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2024-06-29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精选8篇)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1篇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建筑业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碎石工、砖工、安装保温工、石棉瓦工、混凝土搅拌机工、砂浆机司机工、水泥上料工、搬运工、料库工、材料试验工、金属打磨工、金属除锈工、木工机械工、油工、喷漆工、涂刷工、冷热沥清涂刷工、水电焊工、混凝土振捣工、打桩工、推土机司机等工种;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操作人员易造成粉尘、铅、苯、一氧化碳、燥声、振动而引发的粉尘危害、毒物危害、放射线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弧光辐射的危害和高空作业不良反应。

采取防护措施:

一、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防尘措施

(1)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拆方便。

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水池。

(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多用砼搅拌机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砼搅拌,输送全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3)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

2、木屑除尘措施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仓内。

3、金属防尘措施

钢、木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道管、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心输送到室外。

二、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用的措施。

(1)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3)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

(4)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

1)改革工艺;

2)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3)加强设备的密闭化;

4)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2)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中铅烟浓底,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1)消防或减少铅毒发生源。

(2)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3)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中毒的技术措施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

(1)加强通风,以降低现场浓度。(2)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尽量采用自动焊。

(3)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沐浴,不在现场内吸烟、喝水、进食。

5、防止苯中毒的技术措施

(1)加强现场通风。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用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防止急性苯中毒。

(2)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采用新工艺喷漆。

(3)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在地下室和密闭的室内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三、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主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气焊和气割等。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睛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四、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各建筑、安装企业应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以三个方面着手:消防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以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替有声的工具。

(2)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布局,控制噪声入手,消声、吸声、隔声、隔振、阻墙。

(3)做好个人防护。如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4)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五、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设置所吸收。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

(3)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六、防暑降温措施

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要到现场巡回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

来自:职业卫生检测(http:///qybh/583.html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2篇

职 业 危 害 防 治 措 施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一、职业健康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成立以主管经理为首,行政、人力资源、工会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分公司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3、定期或不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因素。

5、经常对职业病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由依法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新职工人入职后,应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2)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立健康监护档案。

3)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对患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

4)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5)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6)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三、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安全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方针,实行“行业监督、企业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三条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第四条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条 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第六条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第二章 职业病预防

第一条 企业应加强新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第二条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第三条 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并持续改进。

第四条 建立职业病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严重职业病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第五条 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企业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六条 企业不得将产生职业病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的作业。

第三章 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第一条 企业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企业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企业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第二条 企业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 企业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条 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企业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第五条 企业人事部门应根据新招聘及调换工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职防部门鉴定意见安排其相应工作。

第六条 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者,患者所在企业应根据职防机构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

第七条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因素检测结果。

第八条 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第九条 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第十条 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防部门自体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

第十一条 企业应严格执行女工劳动保护法规条例,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第四章 作业场所管理

第一条 企业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第二条 企业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

第三条 企业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第四条 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第五条 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第六条 对特殊工种(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组织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第七条 要加施工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第八条 企业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第五章 职业病诊断与管理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条 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企业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企业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第二条 企业要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三条 企业应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职防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由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应依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六章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第一条 企业安委会应定期研究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领导和岗位职工都必须熟悉本岗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掌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情况、治理情况和预防措施。

第二条 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和学习讲座,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条 企业要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条例,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班组每季度在安全活动中安排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

第四条 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第五条 从事职业病作业岗位职工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七章

部分职业危害防止措施

一、热环境的改善与防暑降温

1.通过技术革新,引进新设备,使繁重的手工劳动改为机械化生产。2.在热源与作业人员之间设隔热屏障,降低辐射的吸收。3.通过利用机械风能或改善自然通风效果降低作业环境的热量。4.对高温作业工人就业前、入暑前的定期体检,如发现有高温作业禁忌症或可疑工人,作适当调离或给予健康监护。定期体检之后,公司建立高温作业工人的健康档案。

5.工人在高温环境作业下,工人损失水份、盐份的情况时,公司供应适当的饮料和防暑药物。

6.针对高温作业时工人的机体代谢强,营养消耗增加,因此要加强补充营养,同时注意饮食制度。

7.根据各工种和工艺的不同,安排和劳动休息时间,安排好轮班制度,缩短劳动时间,做到勤轮换,创造良好的休息场所。

8.根据各工种的作业需要的不同,供给工作帽、防护眼罩、面罩、手套、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生产性粉尘的防治

1.在运输、装卸粉状物料时用机械代替工人操作。

2.把物料的破啐、研粉、筛选改为湿法操作。在物料的装卸、运输过程中添加水,抑制粉尘飞扬。3.在运输、装卸中密闭尘源。

4.定期检查防尘设施和除尘设备,定期评价防尘措施的实际效果,及时制定和改进防尘措施。

5.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佩带防尘口罩、防尘面罩,定期作好工人的教育。

三、生产性毒物的防治

1.建立健全有毒物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有毒物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2.有毒物品要有明确的标识和安全标签,向工人提供齐备的技术说明书。

3.有毒物品有密闭,以免泄漏、散发。回收好剩余有毒物品。4.提供给工人防毒口罩、胶靴、手套、工作帽等。

5.向工人宣传有毒物品的危害和如何识别安全标签。工人掌握必要的预防、控制及应及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经常性的对工人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的教育 和培训。做好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

四、噪声的防治 1.改进设备及工艺结构。2.采用吸收音、隔音等技术。

3.合理调整工作时间,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4.缩短工人在噪声中的时间。

5.工人佩带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或头盔)

五、辐射防治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3篇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GBZ/T 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3]、GBZ 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4]、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5]、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6]、GBZ/T 195-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7]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评价合同和企业提供的相关材料。

1.2 评价范围及内容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酸洗废液环保处理及综合利用扩建改建项目有关的资料和内容,对该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所在地地理环境、水文、气象等进行一般性介绍,对生产装置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描述。

对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性质、主要产生环节、可能产生的浓度(强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人体的主要健康危害及其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

对该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车间建筑卫生学要求、拟采取的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及评价。对不足部分提出职业卫生方面的补充对策措施。

1.3 评价方法及程序

采用类比检查表、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作业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程序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程序进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项目概况

①项目性质:扩建;②项目总投资:2558.09万元(人民币);③占地面积:36 355 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约11 655.6 m2。④设计能力:处理盐酸废液5.5万t/a。本项目主要产品为2 000 t/a三氯化铁、3.4万t/a(38%~41%)三氯化铁溶液及生产3.85万t/a(20%~25%)盐酸;⑤年操作时间: 320 d;⑥职工人数:新增员工28人。

2.1.2 原料及辅料

本项目生产用主要原料为废盐酸,液氯处理能力或使用量为3 300 t/a; 31%盐酸处理能力或使用量为15 400 t/a。

2.1.3 工艺技术及其特点

本项目主要生产品种盐酸(浓度20%-25%)、氯化亚铁及三氯化铁,具体生产过程是对各类钢厂废酸进行多效蒸发处理,以回收浓度约10%~15%的盐酸及氯化亚铁,并对部分氯化亚铁进行深加工,进而得到三氯化铁。

2.1.4 生产流程概述

2.1.4.1 废液处理及三氯化铁溶液生产工艺

①稀盐酸与氯化亚铁分离:将废盐酸通过过滤,除去杂质,对滤液进行三效蒸发,回收浓度约10%~15%的盐酸及氯化亚铁。②成分调整:吸收的盐酸浓度达到10%~15%,用泵打入调配罐用31%的盐酸兑变成商品盐酸(20%~25%)。③氯化反应:氯化亚铁冷却结晶后,进入配制池,用自来水配制成(32%~35%)氯化亚铁溶液后用泵打入计量池,再从塔的上部进入反应塔,氯气从塔的下部进入反应塔。反应塔出来的微量尾气用35 %的氯化亚铁溶液吸收。反应温度控制在常温~80 ℃,通氯时间约8 h。检测三氯化铁溶液合格冷却后,放入三氯化铁溶液成品池。将一定量的三氯化铁溶液用管道输送到多效蒸发器在75~115 ℃条件下浓缩后,送结晶釜冷却结晶,然后过滤,得到带6 个结晶水的三氯化铁,过滤的母液进三氯化铁溶液成品池。

2.1.4.2 酸雾净化工艺

扩建项目有组织排放氯化氢来源于生产中氯化环节和吸收环节,建设单位根据氯化氢产生特点,为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从工艺设计和末端治理等方面进行污染物排放量控制。①冷凝液化环节:本项目三级分离后气相中氯化氢与水蒸汽之比为1∶8.5左右。由于氯化氢易溶于水,因此吸收前,采用夹套冷却水冷却,可使氯化氢溶于水而降低后续吸收负荷。同时采用三级稀酸吸收工艺,可提高氯化氢吸收效率。 ②吸收环节和氧化环节产生的酸雾均进入同一酸雾净化塔,经碱性水喷淋净化处理后,经整套装置的真空泵引出后,再经引风机引风后,通过1根15 m高排气筒(FQ-1)有组织排放。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工艺装置的主要原料为废盐酸液,辅助原料为氯气,产品为三氯化铁、(20%~25%)盐酸。

2.2.1 生产装置单元

该单元包括计量、过滤、预 热、多效蒸发、冷却结晶、分离、配制、计量、氯化反应、成品等生产过程。该单元的主要设备为抽料泵、一效石墨加热器、二效石墨加热器、三效石墨加热器、双效石墨加热器、卧式石墨冷凝器、分离器、氯化氢吸收塔、氯气吸收塔、包装机等。

原料包括废盐酸等通过管道从稀盐酸池中直接打入过滤池,中间经过预热加热,通过一效石墨加热器、二效石墨加热器、三效石墨加热器多效蒸发、冷却、结晶、通氯等过程。其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过程主要为①稀盐酸与氯化亚铁分离:废酸通过泵房水泵从废酸池将废酸运至生产装置,通过过滤,除去杂质,对滤液进行三效蒸发,回收浓度约10%~15%的盐酸及氯化亚铁。该工序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盐酸、泵房产生的生产性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②成分调整:吸收的盐酸浓度达到10%~15%时,用泵打入调配罐用31%的盐酸兑变成商品盐酸(20%~25%)。此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盐酸。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盐酸等化学物,在输送这些物料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液体物质溅入人体,造成人体局部灼伤事故。④氯化亚铁在加氯过程中,加氯计量器、管道等发生泄漏可发生氯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小剂量泄漏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⑤生产过程中若设备、管道、阀闸等连接处密封不良或腐蚀,密封件损坏,紧固件松动,蒸汽等介质的高温设备、管道裸露,高温物料、蒸汽泄漏等,人体触及均可引起职业性灼伤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生泄露或者阀门关闭不严,极易造成有毒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⑥本单元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动力支持区的各类风机、离心机、水泵等设备。

该工艺流程中需要工人手工操作的过程为成品固体氯化亚铁包装,其余均由管道输送。整个工艺过程均为自动化过程,工人主要进行巡检。工人在清除滤渣、清洗设备、仪器设备或管道阀门发生泄漏时可能会接触到各物料。

该单元的主要噪声源为输送泵、包装机等。长期接触噪声,主要导致听觉发生障碍,并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高强度噪声还可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干扰工人的情绪,并对女性月经、生育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2.2.2 罐区单元

储存单元主要储存盐酸等原辅材料及产品,主要由20 m3玻璃钢储罐2只、100 m3钢衬塑储罐10只、40 m3聚乙烯储罐4只、500 m3玻璃钢储罐5只、废酸贮池10 000 m3地下贮槽1组4只组成。①成品库与成品储罐:成品库也作为包装间,是化学危险品库,主要储存氯化亚铁等产品,液体氯化亚铁和盐酸储存于4只40 m3聚乙烯储罐、10只100 m3钢衬塑储罐中,产品盐酸、液体氯化亚铁采用槽罐车外运;产品固体氯化亚铁采用聚丙烯编织材料袋包装,每袋40 kg,如果包装破损或包装口袋未扎紧,可使环境中氯化氢浓度超标;仓库温度高,仓库通风不良,作业人员进入仓库未戴防护用品等,可引起人员灼烫、职业中毒。该工序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盐酸、高温和氯化亚铁等。②废酸原料池:废酸原料池由10 000 m3地下贮槽1组4只组成。废酸原料由槽罐车储存备用。该工序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盐酸。如果盐酸泄漏,人体触及可引起职业性灼伤事故。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产生环节和原因见表1。

3 评价

3.1 选址

间二甲苯(MX)项目所在地区为非自然疫源地,厂址周围无居民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与居住区有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选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3.2 总体布局

总平面布置:整个厂区包括了生产厂房、仓库、罐区等,本次拟建项目将利用原有厂区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储罐区、配料池一、配料池二、三氯化铁成品池一、液氯仓库、废酸处理装置二、中和处理池、冷机房、三氯化铁车间、三氯化铁成品池二、计量池、反应塔、应急池等。

整个厂区分东西二大部分,其中东区为生产装置及其配套设施,西区为酸洗线、酸储槽、储罐为主;其中西区新建储罐区、配料池一、配料池二、三氯化铁成品池一、液氯仓库位于西南侧,东区新建废酸处理装置二、中和处理池、冷机房、三氯化铁车间、三氯化铁成品池二、计量池、反应塔位于东南侧。

上述总体布局基本充分利用公司已有供电、消防等设施,节约投资,加快建设进度。厂区设置不小于4 m宽的消防通道,满足人流物流以及消防的要求。

3.3 防尘、防毒措施

建设项目在防尘防毒方面拟采取的控制技术措施包括①主生产设备、管道全密闭,有效防止毒物的逸散,通氯现场应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②生产厂房和罐区内均设有酸雾检测报警系统,可以预防酸雾超标。③各储罐均设有喷淋冷却水系统,气温高时可自动喷水降低储罐柜内溶剂温度,以减少气化量。④储罐进料由平衡压力管与运输罐车连通,尽可能在密闭系统内完成装卸作业,减少无组织排放量。⑤吸收环节和氧化环节产生的酸雾均进入同一酸雾净化塔,经碱性水喷淋净化处理后,经整套装置的真空泵引出后,再经引风机引风后,通过1根15 m高排气筒(FQ-1)有组织排放。通过以上这些综合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毒物污染的发生和影响。

3.4 防噪声措施

该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运输泵、调配釜、包装机等机械动力设备。厂方主要通过加强厂区绿化以及隔离防护、合理规划布局、减振降噪等措施进行噪声控制。

3.5 应急救援设施和措施

该改扩建项目拟按照公司原有建设项目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预案明确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职责及分工、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应急疏散方法、工人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等具体措施。企业拟在主生产装置处安装报警装置。拟在现场或休息室放置应急救援箱,箱内放置一般应急用品。该项目在罐区设计了泄险区域,将在四周设置围堰,当发生泄漏时可以防止物料外泄。车间内拟设置应急撤离通道,但是无泄险区在有可能接触有毒有害物料的地方附近,设置紧急冲洗设施,且服务半径小于15 m。

4 结论

通过以上职业卫生分析,可以认为,本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遵循了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的法律、法规,考虑采用较为可行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项目投产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氯气、氯化氢、三氯化铁、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基本合理,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本项目虽有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氯等高度危害的化学物质,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要求,本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5 建议

①控制室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0 m3/h,并尽可能做到在停电等情况下进行自然通风。

②工作场所的采光和照明要分别符合GB/T 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和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③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管道材质应合格,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物质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

④生产装置区设立风向标,按照GB 11651-89《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的要求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清洗设备时要求做好呼吸系统与皮肤的防护。

⑤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定期对本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氯、氯化氢、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检测与评价。

摘要:目的 识别多效蒸发法回收利用废盐酸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防治重点和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类比调查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多效蒸发法回收利用废盐酸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多效蒸发法回收利用废盐酸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设置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该多效蒸发法回收利用废盐酸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氯气、氯化氢、三氯化铁、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氯气、氯化氢浓度符合卫生标准,噪声强度符合卫生标准。结论 该多效蒸发法回收利用废盐酸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关键词:多效蒸发法,回收利用废盐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2002-05-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S].

[3]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S].

[4]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5]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6]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4篇

【关键词】鞋业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受职业卫生评价机构委托,对福建晋江鞋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和分析。重点提出鞋业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应的控制措施。

1.鞋业主要的原材料

橡胶、PU、EVA、MD、TPR、牛巴、超细纤维、天然皮、网布、胶水等。辅助材料:织带、鞋带、鞋扣、包装纸、包装箱。

2.鞋业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其主要包含裁断、针车、成型等这3个工序。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主要有:粉尘(毛皮粉尘)、化学毒物(苯、二甲苯、丁酮。丙酮、正己烷、环己烷、环己酮、乙酸乙酯、苯乙烯及二异氰酸甲苯酯、CO、CO2等)、噪声和相关物理因素。

4.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4.1 防尘措施

主要是增加通风、除尘系统(设备),劳动者要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建立通风除尘系统,其中对产尘量大的生产没备,采用单机独立除尘装置来强化除尘;加强管理,建立除尘设备维护使用制度,推广综合防尘措施。除尘工作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粉尘浓度下降。

其他说明:①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人工直接操作。或革新工艺,及时检修设备,尽量减少粉尘飞扬。②批皮、打磨机、 抛光机等产生粉尘的设备应每班清扫,事故性粉尘散落应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必要的情况下设置喷水雾设施。③染尘的工作场所设密闭防尘的工人值班室。每班打扫卫生,保持值班室干净整洁。④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粉尘个人防护用品(防尘帽、防尘口罩等)并确保工人正确佩戴。特别要重视打磨工、抛光工的个人防护,防尘口罩滤膜必须定期更换。⑤人力行政部门应做好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每年一次进行健康体检。

4.2 防毒措施

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丁酮。丙酮、正己烷、环己烷、环己酮、乙酸乙酯、苯乙烯及二异氰酸甲苯酯等,采用的采用的防护措施(设备)主要有: 通风净化系统、无毒水基胶粘剂代替制鞋的有苯溶剂,可消除或减少制鞋行业的苯中毒。抽分排毒装置。作业者需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呼吸器,独立操作工作室,配以良好的排风罩。然而,根本控制措施是替代或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改革工艺,与减压操作与排毒措施相结合,消除或减轻有毒物质的危害。对职工进行防毒宣传教育,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完善防护设施和防护设备,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减少制鞋行业有毒物质对员工的影响。

其他说明:防毒物措施①领导首先要提高劳动保护意识,认识生产与劳动安全卫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自觉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建立健全有关防毒管理制度。②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制定毒物如丙酮、丁酮等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具体的处置措施,完善应急救援设备的配置,并对救援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③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岗位如刷胶工、调胶工、擦胶工等,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④完善防护设施和安装防护设备,保证工人正确并坚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⑤针对接触苯、二甲苯的岗位,因该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工厂管理必须在作业防护措施上落实到位,如作业区域采用吸气罩,员工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

4.3噪声防护措施

采用的防护措施(设备)为采取隔声、减振技术措施,劳动者佩戴防噪耳塞,根本控制措施为超标岗位进一步采取减振、消声、吸声、隔声等工程技术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和监督,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有效的个人防用品,做好个人卫生的防护工作。

其他说明:①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周工作 5d,每天工作8h或实际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 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l15dB (A),②裁断工、划线工和打磨工等工作地点生产性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而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防噪耳塞、耳罩等有效个人防护用品。③其它非噪声作业场所如行政区和生活区应尽量远离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

4.4其他物理因素

其他物理因素的控制措施加强照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损坏灯具及时更换,保证所有照明设备均能正常使用。特别要加强封闭式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和保暖隔凉工作,安装防暑降温、保暖隔凉等空气调节设备,并能正常使用,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保证工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企业应在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按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5.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

5.1员工职业健康监护

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特定健康问题及时做出处理:早期发现特定健康损害,避免出现严重危害后果;发现并处理患职业禁忌证的敏感人群。

5.2個体防护

作为辅助手段,个人防护用品可以阻断或减少有害因素进入人体,须为从事热熔港宝、刷胶、喷漆、打磨、抛光等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要求的口罩、耳塞、护发帽、防护服、手套以及防毒面具,并督促其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和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的要求。特种防护用品应具有生产许可证标识“QS”、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标识“LA”。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应根据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的浓度来选择。

6.结论

鞋业生产在福建晋江有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关心劳动作业者的职业卫生健康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职业病防治工作除了用人单位的支持和重视外,政府与主管部门也更应该关心劳动者。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劳动力资源保持健康的状态是永葆社会和谐和发展的源动力。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结合各企业生产实际,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相关制度,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010.

[3]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

[4]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5篇

2017年6月,由陕西安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对我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与现状评价,本次检测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本项目的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及其效果、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其落实情况等。针对检测结果中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支架工等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以及大巷皮带司机、采煤机司机等岗位噪声超标等问题,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我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特制定本措施。

一、粉尘

(一)综采工作面

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

2、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采煤机司机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中,距工作面较近,接触水平高,采煤机割煤强度大,采煤机外喷雾雾化效果不好,降尘效果不明显。

整改措施:综采队维修采煤机内、外喷雾及更换喷头,调整内外喷雾压力,使水压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坚持使用工作面进风流中的防尘喷雾,由于工作面产尘强度较大,要完全抑制还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加强个体防护,为工作面各岗位操作人员配备高性能的3M双滤盒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佩戴。

(二)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综掘机司机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

2、掘进工作面支护工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掘进工作面岗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且为煤巷掘进,距离工作面较近,接触水平高,综掘机掘进强度大,内、外喷雾雾化效果不好,降尘效果不明显。

整改措施:维修综掘机内、外喷雾及更换喷头,调整内、外喷雾压力,使水压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严防掘进工作面出现串联通风和循环风,保证工作面进风的质量,发现风筒漏风及时处理。由于综掘机掘进强度大,要完全抑制还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加强个体防护,为工作面各岗位操作人员配备高性能的3M双滤盒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佩戴。

(三)无轨胶轮车司机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无轨胶轮车司机定点呼尘超标原因主要因为无轨胶轮车司机负责运送人员及物料之各个场所,包括采、掘工作面等,故导致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

整改措施:在辅助运输大巷设置防尘喷雾,净化风流,缩短无轨胶轮车接触粉尘的时间,并做好个体防护工作,为各辅助运输车司机配备高性能的3M双滤盒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佩戴。

二、噪声

(一)井下系统

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2、综采工作面转载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3、综采工作面刮板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4、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5、综采工作面端头工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6、掘进工作面综掘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7、北胶运大巷一部皮带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超标原因:由于井下采掘工作面局部空间有限,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啊、转载机、支架工、端头支护工、综掘机司机、北胶运大巷一部皮带司机等工种受工艺限制不能采取隔离操作,工作面工人近8h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且部分防护设施效果不佳,是导致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整改措施:

1、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

2、尽可能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

3、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对可加装缓冲垫片的活动件加装缓冲垫片,或者直接固定,严防自由振动,减小噪音。

4、提高工人营养,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力。

5、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二)地面生产系统

1、原煤三号皮带机司机作业点8h等效声级超标。

2、洗煤厂跳汰机司机作业点8h等效声级超标。

3、洗煤厂分级筛司机作业点8h等效声级超标。

超标原因:三号皮带机司机、跳汰机司机和分级筛司机等岗位超标是由于洗煤厂内大型设备集中布置,受作业空间局限不能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且部分防护设施效果不佳,是导致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整改措施:

1、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

2、尽可能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

3、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对可加装缓冲垫片的活动件加装缓冲垫片,或者直接固定,严防自由振动。

4、提高工人营养,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力。

5、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喷雾洒水,在采煤机械、转载运输机头、装车点和回风巷等产尘地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并坚持使用。

2、定期对井下主要大巷、顺槽、风筒以及设备清洗、清扫除尘,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及时清理。

3、保持井下辅助运输车辆完好,路面平整,防止煤尘飞扬和散落。

4、严格按照机电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对采煤机、掘进机、铲车、辅助运输车辆等机电设备不得超速运行,保持零部件固定良好,减少振动,减小噪音。

5、在保证供风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风速,减少粉尘飞扬。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深圳市 2 家的黄金珠宝钻戒首饰生产企业。

1.2方法对黄金珠宝钻戒首饰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料使用情况、职业卫生防护情况等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92《工作场所 空气中粉 尘测定》、GBZ/T 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的要求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依据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该行业在产生过程中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2 结 果

2.1生产工艺流程黄金珠宝钻戒首饰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压模→注蜡→修蜡→种树→倒石膏→焗炉→熔金→倒模→冲洗→执模→研磨→镶石→泡天那水→清洗→烘干→执边→打磨→电金→成品。

2.2 主要原辅材料 该行业生产过程使用与职业病危 害有关的主要原辅料情况见表 1。

2.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该行业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 2。

2.4 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2.4.1主要职业病危害卫生防护设施该黄金珠宝钻戒首饰生产企业针对各种化学性有害因素主要采取机械全面通风的防护措施,仅在执边工序、打磨工序、电金工序、清洗工序和熔金工序设置了局部排风防护设施;针对激光辐射物理性有害因素设置了屏蔽罩。

2.4.2个人卫生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该黄金珠宝钻戒首饰生产企业为为各岗位的劳动者配备了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耳塞个人防护用品。鉴于工作场所存在有机类 毒物,一次性医用口罩未能满足职业卫生防护要求。

2.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5.1化学性有害物质浓度检测结果工作场所各检测点的硫酸、正己烷、正庚烷、甲醇、环己烷、甲苯、二甲苯、苯、正辛烷、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过氧化氢、 氢氧化钠、氟化氢、盐酸、砂轮磨尘等化学性有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规定。

2.5.2物理因素强度检测结果工作场所各检测点的激光辐射和噪声等物理因素强度均未超过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规定。工作场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3。

注:a指该原辅料为混合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挥发性有机组分分析,以确定该原辅料中的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

3 讨 论

通过本次调查表明,该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硫酸、正己烷、正庚烷、甲醇、环己烷、甲苯、二甲苯、苯、正辛烷、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氟化氢、盐酸、砂轮磨尘等化学性有害因 素和激光辐射、噪声等物理性有害因素。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该行业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基本达到一定的效果。鉴于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天那水和白电油,甲苯、二甲苯是天那水的主要成分,白电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己烷,而苯系物、正己烷职业中毒是深圳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事故之一[2,3,4],因此不能忽视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预防,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规定,该黄金珠宝钻戒首饰行业为金属制品行业,经综合分析,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行业。为了能够有效地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黄金珠宝钻戒首饰行业的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提出以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1存在或产生化学物质的工作地点,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防毒措施,加设局部机械排风和净化系统控制有毒物质的扩散;应给操作人员配备有效的防毒口罩。2鉴于工作场所存在苯、硫酸及三氧化硫,属于确认人类致癌物,乙苯属于可疑人类致癌物[5,6],在这些岗位应采取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接触机会,尽可能使操作人员保持最低接触水平。3鉴于工作场所存在苯、甲苯、甲醇、正己烷,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5,6],在接触高浓度,特别是皮肤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需采取特殊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操作人员皮肤的直接接触。4对产生激光辐射的作业岗位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应严禁操作人员裸眼直视激光束,配备安全有效的防护眼罩和防护服。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7篇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筛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25-02

1前言

不同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不一样,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多样性,会随着工作环境、工作工程、工艺生产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前,应采用文献进行检索,并充分掌握工作单位相关资料,对该工作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采用类比调查或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定性识别,然后再进行危害筛选,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和程序主要取决于识别目的,以建设项目为例子,这类工作的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重点在于类比调查、工程分析以及资料调研,而职业健康检查、控评监测以及日常监测的识别重点在于现场调查。另外,传统卫生职业可采用检查表法和经验法进行识别,但应考虑其工艺条件变化情况,以免工艺条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影响。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筛选依据

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筛选时,应根据以下规定进行筛选。

2.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相关法律法规,如国家职业采样检测标准及接触限制标准等。

2.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险性、强度以及浓度等。

2.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2.4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人群特性。

2.5多因素评估、相关要求、水平对比以及专家评估等结果。

3如何识别特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些特殊环境,如职业病诊断、项目建设、设备检查和维护、紧急状态、异常状态以及密闭空間等。其中,设备维修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较难察觉,如锅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时不接触保温材料及耐火材料,但在锅炉检修过程中,接触保温材料及有害物质粉尘。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急性职业中毒和缺氧性窒息,其识别重点包括有毒气体产生原因、通风换气问题、以及低洼处是否存在高密度有毒气体。异常及紧急状态识别重点包括设备故障、异常开车或停车以及生产等,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较低,或不接触危害因素,但在异常紧急情况下,不仅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且接触水平较高。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具有潜在性,容易造成遗漏和忽略,因此,应高度重视异常紧急状态,充分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存在的问题

4.1没有全面的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杂质中含有的成分没有全面重视。因为用人单位通常只是将反应资料全面提供,对于副作用没有给予关注,导致出现常常忽略杂质成分的情况。②对于存放废渣、辅料等问题没有重视,例如砷、磷等杂质含在硅铁中,一旦硅铁遇到水或者潮湿的环境时则会出现砷化氢或者磷化氢等物质。③对于地方特色没有重视的态度,因为地球化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导致地壳中不同方面的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别,导致在进行炼铁高炉工作中有着相对严重的铅危害。④现今,大部分企业的化学物质经常以绿色产品、环保产品等口号生产,因为基于配方保护的前提下,生产产期对于化学品安全生产所使用的物料清单并不提供,造成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无法做到全面[1]。⑤对于密闭空间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没有充分重视。⑥对于紧急情况或者异常情况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没有充分的重视。造成无法全面识别的因素具体是:一方面是企业在构建技术能力方面,由于没有合理的配备专业机构人员,导致在学科参与方面相对缺乏,职业卫生工作人员在自身的整体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责任以及法律方面有着较弱的意识。同时,卫生监督方面也是造成无法全面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原因。

4.2过度的识别职业危害因素过度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具体在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工作中体现,主要是因为负责人对法律责任的承担有一定的惧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构建“剂量的接触是决定毒物毒性大小的相关原因”等主要意识。②对于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者“使用”的相关参数与概念没有明确标明。③对于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监测等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主要重点没有明确区别,例如,只是在检修或者维修过程中偶尔接触部分毒物,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检查时并没有做特定的识别,一旦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评价监测等工作中则以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5职业病危害因素筛选的相关对策

5.1深入健全相关法规政策现今,我国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义为:在职业活动中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影响的相关危险原因[2]。根据这样的说法,危险因素应该包含环境、劳动以及工艺等方面的原因。由于现今列入职业病的名单中没有与生产环境、劳动过程相关的原因,因此,没有统一的职业病危险因素筛选方法。例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文件中,根据不同类型,分别以3大类型划分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则是根据直接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分别以10大类型进行划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则是根据直接造成职业伤害与伤亡事故等方面的原因,分别以6大类型进行划分。

5.2将体格检查资料与监测资料综合应用通常情况下,对职业健康进行检查时发现职业病因素,但是监测的资料均出现不超标的提示;而监测资料中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显示超标的情况时,检查职业健康并没有出现职业病的情况。一旦检查资料出现上述情况时,则可能是无法全面识别职业病中的危害因素,或者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没有相同的侧重点,应该将检查健康资料与监测资料综合应用,对全面识别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常全新,杨霞,程亚琪,马玉华.某钢帘线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1,12(05):196-197.

建筑工地职业病危害评价识别防治措施 第8篇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高毒物品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 GBZ /T 197 - 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GBZ 1- 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 2007)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1,2,3,4]。

1.2 评价范围及内容

该建筑设备工程机械生产项目的生产过程及相应配套生产辅助设施,在试生产期间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价范围包括装配车间、喷漆及其辅助设施(小挖装配区、小挖下架区、压路机装配区、摊铺车装配区、电焊区、喷漆车间、辅助等7个评价单元)。

1.3 评价方法

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卫生检测、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项目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生产工艺及流程

本项目主要材料为外购的零部件(成品件)、发动机、配套仪器、仪表、各种胶、剂、油等, 主要生产设备包括机械加工、公用动力和喷漆等。本项目生产过程基本能实现机械化操作,一线生产人员实行白班一班制,每班工作8 h,每周工作5 d,年平均开工245 d。工艺流程为:将外购件从库存区搬运到各生产区域→按照生产流程进行主线装配→下线→自我检查→机修→测试→喷漆→经检验合格入库。其中装配过程需试用各种胶、剂、油等辅料。下线前需加注液压油、发动机机油、防冻液、柴油、黄油等。铺摊机及喷漆工艺流程见图1、图2。喷漆车间使用的涂料为:黄色底漆和涂层黄漆、灰色漆几种。喷漆线主要是对产品(零部件)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漆面损伤进行修补。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规范、各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以及本项目的生产特点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综合情况分析,确定正常生产条件下,该项目产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锰、电焊烟尘、噪声等。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3.1 化学毒物

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5],2011年1月24-26日在满负荷生产状况下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各操作岗位进行了现场检测,连续采样监测3 d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个点定点检测3次;个体检测每人3次,以检测结果最高值进行评价。该项目存在的毒物主要分布在喷漆、辅助单元的喷漆、补漆、打磨、电焊等工种。检测结果表明除电焊工种锰的1个CTWA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以外,其他119个有毒化学物质样品的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因粘胶剂和清洗剂中大部分化学物质没有职业接触限值, 有职业接触限值的液化石油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钛、丙酮等化学物质由于含量较少、用量较小因此未进行检测。见表1。

对喷漆单元的甲苯、乙苯、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丁酯检测,结果显示的甲苯、乙苯时间加权浓度,分别为2.933、3.667 mg/m3,喷漆房乙酸丁酯的短时间浓度为32.970 mg/m3, 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甲基异丁基甲酮和其他点次均低于检出线[3]。分析原因为:①所评价企业为国际知名建筑设备公司,具有先进的通风除尘除毒设施,防毒设施到位;②所购买使用的油漆、粘胶剂和清洗剂质量可靠;③喷漆车间的喷漆线主要是对产品(零部件)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漆面损伤进行修补,工作时间短,机械化程度高。电焊工种锰超标的原因考虑与电焊单元没有设置通风排毒(除尘)设施有关。

2.3.2 粉尘

按照GBZ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方法,在焊接及打磨过程中产生烟尘的3个作业点进行定点检测,每个点检测3次;个体检测1个工种2人次,每个人次检测3次,以检测结果最高值进行评价。结果见表2。

电焊工检测电焊烟尘,检测结果分别为2.7、1.7、1.2 mg/m3;喷漆打磨工检测其他粉尘,检测结果分别为1.3、1.4、2.3 mg/m3,均未超过国家标准(电焊烟尘PC-TWA为4 mg/m3,其他粉尘PC-TWA为8 mg/m3)。

2.3.3 噪声

噪声测定按《作业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八部分:噪声》进行,共测量了9个工种,其结果显示喷漆工、喷漆打磨工、小挖装配工、电焊工4个工种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为55.6%;噪声车间内的办公室,测量8个点,全部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电焊工岗位噪声超标是由切割、电焊、砂轮打磨造成的高强度噪声,喷漆工、喷漆打磨工噪声超标主要是喷漆房防护设施动力噪声强度大,影响到工种噪声的等效声级;小挖机装配工超标是因为发动机发动时产生的高噪声强度引起的。见表3。

2.3.4 照度

本项目主要以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的规定,判定本项目采光等级为Ⅲ类。共检测21个点,采光度全部合格。项目工作地点的采光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规定。

2.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4.1 总体布局

厂区总平面布置与该工业区统一规划,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与生活区布局合理,道路设计合理、便捷通畅,装配车间成东西向,其纵轴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北北东风)夹角>45度,有利于厂房内自然通风和防暑降温。产生噪声及毒物危害的装配车间和喷漆车间分开设置,不易产生交叉污染,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但喷漆房没有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电焊区设置在厂房的中间位置,电焊产生的有害物质影响到其他岗位。

2.4.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具备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度高。生产装置、辅助用室、仓储分区合理布置。

2.4.3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2.4.3.1 防毒

本工程采取了车间全面通风和主要有毒作业工序采取密闭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设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要求。焊接作业产生的电焊烟气和喷漆作业产生的苯系化合物是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控制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机械通风、除尘、排毒措施:(1)厂房采取全面自然通风,设置天窗,增强车间的通风换气。(2)在具有机械通风排毒净化系统的喷烘室内进行喷漆烘干作业。①烘干室室体采用钢结构复合彩板,复合彩板采用50 mm厚耐高温岩棉;循环风部分:配置1台耐温离心式风机送风4×104 m3/h;加热系统:配置1台天然气燃烧器、1台热交换器,采用间接加热的工作形式;②喷漆打磨室过滤系统:空气经过两级滤尘后从室体顶部送入,前一道过滤为初效过滤,初效过滤层选用国产优质无纺棉,精密级亚高效过滤层选用荷兰产CC-600G精密级过滤棉,该过滤层具有多层结构;送排风系统:配置2套送风系统每套配置2台送风机进行送风,送风量为6×104 m3/h;配置2套排风系统,每套设置1台风机(离心机),排风量为5.4×103 m3/h;③喷漆室过滤系统:空气经过三级过滤除尘后从室体顶部送入,前两道过滤为初效过滤(选材同喷漆打磨室),送排风系统:采用空调送风机独立送风,设2套排风系统,每套设1台离心式防爆风机,漆雾处理选用进口玻璃纤维漆雾过滤。

2.4.3.2 防尘

本工程对主要产生粉尘的喷漆打磨工段采用初效袋式过滤棉集中吸附灰尘,车间全面自然通风,有效地控制了电焊烟尘。

2.4.3.3 防噪音

采用低噪声设备及隔声减振降噪、减少劳动者接触时间等措施,降低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

2.4.3.4 防暑降温

车间实施全面自然通风,办公室均设空调,工人作业岗位配备风扇;夏季供应各种清凉饮料、高温茶、清凉油、藿香正气液等进行防暑降温。

2.4.3.5 应急和救援设施

该企业设有必要的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15 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和个人防护用品。

2.4.4 个人防护用品

本项目为生产作业人员配备了必要的防尘、防毒和防噪声用品,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个体防护用品选用规范》要求,但没有为喷漆工发放防噪声耳塞、补漆工没有防毒口罩。

2.4.5 辅助用室

本项目设有工作场所办公室、更衣室和厕所、淋浴室、食堂、临时休息区、休息区等辅助用室。其配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2.4.6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公司制定了《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委托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体检机构,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进行了全员职业健康检查。未检出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患者。自装配线开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2.4.7 职业卫生管理

该公司设有质量安全环境部,兼管职业卫生管理,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了《员工安全培训及考核制度》,实行三级教育制度。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工段设置了警示牌,在相关岗位设置洗眼器等应急设施。定期组织接毒接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各项制度基本得到实施。

3 讨论

3.1 评价

通过对该公司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设施运行正常,基本能满足职业卫生要求。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苯、甲苯、二甲苯、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等。除电焊工种1个点的锰CTW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余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及粉尘样品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病危害接触限制要求,说明防毒防尘措施可行有效。本项目对产噪设备采取了减振降噪措施、减少劳动者接触时间等措施,对控制噪声危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噪声测量合格率仅为55.6%,说明需要针对产生噪声的不同原因采取噪声控制综合措施,降低噪声强度,确保噪声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布局方面喷漆房、电焊区设置不符合有关要求[1]。而建筑物一旦建成则很难再改变,提示要在建设项目设计之初就参与其预评价,在设计阶段把可能的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因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化学毒物、粉尘及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交叉污染和传播。

3.2 建议

(1)进一步加大职业卫生管理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增强个体防护意识;在所有产生噪声危害的地点明显处设置噪声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在喷漆车间应设置红色警示线;职业健康查体时应与查体机构具体说明各工作岗位所存在的职业危害,防止应查项目漏查。(2)焊接岗位增设移动式通风排毒(除尘)设施;加强喷漆房排毒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净化效率,防止尘、毒经排放口造成空气的污染;将电焊单元进行改造,将其独立隔断或是搬离装配车间。加强打磨、切割、电焊及发动机装配等噪音超标岗位的生产工艺改造;噪声强度较高的电焊、喷漆打磨、装配等单元应安装消音器设备、增设作业人员隔离休息室,尽量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噪声的时间;建议有关科研机构改良耳塞的工艺及材料,考虑把耳机和耳塞有机结合使工人佩戴舒适而不影响语言交流。(3)个体防护措施:加强对作业人员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和检查,保证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时,针对不同危害因素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有效的防护用具。噪声强度大的工作岗位佩戴高阻性的护耳用品,为喷漆工和补漆工配发防噪声耳塞和防毒面罩。个人防护用品要做到随时更换,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面具时应及时更换滤料,保证工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完好有效。

摘要:目的 评价某建筑工程机械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 项目存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电焊工种1个点锰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287 mg/m3、4个工种的噪声强度区间为85.3~103 dB(A),超过国家标准,其他检测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结论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电焊烟尘及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机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上一篇:家乡最美是田野作文下一篇:综合设计作品展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