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2024-07-13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精选14篇)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1篇

为加强我园经费管理的综合性、有效性、严肃性和可控性,更好地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预算法》和《会计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要考虑幼儿园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在确保人员工资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业的发展支出。

二、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1、根据幼儿园总体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提出下一年度所需各项费用开支的性质、用途和金额,使用的专项资金应按进度分年度提出计划。

2、幼儿园根据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提出的下年度事业经费支出预算,综合考虑增减变动因素,提出下年度收支预算建议数。

3、园长行政办公会议审议预算方案,报幼儿园教代会通过。

三、预算编制方法。

幼儿园经费预算要根据财力实现的可能性,参照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并结合幼儿园事业发展需要进行编制。在编制时要根据情况制定各项经费的预算定额,使幼儿园经费预算有据可依,防止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做到预算安排公正、合理、切合实际。幼儿园的收入及支出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预算。

四、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1、预算的执行。预算执行包括收入预算的执行、支出预算的执行和预算平衡三个部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既要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帐,又要合理安排支出,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幼儿园的收入必须全部入帐,纳入幼儿园预算统一管理,绝对不允许私设“小金库”。

2、预算的调整。为保证幼儿园预算的良好执行,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说明具体原因,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再作调整。

五、其他事项

1、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列入年度支出预算方可安排购置。购置固定资产需专人管理,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按政府采购流程规范操作,实施采购,需自行采购的,货比三家、综合考察。

2、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预算一经批准,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幼儿园的预算内外经费均纳入幼儿园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经费收支实行审批制度。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2篇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更好地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规范公用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预算法》和《会计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公用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第一条 学校公用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

第二条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二章 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与办法

第三条 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集中监管、统筹使用、分级预算、计划调控。

第四条 学校会计加强对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指导及使用的监管。学校费用由经手人经主管副校长核准后,再报校长审批列支。学校费用收支在学校账套内分部门核算,以准确反映各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第五条 学校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学校财力实现的可能性。预算编制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1.编制收入预算,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预测学校的全年收入,尽量避免赤字隐患。

2.编制支出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在确保正常开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业发展 支出。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学生身上。

第六条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或活动资金支出超出2000元必须经学校校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方可实施。学校要对照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 公用经费使用要求与标准

第七条 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教师奖金、福利(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福利费除外)的开支、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第八条 相关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执行要求与标准。

1、教师培训费

按照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

2、差旅费

①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

②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3、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行政府采购。

4、维护维修费: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日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不改变用途的维修费用和平房不改变结构、不增加面积的落地翻修费,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等改造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支出。

第四章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开支计划和公示监督检查 第九条 学校应按照教体局《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及本校经费预算测算表编制全年公用经费使用开支计划。

第十条 学校要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和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安全有效。每学期学校对帐物建册进行自查,学校定期组织人员核查。

第十一条 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采用上墙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6年3月起试行,如本办法规定要求与上级部门规定要求有抵触的,则按上级规定要求执行。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3篇

一、概述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一) 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概念

中小学公用经费指中小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和进行日常开支活动时所产生的具有公用性质的费用, 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六大类。

(二) 进行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是由预算编制、审核、汇总、调整等过程组成的。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是学校根据教学发展任务和计划编制的, 它反映中小学对公用经费的需求, 是教育部门和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 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有助于规范教育部和学校内部的经费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公用经费使用率。预算本身的法制性要求学校的收支必须严格按照审议通过的预算所规定的金额和时间执行, 从而减少了随意使用经费现象, 增强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的透明度, 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的效率。

第二, 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符合学校增强理财观念与能力的目标。中小学校作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基本单位, 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只有加强中小学的公用预算管理工作, 才能保证经费的使用更加合理科学。

第三, 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从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来源。预算的法制性表明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政府保障中小学公用经费的责任, 对中小学公用经费进行预算管理, 明确数额;其次, 预算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使得政府部门在管理预算过程中的各项行为处于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从而使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来源得到保障, 确保中小学校健康持久地发展。

二、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 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紧缺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者编制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粗线条, 没有统筹好全局, 对经费缺乏科学的安排。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管理制度滞后

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明显落后于其发展的要求。预算缺乏刚性约束, 导致了许多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 随意提高发放标准、扩大支出范围, 原则得不到落实。认为学校领导能够随意为学校账上的钱做主, 预算管理松懈, 漏洞百出, 编制的预算只停留在表面形式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形同虚设。在部分中小学校中, 由于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 导致了经费的收支缺乏筹划与控制, 使用混乱不堪, 不利于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的考核。

(二) 编制方法不科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尽管学校预算一直声明要采用“零基预算”法, 但在实际生活中, 很难做到在“零基”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审核, 因为无法准确确定“定额”。科学合理的“定额”应该根据办学的全年成本来进行估测, 但是我国的“定额”常常是根据往年的数据规律分析估测而来的, 这样的“定额”完全依靠经验, 而并非科学合理, 已经脱离了“零基预算”的原则。再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对经费预算管理的误区, 认为如何处理经费是校领导的事, 不主张多此一举进行预算, 导致了经费运作随意, 支出盲目, 其浪费、不科学使用的现象层出不穷。

(三) 预算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财政部只负责审核经费预算结果和落实拨款, 以及审计部门未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 导致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而在预算下达后, 由于学校管理者预算意识缺乏, 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随意, 再加上学校预算执行过程本身缺乏有效的监督, 导致预算实际支出偏离轨道, 其作用大打折扣, 影响预算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

当前时代, 在地方财政紧缺、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只有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 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经费, 才能使公用经费的使用科学化、规范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校经费紧张的现象, 确保学校公用经费能够有效地落实。为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

(一) 探索科学的编制预算法

在中小学编制公用经费预算时, 首先要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最主要的是做好编制的规划, 即编制人员的组成、编制时间的安排、编制内容的确定、编制程序的设计等等。预算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1. 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工作人员要制定出一份预算编制的详细规划。工作人员向学校各部门发放调查表, 并在指导教学人员填写后及时回收。

2. 整理汇总资料, 提出初步预算草案阶段

在这一阶段, 首先由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等部门编制出各自部门支出预算与政府采购表, 其次由分管校长对各个部门做出的支出预算表和政府采购表进行认真的审核, 对各个项目进行认真测算, 审核通过后由财务室将各部门所做的支出预算表和政府采购表进行整理汇总, 最后由校长办公室根据上一年的支出情况并结合下一年的预计情况调整学校收支预算表及政府采购表, 经过一系列的完善后正式提出草案, 上报学校预算委员会。

3. 审定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学校财务室将按照校长办公会决定, 下达各个部门需调整不合理预算的通知。然后由各个部门根据校长办公会的意见对预算草案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形成正式的预算编制方案。

4. 上报阶段

在这一阶段, 由财务室最终汇总各部门修改完善后的预算方案并正式上报给教体局。在进行预算编制时, 要遵循“适度、均衡、着重、统筹”的原则, 在筹措资金的同时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 满足学校健康长久运行的需要。

(二) 提高学校管理者对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

相关法律规定, 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应由该单位负责人负责。由此可见, 各中小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提高对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 深刻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更要积极地完善公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 采取相关措施做好预算工作, 促进公用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行。此外, 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负责公用经费预算的部门, 从事经费预算相关事宜, 编制出规范的高质量的预算, 以保证学校公用经费的规范合理的利用, 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三) 依法执行预算

学校不得随意变更已经得到批准的预算, 确需调整的应由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 按规定程序严格实施。预算草案经批准后即具有了法律效力, 学校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不能违反预算。

(四) 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各中小学应建立起完善的内外部预算监督体系。即学校的全体师生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结合, 共同监督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 加强监督力度, 增加执行的透明度。而监督应进行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阶段。即:对经费预算编制、审核、批准过程进行监督;对经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核查。在全面的监督过程中, 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科学性, 促进执行过程的顺利进行, 揭露并总结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四、结束语

总之, 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中小学校应该进一步增强节约、效益意识, 开源节流, 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在完善中探索出一套真正适应学校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 促进学校健康长久的运行。

参考文献

[1]任辉.关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2]杨智慧.中小学预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3]田晓霞, 张岩峰.高校内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财会通讯, 2009.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4篇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预算方式不一

县财政按省定额标准将公用经费下达到乡镇中心初中一级财务单位,由中心初中对县下拨的公用经费再进行二次分配。经调查,有的镇按标准将公用经费全额拨付到所属的中小学,有的镇不同程度地提取一部分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全镇的基本建设和统筹管理。

2.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抽样调查的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结构平均是:办公费支出在公用经费中占23.8%,差旅费占2.8%,业务培训费占12.7%,会议及招待费占6.8%,维修费占22%,设备添置及大修理13.6%,临时聘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7.6%,其他支出占11.2%。从这里可以看出,培训费、维修费所占比例较高,设备添置及大修理和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等也挤占了公用经费。

3.开支内容超出范围

不属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的现象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外部门的各项摊派,如报刊费摊派、助残捐款、区域供水初装费、镇政府慰问村组经费、物价年检费、治安费等;二是来自系统内部的支出,如福利费、节日加班费、献血补助费、教职工各种文体比赛费、工会费、临时聘用人员工资;三是中心初中因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提取了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的统筹经费。

4.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

县财政不能按月将公用经费序时拨付,而是在开学一个多月后才拨付公用经费,影响学校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二、主要原因分析

1.财政项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镇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由于财力紧张,客观上形成了“事业快速发展与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事业发展必须有经济作后盾,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经费的来源无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向上争取、二是镇政府拨款、三是自筹融资。向上争取和举债融资受到很大限制,在不能完全解决经费投入问题的情况下,只能从公用经费中统筹一部分用于弥补政府对基本建设投入的不足。

2.聘用人员的经费没有着落

学校的人员编制一般是指公办教师,而后勤主要是聘用了一定数量的临时人员,经调查规模小的学校聘用10人左右,规模大的学校聘用15人左右(包括必须的门卫、宿舍管理人员、工勤人员、食堂炊工等)。以一所中型学校为例,每年要支付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约25万元, 如果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校这方面的支出就会更多,而政府财政没有预算这方面的资金,在義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背景下,只能挤占有限的公用经费。

3.专项活动经费安排不足

各学校每年都要承办大型文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工会活动,重要节日、传统节日还要举办座谈会、慰问、发放一定的福利等,这些资金在财政预算中也无着落或到年终申请也是严重不足。

4.地方摊派一时难以杜绝

学校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要协调好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来自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关系。因此,还不能彻底杜绝各种收费、赞助、摊派,而这些支出又必然挤占了公用经费,造成了公用经费支出不合理的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1.注重制度执行,规范使用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从微观上对基层学校合理使用公用经费作出具体的规定,规范公用经费的开支范围,细化到具体业务项目和会计科目,加强公用经费预算编制和使用过程中监督与检查,同时加强民主监督,定期进行民主理财,并将公用经费的收支情况和民主理财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在校务公开栏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预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管理,各基层学校每学期开学前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制订年度收支预算,真正做到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从根源上改变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和超范围列支的状况,不但编制预算,还要严格执行预算,做到收支平衡,学期末进行认真决算,认真进行财务分析,使公用经费的支出合理、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对学校事业发展必须进行的硬件投入,政府要专项预算足额的建设经费,才能保证日常公用经费不补挤占,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3.提高经费标准,解决不足难点

这几年物价水平逐年上涨,因而学校的印刷费、培训费、会议费、维修(护)费等比过去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教师培训和教研会议的地点已不局限于县内,大多是到市里、省城或外省,加之创建迎检任务也较以往有所增加,现有公用经费已无法满足学校的正常支出,这自然加重了学校的资金压力。建议政府不断提高公用经费的标准,对边远乡镇学校和薄弱学校适度高于平均标准。

4.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当好家、理好财就要实行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校校长要严格执行公用经费管理办法,支出预算、重大支出实行集体决策;校长离任后,要认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学校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认真执行公用经费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进行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分析,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5篇

办公费:203222.80元

务工费:105263.00元

奖金:29005.00元

差旅费:16719.00元

培训费:30208.00元

购置费:109300.00元

维修费:34171.00元

招待费:9432.00元

交通费:6542.00元

其他支出:46104.70元(含校方责任险)电费:59066.19元

试卷费:7900,.00元

教师用书:15159.58元

福利费:12900.00元

水费:7200.00元

学生体检费:3864.00元

电表费:88400.00元

合计:786536.47元

收入:

上学期:394100元

下学期:407360元

事业结余:16602元

计818062元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第6篇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简述内容参考如下):按照《xx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每年11月底前,学校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生人数编制下收入预算。在首先保障学校日常运转需求的情况下,根据教育教学、改善办学条件需要和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及比例编制支出预算建议数,上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支出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执行。学校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对预算编制与执行和重大支出事项进行监督。建立财务公开制度,每季度将财务收支情况张贴公开,每末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教师培训经费(简述内容参考如下):按照《xx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的“教师培训费不低于公用经费总额的8%”标准(县统筹5%,学校留3%),足额列支并做到了专款专用。

张庙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第7篇

为规范和加强学校公用经费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行先预算后执行的原则。年初,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公用经费定额,结合本校实际科学编制公用经费预算。中心校对公用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方可执行。

2、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规范透明、高效顺畅” 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办要事的开支。公用经费预算必须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

3、公用经费支出实行自下而上的计划管理。学校的预算及使用计划必须经中心校核准下达后,才能按计划执行。学校要对照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因遇到不可预见的因素需要调整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的,须由学校提出调整计划,经中心校同意后方可执行。

4、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5、相关公用经费支出项目 执行要求与标准。

⑴、水、电费、办公费:学校日常办公消耗用品及用电,师生用水的费用支出。

(2)、教师培训费: 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 5% 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3)、差旅费:

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4)、交通费: ①交通费的开支范围: 公交车费、租车费等。违章、违法的罚单不得作为交通费列支。

②交通费的开支标准: 按教育局有关规定的标准执行。

③租车费是指师生集体外出或因公务活动需租车而发生的费用。凡所租车辆须有合法证明材料,且学校与出租车方需签订租车协议。学校不得租用非法车;学校领导、教师公务出差不得长期定点租车。

(5)、设备购置费及维护维修费:

①设备购置费: 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

②维护维修费: 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日 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维修费用;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 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改造等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 常维护支出。维护维修费需实行招标的,必须按规定进行招标。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8篇

日前, 中央财政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预算。与2013年相比, 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 中西部年生均小学达到600元、初中800元, 东部小学达到650元、初中850元。所需资金仍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西部地区为8∶2, 中部地区为6∶4, 东部地区分省确定。

财政部、教育部要求, 各地一要及时、足额落实地方财政应承担的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二要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 本着向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教学点倾斜的原则, 统筹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三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 确保专款专用, 严禁虚列虚支、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滞留中央资金。对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这是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体现, 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倾斜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公用经费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 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财力支持。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9篇

关键词:公用经费;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98—03

管好、用好学校公用经费,一直以来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资金投入使用体现效益化的今天,科学规范和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既是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需要,也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办学档次的有效途径;既是促进财务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如何管好、用好学校公用经费,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又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以瓯海区的个别学校为例,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浅谈本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瓯海区学校公用经费总体安排情况

从“一费制”改革到取消学杂费、借读费,从化解义务教育负债到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费,从公用经费定额补助到教师绩效工资的推行,随着这些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我区教育经费也逐年增加,同时,各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2007年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定额小学445元、初中535元;提高到2010年小学475元、初中565元。有这些经费的足额拨付到位,以及省、市相应公用经费补助,从源头切实保障了我区学校的正常性运转。(以被抽查学校为例,表1)

二、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分析

我区各中小学校基本能够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浙江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84号)的要求使用公用经费,各中小学无截留、挪用现象,没有发现学校用公用经费偿还债务,均能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业务的开展;能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基本学校财务制度,具体的财务统管实施细则,学校能够严格履行发票审批手续,做到有经手、有证明、校长一支笔审批,大额支出有些学校能做到先会议研究,再办理相关手续,开支透明度较高。(见表2)

三、公用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编制不到位

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要求学校编制预算,而且对预算管理作出相关规定,明确预算编制原则、方法、程序、执行和调整等内容。但是由于部分学校没有编制具体的经费预算或者编制不够细,尤其是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时预算线条比较粗,只有总项目,没有明细项,文字说明欠缺或不够具体,预算资金用途不够明确,公用经费与专项资金分类不清,预算编制透明度差,不便于管理和监督。例如:被检查的7所学校中没有编制公用经费预算的有3所,另外4所也不同程度存在项目太粗,缺乏实际可执行性等问题,真正将预算做到“目”的学校几乎没有。

(二)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执行不严格

预算虽经法定程序,但预算随意性调整较大,在经费支出时没有按年度预算执行,编制的预算和执行的结果基本没有关系,既不利于规范支出行为,也不能够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和合理性。如:小学1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维修资金10000元,但是年末支出表中此项支出为403元,与年初的安排相差很远;学校“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数额都巨大,比率过高。我们认为其占公用事业经费的比例在8%~20%间比较合理,但少数学校高达30%、甚至50%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设备购置无计划及预算随意性。

(三)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不规范

学校没有根据上级的政策要求合理分配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一些专项公用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在資金的分配、审批、拨付上没有严格的规定,以及学校对资金使用相关规定不了解,从而造成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安排使用无原则。例如:小学1维修费一年仅投入403元,生均公用经费只有1.37元,小学2的教师培训费一年仅投入305元,生均公用经费只有1.04元,说明维修费与培训费投入严重不足;中学1的邮电费5.43万元,生均为39.8元,说明中学邮电费支出较多,可能有浪费现象存在,中学2的会议费为95699元,生均69元,浪费明显。

(四)学校预算外资金管理有待加强

现在预算外资金虽然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政策宣传中也要求学校利用预算外收入来弥补公用经费不足。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预算外资金收入基本上归执收单位使用,没有真正体现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对其使用范围缺乏强力性约束,造成资金支出倾向福利性消费,易产生腐败行为。如:中学1自筹经费中有福利性支出70000元,中学2自筹经费中有福利性支出48820元,其他有自筹经费的学校多多少少都存有这方面问题。

四、绩效工资实施后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建议

(一)强化学校预算,保证持续发展

实行绩效工资,一方面意味着人员经费已全额纳入财政,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的运作、发展经费完全依赖于财政拨款,此时,预算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特别是公用经费预算。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应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可安排的资金范围中,优先安排。编制细化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使经费使用的目的性、指向性更明确。同时预算编制后,学校应严格按照预算来使用经费,按批准的预算花钱,努力做到“执行程序要规范,手续备份要齐全,开支范围要严格”,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管理监督,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逐步建立一套经常化、易操作的监管机制,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比如:在每学期末,建立全区性的学校财务审核小组,对地区内学校经费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对违反公用经费等使用原则的学校领导或领导班子进行严肃处理,给予基本合格甚至不合格评级,直接与绩效工资个人学年度考核奖挂钩,通过奖优罚劣办法促使学校科学合理使用公用经费。

(三)明确支出范围,确定合理比例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明确学校公用经费用途只能是用于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不得用于人员福利、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项目。在坚持专项公用经费专款专用的同时,正视学校运转中所需的招待费、培训费、劳务费等经费支出,对此,提倡用总额的百分比率和定额控制相结合方法予以安排。如:总额的10%可用于教师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费;总额的2%可用于学校招待费,生均不低于30元的音体美器材购置费;生均不低于6元的图书购置费等。

(四)加强财务培训,更新管理理念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第10篇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1.公用经费主要指财政拨付的办公资金。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教职工和学生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费、邮电、宽带、电话费、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准用于发放人员福利、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不准以教师培训为由进行公款旅游、休闲、疗养等方面的开支;严格控制招待费,不准用于购买烟酒礼品等费用支出。

2.学校公用经费按照专款专用,公用经费预算要体现“保运转、保安全、保质量”的原则,要体现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倾斜的原则。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培训所需的差旅费、生活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教学业务费(包括教学水电费、取暖费、教研教改费、教学差旅费、资料印刷费、宣传费、体育维持费等)支出比例不低于35%。

3.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4.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凡符合政府采

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区级财政部门、区教育局组织政府采购。5.学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6.学校要严格控制租车费、接待费(按上级标准)等非业务性支出。要厉行节约,努力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

7.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要实行报告制度。1万元以上支出报区教育局审批,要进行立项、招标、审计;1万元以下,5千元以上支出经校委会研究决定;5千元以下,2千元以上支出提交申请报告,由财务管理小组审批;2千元以下1千元以上,由校长审批;1000以下,500元以上支出提交申请报告,由行政校长审批;500元以下支出提交申请报告,由主任审批。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第11篇

二、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师培训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

1、公务费:指学校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邮电费、机动车使用费、清洁用品和其他开支。

2、业务费:指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发生的各项业务费用。包括教学业务费(教师用教材、讲议、教学用文具、纸张、墨水、粉笔等消耗用品)、实验实习费(试验药品、试剂等消耗材料及校外实习费用)、文体维持费、宣传费(包括宣传资料、展览等)。

3、设备购置费:指因教学和管理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教学仪器、仪表、电器设备、机电设备、电教设备、标本、模型等)、文体设备(包括乐器、体育器材、文艺活动用品)、图书设备、一般设备(包括学生课桌凳、教师桌凳书柜、电讯设备、医疗器械、办公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炊具设备),按规定列入设备购置开支的修购基金。

4、修缮费:指教学和管理用房屋、建筑物和各类设备维修所发生的人工、材料及费用支出,以及不够基建立项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5、教师培训费:指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各学校按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予以安排。

6、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指上述费用以外的有关事业支出。

三、公用经费用途

学校公用经费只能用于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经费开支,不能用于发放教师的津贴、补贴或奖金,也不得擅自改变公用经费的用途,用于教师的其他福利。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12篇

自查报告

为管好用好我校公用经费,保证我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有计划合理地使用资金,认真做到勤俭办学的方针,按照《规范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我校对2010年使用公用经费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公用经费自查小组

组长:**小学校长

副组长**村主任

**小学教导主任

成员:**小学会计兼报账员

**小学教师

**小学综合科教研组长

**小学总务

家长代表

二、检查情况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严格要求我校报帐员按时报帐,不得留超过500元的备用金,所有票据都是正规票据,没有白发票。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具体

做法是:

(1)我校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上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没有出现以任何理由单独收费现象

(2)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有经手人签字、总务签字、校长签字。

(3)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财务法规,没有发生在政策法规范围之外,自作主张处理财务的不良问题

(4)财务专管教师具体负责财务管理,学校任何财务活动必须经财务教师和行政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重大开支项目,都经校务会议集体决定。

(5)差旅费报销,严格执行文件规定。

(6)需要购置各种设备、仪器、教具、办公用品及其它物品,都先通过校委会决定后,才添置

(7)财会教师严格执法,自觉执行财经纪律,做好财务审核。

(8)在保证办公费的前提下,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今后的打算

使用预算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及生活费的使用效益。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第13篇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基本情况

中小学公用经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为推动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开支, 主要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 师资培训, 学生实验或者实习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发生的开支。二是为支持教育教学而发生的后勤服务等开支, 如水电, 材料购置、教学器械、校舍等的维护等。当前, 我国中小学数量众多, 在校生人数也较为庞大, 2010年, 初中阶段和普通小学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5342、9940万人, 而经过调整, 目前中西部、东部地区小学均经费分别达到500、550元/年, 初中分别达到700、750元/年, 以此测算, 公用经费的数额将相当庞大, 因此, 加强和改进公用经费管理尤其重要。

对于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管理, 目前主要采取三种模式, 一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即学校发生支出后, 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按照规定, 这一制度适应于已经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在地的学校。二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这一模式下, 学校的会计核算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而不再进行单独的核算, 学校通过设立报账员或者会计人员来处理公用经费, 按照规定, 这种模式适用于当前执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地区。三是财政部门直接划拨, 即财政部门按照预算将经费直接划拨给学校, 学校在接受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核算与开支。这种模式适用于未实行集中支付和集中核算的地区。

►►二、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用经费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异常重要, 是其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 但当前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各类经费支出弹性过大

经费支出弹性过大是指公用经费内部各种支出之间没有形成量化的、相对固定的分配制度, 从而导致各类经费开支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国家相关制度没有对公用经费支出项目的比重进行量化控制, 如《浙江省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仅对教师培训费进行了量化规定, 其他则无具体的约束性指标, 多采取定性描述的方式, 这就使得本应该用来支持教育教学的经费可能被用于后勤服务如交通差旅、房屋维修等, 从而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公用经费支持教学活动的效应。

2.公用经费挤占挪用现象仍然存在

公用经费挤占挪用是指公用经费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用于相关支出, 而是被用作他途,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公用经费被学校挪用, 即属于该校的经费被用于各种政策性开支如用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与住房公积金这“三险一金”开支, 用于学校基本建设开支等, 这种现象较为容易发生在负债或者资金紧张的学校。另一方面, 公用经费被地方政府挤占挪用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即地方财政的公用经费难以及时、足额的按照预算划拨, 给经费管理带来了挑战。

3.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有待细化

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有待细化是指由于形势的变化以及制度的深入实施, 公用经费管理制度中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 从资金配置来看, 公用经费以中小学学生数额为基础来进行资金配置, 这在部分地区适龄儿童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 特别是大量的农村儿童转移到城镇上学, 农村地区学校学生数量大量减少, 部分边远学校甚至出现只有少数低龄班级, 几十个学生的状况, 按人数支付公用经费显然不利于这些学校的发展。其次, 从资金的监督来看, 在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背景下, 学校难以全面掌握公用经费是否足额、及时到账, 核算中心也难以实时的对经费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而不利于经费的管理。

►►三、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 可以从进一步量化规范化公用经费支出, 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强化公用经费监督, 强化配套改善公用经费运行环境等方面着手。

1.量化规范化公用经费支出

首先, 要科学的量化可能量化的公用经费支出项目, 如对于招待费、差旅费、报刊订阅费等明确单次和总额支出上限, 从而确保有限的经费能被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其次, 要进一步规范公用经费支出项目, 对于发生的公用经费, 要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防止各种不规范的会计处理行为。特别是在会计集中支付制度下, 要防止帐实分离即经济活动与原始凭证不相一致等问题的发生, 从而规范支出行为。

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强化公用经费监督

首先, 要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监督体系, 在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 可以探讨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的资金核算中心, 以此来强化对公用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其次, 要进一步引入各种监督力量, 在强化公用经费公开制度的基础上, 引入舆论监督、学生及家长监督乃至社会公众监督等监督力量, 以此来构建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再次, 要明确职责, 强化责任追究, 要以公用经费的使用为主体来分解中小学校长, 财政、教育部门的职责, 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3.强化配套优化公用经费管理环境

首先, 要加强重视确保预算资金落实到位, 财政部门要建立一种公用经费分期拨付制度, 并确保按时、足额的划拨, 从而为公用经费管理提供基础。其次, 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公用经费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加强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的沟通, 对经费的划拨、使用情况进行信息传递。再次, 要加大投入, 建立富于弹性的公用经费配置制度, 要根据城市与农村中小学生源的基本特征, 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为核心, 提高经费划拨、使用的弹性。

参考文献

浅谈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管理 第1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01-01

一、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公用经费使用不足。公用經费按规定主要开支在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通信、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并严格规定了使用比例。如教师培训费不低于5%,招待费不高于4%等。而我县很多学校都会因专项经费安排不足的原因挤占学校的公用经费。使学校的日常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水平明显低于规定标准,从而导致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投入不足。

其他资金收入不规范。近几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及收费行为政策的不断出台,违规收费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如另立项目收代培费。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除了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外。往往还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如收取承包费、租赁费、接受捐赠等。对于这部分资金收入根本没有什么规定。收多少完全取决于自身,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另外,这部分资金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很多学校是将其交入 的银行账户或另作他用。

缺乏对本单位公用经费的掌控。我县很多中小学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学校会计基本由教师转岗,业务知识相对较少。其会计业务能力往往取决于前任会计对财务制度的理解和核算水平,很少参加专业的培训,对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知道甚少,其会计核算水平较低。有的只知道简单的报账,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职能,很多学校的校长也只管花钱而忽视管理,确乏对本单位公用经费的掌控,从而给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付诸于有效实施。一是首先强化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约束力,农村中小学在编制预算时要按照上级指导意见,按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原则,细化支出项目,促进财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预算的编制和监管由总额控制转变为定额控制,严格要求各学校认真执行预算,不得超出预算支出,真正发挥农村中小学预算的作用。二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加强日常公用经费的核算管理。农村中小学在使用公用经费时,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因此在制定管理方法时就要进一步强化支出控制制度建设,认真核定学校支出项目,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如教师培训费,招待费等。坚持用一种模式,一套审核标准,一个支出口径对农村中小学的支出进行控制,减少不合理开支,尽可能地将各项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指标以内,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强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定期公布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自觉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进而杜绝经费盲目开支现象。同时,要加强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与农村中小学校的工作衔接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通报、研究公用经费管理情况。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健全,形成一套“预算到位、拨付到位、核算到位、监管到位”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模式。

(二)加强其他收入资金的监管。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农村中小学收费项目清理整顿力度,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努力减少学生负担,对学校其他收入(如承包费、租赁费等)制度严格收费标准,杜绝收费随意性,坚持将各项其他收入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接受财政部门监督。同时,规范票据使用管理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一票否决”的收费管理责任制。杜绝各种形式的违规收费。

(三)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搞好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对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和学校报账员加强培训,也要对学校校长、分管财政的校长进行培训,让财务人员和学校领导都熟知财务有关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守法意识,尤其是加强《会计法》、《审计法》、《农村中小学财务制度》以及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和新机制相关制度办理支出,真正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杜绝盲目开支,违规之处和铺张浪费现象,逐步增强法制意识和责任心,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四)重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教育核算中心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是管理,定期对所辖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及时向财政部门传递学校财务活动情况,促进教育资金绩效考评新体系的建立。财务部门也要建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跟踪问效机制。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拨出后,要以学校预算为核心,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对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上一篇:奥克兰国际学院带薪实习下一篇: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