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2024-07-14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精选6篇)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第1篇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城乡规划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xxxx年,xxxx城乡规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编制的开放意识,规划管理的人本理念,规划执法的亮剑精神,规划机制的创新思想,通过抓学习,建制度,促管理,强执法,便服务,构和谐,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

一、xxxx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规划编制的开放意

识,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继续坚持面向未来,高起点、严要求,全面超前地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加快城乡总体规划修编,控详规、专业规划编制及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先导性服务工作。今年我市共投入编制经费万元,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4个城区地块和6个建制镇的控详规编制、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中国水杉植物园、滨江南岸景观规划、4个专业规划编制、安置小区和新农村规划编制等一系列的规划编制计划,编制项目总数达67个,编制任务基本完成。

1、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序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去年正式启动,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正在紧张编制之中,计划年底完成纲要编制及评审。

2、乡镇总体规划基本完成。谋道、南坪、元堡、毛坝、文斗、沙溪6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评

审和上报程序。

3、城市控详规编制工作全面铺开。已完成谋道、建南、汪营、团堡、忠路、柏杨6个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腾龙工业园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完成火车站片区街景规划、中山片区整体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规划设计;调整了民俗风情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和滨江南路滨水景观规划方案,正待上报审批。主城区和西城文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华中科技大学正在加紧编制;

4、专业规划编制顺利进行。已完成xxxx市城区绿地规划、城市消防规划。

5、安置小区规划基本完成。已完成油厂、关东六组、新桥、榨木安置小区的平面规划。

6、城市建设项目设计有序进行。结合我市重大市政基础建设,先后完成了胜利路人行道、公园路人行道、城南路道路及人行道、龙船大道道路施工设计、高路安置小区道路设计等20余个城

市项目设计。

(二)坚持规划管理的人本理念,确保规划审批的严肃性。

1、继续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支笔制度。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工作方针,出台了《xxxx市安置小区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了《建设项目规划验收办法》,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要求,一般建设项目由规划局审查后报分管市长审批,重大建设项目提交“两委”进行评审。今年先后对骏霖.金左岸、公安局综合楼、大北门、八一公寓、腾龙居、工业园区厂房等11个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对天然气深冷调峰、榨木安置小区选址、人民银行金库选址、市职校扩建方案等23个规划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查。

2、严格“一书两证”的审批管理。规划区内所有的建设项目实行“流线型”审批管理,即管片人员先到现场踏勘,对符合建设条件的收集、整理、完善基

础材料,并经用地性质、“四线”初审,管理科综合审核,工程师专业审查,最后由主要负责人和市领导审批。经审批的建设项目必须由规划管理人员实地放线后,方可能动工建设,制止先建设后报批和边建设边审批的行为。在办理“一书两证” 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规范和标准,把好建设项目初审关。全年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35份,其中单位选址11份,选址面积平方米;私人选址124份,选址面积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证 103份,其中公建16份,建筑面积平方米;私建 87份,建筑面积37066平方米。

3、切实加强监察力度。继续由监察科负责对规划管理审批、规划执法程序和城市配套费的收取等进行监察,对建设工程竣工牵头进行规划验收,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调查处理,范文TOP100确保规划管理执法工作依法进行。全年共参与调解各种矛盾和纠纷60余起。受理信访件23件,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

事有回音。

4、严格实行竣工验收。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程序,加强重点地段、重要街区和安置小区私房的立面控制,强化批后监督管理,严格工程竣工验收,逐步形成一条街一幅景,一个地段一个特色,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发放建设工程验收合格证。规划区内所有的建设项目验收按照《建设项目规划验收办法》规定,严格把关,不符合验收条件的一律按照《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后,再进行综合验收,对未批先建,不严重影响规划的违法行为实行先处罚,后补办相关证件。大中型建设项目验收严格按照总平面布置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复核,未经许可擅自变更设计要求、改变施工图纸、移位四线控制等,一律按严查重处;涉及绿化、消防、环保、人防等设施不满足相关部门技术规定或没有相关部门单项验收意见的,一律不进行规划综合验收,不发放规划验收合格证。全年共组织竣工验收110次,其

中单位建设项目6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102份,罚款20525元,追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48795 元。

5、分类解决规划遗留问题。成立了以政府办牵头,规划、国土、房产、办事处等为成员的安置小区工作专班,思想汇报专题对规划遗留问题分门别类,逐步破解。对原来国土和城建部门办理了许可手续,现又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未建住宅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近期建设用地争取由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范围的村(居)民房地产由安置办牵头,办事处负责将其房地产实行完全货币补偿或置换到安置小区后差价货币补偿;对铁路、高路拆迁户由办事处和安置办在铁路安置小区内进行了妥善安置。今年以来,先后对侵占金龙南路和清江大道道路红线的金龙南路8户,原酒厂改制遗留问题3户,“两路”(铁路、高路)拆迁户168 户在安置小区内进行了妥善安置。

6、全面建立公示制度。今年开通

了xxxx新闻网“市民直通车”栏目,广泛接受市民的监督;同时在xxxx规划网和局办公地点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对单位职能职责、规划编制、审批程序、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及依据和工作动态进行全面公开,对建设项目实行了批前、批后公示。

(三)坚持规划执法的“亮剑”精神,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1、创新机制,有效整合执法力量。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拆违机制。市“三违”领导小组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创建了新的执法机制,加大了违法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需强制拆除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等,在规划、国土等行政执法部门完善相关案件材料后,由市“三违”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共同执法,还对涉及到违法建设户与在职职工有“血缘”关系的单位,市“三违”领导小组责令该单位参与执法,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

境。

2、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执法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了市、办事处、村三级规划监察管理网络,对规划重点控制区内16个行政村聘请的规划协管员,进一步明确规划协管员的职责,实行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规划管理制度。12月初还对新上任的村干部和专职协管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对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及时发现、纠正和制止,变单纯的行政管理为市民共同参与,促使规划意识深得人心。

3、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建筑。建立防违、控违、拆违的工作机制,加大规划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一是建立违法建设第一时间报告制度,力求做到“快”、“准”、“狠”。“快”就是管理执法人员发现及时,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主要领导;“准”就是对违法案件的定性准确;“狠”就是对违法案件的处理要狠,始终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在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的同时,对清理出来的

违法违章建筑,严格控制其直接进入市场交易。二是跟踪检查在建工程。建立在建工程跟踪检查台帐,收集在建项目“一书两证”等有关资料并登记备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实行全过程检查,杜绝违规建设行为的发生。三是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执法水平,推动执法工作。

对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违法行为,依托“三违”清理整治小组,联合国土、办事处等单位共同查处,对严重影响规划的违法建筑坚决予以拆除,不搞以罚代法。全年共下发《违法建设停止通知书》110份,强制停工50余起,通过多方做工作违法户自行拆除违法建筑1处,6月7日强制拆除了马桥村、岩洞寺村两处违法建(构)筑物;11月21日对岩洞寺村三组牟某、熊某及榨木村10组魏某等五户进行了拆除;正在申请人民法院对岩洞寺村三组罗某的违法建筑强制拆除。

(四)坚持规划机制的创新思想,推行“阳光规划”,推动规划工作的健康发

展。

建立健全了“行政审批业务会议制度”、“规划委员会审批制度”、“批前和批后公示制度”等决策机制。为了保障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对“两委”工作的决策范围、议事制度、表决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两委”全会、主任办公会议、主任专题会等审批模式,对所有进入两委评审的项目实行票决制,增加了透明度。

(五)加强机关建设,打造高素质的规划队伍。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第2篇

一、2013年城乡规划工作基本情况

(一)以“富美**”为目标,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抓好总体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法定程序在多种媒体进行规划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目前已上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待研究同意后,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加强对各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南靖县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诏安县已完成总体规划报批成果。指导漳浦、云霄、长泰、平和完成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评审及报批;并指导云霄、平和、长泰开展县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相关工作。

推进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心城区2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截止10月底已经完成绿道网、郊野公园、产业布局、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危险品仓储布局规划、古城历史街区综合体保护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控制导则、水城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燃气专项规划、户外广告规划、夜景规划共计13项规划项目。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公共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防灾体系专项规划(抗震防灾、防洪排涝)、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5项已完成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任务。其余竖向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绿城”规划、商业网点及物流园区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加油加气站规划、防灾体系专项规划(人防、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9项正开展前期工作,明年全面完成任务。

完善村镇规划。今年全市重新编制规划的行政村395个,目前已编制完成177个,已开展编制140个,还未开展78个已基本落实了编制单位,力争在年底全部完成任务。对去年完成的347个村庄规划各地进行质量自查,下一步我局将组织审查。13个省、市级试点镇加快推进控规全覆盖,目前角美、岩溪、杜浔(古雷新港城)、靖城、港尾、铜陵、四都、火田、常山等9个试点镇已完成控规全覆盖,郭坑镇正抓紧编制,坂仔和丰山2个试点镇未开展工作。所有试点镇均已编制完成 “三个一城市设计”,正逐步实施中。我局牵头组织“美丽乡村”博览会规划设计展,展示我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成效,推广具有闽南风格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全力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为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推行派驻乡镇责任师试点,我局派一名注册规划师驻南靖梅林镇。

(二)以“宜居城市”为导向,优化城市功能配套

引导“三城”建设。“绿城”规划。提出构筑五个层次的园林绿地系统,重点是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社区绿化五个层次绿地规划。加快完成县绿道网规划。目前,城区滨江的20公里绿道全部贯穿(西溪亲水公园绿道16公里、江滨绿道4公里);碧湖生态园4公里绿道已建成;荔海公园绿道已建成8公里,配套服务设施已基本完成。城市片林建设也正在推进中。“水城”规划。提出打造“以水为脉、蓝绿相依、串珠成链、城水交融、活力共享”的独特风韵。目前已规划研究水上交通工程12.6公里及配套的沿岸停靠码头。“名城”保护。《**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经修改完成最终成果,已上报省住建厅审查。与芗城区共同编制完成《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总体规划设计》及《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推进“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示范片工程”的建设,完成延安南路北段(太古桥至台湾路)东面街立面修缮项目、中国共产党福建临时省委旧址修缮及周边整治项目和中山公园南门入口改造项目。

解决“三难”问题。一是行车难。强化城市综合交通。提出中心城区采取“改善旧城交通,改造重要节点,拓展城市框架,疏解对外交通”四条措施,做好今年市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服务,其中城市道路共31条,28.5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3个,过街人行天桥2座。完成九龙大道(万达综合体周边区域)交通改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做好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启动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及支路网规划。二是停车难。完善停车场设施规划。规划建设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加大主要公建及周边区域停车供应,缓解中心区停车矛盾。重点解决市医院、市中医院、江滨花园等区域停车难问题。已初步选址了市卫生局、中医院、新浦路、闽南批发市场等地点作为中心城区机械式立体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近期建设的启动点。三是活动难。对市区九龙公园、胜利公园、中山公园及江滨公园等,利用其边角地或者草坪等,挑选若干处进行简单的改造、铺设硬地,新增符合中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地,增加活动空间。充分利用街头广场、空地进行配套建设,限制车辆停放,提供作为中老年人集体活动场地,市区已规划10个点。建设26处城市片林:芗城区12处,龙文区12处,圆山新城2处,总面积约593.55亩。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完善设施配套。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牵头《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含文化设施、中小学布局、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建设年活动,做好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规划服务,配合市人大、政协相关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配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配合市铁办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确定线路走向及站点的位置,并对周边用地开发进行研究;做好厦漳同城大道规划服务;参与厦门港总体规划论证;参与国道319改线规划方案论证等;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编制236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推动都市大公交发展策略。

(三)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做好战役、竞赛工作。一是城市综合体竞赛项目。为加快进度,帮助业主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城市综合体,我局领导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4次到全市15个综合体建设项目竞赛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并分别在漳浦和长泰组织召开两次现场推进会。针对15个竞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我局提出许多指导性建议,为建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15个竞赛项目计划投资45.22亿元。1-10月累计投资97.51亿元,占计划投资215.64%,超序时进度132.31个百分点。计划建筑面积施工量122.94万平方米,1-10月累计完成施工量163.46万平方米,占施工量132.96%,超序时进度49.63个百分点,在所有竞赛项目中暂居第2位。二是城市建设战役。我局共负责16个项目,总投资共计6236万元,2013年投资4856万元,截止10月下半月完成投资4184万元,完成计划93.5%,超时序进度10%以上。年底可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13.2个百分点。

做好规划审批审查。继续推出审批机制创新举措:通过招拍挂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图由10个工作日压减为一日办结。实行前后台工作人员AB岗联动服务机制,确保服务对象到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不落空”、“不脱节”,在96123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不迟疑”,方便企业群众咨询。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截至10月底,荣获中心授予 “流动红旗”共4面,3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服务对象赠锦旗10面,满意度评议100%。截至目前,共办理许可(审批)件数254件。许可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36.46万平方米。牵头联审17次。同时我局在**中心城区率先启用省住建厅统一制式城乡规划审批“菜单”用表格式。对修规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程序作了调整,简化和完善告知单,对具备受理条件的申报项目在规定承诺期内办结。完成项目审查52件: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的民生设施改善工程(芝山公园改造项目)、公共场馆建设工程(体育场、福乐家园、游泳馆等项目)、教育配套工程(龙海市九湖镇中心小学、市第九中学等项目)、住房保障安居工程(东裕花园二三期建设等项目)。

做好培训及信息管理工作。一是8月我局与市住建局联合在东山举办城乡规划住建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培训活动,20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更新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规划建设系统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上新层次。二是初步建立**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审批子系统)。主要是围绕地下管线资料的利用,主要包括了地下管线信息的GIS浏览、查询、统计、规划数据导入和分析等功能,为使用地下管线信息的各相关部门提供直观、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规划决策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等。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我局网站加强对政务信息及热点问题公开,对一些较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通过网络、报刊等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加大公众参与规划力度。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等草案,在审核(上报)之前进行事前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四是加强公众互动。网站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共收到各类咨询建议等700多条,比去年增加10%,网站月访问量近20万人次,专栏总点击量已达10多万人次。公众较关注的问题以转办单的形式转发具体承办单位,今年来共办理19件转办件,如“碧湖生态园建设与不足的建议”、违章建筑投诉等,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规划工作的特色和新亮点

(一)突出定位

经过三年时间的精心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新定位,解决了一系列城市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空间布局上,从上轮总规的“集中布局模式”转变为“轴向带形发展模式”,从“滨江城市”转变为“滨海城市”,提出“**都市区”概念,规划区范围拓展到2369平方公里,确定近期“一中心、六组团”、中远期“两轴三带、双城多片”的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解决了中心城区规模小、发展空间不够以及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问题;在开发强度上,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强度区和一个特别控制区,通过优化景观“四线”,通过“两增两降”,通过“退二进三”、“优二兴三”等,形成由内向外的“三二一”产业布局;在综合交通上,规划“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多层次的组团间路网体系,中心区形成 “两横五纵”快速路系统;在公共设施上,立足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服务均等,将服务区向城郊城镇、农村地带延伸。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成为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南。

(二)突出质量

根据省住建厅开展全省城乡规划设计质量和规划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我局对中心城区2011-2012年完成的各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工作,并对各县(市)的自查情况进行了审查,总体上看,我市大部分规划成果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内容深度和要求,符合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有些项目在设计理念、编制思路、成果表达上均达到同时期省内领先水平,设计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在2013全省优秀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郊野公园概念规划、台商投资区中心区城市设计荣获一等奖,**市绿道网总体规划、常山华侨农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云霄县城将军大道西侧片区城市设计和**市城市地理信息综合平台荣获三等奖。

(三)突出内涵

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中心城区公共环境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同时编制《龙江路北段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这二个规划,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凝聚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成为城市的象征与符号,成为城市新亮点,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四)突出引导

一是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年初全市住建会部署,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我局牵头完成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和“三城”(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四个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建设目标、策略和2013-2015年的三年建设计划。二是加强土地收储研究。针对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土地价值不彰显、区域功能定位不明晰、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认真研究土地统一收储,提出市、区两级政府要通过制定“一个计划”、建立“一套制度”、统一“一个出口”、编织“一张网络”、遵循“一个标准”的“五个一”策略,积极推动城市建设科学有序发展。

(五)突出标准

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编制各类规划,根据规模、环境容量来合理确定容积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审核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正确处理好项目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坚持用规划技术标准规范来决定取舍。由我局制定的《〈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实施细化规则(试行)》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该细则主要针对**市实际情况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在城市绿地、间距控制、建筑退让等方面对《省技术规定》进行补充完善,是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新的重要依据。

(六)突出专审

推行建筑设计方案公开评审制度。位于城市主要街道两侧、重要节点或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推行公开评议审查建筑效果和总平面规划,邀请优秀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师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评审,形成规划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建筑设计方案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增加决策透明度。

(七)突出实效

今年初,为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基层,我局芗城、龙文和台商投资区三个分局正式挂牌,通过强化分局职能,做到规划管理“主动服务、就近服务、贴近服务”基层,通过分局及时掌握基层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局领导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今年以来已召开现场办公会5场,现场解决问题10个。10月8日,局领导到芗城区解决具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促芗城发展的举措: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无偿为金峰经济开发区提供现有的道路规划设计成果、市政工程管网和项目用地红线等测绘资料,并与金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我局芗城分局还将启动绿色通道,更好的服务金峰开发区发展。

我们工作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行车难、停车难、活动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规划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项目前期开发研究有待加强。即如何提升土地价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激发城市新亮点等实际问题。三是各县财政支持重点更多侧重于城市和县城,用于乡镇及村庄建设的补助有限,村镇规划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四是规划人才紧缺无法突破。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均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乡镇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三、2014年工作初步思路

(一)打造区域特色,推进全面发展

推进圆山开发,构筑“一廊一园九湖”。圆山新城作为我市重点开发的城市新区,我局将组织编制《**九龙江闽南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详细规划》、《**闽南生态文化走廊发展概念规划》和《圆山新城“九湖”片区前期研究及概念设计》等新区专项规划及城市设计,通过整合闽南人文资源优势,从形象与内涵中全面挖掘适合圆山新城的产城一体化发展,丰富和发展城市文化,构建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生活文化。

整合资源,激发城市新活力。与芗城区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市芗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入分析芗城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优化、整合、发展的空间战略。通过城市亮点打造,引导城市与区域未来发展。抓住**市中心城区(芗城区、龙文区)“北扩、西进”发展方向,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塑造的协调指导作用,组织编制《芗城区金峰滨江公园周边片区城市设计》和《龙文区朝阳公园周边片区城市设计》,提升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增强土地利用价值,塑造中心城繁荣繁华城市形象。为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极,打造新的增长点。我局将组织编制《芗城区金峰开发区(康林路口片区)退二进三发展研究》和《蓝田开发区(胜利路北至漳华路南)退二进三发展研究》,积极促进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转型升级,加快两个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融合,进一步做活中心区改造“生态经”。

做好“三规融合”,促进协调发展。借鉴相关省市的规划管理经验,研究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有机融合,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的方法,编制“三规融合”研究,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率。

(二)谋划重点地块,提升城市价值

抓控规研究。为更好地进行片区开发建设,将计划开展《**中职园区总体用地布局》、《**市北庙片区控规及前期研究》、《**市芗城区红旗路周边用地控规及前期研究》、《**市芗城区益民路周边用地控规及前期研究》、《龙溪南路以东、南昌路以北区域开发前期研究》、《**市酱油厂片区控规前期研究》、《**市巷口片区控规及前期研究》、《钟法路沿线交通改善规划及东侧地块更新改造前期研究》、《龙江路以东、迎宾路以北区域开发前期研究》等9项开发策略研究,通过深化前期研究,坚持“四先四后”,先规划后建设,先造景后出让,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进一步指导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从区域上统筹考虑,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指标,提升土地价值,塑好城市形象。

抓城市设计。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塑造的协调指导作用,从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文化传承、景观塑造、开发强度、高度引导、建筑风格、生态空间给予重点谋划,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进一步完善东部的台商投资区中心区、中部的市级城市中心区、南部的圆山新城龙江南路沿线城市设计,下阶段重点推进城市北部孚美滞洪区公园、西部西院滞洪区公园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工作,形成东、西、南、北、中各有一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三)重视重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解决“三难”问题。针对目前存在“出行难”、“停车难”、“活动难”的“三难”问题。我局将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整合,开展《**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市中心城区支路网规划》、《**市中心城区竖向规划》等专项交通规划编制工作。

配合 “市政提升”。根据2014年行动计划。道路建设计划:芗城区计划建设城市道路共4条(青年路、柑仔市路、北仓路、圣王南路),共5.27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1个(漳响路与九龙大道)。龙文区计划建设城市道路共3条(建元东路、石仓南路、东环城路),共9.21公里。解决“停车难”建设计划:加大路外公共停车建设力度,逐步改变以路边停车为主的停车方式,基本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问题。解决“活动难”建设计划:结合拟建设的城市片林(芗城区5片,50亩;龙文区4片,48亩),规划留出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场地。

推进公众参与。完善公开评审制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公众参与规划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开评审会中。同时通过实践逐步对公开评审会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完善,力求规划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以制度保障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更加公开、科学、合理。

(四)注重风貌塑造,体现闽南元素

提升艺术品位。在注重城市外延式拓展的同时,注重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重点通过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公共环境艺术建设、夜景工程提升、街头休闲广场设置等方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提升景观风貌。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三边三节点规划),“三边”包括:云洞岩入口整治、龙江南路道路景观提升、国道324九湖-东南花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廊建设、南江滨路道路及景观、西环城路道路及景观工程(含九湖公园)和省级绿道1号线(市区-东南花都联通)等6个项目;“三节点”包括:碧湖城市中心节点、火车南站节点、奥林匹克中心节点、胜利西路与北环城路交叉口节点改造等4个项目。

提升文化内涵。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规划》,对全市各县(市)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进行梳理,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加强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将对全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调查及资料整理建档。同时组织编制《**南山寺地块概念规划》和《南靖县梅林镇云水谣村庄保护规划》等保护规划项目。继续推动延安南路北段西面街修建项目、新华西路段及青年路北段小吃街建设项目、古城北入口广场东面骑楼及**侨史馆改造项目、府埕业态更新项目的修建进度。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第3篇

当前, 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各地积极更新规划理念, 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快构建功能布局合理、适应发展需要的省域城镇体系;努力提升城乡规划依法行政水平, 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服务,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超常规快速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空间统筹引导作用问题。一些地方存在铺摊子、求扩张、超标准, 以及低水平、无特色的规划建设现象, 规划或“制止不力”, 或前瞻性引领性作用不强;对部分地方领导只要项目, 不顾规划, 随意变更甚至无视规划的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面对有些地方超常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城乡规划应遵循的“科学发展、合理布局、循序渐进、集中紧凑、设施配套”的空间发展原则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问题。在当前转型时期, 城乡规划处在国家、地方、社会公众以及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复杂局面中, 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真正实现尚显难度:在区域政策方面, 区域协调发展和设施共建共享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在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 面对经济发展与脆弱资源保护 (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之间的矛盾, 城乡规划有时往往难以“担当”;在公众参与方面, 明显告知不够, 互动更为不够, 代表公共利益的城乡规划难以体现和真正发挥“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三是城乡规划工作存在“三不”问题。“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目前的规划组织编制、审查审批和许可实施等管理方法与监管方式未能“从容”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系统”:主要表现在城乡规划体系仍不完善, “城”与“乡”分隔现象仍然存在, 尤其是上位规划对下位规划的法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规划的重视不够, 规划的“刚性要求”和统筹协调能力不强;“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城乡规划的工作“状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的高要求、高期望不匹配, 包括城乡规划理念、审批工作效率、行政许可时限、标准规则规范、人员队伍素质以及科学性、透明度、可操作性等等方面, 这些都给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审查审批、许可实施和督查监管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也限制了城乡规划地位作用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 党和国家对城乡规划工作日益重视, 提出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如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优化城市结构和管理格局,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随后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提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特别针对城乡规划工作专列“创新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程序”、“强化规划管控”三节, 为城乡规划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领导对城乡规划工作也更加重视, 习总书记曾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 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可见, 新时期、新形势下, 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严峻、挑战更大、责任更重、要求更高。

二、突出重点, 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

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是当前城乡规划工作的大背景, 必须进一步更新城乡规划理念, 健全城乡规划体制机制, 提升城乡规划编制科学性, 强化行政许可管理和规划监管的刚性以及严肃性, 确保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

(一) 坚持规划先行, 助推新型城镇化

新时期的城乡规划必须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保障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

一是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坚持“面对现实, 面向未来,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 综合部署”的原则, 加快制定完善区域、省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重点开展城镇密集区和跨区域的空间发展规划工作, 适时修编重点城市总体规划, 科学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用地布局, 综合划定开发边界, 突出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刚性”地位, 促进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等的合理衔接, 并着力在城镇发展空间预留、用地布局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预留用地等方面发挥城乡规划的基础性引领作用。

二是创新规划管理体制和手段。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城市以符合上位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抓手, 以规划条件为土地出让转让的重要前置条件, 强化规划“刚性”管控;县级人民政府要促进城乡规划工作“接地气”, 要明确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职责, 提高规划效能, 防止规划执法管理缺位。

三是加快推进规划转型。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政府职能将更趋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管理模式, 探索新的规划管理方式, 特别是要在规划引导、规则制定、实施监管等方面探索创新。

(二) 把好“节点”“关口”, 维护城乡规划严肃性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强调要保持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 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但在最近我省拟查处的一些案件中, 发现有些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为了招商引资而违法违规, 突出表现为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范围外、城乡结合部、以及各类开发区、园区, 无依据、无上位地进行规划建设。可见, 加强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已迫在眉睫。

一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积极推进规划部门依法依规把好“规划决策关、规划公示关、规划条件关、规划许可关、规划核实关、规划监管关”等“六关”, 自觉尊重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二是要增强规划的法定约束力。下位规划必须符合上位规划, 减少频繁更改规划、杜绝随意修改规划。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法定规划的编制完善和执行上, 突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并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 提高规划的执行力。

三是要加大规划监督力度。强化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层级监督, 加强和完善人大对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 通过规划公开、政务公开等, 加强社会监督、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制度, 以规划强制性内容为重点, 加强规划督察, 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进行事前事中监管。积极应用信息化等手段, 强化城乡规划管控工作的技术支撑。

(三) 加强统筹引导, 提升城乡规划编制科学化水平

当前的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规划科学性不强, 缺乏理性、甚至追逐利益, 难以发挥城乡规划“综合统筹”以及“刚性管控”作用;一些城市缺乏具有特色的城市设计, 导致城镇千城一面;城乡规划技术性内容“偏多”, 强制性内容“不突出”, 政策导向性不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引导和规范, 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化、约束性体系。

一是要创新规划编制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规划, 将山水与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本底”, 杜绝“摊大饼”式的发展方式, 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 强化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理, 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乡村的发展。

二是要突出城镇文化特色。坚持文化为魂, 塑造城镇形象, 打造城镇品牌。广泛吸收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 注重突出地域、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 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 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展示, 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 加大“荆楚派”建筑风格研究成果推广试点应用工作, 提升城镇文化内涵, 彰显地域文化魅力。

三是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城乡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形态问题, 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综合体现, 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要完善城乡规划前期研究、规划编制、衔接协调、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审查审批、实施管理、评估修编等工作程序, 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相互衔接, 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融合。

四是加快制定规划编制标准和行为规范。制定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技术标准, 保证规划编制全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规范性、约束性。同时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单位的引导、规范和监管, 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 推动制度创新, 提升规划编制审批效率

城乡是动态发展的, 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特别是要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统筹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与引导作用, 必须积极提升规划编制审批效率。

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前预估制度, 按法定程序切实保障规划编制质量;要积极改进城市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审查审批办法, 进一步研究探索重大修改与局部调整之间的关系, 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效率。

二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方面, 要努力建立健全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的控制与引导指标体系, 尤其要在规划法定性、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下位规划的衔接、规划审批时效等方面积极探索, 制定可行的操作规则和工作指引。

三是要明确规划审批时限并严格实施。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要规划的批复时间加以限定, 加快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批复速度。

四是要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和管理“一张图”工作, 对规划审批进行实时管理、动态管理。

(五) 优化空间体系,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规划工作的原则之一, 十八大明确提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优化原则, 这必然要求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一是在规划编制管理中践行“三生空间”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内容, 融入新的发展要求, 强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节约型社会等内容, 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发展道路;有预见性地预留城市生态和绿色空间, 为近远期改善人居环境奠定基础;通过科学的规划, 引导城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集约节约和混合用地相结合,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三区四线”规划管控。“三区四线”规划管控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确定的规划工作基本改革方向与内容,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制定该项规划的技术导则和工作指引, 积极探索编制城市“三区四线”规划的方式方法, 并研究相应的“管控管理办法”;其次, 要重点强化城市山地水系、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湿地、绿地生态系统的规划保护和综合利用;第三要为城市发展预留足够的各类重要设施用地, 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海绵型”城市规划建设。借鉴国内外同类城市的成功经验, 按照低影响开发、科学可持续、统筹协调、生态排水、因地制宜、经济可行、就地利用为主的规划理念和原则, 着重强化与之相关的专业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 明确编制内容、方法、重点和编制深度等要求, 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办法, 积极探索切实可行、便于推广的技术手段, 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主要建议

一是加强城市规划工作顶层设计。侧重于有影响的重大规划与规则的设计, 加强基础性、方向性城乡规划政策、重要规划、关键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制定, 为城乡空间统筹、用地合理布局、设施科学布置以及城乡规划服务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等相关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二是改进和规范城乡规划组织编制、审查审批、行政许可和监管查处等行为。不断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提升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以及行政许可效率, 强化法定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快建立健全与之相符的地方城乡规划监管体系。

三是强化国家、省级对下级政府和规划部门组织编制、审查审批以及行政许可行为的督察力度。从健全体制、严肃刚性、舆论导向、公众参与和纪检联动等角度, 总结与健全城乡规划督查制度建设工作, 真正确保城乡规划科学有效执行。

四是大力推动城乡规划科学化、信息化、透明化建设。以规划管理“一张图”建设为综合平台、以新技术为支撑, 着力推动规划编制科学化、规划许可规范化、规划督察遥感化、规划信息公开化;以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制度建设为重要抓手, 以“一次性告知”和“行政许可时限”为重点强化内容, 倡导公众参与和人大监督, 提升城乡规划工作“透明度”, 全面促进城乡规划“阳光化”。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园林规划 应用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园林规划》课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专业课程计划安排中置于第七学期,54学时。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学习了《测量学》、《生态学》、《工程制图学》、《城市规划原理》,为学习《园林规划》课程打下了一定基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1],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确定城市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并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将就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点,结合自身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及今后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相关类似的课程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要点

1.课程性质

园林规划主要根据实用和审美的需要,应用性很强,讲述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掌握园林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够从事常见绿地方案的规划设计[2]。本课程目前按54节课时安排,其中44课时用于课程理论的讲授,10课时用于课内实践。

2.教学内容

《园林规划》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主要有:园林的基础知识,不同类型绿地的方案设计及表达。其中基础部分包括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及艺术特征、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不同类型的绿地包括:公园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街道与广场绿地设计、医院、工厂、学校绿地设计、屋顶花园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等[3]。

3.教学要点

园林的组成要素及艺术分析是《园林规划》的前部分内容,分别介绍园林景观中软质景观及硬质景观,其中软质景观主要包括植物、地形和山水,硬质景观包括园路与铺装、园林小品、园林建筑。同时在结合世界三大造园系统的园林史的基础上,介绍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方案和现代园林方案。此外,不同类型绿地的读图与识图是设计的基础,在基础之上,教授不同类型绿地的设计要点,并着重公园、居住区及道路绿地讲解,辅以任务书形式给同学们布置方案任务。最后园林植物的配置在不同的绿地设计中应有不同体现,合理布置不同的园林植物及种类。

4.课内实践

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以讲解与案例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讲解:园林造景的基本艺术手法,其中包括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地形地貌、水体、园路与园桥、园林建筑及小品等造园要素的规划应用,城市公园设居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街道与广场绿地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医院、工厂、学校绿地设计。前期的园林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图片案例的形式进行讲授,在专题规划设计中,以老师教授与同学们设计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一些方案的制作。主要针对小型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以任务书的形式让同学们完成方案的制订,可以通过手绘或者计算机软件形式进行表达。

二、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非园林专业的《园林规划》教材的选择及教学内容

《园林规划》教材不少,但是适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的教材较少。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其对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的认知没有相关基础知识,所以在选择教材时,选择了相对较为完整的李铮生主编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作为教材。基于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笼统,特别在针对各项绿地规划设计时不够全面,教学深度不足,讲课时间有限,只能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知识的补充,学生很难与园林专业方向学生或风景园林方向的学生相比较,不能独立完成完整的方案。

2.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学习内容相对宽泛,包括地理类课程、环境类课程及规划类课程,《园林规划》开设学期为第7学期,作为选修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目的性认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仅为了学分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模式传统和单一

《园林规划》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等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整体的配套课程衔接不够,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强,主要通过多媒体口述的形式教授理论知识及案例分析,相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课程优势,达不到教学目的。此外,方案的设计需要学生的团队合作、讨论与协作,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动手和思考能力。

三、对于教学优化的建议

《园林规划》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开课时间主要在第7学期,课程之初对园林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课程内容主要为城乡规划设计做补充,鉴于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其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承接部分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景观规划为我院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所以《园林规划》为其重要课程,在总结该课程的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发挥该课程及相关课程的优势,为该专业同学就业提供一个方向。

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笔者认为景观规划方向学生的《园林规划》课的改革,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前期课程的配套学习,如: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配置。

(2)结合相关软件,如CAD、Photoshop,Sketchup软件,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团队合作、讨论形式完成独立方案的设计。

(3)搜集国内外的优秀“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为同学们开阔眼界,为其创新思维提供基础。

(4)与池州市规划设计院合作,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们看到身边的方案。

(5)方案讨论与讲解。不同小组的同学在能独立完成方案任务的同时,还能表达,并对不同方案提出不同见解,增加探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发挥该课程的优势及教学目的,学生的技能培养是我校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基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梅焕,陈秋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2(7-8):80-81.

[2]赵清祝.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71-72.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010年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第5篇

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区城乡规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完善规划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模式,全面均衡提升全区城乡规划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高起点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我局紧抓重点,科学编制各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1、开展各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区给水、城区抗震防灾、城区绿地系统、城区市容环卫、城区燃气5个专项规划,已由专家评审会论证通过。

2、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世纪大道以西4.88 Km

2及城东新区11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成果稿,并已经南通市规划局组织技术审查;完成老城区6.5 Km2、银河新区3.9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规划评审;继续深化和延伸金西片区11.4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

3、突出区域特色发展规划研究。结合江苏沿海、沿江开发战略,先后开展并完成了滨海新区101 Km概念规划和开沙岛10.96 Km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编制并通过技术审查;协助滨海新区组织开展滨海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给排水等专项规划编制;组织开展金通公路与通吕运河通州区段规划定位研究、城区北部发展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最终成果方案。围绕恒力项目,多次跑省跑市,已争取到省、市同意对《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调整。我局编制的通州城东新区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行动规划荣获2009南通市城乡规划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4、指导和服务村镇规划编制。为更好地整合资源,结合近年来村镇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了对各镇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完成刘桥、兴东等镇新一轮(规划期限至2030年)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各镇2009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工作,完成刘桥和平东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完成十总、22三余、东社、兴仁4个镇道路专项规划最终成果;全面完成农村居民集居点布局规划,已通过论证,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5、完善城区基础资料收集。为满足城区建设发展的需求,结合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通州城区未来发展规模,组织推进我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开展了石江公路以西约13.2 Km2范围内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对通州城区已测各片区(包括城西北、城东北片区、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开发区西区)的1:500地形图进行整合,已提交最终成果。

二、高质量做好规划管理工作,推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 在规划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审批程序,推行阳光操作,确保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1、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管理

以城区、城镇控制性详规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点和技术规范审查经营性用地(包括拆迁安置房)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完成城区金色城品, 刘桥苏沪花苑、平潮书香华庭、兴东机场拆迁安置地块、五接滨江花苑、张芝山拆迁安置楼四期工程等地块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论证,并已履行报批手续。开展果园名居、金霞东苑、金桥花园、泰山公寓二期、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的技术审核,并组织通州区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规划许可听证。

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许可程序和承诺制度,及时履行审批手续。今年以来全区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48份(总用地面积1770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2份(总用地面积672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41份(总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审批农民建房926户。

2、积极服务项目建设

按照全区城市建设推进年动员大会的要求,积极服务全区城建重点工程和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方面:重点交通工程(江海大道东段、临海一级公路、先锋道口、223省道南延、青年东路东延等)、区域供水工程(通吕线通州段、通洋线通州段、区域供水支线等)、污水处理工程(平潮、石港污水处理厂等)、西气东输燃气工程(门站及高中压管线等)项目的规划方案技术审查及选址红线的确定,并配合各镇对项目拆迁安置地块进行现场踏看,为工程顺利拆迁建设提供服务;参加全区教育现代化工程涉及学校规划布局方案评审,并按照程序对条件成熟的学校履行了规划许可手续;特色小城镇建设方面: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如平潮、三余、石港、川姜、先锋等镇规划建设方面的技术指导,帮助各镇在道路基础设施、地块功能确定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为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献计献策。

3、加强规划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对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进行了完善,结合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出台了《规划公示实施细则》、《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公众参与实施办法》、《南通市通州区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管理暂行规定》、《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四项制度;梳理了“一书三证”发放及规划方案审查的受理程序,要求窗口受理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受理后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了网上审批工作,于6月份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并于11月下旬通过了区纪委的验收考核。

4、大力实施阳光规划

为促进规划工作的规范化,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坚持简化审批程序,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实施建设项目审批网上公开运行制度,坚持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建立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机制和专家论证制度、重大建设项目公示与听证制度,提高了规划管理、权利运行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确保 “阳光规划 服务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大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建设

今年以来,规划分局以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为抓手,结合城乡规划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推进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民主评议”、“责任比黄金更重要”等活动,以及“首问负责”、“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效能建设。

1、强化理论素养,提高服务意识。

始终把规划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先导,注重发挥每一位同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效能建设与思想教育、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等结合起来。一是加强机关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通过完成“通州干部在线学苑”、“菜单式”学习,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二是以增强业务素质为目标,努力建设学习型团队。机关内部通过干部讲学、集体讨论决策及自主学习等形式,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机制。一方面积极派员参加省住建厅、南通市规划局举办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业务培训,另一方面组织全区城乡规划工作人员进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培训,不断促进规划工作人员更新规划业务知识。三是不断加强服务意识,重视思想作风建设,激发规划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我局驻审批中心窗口今年被评为红旗窗口两次,获服务标兵称号3人次、服务之星称号6人次,全局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夯实了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基础。

2、积极开展效能活动,提升机关形象。

一是扎实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推进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分局制定了《规划分局开展效能服务品牌的实施方案》,以“阳光规划、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求实创新为原则,认真落实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根本要求,积极打造富有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机关服务品牌,以品牌服务的理念和要求提升干部能力、提高服务效能。二是积极参与效能建设各项活动。在“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征文活动中,全局共撰写征文20余篇。在“职责记心中,奉献在岗位”读书征文比赛中,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999民生热线”活动,通过网络和现场咨询,第一时间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是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将村镇规划管理科列为全区政风行风建设民主评议科室,按照评议要求周密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深入平潮、石港、二甲等镇进行现场咨询办公、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让群众知晓规划工作,了解规划审批程序,使自觉服从规划、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制意识深入民心。四是以效能建设为抓手,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办公。为更好的服务全区经济发展,我局多次组织下乡服务,深入平潮南明集团、南通中辉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发展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切实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3、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分局新组建的实际情况,为确保规划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和创建一流机关形象,分局内部从日常管理、廉洁自律、财务管理、服务承诺等方面入手,加强内部管理,为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提供了保障,确保机关作风建设有序开展;二是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坚持依法从政、廉洁从政、高效从政,重新核定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明确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实行网上运行,大大提高了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今年我局权力网上运行办件量达到187件,绩效排名名列前茅;四是建立规划网站,及时公开城乡规划编制成果和规划审批信息,方便社会了解和掌握城乡规划信息;五是注重公众参与监督,对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在第一时间内给予认真、明确的答复。高度重视“公众监督栏”答复情况,由专人负责“公众监督栏”答复,今年以来,公众平台共受理市民的咨询、投诉、建议共计141条,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9%。

四、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城乡规划良好环境 今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纪委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使党风廉政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开展,着力推进以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1、强化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今年以来,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分局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根据局“510思廉日”主题活动方案安排,规划分局集中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局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参观了通州区党风廉政教育中心,通过深刻讲解及图片资料,给大家以极大的警示教育。在“算好廉政帐”专题教育月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根据各自岗位职能特点,承诺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若干保证,自觉接受监督,自愿接受违诺的处理,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签订廉政承诺;积极参加《廉政准则》在线测试活动,掀起学习、遵守《廉政准则》的热潮;通过反腐倡廉教育党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增强了责任意识。

2、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今年我局围绕规范从政行为,深化推进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礼金礼品上缴登记制度以及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局行政执法运用权力、履行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程序不规范等行为;坚决纠正规划管理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完善制定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十二项制度,真正做到用廉政思想教育人,用规范制度约束人。二是完善责任机制。印发了《规划分局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了负责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全体工作人员签订了廉洁从政承诺书、个人专项承诺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

3、完善监督网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在制度健全和完善的基础上,狠抓制度监督执行。一是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坚持重点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制度,围绕优化发展环境,重点项目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扎实开展行政效能监督,解决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等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过错追究机制,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勤政高效。二是局党支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符全实际的整改措施,有的放矢地步督促和检查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注重领导班子的模范表率作用,带头执行《公务人员行为准则》和《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七不准”,大力弘扬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良好风气。我区城乡规划工作虽取得良好的成绩,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编制超前性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在科学性、前瞻性方面有待加强,城乡规划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扩大。

二是规划的指导作用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全区的规划工作主要注重于建设规划,对深入研究城乡经济发展战略不够,充分发挥出对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三是城镇、村庄规划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城区相比,镇、村的规划工作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城镇各项规划的特色需进一步塑造。

四是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进一步确立。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处置力度和办法不够,违反规划、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我们深知离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打造一支知识创新型、技术精湛型、服务高效型、勤政廉洁型的规划队伍,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为通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工作总结 第6篇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工作总结

xx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城乡规划法规为主线,加快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管理,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今年以来,我们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环境景观规划,完成了xxxx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xxxx市城市公交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任务。配合市水务局完成了《关中水乡生态建设规划》。完成了《xxxx市主城区水网规划》、《xxxx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xxxxY河景观规划》、渭河四个标段的景观规划。配合市发改委认真做好xxxx市热电联产项目前期规划选址工作,配合政法部门做好政法系统建设项目选址工作。指导编制了xxxx市车雷村、五里铺村、盈田村等3个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提高我市领导干部的规划意识,按照市政府要求,3月份我局在北京市长之家承办了城乡规划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市60余名县处级主管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参加了培训,收效明显;12月份邀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就生态文明建设景观设计向全市相关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作了学术报告。认真做好规委会的日常工作,共召开了3次专家组会议,评审了6个规划设计方案。召开了2次规委会,审议或复议了24个规划设计方案。

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启动以来,我们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方面是巩固提升国卫工作。按照“十净”要求,我们继续加强对包联的人民街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另一方面是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全局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服务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环卫职工道班房、公厕、垃圾收集屋的规划选址工作。

积极做好创建省级模范环保城市工作。为了使创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深入人心,我局在审批工程临时施工围墙工作中,设置了创模宣传标语。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创模工作要求,加强建筑风格的研究和审查,力求美观、大方、新颖,以提高城市整体形象。认真做好创模资料收集建档工作,为创模验收奠定基础。

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组织作用,以规划包装项目,利用规划展示馆的平台,介绍规划,推介项目,促进招商工作。我局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000万元。

包村帮扶工作实打实。局领导先后多次到包联的华阴市红丰村走访调研。为村上筹资5万元,打井修渠,兴修水利,及时解决了村民生产难题。同时,我们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包联工作,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

我局成立了群众来信来访接待领导小组,耐心细致的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来访45人次,网上回复各种咨询32件。我们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代表和委员满意率百分之百。

二、完善内部各项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年初,局党组先后制定下发了《在局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xxxx年开展“学理论、学业务、读经典,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实施方案》。党总支坚持学习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城乡规划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以开展“四严格一提升”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更进一步明确了科室职责,规范了办事流程。局机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公务员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保持运行高效有序。

我们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邀请市纪委原副书记王新亚同志给全局干部职工做反腐倡廉建设专题辅导,组织参观省市两级举办的十年来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展,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观看了一批警示、教育片,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8月14日组织系统内党员干部80余人赴富平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听取了两名职务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以活生生的事例警示全系统人员要自觉构筑起反腐倡廉的防线,警钟长鸣,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省、自重、自警、自励”,珍爱生活,珍惜岗位。

三、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在项目审批中,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一年来,审查了鸿基盛世华府小区规划、世纪东方城开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了xxxx师范学院主校区空间整合规划、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幼儿师范学院和市计算机信息工程学校的规划设计方案。完成了保障房示范小区、民生苑小区南区、东入口保障房小区项目规划选址的审批工作,保证了保障房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旧城改造项目审批力度,审查了恒天首府住宅小区规划、五里铺村四组城中村改造项目、槐衙安置小区调整规划、一青里街联谊小区等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建设。

在工程规划管理中,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正确贯彻城乡规划强制性条文和有关规范标准,认真审核建筑物间距、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位和退让道路红线距离等各项规划技术指标,严把建筑设计方案关。批复了市中心区文化园广场建设、北火车站广场建设等项目。审定了解放路(老火车站段)道路改造、朝阳大街前进路中学人行天桥和渭清路中水输水管线等项目。优化了西岳路中段、园丁街、Y河东岸旧城改造区及603油库等多条城市道路的线形。

四、优化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按照测绘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断加大测绘市场监管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对xxxx测绘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始终坚持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原则,加大对无证测绘、超范围测绘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净化了测绘市场。在受理测绘单位资质申请、升级、增加业务范围过程中,把测绘单位的成果汇交、产品质量、工作业绩、人员结构、仪器设备、诚信经营等信息纳入重要评价内容,加强现场核查;并及时组织所有测绘资质单位参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操作培训班,有力的推动了我市测绘单位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促进测绘成果应用,向省测绘局汇交测绘成果目录74个,为我市城乡规划建设提供了大量真实有效的基础信息。

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省住建厅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管理有关标准要求,组织了全市城建档案电子化管理培训,全面完成了馆藏档案的数据库目录级输入,覆盖率达100%。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签名章的应用。部分区县的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也全面铺开,进入档案全文扫描着录阶段。

我们全面推行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城乡规划法规的学习教育,致力于政风行风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全年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6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5件,出具国土局及建设单位设计条件书13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1个,核发临时建筑及施工围墙批复10件,受理并回复市政工程项目申请13件,无一差错。

五、加大规划督促检查力度,严肃规划实施

我们通过日巡查、周检查,共发现违法建设12处,并用巡查报告的形式通知市综合执法局进行查处。为了保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我们坚持城市规划管理公示制度,对规委会研究审议的11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公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9月份对市区建设项目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集中巡查,对城区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了检查,使违规建设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办理省住建厅、市政府督办群众投诉举报案件10起,有效的.发挥了部门职能,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加强对县(市)区规划指导,积极推进城乡统筹

积极开展城乡规划工作调研活动,由局领导带队,到县(市)区进行调研,听取近三年来城乡规划工作情况,了解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经验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有效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基层城乡规划业务水平,9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现场会,观摩合阳县、韩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为各县市区交流经验提供了较好的平台。组织召开全市建制镇规划评估会议,对各县(市)区规划管理人员和省市重点示范镇镇长讲解建制镇规划评估技术要点,现场交流观摩澄城县建制镇规划工作经验。两次现场会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各县(市)区的好评。

指导各县(市)区城乡规划修编工作,积极推进建制镇规划建设。市规委会审查通过了蒲城、富平、合阳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和潼关县总体规划。10个县(市)都进行了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按照省住建厅的统一要求,督促指导全市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按照县域副中心城市标准完善规划。2个省级文化旅游古镇,朝邑、林皋完成了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的审查。各县建制镇规划评估工作基本完成,新一轮建制镇规划修编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陕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督促各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做好法规宣传工作。加强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加大风景名胜资源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杜绝了破坏风景名胜资源行为的发生。

七、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重点

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城市空间功能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控制性详细规划大多数已经陈旧,有关控制指标已不适应用地规划审批,需要调整完善。二是存在规划批后管理还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基层规划管理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xxxx年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发挥城市规划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超前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寻求抓手,在规划编制成果向项目转化上有显着突破,改变规划滞后于项目以及孤立项目较多,整体性、区域性、综合性不强的被动局面。

一是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重点解决秦岭及南塬区域城市功能版块的定位问题,启动概念性规划,梳理出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项目,同时为高新区用地扩张寻求新的功能版块。

二是紧紧围绕渭河综合治理启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编制工作,彰显渭河在城市中的城中河地位,提升以渭河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着力调整渭河两岸城市功能组织,充分发挥其综合价值,策划包装一批高端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加快经开区发展进程,特别是东区核心区启动建设以及原有工业用地的功能调整,编制经开区发展行动规划及东部核心区控规、城市设计、策划包装相对应的项目。

四是分析界定旧城改造项目的版块划分及规模,同时制定相应的改造方略及规划要求,杜绝零星插建式的旧城改造项目,实现整片区、综合性全面改造。

五是抓住富平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卤阳湖西区的发展潜力,打造渭富新区新功能版块,同时切实解决中心城区与富平、卤阳湖之间的快速干道工程,策划与之相对应的项目。

六是围绕城市东部生态中心区分解包装相对应的建设项目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

七是进一步深化城市中心区及高铁站前片区项目包装。

上一篇:工业工程相关的读书笔记下一篇:我的洛阳诗韵教案