相关人员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对请示公文的承办人员要熟悉。目前许多单位对上级机关的公文运作模式是“背靠背”式,相互之间从不打照面,影响了部分公文的处理效果,这种现象应该纠正。多勾通、多联系、多来往,有助于增加感情,有助于提高公文办理效果。二是改进某些特别重要公文的传递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采取保密员传递或“交换”和“邮 寄”两种方式,我认为仅此是不够的。既然向上级请示的都是请求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什么不采取一些更为直接的方式呢?我认为:一般性的请示性公文可以邮寄或者让通讯员送去;比较重要的请示性公文应该由办公室起草文件的人员送去;特别重要的请示性公文,单位领导应该亲自送去,当面向上级机关汇报相关情况,以引起上级的更加重视,促成问题更好解决。

(六)催办工作要加强。目前一些单位将请示公文一寄出便万事大吉,请示的事项是否得到解决不太在乎。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既然请示的事项都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事关本单位本系统建设的大事。机关人员就应该跟踪催办狠抓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做的催办工作有很多,但是有4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须做好的:

一是主动询问转办公文的运作情况,督促各受文单位及时研究回复意见。

二是主动询问请示性或外发公文是否送到或寄到了应送的机关。如送去,应当面交给经办处室或经办人员,留下经办员联系电话,过后经常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公文办理的进程,直到办结为止。

三是及时回答上级机关在办理公文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补报相关补充材料,为上级机关提供办理条件。

四是对有些涉及重大事情办理的请示或协调性公文,办公室人员还应改进作风,上门催办或协商,以求得既及时又完满地解决。

(七)配合协调要到位。我们所说的“配合”是指下级机关在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公文之后,配合上级政府做好有关承办部门的相关协调工作,以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下级机关的配合协调,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给上级政府呈送公文的同时,要抄送或抄报相关业务部门,让业务部门及早进入情况,作到心中有数,当政府转来文时就不感到突然。二是如条件许可,下级机关或部门应主动上门 向上级政府职能部门汇报工作,说明请示事项的背景和文件中没有写上的其他情况,让上级机关和职能部门经办人员加深对请示事项的全面了解,加深对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理解。如2005年7月,我区梧州市发生水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梧州视察并表态支持受灾人民群众恢复家园。为了落实温总理指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领导分别率领各级职能部门上北京,分别向国务院各部门汇报灾情,请求帮助,效果很好。这就是“配合协调”的作用。

(八)公文回归要认真。请示公文经过上级机关的办理,有的做出“批复”,有的做出批示,有的给予“告之”,下级机关应该认真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认真研究上级机关的批复或批示,及时做好落实工作。比如属于上级机关领导采取批示方式处理回复的公文,更要反复推敲批示的含义和要求。通常情况下,领导的批示分为转请某某单位或某某领导“阅处”、“研处”、“妥处”、“研办”、“速办”等5大类。“阅处”要求单位领导亲自阅读并作出处理;“研处”需要单位进行研究并作出处理;“妥处”需要谨慎处理不让出事;“研办”要求受文单位研究办理;“速办”要求受文单位迅速办理不得有误。通常情况下,“处”和“办”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件事情,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不一定要求都按文中要求予以兑现,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方法对其作出妥善处理,比如通过做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列入计划过一段时间再办,通过其他渠道予以弥补,出谋划策让其走出困境等等方式进行处理。而“办”则不一样了,必须按来文要求予以办理解决,不能拖着不办,更不能顶着不办。但“办”的程度就要各异,有完全按来文要求解决的,有部分按来文要求解决的,有少部分按来文要求解决的等等,这个“程度”取决于对照政策规定和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作出。

二是及时将落实工作情况向上级反馈;

三是对于被一时否定或完全否定的请示事项,要认真研究分 析上级批复中的每一个字,抓住有利因素,创造条件寻机再报,反复做好“为民请命”的工作。

第二、如何提高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实效

一、当前在“汇报”性材料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抓不准主要问题,重点不突出,思想不鲜明,听了不知所然。

二是材料归纳能力弱,观点平谈,事例一般,听了印象不深。三是提出请求解决的问题理据不足,缺乏科学论证,请示数额超标,引起上级反感。

二、提高向上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汇报”工作实效应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

提高向上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人大机关和政协机关)“汇报”工作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汇报稿的质量。“工作汇报稿”也叫“工作汇报材料”或“工作汇报文件”。下级机关做好本单位的“工作汇报”,对于及时取得上级机关的了解、支持和帮助指导,推动本单位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这么说,工作汇报的好与否,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一个单位的形象及其工作的顺利开展。机关人员要起草好“工作汇报”,应该认真解决好如下8个问题:

(一)必须强化“工作汇报”的意识

1、“工作汇报”是任何系统保持高度集中统一的重要措施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是依法行政的实体,其全部工作都是依法行政的实践。那么,尤如没有回路的电路毫无效果一样,没有“汇报”的行政是效果不好的行政。尤其是一项计划、一项政策,一项措施实施之后必须有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或作出追踪决策,确保计划的顺利施行和任务的圆满完成;凡上级机关给下级机关下达的各种指令,不仅要求下级机关坚决执行,而且要求下级机关及时“复命”,让上级机关了解其指令的落实状况,这是新形势下强化“政令畅通”的 迫切要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支持和帮助,也离不开“了解——理解——支持”的规律。你不汇报,上级机关对你的情况不知道,对你的困难不理解,就难得有针对性地给你以支持和帮助。这个帮助不仅仅是给钱给物给政策,还包括对你单位的正确评价、推优选先、树立标杆、广泛宣传等等,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一个单位要搞好全面建设,离不开上级机关的支持,而积极地汇报则是取得上级机关支持的重要因素。

2、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的重要职责

执行命令,下情上达,这是下级机关的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的监督,求得上级机关的指导,争得上级机关的支持,这是任何一级机关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做好汇报工作,协助领导实施正确领导,协助上级机关协调各方,协助本级领导加强与上级机关的沟通——这都是文秘人员的职责任务。

3、“工作汇报”是肯定自已、推介自已、争取上级机关支持的一种积极方式。

要想别人承认自已必须努力推销好自已,要想别人支持帮助自已必须首先让别人了解自已。实践证明,沟通交往是相互了解的前提,广泛推介是成功取得上级支持的基础,因此,下级机关应牢牢抓住各种汇报时机,实事求是向上向外推介自己,大举宣传营销自己,让上级机关及时了解自己、深刻熟悉自己,让上级机关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和支持本单位的经济社会建设,为加快本单位的建设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注入更大的动力和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跨越式发展的能力。

(二)工作汇报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1、工作汇报的原则

从目前汇报工作的实践来看,工作汇报的原则有4种:(1)法定原则。它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上级机关、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文件发布后,要求各级各部门在贯彻过程中,层层向上级机关报告有关情况。(2)时限原则。根据有关规定,凡上级机关规定了贯彻落实时限的,应按期报告;凡文件未规定报告时限的,也应区别情况,每半年汇报一次。

(3)自觉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情况,虽然上级机关发布的文件没有明确规定时限报告贯彻情况,甚至没有要求上报贯彻情况,但本机关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确有特色,确有成效,或确有需要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亦可向上写出专题报告。这种报告的形式,既能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面上的情况,又能推动各地各部门的自查,以达到促进工作落实的目的。

(4)督促原则。是指按照上级机关的督促指令及时进行的汇报。作为基层单位,最好是严格按照上述三个原则搞好工作汇报,不要等到上级机关督查时再行动,因为那时自己已经很被动了。

2、汇报工作的主要内容。

汇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领导同志批办事项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与反馈。具体又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对上级机关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制定的方针政策、重要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汇报的内容范围包括: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二是党中央、国务院以正式文件形式颁布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三是上级机关重要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四是上级机关颁发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2)对本级党委的重要工作部署、重大事项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本级党委的决策,是根据上级机关的决策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作出的,贯彻本级党委的决策,也就是贯彻上级机关领导机关的决策。办公室应做好督促落实和综合向本级主官汇报的相关工作。

(3)对本系统、本单位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其中包括上级机关规定、部署的重点工作和本单位结合实际确定的重 点工作。这些工作完成情况是各级领导同志最为关心的问题。

(4)对敏感时期有关重要情况。特定时期的情况汇报工作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重要时期社会稳定情况,以使领导同志及时作出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法轮功”邪教组织犯罪活动的部署。二是重要时期社会思想稳定情况,主要是关注这一时期各界人士、人民群众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建议。及时为领导和上级机关提供需要掌握的工作动态。三是重要时期市场稳定情况,就是及时反映重要节假日、重大政策出台后市场供应,人们消费的情况。

(5)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在重大事件的情况报告上,必须强调“快、准、详、归”四字。就是说,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各有关单位要在事发第一时间迅速、准确报送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再详细报送事发原因、事态发展情况、事件处臵情况。对于重大、特别重大的事件,由相当机关负责归口向中央和国务院进行汇报,确保各方面信息上下畅通,准确无误。

(三)常用“工作汇报”的种类及其特点

“工作汇报”是有不同类别的,基层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经常遇到的,有如下几种类别:

1、综合性工作汇报。

是指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汇报。如“××单位2009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单位××事情五年工作汇报”等。特点是:内容杂、篇幅长。

2、专题性工作汇报。

指仅就某项工作、某件事情、某个事件和某次任务的“单项汇报”。如“××单位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情况汇报”、“关于处理煤矿爆炸的汇报”、“关于某某单位2009年改善民生工作汇报”等等,特点是内容单

一、线条集中、成果易见、问题明显。

3、全过程工作汇报。

指完成了某项工作之后,进行全过程汇报。包括开始——中 间——最后等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各个侧面的全面汇报。也是前面所说的“专题性的全部汇报”,如××单位××年××工作汇报。

4、阶段性工作汇报。

指单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汇报,也称为“单项工作阶段性汇报”或“全面工作阶段性汇报”。某一阶段一般是指“开局阶段”、“发展阶段”、“攻坚阶段”、“结束阶段”等,有些则是以时间确定,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安全情况汇报”、“今年第三季度边境治安工作汇报”等等。

5、紧急性工作汇报。

指的是在特定紧急状况下向上级机关紧急报告某项工作或某个事件。通常是在突发事件暴发之前或之后,或某件事情处于紧迫情况下的汇报。如“某某地区遭受特大洪灾的紧急汇报”、“某某地区1000多名下岗职工筹备到北京上访的紧急汇报”。

6、连续性工作汇报。

也称“续报”,是一件事情发展较长过程时各个时段的“阶段性汇报”,它与“阶段性汇报”不同的是,“阶段性汇报”是独立的一段汇报,而连续性汇报则是“若干个阶段性汇报”的连接不断的汇报,直至事件的结束。这种汇报往往用“关于×××情况汇报之×”来区分,到最后一项汇报时,有的以“最后汇报”来作为结束。

……

(四)“工作汇报稿”的结构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也就是说:结构是文章的内部联系,文章结构问题是逻辑问题。从汇报稿的一般结构来看,其结构有四部分组成。

1、题目(也称标题)。

题目是整个“工作汇报”基本内容的提炼表现。汇报的全部 内容都要围绕题目来组织和展开,不能脱离题目而另来一套。我们经常把那些内容与题目不相一致的文章称为“文不对题”或“挂羊头,卖狗肉”。很多人看汇报、看文章,首先看题目,或只看汇报稿的各层次标题,不看内容。因此,如何从汇报内容中提炼出醒目的标题,如何让标题(含二层标题)抓住读者的心,是起草工作汇报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工作汇报”的标题有3种写法:第一种是“直书其事”。朴实地写明是什么汇报。如“××市(县)2009年工作汇报”,将什么单位、什么时限、什么事项汇报提出来,使人一目了然。第二种是概括汇报内容提出核心或特点。如“××市(县)是如何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或“紧紧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市(县)抓好作风廉政建设的汇报(附标题)。第三种是将汇报内容进行生动比喻成为一个生动形象的正标题(如“这里是做山珍贸易老板安全挣钱的乐园——××市(县)政法部门大力扶持外来贸易活动的汇报”)

2、前言。

也称“开头”。即汇报的前言,一般写法有3种,第一种是“事情”+“结果”。即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结果进行总评价,对要汇报的工作进行概括说明、如评价。如果是对紧急事件进行紧急汇报,开头部分应开宗明义的交代“×月×日×时在某地发生了什么大事。死伤人数、损失程度。然后加一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引入“主体”。第二种写法是光说“事情”,就进入主体,把“结果”放到最后讲。第三种写法是“欢迎词和介绍当地基本情况”(因人而异)。

3、主体。

即汇报的主要部分。主要由4部分(方面)内容组成。即: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些什么工作,有什么经验教训,今后准备怎么做。

(1)在什么情况下:即工作环境、背景。有自然方面(如时间、地点、条件)、有社会方面(如上级机关的方针、政策、指示、领导和群众的认识、工作人员的素质等)、还有地区和部门协调等要素。所有写这些情况,目的是向上级机关阐明“环境的优劣”、“决策的正误”、“做法的对错”、“成绩的大小”。这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坐标”。

(2)做了些什么工作,即工作任务。如果是特殊工作,则要详细介绍,如属正常工作,只要点到即可。怎么做的?即工作过程,开始怎么做、中间出现哪些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结尾怎样等。

(3)有什么经验教训。这部分是工作中的“认识体会”,是从实践到“理性”的飞跃。是精神方面的成果。写作中要有虚有实,虚实结合,“虚”指讲道理、体会,“实”指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4)今后的设想和安排。往往是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或针对下步工作的特点提出工作“思路”。让上级机关看到希望,充满信心。

(5)请求上级机关解决的问题。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必须是属于上级机关的权限范畴(如政策制定权、财政调拨权、行政审批权等)。不能把属于自己指责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提请上级机关解决;对于那些只有上级做出决策或出面协调才能解决的实际困难,特别是那些上级已经表态和承诺过但又久拖不决的实际困难,更要如实向上级机关提出,一次得不到解决,第二次又提出,有些难办的困难还要反反复复提出来,直到得解决为止。

以上五个方面,不一定全写,要根据工作汇报的重心来取舍安排。如汇报情况为主,着力点应放在成绩缺点上;如汇报经验为主,着力点应放在经验部分,成绩部分加进去写。

4、结尾。

“今后打算”就是一种结尾写法。如没有“打算”,则另行考虑写一个结尾,有的用一两句话结尾(如:“此报告如有不妥,敬请上级批评指正”;又如“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等。

(五)“工作汇报稿”观点的提炼(难点、重点)1958年3月2日,毛泽东听取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汇报,因为他只讲了一些数字和材料,没有讲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委婉地批评道:“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率材料。”这里所强调的就是,不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别人就不能了解你运用材料的含义,这也就无法达到汇报工作的目的。

几十年过去了,这两个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下面结合我个人实线,谈谈常见汇报材料写作中观点提炼的有关方法问题:

1、“成绩部分”的观点提炼。一般来说应提炼为排比式观点。

将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归纳为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确定一个中观点,或以各大方面工作来划分。不管分几个观点,它们之间都是并列关系,观点都是“工作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汇报成绩的各个观点要提炼成为简明扼要的排比句或重叠句,各观点中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字是相同的。

如有一份政府工作汇报成绩部分的六个观点分述为: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有新提高。——“三会”圆满成功举办,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工业主导作用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新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2、“做法部分”的观点提炼。

一般来说应提炼为“排比式”观点或“集结式”观点。“排比式”是将三个以上的意义相近、结构大致相似(或相同)的观点进行提炼组合。如一篇题为《某县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落实县委建设》的汇报,其三个层次观点是这样的:①正确处理 发扬积极因素与化解消极因素的关系,注意提高“一班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②正确处理启发自觉与制度约束的关系,不断增强“一班人”的自律意识;③正确处理书记模范带头作用与委员尽职尽责的关系,充分发挥“一班人”的整体效能。又如《某县做好重大信息报送的经验》,其4个观点是:①提高紧急重大信息报送的时效性;②把握紧急重大信息报送的准确性;③保持紧急重大信息报送的连续性;④增强紧急重大信息报送的保密性。

“集结式”是将一篇经验文章中几个观点的头一两个字或尾一两个字,提炼成字(词)相同,句子对称,并将其集结排序为经验观点结构。经验汇报一层观点往往归纳为“几抓”、“几坚持”、“几性”“几提高”、“几统一”、“几增强”等等可使人一看就受到启发和吸引。如一篇党委保持廉洁汇报的四个一层观点是这样的:①抓学习,提高党委“一班人”的政治素质,以教倡廉;②抓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以法保廉;③抓表率,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以勤带廉;④抓典型,惩恶扬善带中间,以正促廉。又如一篇县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3个观点是:①统一思想,加大抓县域经济的力度;②各负其责,加强服务县域经济的实度;③狠抓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这种汇报的“做法”几个观点提炼归纳形成排比形式,字句基本对称,且醒目好记,因此使用的频率较多,我们应该将其作为重点来研究与采用。

又如2010年06月07日新华网广西频道发表中共平南县委员会书记覃志清关于平南县推进“维稳基石工程”的主要做法,题目是<狠抓五个关键环节 全力守护一方平安>,文中五个观点是∶

一、以完善的长效机制“防”;

二、以畅通的诉求渠道“引”;

三、以正确的宗旨观念“解”;

四、以得力的调处手段“化”;

五、以专项的整治行动“打”。这五个观点提炼得很好, 好听好懂好学.3、“体会部分”的观点提炼

一般来说,使用频率较高的有3种形式:

一是用“必须”修辞提炼。“必须”即强调的意思。即用几个“必须”的语句,提炼出几个体会观点,使人看后有“非这样不可”之感觉,增加思考与效仿的内推力。如:有一篇反映某县抓“三农”的工作汇报,体会部分的四个观点是这样的:①抓“三农”必须统一“班子”思想,做到各领导成员齐心协力抓;②抓“三农”必须明确职责,做到各部门各抓共管;③抓“三农”必须言行一致,做到逐件逐项狠抓落实;④抓“三农”必须坚持不懈,做到步步深入常抓常新。

二是用“要……就”修辞提炼。如:有一份《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汇报》,三个体观点是:①要想抓好新时期机关党支部建设,就要明确机关党支部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领导;②要想抓好新时期机关党支部建设,就要认真落实机关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③要想抓好新时期机关党支部建设,就要理顺机关党支部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的关系,切实摆正机关党支部的位臵。

三是用“是”修辞提炼。通常以几个“是”字作为体会观点。如一篇题为《某局经得起五个考验 加强党委班子团结的汇报》,文中五个观点是这样的:①经得起政治风浪的考验,树立保持一致的坚定信念,这是搞好党委团结的政治前提;②经得起不正之风的考验,确立立党为公的党性观念。这是搞好党委团结的思想保证;③经得起功过得失的考验,掌握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这是搞好党委团结的党性修养基础;④经得起流言蜚语的考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搞好党委团结的良好氛围;⑤经得起时空变迁的考验,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是确保党委团结持久的重要因素。又如:①尊重人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②理解人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③关心人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④帮助人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4、关于“加强领导”的观点提炼。我认为,可以从两个环节去提炼:

一是从领导工作的内涵和重点中去提炼。一般来说,各级领导机关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对各项工作的领导行为,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①政治思想领导(通过组织学习理论来实施);②党组织人事领导(通过抓班子抓干部抓党员队伍来实施);③政策制度领导(通过制定和贯彻各种制度来实施);④实地检查指导(通过蹲点、检查和解决难题来实施);⑤科学方法领导(通过培训、推广经验、传帮带来实施);⑥以身作则领导(通过带头实干用模范行动影响下属)。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不再一一列举。

二是从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领导方法去提炼。用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领导方法作为下年工作的要求。如经常用如下一些观点来反映::第一种∶(1)列入议事日程,主管领导亲自抓;(2)明确分工,分管领导专门抓;(3)履行职责,督促部门坚持抓。第二种∶(1)纳入规划、统筹安排;(2)结合实际,贯彻政策;明确分工,各司其责;(3)经常检查,狠抓落实。第三种∶(1)提高认识,列入日程;(2)采取措施,解决难点;(3)推广典型,带动全盘。总之,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六个方面构成领导方法的有机整体,也是加强对任何一项重大工作或重大活动实施领导的基本规律。

(六)完成一次“工作汇报稿”写作任务的基本程序 “基本程序”也是“全过程所经过的各个阶段”。根据本人的体会,要经过8个阶段:

1、领会上级机关意图。

有些同志一接到任务,什么也没问就急着要写材料。这样写出的汇报成功率不会很高。因此接到汇报任务之后,首先要看看上级机关的通知,认真分析上级机关当前最关心最着急的是什么?领导这次下来考察的意图是什么?下来考察这位领导分工主要抓哪些方面工作?等等。切实做到“汇之所需、汇之所求”,将意图弄得很清楚才能着手进入下一个写作程序。

2、学习有关政策法规。把握汇报的正确方向。

在动笔之前,要将有关政策规定再学习一篇,用政策规定定好汇报的方向,将汇报内容控制在政策规定范围之内。尤其要学习有关政策规定,纠正自己的片面认识和错误做法,使汇报工作充分体现政策的正确性。有些人说:“汇报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含义就在于是否能汇报到点子上、汇报得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是否抓到了听汇报人所关心的、想知道的问题。

3、认真回忆和收集材料。

回忆是把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盘点”一下,根据汇报要求,自己已掌握了哪些内容,自己的文件柜里能翻出多少素材,除此之外,还欠缺哪些内容。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收集,看看材料够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4、分析归纳列出提纲。

提纲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汇报标题。用哪一种类的标题更好一些、更贴切内容和本单位特点。二是列出第一、二次层观点,并按一定的结构(是逻辑还是并列)进行观点排列好。三是将能说明观点的内容、事例编号安排在观点下边,使其各就各位,如发现材料不足或重复,要马上进行补充收集或更换。

5、根据汇报的形式要求确定篇幅。

如果上级机关要求进行“文字汇报”的,则篇幅自定,按照文章要求进行写作;如果是要求口头汇报的,则尽量缩小篇幅,在观点下面多用一些事例和数字来说明;如果是要求电话汇报的,那更要浓缩篇幅,抓住最重要的内容、最精彩的事例和数字,进行汇报。

6、写作与修改。

在确定了“提纲”和“篇幅”之后,写作就比较轻松了,主要把握“不跑题”、不乱加内容,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即可。同时注意文字通顺、语气谦虚、措辞得当。

7、呈领导审定。

办公室人员只是秘书角色,只能当参谋,不能代替领导决定 问题。“工作汇报”是一个单位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必须经单位审定才能出手,有些还需单位开党委会集体讨论通过,经过这一关,拿出的汇报才放心,才能保证其正确性。在领导审查过程中,起草人最好在场,便于领导提问。当领导提出修改意见时,起草人要坚决照办,立即修改,不要不耐烦,更不要顶着不改,直到领导满意为止。

8、打印上报或备用。

这最后一关不能看成是小事,如疏忽、粗心就有可能造成汇报失败。这一环节主要是注意核实校对,尤其是标题、观点、数字、人名、地名、专业术语、政治名词等等,千万不要出差错,尤其是标题最容易弄错,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同时,有些汇报稿是提前写的,汇报时情况已发生变化,机关人员在用时必须核实准确,千万不要出笑话。

(七)起草“工作汇报稿”前的材料收集

“材料”是工作的反映,是汇报的主体,没有材料,汇报就变成“无本之源”;没有充足的材料,观点就提炼不出来,文章就写不下去。为此,在动手写汇报之前,必须认真收集好足够的材料。我认为,收集材料主要从四个途径去努力:

1、经常性积累。

即经常注意、积累各种情况、事例、数、问题、经验、领导是如何干的、又是怎样干的,理论上是怎样学习的,实践上又怎么结合的等等。要把自己积累成为一个资料库。不要使自己成为“一穷二白”的空架子。任何一级领导,最喜欢头脑中装满东西的秘书。这也是秘书的职责。许多情况和材料往往是从“看见”中得到的,从“议论”中得到的,从“会议材料”中得到的,从领导研究工作中得到的。必须将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在笔记本中去,分门别类进行积累。

2、请本单位领导介绍情况。

一般情况下,单位领导掌握的情况比较全面、比较深刻、比较典型。尤其是班子内部研究决定的工作,有些秘书是不知道的。单位领导关注哪些事情,他们会介绍得十分具体。因此,在动笔之前,最好是请本单位领导、尤其是第一把手、分管领导介绍一下情况。他们如果是掌握情况、并重视汇报的领导,他们所介绍的情况,往往就成为写“工作汇报”的框架,他们介绍情况中所反复说的观点、所举的例子,我们在起草汇报稿中要尽可能运用,充分体现出单位领导的意愿。

3、有目的地通知下级单位上报有关情况。

在盘点自己平时积累、听了单位领导介绍之后,尚缺哪些材料,写作的人心中要有数。有必要临时通知下属单位在很短时间内上报有关情况。这些情况不要过于全面,最好是每个单位有个侧面(如甲单位是“领导怎样重视的”,乙单位是“工作中有哪些新方法的”,丙单位是“群众积极性如何高涨的”等等),加上各个单位的“侧面”内容统计上报个数字即可以了。如前面说的通知甲单位侧重汇报“领导是怎样重视的”,甲单位自然会汇报单位专门开过什么研究会、先后有几位领导深入现场抓、突出事例有哪个。那么,为了丰富这个问题,就通知其他单位上报这个问题的有关数字或例子:如单位领导开过几次会、有几位领导深入实际抓,如果是理论学习的话,则要统计写过几次心得,向群众宣讲几场次等等。使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具有“从点到面、或从面到点”的全面材料。

4、亲自到一些重点单位作调查。

靠听下面汇报、上报的方式来收集材料固然重要,但自己亲自调查更是必要。因为下边汇报的材料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第二手材料,里面有部分是不很真实的。为了使汇报稿写得更扎实,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拟稿人很有必要亲自到一两个单位作调查,尤其是到群众中去听一听。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3个必须要去”(即“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我认为也应作为我们办公室人员必须要去的地方,只有到那里去看一看、听一听,就可以对那个单位的工作有个准确的评价,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个谱。这 对于向上级机关如实汇报情况十分必要。

5、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的标准是:与“提纲”贴题的、思想深刻的、情节生动的、影响面广的。并经过提炼归纳。收集材料时要学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时则学孔明点将“以一当百”。

(八)工作汇报稿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我认为,应注意8个问题:

1、不要讲更多的道理。

通常情况下,听汇报、看汇报者多为上级机关领导或部门领导,汇报人则是下级机关、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这种层次性差异决定了汇报人必须摆正自己的位臵,不能出差错。体现在工作汇报上就是不要给上级机关讲更多道理。因为你所讲的道理,正是上级机关早已给下级讲的道理,你又重复一遍没有必要;另外,工作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落实上级机关决策的情况,这些决策是上级机关制定的,他们不需要听更多的道理,而关心的、要知道的是你单位具体落实情况,怎么去做的,有哪些矛盾和斗争,出现哪些新问题,取得了哪些成绩,下步怎么办等等。就是要讲一些必要的道理,也是用探讨的口气,将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加以提炼概括。

2、要有的放矢,详略得当。

有的放矢——就是要吃透上级机关的通知要求、上级机关关心什么、要求本单位侧重汇报什么等等。有针对性地作汇报准备。不要问非所答,给非所需,白费劲,甚至费力还不讨好。

详略得当——主要是“上级机关不很了解的要详,已知道的,带普遍性的要略;上级机关关心的内容要详,不关心的要略;典型事例、典型经验要详,面上的一般过程要略;别人没有的,具有本单位特点的要详,大众化的要略;发生了违背原则性问题的要详,一般问题要略。等等。

3、要善于提出新观点和举实例,给上级机关以启示。上级机关听了看了你的汇报,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或采纳 了你的一些经验或建议,算是你的工作汇报很有成效,上级机关领导而由此倍加注意你。我认为,如有条件,在每次汇报中有选择性地突出一两个重点,把它说深说透,给上级机关领导以启发。这些重点包括“特点”、“难点”、“疑点”、“焦点”、“关注点”、“结合点”、“着眼点”、“新论点”等等。

“举实例”,就是用具体形象将观念说明清楚。毛泽东说:“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讲存在的问题,要举事例,把人指出来,不举事例等于无用,别人不好懂。文件重要的是要使人懂,为了使人懂,长一点也不要紧。文字方面不是要反对标语口号吗?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有人物。没有具体形象,作品就没有生命。半个月来汇报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使我强迫受训,比坐牢还厉害。坐牢脑子还自由,现在脑子也不自由,受你们指挥。只有观念形态,没有物质,要脱离实际。你们这些条条,一定是从具体问题的材料中得出来的,应把“具体问题”写清楚”。在1958年南宁会议上,毛泽东对此进一步作理论概括,他说:“文件、文章、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要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举的实例大小要与汇报机关层次相搭配,市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一定要举一个或几个县的例子;县向市或更上级的机关汇报工作,一定要举一个或几个乡(镇)例子;乡(镇)向县或更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一定要举一个或几个村(居)委会例子。这样才能使人从例子看到全局的状况。

4、不能自吹自擂说过头话。

上级机关领导和机关听或看下级的工作汇报,最讨厌的是下级不自量,自吹自擂,过高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否定上级机关的作用。或无限拨高、数字是统计加估计。因此,写工作汇报时一定要力戒骄傲、力戒说过头话、力戒说假话空话、力戒贬低别人、力戒给自己封“第一”、“最好”等荣誉、力戒否定前任领导等等,要“一分为二”看自己。特别注意运用数字要恰当。

5、不能言之无物尽讲空话。事实胜过雄辩。汇报工作,顾名思义就是要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等等。而这些内容,必须用事实说话。前面已讲的要用数字和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可以告诉大家,上级机关肯定某一单位的工作做得好与否,不是看你的空话说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单位是否按预定时间完成了上级机关布臵的任务、看你单位在这段时间是否出过大事、看你单位的工作汇报是否有几件感人的事例或几条能让别人学习的经验。前“两看”是客观存在,任何人为改动都不行。而后一“看”,则取决于“工作汇报材料”的质量。我们常说,我们单位工作做的不比别人差,只是工作汇报上不去,未能引起上级机关的注意。这里面可能有自己“工作汇报”的质量问题。所以,提高汇报质量的根本点是用事实说话而不要说更多的空话。

6、要选用各种数据。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进行调查研究时强调指出:“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写工作汇报和调查报告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数据”。有些事例一般,但加上数据,就变得生动了。有些文章光用一般的语言叙述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一旦用具体数字来作比较说明,效果就不一样了。

工作汇报要注意用好如下5种数字:

一是要用绝对数。即精确到个数。这是衡量我们在调查研究阶段作风是否深入问题。因此在调研阶段,我们的数字必须是一个个“加”起来所得,不允许用“乘”法得出数字。如某边境村屯现有群众162人,不可用100多人。

二是要用平均数。当要说明事物的发展水平时,或多种事物的平均值时,要用平均数。如今年1-9月平均案发多少次。

三是要用百分比。表明工作成绩和事物发展变化进步。如2008年1-9月案发数比2007年同期下降15%。

四是要用对比数。即用两个事物对比得出的大小、高低、好坏的不同程度来表述。对比数可以用绝对数,也可用百分比。如 治安最好的某某乡案发比问题较多的某某乡少20%。

五是要用“感知数”。即用形象化的比较数字来让人容易感知到此数字(或此事物)和程度的真实性。比如某某派出所干警2008年深入村屯抓工作1236人次,行程12万公里,相当于1000次从凭祥到南宁往返的路程。

7、不要模棱两可说含糊话。要区分好“过去”、“现在”、“将来”的界线,掌握好标准度。

8、不要光汇报成绩不汇报存在问题。

上一篇:冬季运动会作文350字下一篇:资料员实务09真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