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2024-07-09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精选8篇)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第1篇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先后发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的交换活动成为经常的现象。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传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原始商业的反映。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舍”、“廛”。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们了解汉代商业情况的形象资料。

唐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商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全国县以上的城镇都有市。长安和洛阳的市最大。都城长安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城内有东西对称的商业区一东市和西市,占地都很大,四面八方的商客和外国商人在此交易。唐和汉代一样,市内的店铺叫“肆”,出售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组成“行”,行有“行头”。行是保护同行商人的利益,应付官府交涉事务的组织。据《长安志》记载,东市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邸是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1956年在北京房山发现的唐代石刻佛经里,记载幽州(北京)的商行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果子行、炭行、磨行、染行、布行、绢行、大绢行、小绢行、新绢行、丝绵行、丝帛行、生铁行、杂货行等。唐代对商业的管理很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市场有市令、市丞等负责管理征收商税,凡买卖奴婢、牲口等,均需立契,违者犯法。市场活动有时间限制,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始贸易,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下,停止贸易。

唐代对外贸易很发达,“丝绸之路”是陆上对外商业交通要道。沿海的广州、扬州、明州(宁波)、登州(山东蓬莱)等,是亚、非各国来往贸易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当地设有“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宋代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商业发达的城市更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集市贸易也渐繁盛,城市的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以前固定于一定地方的制度,取消了营业时间的限制。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内外商店铺席遍布,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有的店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城里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有的

酒搂饮客常至千余人。出现了晚问营业的“夜市”。市场上有南方的米、果品、名茶、丝织品,有沿海的水产,西北的牛羊、煤,成都、福建、杭州的纸、印本书籍、有两浙的漆器和各地的陶瓷器、药材、珠玉金银器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上销售,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宋代同行业的商户,组成“商行”,人行的商户称“行户”,东京市上至少有160行,行户有6400多户。据说各行衣着不同,在街上行走,一看便知道是那一行的。外来的商人不经投行,不得在市上经商。商行又是官府敲榨剥削商人的工具。那时宫廷所需货物,向商人征购,而多拖欠几年不给钱。

随着商业和商行组织的发达,北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卖货时不用现钱的信用交易“赊卖”,和官营的汇兑机构“便钱条”。当时货币铸造量猛增,仍满足不了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手工业生产者为了推销商品,维持荣誉,还设计使用了商标。山东济南有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以白兔为商品标记。这块印制白兔商标的铜版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个商标。

明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地区性分工的出现以及分工门类的增多,投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大为增加,并且从过去的以奢侈品为主转为以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为主,从而更加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人数量大增,明中叶以后,商人的行会组织向着“会馆”发展。会馆是按地域组成,会馆内又按行业分成“帮”。这些既同乡又同行的会馆行帮组织,为保护自身利益,共同协商价格,相互借贷,合力对外。当然,它仍被豪商富贾所操纵,一般中小商人只能唯命是从,任其宰割。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尤其是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有的在明初还是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到明末已成为拥有几万人口的大市镇了。商业资本也慢慢渗入生产领域,有的以包买商的形式出现,有的商人直接投资开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但是,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摧残束缚,几经曲折,发展极为缓慢。在全国范围内,明清时期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第2篇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F《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简析中国古代乐舞发展历程 第3篇

一、乐舞起源

乐舞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 源自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艺术形式。远古时期的乐舞主要是通过对动物声音、动作的模仿或对自然形态的声音、状态的模仿等表达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的情感和愿望。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尧曾命人将鹿皮蒙在瓦缶上敲击, 形成具有节奏的乐声, 这被认为是最早的“鼓舞”。起初, “乐”是指唱、舞、诗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 是古代初期的音乐形式。后来,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舞”伴随“乐”形成乐舞, 并融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来。

远古时期的乐舞, 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祭祀。当时生产力低下, 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不足, 无法抵抗自然, 于是将自然界的事物看做神灵或鬼怪, 通过祭祀来表达心中的美好愿望。在祭祀过程中, 人们随“乐”而“舞”, 成为乐舞的雏形。乐舞有“文舞”和“武舞”两种舞蹈类型。所谓文舞, 一般指在宗庙祭祀等活动中, 所表演的动作徐徐, 节奏较慢, 一举一动彬彬有礼的舞蹈, 通常用来赞美统治者的文德统治。武舞, 则由舞者手持兵器, 铿锵起舞, 借以表达对统治者征战功劳的赞美。文舞、武舞一贯被认为起源于周代, 但是在远古时期, 已经有了雏形。《书·大禹谟》中记载, 舜时代, 曾与有苗部落频繁征战, 后来在益的建议下, 放弃武力, “帝乃诞敷文德, 舞干羽于两阶, 七旬, 有苗格。”由此可知, 当时的乐舞已经具备了协助统治国家的作用。

二、乐舞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经济的增长, 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乐舞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 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从十六国时期到南北朝时代, 各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 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艺术文化;同时, 在这段时期, 佛教进入中国并发展兴盛, 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舞蹈方面也有所体现。如我国十六国时期的乐舞壁画, 与商周时期相比, 具有了鲜明的异域特征和佛教文化特色, 这就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形成的。

三、乐舞巅峰

到隋唐时期, 乐舞进入发展过程中的巅峰阶段。尤其是到了唐代, 受当时政治环境和文化特点的影响, 唐代乐舞汇集秦汉魏晋南北朝等时代的乐舞文化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吸取周边如西域、波斯等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文化, 融会贯通,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乐舞文化。

乐舞是当时较为普遍的娱乐形式, 存在于唐朝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上至宫廷祭典活动, 下至百姓婚丧嫁娶, 都有乐舞的踪迹。酒肆瓦舍等娱乐场所, 更是少不了乐舞的存在。由此可见, 乐舞已经完全融入唐朝各阶层人的生活, 成为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娱乐形式。由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限定, 唐代乐舞按阶层和作用的不同, 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即宫廷乐舞和民间乐舞。

宫廷乐舞, 顾名思义, 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 包括皇室、官员等, 也为代表国家来访的外国使者进行表演。宫廷乐舞的风格特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统一, 恢弘博大, 辉煌繁华, 具有鲜明的强大国度文化特点, 不仅为各国人民喜爱, 还为周边国家竞相学习模仿。

根据用途的不同, 宫廷乐舞又可分为雅乐和燕乐两种形式。祭祀、庆典等大型活动上演奏的乐舞被称为“雅乐”, 与燕乐相比较, 雅乐更为大气、肃穆、庄严、神圣, 且娱乐性稍弱。燕乐通常出现在宫廷宴会、皇家活动中, 其曲调悠扬, 形式多变, 集艺术、娱乐、文化于一体, 有的舞蹈动作较为刚健迅捷, 体现出矫捷的力量, 称为“健舞”, 有的舞蹈动作更为舒缓委婉, 表情柔和丰富, 称为“软舞”, 这些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乐舞特点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舞蹈文化及佛教、道教的文化特点而形成的。

民间乐舞则是在民间为百姓进行表演的乐舞。与宫廷乐舞的区别仅限于服务阶层和表演场所, 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其实与宫廷乐舞类同。在民间乐舞中, 也包含不同的乐舞种类, 如曲子、踏歌、西域舞蹈等, 都是唐代民间乐舞的组成。民间乐舞虽然不如宫廷乐舞气势浩大, 但其场面依然壮观, 兼之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堪称中国古代各朝代歌舞之最。

因此, 唐代乐舞是在前几个朝代乐舞发展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文化特点, 融汇了北方游牧民族、波斯等西域国家的舞蹈文化, 而形成的成熟的乐舞文化。由于唐朝繁荣富强, 文化开放, 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沟通频繁, 为乐舞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适宜的环境, 也为乐舞的传播提供了充足条件。同时, 乐舞的繁荣发展也体现了当时中国国力强盛、经济蓬勃发展的特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乐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吸收时代特征, 兼收周边文化精华, 不断发展完善, 形成了气势磅礴、辉煌灿烂的乐舞文化, 使乐舞艺术的发展达到巅峰盛况。作为后辈传承者, 我们应吸取古代乐舞发展中的经验, 通过有效手段, 更好地研究、发展乐舞文化, 为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做出点滴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宁宁.中国古代乐舞史[J].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2, 01.

[2]王克芬.天上人间舞翩跹[M].上海人民出版社.

[3]沈冬.唐代乐舞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第4篇

相信大家都还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记忆犹新,这次开幕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展示,以更好地让其它国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时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及后来展出的大大的“和”字,都会唤起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深深地为我们的博大精深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通过这次研究与探讨,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有更深地了解,同时认识它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相互影响,从这些思想在发展中的相互吸收和借鉴,可以看出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在发展中为了符合当时的时代,在封建社会中能够站稳脚跟,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认可和接受,都会在本思想流派中开拓或吸收一些新的思想。其中儒、法、道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治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最大。所以我们应全方面地掌握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思想,深切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现实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了解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更好地吸收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弃其糟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影响较大的学派

战国之时,学派蔚起,其影响较大者为儒、墨、道、法四家。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在这一时期,法家思想被统治者所重视,它适应了这一时期各诸候兼并战争和加强对人民统治的需要,而儒家思想虽然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却不适合这一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备受冷遇,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才取得了统治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为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战国时的孟子、荀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这一时期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需要,成为传统思想中的主流思想。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导“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继任者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学说,使之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中国一直延续下来,对后人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说之所以会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两千多年,与它能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以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如在西汉时董仲舒对进行改造,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适应了当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代儒学则在吸收了一些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为理学,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备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到了明清时则发展为心学,为阶级矛盾尖锐状态下的统治者提供了大量的统治理论。

道家: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他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道家学者多为隐士和智者,他们主张回到自然,对本体论的研究有许多贡献,但又有反对文化、反对文明的倾向;他们强调个性自由,对统治者采取批判和不合作的态度,同时又有一种消极无为的处世态度。

法家: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墨家: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姓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上同于天子,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他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以羽毛为衣,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突出强调了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都是有价值的思想。 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

二、儒、道、法的互补性:通过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研究发现,这三种思想具有互补性,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事实上到了汉武帝之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以法家思想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

任何思想的发展都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例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就是由于当时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封建制确立这一社会大动荡时代的产物。所以,一定的思想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今天发挥有益的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不同的学派都有其进步的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历朝统治者会根据统治的需要进行利用。但总体来说,儒家思想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从西汉汉武帝开始确立统治地位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有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与传统文化中进步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创总结) 第5篇

一、创立——春秋时期

1、时代特征:奴隶社会走向瓦解。

2、代表人物: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地位:我国和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3.主张:

(1)政治上: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意义:遏制暴政,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礼”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礼,具体指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尊卑有序的统治秩序。

德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教育上: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3)古代文化的整理:编订整理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4.著作:后人弟子集成《论语》。

二、发展——战国时期

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2、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孟子: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含有早期民本思想

与孔子儒学的关系: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3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4百家争鸣出现的影响:

三、低潮——秦朝时期 1.背景

根本原因:确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巩固统一 直接原因: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2具体步骤 焚书 坑儒 3评价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

②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四、主流——汉代儒学

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董仲舒。

主张: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③针对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 ④针对土地兼并——限田 薄敛 省役 3“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背景 4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意义 五.新发展——宋明理学 时代特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阶段。2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北宋五子: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理学的开创者。将 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标志着理学的成熟。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2)主张:A宇宙观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B 认识论 “格物致知”

C 伦理观 “存天理 灭人欲”(朱熹)——三纲五常(3)主要著作 朱熹

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

(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 南宋 陆九渊——心学创始人 主张:

A宇宙观:“心”为本原。心即理也 B认识论:“发明本心”

② 明代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 主张:

A宇宙观:“心”即“理” 心无外物 心外物事 心外无理 B 认识论:“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 3 宋明理学背景 4 宋明理学评价

六. 批判与继承——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趋渐衰落的阶段。2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李贽(明)——反正统的“异端” ①主张

A挑战孔子的权威和封建正统思想

B针对“存天理 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常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封建礼教,主张追求个性和自由。D在文学上主张“真心” ②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③ 评价:是我国古代反封建的先驱,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有民主色彩。(2)黄宗羲 ① 主张:

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提出限制君权,主张法制,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以“学校”为舆论决策机构,限制君权。(“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这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

D提出君臣平等,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 著作:

《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

③评价:对封建制度是有利的冲击,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顾炎武 ① 主张:

A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B具有爱国思想,把“亡国”与“亡天下”加以区分。C 主张“经世致用” ② 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 评价: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之一。(4)王夫之 ① 主张:

A否定君主专制,“循天下之公”。批判“孤秦”“陋宋” 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

世界是认识的(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C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②著作:《船山遗书》

③影响: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5)唐甄 ① 主张:

A大胆批判专制君主“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B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②著作:《潜书》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第6篇

1、演变历程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 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

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③、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中国统一形成与持续的主要动力。

④、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延绵不息、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使中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达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4、对儒家思想的评价

积极作用:

(1)、“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2)、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4)、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

(5)、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消极作用: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扼杀人性,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5、今天我们应这样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举例:①、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

②、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也颇有益处。

③、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政治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因素。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第7篇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的体制 详见中国古代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含义: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表现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2、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二、概况

1、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实行世袭,独断、随意、权力来源借助神权。

2、基本矛盾:A.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三、发展总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4、加强对官吏的选拔和控制

四、评价:

积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上: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长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经济上:超稳定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延缓了小农经济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产生暴政、腐败现象,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人们的思想,催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

萌芽:战国

建立:秦朝; 巩固:西汉; 完善:隋唐 加强:北宋

强化并衰落:明清

六、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努力: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考纲C层次八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指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文明,对世界影响颇大。

1.思想方面。

(1)儒家思想辐射东亚:儒家思想约于公元前3世纪传入越南(秦始皇戍五岭、赵佗建立南越国),约于1世纪前后传入朝鲜,6世纪初,又经朝鲜传入日本。①儒学逐渐成为三地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

A、三国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B私学—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

C尊孔—三个国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②越、朝、日三国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举制—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③儒家思想深深渗入三地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上述三国仍保留不少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

(2)儒学远播西方:耶稣会士来华(16世纪中后期)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 ①过程

A、16世纪:a、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

b、长期居留中国的利玛窦贡献尤为卓著,他悉心钻研儒学,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B、17世纪:a、明朝天启年间,金尼阁对“五经”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b、清朝康熙年间,寓居中国20多年的柏应理回欧,他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内容包括作者对儒学的详细介绍、孔子传和孔子画像、“四书”译文等,并附有中国王朝纪年表。

C、18世纪: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②影响:儒家思想传入后,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欧洲掀起儒家文化热。18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深受启发,大加赞赏,孔子与儒学由此成为启蒙运动中的一面思想旗帜。(法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等皆对儒学大加赞扬,把孔子哲学作为理性的组成部分)

2.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3.文化方面(狭义的)

(1)唐朝至19世纪上半叶,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其中以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中国化的佛教等主要介质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从而形成的文化圈,称为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2)中国的城市发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世界许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

(3)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

(4)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

(5)《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曾感慨地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举世闻名的中华武术,是我国民间流行最广泛的体育项目。千百年来,中华武术对世界武坛尤其是亚洲武坛有过重大影响。

4.交通方面: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蒙古军队带去的其它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5.经济方面:中国还是最早养蚕的国家,丝绸也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中国烧造的瓷器也是中国独特的创造,中国人china,就与陶瓷有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 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茶的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英国的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考纲C层次九

孔孟之道

一、概要: 孔孟之道C

儒家的经学化B

程朱理学B

二、儒学演变:

一、孔孟之道(C)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2、孔子的主张:

①“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②“仁”,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3、评价:

①保守的一面:面对春秋以来的社会大变革希望通过恢复过去西周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实现治国救世,且强调等级制度。②积极的一面: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在历史上被称为“圣人”。

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二)孟子继承发展儒家学说

1、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2、孟子的主张:

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3、评价:“仁政”的主张是当时抑制统治者暴政的有力武器,民本思想也考虑到下层民众的需要,被广泛认同。但孟子的“民本”观念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三)荀子的思想

①从“性恶论”出发;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二、儒学的经学化(B)

1、背景: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2、形成:汉儒大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基础,兼采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3、内容: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 “三纲五常”;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 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评价:董仲舒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神圣化,其学说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天人感应”的主张也有利于限制君权。但儒学的独尊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其他学术的发展。

三、程朱理学(B)

1、背景: ①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儒、道、佛三教并行对儒学的正统地位构成威胁,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②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内容:

①北宋中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二程”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②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③“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3、影响:

“二程”、朱熹的学说世人习称“程朱理学”,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严重束缚个体独立、自由;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独特民族性格——重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有积极意义。

1、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 第一: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

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

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是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1)春秋:孔子,仁、礼,创立阶段

(2)战国: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并用,初步发展阶段(3)秦朝:秦始皇,崇法排儒,遭到打击(4)汉初:黄老之学,逐渐复苏

(5)西汉: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黄金时期

(6)两宋:朱熹,天理论,新发展时期(7)维新时期:利用

(8)新文化运动时期:否定

略论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8篇

一、萌芽阶段

关于音乐的起源, 众说纷纭。“劳动起源说”是目前学界最为公认的一种观点, 其中集体劳动的产物——“劳动号子”就是该观点的主要依据。《吕氏春秋·淫辞》记载:“今举大木者, 前呼舆謣, 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善矣。”大意是, 现在抬举木头的人, 前面的人呼叫“舆謣”, 后面的人应和它。这样有利于抬举很大的木头。《淮南子·道应》也有相关记载:“今夫举大木者, 前呼‘邪许’, 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其中“劝力之歌”就是指劳动号子。远古时期先民们为了方便生产, 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 已经进行了一种集体的口号呼喊, 这种劳动号子就是歌唱的雏形。

我国古代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古乐舞, 人们边唱边跳, 注重节奏因素。这一时期的歌唱艺术往往表现出不同种族的繁衍生息、祭祀典礼、战争武功等内容, 族人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欲望融合在音乐之中。《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葛天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阙。”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 形象的描述了先民们边舞边歌的场景。相传为黄帝时期作的《弹歌》:“断竹, 续竹, 飞土, 逐宍 (肉) 。”记录了先民制作工具进行狩猎的过程, 等等。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声乐作品, 但在劳动、祭祀等活动中已经出现了歌唱的表现形式, 它不仅有固定的音高, 还有简单的音阶, 这是艺术启蒙阶段, 非专业化的必然过程。可以说早期的古乐舞, 就是中国声乐艺术萌芽的标志。

二、发展阶段

西周至战国的8 0 0年, 我国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转型期。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 建立起严格又繁琐的礼乐制度。“六代乐舞”是该时期音乐艺术的代表, 它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飨活动时所用的乐舞, 被后世儒家尊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它的内容由颂天、颂神转向颂人, 完全符合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之际文化性质的演变。周王室还专门设有“采风”制, 收集各地的民歌用来体察民情, 维护社会稳定。从第一部歌词总集《诗经》和战国时期收录南方楚风的《楚辞》中便可得知, 歌唱艺术广泛流行于该时期各社会阶层。歌唱艺术的发展, 使许多出色的歌手应运而生, 如《列子》中记载的歌唱家韩娥、歌唱教师家秦青等;此外, 也促使了人们对声乐理论的关注。《乐记·师乙篇》曰:“故歌者, 上如抗, 下如坠, 曲如折, 止如槀木, 倨中矩, 句中鉤, 累累乎端如贯珠。”说明当时的歌唱者已经注意到唱歌时气息运用和演唱时严格性的问题。

公元前2 2 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自此我国进入封建制社会。经过秦汉两朝短暂的安定后, 又进入了动荡、分裂、割据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局部的战乱, 变相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迁徙和融合, 使得中原文化的发展在未中断的情况下, 进一步融会外来文化, 从而得到新的继承和发展。

汉初, 北方兴起了一种“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的歌曲形式, 它由无伴奏的民间歌谣“徒歌”发展成“一人唱, 三人和”的“但歌”, 最后加入伴奏乐器“节”形成的一人唱, 众人和的应答形式, 即“相和歌”。这种来自民间的俗乐,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有着广泛的群众性。两晋南北朝时期, 全国性的民间音乐统称为“清商乐”, 《魏书·乐志》有所记载:“江左所传中原旧曲, ……及江南吴歌, 荆、楚西声, 总称清商。”其中吴歌是流行于今浙江地区的民歌, 如《子夜歌》等;西曲是今湖北荆楚地区的民歌, 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 作品除民歌外还有部分文人创作, 如《莫愁乐》等, 曲词常是五字四句为一段, 曲子的前后有引子和尾声。据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记载, 此时的歌曲已有郊庙歌、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歌、清商曲等不同类型的形式, 这些歌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再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和改编, 使其中国风格特色更加突出。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音乐文化十分昌盛的朝代, 统治者对音乐的喜爱, 促进了音乐艺术大繁荣的局面, 声乐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 较之前代更加绚丽多姿。曲子是唐代对民歌的称谓, 它除了可像一般民歌一样, 单独清唱外, 还被用于说唱、歌舞等其他更高的艺术形式中。唐代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 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 是该时代的代表, 相传由唐玄宗李隆基改编的《霓裳羽衣曲》便是当时最著名的歌舞大曲, 共有3 6段, 散序 (器乐曲) 6段, 中序 (有器乐伴奏的歌唱) 1 8段, 曲破 (舞蹈) 1 2段, 在此曲中歌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唐代善歌者甚多, 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演唱风格, 或哀怨、或缠绵、或豪放、或悲凉、或纤巧、或婉转, 体现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其中永新、念奴、何满等就是优秀的代表。在演唱技法方面, 歌者注重声情并茂的演出,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语“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惟唱声, 欲说问君君不会, 试将此语问杨琼。”来自民间“胡夷里巷”的曲子和韵文散文交替出现的说唱变文, 为以后宋代词调歌曲和说唱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形成阶段

有宋一代, 经济发达、社会稳定, 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的建立, 为市民音乐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音乐艺术的中心逐渐由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 主要阵地由宫廷转向民间。宋元时期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由歌舞转向戏曲。

词调歌曲是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艺术歌曲, 继隋唐曲子而发展, 又称为“曲子词”, 音乐的部分称“曲子”, 歌词的部分称“词”。曲子词在宋代的繁荣, 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唱曲填词已非专业乐工的专属活动, 而成为广大市民的业余爱好。贵族阶层更是将曲子作为一种雅兴, 饭余酒后的娱乐项目。曲子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一种清唱套曲, 即唱赚。唱赚是宋代艺术歌曲的最高形式, 《都城纪胜》载:“凡唱赚最难, 以其兼慢曲、曲破、大曲、嘌唱、耍令、番曲、叫声诸家腔谱也。”其音乐来源相当丰富, 表演难度十分大。

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 其中杂剧属戏曲形式, 散曲是当时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歌曲。它们在旋律、节奏、宫调、曲式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 但是散曲没有人物角色和念白。散曲的音乐吸收了唐宋大曲、曲子和宋元说唱音乐, 用于抒情、写景、叙事且采用清唱形式来表演, 十分短小精致。其体制分为小令、带过曲和散套三种, 小令又称“叶儿”, 是单个的支曲。歌词方面大量使用口语, 倾向于通俗化, 具有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 还多使用衬字, 较好地弥合了固定的曲调与自由的口语间的音阶差异, 使词曲更加生动、活泼。

随着音歌唱水平的不断提高, 宋元时期涉及歌唱艺术的理论著述颇多。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歌唱时应“声中无字, 字中有声。”“凡曲, 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 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 则能转宫为商歌之, 此‘字中有声’也, 善歌者谓之‘内里声’。不善歌者, 声无抑扬, 谓之‘念曲’;声无舍韫, 谓之‘叫曲’。”元代燕南芝庵撰写的《唱论》论述了宋元戏曲歌唱方法, 兼及歌唱格调和节奏、宫调声情等方面, 在歌唱的咬字和声腔上提出“字真、句笃、依腔、贴调”, “声要圆熟, 腔要彻满”, 对歌唱运气提出“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的方法, 对歌唱时的毛病、各种歌唱技巧的得失等方面也提出精辟的见解, 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书籍。

至明清,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大类, 民歌、说唱、戏曲、歌舞音乐、器乐基本已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明清时期还没有“民歌”的名称, 相当于今天民歌的, 只有较为短小的“山歌”, 从其遗留的歌词来看, 此时民歌突破了词牌的框架, 根据内容灵活运用, 纯真率直, 常见有重复、对比、问答等结构,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唱等。“山歌”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小曲”, 又称杂曲、时曲, 用乐器伴奏, 增添过门, 有的唱段长达2 0 0多小节, 曲调简洁朴素, 情绪欢快, 部分复杂的小曲由若干曲牌联缀而成套曲, 其风格、情绪等较为接近, 但却加入了明显的对比段落。此外, 文人也积极投身到民歌的整理中来, 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选的《挂枝儿》、《山歌》就搜集了8 0 0余首歌词, 足见当时民歌极为丰富。琴歌是文人音乐的一部分, 极富抒情性, 因为琴歌是随着七弦琴弹奏而轻吟低唱的, 所以其曲调通常具有的吟诵性质, 至明代出现了专门刊录琴歌的谱集如《浙音释字琴谱》等。声乐论著方面, 清人徐大椿撰写的《乐府传声》详细论述了歌唱中“声”与“气”的关系, 提出了“正字音, 审口法, 别宫调, 重曲情, 放松喉咙”的歌唱原则。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我国声乐艺术终于从众多音乐艺术中脱颖而出, 成为专门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形式。它出自民间, 并在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 茁壮成长。它所反映的内容, 以及演唱者和欣赏者无不与人民息息相关。可以说,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民间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的可考史已追溯到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声乐艺术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必然源远流长。在各时期民间音乐的滋养下, 历经数千年的变革, 最终形成我国特有的声乐艺术形式。纵观我国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1月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上) (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5月

[4]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年4月第27卷第2期

[5]陈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 (一) 》.《美与时代》.2002年7月下

上一篇:无期限的欠条下一篇:工程监理专业学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