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2024-08-16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精选14篇)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第1篇

《魂断蓝桥》音乐赏析

这次音乐欣赏对象我选择的是《魂

断蓝桥》电影音乐,《魂断蓝桥》是由米高梅公司1940年出品,由马文勒鲁瓦执导的优秀剧情片。

为影片谱写音乐的是前一年(1939年)因童话片《绿野仙踪》的配乐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老一辈作曲家赫伯特・斯托。故事是从罗伊・克洛宁上校站在滑铁卢桥上,手持爱情信物吉祥符回忆往事开始的。作曲家为影片第一个场景谱写的配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旋律具有很强的描述性, 同时乐曲本身也保持着结构上的相对完整。结合着镜头的衔接与运动,配乐的前奏部分过后出现了轮廓清晰的吉祥符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小提琴独奏乐句上,女主人公玛拉当年的几句旁白进入。音乐强化了对白是来自遥远时空的一种往事如烟引人入胜的感觉。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笔下的著名舞剧《天鹅湖》第二幕的场景音乐 即出自双簧管独奏、竖琴伴奏的那段著名的天鹅主题,在全片配乐 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片头主题的段落之一,它有很多次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同时,配乐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是苏格兰民歌《过去的好时光》。在影片的许多场景中,全世界家喻户晓的这一质朴动人的旋律作为主题动机之一,与天鹅主题交织在一起,描绘着女主人公的命运, 描绘着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舞剧《天鹅湖》曾不止一次出现在世界电影中,但迄今为止它在电影 《魂断蓝桥》 当中的运用仍是最突出的一次,不但它的音乐,而且舞剧的场景都有机地融入了影片的配乐和情节中。第二幕的天鹅主题乐段和原剧中最有代表性的 《四小天鹅之舞》、众天鹅群舞的《A大调圆舞曲》等段落,经过作曲家斯托萨与编舞指导恩斯特・马特 雷从音乐、舞蹈两方面进行改编后镶嵌到影片中,以一个压缩过的、具有代表性的《天鹅湖》 场景片段呈现在观众面前。由E・福崍特改编自苏格兰民歌《过去的好时光》的《烛光圆舞曲》与影片同时诞生。深情的旋律和合唱队随后唱出的歌词,质朴而又优雅,结合着富有情趣的场景设计(乐队队员按照先后顺序,和着音乐的节奏熄灭蜡烛后各自退场)和男女主人公的命运,顺其自然的创造了电影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一个经典段落: 老朋友怎能忘记掉/不 时刻记心上,/老朋友怎能忘记掉/那过去的好时光。/亲爱的快来干一杯,/为过去的好时光,/来为那友谊干一杯,/为过去的好时光!.....烛光黄淮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2013-12-26 俱乐部之夜分手以后,罗伊上尉和玛拉陷入了热恋。后来罗伊就决定和他心爱的姑娘结婚。可当他们赶到教堂的时候,已经过了法律规定的3点钟。罗伊准备明天再来办结婚手续,而当天夜里他所在的部队就接到了开拔的命令。得知消息后,玛拉放弃晚上的演出,匆匆赶到车站。在“车站送别”场景中,音乐《烛光圆舞曲》以变奏的形态突显在人声鼎沸的音响背景上,男女主人公终将面临生离死别的命运。收到罗伊从前线发回的短信,玛拉来到约定的饭店和罗伊的母亲会面。在她等候克洛宁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 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夫人的时候,观众耳畔传来了饭店乐队演奏的音乐。此刻,代表着玛拉的形象与命运的天鹅主题动机出现,具有40年代特征的配乐旋律继续对人物心态进行着描绘。后来随着玛拉注意到报纸上刊登的阵亡将士名单,音乐的情绪也逐渐发生变化。天鹅主题和让人联想到战火硝烟的一个变奏主题开始交织排列,缠绵不绝,迎人心头。在玛拉病倒期间,相依为命的好朋友吉蒂为了给她买药,而后因生活所迫而开始出卖色相。玛拉得知后和吉蒂流着泪拥抱在一起。随着镜头叠化, 观众看见玛拉独自来到滑铁卢桥,从这里她也走上了吉蒂之路。作为影片主要场景的滑铁卢桥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是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见证。此刻, 音乐也突出显现在表现时光流逝的一系列叠化镜头中。这组较为集中地展现电影艺术特点的镜头,其配乐中出现了新的因素。建立在小调式上的一个略带轻佻感,具有流浪的茨冈人音乐特征的旋律,在影片的后半部代替了天鹅主题,开始伴随美丽而又不幸的玛拉。纯真、善良的玛拉不忍心欺骗罗伊,不愿因为自己而玷污了对方所在的克洛宁家族的荣誉,从而走上绝路。玛拉所受到的不仅是战争的迫害,还有那可怕的社会观念的牺牲品。在剧情最后阶段,在滑铁卢桥上,她满怀绝望与悲愤,把自己年轻美丽的躯体投入到一辆军用卡车那无情的车轮下,结束了自己难以抉择的生命。双鬓斑白的上校回忆结束时,再现的吉祥主题与影片形成了呼应。结尾时,乐队全奏的《烛光圆舞曲》作为收束主题曲,响彻观众的耳畔,在人们的心中久久难以消散。

电影很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画面取景美和演员演绎经典,更是体现在其所配电影音乐的完美释放。音乐升华了电影的灵魂。

专业:

姓名: 学号:

黄淮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2013-12-26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第2篇

作为电影史上三大不朽凄美爱情作品之一,如果说《乱世佳人》是个体与时代冲突的一道无解命题,《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月光下的永志难忘,那么《魂断蓝桥》则是一曲直抵灵魂深处的爱情挽歌。

它像一台缓慢运作的碎纸机,一点一点将一段美好的爱情粉碎。故事慢慢讲,但却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观众就被它所带来的情绪吞噬,无处可逃。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与爱情”的电影。

影片将故事背景放在一战的大格局下,讲述了英国陆军上尉罗伊在休假期间邂逅芭蕾舞女郎玛拉,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生。然而因为部队的提前出发令罗伊匆匆赶赴战场,玛拉也因为赶不上芭蕾舞剧团的演出而丢了饭碗,生活失去保障,后来玛拉更误认为罗伊阵亡,伤心之余沦落风尘。战后两人却在车站意外重逢,玛拉自觉形秽无法继续这份恋情,最后她在两人初识的滑铁卢桥上车祸身亡的故事。

影片展现了一段被战争所毁灭的爱情,令人感到无比唏嘘,罗伊和玛拉的爱情就像一朵午夜盛放后洁白的昙花,自身命运只能注定他们爱情的短暂,当黎明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昙花收拢了所有美好,这段爱情也随之湮灭。

《魂断蓝桥》里呈现的是对战争和爱情之间的真切思考,是以主人公视角去切身体会的过程:罗伊和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的邂逅,玛拉送别罗伊时的依依不舍,玛拉在误以为罗伊已经阵亡时的痛心刻骨以及后来的形同行尸走肉,罗伊在滑铁卢桥上深情凝望着玛拉送给他的那个象牙雕的吉祥符时的人琴俱亡之感……

这些都是来自影片对战争作出的的别样解读与提出的影像化控诉,以及对罗伊和玛拉之间爱情的破灭感到的无奈和惋惜。

02

罗伊是一名陆军上尉,他和玛拉在德军疯狂空袭的阴影下邂逅。细蒙蒙的雨丝夹杂着狂轰滥炸的炮弹,正纷纷朝大地落下。阴暗潮湿的防空洞内,两人彼此靠近的距离,赤子心跳,周遭乱哄哄的环境在罗伊的眼里化作青烟。两人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瞬间坠入爱河。那是最美好的邂逅,也是一场悲剧的起始;那是残酷战争的季节,那也是凄美爱情的萌芽。

罗伊去观看玛拉的芭蕾舞演出,两人感情迅速升温,无奈战争如同致命的慢性病菌一点点地将他们的爱情侵蚀。罗伊的部队提前开拔前线,当运送士兵的列车朝硝烟弥漫的战场驶去,消失在玛拉视线所能触及的铁轨尽头时,一种充斥着遗憾与恋恋不舍的气息凝固在车站的空气里。

可是恶魔般的战争连积淀了数百乃至数千年的文明都能摧毁殆尽,何况这一段在茫茫人海中显得并不起眼的爱情?罗伊不知道的是,玛拉在自己生死未卜的那段日子里,几乎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并沦落风尘。等到战争的硝烟一点点退去,罗伊随部队回到英国,他和玛拉在车站重逢,只是他们已经不能回到过去了。

当玛拉在两人最初相识的滑铁卢桥上车祸身亡后,留给罗伊只能是无限的遗憾与满怀的痛心。罗伊和玛拉根本就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当爱情猝不及防地到来时,他们怀抱着能够互相依偎长相厮守的希望,可这种希望放在战争的背景下是何等奢侈,战争冰冷的铁蹄下似乎并没有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

影片结尾,虽然罗伊已经升至上校,但他自身感觉到的痛苦并没有比二十年前失去玛拉时有所减少。罗伊站在滑铁卢桥上凭栏回忆往事,睹物思人,日趋苍老的容颜轮廓中填充的是与玛拉在一起的那段快乐又难忘的时光。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罗伊最终还是没有走出痛失所爱后笼罩在自己生活当中的那片阴影,对于他来说,这是唯一一次能够在自己心中烙下深刻印记的爱情,尽管这段爱情在自己的记忆里是一道疮疤。

03

玛拉是一个典雅、文静、气质出众的女孩。她和罗伊的感情最终还是敌不过时代悲剧和性格悲剧的双重打击。因为战争,罗伊不得不提前开拔前线,他们未能赶在罗伊离开前举行婚礼。为了赶去车站见罗伊,玛拉不惜错过芭蕾舞团的演出,结果她这样的行为让自己丢了工作,好友凯蒂也因替她辩护而遭受同样的开除处分。失业后的玛拉和凯蒂居无定所、生活窘迫,“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但她与罗伊通信时却对自己潦倒的境地只字不提,她不想让罗伊为自己担心。当玛拉和罗伊的母亲克劳宁夫人相约在咖啡厅见面,事先到达的玛拉却意外得知罗伊的“死讯”时,她面对克劳宁夫人开始变得情绪不安、语无伦次。

这让克劳宁夫人以为玛拉是个不懂礼仪教养的女孩,实际上玛拉是不想让她知道自己儿子已经“阵亡”的消息,玛拉脆弱、敏感、悲观的性格最终换来的只是生活无尽的劫难,倘若玛拉能及时和罗伊说出自己失业后的情境,又或者在咖啡厅里及时和罗伊母亲说出实情,那么她的命运会不会变得像后来一样凄惨?

玛拉在沦落为街头妓女后本以为自己要苟且过活,谁曾想命运弄人,自己和罗伊在昔日离别的车站重逢。罗伊的信任和钟情给玛拉带来了一丝希望,当马车驰骋在罗伊家族的庄园大道上时,玛拉想和向罗伊说明一切,重新开始生活。后来,玛拉和罗伊的公爵叔叔闲谈时,她得知罗伊的家族相当重视门第,而“芭蕾舞演员”是一个低下的职业,整个家族对罗伊的选择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和宽容。

玛拉来到罗伊母亲的房内坦白了一切,其实罗伊母亲也没有因为她从妓的过往而产生偏见,但玛拉依然要求离去,自卑的玛拉觉得自己是有罪的,自己不堪的过去衬托不起罗伊。走廊上她与罗伊相拥的那个吻是两人最后的吻别。在他们初识的滑铁卢桥上,孤独绝望的玛拉万念俱灰地朝一辆辆隆隆开过的军用卡车走去,在群众的惊呼声、卡车的刹车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把最后的尊严留给自己的同时也留给了罗伊。

04

罗伊和玛拉的爱情是一个由时代、命运、性格交织成的悲剧。当他们看着夹杂着血腥味的风卷挟着那些来不及告别的过往如同尘灰一般扑面,他们抓不住过去,也把握不住未来。这个悲剧也缘于当时英国社会文化传统的束缚,在当时社会和传统眼光的逼迫下,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得不到保障,女性只能像玩偶一样被奴役使用。

而回观当今社会在不断呼吁“男女平等”的背景下,仍有大量女性被当做男性的衬托,甚至被视作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她们在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当中似乎找不到一个平衡点,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在现在这个相对安稳的社会下,还会不会发生玛拉式的悲剧?

记得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主人公玛莲达也是和玛拉有着相似的遭遇,玛莲达是被邻居的眼光和周围人的冷漠逼上绝路,玛拉是由于自己不愿背负着一种罪恶感与罗伊共度一生。虽然两位主人公结局不同但最终都没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便是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长久发展中不断积存下的女性悲哀。

我们在看完《魂断蓝桥》后可能会想着一战时期罗伊和玛拉的爱情该是一轮不圆满的月亮,陈旧而迷糊。但罗伊和玛拉的共同回忆是欢愉美好的,比当时所有的爱情故事都要来得刻骨铭心。

然而当我们隔着将近七十年光阴的路程往回看,再美好的爱情也不免带着悲凄与哀凉。但是换一种视角来看,也许只有在这样的老电影里,我们才能真正相信一见钟情,相信相识一天就想缔结的婚姻,相信死亡带来的对爱情的忠贞,相信一辈子不会被磨灭的记忆。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旋律,叙事结构,象征意义

一、旋律深深:演绎爱情悲欢离合

现代主义音乐大师伊戈尔曾说:“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就像‘屋子里另一个人正在弹的钢琴曲与你手中读的小说’之间的关系。”

在片中,音乐的恰当运用可以说像一个魔法棒给整部影片带来了神奇的情感效果。音乐《天鹅湖》曾不止一次运用在世界经典电影中,但在影片中却尤为突出,在影片的许多场景中这一动人的旋律与天鹅主题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命运,更展现了战争年代两人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影片的开头,伴随着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女主角玛拉像一只优雅的天鹅在剧场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看到台下的男主角罗伊时,玛拉心中荡起了一层涟漪。而伴随着音乐跳动的不只是玛拉,更是两颗刚刚萌芽的心。音乐的节奏轻快明朗,音调起伏错落有致,不仅让观众知道了玛拉的身份职业,同时也将玛拉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示给观众,进一步暗示了罗伊和玛拉的爱情之门正悄悄打开。

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穿插在整部电影中无疑是充满讽刺意味的,在那样一个充斥着战火硝烟的年代谈地久天长暗含着故事的悲情结局。也许悲剧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所以欢乐和幸福才显得格外珍贵。在影片的结尾,即将再次奔赴前线的罗伊拿着吉祥符伫立在两人相遇的滑铁卢大桥,伴随着该音乐和玛拉的旁白,罗伊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中,仿佛幸福还在昨天。哀婉的旋律响起再一次向人们诉说玛拉的悲惨命运与两人的凄美爱情。随着罗伊黯然离去,余音仍久久回响在滑铁卢大桥,似乎依然向人们诉说着悲剧。

二、叙事艺术:设置曲折的戏剧情节

《魂断蓝桥》即使是黑白片,但其精心的情节安排、巧妙的叙事方式奠定了影片的叙事结构。该片运用叙事手法,使并不复杂的爱情故事夹杂了悬念、巧合、误会等表现手法,演绎了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

(一)浑然天成的故事开端

影片的开头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一开始广播响起,不仅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地点,同时也引出了男主人公罗伊。之后伴随着画外音,定格在罗伊站在桥上充满思念与惆怅的画面,从而将影片引回了过去。虽然两人邂逅于一场混乱中,但每一个场景都掩饰不了两人相识的欢愉。当罗伊出现在玛拉表演的剧场时,两人的相视一笑瞬间点燃了心中所有的激动与兴奋。接下来两人的烛光俱乐部约会和雨下相拥将两人内心深处的情与爱点燃,为了加速这段炽热奔放而又优雅脱俗的爱情发展,紧接着是罗伊闪电般地决定与玛拉结婚。这一环扣一环的情感渲染,浑然天成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二)悬念迭起的情节发展

电影要设置跌宕起伏的悬念才能促进情节的发展,建立起属于影片的矛盾点,并随着这些矛盾营造悬念。影片首先营造的悬念是结婚问题,当两人去教堂举行婚礼时,却被告知依照法律三点以后不举行婚礼,只能第二天再来。但戏剧的是第二天罗伊又突然接到命令必须马上奔赴前线,这个突然变化导致玛拉被芭蕾舞团开除,使剧情发生戏剧性变化。故事发展到这里,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剧情,与之前两人炽热奔放而又优雅脱俗的爱情相对照,形成巨大的反差,逐渐渲染悲剧的氛围,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三)曲终人散的悲剧结局

随着众多悬念的设定,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要消除悬念,给影片一个结果。当玛拉得知罗伊战亡的消息而堕落时,正是解决这些悬念的最好时机,于是罗伊意外地出现了,这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也是巧合的安排,更象征着玛拉命运的转机,罗伊的爱和玛拉已熄灭的爱情之火又重新点燃。种种迹象表明,玛拉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命运,从此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可是玛拉的内心是矛盾的,这也迎合了戏剧化的情节。悬念的最终消除是以玛拉的生命为代价,越是这种极致的悲剧,造成的情感冲击力就越强,这就是影片在岁月的消逝中显现出来的不朽魅力。

三、吉祥物语:信物见证生离死别

在战争纷扰的年代,当罗伊在滑铁卢大桥与美丽的玛拉相遇并替她捡起吉祥符时,两人的命运就紧紧连在了一起,罗伊捡起大桥上的吉祥符就是捡起了那份令人心动的爱情。防空警报解除,玛拉将吉祥符送给了即将奔赴法国前线的罗伊,这代表着玛拉对罗伊美好的祝愿。小小的吉祥符在这里已经作为爱的信物见证了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知。喜到极处便成悲,在苏格兰庄园,当罗伊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再次将吉祥符物归原主时,玛拉更坚定了她要离开罗伊的决心,而这一次的离开,恰是故事悲剧到来前的一个高潮。在夜幕笼罩的大桥上,玛拉愤然走在街上,一辆辆急速行驶的车从她身边驶过,她黯淡的眼睛里分明充满了无奈和绝望。在这座桥上,他们曾经拥有美丽的邂逅,而今一切幸福都被笼罩在这黑夜里,玛拉无法拨开这夜色,只能选择离去,在她倒地的一瞬,镜头再次对准了吉祥符。它遗落在一旁,也暗示着玛拉的生命就此终结,而她和罗伊的爱情永远定格在了滑铁卢大桥上。影片的结尾,再现的吉祥符主题与片首形成了呼应。罗伊手握吉祥符站在大桥上,眼里止不住的哀伤和落寞,小小的吉祥符装满的是罗伊对玛拉深深的怀念和爱。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第4篇

电影《魂断蓝桥》经典台词双语 第5篇

玛拉·莱斯特:我爱过你,就再也没有爱过别人。我永远也不,那是千真万确的,罗伊,永远也不会爱上其他人。

Myra Lester: I may never see him again.

玛拉·莱斯特:我也许再也不会见到他。

Myra Lester: Every parting from you is like a little eternity.

玛拉·莱斯特:每一次和你分别都有些像是永别。

Roy Cronin: Myra, 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 tonight?

罗伊·克罗宁:玛拉,你觉得我们今晚去干吗好呢?

Myra Lester: Well, I, I ...

玛拉·莱斯特:好吧,我,我…

Roy Cronin: Oh, you wont have time for that.

罗伊·克罗宁:哦,你已经没有时间了。

Myra Lester: For what?

玛拉·莱斯特:怎么?

Roy Cronin: For hesitating! No more hesitating for you!

罗伊·克罗宁:犹豫啊!没有时间等你犹豫了!

Myra Lester: No?

玛拉·莱斯特:不是?

Roy Cronin: No!

罗伊·克罗宁:不!

Myra Lester: Well, what am I going to do instead?

玛拉·莱斯特:好吧,那么我去干吗呢?

Roy Cronin: Youre going to get married.

罗伊·克罗宁:你将要去结婚。

Roy Cronin: The ballet was beautiful.

罗伊·克罗宁:今晚的芭蕾舞美极了。

Myra Lester: Madame didnt think so.

玛拉·莱斯特:夫人可从来不这么想。

Roy Cronin: Well, experts never know - it takes outsiders to know, and I tell you, it was beautiful.

罗伊·克罗宁:那么,专业人士从来就不懂的--只有门外汉才懂,让我来告诉你,它就是美极了。

Myra Lester: That certainly proves youre an outsider.

爱情电影《魂断蓝桥》观后感 第6篇

为了爱,他不顾一切地和她在一起,为了爱,她义无反顾地迎向驶向她的汽车。

卢卡契曾说过,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面。的确如此。曾风迷全球半个世纪的爱情经典剧《魂断蓝桥》围绕着男女主角的悲剧爱情这一轴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战争的、经济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画卷。

影片从始至终紧扣爱情主题,罗依和玛拉相爱,爱得炽烈奔放,爱得无我忘我。玛拉可以不顾自己的舞蹈事业,为了见罗依而误场;罗依对玛拉一见钟情,在没有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马上决定同她结婚。然而事与愿违,战争把他们分开,战争使得玛拉改变命运,虽有婆婆的原谅和叔叔的信任,可玛拉总是自觉形秽,抹不去的等级阴影使得她不能原谅自己,最后为了维护罗依和他的家族的荣誉,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爱、相分、相聚和永别,把炽烈的爱情、恼人的离情、难以启齿的隐情和无限惋惜的伤情共冶一炉,因为战争原因而堕入红尘的玛拉经过了费雯丽的演绎,其善良、美丽、柔弱、无辜表露无疑。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没有理由不去怜爱的女孩子,最终被战争逼上了绝路,用死亡结束屈辱,她在滑铁卢桥上平静地走向死亡时面容上所闪现出的凄美让人心痛无比。

影片没有气势磅礴的场景,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有的只是近似回忆般朦胧的视觉享受,有的只是小桥流水般优美的意境,有的只是从剧中人发丝间、明眸间、手指间一点一滴流露出的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的信念。本来是一段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却如镜花水月一般以悲剧结尾…此情可待成追忆…

《魂断蓝桥》做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它之所以让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使人沉醉,美丽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爱的永恒使人心驰神往……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第7篇

信给罗依后便离开了。罗依找到了凯蒂,并明白了一切,罗依决心要找到玛拉,但未如愿。绝望的玛拉独立在滑铁卢桥上,应对一队军用卡车,她迎上前去……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

看完这个影片,早已满面泪留。如众多影评人所言:“女主人公不仅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感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在泪光中,回忆着电影中的一幕幕,我突然想到,这一切的结局,只因为女主人公做错了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感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故事的杯具。

从悲剧的净化角度看《魂断蓝桥》 第8篇

关键词:悲剧净化理论,《魂断蓝桥》,爱情悲剧

我们总是怀有“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美好愿望, 希望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爱情, 然而现实却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相爱难相守的无奈。能够走完一生的爱情固然让我们觉得歆羡, 但是那些不得不分开的爱情也总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深深的激荡。现实的悲剧能够摧毁爱情之花, 而爱情悲剧却往往能给我们带来灵魂的洗涤, 在使人扼腕叹息之时, 又久久难以忘怀。

《魂断蓝桥》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一战期间。该影片向人们讲述了“山盟海誓玉人憔悴, 月缺花残终天长恨”的爱情悲剧。著名影评人罗远和说:“《魂断蓝桥》是西方电影在东方获得成功的经典。影片以其缠绵悱恻的悲剧情节、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感人至深的情感效应, 打动着感情细腻的东方人, 片中委婉的爱情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也许就是该片在东方产生轰动效应的缘由吧。”[9]《魂断蓝桥》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息, 传奇的故事情节, 以及极大的心灵震撼力。它之所以感人至深, 不仅仅是因为战争中的爱情使人倍感珍贵, 命运的机缘巧合令观众扼腕, 更重要的是他向人们展示了超越生死的永恒爱情。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人生毁灭给人看。”在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注意不到美好的东西, 而悲剧正是通过毁灭这种美好的东西让人意识到它的价值, 这种毁灭固然很残酷, 却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反而能让人获得新的情感体验。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写道:“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 因为它表现恶的最可怕的方面, 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 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底又必然是乐观的, 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 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5]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悲剧具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尤其是在于悲剧的净化作用, 它让人们获得情感的洗涤, 体验从未有过的心灵之旅。悲剧归属于美学范畴。它通过展示正义力量的失败和美好事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恐惧、震撼、同情、憧憬, 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的痛恨和憎恶, 并油然而生重构的激情。《魂断蓝桥》带给人们酸楚和揪心的感觉, 让人感到一种哀婉、凄清之美, 它超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所赋予的短暂兴奋和喜悦。它让观众在叹惋和伤痛之余, 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思考;在追问悲剧根源的同时, 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永恒爱情的可贵。

1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里给悲剧下过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 具有各种悦耳之音, 分别在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 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1]悲剧具有一种“特殊功能”, 就是通过怜悯和恐惧使人的感情得以净化, 这就是悲剧的净化说。悲剧的净化作用使人的情感得到疏泄, 无疑为饱受压力折磨的现代人寻找到了心灵透气的窗口。

关于“净化”理论, 学界有两种观点。第一就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宣泄派”。他在《西方美术史》中指出, “净化”的真正解释要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第八卷中, 认为净化是可以借由艺术使某种过于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 得到的一种无害的快感;罗念生为代表的“陶冶派”认为伦理道德要求中间性, 调试陶冶, 形成习惯, 获得心理健康, 从而培养伦理德性。罗念生认为, “悲剧人物因为过失遭遇厄运, 由此引发的怜悯并非滥情, 而是有限度的, 因为观众在怜悯的同时还会存在某种理性的判断, 悲剧人物应该为自己的苦难承担部分责任;同样, 由此引发的恐惧也是有限度的, 观众不会陷入无边的恐惧海洋里, 他会理性地意识到只要自己避免过失就能舒服地躺在海边晒太阳。”[1]由此看来, 不论是悲剧使人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或是陶冶人的品性, 培养伦理德性, 悲剧的净化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让观众承受一定的心理阵痛, 而后获得一种心灵的愉悦。

《魂断蓝桥》符合亚里士多德的净化理论, 用它来分析《魂断蓝桥》能让观众更加清楚地看到该影片的价值所在。首先, 《魂断蓝桥》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严肃的、有一定长度的爱情故事。它归属于悲剧门类。其次, 它具有整一的悲剧情节, 故事发展中存在“突转”和“发现”。最后, 它实现了极强的悲剧效果以及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2 情节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 悲剧效果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悲剧的情节构思以及事件安排。悲剧的艺术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 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悲剧要实现这种效果, 首先在于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 在于情节中的“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 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 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 形成怜悯与恐惧心理, 达到悲剧效果。

1) 完整的故事情节

一战期间的一天, 芭蕾舞演员玛拉在滑铁卢大桥邂逅了英俊的青年军官罗伊。为了躲避空袭, 罗伊带着慌乱的玛拉躲进了挤满人群的地下通道, 两人兴趣相投, 一见如故, 不久便熟识起来。警报解除后, 玛拉要赶往剧院参加演出, 而罗伊则要去参加上司的宴会。本以为不会再见, 玛拉便把心爱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伊。但是, 罗伊并没有去参加宴会而是跑到剧院看心爱的姑娘的表演。没过多久两人便坠入爱河, 情到深处、难舍难分之际, 两人决定结婚。可是由于教堂三点以后不再举行婚礼, 两人不得不约定到第二天。然而, 当天傍晚, 罗伊却被召回了军营, 不得不离开玛拉。由于去为罗伊送行, 耽误了演出, 玛拉和好姐妹凯蒂被剧院开除了, 只好在一家廉价公寓相依为命。罗伊安排母亲和玛拉见面以便照顾她, 玛拉却在见面之前意外看到罗伊阵亡的噩耗, 她在罗母面前情绪一下崩溃, 颜面尽失。为了照顾生病的玛拉, 迫于无奈, 凯蒂当上了妓女。当发现最好的姐妹为了自己沦落到这般境地时, 迫于生活的压力, 她也走上了这条道路。然而, 就在她对罗伊的活着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 罗伊从战场回来, 在车站偶遇已经沦为妓女的玛拉。此时的玛拉百感交集, 看到活着的罗伊她无比的喜悦, 可是意识到自己再也配不上他, 她又无比的痛苦。对此毫不知情的罗伊带玛拉回到了家乡要娶她为妻。尽管罗伊的家人愿意破除门第观念接受玛拉出身卑微, 可是, 玛拉却再也不想欺骗罗伊。她告诉了罗母一切真相, 然后离开了罗伊, 重新回到了曾经他们相遇的滑铁卢桥, 为了爱情, 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罗伊追回到滑铁卢桥, 遥寄自己无尽的相思之情。

该片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相识, 相知, 相爱, 分离, 重逢, 最后生死永别的完整故事情节。实现了情节的整一, 又加强观众对于相爱难相守这一缺憾爱情的惋惜之情, 情不自禁地心有戚戚然, 开始对自身爱情的怅惘与反思。观众由男女主人公的悲剧爱情联想自己, 仿佛经历了他们的爱情一样感同身受, 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怜悯和同情。

2) 情节中的“突转”和“发现”

悲剧的情节“突转”和“发现”决定了取得怎样的悲剧效果。该影片中存在很多情节的“突转”, 为玛拉和罗伊的悲剧爱情奠定了悲情的基调。比如, 在玛拉和罗伊得到了公爵的同意, 办好手续准备赶往教堂时, 牧师却告诉他们下午三点后不能结婚。就在他们约定第二天举行婚礼的时候, 罗伊却不得不赶回军队。这也正式拉开了他们的分别之幕, 也是造成后来悲剧的一个因素。第二次“突转”, 就在玛拉要和罗母见面时, 她突然看到了罗伊阵亡的噩耗, 直接导致她在罗母面前的失态, 还有最后致使玛拉彻底的精神崩溃。第三次“突转”, 当罗伊带着玛拉回到家乡, 两人历经艰难, 下定决心准备结婚时, 玛拉看到罗伊获得的荣誉, 看到罗伊显赫的家世, 深深的自卑感包围了她, 她觉得自己已经不配拥有罗伊的爱。于是, 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 用死亡来证明她对爱情的忠贞。

命运常常是捉弄人的高手, 而个人的错误选择往往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如果玛拉没有偶然看到阵亡的名单, 她会不会坚强地等待罗伊的归来?如果教堂三点以后可以结婚, 会不会他们早已经结为伉俪?如果罗伊没有被召回营地, 玛拉会不会就不至于沦为妓女?如果罗伊只是出身于一个普通人家, 他们会不会不受门第观念的束缚而白首到老?如果罗伊没有返回, 没有车站的重逢, 玛拉会不会依旧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 而不是用结束生命来证明爱情?一次次的情节“突转”, 玛拉一次次地从顺境走向逆境。战争使他们相识相爱, 战争又使他们不得不分开。最后, 迫于门第观念、庸俗的道德观念, 迫于现实的压力、世俗的压力, 玛拉选择了永远的离开。她是位善良的姑娘, 所以她不愿意爱情中存在一点点的欺骗, 她是一位爱情至上者, 所以没有爱情她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她对罗伊深沉的爱, 不惜以失去生命为代价。一个香销玉殒, 一个抱憾终生。伊人已去, 思念犹存。美好的爱情最后以悲剧收场, 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感动了无数观众, 使他们的心灵经受了一场爱的洗礼, 通过这场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的净化, 获得新的关于爱的感悟。

3 悲剧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在悲剧净化论中肯定了悲剧的作用使凭借激发怜悯与恐惧以促使此类情绪的净化。怜悯是对悲剧人物遭受厄运时道义上的同情;恐惧是对自身的心理威慑力,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我们同情玛拉的遭遇, 爱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而当它遭遇战争时, 却不得不以死亡来终结。玛拉用自己的死来寻求爱的圆满。最初, 她是一个年轻漂亮、稚嫩天真的舞蹈演员, 最后, 她不得不沦为妓女。最初, 她是那样勇敢地要和认识了两天的男人结婚, 最后, 因为太爱他而选择不拖累, 放弃了她曾经无比渴望的婚姻。怜悯的同时, 我们又是那么恐惧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假如我们处在玛拉的境地, 谁能预料到自己最后是怎样的结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爱情就一定稳若泰山、坚如磐石。生活有一万种可能, 就像柏拉图曾说过, “万物皆变, 无物常在”, 我们的爱情能否经受住现实的考验?我们恐惧, 不单单恐惧失去爱情, 害怕落得相爱难相守的结局。同时, 感动于玛拉和罗伊“伊人已逝, 思念犹存”的伟大爱情, 我们更加恐惧得不到爱情。

随着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一点点发展, 观众仿佛置身于他们的爱情之中, 从最初的滑铁卢桥的初遇, 很快便坠入爱河, 观众也感受到了新生爱情的喜悦;当看到他们迫切地想要举行婚礼, 却不得不面临分别时, 观众的心也随着他们的离别变得低落伤感;当沦为妓女的玛拉重逢了从战场归来的罗伊时, 观众们都无限的惋惜, 扼腕痛心;最后, 当看到玛拉毫无畏惧地奔向死亡时, 观众的心在此刻仿佛静止了一般, 一切美好都在此刻戛然而止;然而, 20年后, 当看到罗伊站在桥上依然初心不变, 深情地思念着逝去的恋人时, 人们最终被这场永恒的爱情悲剧感动地潸然泪下。欣赏完该影片, 见证了玛拉与罗伊忠贞的爱情之后, 人们对生命和人生有了全新的体验, 仿佛经受了一场酣畅的灵魂洗礼。重新品尝人生的深刻意味, 获得一种超脱和释然。就像是经受一场暴雨重又看见阳光。观众经历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的陶冶和最美好的人物毁灭的悲哀, 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努力摆脱人生的乏味和庸俗, 开始想要打破命运的枷锁, 追求美好的爱情, 想要获得最美好的爱情体验。

4 小结

永恒的爱情是所有人都向往的,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所以, 我们感动于玛拉和罗伊彼此对爱的执着与忠诚。我们从这场悲剧里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守, 重新燃起了爱的希望。然而, 他们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却无法相守到老, 这又是何等的残酷和无情, 怎不让人黯然神伤?我们感动于这样的爱情悲剧, 因为它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始终有伟大爱情的存在, 它超越了生死。同时, 我们却又是如此的心痛, 因为这样伟大的爱最后还是要以死亡来证明, 来定格。

参考文献

[1]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153-155.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4]杨慎生.魂断蓝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6]党立新.战争与爱情:一曲悲欢的离歌[J].电影文学, 2009 (24) .

[7]董秋芳.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J].文教资料, 2008 (3) .

[8]冯守宏.从《魂断蓝桥》看经典影视悲剧的审美净化功效[J].电影文学, 2007 (16) .

[9]古亮.电影《魂断蓝桥》的爱情悲剧的营造艺术[J].文学教育, 2011 (7) .

[10]皇甫伟.解读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净化[J].名作欣赏, 2012 (9) .

[11]唐万珊.经典影片《魂断蓝桥》的凄美爱情[J].电影评介, 2007 (3) .

《魂断蓝桥》电影的戏剧性分析 第9篇

浅析外国影片《魂断蓝桥》的戏剧性

谢晓燕

电影《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不仅是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之还不失为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

电影《魂断蓝桥》上映后,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其内容虽有些传奇化,但文艺气息浓厚,具有极高的催泪效果及浓厚的戏剧主义色彩,而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更是风靡全世界。它是一部好莱坞战争体裁故事片,它向我们描绘了战争时期发生在蓝桥上的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颂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芭蕾舞女,一个陆军上尉,陆军上尉洛伊在休假中于蓝桥上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玛拉,很快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身,然而征召令提前到来,使得他们不得不匆匆分开,洛伊未道别便匆匆赶赴战场,后来玛拉以为爱人已战死沙场,脱离了芭蕾剧团无以生存的她伤心之余沦落风尘。战后玛拉与克罗宁意外相逢,她自觉形秽无法继续这份恋情,最后玛拉在两人初识的滑铁卢桥上车祸身亡,战火下的凄美爱情故事永远令人回味。一个芭蕾舞女,一个陆军上尉,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注定了这一段情在那个时段是要经历命运的考验的,一旦命运不小心开个玩笑,那么再美的爱情也将会演变成一场悲剧。而《魂断蓝桥》中玛拉与洛伊的爱情正是命运同世人开的一个玩笑,正如鲁迅所描述的:“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命运也把这段本该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组合给狠狠拆开,最终以玛拉自杀为影片的结局。

影片《魂断蓝桥》是从从结局开始说起的,影片一开头就是以一位将军洛伊拿着一个幸运符站在蓝桥上回忆与昔日的爱人玛拉那荡气回肠的爱情而展开的。整部影片富有极强的戏剧性,所谓的戏剧性是指: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由戏剧矛盾冲突引起的对观众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艺术特性。其中包括可以增强观赏性的故事与情节,以及与此相关的艺术体现手法,能够在剧中发挥其艺术作用,起到激起观众欣赏兴趣的一切艺术手段。在剧中,戏剧性的特征即表现为:以让全剧剧情紧张、奇特为戏剧冲突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剧中的事件出现戏剧性的巧合,引起人物情绪或情感的变化,当然适时让剧情出现惊变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再巧妙地制造一些误会来激化戏剧冲突和激化矛盾,在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剧作家也可以把矛盾或剧情延宕起来给观众制造悬念,在矛盾延宕到一定的量时就必须面临解决矛盾的时刻,一般到这时,一些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就会凸显出来,而剧作家为了是剧情有个交代他们一般都会让剧中的主要人物做出壮举来引起高潮从而能解决矛盾,让剧情得到一个有效的终结。影片《魂断蓝桥》中把这些戏剧性的特征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在影片开端,滑铁卢桥,伦敦的空袭警报,玛拉和洛伊两人意外地相遇,然后就顺其自然地,他们走到了一起,那时的他,上尉,年轻,英俊,风流倜傥得一塌糊涂。 而她,芭蕾舞女,美丽,纯洁,像个一尘不染的天使。 初次相遇,

战火纷飞,但没人能阻止两个盛开生命的遇见。他在那天晚上便爽了上校的约,只为看一眼舞台上的那位美丽心仪的女子。演出之后他们躲过了“老处女夫人”的监察,约会了。浪漫的`烛光,心醉的华尔兹旋律,久久萦绕。他在第二天清晨便找到她,向她求婚了,他说他整夜都无法入眠,而她,毫无顾忌的点头了。幸福,似乎无边无际的样子,管他什么战争,管他什么征战,没有什么能阻挡两个人的真心相爱。而这时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干扰,而干扰的产生由适时的悬念造成,这又导致了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的产生,戏剧性动作往往通过一个内在推动力的作用在戏剧性情境中展开,这种内在推动力就是悬念影片推出的悬念之一就是结婚问题。先是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巧合干扰破坏结婚。如玛拉和罗依在繁琐的结婚手续中四处奔波,但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去教堂举行婚礼时,牧师却说“三点以后不举行婚礼,明天再来”,这个巧合不得不说真的很令人捶胸顿足更是令观众们感到急不可耐,同时这与情节的发展也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影片中正当玛拉和洛伊情到浓以致他们准备第二天再去教堂完成两个人的婚礼时,征召令突如其来,而洛伊和玛拉的恋情就这样被搁置起来,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玛拉在洛伊去战场后得到洛伊的母亲要来见她时,她为了得到洛伊母亲的好印象不禁拿出她和凯蒂仅剩的一点钱来款待洛伊的母亲,本以为幸福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的玛拉到咖啡厅后却从报纸上得知洛伊死讯,瞬间玛拉的世界崩塌了。而玛拉接下来第一次见到了洛伊的母亲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将登载洛伊战死的噩耗的报纸扔掉,不让老人看到。即便在这样的时候,玛拉依然那么善良,那是来自她内心深处本能的力量。可正是这善良,改变了她日后的一切命运。被剧团开除了的玛拉从此生活变得落魄不堪,生活的落魄再加上前方传来的洛伊阵亡的消息让玛拉从此一蹶不振沦自此甘堕入风尘,致使一个美丽、纯洁的芭蕾舞女变成了一个靠以到各个人多的地方拉客为生的妓女。而玛拉堕入红尘几年之后,玛拉在滑铁卢车站接客时意外地接到凯旋的罗依,这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也是巧合的安排。至此,两人的爱情到这时又得到了延续的势头,那种爱的冲动又重新萌芽,罗依那温柔、炙热的爱,使玛拉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已熄灭的爱情之火燃烧起来,这时可以说罗伊和玛拉两人的爱剧情再一次出现了“惊变”!

然而玛拉内心冲突也是剧情升温的一个重要点。一方面,玛拉因为觉得自己脏了,配不上高贵的洛伊且自己堕入红尘也算是背叛了他们那段忠贞的爱情;而另一方面,依然深爱洛伊的玛拉面对洛伊那炙热的爱,那可谓是毫无招架之力,每次想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他,接下来就希望两个人能就此桥归桥、路归路时却在看到洛伊那神情的眼眸时强咽了下去,所谓的爱的越深就越在乎对方对自己的形象,我想大概就是玛拉对洛伊的这种情况吧,即使有苦也自己肚子含着泪、咬着牙吞下去吧。

上面说到洛伊和玛拉在战后重逢后,说到这里,剧作家在这里再次把剧中洛伊和玛拉重逢后的矛盾给暂时延宕起来,开始发展他们的爱情。接下来的这段剧情中,剧作家让剧情朝人们想的美好结局走去,玛拉放下做妓女的那段不堪经历决定和洛伊在一起,因此洛伊带玛拉回家见了洛伊的母亲,而在这次的会面中,洛伊的母亲也得知了玛拉和她第一次失态的原因是玛拉误以为洛伊战死的消息所以才失魂落魄后也对玛拉的偏见消失了,并慢慢喜欢上了善良、开朗的玛拉,不仅如此,洛伊的亲人也被玛拉那优雅的舞姿及从容的表现所折服。本以为接下来就应该是两个人的恋情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可话说罗依带着玛拉回到老家,玛

拉虽然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但是罗依以及他的家人对玛拉越好,玛拉的内心反而感到更加恐惧,玛拉的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她向往这样的幸福,因为这样的幸福是她一生追求的目标,并且近在咫尺。另一方面,她越是感到幸福,她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强,良心的谴责就越厉害。所以玛拉的内心的矛盾再一次强烈地撞击,直到洛伊的叔叔的一席话使玛拉彻底地明白他们是不可能会有好结果,她怕她自己那段不堪的经历会成为洛伊以后的污点,怕会损害洛伊家族的声誉,为了维护洛伊家族的荣誉,为了维护他们的爱情,玛拉离开了洛伊的家。她不想破坏自己在罗依心目中的美好的形象,在洛伊的心中永存那最初的美丽因此只能留下信、不告而别,用死了结一切的愧疚,最终用死来求得解脱精神的折磨。

所以影片《魂断蓝桥》冲突的最终消亡是以玛拉的生命为代价的,最后在蓝桥上,玛拉那初始用闪烁、惶恐不安的眼睛看着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突然玛拉的眼神变得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苍白的脸在车灯的照射下美丽而圣洁。在群众的惊叫声、卡车的刹车声中,玛拉结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只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魂断蓝桥》中的爱情是如此圣洁,那铭刻着战争痕迹的大桥上,滚落路边的“信物”,定格了今生的遗憾。玛拉用她那年轻的生命选择葬送在军车下,这也充分表达出了她对战争的痛恨,痛恨战争毁灭了她的所有、她的爱情、她的生活。

影片《魂断蓝桥》主要体现于深层的观念冲突,进而表现为人物的情感冲突。影片中的观念冲突表现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压迫和束缚,进而表现为她的自惭形秽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悔而形成的人物情感的冲突,这种深层的冲突隐藏在情节中,在玛拉魂断蓝桥的那一刻显现出来。美好的爱情本来唾手可得,可在那个年代中、在当时那个环境中却成为了一种奢望,这是何等的残酷无情,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怎不催人泪下!男女主人公由相识、相爱、分离、重逢到诀别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情节之间的连接是那么自然流畅,并环环相扣,陈陈相因。玛拉的爱、苦、喜、怨皆有凭依,她从纯洁少女堕落为烟花女子,她的经历及其最终的香消玉殒被渲染得如此美丽动人,人物命运由喜转悲、再喜再悲,情节大起大落,使爱情悲剧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影片特定的叙事模式所赋予的永久魅力。

励志电影魂断蓝桥观后感800字 第10篇

费雯丽版的电影《魂断蓝桥》是1940年上映的,距今已有79年之久,那时的电影还只有黑白两色,虽然没有明艳的色彩,但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是一部耐看的好作品。

我想它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主角的颜值很能打之外,他们精湛的演技也功不可没。

该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一战期间的爱情故事,某天城市上空忽然响起防空警报,所有人都慌乱地逃往防空洞,而玛拉不小心弄掉了自己的幸运符,她停下来找。就在这时,洛伊出现了。

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下相遇,他护着她来到防空洞,他们闲聊了一会儿,对彼此都产生了莫名的情愫。聊天中得知彼此的身份,玛拉是一名芭蕾舞者,洛伊是英国陆军上尉。

洛伊得知玛拉晚上要在剧场表演舞蹈,他为了看她跳舞而放弃和上校吃晚饭。洛伊被舞台上的玛拉深深吸引,迅速爱上这个魅力四射的女人,大胆的写字条约她吃饭。

在这一顿饭之后,玛拉也爱上了洛伊,他们互生好感,但是又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因为第二天洛伊就要离开这里去打仗,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结果,计划有变,洛伊要推迟两天才走,于是他跑去找玛拉求婚。玛拉十分开心,答应嫁给他。洛伊拉着她去申请结婚,得到了军队的同意,只是很遗憾,教堂的法律规定下午三点之后不能办婚礼,得等到第二天才能举行。

命运真会造化弄人,还没等到第二天,洛伊就接到通知要立刻返回军队,玛拉义无反顾跑去车站送他,因此耽误了芭蕾舞表演,被炒鱿鱼。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想要谋一份工作很难,她和一同被炒的闺蜜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工作,生活变得十分窘迫。玛拉在约见洛伊妈妈当天看到他牺牲的消息,伤痛欲绝。

她从此变得灰心丧气,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最后为了活着,和闺蜜一起去当妓女。

某天,玛拉在车站等人,忽然看到她朝思暮想的洛伊,她既惊喜又震惊。她的心里五味陈杂,她还是那么爱洛伊,在他之后再也没有爱过任何人,如今他就站在她面前。可是她已经不再是她。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 第11篇

遇见她,他雀跃刚毅善良。

其间没有荡气回肠,只是淡淡的哀伤从一开始就装在玛拉一汪秋水里。

似死而生后的罗伊与玛拉再相见我也没有多大的震撼。只有满腔遗憾满腔的可惜,我很诧异为什么我竟会遗憾。连我这个局外人也觉得难以接受吗?是对罗伊的爱的怀疑。于是又倒回片头看看。罗伊又站在滑铁卢桥上,花白的头发,不惧岁月的轮廓深邃,大手轻轻抚摸这玛拉给他的吉祥物。望着吉祥物的眼神似乎是将此看穿看透看到了玛拉。

望向远方的眼神渐渐淡去,镜头上出现的是年轻的罗伊不羁的容颜。

才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去感受罗伊的情感。生离,死别。这个男人都承受着。

“现在你记住我了吧。不会忘记了吧”

“我想不会。不会。我会用我的一生去记住。”

多年后,还是那座桥,只是没有了伊人。

伊人已逝,魂断蓝桥。每思及此,不禁为佳人扼腕长叹。

可是为什么要选择死别,我不太懂。玛拉在看到罗伊死讯的报纸的时候直接晕了过去。她应该懂得那滋味,可是剜心刺骨,怎么舍得让自己那么疼那么爱的罗伊用一生的时间去听去感受。

活着是不易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而且还是在战乱年代 。爱是纯洁的吗,是属于灵魂的吗,会因为身体载体的变化而变化吗。爱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洁癖。接受爱人的一切,白的、黑的。却容忍不了自己给予的有任何瑕疵,不允许自己给爱人的任何造成一丁点折损。本是良人佳缘,奈何啊。

蓝桥遗梦,欲语还休。斯人已逝,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伫立当时的现在的桥,怀念当时的不在的人。一眼一生。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魂断蓝桥 第12篇

历史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还有女主角的不坚定,使剧中的她错过了自己人生的幸福!

他们的恋爱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天真浪漫,相信这是每个人一生都向往的恋爱的回忆。

然而,女主角的个性决定了她的幸福将离她远去。

开始如果相信爱情的力量,并坚贞不渝的面对一切对爱情的打击。就不会再第一次接见婆婆的时候那么失态、那么不堪一击,使得她不能得到未来婆婆的帮助和理解,而且没有考虑到心爱人的离世,对他的妈妈的伤痛会有多深。她如果更加坚强的与爱人的妈妈一起去承担,最后自然也就邂逅了自己的幸福!

第二次邂逅,她没有坚定自己内心的爱的需要,没有把妨碍自己幸福的内心障碍放掉,选择了痛苦的面对事实,并任由现实的摆布,最后坚定的面对死亡,却占据了她那颗坚强的心。

这也就体现了爱情是需要时间的考验,也需要女人的智慧和性格的考验。闪电的恋爱让本来就很不成熟的女主角来不及应对所有的突然。

魂断蓝桥影评 第13篇

在咖啡厅和罗伊的母亲会面的场景,让人觉得有些不忍,玛拉的两次晕倒,让我们能够感觉到主人公玛拉的悲伤之情,在那时她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当玛拉从报纸上看到罗伊遇难的消息时,(虽然事实上是罗伊的身份证弄丢了,被弄巧成拙而已)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年轻女子将会有如何的影响?透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把战争的冷酷无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剧情在百转千回中不断的变化着,一见钟情的他们,心里是甜的,生死别离时,他们语带忧伤;再次相遇时,他们的心里是甜的,再回庄园时,忧伤却再度袭来。

影片并没有从正面去表现玛拉是如何的挣扎,如何的沦落。她用蓝桥上四季更替,寒暑易节的镜头取而代之,用蓝桥的灰色、萧条暗喻玛拉的生活困苦与艰辛。

从电影音乐的角度看,主题音乐《友谊天长地久》每次的响起,都是二人相聚的场景,为男女主人公相会的场面增添了浪漫温馨的情调;在影片后半部分,原本温馨的音乐却让人觉得凄婉伤感,这是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产生的效果。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每次的相聚都是甜蜜与悲伤的结合。当女主人公两次说出“我爱你,我从未爱过别人,永远都爱你”时,罗伊的心里是淡淡地甜。当男主人公接到命令赶赴战场,当女主人公再次与罗伊于火车站相遇时,玛拉的心里又有着挥之不去的浓浓忧伤。

幸运物的运用恰到好处,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第一次是在开头,罗伊即将赶赴战场,幸运物让他睹物思人,引出了这个故事。第三次是在罗伊带玛拉回庄园后,在自己的家中,罗伊说要交给玛拉,因为那是送给玛拉最珍贵的礼物。罗伊的热情、坚决让心存愧疚的玛拉倍受刺激。第五次是在故事的结尾,当玛拉不顾一切的冲向疾驰而来的汽车而遭遇不幸后,罗伊在蓝桥上抚摸着幸运物,此时的情绪复杂而纷乱。从罗伊忧郁的眼神中不难读出对战争与感情的无奈和悲伤。

玛拉的感情杯具究竟就应归罪与什么?是人类战争的冷酷?是家族荣誉的沉重?还是世态炎凉的无情?见仁见智,或者兼而有之。

魂断蓝桥观后感 第14篇

魂断蓝桥观后感

(一)《魂断蓝桥》这部片的封面写着“影史上三大爱情悲剧之一”。看了这部片子后,才能深深体会以上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作为这部片子的广告词可说是当之无愧。这也直接让笔者感受到这部电影所要带出的意思及画面。一个上尉与一位舞蹈员的倾城之恋。不幸的是,他俩的爱情却萌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导演通过了悲情战争,刻画一出爱情悲剧。故事的策划及安排可说是赚了观众不少同情之泪。当然,当中也传播了一种意识,那就是反对战争。导演兼顾了情感部分及反战的教育思想,称得上经典之作。

故事剧情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通过吉祥符让他回忆起20年前与女主角玛拉的一段恋情,本

剧导演通过了一些场地细节加强了罗依对已故女友玛拉的思念之情。略为黑暗的场景、稀疏的背景人群、他从口袋里拿出玛拉送给他吉祥符,凝视着远方等的表现手法,罗依的思念之情就这样在故事的开头慢慢被导演给带了出来。

故事人物罗依的矛盾之处就在剧情开头的5分钟里面,观众不难发现,20年后的罗依是一个站在卢沟桥上缅怀的白发上尉,但是相比20年前站在卢沟桥上的上尉可说是天渊之别,此时的他可说是一个放浪不羁的青年,透过罗依的不削表情及抛烟头的举动就可知道。导演透过了这两个电影细节分别介绍了20年前及后男主角的性格特征。可说是流畅之极,毫无做作的带出了此剧的开头部分。

20年前的故事展开后,在卢沟桥上,由于德国战机的突然来袭,在逃命的过程中罗依结识了女主角玛拉。通过防空壕里的避难,他俩对对方产生了良好的第一印象。玛拉是一位芭蕾舞演员,急着赶往剧院演出,临走时,玛拉将心爱的象牙雕成的吉祥符送给罗依。二人一见钟情,玛拉不顾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严厉反对,依然与罗依立下了海誓山盟,决定步入教堂。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表现反映了第一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国家依然处在一种极其封建的思想上,那时候的爱情是没有所谓的恋爱自由,婚姻观念或恋爱等都不是尽如人意的,束缚依旧还是束缚,他们不能决定自己所愿,他们必须向他们的上级征求同意,否则不能结婚,生活条件下的考量也必不可少。玛拉就是在选择婚姻的情况下而放弃了歌舞剧团,最后导致她陷入生活的困境。

这场战争也反映了身在那个时代的男人的身不由己,他们必须因为为国效力,而马上随军征战,战争是残酷的,随军人员也可能随时送上宝贵生命。就在同克劳宁夫人会面前,玛拉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罗依阵亡的消息,虽然阵亡的消息是假的,但这也间接表示了当时 的爱情故事是极其不稳定的。玛拉在火车站送别罗依的一幕就可反映当时女人的无奈,丈夫男友的离去是没有预知性的。“再见”一词对于当时的他们是可贵的,因为这也许就是最后一次的见面。

观众不难发现,在火车站那一幕,车站里的部分人士、士兵及他们的家人或爱人等,士兵们都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表示了不舍之情。拥抱,吻别,挥手道别等都是他们离开家乡前的最后肢体语言。在火车开动的刹那,主题曲《一路平安》慢慢的想起,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导演也通过了音效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感受,人的心理表现利用音乐来衬托可说是天衣无缝。

之后,误以为自己失去爱人的玛拉为了生存,她和凯蒂只好沦为妓女。寻找工作却处处碰钉,论样貌、才艺及态度,在现今社会她们是不可能要去沦为妓女的。可是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战争的洗礼夺走了他们的宝贵青春及爱情,并且经济环境逼他们必须从事下贱 的工作。最后,在罗依安全归来后,她因无法将自己的职业告诉罗依及为了捍卫其家族的声誉,最终被战争逼上了绝路,用死亡结束屈辱,玛拉来到滑铁卢桥上,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玛拉平静地迎着卡车走去,任凭车灯在脸上照耀,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只象牙雕的吉祥符。

导演将镜头特写锁定在吉祥符上,透过循序渐进的拍摄方式将吉祥符对于他俩的意义给表达出来。从他俩相识、相爱,分离,再度相遇直到女主角自杀的那一刻,吉祥符就是他俩爱情的一个证明,虽然到最后他们都没有一张结婚证书,但是吉祥符已经明显是他们爱情故事里的一个佐证。玛拉自杀之前,白色的大雾、玛拉的黑色连身裙,落寞的表情,稀疏的背景人群等电影语言,都刻画了玛拉当时的心情,导演将镜头锁定在来往的汽车,卡车及马车的急速上等的表现手法,都表示了玛拉愈自杀前 的忐忑心理表现。

女主角最初在卢沟桥与男主角相遇到沦为妓女及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最后,老年时的罗依又在这里忆起往事,可以说,这座大桥就是男女主角爱情故事的见证场景。导演将卢沟桥及战争还有他俩的爱情结合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重大事故似乎都与卢沟桥摆脱不了关系,可说是该剧非常“重点“的场景语言,在这部电影里占了很重的戏份。最后,此片最吸引笔者视线的画面就是卢沟桥上的一个讽刺画面,马车及汽车同时出现在左右车道的一个矛盾画面,这也间接表达了当时的贫富悬殊极其严重,导演通过这个矛盾冲突来诉说当时的经济环境及人民的生活概况。

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纯熟的技艺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没有气势磅礴的场景,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有的只是近似回忆般朦胧的视觉享受,《魂断蓝桥》堪称一部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看完整部片

子,不由产生一种造化弄人的感叹。两次战争的先后呼应,让笔者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贵,同时也烙下了那个时代道德观的印记。

魂断蓝桥观后感

(二)爱情,是一种美妙的感觉,他可以让人兴奋,让人忘我,让人忧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了解,爱情还包括生命和信念。

魂断蓝桥是风靡全球半个世纪的美国故事,一部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他是1940年出品的由茂文·勒罗伊导演,费雯丽·罗伯特·泰勒主演的好莱坞战争题材的爱情故事片,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上校洛依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凝视,回想着他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在一次躲避空袭的行动中,罗伊和马拉相遇了,他们一见钟情,在其后的约会中确定了对彼此的感情,战争是残酷的,他们和还没来得及结婚,洛依就被遣去了战场。最后的离别也只是远远的望上了一眼,不幸的

是,这还导致了玛拉失去了工作。生活的窘迫逼得她不得不背叛自己,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他回来了,他们回家了,她受不了内心的愧疚和自责,自杀了。

这是一场悲剧的爱情,他们爱得轰轰烈烈,却又分的急急忙忙。战争让他们阴阳相隔,活人在流泪,逝人在流血。

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情节是在乡下的洛依家,玛拉已经向罗依的母亲说明情况并决定离开罗依,出门后,她可以远离罗伊,她可能是怕无法承受洛依那爱慕的目光吧,那目光对她来说就像是一把利剑,对视无疑是一种严刑拷打,相拥时,她不舍的眼神深深地刺痛着我,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他心中有她,把那个幸运符又送给了玛依,这是多么温馨而美好的画面。不幸的是,她自杀了,她逃避了,但他仍然爱着她。

全剧以幸运符为线索展开了悲剧的爱情,这爱情让观众看了不时地心痛,对他们的爱情怀有一颗悲悯之心’,这是多么美好而又忧伤的爱情,漫入心头,浸入心底。究其悲的原因,还是因为战争,所以,为了不再有如此“忧美”的爱情再现,请捍卫和平,为人类的爱情创造一片祥和的净土!

魂断蓝桥观后感

(三)“我爱你,别人我谁也没有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

为了爱,他不顾一切地和她在一起,为了爱,她义无反顾地迎向驶向她的汽车。

卢卡契曾说过,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面。的确如此。(京ICP备13016261号-1)曾风迷全球半个世纪的爱情经典剧《魂断蓝桥》围绕着男女主角的悲剧爱情这一轴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战争的、经济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画卷。

影片从始至终紧扣爱情主题,罗依和玛拉相爱,爱得炽烈奔放,爱得无我忘我。玛拉可以不顾自己的舞蹈事业,为了见罗依而误场;罗依对玛拉一见钟

情,在没有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马上决定同她结婚。然而事与愿违,战争把他们分开,战争使得玛拉改变命运,虽有婆婆的原谅和叔叔的信任,可玛拉总是自觉形秽,抹不去的等级阴影使得她不能原谅自己,最后为了维护罗依和他的家族的荣誉,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爱、相分、相聚和永别,把炽烈的爱情、恼人的离情、难以启齿的隐情和无限惋惜的伤情共冶一炉,因为战争原因而堕入红尘的玛拉经过了费雯丽的演绎,其善良、美丽、柔弱、无辜表露无疑。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没有理由不去怜爱的女孩子,最终被战争逼上了绝路,用死亡结束屈辱,她在滑铁卢桥上平静地走向死亡时面容上所闪现出的凄美让人心痛无比。

影片没有气势磅礴的场景,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有的只是近似回忆般朦胧的视觉享受,有的只是小桥流水般优美的意境,有的只是从剧中人发丝间、明眸间、手指间一点一滴流露出的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的信念。本来是一段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却如镜花水月一般以悲剧结尾…此情可待成追忆…

《魂断蓝桥》做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它之所以让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使人沉醉,美丽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爱的永恒使人心驰神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魂断蓝桥》电影音乐赏析】相关文章:

电影魂断蓝桥欣赏07-09

魂断蓝桥赏析范文05-31

魂断蓝桥范文05-18

魂断蓝桥影评范文05-31

魂断蓝桥专业影评07-15

魂断蓝桥的观后感07-03

魂断蓝桥观后感范文06-18

影片魂断蓝桥观后感作文08-05

电影音乐赏析作业07-09

英文电影赏析06-05

上一篇:万科供应商管理细则下一篇:新会定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