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垛中心小学范文

2024-08-05

蒋垛中心小学范文(精选8篇)

蒋垛中心小学 第1篇

蒋垛中心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六个单元,以“走进世界大家庭”为主线,有机的把六个单元联系在一起。每单元以 “唱”、“听”、“动”、“奏”等音乐活动呈现,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其中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相关活动,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弹性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复习所学音乐知识,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尝试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连线完成作业,练习乐句视唱选择结束音。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建议:

1、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要求,关注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合理进行学科整合。

6、多渠道听课、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多研究多实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学科教学水平。

三、教学要求:

本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着重对声音技巧训练及二部合唱能力的训练,拓展欣赏的范围,中外名曲地方音乐,培养对欣赏能力的提高,还得注重对学生听辨旋律、音高能力的培养。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声势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积极主动地参与“用节奏编故事”的活动,并有兴趣探索其多样的组合和表现效果。

9、在音乐活动中,有选择地展开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创造。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备注

一 教学常规训练。

二 第一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 第二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动:我的创造

三 第三课时:听《非洲鼓魂》 唱《易于雷拉》 第四课时:听《黄河留下威风鼓》奏:《夕阳箫鼓》

四 第一课时: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 第二课时: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

五 第三课时:唱:《夜歌》奏:《夕阳箫鼓》 第四课时:听:《梁祝》 《楼台会》

六 第五课时:唱:《苏格兰的蓝翎花》动:采集与分享 第一课时:听:《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唱:《幽静的山谷》

七 第二课时:听:《爱尔兰风笛》唱:《我和小提琴》动:采集与分享 第三课时:听:《戏谑曲》唱:《土拨鼠》

八 第四课时:听:《水上音乐》《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动:采集与分享,为图片配音乐。奏:竖笛和打击乐。第五课时完成竖笛和打击乐检查。

九 期中复习1——2课时 清明节放假

十 第一课时:听:《美丽的赛林托》唱:《拉库卡拉查》动:完成旋律

十一 第二课时:唱:《故乡的月亮》动:我的创造1 第三课时:听:《安第斯排箫》《钢鼓音乐》动:我的创造2、3 十二 第四课时:唱:《鸟儿多美丽》动:我的创造4.奏:《鸟儿多美丽》 第五课时:唱:《第一天去上学》动:感受拉丁舞 期中考试

十三 第一课时:听:《在灿烂阳光下》唱:《金色的童年是首歌》 第二课时:听:《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唱:《花季雨季》 劳动节放假

十四 第三课时:听:《初升的太阳》《七色光之歌》动:我的评价 第四课时:唱:《歌声与微笑》我的创造:旋律创编 第五课时:动:露一手卡拉OK演唱会

十五 第一课时:听:《让世界充满和平》唱:《幸福快车》 动:我的评价 第二课时:听:《梦幻之风》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动:我的创造

十六 第三课时:唱:《同一首歌》动:采集与分享奏:竖笛《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四课时:动:露一手:举行“同一首歌”毕业演唱会

十七 复习所学歌曲 复习音乐知识 端午节放假

十八 复习竖笛曲 复习欣赏曲目

十九 毕业班常识课开始期终考试2课时

二十 期终复习期终复习

蒋垛中心小学 第2篇

工 作 总 结

蒋垛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区教育教育局职社科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主动服务三农、力推新农村建设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依靠政府,夯实基础

领导重视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很重要的推动力量。教育局和我镇党

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树立“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理念,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全镇人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中具有重要作用。年初,由镇长牵头,召开了有教育、文化、人事、劳动、民政、宣传等政府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教育会议,制定了今年各部门的培训计划,从而强化社区教育的领导,形成合力,确保社区教育体系的上下贯通,形成网络。为切实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管理,规范运作

社区教育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教育,具有广泛性、区域性、持久性、长效性、公益性。社区教育中心规章制度齐全,落实到位,管理规范。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档

1案资料齐全。工作讲效率,完成任务讲质量。按时完成局及镇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

三、积极创新,适时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大教育”,只要是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都是社区教育的内容。我们通过不断整合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切实加强社区教育中心的建设,提高社区教育中心功能,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功能,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要求,适时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技能、知识教育培训体系。发挥特色优势,开展普法教育、妇女健身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家长教育、科普教育、劳动力转移平时、党员培训、青少年艺术培训、老龄教育和外来人口教育等。1——8月累计培训5000多人。

1、以文明、公德为重点的法律知识、文明素质培训。

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小学生、及学生家长接受法制教育,让他们增强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合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组织开展生活常识、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健康生活意识,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2、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我们坚持以“大力发展成教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密切联系村企办学机构,充分发挥镇社区教育中心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农科教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构建培训网络,扎实推进省教育富民工程,半年来我们积极与镇农业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农村实用技

术培训,共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期,参加培训人员3200多人,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6月份,我们与镇农业和劳动部门认真做好中学初高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率达100%。

3、以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自主创业培训。

今年,我们加强与镇劳动部门合作,进一步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先后开设了缝纫工、木瓦工、水电工、电焊工等技能培训班五期,开设了一期创业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有200余人。有效的实施了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4、以提高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技能的继续教育.利用学校教室、企业会堂、政府会场对他们进行企业教育和职工培训。会同镇有关部门举办了厂长、会计、综治干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班,培训100人。

5、以青少年兴趣爱好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训。

青少年教育是社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点,着重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进行“对接”,我中心成立了乡村少年宫、校外教育辅导站,双休日、节假日开展青少年兴趣培训班,开设了国画、舞蹈、古筝、儿童画、素描、笛子、二胡、书法等课程,很多学员在各类各级竞赛活动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舞蹈、书法均在市级竞赛中获奖。到目前为止已有1000多人拿到了相应的考级等级证书。其中有300多个儿童

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10多个少儿的书画作品被刊登在不同等级的报纸上。

6、以活跃文化、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的文化活动。社区教育中心,坚持开放,充分发挥学习、娱乐、休闲、健身功能,让老年人愉悦身心,让广大社区居民老有所乐。老年人广场舞,由于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社区舞蹈室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广场舞一般都在晚饭后活动。为了,使老人们有场地活动,我们主动与政府领导沟通,于场地的居民沟通,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在七一庆祝活动中,还专门安排了两个老年人的广场舞节目,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赞誉。

四、存在问题

1.社区教育中心现有教师工作消极,被动,有思想情绪,因而社区教育中心网站不能及时更新内容。

2.社区教育中心微机室微机老化,不能启动。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强社区教育中心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2.多与政府领导沟通,进一步做好成教校与农技中心、农经中心、文化站、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团委等站所和各村的沟通联系,调动其他单位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做好社区教育工作。

3.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要求;对现有教师及社区志愿者的调查摸底,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为满足社区教育提供师资支持;

4.认真进行社区调研,努力为此下半年的工作任务。

蒋垛中心小学 第3篇

一、强化管理职能,促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水口办事处有19所公办小学,2所民办学校,10所幼儿园,教师500多人,在校学生10000多人。要管好这么多所学校(幼儿园),只能依靠规范化的管理。对此,我们坚持如下工作思路:

(一)构建各司其职的管理网络。我们采用了“一套班子两组人马”的管理模式:除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外,分一组人马管理校本部,设立副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部等管理部门,负责中心小学校本部日常工作;另一组人马则分管面上小学及幼儿园,设立小教党总支部、总教研处、总安全办、总财会报账室,分别负责协调管理面上小学各党支部、教学、德育、安全、少先队、体卫、财会报账等工作,同时负责跟教育局和办事处之间的各种业务联系。这样的管理模式,旨在构建起各司其职的管理网络。

(二)实行“一五一”的管理机制。近年来,中心小学实行了“一体五制一纳入”(简称“一五一”)管理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1.用“一体”使工作步调一致

“一体”是统一部署整个办事处小学的重点工作。每学期开学前,中心小学领导班子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意见,讨论全办小学工作的要点,制订出计划,然后下发各校实施。譬如开展的德育活动,就讲究发挥中心小学的指导作用,又注意发挥面上小学的积极性,以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创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这几年,每年春季组织开展水口小教“十佳少先队员”评选活动,秋季组织开展水口小教“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都是结合水口的实际开展的,让评选活动真正选出典型,形成影响。组织开展的“讲文明、讲礼仪”德育专题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讨论、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法制教育、诚信教育、“五四”青年联欢会、主题队会观摩、“六一”文艺汇演等,都是做到统一方案、统一指挥、统一实施,使活动既扎扎实实又富有成效。

又如为促进各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培养各科特长生,每学期,我们都会按计划制定学科竞赛方案,举行语文、数学、英语等竞赛活动。在这几年里,我们举行了作文比赛、语文阅读比赛、古诗词知识比赛、低年级计算比赛、奥数知识竞赛、英语阅读比赛、奥英知识竞赛和朗诵比赛、书画比赛和体育竞技比赛等。同时,凡是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我们都在全办小学中集中选拔优秀选手参赛,从而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用“五制”使管理“有法可依”

(1)制定《水口小教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用此法一年考核一次,由各校按统一标准考核后,上报小教党总支部,以年度考核情况作为教师提拔、评先、培训或换岗的依据。

(2)制定《水口小教中层干部考核方案》。此方案三年实施一次,由小教党总支部统一考核,以此作为中层干部继续任用或调整岗位的依据,有效地促进了水口小教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3)制定《水口小教教育教学管理量化评比标准》。考评时,中心小学考评小组按照“严、实、细”的标准和要求,查管理、查成绩、查制度落实。根据得分情况,每学年度评选出一批先进学校,由水口办事处进行表彰。

(4)制定《水口小教安全管理量化评比标准》。除平时对各小学(幼儿园)进行常规性安全隐患督查外,每学年度六月份还从学校的安全档案资料、学校设施设备维护、安全制度落实和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评分,评选出一批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学校,由水口小教党总支部进行总结表彰。

(5)制定《水口小教教师参赛及辅导学生竞赛的奖励办法》。本办法按学期发奖,奖金由水口商会全额赞助。以此激励水口小教全体教师奋发进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用“一纳入”使考评客观公正

“一纳入”是指把每学年度“水口小教教育教学管理量化考评”和“水口小教安全管理量化考评”的综合分数,纳入各小学校长三年任期工作成绩的考核,作为校长是否留任的重要参考依据,体现考评的公正和客观。

由于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所以使水口中心小学的各项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二、发挥人才优势,促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人才优势,在教研指导方面做到“四加强”,对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加强理论培训,促教师观念转变。总教研处多次组织全办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聚焦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导读》等有关理论知识,领会课改理念,把握教材特点,研究教学方法。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式培训,使培训效果大为提高。

2.加强教学指导,促教学水平提高。小学总教研处3名教研员每学期根据不同的重点深入各校调研指导,包括课堂听课、常规教学检查、上专题讲座等。从2004年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许多青年教师在悉心指导下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成为课改的中坚力量。

3.加强研讨活动,促教研能力提高。实行新课改以来,我们着重引领全办小教骨干教师参与各项教学研讨活动。一是抓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是研教研学,尤其是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确保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小学各科任骨干教师定期到中心小学进行集体备课。备课任务提前准备,责任到人,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备课真正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课题研究。中心小学开展的《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融合探索》、《运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等课题研究,均安排各小学的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经常一起探究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指导面上小学针对本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要求在课题研究中闯出一条“实验—总结—反思—提高—推广”的科研之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学习交流,促专业素质提升。一是中心小学坚持每学期在全办教师中开展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优质课等评优活动,促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二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外地学校的交流,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两年多来,共选派100多人次到佛山、河源、梅县、博罗、市区等地参观学习,先后邀请市区十多位名校长、名教师到我办各小学授课或指导。通过交流学习,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获得提升。

三、增强服务意识,为面上小学排忧解难

中心小学的职能之一,就是为面上小学排忧解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服务。对此,我们一方面及时向面上小学传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检查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面上小学的困难,争取各级领导或社会各界的支持。如:鹿岗小学厕所成了危房急需改建,张村小学师生用水困难等,均是在我校的协调下争取到办事处的支持,从而解决了工程资金问题;陈布学校、大和小学、三联小学和霞村小学缺少英语教师,我们分别从惠州市人才市场聘请到4名英语代课教师,并出面向办事处申请到代课教师工资,有效地解决了4所小学英语教师的紧缺问题;三联小学电路线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大和小学和鹿岗小学没有篮球场急需建设,为了解决三项工程资金困难问题,我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最终获得了惠州慈辉(佛教)基金会的11万元赞助。几年来,在中心小学的牵头下,争取各方支持,先后筹集到1500多万元,使各小学的瓦房、危房校舍全部建成了楼房,先后改建了16所小学的运动场,有15所小学按省二类学校配置了教学仪器和有关设施,大大改善了我办事处小学的育人环境。

另外,我们还根据部分家长对子女读书漠不关心,甚至让子女辍学的现象,积极与办事处、各社区和各村委联系,通过宣传标语、板报、家长会、学生会和家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尊师重教,造福子孙”、“穷不读书,穷根不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等道理,同时大力宣传、奖励勤奋好学的学生,使群众逐渐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气,为建设教育强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9月至今,有27位学生获得全国“华杯赛”和全国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16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练员称号;教师有41人次在全国、省、市和区各种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奖;在区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11篇;学生有55人次在全省、市和区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各项成绩在全区镇办小学中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我们在进一步发挥中心小学的职能作用上的做法是切实可行且富有成效的。

蒋垛司法所述职述廉报告 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好,我受蒋垛司法所所长的委托,现将2011的工作汇报如下:

2011年来,我们司法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优争先”活动为契机,扎实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责,以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宗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自身和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了本职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双丰收。现将司法所本职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一、认真学习,增强廉政意识,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质

本人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纪律作风等各方面的教育,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积极参加“创优争先”活动,坚持以学习自警自励,以学习提高自我,以学习增强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促进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司法所的法律地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通过各种方式,以公开接受举报的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各项司法行政工作

1、扎实开展司法所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领导组,建立了各类工作台帐,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在司法所楼上及街道主要路口悬挂横幅,并利用逢集日向赶集的农民朋友们开展法治宣传,接受群众咨询,宣传法律法规。做到了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2、人民调解工作

积极推进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指导督促村级调委会正确开展民调工作。完善了基层调委会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人民调解卷宗档案。半年来,组织街道、村调委会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街道调委会共调解纠纷45起,成功调解45起,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100%。同时,建立“大调解”与公安、信访、纪检等工作对接机制,制止了群体性上访4件。

3、安置帮教工作。

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安置帮教工作,使他们顺利走上新生之路。今年来,已接受安置帮教人员15人,目前在册管理的安置帮教人员为54人。解除劳教人员为3人,今年我们通过定期走访并与帮教对象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同时,从为帮教对象服务解困入手,积极协助他们申报户口、安置工作,对确有困难的协助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使帮教对象真正体会到了政府的关怀。

4、社区矫正工作。

司法所目前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为28人,被判处缓刑的为18人,假释的为6人,剥夺政治权利的为3人,管制的问1人。根据社区矫正规定,及时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工作,定期走访,严密管理,及时掌握每一个矫正对象的动向。凡经所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都能根据其心理分析,为其认真制定了矫正计划,并且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加强了对矫正对象的管理。

5、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我街道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全街道范围内,充分利用村内广播,宣传横幅标语、专栏等宣传阵地,以不同的方式手段大力宣传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法规。与此同时,不定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训。

6、法律援助工作。

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答疑和接待群众的法律咨询是司法所的职责之

一。为更好的履行这项职责,我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为本地群免费解答法律咨询。同时我们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每村配备两名法律援助联络员,对农村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调处,防止矛盾激化。

现在在蒋垛只要哪里有重大疑难事件,哪里就我们蒋垛司法所的身影,在原则问题上我们绝不含糊,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人员青黄不急,工作经费上制约着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许多事情是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以上是蒋垛司法所的述职述廉述法报告,谢谢大家!

姜堰市司法局蒋垛司法所

姜堰市司法局蒋垛司法所文件 第5篇

姜蒋司字[2011]第 40 号

蒋垛司法所开展“为发展服务、让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作风建设活动

蒋垛司法所根据党委政府统一布置,近期开展了“为发展服务、让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作风建设活动。以建设“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基层站所干部队伍为目标,狠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讨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针对司法所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眼教育,立足整改,重在建设。把转变工作作风与改进思想作风、学习和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全所干部服务意识,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结合全市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规定了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 为学习日,司法所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全员参加学习讨论。积极学习贯彻党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各地区先进基层站所的典型经验,并利用学习时间开展反面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同时,要求各工作人员自我学习《宪法》、《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务员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内容。通过学习讨论,使全所人员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姜堰市司法局蒋垛司法所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姜堰市司法局蒋垛司法所文件

姜蒋司字[2011]第 41 号

蒋垛司法所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作风在基层转变 创新在一线做实

蒋垛司法所结合作风建设活动、采取四帮四促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方式狠抓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作风建设,让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在一线体现、工作在一线做实。

一、端正思想,提高素质。

2011年9月23日,我们结合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开基层司法所教育培训,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社区矫正辅助人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会。按照市局“端正思想、转变作风、规范行为”要求,专门组织学习了机关干部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市局《着装管理规定》、《社区矫正辅助人员行为规范》、《首问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基层法律服务 执业行为规范,为规范基层人员行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还就基层同志办理见证书事项作了专题业务培训。

二、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转变作风、规范行为。为做好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基层司法所全面开展行风建设和窗口建设。目前,我司法所向社会公布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行风评议监督员相片、电话号码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联系电话,公开了收费标准,办事流程,在去向牌上公布工作人员去向和返回时间,让群众“办事知程序、找人有导向,投诉有门路”。在司法所建立服务接待窗口和首问责任窗口,司法助理员统一着装上岗,工作人员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坚决执行“四要十不准”,严格执行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建立工作台帐,规范了窗口服务接待行为。到目前为止,未接到关于基层所的不良反映。今年以来,各司法所工作均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行风评议代表、行风监督员对基层司法所工作都表示满意。

三、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思路新,效果好。我所坚持“思路在一线体现,创新在一线做实”,工作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在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共同制定工作措施,共同协调安置就业、培训等,建立双方管理台帐,及时互通信息,使问题得到有效妥 善解决。在普法宣传工作中,司法所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网”,以鲜活的事例、贴近青少年生活的笔触,引导青少年知法懂法,远离不法侵害,预防违法犯罪,将引导更多青少年上网时间参与法制学习,切实发挥这一普法新“阵地”的作用。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创建社区人民调解庭的设想正在努力实现,在这项工作中,司法所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资金,勤协调,将调解触角延伸到矛盾纠纷第一线,进一步整合了社区力量、规范了日常调解行为,有利于维稳工作的深入开展。

姜堰市司法局蒋垛司法所

中心城市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研究 第6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校园欺凌;身心健康;社会安全

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是政治、文化、科技、交通、教育、通信等的中心,是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小学是指地理位置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小学,受到城市开放的思想、多元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和忙碌的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中心城市小学的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学生自身成长经历的限制,使中心城市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更为凸显。

一、校园欺凌行为概述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弱小的行为,令受害者在肉体、心灵、精神等方面感到痛苦和难以接受,对学习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受害者学业成绩下降,对校园生活丧失兴趣等不良后果。

欺凌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对受害者进行重复的物理攻击,如徒手进行掌掴拍打、对受害人的肢体进行反复推撞,找借口干涉侵占受害者的个人钱财,有意损毁教科书、学习用具,贬抑评论嘲笑受害者的长相体貌、价值取向、家庭结构和家庭情况等,当下还包括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如在网站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等。

行为发生的主体是欺凌者和受到欺凌的受害者,通常还包括协助者(Assistant)和附和者(Reinforcer),后两者间接地支持欺凌行为的发生,在欺凌行为进行时采取了支持、暗示、观看甚至是呐喊助威等行为,诱发、促成、恶化了欺凌行为。

欺凌者通常有意或寻找借口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实施欺凌行为,但通常不会认为或直接承认欺凌行为的不正确性,凭借自身的身体优势或不良舆论的暗示和影响对受害者进行欺凌。受害者一般身体弱小,交往能力或交际方式欠缺,个别受害者胆小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主要原因是校园欺凌单方面的冷处理并不奏效,因为同学相处的空间和时间让任何形式的报复都具有存在的可能和条件。

二、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原因分析

1.学生处理社会与自我关系时的必经阶段

学龄前的幼儿,主要以家庭和社区为生活区域,活动范围有限。人际交往的层级较低,以单向交往的结构进行,表现为成人对幼儿的友好关怀和悉心照顾。交往中的互动是在成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被动完成的,比如肢体上的微笑、握手、亲吻,语言上的问好、感谢、再见等。幼儿园是由家庭向社会的过渡单位,身体和心智不足以产生欺凌行为。进入小学是人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真正开始,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保护自己和人际交往并存,当这种并存关系失衡时,欺凌现象将不可避免。因此,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是学生在处理社会与自我关系时产生的。

2.媒体多元的开放性增加了模仿的可能性

国家在21世纪初就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村村通工程,亦为全国近13.5亿人民都能接收到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信号,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88亿。在媒体覆盖生活的今天,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被发布在受众面前没有任何技术屏障,网络社交媒体的易操作性、对自媒体兴起的热忱和没有把关编审程序的随意传播都会让校园欺凌现象无处遁形,而公开的欺凌事件有人模仿的可能无限增加。

3.家庭暴力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2008年开始,家庭暴力就被纳入出警范围,这一事实一方面说明法律的改革和进步,但另一方面说明家庭暴力已成为家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限制因素。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恶语相向和殴打谩骂不仅会损坏当事人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的孩子,会在和同学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潜意识中采取暴力行为。

由此可见,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积极的对策研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三、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对策研究

1.有效利用课堂进行社会化教育

全国小学当下普遍使用的是北师版和人教版教材,语文教科书和思想品德教科书等科目所选用的素材多以介绍自然风光和人文科学为主,主题都是正面的宣教,鲜有负面材料的教育,但适当的负面材料可以起到威慑、提醒、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利用严肃的课堂和鲜活的负面材料,对学生可能遇到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教授学生一些防范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交往中产生的纠纷,就可以将校园欺凌事件前置,避免欺凌行为的直接发生。

2.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儿童媒介素养问题近来备受学者关注,他们认为新旧媒体重新整合,融合发展,将使全国近9000万少年儿童处于媒体的包围之中,但儿童评价信息的能力受到年龄和心智发展的局限而十分有限;吸睛式的标题,缺乏深度的碎片信息,对儿童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批判力的培养更是无法跟进,导致儿童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媒体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留意儿童接受信息的特殊性,家长应起到纠偏和监督的义务,让孩子对媒体保持应有的距离,逐步提高评价媒体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3.校园欺凌应纳入安全教育的范畴

社会学认为城市越发达、交通越拥挤,人的压力越大,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也会增多,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学生的生存状况不应忽视,教育部门采用网络安全教育平台,通过短片和问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多数学校都是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的,完成的效果无从监控。倘能将这种基于现代网络教育进行的安全教育纳入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从完成的内容到完成过程的监督直至完成的效果进行全程跟踪,或效果比独自完成更好。

校园欺凌行为不仅在行为发生时给主要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和学业成绩影响,最重要的是,任由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当事双方的成长烦恼,长大后的欺凌当事人极有可能是明天的犯罪嫌疑人。因此,应对校园欺凌问题多加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为社会安全、校园安全、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2]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3]张惠籽.中小学校园欺凌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基础教育参考,2016(7).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作文教学 第7篇

关键词:学生;中心;小学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的教学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文色变”,畏难情绪严重,每次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提高学生的

作文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作文的两大难:恐惧作文和言之无物。针对这两个难题,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涵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 年写进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教育部于2005 年9 月1 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这一规定为新时期高校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二、小学课堂的主动性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幼年,好动的时期。他们初步接触这个世界,内心渴望尽快了解这个世界,这恰恰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能性行为。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世界,对社会的初步性认识。小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反映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的这种活泼,好奇的天性。换而言之,

小学生天性中好奇,率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应该在小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满足和释放。课堂的主动性对于教学的效果是有利的,具体表现为: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有利的教学氛围,直接帮助教学目的的达到。不难理解,小学生由于身体与心智的不成熟,其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远远无法与中学生,大学生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要求小学生和军人一样整齐划一地行为,往往会压抑甚至扭曲了小学生的天性,对其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在无法改变小学生的天性的情况下,应该对其天性进行科学的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培育小学生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比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要更加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化教学环境能够较好培育学生的团队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三、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时,有时候烦恼的无话可说,有时候越写越有劲,一股无穷的动力推动着你战胜作文中的一切困难,这股动力就是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可以设计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接受作文训练。如在写记寒假中的一件趣事时,我在班上搞了一次有趣的逗笑比赛,看谁最有办法把别的同学逗笑。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将他们在暑假中遇到的趣事讲了出来,还学会了表达不同程度的笑。如“哈哈大笑”“捧腹大笑”“扑哧一笑”等等。眼看他们“进入角色”,我便顺水推舟,出示习作要求,最后完成习作。结果这次作文训练的效果十分理想,达到了预期吕的。

四、让学生言之有物。感悟生活让学生习作有见地

每一个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习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因为学生是在用自己独具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悟。如学生在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中,我先是带给同学们一些有独特感受的文章引路,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不一样的感受就是自己对生活独到的理解,是自己生活的精彩。刚开始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言

之有物”,我觉得应做好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其实,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娱、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外出旅游等各种形式活动。然而学生面对这么多的材料仍无从下笔,那是因为他们不留意身边的事情,缺乏体验。

(二)注重词汇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先生讲过,要把作文写好,最可靠的是看课外书。但读课外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阅读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因此,阅读要注意精读,积累词汇,把文章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如能把平常的积累运用到写作当

中,作文一定增添光彩。

结语:

我们学生要写出好文章,当然同样要“深入生活”。因此我们的作文课,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最终解决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问题。但是当前,我们教作文大多将阅读范文加点评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范文和点评不是不要,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它们是生活的“流”而不是生活的“源”,要根本解决问题,还要从生活的“源头”人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版 ,2003年2月第11次印刷.

基于问题中心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第8篇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问题”的埋设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因此问题的埋设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要偏离主题,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能太简单,否则不但无法达到思考的目的,而且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反之如果太难,不仅无法达到思考的目的,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究过程,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域设计问题,实现学生思维的跨越。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果没有问题的引导,学生无法理清学习的思路,摸不着头脑,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实践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直接进入主题,而是采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如:(1)大家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算式中很明显分母不同,我们是否可以套用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3)从目前看,最直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两个分母变成相同的,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生成问题——“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要通分?”从而过渡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中,并且讨论计算方式的由来,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问题”的提出要针对教学内容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式,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实践教学中,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问题堆积成山,学生缺乏空间与时间进行思考,因此问题的提出应当适度,并且直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紧扣教学目标,采用“问题”的形式向外进行辐射,进行有意义的探究。

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分析学生现有认知后,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拼接与转化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埋设问题,如:(1)是否可以通过运算的方式,将梯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呢?(2)如果可以,那么如何再转化的过程中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比如教学“认位置”内容时,教师围绕小学生的手、眼、耳、脚等身体部位,注重引导他们较好地认识和辨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座位之间前后左右关系开展讨论活动,使得小学生能够充分体会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以问题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通过积极探讨,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我们的探究活动具有积极影响。

三、“问题”的追加要有利于推动思考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其最终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思维。但是,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提问虽然紧扣教学目标,但是缺乏思维的发散性,导致学生数学思考存在缺失。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以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和重点,通过思维活动,将数学理论知识内化为思维方法。

例如: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让学生去寻找“长方形”、“正方形”、“蝴蝶”、以及字母“F”的对称轴,结果发现,上述图形中,除了字母“F”,其他的都是对称图形,并且可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针对对称图形继续设置问题:在这些对称图形中,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发现,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而“蝴蝶”的对称轴只有1条,虽然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各有不同,学生发现这些规律的时间也不相同,但是最终都能发现这些规律,实现思维的提升。

传统教学主要依靠课本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课本的例题具有单一性的缺点,采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学习《分数乘法》时,课本中有一道例题:小红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了九分之二,,那么3个人共吃了多少?如果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不会积极思考,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课堂气氛低沉,效率低下。总结知识点,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教师:同学们,你们中秋吃月饼吗?学生:当然吃啊。师:那你们知道老师过去是怎么吃月饼的吗?教师:过去的月饼和现在非常不同,那时候的月饼,又称麻饼,非常大,我和爸爸、妈妈分一大块麻饼,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每人都吃了九分之二,那么还剩下多少?这样的教学情境轻松、自在,看似是在讲故事,但实际上是提问题,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解决了数学难题,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成就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且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来发展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蒋垛中心小学】相关文章:

古柏中心小学05-29

石门中心小学08-03

东园中心小学08-12

陈集中心小学08-24

岩桥中心小学简介06-16

开县敦好中心小学06-19

中心小学考勤制度08-19

新镇中心小学章程08-26

各乡镇中心小学09-01

陡沟中心小学范文05-28

上一篇:社团监事会工作报告下一篇:统筹规划 形成合力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