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文集读后感

2024-05-28

三毛文集读后感(精选8篇)

三毛文集读后感 第1篇

你翻越洋河,踏步沙漠,一路逍遥洒脱,足迹印在天涯。

——题记

一幅动人的沙漠图景,一场浪漫的沙漠接触,透过你的文字,我伴随你的沙漠足迹同往共睹。你是烟花一样明丽的女子,月光一样高洁的女子,沙漠一样冷寂的女子,踏着光阴而行,携一笠风,带一袖月,在撒哈拉踽踽独行,找寻前世的乡愁。

怀揣着对沙漠的向往,你一路勇闯,带领我们来到这神秘的土地。

你曾写过一段关于撒哈拉沙漠早晨的文字,让我对那片神秘的沙土心生好奇,为之震惊。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这时候的沙地,总能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动着。”

读过后,我深深觉得,你克服这一路的艰辛,能够一睹此景,即使满身风尘也值得。

撒哈拉沙漠是一片浩瀚而壮美的沙漠,却也是一片精神文明的荒漠。你用一颗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用轻松的笔调描写出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愚昧无知的部落——撒哈拉威人。

他们讳疾忌医,身体过度的疲乏;他们目不识丁,精神极度的空虚。他们似乎与文明隔绝,只与落后与封建为伍。

你宽容他们的无知,包涵他们的愚昧,你用真心与行动,为他们进行着身体的清理,心灵的洗涤,给那片荒漠带来了勃勃生机。

撒哈拉的故事被你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传递给我们,更有的,拍成了照片,保存了魂魄。而有些,铭记在脑海,镌刻在心中,不会忘记。

一个人的旅程是冒险,两个人的路途是浪漫,真为你庆幸有一个叫荷西的男子甘愿为你放弃海的梦想与你相守相随,因为有你的地方,就是他的梦想。你们各自为对方挡一片乌云,寻一处明媚。爱把你们相连,难以分离。一携手,便是天涯。

品味你的文字,一路追随你的足迹,如此精彩绝伦的沙漠之旅令人如痴如醉。你把尘埃装进行囊,将故事寄去天涯。为了能独对千山,踏步浩瀚沙漠,探寻黄沙之上的落后文明,你在岁月干枯万年的河床里忘记繁华,让心灵自由飞翔。

我不求能冒险沙漠同你一样,但愿能够保持与你一般的心境,勇闯未知与未来。三毛,愿你在那个国度安好。

三毛文集读后感 第2篇

依稀记得,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房间的大书柜勾起了我无穷的乐趣。我仰脸张望着那里面一本本透着清香的书,有点眼花缭乱,懵懵懂懂选了一本米黄色封皮,最不起眼的《三毛文集》,就是她开启了我的阅读之路。也许那时候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看了里面描写的沙漠中的冒险,海边的奇遇,异域的风情,还有那哀伤的骆驼的眼泪,最后都化作了一个词“神秘”。那时的我真不懂得撒哈拉大沙漠的雄伟、壮观,也不懂得三毛一个弱女子为何要抛弃所有,跑到茫茫荒地去,更不懂得荷西为何要丢弃自己的梦想,跟随三毛一同去那没有人烟的大沙漠去……难道撒哈拉沙漠真的如此迷人吗?所有一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岁月流逝,一转眼几年过去。前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床底拾起了已是伤痕累累、落满尘埃的《三毛文集》。它像一位陌生而熟悉的朋友,勾起我的情思。我轻轻掸掉上面的灰尘,小心地翻阅,一阵墨香扑鼻而来,那是一种久违的味道。此时的我已十四岁了,带着青涩的年华将再次阅读《三毛文集》。窗外和风吹拂,细雨飘飞,我伏案静坐,品读文集,沉醉其中,不时的为三毛的勇敢欢呼叫好,为三毛和荷西的探险惊奇担忧,为他们真挚的爱情祈祷祝福。冥冥之中,我对那遥远而又无比广阔的撒哈拉沙漠,产生了无比向往之情。三毛笔下的沙漠生活仿佛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那些干燥贫穷的日子因她的存在而丰润富足,光鲜亮丽起来,最喜欢她在《白手起家》里的一句话:“我坐在这个鸟窝一样的吊篮中,感觉好似一个君王。”虽然我没有站在那浩瀚雄伟的非洲大地上,但我已体会到沙漠的瑰丽神奇,我知道了让三毛追寻沙漠的,是她心中亘古不变的梦想,我知道了让荷西抛弃自己所有去追随三毛的,是那坚贞不屈的爱情。

撒哈拉沙漠是个不毛之地,是个使人干渴难熬的地方,三毛对它如此向往和迷恋,是因为在那里她可以坚守自我,追逐梦想。她以极大勇气和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的故事。她犹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绽放美丽,又如沙漠中的仙人掌,顽强吐翠。

三毛文集读后感 第3篇

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它立足于普通教育而又超越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即对高等教育现象和理论有意识、有目的的反思与探究。其理论研究旨在揭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普通教育学有明确的教育对象、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的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普通教育的基础研究在教育的本质、共产主义教育目的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然而, “高等专业教育有许多特殊问题要研究, 是教育理论工作重要与广阔的园地。它的研究工作是整个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却不是以普通学校教育为对象的普通教育学所能概括的。”它涉及许多普通教育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是长期以来, 这种区别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潘先生指出:“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形成了这样的传统观念: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才需要教育理论。”

二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潘先生在他的文集中从“三个方面”、“三个维度”、“两大特征”揭示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 进而论证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1.“三个方面”

潘懋元先生认为, 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智、德、体三方面存在不同。 (1) 在智育方面, 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于它的“专”与“高”。普通教育传授的是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而高等教育传授的则是更为高深的专门知识, 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专业人才。 (2) 在德育方面, 普通教育一般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班会等来开展的,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高等教育一般是通过公共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的, 它注重指导学生从接受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变, 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在体育方面, 普通教育通过体育课的开设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般无法兼顾到学生的个性需要。而在高等教育中, 学生要加深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需要选修不同的体育课。

2.“三个维度”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除了在德、智、体三方面存在不同, 潘先生还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区分。 (1) 从人才培养类型的维度讲, 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无产阶级各个部门需要的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的专业问题, 而普通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 (2) 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维度看, 根据高等教育培养专才的目标, 其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调整。此外, 要正确处理好许多关系, 如专业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公共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在普通教育中是不需要考虑的。 (3) 从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维度分析, 普通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相对大学而言少许多, 分科教学方法比较简单。而在高等教育中, 课程门类成百上千, 教学方法也千差万别。另外, 在高等教育的授课中, 教师一般只传授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 而在普通教育中, 教师讲得较多。

3.“两大特征”

为了更进一步地指出两者的区别, 潘先生还从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方面来进行分析。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十八九岁以上的青年, 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或基本成熟, 能够担负起艰难的、深刻的脑力劳动。另外, 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中枢神经活动和大脑皮质的发育已经成熟, 学生的感觉和知觉要比中小学的学生精密和深刻, 逻辑记忆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大学生的定向注意力可以持续很久, 因此课堂时间可以持续3~4个小时。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 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科学要比普通教育科学复杂许多, 普通教育学理论显然不完全适合指导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学的研究, 从而论证了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不可否认, 我国至今为止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 不可回避的是, 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晚, 其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还不完善。鉴于此, 我们需在今后对教育实践不断积累、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另一方面,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针对后者, 潘懋元先生在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就犀利地指出, 高等教育研究如果不去接触火热的高等教育实践, 就会走入死胡同。倡导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因而, 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必须紧密地围绕高等教育的改革来进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要直视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 为教育改革与实践服务。例如, 如何捍卫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校长职业化”是否等于“去学术化”;如何完善大学教师的聘任制度和升迁制度 (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谁来监管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如何处理专业课与公共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等。还有一些当前更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大学生就业等。这些问题都希望能够从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潘先生认为, “对于教育实践中的这些问题, 科研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教改的第一线, 进行调查研究, 找出问题症结, 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分析, 提出有科学根据的意见、建议”。他自身对高等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大都是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 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等。与此同时, 潘先生强调, 教育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 对于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立足于学科范式, 进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外一直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在我国, 高等教育的研究从1978年以来一直是以学科的姿态开展的。然而国外甚至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 高等教育的研究除了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其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都是不成熟的, 因而不能称之为学科。对此, 潘先生指出, 高等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 但与此同时, 它也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国内一些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把国外的研究视为“真理”, 出现了“西方中心主义”现象。于是, 有人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笼统归结为“依附性发展”, 提出了“依附理论”。

对这种归结的认识, 我们首先应对“依附理论”有大致的了解。依附理论, 最初是用来解释和指导拉美和“外围”地区经济成长的一种发展理论。也就是说, “依附理论”最初是用来指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对经济强权国家的依附, 之后这一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把经济领域的“依附理论”套用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是否合理这是值得商榷的。一般认为, 依附含有被动的意义, 是一种丧失主体意识的现象。起初我们的许多研究是通过翻译外国的著作、照搬移植过来的, 带有一定的依附性, 但这并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近代化的总体特征, 用“依附理论”对其进行概括有失偏颇。可以说,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摆脱依附、民族性和本土性日益增强的过程。对于“依附理论”, 我们除了批判, 还应加以反思。尽管我国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科,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立自主性不够、创新不足。潘先生就指出:“如果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只能仰仗于西方理论的‘辐射’, 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只能被边缘化, 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笔者认为, 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一方面, 我们要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 坚决摆脱“依附理论”, 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自主意识和文化自觉, 坚持立足学科发展范式,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另一方面, 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但要“引进来”, 也要“走出去”, 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 扩大其在国际高等教育与学术交流中的话语空间, 与各国展开平等的对话。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 潘懋元先生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笔者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从以下方面来解读潘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一是通过“三个方面”、“三个维度”、“两大特征”揭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从而指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二是阐述了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强调理论研究要为实践服务;三是摆脱“依附理论”, 进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依附理论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2]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4

[4]黄赞发、陈梓权.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22、26、64、117

[5]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 1997 (4) :1~4

[6]周长城.发展理论的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 1997 (4) :2~7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第4篇

电影《三毛从军记》是根据作家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张乐平也被人们称为“三毛之父”。这部电影一开始讲述了无家可归的三毛贫穷的也就只剩下三根头发了,饥寒交迫的三毛只好去参军,三毛穿着那身比自己大好多的军服在军队中训练。在以后的训练和打仗中,三毛做得很多事情让人哭笑不得。

《三毛从军记》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是其中的很多情节还是让我非常难忘的。

片段一:在三毛还是流浪儿时,他想报名参军,当招募的人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三毛却说自己叫“岳武穆”,这说明了三毛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也不懂的什么是打仗,但是他有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的一个品质,那就是崇拜和敬仰英雄!他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抗击外敌的英雄,所以他才给自己起名叫岳武穆。招募的人又问他为什么要当军人,三毛说为了打倒日本人!这表现了三毛像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为国家作出牺牲。

片段二:在一次战斗中,因为三毛的个子十分矮小,他又蹦又跳想尽各种方法也无法看到战壕外面敌人的样子。他最后登在了放置在弹药箱上的凳子上,才看见了外面战场是什么样子的。在看到这个情节中三毛诙谐幽默的样子让我哈哈大笑,但是在笑过之后,我心里又十分不是滋味,因为战争是残酷的,即使是三毛这样一个弱小的孩子也被卷入到了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受到和平的可贵。

影片演到最后,中国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三毛也光荣地退伍了,可是看到了那么多白色的十字架,三毛哭着说:“全完了!”看到这里我也十分难过,三毛虽然聪明可爱,在影片中时常让我哈哈大笑,但是这终究还是一部战争电影。看着尾声三毛那悲伤离去的背阴和那一排排白色的十字架,我也不禁有些伤感,战争使多少家庭破碎,使多少孩子成为孤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卫和平。就像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习爷爷说的那样:“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47校五(2)班

执导老师:杜淑艳

三毛文集经典语录 第5篇

《撒哈拉的故事》

人生一世,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叠加,在这样宝贵的光阴里,我必须明白自己的选择。

《送你一匹马》

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

《送你一匹马》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 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 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雨季不再来》

友情再深,缘分尽了,就成陌路。

《亲爱的三毛》

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梦里花落知多少》

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使人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种感觉的态度,便是面对它。

《亲爱的三毛》

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已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我已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

《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雨季不再来》

婴儿诞生,一般人不知晓婴儿的未来,可是都说——恭喜!恭喜!某人死了,一般人也不明白死后的世界,却说——可惜!可惜!

《亲爱的三毛》

我不问别人的故事,除非她自己愿意。

《万水千山走遍》

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梦里花落知多少》

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空心人》

我们的父母是恒星,我们回家他们永远是在的;我们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时候来有的时候去,但是他们也是天空中的星;在我们的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一些可能在今生你再也不会碰到的人,我将他们叫做流星。

《流星雨》

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

《亲爱的三毛》

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亲爱的三毛》

我迎着朝阳站在大海的面前,对自己说,如果时光不能倒流,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

《梦里花落知多少》

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

《撒哈拉的故事》

耐心,韧性,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词。

《亲爱的三毛》

在这里,与各位再共同勉励一次,我们要做聪明的人,做有智慧的人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争取最合理的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亲爱的三毛》

你快乐吗?你快乐吗?你快乐吗?

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亲爱的三毛》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送你一匹马》

我愿意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

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

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

但愿亲爱的你,

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

《亲爱的三毛》

雨下了那么多日,它没有弄湿过我,是我心底在雨季,我自己弄湿了自己。

《雨季不再来》

云淡风轻,细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亲爱的三毛》

四周的窗全开着,雨做了重重的帘子,那么灰重的掩压了世界,我们如此渴望着想看一看帘外的晴空,它总冷漠的不肯理睬我们盼望。而一个个希望是如此无助的否定掉了,除了无止境的等待之外,你发现没有其他的办法再见阳光。

《雨季不再来》

沙漠阿拉伯人形容他们也必喝三道的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送你一匹马》

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高原的百合花》

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

《亲爱的三毛》

人生的许多大困难,只要活着,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时间和智慧而已。

《亲爱的三毛》

抗命不可能,顺命太轻闲,遵命得认真,唯有乐命,乐命最是自由自在。

《亲爱的三毛》

更多三毛经典语录分享阅读:

1、关于三毛的经典语录大全精选

2、关于三毛的经典语录

3、《滚滚红尘》三毛经典语录

4、《倾城》经典语录集锦

5、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精彩语句

6、三毛的经典语录

7、三毛经典语录伤感

8、三毛经典语录我喜欢

9、三毛语录欣赏

三毛散文集 第6篇

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部分作品:

1、赴欧旅途见闻录 >>>>>[阅读全文]

2、三毛致贾平凹的信 >>>>>[阅读全文]

3、我的写作生活 >>>>>[阅读全文]

4、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行 >>>>>[阅读全文]

5、背影 >>>>>[阅读全文]

6、拾荒梦 >>>>>[阅读全文]

7、石头记 >>>>>[阅读全文]

8、梦里花落知多少 >>>>>[阅读全文]

9、惊梦三十年 >>>>>[阅读全文]

10、沙漠中的饭店 >>>>>[阅读全文]

11、故乡人 >>>>>[阅读全文]

12、哑奴 >>>>>[阅读全文]

13、遗爱 >>>>>[阅读全文]

14、雨季不再来 >>>>>[阅读全文]

15、秋恋 >>>>>[阅读全文]

16、三毛经典语录 >>>>>[阅读全文]

17、一生的爱 >>>>>[阅读全文] 三毛散文世界读解: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散文世界就是她散文化的生命世界,读解三毛散文世界即是读解三毛,散文形式对于三毛来说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三毛的这种三毛体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个世界是一个随意而非刻意的世界,它们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三毛用她机智诙谐朴素的语言给我们构筑这样一个独特的文本形式.在她的散文世界中主要有这样三个形态,即早期散文的忧郁感伤,远离都市的二人世界,孤独平淡的回归时期.

关键词:三毛、三毛散文、三毛体、生命、散文世界、语言、沙漠

关于三毛,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这样说过: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样的作家。1与一些著作等身的名家相比,三毛显然算不了什么,但她的文章却赢得了海内外一大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在我们当中曾经掀起了一段为时不短的三毛热。三毛以她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构筑起一个自我生命的散文世界。它也许永远无法成为经典性的文文本,但正如贾平凹所说的,三毛是一个真正的作家,这是因为她是用生命去写作,其散文世界即是其自我生命存在的世界。读解三毛散文世界即是读解三毛。

一、散文化的生命世界三毛体

与其说三毛是在进行文散文创作,不如说她是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生存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如同三毛的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样,三毛的散文也是一次性的,它是别人不会的。我们可以把三毛那种独有的的散文叫做三毛体,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三毛散文除了具有一般散文所共有的特征,即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之外,它还是一种生命纪实。三毛的散文世界是其散文化的生命世界,这位万水千山走遍的女子,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她的作品,好似一首无声的歌,在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在向人们尽情展示她那颗丰富而疲惫的心灵。正是因为此,散文形式在三毛那里具有了不同于寻常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她那里,与其说散文形式是一种文形式,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形式,它已经超出了作为一种文体裁的性质和范畴。三毛是在用她的生命去写作,她象是一个神秘、虚幻的人物,又象是地一片飘动的云,人们为她的色彩、光芒所炫惑,却看不清,猜不透;然而她又是一个极真极纯的真实存在,通过那一篇篇极为坦诚的内心独白,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触摸到她的心灵。她的全部作品,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及发生在她周围的人与事的真实记录。三毛的作品全部采用第一人称,作品里有一个永恒的主人公,即她自己三毛Echo,与同时期的琼瑶等作家相比,她不是着意去描绘动荡的社会生活而是执着地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探求。这是开成她独特的三毛体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毛体的散文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三毛散文世界是一个随意而非刻意的世界。巴金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是无技巧,而读者读三毛的作品时,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清茶,有一缕清香,却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三毛自己在《衣带渐宽终不悔》里说:我的人生也不刻意,一切顺其自然。说宿命,太悲观了,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老子》里有一句话:万物作焉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作而不推辞。我是个自然主义者,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合乎自然的定律。顺其自然,没有意外。2因此,无论是《雨季不再来》中那个封闭而多梦的少女,还是《撒哈拉的故事》中那个向漫天风沙的少妇,或者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那个平静而淡泊的寡妇,三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欢乐与悲痛、幸福与坎坷。她如同一位好友,在与你谈心,在向你展示一个复杂而真实的灵魂。她的作品没有也无须人工的雕琢,情真意切而又挥洒自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她说我的写作,原本是一种游戏,我无拘无束的坐下来,自由自在地把想定的东西涂在纸上。在我,是这么自然而又好玩的事情。3正是因为她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作态度和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使得从她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率真而不做作,作者的灵明与智慧在作品中任意挥洒,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三毛用她充满灵性的笔给我们构筑了这样一个随意而非刻意的散文世界。

其次,三毛的作品在文本形式上也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

游记体是用于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很多作家都写过一些记录沿途风光、风俗人情、放行经历的游记体散文,但三毛所写的游记显然与他们不同,有人认为流浪才是三毛的名字,她一生喜欢流浪,甚至选择了流浪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她的游记对于她来说就成为她生命经历的记录。看她的《逍遥七岛游》、《马德拉游记》、《墨西哥幻行》等等游记作品,三毛以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将我们引向她的私人生活和内心世界中去。三毛带你去看爱情、生死以及种种神秘和未知,她把你几乎忘却的好奇心重新点燃了,她让你重享闯五湖三江的喜悦。4从这些游记当中,三毛向我们展示了她眼中的大自然,而读者也正是从她的游记当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那远离都市的自然中,她去哭、在笑、去疯狂,游记只是她展示自己生命的一个载体,流浪才是她的目的。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样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如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等。三毛在她的作品中也讲述了一个一个的故事,但是小说中的叙事故事情节不同,三毛所叙述的故事大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她的散文《寂地》描写的是几位朋友野营时讨论一种叫做脸狺的怪物,故事没有所谓的开头、结尾,从天黑时写起到第二日天亮时便嘎然而止,整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仅有的两段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当时恐怖的气氛,作者只是要在其中表现她对神迹的看法。此外作为小说的叙事,都是一些虚构的情节,而三毛作品中的叙事却都是真实的。对于她这样一位有着独特经历的作家来说,她根本用不着虚构,因为她的生命中就有许许多多伸手可及的人物和事件。她的作品都是纪实性的,都取材于新身经历、实见实闻的流浪旅游生活三毛只是要在这一个一个故事中表现她对于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

三毛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抒情意味,她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感,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感贯穿于她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仅映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时,我们可以看到《搭车客》中,她对那些在沙漠中艰难行进的沙哈拉威人的慷慨无私;《故乡人》中,她对从未谋面的中国人曾君雄的赤子之情;《娃娃新娘》中,她对于十岁新娘姑卡的同情之心等等,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浸透着一种爱心,抒情性非常强。但这又和一性的特点,因此它显然不是一种诗歌体的文学作品。

三毛的散文大多是一些随感,抒发作者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的感悟,对一般的诗歌不同,它没有诗歌所具有的那种语句凝炼、结构跳跃、富有音乐些现实的人和事的看法。但它又和一般意义上的日记不同。日记是对于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时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并且三毛的随感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基调,即上文所提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说,三毛的作品是随感而非日记体。此外,日记相对来说是记录一些相对比较隐私的事情,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三毛的随感中所抒发的情感和一般日记中所表现的显然是有区别的。

其三是三毛散文中的机智、诙谐、朴素的散文话语。

哭泣的三毛——三毛作品集读后感 第7篇

《联合报》是台湾的两大报之一,三毛的成名系列散文《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该报副刊上首次发表,然后逐渐流传开的。这个系列散文出现的年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赶上台湾经济腾飞和走向世界,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长篇大论,同时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所以富有异域风情的撒哈拉故事适时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仅仅“撒哈拉”这三个字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紧接着西撒哈拉脱离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引起那里的局势动荡又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一位作家在报上为我们连续推出“伊拉克的故事”或“阿富汗的故事”,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当然,仅仅靠时事热点掀起的读者热情是不能长久的,正当读者对撒哈拉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产生兴趣的时候,荷西意外逝世。这个意外立刻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联合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炒作机会,三毛热由此掀起新高潮。《联合报》的具体步骤是出钱让三毛周游中南美洲各国写游记,还派一位摄像记者为她的游记提供图像资料。周游结束后,紧接着就安排三毛做环台湾岛的演讲,这已经与演员“做秀”非常相似了。演讲的后面是在报刊上开设专栏,回答读者提问,这样就更加拉近了三毛与读者的距离。与这些相配合的还有写歌词,教学,拍电影等。三毛想不出名也不行了。

二,三毛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很有意思,作品集虽然多达十八册,但除了一册是电影剧本外,其余均为散文。而且三毛自己也多次强调她“只会用第一人称写作,不会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她说她写的故事都是她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的东西。在这十八册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骆驼》这两本,我甚至认为,她的所有作品,都没有能够超越她的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的水平。

由于三毛一再强调她的文章都是写自己,所以这为读者通过她的文章了解她本人提供了便利。三毛1942年出生,1973年与荷西在西撒哈拉结婚,婚后,荷西外出工作,她做家庭主妇。当时,三毛周围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社交等机会,她不用为生计发愁,却有大把的时间,还积累了不少的人身经历和感受,所以正处于一个厚积薄发的大好写作时机。1976年,三毛35岁,正是一个女人成熟,又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因此写出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样比较好的作品。但是1976年出名以后,接着出版的《雨季不再来》是她成名以前的旧作,甚至可以说是以前的习作,就连三毛自己对它也评价不高。

在三毛成名以后,她感受到了成名后的写作压力,原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休闲式写作,如今成了她的精神负担。正如她自己在作品中所说的那样,她长时间地冥思苦想,却写不出一个字来,甚至有十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停止了写作。当然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还是写出了比较好的文章,那就是散文集《哭泣的骆驼》,可以看成是《撒哈拉的故事》续集,这本文集也几乎榨干了她关于撒哈拉的最后生活积累。

随着她和荷西离开西撒哈拉,荷西先是失业,然后又在1979年意外去世,这样的打击使三毛的创作环境和心态都受到了重创,从那以后,可以说,她一直没有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过来。1981年回到台湾以后,她被传媒和盛名所驱使,几乎失去了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她去演讲,她回答读者的来信等,她已经从一个作家蜕变成一个社会工作者,或者说一个布道者。从某种角度来看,1991年三毛的自杀,可以看成是一个布道者最完美的结局。

当撒哈拉一旦离三毛而去,她的文章中只能出现一些“回忆”,“答读者来信”,甚至“收藏物介绍”之类的内容。当三毛的文章内容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熟悉的生活中来之后,三毛的光环也就自然暗淡了。

三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是她的真诚和爱心,此外还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三毛对身为一个海外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她的笔下,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外国人的批评讽刺随处可见,就连对她的公婆也不例外,例如,她在文章中说,荷西刚刚去世,公婆就通过女婿在饭桌上开口与

三毛理论怎样分割继承荷西与三毛的住房。当然,在三毛的后期作品中,她这方面的转变比较大,“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地球人概念”表达得比较强烈。三毛作品中比较消极的东西是对教育制度的全盘否定和对前世今生之类灵异神秘世界的过分渲染。

三,三毛的爱情读三毛的作品不能不谈三毛的爱情,因为三毛的作品都是散文,都是直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和

理解,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的爱情观与作家的爱情观相分离的情况不一样。纵观三毛的一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她一直在渴望爱情,但却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在她的前半生是没有找到,在她的后半生是找到了也不能接受。

从三毛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在少女时代就曾有过割腕自杀的记录,是不是因为初恋问题,她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她喜欢琼瑶的书,喜欢看《红搂梦》,喜欢阅读来看,可能性非常大。她之所以出国留学,根据她在文章中介绍,是为躲避恋爱问题。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三毛对爱情是非常苛求的,在与荷西结婚前,32岁的三毛可以说对爱情已经是“曾经沧桑难为水”,而且在这之前的许多追求者都是荷西无法相比的。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三年在国外,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台湾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当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未婚夫。三毛在未婚夫去世不久,就背井离乡与荷西仓促结婚,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对爱情的绝望,已经非常清楚了。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西与三毛婚后的关系并不融洽,争吵不断。更重要的是三毛是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荷西是个粗线条的大男人倾向很严重的人,两个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情趣上,人生观上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荷西忙于工作,整天不在家,所以,在撒哈拉的三毛几乎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写作使她走进理想的世界。

但是我这样说,并不否定三毛与荷西之间有爱情,但有的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爱情,更重要的是这种爱情产生于三毛出名之后。因为当《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后,荷西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三毛的丈夫,而成了三毛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读者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三毛更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在荷西意外去世后,这个理想人物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正是这种神化,使得三毛背上了永远无法卸下的枷锁,不管她多么渴望爱情,为了维护神化了的荷西与三毛的故事,三毛都不能再与任何人结婚,尽管荷西去世时,三毛才38岁。

三毛曾经说过,她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主张嫁鸡随鸡。其实,这样的表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不一定是三毛真实的想法。三毛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叛逆性很强的人,再加上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她的爱情观不可能那么陈旧。读她的《倾城》,可以感觉到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强烈地爱上一个人。从她未婚夫去世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荷西结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主张寡妇不改嫁的人。但是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与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谈到三毛的爱情就不能不谈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这是她唯一的一本电影剧本,完成于她自杀的前一年1990年。剧本由名演员林青霞和秦汉主演,但由于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日伪时期的文化汉奸,所以电影拍好后遭到禁映,甚至被指责为美化汉奸。其实这部电影纯粹是感情戏,不是政治戏,它是三毛一身爱情故事的缩影:她是一个为了爱情追求一生,付出了一切的人,但却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明明知道自己所爱的人不值得爱,对自己不是真心,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爱。

四,三毛的自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毛是《联合报》的一个拳头产品,所以《联合报》必须竭尽全力维护这个产品的完美无缺,三毛自杀明明是一个铁定的事实,《联合报》在三毛最后一册作品集《高原的百合花》的序言中还要否定三毛是自杀,说三毛绝不会自杀,三毛的死是工作劳累所致,是为读者鞠躬尽瘁,因为他们认为自杀有损三毛的完美形象。我觉得这样的序言,纯粹是出版商为了商业的需要故意曲解三毛,否则,就是太不了解三毛的内心世界了。

三毛是幸运的,虽然她出生于战乱年代的1942年,却因出生律师家庭得以无忧无虑地躲过许多生活的艰辛。但是三毛又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一个真正可以爱的人,她多次强调,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只有三个:父母和荷西。遗憾的是,荷西早逝,与父母的关系又长期不和谐。三毛的叛逆性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家庭对她的严格要求,更由于三毛从小就一直屈居姐姐之下,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进入青春期后,再受到外界的不如意刺激,不得不休学在家接受心理治疗。

初中休学后,父母在安排治疗的同时,还安排三毛学画,这样可缓解三毛精神上的紧张,休学六年后,父母原来是计划让三毛去大学旁听美术,但在最后一刻,三毛自作主张选择了哲学。哲学能使聪明的人更聪明,但也容易使不聪明的人更加不聪明,容易使人钻牛角尖,使人走极端。三毛从对爱情的苛求,一百八十度地转为对爱情的无求——嫁给荷西,不能不说与这三年选修的哲学有关。

三毛出身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她自己也是一个基督教徒,但由于她的叛逆性格,使得她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督教徒,因为她除了信基督教之外,还信佛,这一点是有违基督教教规的。三毛还相信飞碟的存在,相信非洲的巫术,相信神秘力量,相信前世今生,她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说,她确信她的前世是印地安人,她在参观了敦煌的石窟后,她听到了石佛对她说的话。她最喜欢的两本书之一是《红搂梦》,她想到过出家,而自杀是另一种出家。

三毛成名前一直不快乐,成名后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也陷入了长期的不快乐。不管在事业和婚姻上,在成名前,三毛都是父母眼中的失败者,就是在成名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三毛的文章也不被父亲和家人看好,所以三毛在父亲面前一直很自卑。三毛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她把依附父母也看成是自己的失败,但又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她把父母的过分关爱看成是负担和束缚,荷西的早逝,更使她感到“虽生犹死”般的孤独。

三毛在作品中无数次地写到过自杀,她说1981年如果不是琼瑶用了整整七个小时强迫她答应不自杀,她早已不在人世。她之所以留下,是为了不伤害活着的亲人以及广大爱她的读者。可是十年以后,她发现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远没有她自己想象得那么重,她有一篇文章形象地描述过这种心情:在一次家人聚会上,她三次大声宣布她要结婚了,但没有任何一位家人做出她期待的回应。

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她除了三年讲学之外,主要的时间用于巡回演讲,回答读者来信,可以说是在用她的生命反馈报答社会,像一个布道者一样。在此期间,她在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之外,还要忍受肌体上病痛的折磨。从众多的读者来信中,她看到的,感受到的大多是人们的抱怨,痛苦和求助,所以她要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在公开发言中呼吁人们要向逆境抗争,要热爱生活,要爱人。她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可以说几乎不是为她自己活的,是为家人和读者活的,她在尽她的一份力。当她觉得她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有权选择休息,或许这个决定,在她去世的十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画“三毛” 第8篇

同学们听了,满怀着兴奋和怀疑,乖乖地闭上了眼睛,静静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张老师叫我们睁开眼睛,只见黑板上画着一个光头脸型,大家忍不住叫起来:“啊?这哪里是三毛啊!这明明是个光头和尚呀!”

张老师早就料到大家会有这样的反应,慢悠悠地说:“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请几个同学来当蒙着眼睛的‘神笔马良’,帮三毛画上他的‘三根毛’……”

没等张老师说完,大家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张老师看了看我们,说:“就请黄心乐吧。”黄心乐高兴地蹦上讲台,老师用红领巾帮她把眼睛蒙上,又让她转了三圈,然后把粉笔放到她手里。只见黄心乐拿起粉笔毫不犹豫地在面前画了三下。我们一看,忍不住哄堂大笑。原来,她把三毛的三根毛画成了胡须。她扯掉红领巾一看,捂着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个同学吸取了黄心乐的教训,不敢贸然下手,站在那里,拿着粉笔不知该怎么画。台下的我们忍不住开始指挥了:“左一点!”“右一点!”“向上一点!”“向下……”她不知该听谁的了,索性凭感觉画了三笔下去,又是一场哄堂大笑。

……

上一篇:公司的年会横幅标语下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