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教案

2024-06-12

西地平线上教案(精选6篇)

西地平线上教案 第1篇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与作品,掌握散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

2.从文章内容、风格等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西地平线》这本散文集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

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

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

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西地平线上》是第一辑的第二篇。

二、重点词语

1.多音字

颤zhàn chàn 薄báo bó b 泊pō bó

龟guīqiú 汗hán hàn 晕yūn yùn

2.词语

震撼hàn 轮廓ku 停滞zhì 诳kuáng语 垭yā口 泥淖nào

酝yùn酿niàng 惊世骇hài俗 安谧mi 喷薄bao 弥mí漫

攫jué来 胭yān脂zhi 颤chàn抖 雾霭ǎi 瘴zhāng气

三、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此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

(一)找出标志本文文脉的语句。

1.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2.第七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3.第十九段“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4.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

(二)理清本文思路。

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全文总起,作者采用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由中亚西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推出令我震撼的落日,再推出其中印象最深的三次。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25段,是文章的主体,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三部分: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总结了三次见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呼应开头,再次点出“世间有大美”感受。

四、具体鉴赏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根据三次落日,可以把文章第二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第1层,第2段到第6段,描写了在甘肃的定西高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

这是一次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在写落日的过程中,作者由做落日背景的树引出清末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的故事,叙写他开发边疆所立下的功绩。

第2层,第7段到第18段,描写了罗布淖尔荒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

这是一次先抑后扬的描写,作者先极写了不死不活的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然后,作者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落日鲜艳、温柔的停驻着,让人们有了身在画中的感觉。边欣赏壮观的落日,边听着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者联想起了罗曼罗兰所见到的日出景象,从而顿悟: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3层,第19段到第25段,描写了在阿勒泰草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

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它的气氛和前两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样的灿烂、热列。作者在这一层中也不忘引出一个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历史壮举,使作者感受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幕。

五、作者所描绘的三次落日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给作者哪些截然不同的感受 ?

第一次:具有人性化,慈爱。惊呆,恍若一场梦境。

第二次:辉煌、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震撼,自己像在画中。

第三次:雄壮、惊世骇俗。惊骇,自感卑微、平庸。

六、第一次日落中,写一棵左公柳,对于描写落日起到什么作用?

空间背景——西部风情的美,时间背景——西部人文与历史的美

七、作者在写第二次落日时,是如何来表现落日的辉煌带来的震撼的?

(1)以前面第八至第十一节死寂的情境来反衬的。落日的辉煌景象是在不经意的回头中发现的,因而更为震撼人心

(2)感动了一位“老地质”,细节描写来表现。

(3)在音乐的作用下,它所具有的庄严的美也在弥散。

(4)作者还写了罗曼.罗兰眼中的日出,来烘托落日的悲剧感。

八、作者在写道第三次日落时,写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的作用。

作者再次笔涉历史,写到了成吉思汗西征,在这种独特的时空感受中,落日的背景显得分外雄壮,历史的幻想和现实景象的辉映使得作者感觉到了一种渺小和平庸,落日所具有的丰厚的审美蕴涵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

九、艺术特点:

(1)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

(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3)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文中有左宗棠栽柳的回顾,有罗曼罗兰文学创作的联想,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

(4)简约质朴的语言在表现西部落日的雄浑苍劲时显得十分恰切。

十、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

西地平线上教案 第2篇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前一篇课文《江南的冬景》中看到的是一幅清新亮丽而又淡雅宁静的水墨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向西部,领略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景象,看看那将是一幅怎样壮丽的油画。

二、作者介绍: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西地平线》这本散文集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 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西地平线上》是第一辑的第二篇。

三、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给黑板上加点的字注音 诳语垭口勉强湖泊 雾霭混沌瘴气酝酿 喷薄安谧泥淖攫取

四、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此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一)找出标志本文文脉的语句。

1.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2.第七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3.第十九段“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4.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二)理清本文思路。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全文总起,作者采用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由中亚西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推出令我震撼的落日,再推出其中印象最深的三次。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25段,是文章的主体,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总结了三次见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呼应开头,再次点出“世间有大美”感受。

五、具体鉴赏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结合《同步导学》收获整理图表(地点景物特点作者的感受)明确: 第一次落日 地点:定西高原 特征:“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背景: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 感受:惊呆了恍若一场梦 柔和、美丽、安谧

写法:正面描写,静态描写

小结:这是一次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特点:像灰白的硬币、冷冷边缘不大清晰不死不活胭脂红 背景:荒凉空旷雾霭弥漫

感受:被震撼辉煌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 联想:罗曼●罗兰

写法:正面描写和反面描写结合,先抑后扬

小结:这是一次先抑后扬的描写,作者先极写了不死不活的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然后,作者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落日鲜艳、温柔的停驻着,让人们有了身在画中的感觉。边欣赏壮观的落日,边听着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者联想起了罗曼•罗兰所见到的日出景象,从而顿悟: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三次落日

地点:阿勒泰草原

特征:大片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 背景:辽远的西地平线上一片红光 感受:惊世骇俗自己“多么卑微”“多么平庸” 联想:匈奴民族成吉思汗 写法:侧面描写,虚写

小结: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它的气氛和前两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样的灿烂、热列。作者在这一层中也不忘引出一个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历史壮举,使作者感受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幕。

六、布置作业:预习思考《同步导学》三题:质疑

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教学目标:

3、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4、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作者所描绘的三次落日各有什么特征? 第一次:落日的柔美——具有人性化,慈爱。

第二次:落日的崇高美——辉煌、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第三次:落日的力量美——雄壮、惊世骇俗。

二、作者在写第二次落日时,是如何来表现落日的辉煌带来的震撼的?(1)以前面第八至第十一节死寂的情境来反衬的。落日的辉煌景象是在不经意的回头中发现的,因而更为震撼人心(2)感动了一位“老地质”,细节描写来表现。

(3)在音乐的作用下,它所具有的庄严的美也在弥散。

(4)作者还写了罗曼.罗兰眼中的日出,来烘托落日的悲剧感。

三、作者在写道第三次日落时,写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的作用。

使内容更加丰富,增加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在这种独特的时空感受中,落日的背景显得分外雄壮,历史的幻想和现实景象的辉映使得作者感觉到了一种渺小和平庸,落日所具有的丰厚的审美蕴涵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

四、对文中“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一句如何理解?

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五、本文开篇和结尾,作者均提到“世间之大美!”你怎么理解“大美”?

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现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大美”既是自然风光的大美,更是人文内涵的大美。

六、全文小节:

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东;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

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感受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七、艺术特点:

(1)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3)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文中有罗曼•罗兰文学创作的联想,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

(4)简约质朴的语言在表现西部落日的雄浑苍劲时显得十分恰切。

八、课后作业

《西地平线上》不该删掉的两部分 第3篇

1.在“我们的车停下来, 倚托着一棵树, 架起机位, 直拍到这落日消失”后删掉的是:

作背景的这棵西行路上的树, 亦是一棵大有讲究的树。它叫左公柳。一百多年前, 左宗棠率领他的三千湘军子弟兵, 一边栽树, 一边望乡, 一边抬着一口棺材前往新疆。他去新疆走了八个月的时间, 而在他身后, 从西安近郊的凤翔县东湖起, 直抵新疆的伊犁, 路途上便留下了两行树木。

2.在“但是, 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 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后删掉的是:

我在那一块地面当过五年兵, 中国的那个西北角, 曾吞没过我的全部的激情和青春。我的白房子的故事, 就是从那里来的。还记得, 有一次, 我骑着马从阴霾四布的边界上走过, 一户兵团人家的土坯房前, 有一位七岁的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刚刚放学回来, 她向我挥手致敬。这一次, 我专门到那土坯房前叩门。门开处, 女孩已经是三十二岁的姑娘, 女孩的孩子今年都已经七岁上学了。

我们是从一个叫“顶山”的地方, 向西走时, 遇到那一次落日的。

顶山是一个荒凉空旷的地方, 典型的戈壁滩地貌。这里是兵团183团的驻地, 地球上“无中生有”生出的一座小城 (新疆地面有许多这种兵团人建立的城市) , 只是仅仅因了顶山的旁边有一条浅浅的乌伦古河, 这些兵团人方能够勉强地活下来。

删掉了这两部分, 原文“三次落日”的具体描写没有受到影响, 但全文的整体性却遭到了损害。具体来看这两部分的作用。

被删去的第一部分, 是作者的联想, “左公柳”看起来只是落日的背景, 事实却不仅如此。

第一次落日, 作者刚开始的描写突出的是落日的大、柔和、美丽、安谧等特点, 再次描写时将之拟人化, 写“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 好像不愿离去, 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这种依恋与眷顾恰恰与进军新疆的左宗棠有着相似之处。据史书记载, 当年左宗棠率军平定叛乱, 从沙俄侵略者手中收复伊犁时, 已经67岁, 他是扶着一口为自己准备的棺材, 带着三千湘军走出千年玉门关的。试想, 67岁, 对一位安土重迁的中国老人来说, 本应是在家颐养天年、饱享含饴戏孙之乐的年龄, 左公却在祁连山下的猎猎朔风中顽强地竖起一面象征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大旗。一方面他依恋家人, 依恋故土, 想留在家乡;另一方面他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业, 义无返顾, 奔赴疆场。所以, 一方面他高呼“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另一方面又哀叹“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柳者, 留也。一边栽柳, 一边望乡, 这不正是一种依恋与眷顾吗?可以说这里的落日一定程度上是左公的隐喻。落日赋予左公以辉煌的色彩, 左公赋予落日以高贵的灵魂。

被删去的第二部分, 是作者的回忆。新疆建设兵团的建设者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荒凉偏僻的地方, 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为建设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这部分内容紧承着前文“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 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 在这里, 作者已经把“落日”上升为一种精神, 一种爱国精神, 一种奉献精神。我们看到的是“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的火烧云, 想到的却是落日;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无中生有”生出的小城, 想到的应该是这些建设者的伟大精神与情操。

再从全文来看, 其实全文的联想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一起构成了三次落日的背景, 并深化了落日的内涵。除去左宗棠、新疆建设兵团外, 文中还有的两次联想是罗曼·罗兰写约翰·克里斯多夫和成吉思汗。作者给两个人物的定性很清楚, 就是“英雄”!仔细想想, 其实左宗棠、新疆建设兵团人又何尝不是英雄?“在停驻了片刻以后, 它突然又一跃”不就表现了左公的那种果敢和决绝吗?“中国的那个西北角, 曾吞没过我 (指作家) 的全部的激情和青春”又反衬出了新疆建设兵团人的伟大与艰辛。

所以整个文章的联想部分其实都是围绕着“英雄”这个主轴, 涉及了古今中外的不同类型的英雄, 而英雄形象也与作者所要表现的落日的“大美”、令人震撼相吻合。因而也就容易理解作者的感叹了:“我多么地卑微呀!我多么地平庸呀!”这是人类面对奇伟景观的感慨, 也是寻常人面对英雄的感慨。

《西地平线上》教学后记 第4篇

首先,教学设计批准文本的“生成点”。

生成式教学由于学生的大量参与,需要较多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文本的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确定文本的“生成点”,有选择地搭建平台展开生成式教学。《西地平线上》行文的重心是再现作者见到西地平线上三次落日的情景,主旨是表现和赞美西部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与人文之美。考虑到以下因素:第一,作者对三次见到落日的情景,叙述和描写极具美感,意蕴丰厚,耐人寻味,是文章的重难点。第二,理解和鉴赏作者对三次落日的描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和文学鉴赏水平是一次很好的经历。第三,学生和教师在欣赏落日方面有较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悟,教学时可以将师生的生活体验引入课堂,成为新的课程资源。这也就是说,作者三次见到落日的情景,既有“生成”的意义,也有“生成”的条件,于是我把鉴赏作者对三次落日的描写预设为这篇课文教学的“生成点”。

我将鉴赏任务分配了下去,每4人一个小组,前四个4人组承担解读鉴赏第一次落日的任务,余下类推。果然,学生在自己积极准备、4人小组讨论交流后,被推荐的学生踊跃走上讲台发表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鉴赏第一次落日为例。一个学生按照作者写作的顺序,逐段鉴赏作者是怎样一步步由背景到静态再到动态展现了落日之美;一个学生从遣词造句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谈作者是如何展现落日柔和、美丽、安谧的特点的;一个学生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谈作者如何通过一行人对落日的反应来侧面表现落日之美;一个学生专门就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谈;一个学生甚至认为作者对落日的动态描写不好,破坏了落日静态时柔和、美丽、安谧的意境,显得不和谐。每位学生发言后,我就其发言的精当处予以充分肯定,不当之处予以修正。当学生提出“不和谐”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交流看法,随后我描述了自己当年在黄山观看到的日出景象。那位学生终于明白,并非作者刻意要这么去写,大自然原本就这么动静相生、富于变幻,这也正是大自然常看常新、生机勃勃的魅力所在。于是学生们对下文作者“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若一场梦境”的感慨便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其次,教学进程摸准学生的“生成点”。

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的低效状况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高效,就要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当用之处,如同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样。 话虽如此,但什么是“当用之处”,什么是“刀刃”,我们常常无法确知,因此课堂教学少、慢、差、费也就在所难免。而“生成”式教学恰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以鉴赏第二次落日为例。有了第一次鉴赏的样子,学生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们对自己理解到的东西,谈得真切、细致、周到,甚至常常超出了我的预想,让我大加赞赏。但从几位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尽管他们也参考了一些课外资料,但仍有两处是他们想赏析而又力不从心的地方。一处是作者在罗布淖尔落日红光中,他这样写道:“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另一处是作者面对落日,突然联想到了罗曼·罗兰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的情景。于是,在他们发言后,我就适时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两个“生成”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带领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作者一行人的罗布泊之旅,并用自己在甘肃、新疆旅游时的类似经历加以比附。作者一行人一整天都在沙漠里行进,后来更是进入了死亡之海罗布泊,四下里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如同走进地狱,走入鬼域”;天上,是灰白色的不死不活的太阳;车中,是给人带来梦幻般死亡感觉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在这样长时间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情境和心情下,突然发现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西地平线上,周围的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神奇的红光中。落日的回光返照里,一切显得那么庄严而肃穆。此时此刻,作者突然感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并为此流下了眼泪,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大自然原本就是这样,常常会使人的心灵瞬间受到强烈的震撼,情不能自己。

第二个问题,我和学生共同探讨:罗曼·罗兰为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焦躁了半年,为什么在一个早晨,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令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在罗曼,罗兰的心中突然明晰起来?讨论后达成了共识:这说明了在罗曼,罗兰的心里,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位“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的贝多芬式的英雄是一位朝阳式的伟大英雄,他的出现,如同一轮朝阳出现在地平线上,将照亮世界。同时,他所具有的精神崇高之美、雄壮之美也如同朝阳一样,光照人间。这些都说明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罗曼,罗兰胸中的地位。

再次,“生成”与探究创新创新要和谐共生。

“生成”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并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了他们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这些,对培养学生的文本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对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地理解和表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课堂教学也要分清“生成”的性质,需要抓住并且放大的是有效生成,对于无效生成则要适时阻止。

在鉴赏第三次落日的过程中,学生在发言中出现了一些分歧的见解,甚至出现了争论的情况。作者面对着大自然火烧云的壮美景象,联想到了曾经活跃在西部这片土地上的了不起的民族,联想到了曾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成吉思汗,于是慨叹自己,“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对这些内容,有学生认为,这样的感慨,给人一种鼓舞和激励的力量。有学生说道:英雄也离不开众多的人民群众,就像落日如果没有云的映衬,没有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它能如此壮美如此令人惊骇吗?所以,不能认为做一个普通人就是卑微和平庸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提出不同意见:你不能否认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想成英雄、做大事就是值得提倡。又有学生站起反驳……此时,我考虑到这一话题已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语文学科的范畴,于是插话道:“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是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作者面对壮美雄伟的大自然,深感自己的卑微和平庸,正说明大自然可以打磨、塑造人;说明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物质财富的宝藏,也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藏。作者联想到波澜壮阔

的历史,感到自己的卑微和平庸,说明了作者主张今天的我们应该向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层去汲取力量,这一观点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请大家注意,这也是作者运用的侧面烘托的手法。作者是用‘我’心灵受到的震撼和冲击来侧面渲染和烘托落日景象的大美。同样的,作者在下文把中亚西亚著名的白夜景象一笔带过,也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意在暗示读者,在他经历过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之后,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还有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火烧云而不直接写落日,讨论后师生达成共识:写火烧云就是写落日,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开始和结束一再点明了这一点。火烧云是落日的产物,如此壮美的火烧云景象更显落日的伟大力量。同时,这也是作者在前两次直接写落日之后的另辟蹊径。还有,只有在这一片火烧云之下,作者才能自然地把文章从写西部自然之美过渡到写西部历史和人文之美,从而拓展文章内涵,提升文章主旨。

最后,‘生成’需要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在“生成”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又由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因此,学生就会随时提出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解答;也会随时暴露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点拨;还会随时点亮思想的火花,需要教师添油加柴,扩大成果。在这种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透彻的理解,没有自己独到的识见。就难以从容地驾驭课堂,难以将“生成”进行到底。

对这篇课文的几处难点,我都作了充分的备课。其一,对作者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沙漠中“突然掉下泪来”的理解。我联想到了自己在西部旅游的一段经历,那是从甘肃的一个火车站下车,刚刚离开喧闹的人群,转眼便面对着长着极稀落的骆驼草的茫茫黑色戈壁,从车窗向外看着,我看着看着,心里便涌出了“苍天无情”的念头,泪水也漫上了眼眶。是的,当人长时间行进在西北的茫茫荒漠时,当人举目看到的全部是大自然的严酷和无情时,当人长时间地和鲜活的生命隔绝时,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会变得敏感而脆弱、伤感而多情,流泪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感慨和联想的产生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其二,关于罗曼,罗兰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时,看见地平线上喷薄欲出的朝阳熱泪盈眶,叫道:“让我把你抓住,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理解上起初我也很疑惑,不知道在罗曼,罗兰的心里,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究竟是怎样的。经过反复揣摩,我豁然开朗:在罗曼。罗兰的胸中,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位将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大英雄,这样的英雄出现,正如同一轮朝阳升起在东方地乎线上。

其三,作者为什么在火烧云下会联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查找了有关资料,秦汉之际,第一代匈奴王以今内蒙古黄河河套及阴山为驻牧及统治中心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国家,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到成吉思汗更是建立了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的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火烧云那眩目的红光、令人惊骇的雄壮的美,和中国历史上这些了不起的民族和人物恰好神气相合,作者让火烧云做西部这块历史舞台的大背景是再恰当不过了。在这样的舞台上出现的伟大历史人物怎能不令人豪情万丈?怎能不令作者痛感自己的卑微和平庸?怎能不让作者想到今天的我们该向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层去汲取力量?

眼下的语文课堂,由于应试的压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是“接受”式学习。“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仍是许多课堂教学的常态。要改变这种局面,要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有趣起来,要让学生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要让学生掌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以促进入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的现代学习方式,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大力推进“生成”的教学方式。

西地平线上教案 第5篇

高建群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体验哪里和审美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本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探究与活动,亲近大自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体验哪里和审美表达能力对“大美”的理解

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同学们先看两句诗:一句是李贺的诗,另一句是李白的词。

小红长白越女腮-李贺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李白我们说“越女”和“秦娥”的美称得上“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她们分别代表了怎样地域特色的美?第一句我简单翻译一下:小小的红花、长长的白花非常像美丽的越女的腮;第二句直译说秦娥在有月光的夜晚,在月圆的时候,在秦楼梦断。这两位女子截然不同,同学们谈谈你的理解:当我看到第一句诗的时候,我觉得越女就是江南的女子,江南的女子就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她们既有“昙花笑春风”的妩媚亦有“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婉约;举手投足间都有一份柔美与温存,骨子里流动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多情血液;她们的事迹是“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秦娥是西北的女子,在西北那块广阔的土地上,在充满崇高感与苦难的地域中,每一位西北女孩心中都有了一座起伏的山,一片激荡的海,一团热烈的火。她们的美在于她们奋斗的果敢与坚韧还有毅力。有一句话说诗是语言的艺术情感的凝结。这,非常漂亮的一段解读。在这越女身上,读到的是小桥流水;在越女的梦中,感到了长啸的西风和海漠边关的感受。说到“西部”,它是大于一切的“形容词”,它不是形容词,但最大的形容词往往是名词。比如才女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人间四月天”是个纯粹的名词,这个名词却大于世间所有的生机、蓬勃、向上、青春。再比如台湾乡愁诗人于光中说“今晚的天空很希腊”,大家感受一下:希腊是名词,却大于所有的形容词。西部是名词,它囊括了世间的一种美。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高建群一起,走进西部,去领略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之壮美!

作者介绍: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补充:《西地平线》这本散文集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如果说余秋雨《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还是《霜冷长河》是行走式的文化感悟,都是行走式的,瞬间的文化感悟。那么在这里,我们无庸讳言这种感悟失之于肤浅,高建群每年都在走马西部,感悟西部。他将这块土地,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挥写得血浓于水。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西地平线上》是第一辑的第二篇

预习检查:

1、读完全文,你觉得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是什么?

3、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哪两个字?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雄伟”;“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震撼”

四、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此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

(一)找出标志本文文脉的语句。

1.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

2.第七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

3.第十九段“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

4.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

(二)理清本文思路。

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全文总起,作者采用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由中亚西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推出令我震撼的落日,再推出其中印象最深的三次。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25段,是文章的主体,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总结了三次见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呼应开头,再次点出“世间有大美”感受。

具体鉴赏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一次落日

地点:定西高原特征:“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一首最美的歌《吉祥三宝》那一家三口、幸福的一家三口,就坐在勒勒车上。勒勒车,是西部的象征。“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背景: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感受:惊呆了恍若一场梦柔和、美丽、安谧

联想:左宗棠出征的情形。左氏的悲壮与落日的壮美很相似,爱国爱乡写法:正面描写,静态描写

比喻,突出落日之大、圆。拟人,将落日人格化(。联系作者本人,作者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爱,让他能够感受到万物的勃勃生机,万物同样带有人的感情。)

小结:这是一次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特点:像灰白的硬币、冷冷边缘不大清晰不死不活胭脂红背景:荒凉空旷雾霭弥漫感受:被震撼辉煌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联想: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时看到日出的情形。落日比日出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写法:正面描写和反面描写结合,先抑后扬

对比。荒原的景色--冰冷的太阳--血红的落日,突出落日的辉煌、鲜艳

渲染。在欣赏落日的过程中播放《泰坦尼克号》,体会悲壮的氛围。

这时,作者落泪了,作者为什么要落泪呢?是太高兴了,终于看到落日拉,还是太难过了,咋还没到目的地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作者落泪的?之前的落日,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寸草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像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是一种活力的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出了强烈的对比。作者的哭出于一种感动,感动于生命的可贵,感动于未来的希望。

第十五段的内容是关于日出给作家罗曼罗兰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写这一段与上文有联系吗?

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可见,大自然与人类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睿智的人便能从自然界发掘力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解?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小结:这是一次先抑后扬的描写,作者先极写了不死不活的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然后,作者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落日鲜艳、温柔的停驻着,让人们有了身在画中的感觉。边欣赏壮观的落日,边听着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者联想起了罗曼罗兰所见到的日出景象,从而顿悟: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三次落日

地点:阿勒泰草原特征:大片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

背景:辽远的西地平线上一片红光感受:惊世骇俗自己“多么卑微”“多么平庸”联想:匈奴民族匈奴铁骑早晨或黄昏时向西地平线绝尘而去;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勇敢走进辉煌,走进历史的长河,与太阳把它的余热献给火烧云,造福后人很相似。

写法:侧面描写,虚写

侧面烘托用火烧云来表现落日的灿烂。第二十段作者通过火烧云所映照得地方,又一次联想到历史中,这块土地曾被称为欧亚大平原(小亚细亚),接着便想到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匈奴民族西迁以及成吉思汗的誓师大会,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庸。小结: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它的气氛和前两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样的灿烂、热列。作者在这一层中也不忘引出一个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历史壮举,使作者感受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幕。三次丰富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西部不仅有壮美的落日,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作者对这样的土地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文末再次提到“雄伟的风景”和“世间的大美”,与更多的人分享。

六、全文小节: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感受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面对死亡,假如仍有时间去做些事情,你会如何安排?七、活动设计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

西地平线上教案 第6篇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教学目标:体会西地平线上的落日带给我们的震撼,感叹人类生命的伟大。

教学重点:分析“想象”所反映的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世间有大美”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讨论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千古绝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曾给了我们对西部落日无尽的想象和憧憬,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地平线上》,具体、真切地体会一下西部的落日景观。

作者介绍:

我们可能对作者不是很熟悉,但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知道作者的一些经历(20段):曾经在西部当过兵,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激情,他的《白房子》的故事就是取材于西部,其实他的很多创作题材都和中国西部有关,比如说获过奖的《最后一个匈奴》、《胡马北风大漠传》,可见作者对西地平线那块土地的感情!

整体感知:

师:齐读第一段,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

读完第一段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疑惑:西部的风景为什么能让作者发出“世间有大美”的感叹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作者笔下的两次落日来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师:第一次落日发生在哪里?甘肃的定西高原(划出对这次落日景观直接描写的句子)

师:作者发现落日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颠,一轮血红的落日像勒勒车的轮子,静静的停驻在那里”

师:背景很远,很模糊,更突显了落日的清晰可鉴,尤为惹眼。

我们暂时可能还不觉得落日特别美,但是已经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接着就开始仔细的观察和细腻的品味了,全身心的投入后,作者发现落日是怎样的?

没有光焰颜色像写春联用的红纸(文化氛围)

柔和美丽安谧给人不安真实的感觉(现实中少有)

师:这样温和,柔美,安详,呈现纯净的红色的落日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心灵上的慰籍、净化,让人心无杂尘

师:给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

惊呆了,不顾赶路,停下车去观看落日,并拍照直到落日消失(停车坐爱枫林晚)

师:这样的话作者正好欣赏到了日落的整个过程(学生朗读,并划出关键字眼)

颤抖跳跃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意离去

师:你们感觉这样美妙的落日有什么样的特点?

奇妙,调皮,有人情味,像可爱的小女孩,调皮的小男孩,也像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眼神。

师:这样姿态万千的落日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奇异的风景,恍然如梦境

师:我们快速投入到第二次落日的.欣赏之中

第二次落日发生在哪里?罗布淖尔荒原也就是罗布泊平原(简单介绍)

师:对罗布泊平原我们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体会那里的环境

凶险,无人区,死亡之海,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荒凉如同月球表面,大地天空混沌一片,

罗布泊平原的补充介绍:一个世纪前还是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干涸的盐泽,黄沙漫漫,环境极为恶劣,罗布泊平原也因此充满了神秘感,很多中外学者都对此充满了探究的兴趣。瑞典人斯文赫定曾在这里留下过探索的足印,他发现这里以前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楼兰古城的所在地。上海的彭加木却在对此的探索中因帮大家找水源被黄沙吞噬,他曾说希望他的尸骨能为西部的土地多增加点有机质,余纯顺也是在探索中魂归大漠了。

师:这次作者看落日的方式和第一次有所不同,第一次作者是面对落日,而这次呢?

背对着落日,作者要回头来看落日

师:日落前偶尔回头时,作者发现落日是怎样的?

不显明灰白色五分钱硬币天空一片浑浊太阳似乎被人遗忘

师:这样的死亡之海中,太阳又是不死不活的,作者这时候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走如鬼域走入地域死亡的气息十分恐怖

师:但落日是不是一直就是这样不死不活的呢?

没有,在不经意的回头中,作者看到了很是辉煌的落日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突然血红鲜艳温柔胭脂脸蛋作者看的非常入迷

师:作者在这一刻感受如何?还是不是如刚才死亡般的感觉?

不是!是震撼,如同回光返照,每个人都像在画中,充分沐浴在美景之中。

师:作者的感受从遗忘到震撼,在这样强烈的感觉反差下,作者有什么感悟?

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讨论:为什么作者在此刻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尊严和庄严的事情?

生1:是落日给了作者这种感受!落日在西沉之前曾轰轰烈烈,异常辉煌,震撼人心!

生2:崇高的悲剧往往给人情感的震撼,落日虽然逝去了,但他展示了他全部的美丽,给了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憧憬。

生3: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来死亡之海不是为了寻找死亡,而是为了挑战死亡,发挥生命的极限。

生4:太阳刚开始平淡无奇,可到了最后却是异常辉煌,展现了他最美丽的一幕,就像一位平凡的垂暮老人到最后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一样。

师小结:如果说第一次落日唤起了作者对美景欣赏的本能的话,第二次落日对作者是一种生命体验,死亡也是一种悲壮的美。

师:为什么作者会由落日想到“左宗棠西行”“罗曼罗兰对约翰的构思”

左宗棠:抬着棺材西行那种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在西行的路上留下了两行树这种为民造福的举措,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举动,这些壮举和壮美的落日很相似。

罗曼罗兰:对约翰的构思(从约翰的形象去分析)

约翰是作者看到太阳喷薄而出时才构思成功的,因此他必然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是个真诚勇敢的人。”同时约翰又是个悲剧式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弥留之际心理安慰时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历经重重灾难,不被别人所理解。因此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从落日想到罗曼罗兰对约翰的构思很是顺理成章。

上一篇:202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面试形式下一篇:村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